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计划知识讲解
最新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乐趣。
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学习本组教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二、单元内容简说:《古诗二首》《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4.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一起看看部编版一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欢迎查阅!部编版一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一、教材简说:下雪啦!兔妈妈堆了一个美丽的雪孩子。
可爱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给小白兔带来了欢快。
小白兔的家着火了,英勇的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白云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灵。
读着这个动人的童话故事,每个人都会感受到雪孩子和善的心地。
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消失,易于激发学习爱好,培育同学借助图画阅读的力量。
本篇为首次消失不注拼音的课文,让同学尝试着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学习目标:1 . 熟悉10个生字,会写3个字。
熟悉1个偏旁“孑”。
2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救济之手。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生字中,留意读准“让、往、烧、知”四个字的读音。
课文不注拼音,除十个生字外,还有“累、息、柴、救、却”五个字没有学过,外加多音字“着”。
教学时,要鼓舞同学自己读通课文,不熟悉的字借助图画、结合上下文猜读,或查查生字表,问问同学,实在有困难的做上记号问老师。
老师检查时要留意正音。
随生字“孩”,熟悉偏旁“孑”。
十个生字中,“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学过的熟字来识记。
其他的字可通过多读,整体识记。
巩固识字可结合详细语境进行。
如,编句子。
知道:我知道了。
孩子、睡觉:孩子上床睡觉了。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在同学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与捺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
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
“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最终“捺”起笔低于长撇并与撇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解释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解释《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日积月累》。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孩子们从日积月累的角度,学习和掌握汉字拼音、识别汉字、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初步书写汉字等知识和能力。
内容涵盖了标点符号、句子基本结构、以及简单的短诗词和唐诗的口语朗诵,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编排针对不同知识点的任务和练习,加强孩子的基础积累和能力提升。
例如,在学习拼音时,老师将通过字母卡片、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会认识、拼读和正确发音,此外还可以运用拼音做游戏,如“就医游戏”和“拼音找同音字”等等。
在识字方面,老师可以通过配合画面与语境的教学来提供帮助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要求学生把被老师描述的物品画出来,或者通过识别物体的特征来关联汉字。
此外,本单元还注重启发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例如,课堂上要求学生思考自己平时积累了什么汉字,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互动,来增强对于汉字的认识和热爱。
同时,老师还会对于孩子们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们在认识汉字的同时也能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最后,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老师还会安排适当的测验和测试来检验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确认知识追溯的过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熟练掌握汉字拼音、识别汉字、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初步书写汉字等基本能力。
同时,他们还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本单元还注重启发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学习标点符号时,老师会通过示范、练习和小组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帮助他们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内涵。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会标点符号的使用,还能够提高语文表达的能力,进而增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汉字识别和书写方面,本单元含盖了一些基本的汉字识别和书写技巧,并引导孩子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单元生字词的掌握和正确书写。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学习运用。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有趣的故事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利用字典或小组讨论解决生词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自行理解句子含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3. 合作探究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究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深层含义。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教师总结讨论情况,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4.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促进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能够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3.能够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表演。
4.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
2.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
1.使用生字词进行简短的语言描述。
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录音机或播放设备
3.班级小黑板和粉笔
4.教学课件或故事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展示故事图片或讲述故事片段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生字词
1.针对本单元的生字词进行逐个展示,教师朗读,学生跟读。
2.让学生尝试书写生字词,帮助学生纠正书写错误。
第三步:听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让学生边听边阅读课文。
2.在播放完毕后,教师简要复述故事内容,强化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第四步:理解故事
•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猜测人物内心活动。
第五步:朗读和表演
1.分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表情。
2.学生分组进行故事表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第六步: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指定练习。
2.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3.以自己的话描述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本节课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本篇童话《荷叶圆圆》讲述了一只小青蛙在夏天的池塘里生活的故事。
小青蛙生活在荷叶上,荷叶成了它的家。
荷叶圆圆的形状让小青蛙觉得非常舒适,它在荷叶上睡觉、吃饭、玩耍,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夏天。
文章通过描述小青蛙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生机和美好。
文章语言简洁明了,适合学生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荷叶的形态特征,感受到小青蛙的生活惯,增强对自然的认识。
同时,文章还蕴含了对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一草一木,爱护自然环境。
14要下雨了这篇童话《要下雨了》讲述了一只小猫因为不听妈妈的话,被大雨淋湿了的故事。
文章通过小猫和泡泡的对话,生动地描绘了夏天的气象特点。
小猫因为不相信泡泡的提示,没有回家躲雨,最终被大雨淋湿了。
文章通过小猫的遭遇,告诫孩子们要认真听取家长和周围人的建议,不要轻信自己的想法。
文章语言简单易懂,适合学生阅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夏天的气象特点,研究到一些语气词的使用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文章还蕴含了对家长的尊重和信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
全文描述了荷叶成为小动物们的摇篮、停机坪、歌台和凉伞的场景,充满童真童趣,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本文在表达上也很有特点。
第一自然段中的“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符合孩子的语言惯,同时也展示了句式表达的多样性。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的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通过小动物们的比喻句让我们了解荷叶的样子和作用,然后再写小动物们在荷叶下的活动,让我们看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语言表达也富有节奏感。
本课的插图色彩明丽,情节性强,与课文的内容相得益彰。
有些画面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平时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如蜻蜓如何“立”在荷叶上,小水珠如何惬意地“躺”在荷叶上等。
要下雨了"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故事中的大意,把握故事情节。
2.能够通过认真观察插图,理解故事细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培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故事中的抽象和含蓄的意思,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释。
三、教学准备1.备好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准备插图卡片,以便学生理解故事细节。
3.准备小组讨论的素材,协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5分钟)•创设情境,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故事 (10分钟)•教师讲解故事内容,重点突出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第三步:呈现插图 (15分钟)•展示插图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故事细节。
第四步:小组讨论 (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观点,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五步:课堂练习 (15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六步:总结 (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六、家庭作业•布置阅读相关故事书籍,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优化。
以上就是扬州某校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参考。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和作业设计(37页)

12古诗二首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课件出示2)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逐句检査朗读,随机出示折叠卡片认读“踪迹”“浮萍”,并正音。
以字带词,加上动作,读好词组“撑小艇”——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小娃撑小艇”。
卡片认读“踪迹——藏踪迹”,“踪”读好平舌——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不解藏踪迹”。
卡片认读“浮萍”,结合浮萍的图片,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识记: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以词带句,正确朗读诗句“浮萍一道开”。
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教师范读、自由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课件出示3、4)教师分别出示“小娃采莲回”和“浮萍一道开”的图片,让学生找到相应的诗句连一连。
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课件出示5)(1 )边做动作边读诗,理解和识记“采”。
采:(课件出示6)出示字源,看老师演示动作,结合字形知道采字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2)请同学当当小娃来演一演采白莲的动作,感受小娃偷采白莲时既忐忑又高兴的心情并指导朗读。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课件出示7)【设计意图:初读感知,生字的正音,为下面的分析和阅读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根据图片的意思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这一设计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连线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板书内容小娃偷采池上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不解一道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踪(zōnɡ zhōnɡ) 萍( pín pínɡ) 泉(quán qán) 露( loù lù)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A.胆大B.愚笨C.天真D.活泼参考答案:1.踪(zōnɡ) 萍(pínɡ) 泉(quán) 露(lù)2.《池上》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快乐的夏天”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池上》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
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动作描写,有心理刻画,让我们体会到童真童趣。
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池》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要下雨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六”,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很多孩子难得去亲近大自然,对于夏天的认识也只是止于电视、书本之中,因此,教学本单元的课文,首先必须制作好贴近夏天的实物和课件,为孩子们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同时,在课堂上一定要抓好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边欣赏美丽的画面边学习课文中,去体会夏天的美好和乐趣。
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加强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教学要求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4.会读会背有关天气的谚语。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的运用,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积累经典语句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和快乐。
五、课时安排:
12.古诗二首……………………… 2课时
13.荷叶圆圆……………………… 2课时
14.要下雨了……………………… 2课时语文园地六…………………………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