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教案-优质教案 .doc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相关内容。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经验。
这些都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1. 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 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 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 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本单元解决的百分数问题,虽然都是两步计算的,但是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如“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学生列式提供了知识基础,分数两步计算的问题为百分数两步计算提供了思路上的经验。
所以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核心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尤其是打折、成数、税率、利率等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1 课时主备人姓名刘昌华马菊荣授课时间年月日午第节课题折扣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打折的含义,明白有关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相同,能正确列式计算。
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见的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与策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的魅力,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打折的含义,能够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学过程增删修改一、情境导入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何时何地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做生意更是这样,商家们总是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吸引顾客,这样就萌发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
其中,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有关打折的知识“折扣”。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折扣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什么是打折?(打折就是商家把商品降价出售)商家有时需要降价销售商品,叫做打折扣出售,又叫打折。
那么折扣表示什么意义呢?老师昨天也上街转了一圈,收集了几个打八折的标签,大家请看:(课件出示)师:从这些标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师:仔细观察,商品打八折时,现价与原价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原价乘0.8是现价;现价除以原价等于0.8;现价除以0.8等于现价。
师:我们上学期学过百分数,能把0.8变成百分数吗?有时,我们也用分母是十的分数来表示,那就是十分之八。
你能用一句话体现当物品打八折时,现价与原价之间的关系吗?生:打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
师:能不能把80%换成十分之几?(十分之八)那么可以说,八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八,也就是百分之八十。
七折表示什么呢?课件出示练习:七折表示()六五折表示()九五折表示()小结:打折时,几折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精编).doc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1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2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3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4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5 课时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 6 课时分之几,也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你知道千分数表示的意义吗?万分数呢?活动过程: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理解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也要用除法计算。
例如:某市2012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
该市的人口出生率就是28000÷3500000=8‰。
2、理解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万分数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与百分数、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千分号,万分号写作“”。
(2)“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一样,求一个数的万分之几是多少也要用也要用乘法计算。
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是0.5 ,该本书的差错数就是100000×0.5=5(个),即该本书的差错数是5个。
3、活动小结:(1)千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作千分数。
千分数也叫作千分率。
(2)万分数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作万分数。
万分数也叫作万分率。
三、巩固练习聪聪一家三口,妈妈每月工资1160元,爸爸每月工资218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工资),家里每月支出项目和大约费用如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有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
首先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利息等概念,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再引导学生如何转换题意,分析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答出各类百分数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数学思考: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问题解决: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情感态度: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理解“折扣”、“成数”的意义,会把“折扣”、“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理解税率的意义以及求纳税额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能运用“折扣”、“成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安排

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 .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3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1).1.圆柱第2课时圆柱的认识(2).1.圆柱第3课时圆柱的表面积(1).1.圆柱第4课时圆柱的表面积(2).1.圆柱第5课时圆柱的体积(1).1.圆柱第6课时圆柱的体积(2).1.圆柱第7课时解决问题.2.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2.圆锥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1).2.圆锥第3课时圆锥的体积(2).第4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ppt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3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3.比例的应用第2课时比例尺(2) .3.比例的应用第3课时比例尺(3).3.比例的应用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3.比例的应用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3.比例的应用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3.比例的应用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ppt第5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1.数与代数第2课时数的认识(2).1.数与代数第3课时数的运算(1).1.数与代数第4课时数的运算(2).1.数与代数第5课时解决问题.1.数与代数第6课时式与方程(1).1.数与代数第7课时式与方程(2).1.数与代数第8课时比和比例(1).1.数与代数第9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2.图形与几何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2.图形与几何第5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3.统计与概率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4.数学思考第2课时数学思考(2).4.数学思考第3课时数学思考(3).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5.综合与实践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5.综合与实践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5.综合与实践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比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性质。
(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会解比例方程,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比例的性质。
(2)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性质,会解比例方程。
2.教学难点:发现比例的性质,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如: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身边的比例现象。
(二)新课1.比例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顾比的意义,复习比的概念。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两个比相等的含义。
2.比例的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式,发现比例的性质。
(2)通过实例,让学生验证比例的性质。
3.解比例方程(1)引导学生回顾方程的概念,复习解方程的方法。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解比例方程的方法。
4.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P28的练习题。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方法。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并解释其含义。
2.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比例规律,如:黄金比例等。
2.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P30的课后练习题。
2.收集生活中的比例现象,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在巩固练习环节,增加一些变式题,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在课后作业中,加入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师展示两个相似的长方形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这两个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当我们说两个比相等时,比如长和宽的比,我们实际上是在描述一种关系,这就是比例。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
通过这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百分数(二)——折扣………………………………………1课时百分数(二)——成数………………………………………1课时折扣与成数练习课………………………………………2课时百分数(二)——税率………………………………………1课时百分数(二)——利率………………………………………1课时税率与利率练习课………………………………………2课时第一课时:百分数:折扣教学内容:P8例题1,做一做,P13练习二1、2、3教学目标: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教案(3)主备教师:赵满合作教师:李智、李媛、刘霞复备教师:赵满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 1、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指导探究。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片、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复备复习导入实际应用拓展练习一、复习导入 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3、练习二第14题: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二、实际应用 1、练习二第13题。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2)学生独立完成第13题: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并指名板演。
2、练习二第7题。
(1)用教具辅助,引导学生思考:前轮转动一周,压路面的面积是指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集体订正。
3、练习二第9题。
(1)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抹水泥的部分”是指哪几个面?(侧面和下底面,也就是只有一个底面积)(2)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于课堂练习本上。
4、练习二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独立解题。
(2)集体评讲,让学生理解计算“制作中间的轴需要多大的硬纸板”,就是计算硬纸轴的侧面积,卫生纸的宽度就是硬纸板的高度。
5、练习二第19题。
(1)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漆色的面有哪些?(2)通过教具演示,使学生明白圆柱及长方体表面被遮住的部分刚好是圆柱的三个底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百分数第3课时税率
(3)学生列出算式。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3%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3%这个算式有两种计算方法。
=0.9方法1: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30×3%=30×3
100
(万元)
方法2: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0×3%=30×0.03=0.9(万元)
【课堂作业】
1.巩固练习: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答案:
1.(5000-3500)×3%=45(元)
2.300×3%=9(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2.教材第14页第7题。
第3课时税率
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
30×3%=0.9(万元)
答: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约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