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与Minitab计算PPK与CPK的不同
CPK与PPK介绍

根据3σ原理,在分布范围μ ±3 σ内,包含了 99.73%的数据,接近于1,因此以±3 σ,即
6 σ为标准来衡量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确度
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过程能力记为B,则
B= 6 σ
估计Sigma
过 程 Sigma
R ˆ d2
S ˆ c4
计算Sigmam
S
0.505 0.5014 0.5018 0.5018 0.004 18 0.499 0.500 0.502 0.500 0.501 0.003 19 0.501 0.500 0.502 0.500 0.500 0.004 20 0.505 0.505 0.500 0.501 0.502 0.004 21 0.501 0.502 0.499 0.499 0.500 0.500 0.003
案例分析
我们再来看前面的作控制图的案例:
案例分析
过程有一个异常点,是由于偶然因素造成, 调查表明是该检验员当时委托他人代为测量,
而这代理人不适于操作精密测量设备,可能
读数不准确,也有可能伪造了数据。
剔除这个异常点,过程是受控的。
剔除异常点数据表
SubNo 1 2 3 4 5 X bar Range SubNo 1 0.498 0.501 0.504 0.503 0.502 2 0.504 0.502 0.505 0.500 0.503 3 0.500 0.499 0.501 0.502 0.504 4 0.499 0.503 0.502 0.503 0.502 5 0.505 0.506 0.506 0.502 0.506 6 0.503 0.501 0.502 0.501 0.500 7 0.503 0.501 0.504 0.501 0.500 8 0.502 0.499 0.502 0.503 0.503 9 0.502 0.502 0.504 0.502 0.500 10 0.504 0.502 0.501 0.503 0.503 11 0.503 0.498 0.501 0.501 0.502 12 0.500 0.501 0.499 0.498 0.501 13 0.504 0.503 0.503 0.499 0.496 0.501 0.008
CPK和PPK的区别

今天面试题目:1.CPK和PPK的区别?2.热处理的FE-C相图?3.有刷和无刷马达的区别?1.CPK和PPK的区别?都是过程能力参数,但是由于采样的不同所形成的差异CPK是短期过程能力指数,PPK则是长期2热处理的FE-C相图?3.有刷和无刷马达的区别?有刷直流马达之-- 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的比较“有刷“和“无刷”相比肯定是“无刷”好。
“有刷”是有刷直流电机的简称。
当它用在电动车上时就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电刷问题,有刷机的换向属机械式换向是通过电刷完成的,这就存在一个磨损的问题;其次是变速齿轮问题,有刷机需通过齿轮变速才能用在电动车上,这又存在一个机械磨损问题。
所以有刷机才出厂时有75%的驱动效率,当用上一段时间后,由于电刷磨损接触压降增大和齿轮磨损传动效率下降的原因,其驱动效率就会降至65%甚至更低,更为麻烦的是其电刷和齿轮用上一定时间后就必须更换。
“无刷”机是无刷直流电机的简称。
无刷机的换向是通过电子换向实现的,无任何接触也就不存在磨损问题。
其寿命是由轴上两端的轴承决定的,这样低的转速对于轴承而言,在其寿命期内基本无磨损问题,也就是说轴承的寿命就是电机免维护期的寿命,平均可达到10年。
无刷机之所以在电动车的发展前期未被广泛使用,一是由于控制电路较有刷机复杂;二是基于旧的设计方案无刷机力矩较差,爬坡时无力,其原因是由于无刷机绕组电阻较大,大电流工作时电机绕组发热厉害,无功损耗较大,效率比较低。
以36V电机10A电流为例:有刷机电机热损在10瓦左右,而无刷机这时的热耗在100瓦左右;但基于新的控制方案,无刷机的热损这时可以控制在25W以内,效率可大于85%,在正常路面行驶时效率可达到90%以上。
那么无刷机在各方面的性能都远远优于有刷机了。
综上所述,在电动车领域无刷机必然会取代有刷机。
偶和上面的大师的意见有一点点分歧偶认为cpk和ppk的区别正象它们的名子表述的一样, 一个是capability, 另一个是performance,即cpk是设备的潜能, 但实际并未达到而ppk是实际表现出的能力所以无所谓长期或短期楼上的说的对,但是只说对了一半。
Cpk_与Ppk_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对比分析研究[1]
![Cpk_与Ppk_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对比分析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98cfcf39376baf1ffc4fad01.png)
Cpk 与Ppk 两种过程能力指数的对比分析研究1摘要:在进行统计质量控制的时候,工序能力指数Cpk(Index of Process Capability)与过程能力指数Ppk(Index of Process Performance)是评价过程及改进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指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Cpk 和Ppk 容易被混淆。
本文通过两种指标的定义及计算过程的比较,分析其差异,并利用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软件中这两个指标的应用范围情况进行了示例说明,更为直观地显示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Cpk(工序能力指数);Ppk(过程能力指数);SPC(统计过程控制)中图分类号:O291. 引言质量管理中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非常重要[1]。
由于每天生产产品的质量,如工件的厚度、表面粗糙度等不断变动的缘故,为了加工出厚度均匀、粗糙度一致的工件,即使对加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对切削时的进刀量等操作条件做出严格的规定,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仍然存在波动。
而且上面所列出的加工条件固定不变也是难以办到的事,这些加工条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工序质量在各种影响因素制约下,呈现波动特性。
统计方法能够对这些波动的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是监控、改进产品质量非常有用的工具。
工序与过程能力指数在质量控制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
近来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合格品率越来越低,而与其对应的过程能力指数要求越来越大。
这反映了生产能力的进步、不合格品率下降、经济效益的提高。
过程能力性能指数Ppk 是在美国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这三大汽车公司制定的QS-9000标准提出的,与过程能力指数Cpk 并列,共称为量度过程的参数[2]。
Cpk 主要用于周期性的过程评价,而Ppk 则用于实时过程性能研究和初始过程能力评估。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日常计算的是Ppk,而不少人却误认为是Cpk,于是基本概念的错误带来认识上的混淆。
PPK与CPK的定义与差异分析

PPK&CPK的解释与区别定义:PP (Performance Index of Process):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
Ppk (Preliminary process Capability):考虑过程有偏差时,样本数据的过程性能。
*Ppk通常用来与Cp及Cpk比照,度量和确认内改良的优先次序适用环境:Ppk:过程性能指数,表示的是过程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1.输出满足规格要求 + 预测图形 + 长期不稳定过程〔不要求过程稳定〕2.小批生产(试产)的过程性能评价,要求Ppk≥1.67;3. 用于实时过程性能研究和初始过程能力评估Cpk: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本身的能力,一种理想的状态下的指数。
1.过程稳定 + 足够历史数据/初始数据(More than 100个体数据&25子组)2.大批量生产后的生产能力的评价,要求Cpk≥1.333. 主要用于周期性的过程评价注解:1、有时CPK需要借助PPK的控制界限来作控制2、PPK表示所有数据之间的变差; CPK剔除组内变差〔组内均值〕,仅考虑子组变差。
3、PPK和CPK的区别就好似是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之间的差异一样。
4、Cpk计算之前,一定要检查过程是否稳定。
一般要求有100个数据,25个均值。
取样方式:子样定间隔时间选取(如:每隔1小时连续取4个样本,计算均值。
) 通过Xbar-R图来检查过程是否稳定。
如果稳定,计算得到的是Cpk。
5、Ppk不要求检查过程是否稳定。
取样方式:无需1小时间隔,连续取100个数据。
因PPK未检查过程是否稳定〔风险〕,要求目标Ppk≥1.67。
因PPK中可能有特殊原因变差不能称之为过程能力指数,而是过程性能指数。
6、过程不稳定,那么需查明特殊原因并消除后重新进行评估〔过程繁琐〕。
对于初期数据匮乏案例,在客户同意后可采用Ppk。
7、当过程稳定 + Cpk满足要求时,利用控制图来监视过程。
ppk,cpk,mk三者的区别及计算、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

ppk,cpk,mk三者的区别及计算、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一般表达式为: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一般表达式为:2、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
它等于过程均值与最近的规范界限之间的差除以过程总分布宽度的一半。
即:P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性能(修正)指数,定义为:或的最小值。
即:其实,公式中的K是定义分布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度,μ与M的偏离为ε=| M-μ|3、公式中标准差的不同含义①在Cp、Cpk中,计算的是稳定过程的能力,稳定过程中过程变差仅由普通原因引起,公式中的标准差可以通过控制图中的样本平均极差估计得出。
因此,Cp、Cpk一般与控制图一起使用,首先利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受控,如果过程不受控,要采取措施改善过程,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过程受控后,再计算Cp、Cpk。
②由于普通和特殊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变差,可以用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过程性能指数的计算使用该标准差。
4、几个指数的比较与说明① 无偏离的Cp表示过程加工的均匀性(稳定性),即“质量能力”,Cp越大,这质量特性的分布越“苗条”,质量能力越强;而有偏离的Cpk表示过程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情况,Cpk越大,二者的偏离越小,也即过程中心对公差中心越“瞄准”。
CPK,PPK的计算

arthur.zhang2007-06-08 14:07 Ppk,Cpk,Cmk 三者的区别及计算Ppk、Cpk,还有Cmk三者的区别及计算1、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一般表达式为: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一般表达式为:2、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
它等于过程均值与最近的规范界限之间的差除以过程总分布宽度的一半。
即:P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性能(修正)指数,定义为:或的最小值。
即:其实,公式中的K是定义分布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度,μ与M的偏离为ε=| M-μ| ,则:于是,,3、公式中标准差的不同含义①在Cp、Cpk中,计算的是稳定过程的能力,稳定过程中过程变差仅由普通原因引起,公式中的标准差可以通过控制图中的样本平均极差估计得出:因此,Cp、Cpk一般与控制图一起使用,首先利用控制图判断过程是否受控,如果过程不受控,要采取措施改善过程,使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过程受控后,再计算Cp、Cpk。
②由于普通和特殊两种原因所造成的变差,可以用样本标准差S来估计,过程性能指数的计算使用该标准差。
即:4、几个指数的比较与说明①无偏离的Cp表示过程加工的均匀性(稳定性),即“质量能力”,Cp越大,这质量特性的分布越“苗条”,质量能力越强;而有偏离的Cpk表示过程中心μ与公差中心M的偏离情况,Cpk越大,二者的偏离越小,也即过程中心对公差中心越“瞄准”。
Minitab中CPK PPK CPM的计算

21
如何在非正态下算PPK/CPK?
22
总结
专检:
进料,完工,设计验证
过程监控: 过程间隔抽检数据
1、正态 P>=0.05 M
2、非正态 P<0.05
Ca≤ 0.1 CP,PP≥ 1.0
M目标值=规格中值 M目标值不等于规格中值
找出AD值-最小值——适用的非正态分配
CPK,PPK ≥ 1.0 CPM≥ 1.0
Cpk 1.76 1.77 1.78 1.79 1.8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
PPM 0.12918 0.10963 0.09295 0.07874 0.06664 0.05635 0.04761 0.04019 0.03390 0.02857 0.02405 0.02023 0.01701 0.01428 0.01198 0.01004 0.00841 0.00704 0.00588 0.00492 0.00410 0.00342 0.00285 0.00237 0.00197
如何利用软件计算PPK/CPK?
1、打开Minitab 15软件,图标是:
2、在工作表的任意一列输入数据,需注意:要竖着往下输入;灰 色处需输入这列的名称(方便区分,这可随便取,可以根据所 测特性取,如:”长”、”宽“、”高“、”硬度“、”强度 “等);
3、输入的数据最少需16个,最好是32个的,也就是说,在你 测量时需测量16件产品的同一质量特性值,记录下后输入此软 件,才能计算;
4、然后查看这些数据是否是正态分布;也可以说这个过程是否 稳定。
CPK与PPK区别与联系

Cpk、Ppk区别于联系一、定义和概念描述Cp: capability processCpk: capability process indexPp: preliminary processPpk: preliminary process indexCp:我们能做的多好Cpk:我们真正能做多好Pp:我们实际作到多好Ppk:我们实际真正作到多好二、两者差异Cpk是制程能力指数。
当制程稳定后计算得到的。
因为制程稳定,制程只有普通原因引起的变异,没有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异。
Cpk用来描述制程满足规格要求的能力,也是制程最高性能可以做到的,通常要求Cpk大于等于1.33。
Ppk是制程性能指数。
当制程刚开始,没有办法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来判定制程是否稳定,没有办法计算Cpk的时候,可以用Ppk。
也就是说,制程既有普通原因引起的变异,也可能有特殊原因引起的变异。
这时候,用Ppk来描述制程满足规格要求的能力。
通常要求Ppk大于等于1.67。
当制程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通常4X25=100)后,检查制程稳定性,如果稳定,直接可以算初始的Cpk,也可以同时算Ppk;如果不稳定,做原因分析,找到原因并做改善,稳定后计算Cpk,若改善后的制程还是不稳定的,说明制程暂时无法跨入量产阶段,须再进行试产。
当Ppk达到1.67时,(若制程依旧不稳定,要具体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如果这个不稳定因素是可控制的,例如是设备零部件的磨损、温度有规律的变动等)可以认为制程已经到了可以进入量产的阶段。
举例说明Cpk的计算方法:a)例如每小时抽一次样,一共抽25次。
每次连续抽4件。
一共得到100(4X25=100)个数值。
计算每个子样内4个数值的平均值和极差值。
再求出25个子样平均值的平均值,作为数据分布中心。
再计算25个子样极差的平均值,统计学认为制程标准偏差和这个极差平均值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这个值来算制程的估计标准偏差。
b)用这25组数据绘制平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