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有10大项发明
炎帝黄帝

(2)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相互证实,都是
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
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发展。
中华民族人文祖, 炎帝黄帝史册驻, 炎黄二部战而合, 逐渐形成华夏族。 黄帝之后尧舜禹, 尧舜禅让贤君出, 洪水泛滥英雄赴, 大禹治水传万古。
四五千年前的新时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 石制工具,反映了当时原始农业发展的状况
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懂得纺织,养蚕
蚕纹象牙盅
证明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
船形彩陶壶
证实这时期已经出现原始音乐
陶埙
半坡遗址出土
骨笛
河南舞阳出土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 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1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 以从不同侧面以后黄河流域有哪些传说故事?
黄河流域部落首领
尧
舜
禹
这种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
谈谈你对禅让制的看法?
1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个氏族的微弱力
量汇集起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人类社会处在最低的发展阶段,原始的民
主制度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大禹治水的传 说反映当时哪 些社会情况?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 成功改造自然的史例。
87页 第2题
(1) 神农氏炎帝 他发明耒耜,教人农 耕,尝百草,发明医药
(2) 传说是神农尝百草
(3)素材的特点是属于传说故事,人物 和事件被神化
第 3题
(1) 说明当时人们会纺织,养蚕证实
嫘祖发明养蚕技术 说明当时有原始音乐,证实黄帝下属 官员发明音乐 说明当时有船交通工具, 证实黄帝发 明车船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1 在文字未发明以前,人类的历史是
关于炎帝神农氏的小故事

关于炎帝神农氏的小故事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炎帝神农氏的小故事,欢迎大家阅读!炎帝的小故事太阳神炎帝是女娲升天若干年以后,出现在大地上的又一位大神。
他和他的玄孙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大地,主宰着南方的生命。
炎帝是一位慈爱仁厚的大神。
他在世的时候,大地上的人类由于不断的生息繁衍,自然界生产的食物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于是,仁爱的炎帝便教给人类如何播种和收获五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换取生活所需要的一切。
当他要教给人类种五谷时,从天空纷纷降落下许多谷种,他收集起这些谷种来,播种在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上。
一次,他看到一只浑身通红的鸟,嘴里衔了一株九穗的禾苗在空中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在地上,炎帝把它们拾起来种到了田里。
这些谷物长成后,人们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而且还可以长生不死。
人类从此有了足够的粮食,生活就非常安定了。
那时候,人类共同劳动、互相帮助,既没有主人,也没有奴隶,人们收获的果实大家平均分配,感情亲如手足。
为了能让人类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炎帝又让太阳发射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更加茁壮的生长,使人们生活在灿烂温暖的光明中。
从此,人类再也不愁衣食,人们非常感谢炎帝的恩德,便尊称他为“神农”。
那时,炎帝的样子是牛头人身,这大概是与他的这一贡献分不开的。
炎帝是农业之神,同时又是医药之神。
因为,太阳光是健康的源泉。
炎帝有一根神鞭,被称做赭鞭。
他用这根鞭子来抽打各种各样的药草,药草经过赭鞭的抽打,有毒无毒、或寒或热的各种药性就很明显地呈现出来。
于是,他就根据这些药草的不同药性来治病救人。
为了更加确定药性,他还亲自去品尝百草。
为了尝药,他曾在一天里中毒过70多次。
一次,他尝了一种有剧毒的断肠草,竟然被烂断了肠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梳理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2、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4、炎帝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6、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7、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8、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9、禹总结父亲鲧治水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预习填空一、炎黄联盟的形成1.远古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背景:四五千年前,相传黄河流域的、、等部落相互攻伐,不断结成部落联盟,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过程:炎帝和黄帝通过结成炎黄联盟,后来炎黄部落又在中战胜东方的蚩尤部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主要发明:教民,制作生产工具,种植;还制作陶器,发明,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
2.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主要发明:,制作,挖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
★★黄帝时期的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擅长纺织,并会缫丝制衣。
3.影响: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一些考古发现也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1.含义: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
2.内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尧鼓励人们,年老时推举舜作为继承人;舜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年老时让位于禹;禹采取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黄帝及其下属的发明

黄帝及其下属的发明
黄帝,中华民族的始祖,被尊为中华文明的奠基人。
他以智慧和勇气开创了许多伟大的发明,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在古代,人们出海航行时常常迷失方向,无法准确抵达目的地。
黄帝观察天象,发现北斗星指向北方,于是他制作了一种磁石指南针,帮助人们确定方向。
这项发明极大地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航行,探索未知的海洋。
黄帝还发明了纸张。
古代人们记录信息时常常使用竹简或兽皮,这样的材料制作过程繁琐且不耐用。
黄帝观察到蚕丝的柔软和韧性,于是他想出了将蚕丝纤维制成纸张的方法。
这种新材料便于书写和保存,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黄帝还发明了火药。
他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产生剧烈的爆炸,于是他将这种混合物称为火药。
火药的发明使得人们能够制造火箭、炮弹等武器,提高了战争的威力,也推动了火器的发展。
除此之外,黄帝还发明了种种农具和工具,如耕耘机械、纺织机械等,使农业和工业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还研制了许多药物,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帝的发明不仅仅改变了古代社会的面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他的智慧和勇气激励着我们不断创新,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黄帝及其下属的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藏。
让我们怀着敬意和感激之情,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人类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传说人物炎帝简介

传说人物炎帝简介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是“五帝”之一。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炎帝人物简介炎帝(生猝年不详)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称赤帝、农皇等,是“五帝”之一。
炎帝发明医药、制耒耜种五谷、制作陶器、开辟集市、联合黄帝打败蚩尤。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关于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炎帝生平事迹涿鹿之战涿鹿之战,是距今约50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
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
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
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
与此同时,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的今豫、苏、皖交界地区的蚩尤部落(苗蛮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中原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
这样华夏集团与苗蛮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
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
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炎帝简介:中国上古部落首领神农氏

炎帝简介:中国上古部落首领神农氏日期:2021-08-18 栏目:上古人物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
)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人物简介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
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据传生于陕西宝鸡姜水(现宝鸡市清姜河流域)。
姓:伊耆,也姓姜氏:烈山氏号:神农(神农也是氏,可能是这一部落区别于其他部落的称呼,神农氏即对该部落或部落首领的称呼)名:石年(石年这名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所加)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地:陕西宝鸡姜水生母:任姒(名女登,有娇氏之女,有熊氏少典之正妃)尊为始祖炎帝与黄帝是华夏始祖。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
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
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中华始祖炎帝介绍

中华始祖炎帝介绍炎帝(Yandi;YanEmperor),烈山氏,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传说中五天帝之一,与黄帝(Huangdi;YellowEmperor)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
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
炎帝制耒耜,种五谷。
立市廛,首辟市场。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另有八世炎帝之说,一世、二世炎帝均生活于宝鸡,并辐射至两湖(湖南、湖北),八世炎帝生活于湖南炎陵县。
相传炎帝发明耒耜,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因此号神农氏。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
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
另外,神农之所以被称为炎帝,其后裔被称为“烈山氏”,都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火有着密切的关系。
炎帝是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和黄帝共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传说炎帝人身牛首,头上有角,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
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
其部落最早居住于今陕西岐山东部。
他制耒耜,种五谷,开辟市场,治麻为布,作五弦琴,削木为弓,制作陶器等,对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11月为冬至。
中国人自称是“炎黄子孙”,“黄”是指黄帝,而“炎”就是指神农。
他和黄帝一样,不但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位英雄和领袖,而且还是道教神话中的重要人物。
神农是伏羲(中国人的始祖之一)之后的皇帝,被称为炎帝。
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在中国各地旅行,采集各种植物,从中发现可以治病的草药,并把有毒的挑选出来告诉人们,对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说他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母亲在梦中感受到龙的气,怀孕后生下了他。
据说他长着人的身躯,却有牛的脑袋,出生后3天就会说话,5天就会走路,7天就长出了牙齿,长大后,他身材高大,将近3米。
黄帝炎帝发明口诀

黄帝炎帝发明口诀黄帝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中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据史书记载,黄帝炎帝发明了很多口诀,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黄帝炎帝发明的口诀吧。
一、五脏六腑黄帝炎帝发明了一个口诀,用来表示人体五脏六腑的名称和功能。
这个口诀是:“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气机,肾主水液。
”这个口诀简明扼要地描述了五脏的主要功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机能。
二、四时养生黄帝炎帝还发明了一个口诀,用来指导人们在四季中的养生方法。
这个口诀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在春夏季节应该注重阳气的调养,而在秋冬季节则应该注重阴气的调养。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三、阴阳调和黄帝炎帝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密切相关。
他发明了一个口诀,用来指导人们如何调和阴阳。
这个口诀是:“阳盛则内收,阴盛则外散。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当阳气过盛时,应该内收,保持内在的平静;当阴气过盛时,应该外散,保持外在的活跃。
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四、阴阳五行黄帝炎帝认为,阴阳和五行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
他发明了一个口诀,用来描述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这个口诀是:“阳为天,阴为地,木为仁,火为义,土为礼,金为智,水为信。
”这个口诀简洁地表达了阴阳和五行的特性和相互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
五、疾病治疗黄帝炎帝还发明了一些口诀,用来指导疾病的治疗方法。
这些口诀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技巧。
比如,“寒热阳毒,火之治法热之寒法”、“脉洪盛者泻其寒,脉洪虚者益其阳”等等。
这些口诀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黄帝炎帝发明的口诀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口诀简洁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使中医学的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这些口诀也为后世的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促进了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黄帝炎帝发明的口诀是中医学宝贵的遗产,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帝有10大项发明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帝王之位,所以称为炎帝。
不仅如此,炎帝还有重大发明10项——
1、农业方面:制耒耜,种五谷
除了发明2大农具耒和耜、发明刀耕火种之外,炎帝关于农业相关部分知识著述,在古籍中留下的内容不少。
比如:1、《六韬·虎韬篇》引《神农之禁》所载:春夏之所生,不伤不害。
2、《管子·揆度》: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
二谷不登,减二谷,谷之法再什倍。
夷疏满之,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
3、《文子·上义》:丈夫丁壮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
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4、《淮南子·齐俗训》:不耕不织,上皆有「而」字。
5、《吕氏春秋·爱类》引《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
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5、《汉食货志》晁错引《神农之教》:有石城十仞,有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
《神农占》记载农时更为详细:正月上朔,有风雨。
三月谷贵,石五百钱。
八月有三卯,旱,麦大善。
无三卯,麦不善。
凡虫食李,则黍贵。
食枣,粟贵。
食杏,麦贵。
食荆,麻贵。
食桑,丝贵。
正月上朔日,风从东来,植禾善。
从南来,植黍善。
从北来,稚禾善。
四月四日,风从东来,植豆善。
西来,四日至七日,中豆善。
七日至十日,稚豆善。
十四日无风,不种豆。
从冬至日到来年,满六十日,有大风雨折树木,麦大善。
从平朔至食时,植麦善。
至日中,中麦善。
至日入,稚麦善。
常以夏至後九十日可种。
四月朔日,风从东来,从平明至辰时,植黍善。
至日中,中黍善。
至日入,稚黍善。
月朔日入,清明蚕善。
正月有甲子,籴初贵後贱。
正月上辛,温者善,风寒者不好。
(《开元占经》一百十一)
虽然,以上记载是后人追记的,但也可以反映炎帝神龙氏历史上影响之深远。
炎帝获得稻谷种子
2、交易方面。
立市廛,首辟市场
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
起源和基石。
这一项创造发明和农业方面的发明一样,具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促进人类社会前进。
原始交易:以物易物
3、纺织方面: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后来黄帝时代发明的养蚕缫丝,使用蚕丝织出的衣裳的质量高于麻布衣裳)。
麻布衣服在后世,只是作为孝服穿,主要用于纪念逝去的先人。
后世作为孝服穿的麻衣,是远古先民避寒的衣裳
4、乐器和音乐方面:有新的创造
乐器方面,修改了伏羲琴;或者说,另外创造了一个新的乐器,叫做“神农琴”,以乐百姓。
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某种新的制作乐器的方法,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古琴
神农琴书
5、武器方面:弓箭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神农氏始创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神农部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弓箭是神农部落最有力量的冷兵器,也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震慑了其他部落。
原始弓箭
6、陶器方面。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
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农氏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陶器制作
7、历法制定。
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创制历法,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为制作历法观测天象
8、天下治理
炎帝管理部落,进行天下治理,很有办法。
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
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
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象征公平的獬豸
9、社会文明方面。
炎帝的最根本贡献,是将中华民族,由渔猎的生产力落后社会,带入到了农耕文明的氏族部落社会,提高了文明的一个档次。
炎帝神农氏,非常智慧的族创造出中国的农业文明文化,使得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中华民族的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不再为了生活四处迁徙,开始安居乐业,于是,有力的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
10、中草药学方面。
古籍中,对于炎帝神农氏记载最多的是这样的一些记载:(1)《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2)《路史.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
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
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
”(3)《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尝百草”,使得炎帝部落掌握了中草药学方面的知识。
所以,姜榆冈氏族的人,个个身强力壮,迅速繁衍壮大,姜榆冈便率领他的部族沿渭水,黄河东迁,经河此、河南、湖北,还到过山东曲阜,打败了不少弱小部落。
所以,炎帝部落才能够称雄天下,在氏族部落时期称炎帝统治天下。
神农氏炎帝的行为,教会原始民众10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使用工具,(2)播种五谷,(3)认识治病的草本植物,(4)制陶,(5)绘画,(6)弓箭,(7)猎兽,(8)健身,(9)制琴、音乐、舞蹈,(10)还教民智德。
所以,是在神农氏的教诲之下,炎帝部落的民众,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从野蛮社会迈入中华最初的文明时代的。
炎帝神农氏具备如此伟大智慧,所以才能够成功的作为“神农”活在后人心中。
炎帝神农氏,对中华民族有特殊的贡献,他是我们公认的祖先之一。
他将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的隆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