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传统康复治疗学试题A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传统康复方法学试题A

传统康复方法学试题A

传统康复方法学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1.中枢瘫痪的特点不包括(A)。

A 肌张力增高B 偏瘫C 失神经电位出现D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E 病理反射阳性2.中国传统康复治疗不包括下面哪项?(D)A 针灸B 推拿按摩C 中药D 关节松动术E 气功3.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电常用穴位(C)。

A 合谷B 三阴交C 廉泉D 人中E 太冲4. 合谷穴定位,第几掌骨外侧中点处(A)。

A 2B 3C 4D 5E 65.下列哪项不属于远部取穴(D)。

A 胃痛取足三里B 腰痛取委中C 腰痛取昆仑D 发热取大椎E 头痛取太冲6.患者,女,56岁,反复腰痛2年。

哪个穴位符合远部取穴原则?(A)A 委中 B大肠俞 C 肺俞 D 肾俞 E 气海俞7.按随证取穴原则,呃逆用哪个穴位电合适?(E)A 三阴交B 胃俞 C脾俞 D 太冲 E膈俞8.三叉神经痛第一支取穴应为(C)。

A 攒竹,四白,颧髎,丝竹空B 四白,颧髎,下关,迎香 C攒竹,鱼腰,阳白,丝竹空D 颊车,下关,合谷,夹承浆E 鱼腰,下关,迎香,合谷9.以下取穴是以前后配穴法为配穴原则的包括(E)。

A 治疗头痛选上星和太冲B 治疗腹泻选足三里和天枢C 治疗感冒选曲池和风池D 治疗眩晕选百合和涌泉E 治疗便秘选天枢和大肠俞10.来自关节的感觉属于(C)。

A浅感觉 B 深感觉 C 复合感觉 D 重量觉 E 图形觉11.脊柱侧弯矫正体操中提起左下肢使骨盆向右倾斜可致(E)。

A 胸椎右凸 B胸椎左凸 C腰椎左凸 D腰椎右凸 E 脊柱无变化12.患者足下垂,但足能外翻,考虑损伤的神经是(D)。

A 腓决神经B 胫神经C 腓浅神经 D腓深神经 E 坐骨神经13.最适合神经源性小膀胱女性患者的手术方法为(B)。

A 外集尿口B 耻骨上膀胱造口C 肛门牵张排尿D TUR/括约肌切除术E 间歇性清洁导尿14.主观人体一般感觉的神经结构位于(C)。

A 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 额上回 D 顶上小叶 E颞上回15.烧伤病人关节或肌腱的开放损伤时,应用夹板固定的位置是(A)A 松弛位B 休息位C 功能位D 抗挛缩位E 无特别体位16.男性青年,左膝外伤后疼痛2月,查体:左膝浮髌试验阳性,外侧关节间隙压痛,外侧旋转挤压试验阳性,侧方应力试验阴性,为确诊抉选择最佳的辅助检查为(E)A 膝关节X线检查B 膝关节双重造影C 膝关节穿刺抽液D 膝关节CT检查E 膝关节镜检查17.血海为(C)。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共享精品-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共享精品-

《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判断题(对者用√,错者用×表示)三、填空题1.熏蒸疗法、熏洗疗法、敷贴疗法2.未病先治、既病防变3.艾条灸、温针灸4.人与社会一体观,人的形神一体观5.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_6.提插法、捻转法7.奇经八脉8.小鱼际滚法、掌指关节滚法9.舒张、提捏10. 腰直、腿直四、名词解释1.滚法:以第5掌指关节背侧吸定体表施术部位,通过腕关节的伸屈和前臂的旋转,协调运动带动小指掌指关节背侧及部分小鱼际在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往复滚动的一种手法。

2.一指禅推法:手握空拳,腕掌悬屈,拇指伸直,盖住拳眼,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或桡侧偏峰着力于体表上,运用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用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受术部位上。

3.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

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

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

4.得气:所谓得气,是指毫针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的腧穴部位产生针刺的感应,这种针刺的感应称为得气。

5.擦法:用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或手掌面着力,紧贴于患者一定部位的皮肤上,稍用力下压,呈上下或左右方向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的一种手法。

6.揉法:用掌根、大鱼际或手指罗纹面部分,着力吸定于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环旋转动,带动该处皮下组织的一种手法。

五、简答题1.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一指禅推法为手握空拳,腕掌悬屈,拇指伸直,盖住拳眼,用拇指的指端、罗纹面或桡侧偏峰着力于体表上,运用腕部的来回摆动带动拇指关节的屈伸活动,使用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受术部位上。

动作要领:腕部放松、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

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2.预防晕针:1)如初次针刺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

2)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

选穴易少,手法要轻。

(新版)中国传统康复知识题库及答案

(新版)中国传统康复知识题库及答案

(新版)中国传统康复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穴位可应用三棱针点刺法0 OA、十宣穴B、内关穴C、天府穴D、阳池穴E、环跳穴答案:A2 .运动按摩的作用是()oA、强身健体,延年益寿B、治疗疾病C、促进血液淋巴循环,防止运动疾病的发生D、促进血液淋巴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答案:C3 .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可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0 oA、身体同侧B、身体两侧C、身体一前一后E、没有明确的要求答案:A4.晕听区的正确定位是0 oA、从耳尖直上1、5cm 处, 向前及向后各引1cm的水平线,共长2cm。

B、从耳尖直上1、5cm 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cm的水平线,共长4cm。

C、从耳尖直上1、5cm处,向前及向后各引3cm的水平线, 共长6cmoD、从耳尖直上1、5cm 处, 向前及向后各引4cm的水平线,共长8cm。

答案:B5.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少阴在前, 太阴在中,厥阴在后B、太阴在前, 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 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少阴在前, 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 少阴在中,太阴在后答案:B6.正确的行针辅助手法是()O Ax提插法、捻转法、震颤法B、提插法、捻转法、弹针法C、刮柄法、弹针法、提插法D、搓柄法、摇柄法、刮柄法E、捻转法、震颤法、循法答案:DAx椎间隙压痛B、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加强实验阳性C、腰椎前后屈运动受限D、腰椎左右侧屈运动受限E、腰椎侧弯畸形答案:B8 .拿法时术者应以什么部位着力()。

A、指面B、指端C、指尖D、指侧峰答案:A9 .商阳是哪条经脉的起点0 oA、手太阴肺经B、手阳明大肠经C、足阳明胃经D、足太阴脾经答案:B10 .依据骨度分寸法膝中至外踝尖为0 oA、15 寸答案:B11∙位于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的胸穴为0 o A、解溪B∖内庭C、厉兑D、丰隆答案:C12 .推拿是物理疗法,十分重视的是0 oA、经络学说B、解剖学C、生理学D、病理学E、生物力学答案:E13 .手三阳经的走向为0 o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答案:B14 .依据骨度分寸法内踝尖至足底为()。

传统康复考试试题讲解学习

传统康复考试试题讲解学习

第一章一.选择题1.“康复”的主要目的是解决(D )A.疾病预防B.治愈疾病C.治疗残疾D.功能障碍E.卫生保健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手段不包括(C)A.针灸B.气功C.作业治疗D.推拿E.拔罐3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基础的著作是(A)A.皇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诸病源候论D.脾胃经E.五十二病方4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两大特点是(A )A.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 B.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元气学说 E.经络学说5.中医七情不包括(D)A.喜 B.怒 C.忧 D.痴 E.思6.传统康复独特的治疗原则不包括(C )A.调整阴阳 B.协调脏腑 C.药物治疗 D.调理气血 E.扶正祛邪7.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理论基础(A)A.先秦B.唐C.宋D.明E.清8,。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起源最早追溯与( D )A.解剖学B.病因学C.病机学D.中国传统哲学E.病理学二.多选题9.指导传统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思想的(AB )A.整体康复B.辨证康复C.综合康复D.全面康复E.早期康复10.传统康复医学的理论与康复技术的学术繁荣时期为(BDE)A.唐B.宋C.明D.金E.元第二章一.选择题1.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D )A.胸部B.头面部C.上肢部D.手足部E.下肢部2.以“手足、阴阳、脏腑”命名的是(C)A.十二别经B.十五络脉C.十二经脉D.奇经八脉E.十二皮部3.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 B )A.无名指B.小指C.中指D.食指E.拇指4.下列穴位中,不属于足阳明胃经的是(C )A.足三里B.天枢C.中脘D.丰隆E.内庭5.足三阳经在躯体的分布规律是(E )A.太阳在前,阳明居中,少阳位后B.阳明在前,太阳居中,少阳位后C.少阳在前,太阳居中,阳明位后D.太阳在前,少阳居中,阳明位后E.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位后6,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C)A.足阙阴肝经与手阳明大肠经B.手阙阴心包经与手太阳小肠经C.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阳胆经与手阙阴心包经E.足太阳脾经与手太阳肺经7.患儿男,7岁。

中国传统康复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康复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中国传统康复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头针疗法临床应用最多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疾病B、周围神经系统疾病C、神经系统疾病D、小儿科疾病E、脏腑疾病正确答案:A2.主治筋病的八会穴为( )。

A、中脘B、绝骨C、阳陵泉D、章门正确答案:C3.软组织损伤患者尽早进行关节被动活动的目的地是( )。

A、促进伤口愈合B、减轻水肿和疼痛C、保持软组织弹性D、保持和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E、恢复和增加肌力正确答案:D4.最适宜于隔盐灸的部位是( )。

A、气海B、天枢C、脐中D、中脘E、关元正确答案:C5.足太阳膀胱经的络穴为( )。

A、丰隆B、光明C、飞扬D、蠡沟正确答案:C6.下列属于治疗肩部酸沉的选穴的选项是( )穴。

A、天池B、天宗C、天柱D、天枢正确答案:B7.位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的腧穴为( )。

A、手三里B、曲池C、商阳D、合谷正确答案:B8.主治视觉功能障碍,可选头针的( )。

A、足运感区B、晕听区C、感觉区D、视区E、散刺法正确答案:A9.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桡侧凹陷处的腧穴为( )。

A、列缺B、太渊C、孔最D、少商正确答案:B10.中医七情不包括( )。

A、怒B、喜C、痴D、思正确答案:C11.针灸疗法达到康复目的主要通过( )。

A、调节阴阳B、调节脏腑C、补泻手法D、调节气机E、疏通气血正确答案:C12.刮痧的方向总原则不包含( )。

A、由上而下B、由内而外C、由下而上D、应有一定的刮拭长度正确答案:C13.两穴之间距离是8寸的穴位是( )。

A、太渊至孔最B、三阴交至阴陵泉C、中极至中脘D、足三里至丰隆E、偏历至曲池正确答案:C14.下列经脉名称错误的是( )。

A、手阳明大肠经B、足太阴脾经C、足厥阴肝经D、手少阴心包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D15.内关穴的正确定位是( )。

A、在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B、在腕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题库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题库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题库(原创版)目录1.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2.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核心理念和治疗手段3.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具体治疗方法4.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教学改革与实践5.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文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的康复治疗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在现代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核心理念和治疗手段、具体治疗方法、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在现代康复治疗领域,中国传统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技术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康复治疗的发展。

目前,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在神经康复、骨伤康复、内科康复、儿童康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核心理念和治疗手段1.核心理念: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体疾病为中心,强调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协调,以及康复过程中的患者主动参与和合理训练。

2.治疗手段: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治疗手段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中药熏蒸等。

这些治疗方法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合理训练,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具有很高的临床疗效。

三、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具体治疗方法1.针灸康复技术:针灸康复技术是根据经络、腧穴及脏腑功能,运用针刺、灸法等手段进行治疗。

其临床应用广泛,包括截瘫、偏瘫、脑瘫、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2.推拿康复技术:推拿康复技术是通过手法治疗,对损伤部位进行修复和恢复功能。

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等。

3.拔罐康复技术:拔罐康复技术是通过对局部的负压吸引,促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肺炎、消化不良等。

4.刮痧康复技术:刮痧康复技术是通过刮拭体表皮肤,促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传统康复考试试题库

传统康复考试试题库

传统康复考试试题库传统康复是指利用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对疾病或损伤后的康复过程进行干预和促进的一种康复方法。

它包括中医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等技术。

下面是一份传统康复考试试题库的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 中医康复学的基础理论是: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气血津液学说D. 以上都是2.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A. 刺激穴位B. 调节气血C. 平衡阴阳D. 以上都是3. 拔罐疗法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血液循环B. 缓解肌肉紧张C. 排除体内湿气D. 以上都是4. 刮痧疗法通常用于治疗:A. 感冒发热B. 肌肉疼痛C. 慢性疲劳D. 以上都是5. 推拿治疗中常用的手法包括:A. 揉法B. 拿法C. 推法D. 以上都是二、多项选择题6. 传统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包括:A. 骨折后的康复B. 神经损伤后的康复C. 慢性疼痛D. 运动损伤后的康复7. 以下哪些是传统康复治疗的禁忌症:A. 急性炎症期B. 皮肤破损处C. 孕妇腹部D. 严重心脏病患者8. 传统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治C. 个体化治疗D. 预防为主三、判断题9. 传统康复治疗可以完全替代现代医学治疗。

(对/错)10. 刮痧疗法是一种通过刮拭皮肤表面,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对/错)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

12. 列举三种传统康复治疗中常用的穴位,并说明其主要作用。

五、论述题13. 论述传统康复治疗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4. 讨论如何将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康复效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试试题库可能会包含更多的题目和不同的题型。

考试内容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来制定。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题库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题库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题库摘要:一、中医传统康复技术概述1.中医康复技术的起源和发展2.中医康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二、中医康复理论基础1.阴阳五行2.经络气血3.脏腑功能三、针灸康复技术1.针灸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2.针灸康复技术的操作方法3.针灸康复技术的临床应用四、其他传统康复技术1.推拿康复技术2.气功康复技术3.拔罐、刮痧等康复技术五、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的现代研究及发展趋势1.现代中医康复技术的研究进展2.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3.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中医传统康复技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医学康复方法,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康复治疗。

中医康复技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康复医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医康复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和脏腑功能。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它认为人体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通过阴阳五行的平衡调节,可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经络气血理论则强调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以恢复人体的生理功能。

脏腑功能理论则关注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运作,通过调整脏腑功能,使人体达到康复。

在众多中医康复技术中,针灸康复技术尤为突出。

针灸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针刺刺激经络穴位,以调整气血运行,恢复脏腑功能。

针灸康复技术包括经络针刺、耳针、电针等方法。

在临床应用中,针灸康复技术广泛应用于疼痛management、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领域。

除了针灸康复技术,中医还有很多其他传统康复技术,如推拿康复技术、气功康复技术、拔罐、刮痧等。

推拿康复技术是通过手法按摩,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恢复生理机能的目的。

气功康复技术则是通过调息、调身、调心等方法,激发人体内在潜能,增强体质。

拔罐、刮痧等康复技术则是通过刺激皮肤表面,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缓解病痛的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科技学院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传统康复方法学》试题(A卷)
适用类别普招层次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年级 2016级试卷代码: 0918128注意事项:。

1、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

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

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

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A1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除哪一项外是传统康复医学独特理论体系
A、整体观B、辨证观C、恒动观
D、正气为主E、杂合而治
2.自然界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可用阴阳学说哪一理论解析:
A、交感相错B、对立制约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互根互用
3.五行学说中水的特性是:
A、炎上B、生化C、肃降
D、升发E、滋润
4.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B、反侮C、相克
D、子病犯母E、母病及子
5.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A、心B、肺C、脾
D、肝E、肾
6.在维持正常呼吸方面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肺与肝B、肺与心C、肺与肾
D、肺与脾E、心与肾
7.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腑是:
A、心B、肺C、脾
D、肝E、肾
8.气的功能下列哪项不正确
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濡养作用
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
9.手足阳明经交接部位在:
A、食指端B、小指端C、鼻翼旁
D、目内眦E、目外眦
10.不是纵向循行的经脉是:
A、冲脉B、督脉 C、任脉
D、带脉
E、跷脉
11.最易耗气伤津的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暑邪
12.下列属行针手法中基本手法的是:
A、刮柄法 B、提插法 C、摇柄法
D、弹柄法
E、以上都不是
13.推拿时属于补法的是:
A、顺时针手法 B、快慢手法 C、离心手法
D、着力较重的手法
E、以上都不是
14.酸味药的作用是:
A、收涩、固涩 B、收敛、止泻 C、收敛、止汗
D、燥湿、通泄
E、以上都不是
15.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称为:
A、相须B、相使C、相畏
D、相杀
E、相恶
16.青色可见于除-----外所有病:
A、寒症 B、虚证 C、痛证
D、瘀血
E、惊风
17.在服药时间上,滋腻补益药一般宜:
A、饭后服B、睡前服C、不拘时服
D、空腹服
E、以上都不是
18.舌体胖大,有齿痕为:
A、心血不足 B、肝血不足 C、肾阴不足
D、肺阴不足
E、脾虚湿盛
19.足三阴经的走向是:
A、从足走头B、从腹走足 C、从头走足
D、从胸走足
E、以上都不是
20.下列对血的生成和运行论述中哪一项欠妥:
A、脾能生血B、肾能裹血C、心能行血
D、精能化血E、肝能藏血
21.按五行生克关系,肺为肝之:
A.母
B.子
C.所胜
D.所不胜
E.所克
22.属于子病及母的是:
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
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
E.肝病及脾
23.属于“阳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24.“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
A.阴阳的消长
B.阴阳的转化
C. 阴阳的制约
D.阴阳的互根
E.阴阳的平衡
25.古代哲学家认为构成世界的本质是:
A.天地
B.地气
C.精气
D.阳气
E.水精
26.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A.传化物
B.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
D.泻而不藏
E.以上均非
27.“先天之本”指的是:
A.心
B.肝
C.肾
D.肺
E.脾
28.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
A.心主血脉
B.心在五行属火
C.心开窍于舌
D.心主神明
E.以上均非
29.人体最重要的气是:
A.宗气
B.营气
C.卫气
D.元气
E.胃气
30.手足三阳经交于:
A.手
B.足
C.头
D.腹
E.胸
二、A2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气逆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不确切
A.嗳气,呃逆 B.头胀痛,甚则昏厥 C.咳逆气喘
D. 眩晕目赤易怒
E. 心悸胸闷
32.病人口淡乏味,常提示
A.肝脾不调 B.脾胃湿热 C.脾胃气虚 D.肝胃不和 E.胃气上逆
33.舌淡胖嫩而见黄滑润苔,其主病为
A.湿热不化 B.痰湿内停 C.内有食积
D.阳虚水湿不化
E.脾虚气滞
34.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显
E.舌质是否淡润
35.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
A.自汗 B.盗汗 C.蒸汗
D. 冷汗
E.半身汗
36.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的鉴别要点是
A.不思饮食B.口淡不渴C.腹胀便溏D. 苔白厚腻 E.体倦乏力
37.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闷喜太息,苔黄腻,脉弦滑,可诊为
A. 胆郁痰扰 B.脾胃湿热 C.肝胆湿热
D.肝火上炎 E. 肝阳上亢
38.症见胁肋胀痛,胸闷太息,纳食减少,腹胀便溏,肠鸣矢气,可诊为
A.肝气郁结 B.肝胃不和 C.脾胃湿热
D. 食滞胃脘 E .脾胃气虚
39.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是
A.头晕目眩,面白无华
B.五心烦热,盗汗潮热
C.心悸怔肿,失眠多梦
D.唇色淡白,脉细数 E、以上都不是40.神疲嗜睡,少气懒言,口淡不渴,食少便溏,形寒肢冷,舌淡胖,脉沉细。

应诊为
A.肺气虚
B.脾气虚
C.肾阳虚
D.脾阳虚
E.肺脾两虚
三、B1型题(标准配伍题)(每题1分,共30分)
A.喜 B.怒 C.忧
D. 思
E.恐
41、心在志为:
42、肝在志为:
43、脾在志为:
44、肾在志为:
A.足厥阴肝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阳明胃经
45、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是:
46、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是:
47、行于下肢内侧中间的是:
A.大敦 B.行间 C.太冲
D.中封
E.曲泉
48、足厥阴肝经的井穴是:
49、足厥阴肝经的荥穴是:
50、足厥阴肝经的输穴是:
A.太渊
B.神门
C.太白
D.太溪
E.太冲
51、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
52、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是:
53、足太阴脾经的原穴是:
54、足厥阴肝经的原穴是:
A.章门
B. 中脘
C. 膈腧
D.阳陵泉
E. 絶骨
55、八会穴脏会是:
56、八会穴筋会是:
57、八会穴血会是:
A.摇法
B.捏法
C.掌按法
D.夹法
E.捶法
58、属于松动类手法的是:
59、属于兴奋类手法的是:
60、属于镇静类手法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1.气之主是:
62.气之根是:
63.五脏六腑之大主是:
64.称为“罢极之本”是:
65.称为“娇脏”是:
A.舌 B.口 C.鼻
D.耳及二阴 E.目
66.心开窍于:
67.肝开窍于:
68.脾开窍于:
69.肺开窍于:
70.肾开窍于:
四、论述题(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71、试述传统康复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72、试述慢性疼痛虚证的中医辨证要点并以慢性肩周炎为例说明针灸治疗方法。

73、试述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观评定方法(3分)、中医辩证要点(3分)及传统康复治疗的具体措施(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