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3-5动量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导语】选修3-5是高二物理教学重要内容。

那么,物理课本中第一章有哪些知识点要记牢?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相干资料,供您浏览。

高二物理选修3-5第一章知识点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说明: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

单位是kg·m/s。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由于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形有多种表达式,一样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样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成心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遭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③运算动量时要触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样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能够运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形。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运用范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

单位是s m 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选修3-5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重要知识点总结

选修3-5知识汇总一、动量1.动量:p =mv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2.冲量:I =Ft {方向由F 决定}3.动量定理:I =Δp 或Ft =mv t –mv o {Δp:动量变化Δp =mv t –mv o ,是矢量式}4.动量守恒定律:p 前总=p 后总或p =p ’也可以是/22/112211v m v m v m v m +=+ 5.(1)弹性碰撞: 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2'1221121v m v m v m v m +=+ ① 2'222'1122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 ② 1211'22v m m m v +=其中:当2v =0时,为一动一静碰撞,此时 (2)非弹性碰撞:系统的动量守恒,动能有损失'2'1221121v m v m v m v m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共v m m v m v m )(212211+=+,且动能损失最多6. 人船模型——两个原来静止的物体(人和船)发生相互作用时,不受其它外力,对这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来说,动量守恒,且任一时刻的总动量均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1 = MV2 (注意:几何关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 思考1: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是什么? 思考2:动量变化Δp 为正值,动量一定增大吗?(不一定) 思考3: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其中一个物体的动量增大,另一个物体的动量一定减小吗?动能呢?(不一定)思考4:两个物体碰撞过程遵循的三条规律分别是什么?思考5:一动一静两个小球正碰撞,入射球和被撞球的速度范围怎样计算?思考6:有哪些模型可视为一动一静弹性碰撞?有哪些模型可视为人船模型?人船模型存在哪些特殊规律? 思考7:同样是动量守恒,碰撞,爆炸,反冲三者有何不同?(有弹簧的弹性势能或火药的化学能,或者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的情况下,总动能增大) 二、波粒二象性1、1900年普朗克能量子假说,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E=hv2、赫兹发现了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量解释了光电效应,提出光子说及光电效应方程3、光电效应① 每种金属都有对应的c ν和W 0,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种金属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0W h E Km -=ν)。

选修3-5 动量基础知识复习

选修3-5 动量基础知识复习

动量基础知识复习基本概念一、动量(状态量)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定义式:p=mv。

3、单位:kg·m/s4、性质:矢量。

方向同速度的方向。

二、动量的变化:△p=p′-p=mv′-mv(矢量差)矢量:方向同速度变化的方向。

三、冲量(过程量):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定义式:I=F t3、单位:N·s4、性质:矢量,恒力的冲量方向同力F的方向,变力的冲量方向同动量变化的方向。

基本规律一、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守恒条件分析(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2)系统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这一方向上动量守恒。

(3)碰撞、爆炸、射击等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近似认为动量守恒。

注意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区别:机械能守恒条件是: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

(即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转化,无其它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

)3、表达式①p=p′②△p1=-△p2,③m1v1+m2v2=m1v1′+m2v2′4、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⑴明确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及研究过程。

⑵分析系统所受外力情况,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⑶规定正方向,明确初末状态动量(大小、方向)。

⑷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⑸结果说明。

注意:存在多个物体,多个过程时,一定要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5、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碰撞:①分类弹性碰撞(无机械能损失)和非弹性碰撞(有机械能损失)。

对心碰撞(正碰)和非对心碰撞(斜碰)。

②碰撞后运动可能性分析的三个条件:动量守恒、动能不可增、运动制约。

(2)反冲: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的运动。

(3)主要计算题类型:①单方向动量守恒②利用平均动量守恒求位移(如人船模型):只适用于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且相互作用前静止。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定理

高中物理选修3-5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Ft=p'-p或Ft=mv'-mv。

3、注意:
①动量定理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②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③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

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④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

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动量变化:
(1)动量变化的表达式:。

(此式为矢量式)。

(2)的求法:
①若在同一直线上,则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然后进行代数运算求解。

②若不在同一直线上,则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求矢量差。

(3)△p的方向:△p的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的解法:
1.动量的观点与能量的观点
(1)动量的观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能量的观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

这两个观点研究的是物体或系统运动变化所经历的过程中状态的改变,它无需对过程是怎样变化的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关心的是运动状态变化即改变的结果量及其引起变化的原因,简单地说,只要知道过程的始末状态动量式、动能式和力在过程中的冲量和所做的功,即可对问题求解。

2.利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是矢量表达式,还可写出分量表达式,而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是标量表达式,绝无分量表达式。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表达式p = mv 。

单位是s m 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其数学表达式为11221122m v m v m v m v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碰撞:相互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碰撞。

(1)完全弹性碰撞:在弹性力的作用下,系统内只发生机械能的转移,无机械能的损失,称完全弹性碰撞。

(2)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机械能有了损失,称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力的作用下,机械能损失最大(转化为内能等),称完全非弹性碰撞。

碰撞物体粘合在一起,具有相同的速度。

三、黑体和黑体辐射 1.热辐射现象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要发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并且其辐射能量的大小及辐射能量按波长的分布都与温度有关。

2.黑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任何波长的辐射的物体。

3.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四、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③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 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

2.光子说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νεh =.⑵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

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

物理3一5知识点总结
动量和冲量:
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表示为p=mv,其中m是质量,v 是速度。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其单位是kg·m/s,与力的单位N·s等价,即1kg·m/s=1 N·s。

冲量是物体所受外力和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表示为I=Ft,其中F是力,t是时间。

冲量也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其单位是N·s。

动量守恒定律:
当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包括: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内力远大于外力;如果在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系统的动量守恒。

其他基本物理概念: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其方向和大小由位移和时间决定。

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改变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成正比。

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它与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有关。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或电路的大小,其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确定。

以上是对物理3-5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它们在理解和解决物理问题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份总结,具体的物理知识和理解还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动量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动量知识点总结

⾼中物理选修3-5第⼀章动量知识点总结 动量是⾼中物理选修3-5课本的重点知识,为了帮助同学学好动量知识点,下⾯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理选修3-5第⼀章动量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理动量知识点 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对动量进⾏定义或解释: 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mv。

动量是⽮量,其⽅向就是瞬时速度的⽅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作⽤或所受合外⼒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般常⽤等号左右分别表⽰系统作⽤前后的总动量。

运⽤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个问题: ①动量守恒定律⼀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个⾮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远⽐它们所受到外界作⽤⼒⼤,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个所受合外⼒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惯性参照系的,⼀般取地⾯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量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上的合外⼒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泛的应⽤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或所受的合外⼒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不论是万有引⼒、弹⼒、摩擦⼒,还是电⼒、磁⼒,动量守恒定律都适⽤。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向;在相互作⽤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后不论是粘在⼀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较。

动量与动能的⽐较: ①动量是⽮量, 动能是标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3-5动量知识点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第2章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如: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4、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相线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线段表示;路程:描述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位移为零、路程不一定为零;路程为零,位移一定为零;
(2)只有当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质点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国际单位是米,用m表示
5、位移时间图象:建立一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3)位移图像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夹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

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v0+at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4、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秒,前2秒,„„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时间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数比。

三、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处静止下落的物体所作的运动;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论:2gh=vt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