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电子、通信11级毕业设计
11级电科-毕业设计题目分配

容)的照明用大功率LED驱动装置方案和产品。
1.2 本项目创新性的提出“LED串并联模组”驱动模式,以解决传统方案中大功率LED串联连接时由于器件离散性使其工作条件不一致,极易造成器件失效而导致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本项目设计方案以“高可靠”为最重要目标。
1.3为配合LED串并联模组的正常工作,本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就是“多路稳流、均流驱动装置”,使每一只LED都能够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从而大大降低LED的失效率,并设计有各种检测与保护措施,以实现“高可靠”的设计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700字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该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下面是一份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设计的700字范文,供参考。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网络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本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管理。
本设计的系统由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和执行模块组成。
主控模块使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运行一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
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家庭路由器,实现与用户手机的通信和远程控制。
传感器模块使用多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采集环境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主控模块。
执行模块由各种家居设备组成,如灯光、空调、窗帘等,通过控制开关或变化信号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首先进行了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包括主控模块的电路设计和传感器模块、执行模块的接口设计。
然后进行了软件设计,主控模块的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网络通信模块的设计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传感器模块和执行模块的软件设计分别负责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
最后进行了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通过在实际环境中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评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计完成后,我们对本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
通过手机APP可以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如打开灯光、调整温度等。
传感器模块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主控模块发送给用户手机,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家庭环境的情况。
执行模块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实现智能化管理。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了解了智能家居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为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智能化体验。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信号基础设备,必须保证工作可靠,并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实现联锁的基本功能,完成列车进路建立、锁闭、解锁、道岔控制、信号机控制,完成轨道电路和信号设备状态的监督,实现铁路系统特殊的联锁功能,确保列车进路正确和列车运行的安全。
本工程设计所选站场为一个虚拟车站—酒泉站的上行咽喉,设计内容包括:信号平面布置图,该图能正确反映计算机联锁系统室外主要设备的布置情况,主要完成道岔、警冲标、信号机坐标的计算并确定其位置;双线轨道电路图,站内采用25Hz轨道电路,完成轨道电路的极性配置、扼流变压器的设置以及送受电端的布置;联锁表,包括基本进路的选择、敌对信号的确定、轨道区段侵限检查等;电缆径路和电缆网络图,根据公式计算电缆长度,选择电缆径路以及计算所需芯线数;系统结构图,可以了解所采用的的系统硬件构成以及其工作原理;接口柜排列表,可以反映出各个设备所属的组合以及驱动电路和采集电路所需的继电器类型;室内布置图,即室内各种设备的布置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极性交叉;联锁表I / 20I / 20Abstract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ensure the safety of traffic operation signal infrastructure so it must ensure working reliably and according to the “fail-safe”principle.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interlocking is to create, lock, release, switch control, signal control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in route, to complet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tate of track circuits and signaling equipment, and use special interlocking rail system to ensure the correct of the train route and the safety of the train operation.The design selected for a virtual train station—Jiuquan station up direction throat, th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s. The signal layout map, which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etting circs of the main outdoor facilities, the main task to complete are the switch, police marked r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ordinates of the signal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locations. Double rail track circuit map, the station uses 25Hz track circuit, to complete are the track circuit polarity configuration settings, impedance transformer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nd of sending or receiving power console. Disk map, including the cell types of selection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various buttons. Cable pathways and cable network, according to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length of cables, select cable pathways and calculate the required number of cored wire. We can understand the system hardware as well as its working principle by using system structure picture. The interface cabinet row of the list can reflect each device belongs to the portfolio and the drive circuit or the relay type which acquisition circuits required for. The layout variety of indoor equipment constitute the indoor layout map.Key Words: Computer interlocking, Polar transposition, Interlocking tab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绪论 (4)1.1 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4)1.2 设计的研究现状 (5)1.3 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5)2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6)2.1 设计部分 (6)2.1.1 信号机的设置 (6)2.1.2 转辙机的设置 (7)2.1.3 轨道电路区段的设置 (7)2.2 坐标计算 (8)3 双线轨道电路图 (8)3.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 (8)3.2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布置 (8)3.3 扼流变压器的设置 (9)4 联锁表的编制 (10)4.1 方向栏 (10)4.2 进路号码栏 (10)4.3 进路栏 (10)4.3.1 列车进路 (10)4.3.2 调车进路 (10)4.4 排列进路按下的按钮栏 (11)4.5 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 (11)4.6 道岔栏 (11)4.7 敌对信号栏 (11)4.8 轨道区段栏 (11)4.9 其他联锁栏 (11)5 电缆径路图和电缆网络图 (12)5.1 电缆径路图的设计 (12)5.1.1 电缆网络的构成 (12)5.1.2 电缆类型选择 (12)III / 20III / 205.1.3 电缆的芯数规定 (12)5.1.4 电缆网络连接设备 (13)5.1.5 电缆径路的选择 (13)5.1.6 电缆长度的计算 (13)5.1.7 各种电缆芯数的确定 (14)5.2 电缆网络图的设计 (14)6 系统结构图 (15)6.1 硬件系统构成 (15)6.2 设备安装 (16)7 接口柜排列表 (16)7.1 信号柜 (17)7.2 道岔柜 (17)7.3 轨道柜 (17)8 室内设备布置图 (17)8.1 控制室 (17)8.2 机械室 (17)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1 绪论1.1 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 本设计为兰新线双线改造兰州至嘉峪关段酒泉站上行咽喉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
二稿:2011级电算化专业毕业设计

2011级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名称:指导老师:班级名称:教研室:系(部):二O 一三年十月二十日毕业设计图书编辑的工作流程【摘要】图书编辑是编辑职业的一种,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策划选题,或者根据公司策划的选题,然后根据选题要求寻找合适的编委,约稿、审稿、校对并组稿出版。
我们做编辑就应该有一种原则性的精神,时时保持严谨,想想如何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出错。
【关键词】图书编辑、编辑加工、工作实践、素质一、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1.企业的基本资料企业名称:重庆红岩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行业:其他行业所在地区:重庆市沙坪坝区企业性质:国企成立日期:2009-11-26员工人数:1000人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于2007年1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是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直属的正局级事业单位。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由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三大主体馆及其所辖的革命遗址群所组成,拥有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曾家岩50号、渣滓洞监狱旧址、白公馆监狱旧址等30多处文物景点,打造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是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基本职能是收集、保护、整理、研究、展示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民主革命历史文物,普及近代历史知识,弘扬红岩精神,发展红岩文化,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先后荣获“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AAAA景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30多项、市级荣誉20多项,并在2012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的亮点,也为全国文博系统单位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探索实践和改革经验。
二、图书编辑岗位职责1、负责书稿文字编辑的校审,在编辑部主任的安排下参与终审工作。
2、负责书稿的核红、核片等工作。
基于OFDM的80211a系统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 OFDM 的 802.11a 系统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 无线通信发展及意义 (3)1.2 无线通信研究方向 (3)第二章 IEEE802.11a物理层标准介绍 (5)2.1 OFDM基本原理 (5)2.2OFDM的帧结构 (6)2.3OFDM的编程过程 (7)2.4 802.11a的系统参数 (8)2.5OFDM的结构框图 (9)2.6星座映射 (10)2.7 串并变换和FFT (10)2.8插入循环前缀 (10)2.9对于OFDM调制过程的理解 (11)第三章 802.11a仿真平台的搭建 (12)3.1 仿真模型和链路参数设置 (12)3.1.1 802.11a链路编解码参数 (13)3.1.2 插入导频 (14)3.1.3循环前缀的引入以及时延分析 (14)3.1.4加前导训练符号 (14)3.2 编码 (15)3.2.1 信道编码 (15)3.2.2 交织 (16)3.3 子载波的调制与解调 (16)3.3.1 调制 (16)3.4 解调 (19)3.5 基于链路同时使用发射接收分集的性能仿真 (20)3.6 信道模型 (20)3.7 信道估计 (20)第四章总结 (23)参考文献 (24)摘要本文在分析与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研究基于IEEE802.11a标准的物理层仿真平台的搭建。
IEEE802.11a无线局域网,其物理层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标准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信道估计技术,同步技术)和基本原理。
链路的搭建在着重研究调制解调技术的同时,还侧重研究了同步技术对整个链路的影响,并用仿真工具Matlab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研究,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IEEE802.11a物理层规,IEEE802.11a仿真平台搭建及链路性能仿真分析。
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电子通信工程基于COMSOL电磁场数值仿真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COMSOL的电磁场数值仿真学生姓名:学号:班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院(系):电子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基于COMSOL的电磁场数值仿真本文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主要进行了简单电磁场,变化电磁场的仿真、并对Halbach转子的静磁场:一个向外磁通聚焦磁场的静态磁场模型和平面反向F(PIFA)天线进行重点模拟仿真。
仿真结果符合电磁场理论计算结果,天线频率范围在2.11GHz到2.155GHz之间,2.13GHz时,S参数达到最小值约-15.4 dB,天线输入阻抗匹配的最佳参考阻抗为50Ω。
展示了COMSOL MULTHYSICS 软件所提供的简单的、高度集成的数值解决方案。
关键词:电磁场、模拟仿真、天线、COMSOLAbstractThe Research of 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COMSOLMultiphysics simulation software COMSOL which used in this paper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simple electromagnetic field, vari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simulation, and the rotor Halbach static magnetic field: a outward flux focusing magnetic field of static magnetic field model and the plane reverse F (PIFA) antenna focus on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accord with theory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frequency range of the antenna in the 2.11GHz to 2.155GHz, 2.13GHZ, s parameter reaches the minimum value of about - 15.4 dB, the antenna input impedance matching the best reference impedance is 50 ohms. The COMSOL MULTHYS ICS software provides a simple, highly integrated numerical solution.Key Words:electromagnetic field、simulation 、antenna 、COMSOL目录第一章绪论 (5)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5)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6)第二章数值计算方法简介和COMSOL Multiphysics建模基础 (7)2.1 电磁学基础知识 (7)2.1.1麦克斯韦方程组(Maxwell’s Equations) (7)2.1.2 相对关系(Constitutive Relations) (8)2.1.3电动势 (9)2.1.4电磁场的能量Electromagnetic Energy (9)2.1.5 准静态近似和洛伦兹定理 (10)2.1.6 材料属性 (11)2.1.7关于边界条件和物理接口 (11)2.1.8 向量Phasors (12)2.1.9相关变量属性 (12)2.2 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理论基础 (14)2.2.1 有限差分法 (14)2.2.2 矩量法 (14)2.2.3 有限元法 (15)2.3 AC/DC模块建模的过程 (16)2.3.1 模块概述 (16)2.3.2 根据模型的几何特点选取恰当的空间维度 (16)2.3.3 力和力矩的计算 (16)第三章基于Comsol的电磁场数值仿真 (18)3.1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 (18)3.2 普通电磁场仿真 (20)3.2.1 本例仿真简介 (20)3.2.2 导入几何三维模型 (21)3.2.3 定义材料属性 (21)3.2.4 定义边界条件 (22)3.2.5 划分网格 (22)3.2.6 设置求解器 (23)3.2.7后处理及模型数据分析 (23)3.3 Halbach转子的静磁场仿真 (24)3.3.1 本案例仿真简介 (24)3.3.2导入模型并定义几何尺寸 (25)3.3.3设置全局变量 (25)3.3.4设置材料属性 (25)3.3.5电磁场参数设置 (26)3.3.5网格划分 (28)3.3.6求解器设置 (29)3.3.7后处理及模型数据分析 (29)3.4 变化电磁场的仿真 (31)3.4.1 20kHZ磁场中的铁球 (32)3.4.2 60Hz磁场中的铁球 (37)3.4.3 13.56 MHz 磁场中的铁球 (46)3.4.4 变化电磁场三种案例综合分析 (54)3.5 天线仿真 (55)3.5.1 本例仿真简介 (55)3.5.2 导入模型并定义几何参数,见图3.5.3. (56)3.5.3 定义材料属性 (56)3.5.4 划分网格 (57)3.5.5 设置求解器 (58)3.5.6 用求解器进行求解 (58)3.5.7 结果分析及后处理 (58)3.6 本章小结 (61)第四章结束语 (62)4.1论文总结 (62)4.2个人总结 (62)参考文献 (63)致谢 (65)基于COMSOL电磁场数值仿真第一章绪论1.1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现代化的研究科学中,先进行科学试验,其次进行理论分析,再进行高性能计算三步骤已经成为三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00.信息电子系2011届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信息电子系2011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
相关说明:
1.放寒假后,学生落实实习单位,并在2011年2月下旬开学后返校时将“0
2.
实习联系单”相关内容填好盖章后交给自己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同时要将自己的“03.毕业设计(论文)计划”写好后交给指导老师;
2.从2011年2月下旬到5月底是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需
至少每月到指导教师处进行一次见面沟通,若有特殊原因不能到指导教师处,也需要通过电子邮件、QQ等方式将自己的设计作品及时交给指导老师,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沟通;每次返校与指导教师沟通时,均需填写“06.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学生在返校时先打印出来,指导1次记录1次;
3.2010年5月下旬需返校准备答辩,并将“08.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院)”、
“09.2011评阅教师评语(院)”、“10.毕业设计答辩记录(院)”、“11.毕业设计答辩成绩单(院)”打印出来交给指导教师,另外同时提交盖好章的“07.实习鉴定表”(该表必须与“02.实习联系单”中的单位一致);
4.2010年6月上旬论文答辩。
11- 董雪峰-毕业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自动化班号:电气112学生姓名:董雪峰学生学号:1105093211设计(论文)题目:基于S7-200PLC四节传送带设计指导教师:房惠龙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3.9.16--2014.6.25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电气自动化班级电气112 姓名董雪峰一、课题名称:基于S7-200PLC四节传送带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1、PLC模块输入电压DC 24V 。
2、共设输入节点30点和输出接点26点。
3、共设10路报警,4、变频器低压电器的转速,电流,电压6电源、人机接口的实时参数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充分运用PLC应用技术掌握核心编程思想2、查阅变频器及电动机、PLC相关技术指标、参数;3、了解PLC硬件选型软件编程;4、然后查询西门子S7-200PLC 的相关资料并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初步完成课题;5、初步定下来所要选择的各种器件的型号6、开始编写程序并修改。
要求:7、通过PLC硬件配置选型和软件编程对基于PLC四节传送带设计控制。
8、I/O点地址分配图;9设计动作步骤及其流程。
四、主要参考文献:[1]廖常初.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80-215.[2]吴中俊,黄永红.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其应用[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0-65.[3]邓则名,邝穗芳. 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5-78.[4]周少武. 大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40-85.[5]章文浩.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实验[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80-223.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基于S7-200PLC四节传送带设计目录摘要Abst rac t第1章概述 (1)1.1 PLC的概述 (1)1.1.1 PLC的历史 (1)1.1.2 PLC的主要功能 (2)1.1.3 PLC的主要特点 (2)1.1.4 PLC的网络通信...................... .. (3)1.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历史..................... .. (3)1.2.1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起源 (3)1.2.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发展 (4)第2章S7-200的系统功能概述 (5)2.1 PLC的基本结构 (5)2.2 PLC的工作原理 (6)2.3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工作要求 (6)2.4 电气原理图与功能详细说明 (7)2.4.1 四节传送带的模拟实验面板图 (7)2.4.2 输入/输出接线列表.............................................. .. (7)2.4.3 输入/输出接线图............................................................. ..... . (8)第3章S7-200的指令系统及编程介绍 (10)3.1 编程语言 (10)3.2 四节传送带系统的梯形图........................................... .. (11)第4章程序的调试 (24)4.1 程序的调试..... ..................................................... .............. (24)第5章结束语 (26)参考文献答谢辞摘要现今的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在工业方面,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些高新技术推动了PLC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联电子、通信 11 级毕业设计
1. 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目的与要求
(按《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 (2005.2.21 ): 一.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毕业论文 (设计) 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
具有其他
教学环节难以起到的特殊作用。
通过毕业论文(设计) ,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 手能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 实的工作作风有重要意义。
二. 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应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一般包括
检索和阅读文献资料 ,调查研 究,方案论证, 可行性分析, 理论计算和设计, 实验研究、 数据采集和处理, 综合整理分析、 绘图、 撰写论文 或组织、管理生产,成果应用和推广等。
工科类学生以毕业设计为主 ,文科 类以毕业论文为主。
2. 组织与管理
班负责人T 全班同学联系人。
每人(预交 30元/人)
3. 需要强调的几点:
⑴. 纪律——出勤;实习、工作的要办好手续 ⑵. 注意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尽量制作硬件) ⑶. 妥善处理好毕业设计与找工作的关系
⑷. 充分利用时间——白天查平面资料,晚上上网查资料
4.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依据 毕业设计(论文)评分 (总分 100 分) 1. 平时工作与中期检查 (30分),其中:
⑴. 出勤、纪律、协作精神 5 ⑵. 独立工作能力 5
⑶. 工作勤奋及刻苦精神 5 ⑷. 独立思考与主动性 5 ⑸. 外文资料翻译情况 5
⑹. 中期检查情况 5
2. 论文质量与水平 (50分),其中: ⑴. 综合
应用知识的能力 15 ⑵. 论文(设计)的正确性、合理性 10
⑶. 论文(设计)的创新性 10 ⑷. 方案选择论证 5 ⑸. 数据处理能力 5 ⑹. 图、文表达能力 5 3. 答辩 ( 20分),其中:
⑴. 能在规定时间内精炼、正确完成讲解 10 分 ⑵. 能全面、正确回答所提问题 10 分 5. 任务书内容的填写 (另附) 6. 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另附) 7. 毕业论文、任务书装订顺序
■论文:封面一毕业设计(论文)评语一摘要+关键词(中英文)-目录一正
分
分分
分分
分
分
分分
分分
文(含参考文献+附录)
■任务书:全班装钉成册(按班内同学的编号顺序装订)
8. 最后上交材料:
⑴.正式论文:一式2本/人(统一打印、装订)
(2).所收集的原始文献、资料(自己装成册,写上姓名、班级、学号)
⑶.全班汇总的任务书:一式2本(统一打印、装订)
⑷.全班光盘:一式2件(汇集全班同学的论文和任务书的电子文档)
(5).其它(包含制作的作品)
9.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
1. 高亮度LED驱动电路设计与制作
2. 电子设备的EMC (电磁兼容性)的设计
3. 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研究
4. 气体放电灯(电子节能灯)的电子镇流器的设计与制作
5. 多功能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
6. 光纤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7. DWDM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8. 光纤接入网的研究
9. 声、光控自动报警(照明)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10. 自选
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见后面)■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见后面)■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填写参考(见后面)■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的内容包括(供撰写提纲参考):
①选题背景;
②方案论证;
③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④结果分析;
⑤结论或总结。
正文内容说明:
(1). 选题背景:
说明本设计(论文)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论文(设计)的指导思想。
(2). 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 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
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 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 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
1. 书写、装订格式要求:用A4 纸打印,符合下列次序: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统一为学校规定的格式);
(2).毕业论文(设计)评语(统一为规定的格式);
(3).摘要(中英文,中文不少于100 字);
(4).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3—5 个词;
【注】;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占一页,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占一页;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应是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翻译文
(5) .目录(应标有页码) ;目录字体小四宋体;
(6) .正文;内容包括:
①选题背景;
②方案论证;
③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④结果分析;
⑤结论或总结。
(7) .参考文献(或资料) ;
(8) .附录;
(9) .致谢。
2.目录中标明的页码必须与论文文本的页码相对应。
3.毕业论文( 设计) 正文内容序号:正文内容序号为:
早:弟早、弟一早、弟二早...... ;
节: 1.1、1.2、1.3、…;
小节: 1.1.1 、1.1.2、1.1.3、…
1.2.1 、1.2.2 、1.2.3 、…
1.3.1 ,1.3.2 ,1.3.3 、…;
小节中分点:(1) 、(2) 、(3) 、…。
4. 正文内容说明: (见前面)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标题用二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 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注】: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期刊——作者,论文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作者,书名、版次(弟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起始页码。
6.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7.致谢:简述自己通过本设计 (论文) 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8.文字要求:
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应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10.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11.份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字数、页数参照指导老师的要求。
12. 毕业论文(设计)应按第1 点要求的次序单独装订成册,使用学校指定统一封面。
【注】:论文正文的排版:
1. 换章时必须换页
2. 第一级标题(章)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3. 第二级标题(节)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
4. 第三级标题(小节)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
5. 正文用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 磅
6.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 号宋体
7.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有关论文排版的其它说明:
纸张大小及版心:
统一用A4 纸(21 X 29.7)打印,边距设为:上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
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每页共:39X 35= 1365字/页。
注意文中代表变量的英文字母必须用斜体,其它用正体。
微分号d、圆周率n、自然底
数e、矩阵转置T均应为正体。
文章中的英文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祝同学们完满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后面附有:
■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填写参考(供填写时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封面(供用)
■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供用)
■论文(设计)评语(供用)
任务书填写(供参考)
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编号(学号):
私立华联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________ 届大专)
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年月日
私立华联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论文(设计)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