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

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丑小鸭教学教案设计(精选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篇一: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⑴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只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不懈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一、激趣引读,诵读积累1、设场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还有过一只可爱的白天鹅,它是由谁变的呢?丑小鸭。
是啊,只要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
(板书课题)2、介绍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3、诵读感知: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按下列问题思考: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句话概括。
⑴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⑵丑小鸭“丑在什么地方?它刚出生时的处境是怎样的?面对这些打击丑小鸭抱什么态度?请联系书中的语句来回答。
二、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合作探究:学生跳跃阅读全文后,采用学生自主质疑、释疑,四人小组讨论补充进行探究性学习。
⑴理线索:你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吗?(丑小鸭的流浪足迹为线索)⑵明结构: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
(沼泽地──老太婆家──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⑶知内容:并简要概括它在各个地方所发生的故事。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1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优秀15篇)《丑小鸭》教学设计篇一设计理念: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设计中,我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的过程即是体验过程小学生理解与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需要借助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将课文描述的文字转化为个性化的画面,从而促使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对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体悟学习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句2.根据情境,能结合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3.激发读原著的兴趣课前淮备:“学习擂台赛”的教具、天鹅教具两个、课件设计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板块一:轮读全篇——比朗读流利1.出示“学习擂台赛”,激发兴趣师:这节课我们来一场学习擂台赛你们瞧,左边的这只天鹅代表你们,右边的这只代表老师,看谁最先到达顶端,就可2、了解丑小鸭的经历,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正确认识自己。
3、激发孩子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离奇而又感人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丑小鸭,板书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件1过渡:丑小鸭刚出生时长得什么样?变成白天鹅又长什么样?二、学习2、7自然段1、自读,画出描写丑小鸭和白天鹅样子的句子2、交流:丑:(1)指读—出示课件,指读—哪些词写成丑,换一种表达?再读(2)出示插图(课件):说说与其他鸭子有什么不同?仿写句子(课件):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别的鸭子的毛、嘴巴、身子、相比之下,这只鸭子真是又大又丑,所以大家就叫他——板书:丑小鸭(3)男生读美:指读—出课件—哪个词—带感受读(喜欢、赞美)——女生读板书:白天鹅过渡:孩子们请看黑板,你有疑问?预设:丑小鸭是怎么变成白天鹅?咦,老师也想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呢?请孩子们自读3——6自然段,想想,你又看的一只什么样的鸭子?三、学习3—6自然段1、自读3—6自然段(出示课件要求)2、交流:你看到了一只什么鸭子?过渡:在家过的怎么样?第三段:1、指读——过的怎么样?——欺负?课文中怎么说的?这叫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观图(课件),小姑娘讨厌他,会说什么?3、你(丑小鸭)的心情怎么?读出来4、丑小鸭感动非常孤独,钻出篱笆,离开了家,如果你是丑小鸭,你会想什么?板书:孤独过渡:丑小鸭在家丑欺负,在外边能过上好日子妈啊?他又有哪些不幸?第四段:1、指读—怎样?—“讥笑”换词?(这又叫换词理解)2、扮演“小鸟”你怎么讥笑他?扮演“猎狗”你为什么要追赶他?面对小鸟的讥笑,猎狗的追赶,说说你的心情?试读3、想象:除了嘲笑,追赶,丑小鸭还过着一种什么生活?(东躲西藏,提心吊胆、胆战心惊、忍饥挨饿)4、总结:丑小鸭在外的日子更可怜,除了孤单,还多了一份害怕板书:害怕5、就这样秋天来了,天气凉了,被逼无奈的丑小鸭只能来到湖北“悄悄地”过日子(空数秒)6、难道他只来过森林和芦苇,还去过什么地方?想象:丑小鸭来到——遭遇——(出示课件)7、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丑小鸭来这么多地方,你觉得他在寻找什么?8、找啊找,冬天来了,可怜的丑小鸭竟然趴在冰上冻僵了,面对丑小鸭的种种不幸,你想说什么?9、带着感受再次走进丑小鸭的不幸生活,齐读3——6自然段(配乐)过渡:丑小鸭遭遇种种不幸,他仍然没有放弃生活下去的勇气,当一群天鹅从天空飞过,他会又惊奇又羡慕说什么呢?10、齐读第五自然段,说说:惊奇什么?又羡慕什么?11、读到这儿,你能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丑小鸭吗?板书:坚强四、分享快乐1、历经磨难,丑小鸭终于苦尽甘来,他变成了美丽的天鹅(出示课件)2、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心情怎样?带着感动读板书:惊喜3、丑小鸭太激动了,再次像前世界呼唤,齐读4、此时,你想对故事中的人物说什么(出市课件)5、随机板书:善待他人,互相尊重,正确认识自己五、总结升华1、结合板书总结:课文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出世后,因为长得丑,受尽了欺负,离家出走后,在外艰难度日,面对这么多不幸的遭遇,心中始终怀有美好的愿望,最终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丑小鸭》教案最新6篇

《丑小鸭》教案最新6篇丑小鸭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4、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2.了解丑小鸭命运的戏剧性变化,从它的成长过程中,领悟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追求美好理想。
3、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安徒生童话》、查找安徒平生简介、录音机、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一、初读课文,贴图讲故事。
1、整体感知课文,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将课前画好的四幅插图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学生看图讲故事。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样的设计意图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困难,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语言比自己表达的好的地方。
2、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1)图文结合,指导朗读第一段。
(1)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2)自由读第一段,画出具体描写丑小鸭怪模怪样的词句。
(3)相机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用“这是一只( )的丑小鸭”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怎样读才能突出丑小鸭“又大又丑”的样子。
(5)小组比赛读后互相评议。
2)学生读“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这一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谈理解,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培养。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
《丑小鸭》教案设计(通用15篇)

《丑小鸭》教案设计(通用15篇)《丑小鸭》教案设计(通用15篇)《丑小鸭》教案设计篇1【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讲的是一只丑小鸭自从生下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家出走,最后竟意外地发现自己不是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故事。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
短文共7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时安排】三课时。
【教前准备】1.准备好写有生字词的黑板;2.四幅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一百多年以前,丹麦有一个著名的童话作家叫安徒生。
他写了很多童话。
2.(出示挂图)就是他的著名童话《丑小鸭》。
3.(板书,丑小鸭)学生齐读课题。
二、指导看图1.(请一个学生上台指图)哪个是丑小鸭?2.教师问: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些什么?3.四幅图连起来说说是什么意思?三、初读课文1.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看图(不看书)。
2.请学生翻开书,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检查初读情况1.请7个同学给课文分段。
2.出示小黑板,纠正易读错的字音:五、图文对照,初步理解课文1.请一个同学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请同学们图文对照,找找每幅图和课文的哪段相对应?(第一幅图——课文第2自然段第二幅图——课文第3自然段第三幅图——课文第5自然段第四幅图——课文第7自然段)六、再读课文1.请4个同学分别读(1—2)段,(3)段、(4—6)段、(7)段。
2.全班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一、让同学们带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图文对照,带着四个问题理解课文问题一:“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1.请一个同学读(1~2)段课文。
2.教师提问:“太阳暖烘烘的”中“暖烘烘”是说什么季节的?3.看图一(教师指“丑小鸭”):这只鸭子跟别的鸭子有什么不一样?4.看书:书上哪些词说明了他是只丑小鸭?找出来读一读。
丑小鸭教案优秀6篇

丑小鸭教案优秀6篇丑小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欺负、讥笑、羡慕”等词语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在逆境中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
3、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学生交流作者安徒生的有关知识1、根据学生课下所搜集的资料,找3-5名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
补充:[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小时侯很贫穷,11岁父亲死后,生活更加贫困。
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告别家乡到丹麦首都,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
1829年,安徒生创作的一部喜剧在皇家影剧院上演的那一天,他静静地坐在大剧院的一个角落里,望着那些他所创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听着观众的喝彩,他的眼里不禁流出一行行热泪。
十年前,他几次想在这个剧院里找到一个小小职位,都遭到了嘲笑和否定。
十年,那是一段多么艰苦和漫长的过程!今天,他终于成功了,得到了公众的承认。
]2、在学生初步了解作者生平后出示课件1: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家。
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贫民区。
他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里做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代表作:《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
二、导入新课安徒生曾说过:我就是一只丑小鸭。
十年前,他遭到了嘲笑和否定,十年后,他变成了──白天鹅!同学们,你想不想知道丑小鸭是怎样变成白天鹅的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各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完成两项任务:(1)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
(2)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2、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识记生词的情况:暖烘烘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欺负篱笆讥笑芦苇冻僵木屐3、出示课件3让学生把四幅插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排好顺序。
《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丑小鸭》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丑小鸭》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烘”等14个生字,会写欺负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见到过刚出生的小鸭子吗?谁来说说刚出生的小鸭子是什么模样的?2、刚出生的小鸭子毛茸茸的,很可爱。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鸭子,你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他的样子吗?(出示图片)(学生回答完后出示句子他的毛灰灰的,……)我们一起来说说他的样子吧!3、好看吗?就是因为他长的比较丑,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出示句子大家都叫他丑小鸭)师板书丑小鸭鸭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看老师是怎样写好他的?鸭“甲”写的小一点,鸟写的大一点。
4、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叫叫他的名字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
师:这只丑小鸭出生后,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是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第28课,读一读这个故事,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师:这篇课文中藏了很多难读的字,你能读好他吗?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生纠正————开小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3、这些生字已经成了我们的朋友了,呆会在课文中和他们碰面时,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4、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那么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读课文吧。
三、学习课文。
1、刚才小朋友都读的不错,在课文中也和丑小鸭碰了好多回面。
那么,这只丑小鸭来到世界上,他的处境如何呢?出示句子(丑小鸭来到———————谁都欺负他。
)2、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
《丑小鸭》教学设计3篇

《丑小鸭》教学设计《丑小鸭》教学设计3篇《丑小鸭》教学设计3篇篇一:28《丑小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烘、卧、剩、裂、欺、负、讨、厌、孤、笆、讥、苇、僵、亏”14个字,会写“灰、冰、鸭、鹅”四个字和“讨厌、蛋壳、欺负、翅膀”四个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懂得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自暴自弃的道理。
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2.课件:将书上的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图片)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想知道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丑小鸭,老师板书:丑小鸭(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反复拼读,同桌相互检查。
3、用“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
4、用小黑板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指导书写:A 、指导观察:⑴ 看看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⑵ 注意区别“鹅”和“鸭”。
⑶ “蛋壳”“欺负”“翅膀”三个词较难写,应重点观察。
B、示范指导:⑴ 范写“鹅”和“翅膀”两个词。
(提示部件的摆放,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⑵ “鹅”为左右结构,应注意左窄右宽;“翅”字,注意捺应该伸长;“膀”应左窄右宽。
C、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D、展示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丑小鸭教案(优秀6篇)

丑小鸭教案(优秀6篇)幼儿园丑小鸭教案篇一大班目标:1、用猜谜、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大班教案:歌曲《丑小鸭》。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创编歌曲的动作。
3、体验在同伴面前大胆表演的快乐。
重点:初步学唱歌曲。
难点:记忆歌词。
准备:1、歌曲图谱、动物图片、场景(小河)2、已了解鸭子的外形特征过程:一、通过猜谜活动,引起幼儿注意。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歌曲,请你听一听、猜一猜歌里唱的是什么动物?你听到歌曲中的鸭子长得什么样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二、感受音乐,学唱歌曲教师出示丑小鸭拼图,边范唱歌曲边拼图片,幼儿欣赏。
师:这是一只丑小鸭,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请你仔细听一听。
——幼儿讲述丑小鸭是什么样子的?教师用歌词重复幼儿的回答。
2、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⑴幼儿讲述看懂哪幅图片。
⑵幼儿讲述看不懂哪幅图片,并讨论⑶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念歌词。
师:我们一起把歌完整的说一遍——第3.4.7幅图再次请幼儿说出歌词。
3、通过拿图的方法学唱歌曲,教案《大班教案:歌曲《丑小鸭》》。
三、幼儿创编歌曲《丑小鸭》动作,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1、幼儿听音乐做一做小鸭子的动作。
师:我们还可以边唱边做动作呢,你们想做什么动作?——幼儿站起来,自由的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模仿3、集体模仿4、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小河边,边唱边表演歌曲:《丑小鸭》呱、呱、呱呱呱,丑小鸭,丑小鸭,腿儿短短脚掌大,长长脖子扁嘴巴,走起路来摇呀摇,爱到河边去玩耍,喉咙虽小声音大,可是只会呱呱呱。
《丑小鸭》反思:1.大班5——6岁幼儿的音域:g——A1。
这首歌的音域在g——C1,多数音都是在g——A1,只有一个音是C1,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还是能够唱得起来的。
所以我将这首歌曲定为位大班的唱歌活动。
2.歌曲中的歌词没有重复,句子的结构变化多,如:在“腿儿短短脚掌大”中,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但是在紧接着的一句歌词“长长脖子扁嘴巴”中,却是形容词在前名词在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丑小鸭》教学设计之六
《丑小鸭》是根据19世纪丹麦著名董话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改编的。
从课文类型看,它是安排在“看图学文”后的长“课文”。
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编者安排了4幅连贯的插图。
从课文特点看,它是一篇童话。
教学时既要充分使用插图,又要体现讲读课文的特点。
一、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练读课文,有不会读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问问,把课文读通。
2.让学生对照生字表把本课生字及其所组成的词语勾画出来。
经过反复拼读,力求读准字音。
3.用“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议论是否读得正确(不读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重复)。
4.听教师(或请读得好的学生)范读全文,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做好这四件事,意在培养学生通过自学初步读懂读文。
二、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细读课文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系统
性。
它不仅要紧扣作者的思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要兼顾词和句的训练,还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熟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可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然后讨论:
①课文开头告诉我们气候怎么样,是用哪一句话来说明的?(太阳暖烘烘的)
②在温暖的春天里,鸭妈妈干什么?(卧在稻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
)板书:卧草堆(dui)等(deng)。
通过讨论,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接着,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段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可指名一位读得好的学生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看书上的第一幅插图,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①从图上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是最后一个钻出蛋壳的?“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其它的。
这里讲这个蛋比其它的蛋大。
)谁能用“特别”说一句话?板书:蛋特(te)别大。
读一读课文内写丑小鸭出蛋壳的两句话。
②为什么大家都叫他“丑小鸭”?(让学生对照图画,用书上的语句回答。
要特别注意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等词语。
)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上面提到的几个词语要重读。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段话,并把重点语句勾画出来。
讨论:
①丑小鸭在家里的处境怎样?(除了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
)“除了”是什么意思?(只有)“疼爱”又是什么意思?(关心、喜爱)
②具体说说他是怎样受欺负的?(让学生观察图2后,用书上的话来回答。
)板书:哥哥姐姐咬啄养鸭姑娘讨厌
③丑小鸭的心情怎样?结果如何?(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
④指导学生怀着同情、怜悯的心情,用比较低沉、缓慢的语调朗读这段话。
4.学习第4~6自然段。
播放课文第4~6段的朗读录音,观察第3幅图,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想,体会丑小鸭痛苦的心情。
讨论:
①丑小鸭来到树林里,碰到哪些不顺心的事?(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
白天只好躲起来,晚上才敢出来找吃
的。
)板书:小鸟讥笑猎狗追赶
②丑小鸭为什么要飞到湖边的芦苇地里悄悄地过日子?(怕别人发现)
③“傍晚”指的是什么时候?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为什么会“又惊奇又羡慕”?谁能用“洁白”说一句话?
④天气越来越冷,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又遇到了什么事情?板书:农夫(fu)救
⑤“幸亏”是什么意思?(幸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
5.学习第7自然段。
丑小鸭历尽苦难,终于盼来了春天。
指导学生观察第4幅图,然后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讨论:
①丑小鸭是怎样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的?
②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的天鹅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惊喜、激动)启发学生以惊喜、欢快的语调朗读这段话。
三、分段细读,回归整体
1.谁能根据课文的4幅插图,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连贯地把《丑小鸭》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自由通读全文。
3.讨论:
①“大家”为什么要欺负丑小鸭?(嫌他长得丑)
②这种做法对吗?应当怎样做才对?(这种做法不对。
小朋友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应当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
③故事的结尾告诉我们什么?(丑小鸭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天鹅)
④在这个故事中,谁最值得我们学习?(鸭妈妈和农夫)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什么?(学习他们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品质。
)
笔者认为,从初读到细读,再到总结性熟读,层层深入地设计《丑小鸭》教案,它在讲读课文时体现了“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阅读教学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要求,既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又重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