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课《金字塔》讲解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金字塔的壮丽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课文语言和进行相关拓展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历史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同时,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诗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尊重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难点:欣赏课文语言,感受课文的诗意,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金字塔的壮丽景象。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提高朗读技巧。

3.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欣赏教学法:通过分析、品味,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字塔的壮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一段关于金字塔的短片,让学生对金字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描绘了金字塔的雄伟壮观,以及它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勤劳结晶的形象。

本文语言优美,既注重了知识的准确性,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节课的生字词较多,需要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并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还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精湛、协调、巍峨”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的含义,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金字塔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3.课文插图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金字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阅工具书。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字词的学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师提问:“金字塔为什么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迹?作者是如何观察金字塔的?”4.巩固(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提问:“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认为金字塔是什么?”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如果你来到金字塔前,你会做些什么?你想了解金字塔的哪些历史?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结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精美教案(统编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金字塔》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埃及文明以及金字塔的兴趣非常浓厚。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参与,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金字塔的构造和功能。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讲解金字塔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时,部分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实例,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d.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认识到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爱国情怀。
举例解释:
-在讲解生字词时,教师要重点强调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及用法,确保学生掌握。
-对于金字塔的构造与功能,教师可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直观地展示金字塔的特点,使学生深入理解。
-在分析课文描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语,如“巍峨”、“神秘”,通过朗读、品味,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5.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认识古代文明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优秀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生字词:金字塔、尼罗河、法老、神秘等,并能正确书写与运用。
b.理解课文中对金字塔的描绘,把握金字塔的构造、功能及其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
c.体会课文中的生动形象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金字塔的基本概念。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性建筑,它是法老陵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象征,见证了古埃及的辉煌历史。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课文通过对金字塔的描绘,展示了它在古埃及文明中的地位及其象征意义。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说课稿一、说教材:《金字塔》一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

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文中的“译、愧”等12个生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清文章脉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中相互印证的内容。

(5)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3.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了解两篇课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发现两篇课文相互印证的内容三、说学情:小学生对金字塔比较陌生,对金字塔的有关资料了解很少,针对这一情况,教学前,引导学生搜集与金字塔有关的图文资料,目的是通过阅读资料和欣赏图片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1)质疑激趣法:本节课开始,我引导学生交流了解我国古代的名建筑,这样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比较熟悉的事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直观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形象地了解金字塔,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2.说学法:(1)读中感悟法。

在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力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20* 金字塔[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学习烘托、渲染的表达手法,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3.搜集资料,用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了解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金字塔的建成方式。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给我们一起做一回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2.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说说你对金字塔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不懂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或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意思。

4.思考:文章的体裁有什么不同?(《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为穆青的《金字塔夕照》。

第二篇则是一则非连续性文本,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

)5.《金字塔夕照》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6.《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 带着问题思考,朗读课文,思考: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金字塔夕照》既是一篇典型的风貌通讯,又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则是非连续性文本,为多元的文本形式,即文字描述、数据、图画和示意图、批注等不连续成篇。

)2.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金色”的句子,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就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金字塔》解析金字塔夕照(1)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第一部分(1)总写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2)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写出了金字塔的绝美意境。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远望金字塔的美丽样子。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而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

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第二部分(2)写了金字塔开阔而又雄浑的特点。

(3)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

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

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

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写出金字塔译名的绝妙。

体现了作者对令人陶醉的金字塔夕照的赞美,也体会到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

)//m』第三部分(3)写“我”思考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名字最早是怎么得来的及其贵重的特点。

(4)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第四部分(4)写金字塔令人着迷。

——本文作者穆青,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一一胡夫金字塔塔的重量:约600万吨塔的体积:约258万立方米塔底面积:约52900平方米因年久风化,现塔底边长220多米,塔高约137米。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质PPT课件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金字塔》优质PPT课件

二、新课讲解
xiá
注意笔顺:从内到外
遐 组词:闻名遐迩 遐想
二、新课讲解
nián
不是“水”

组词:黏着 黏豆包
二、新课讲解
词语解释
熠熠发光:形容光彩闪耀的 样子。本文指金字塔在夕阳 的照射下非常耀眼。
这颗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二、新课讲解
精湛:精深。本文指古埃及人的造船技术很高超。 爸爸精湛的厨艺,让人佩服。
20 * 金字塔
一、新课引入
这一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到底是凭什么举世闻名的?
二、新课讲解
穆青(1921—2003),新华通 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 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 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 重要部分。
二、新课讲解
金字塔
建于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 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 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在古代埃及文中, 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 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 一。
比喻
二、新课讲解
比喻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 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好处是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
二、新课讲解
仿写
母亲像帆船,让我顺利地到达彼岸。
二、新课讲解
比较句子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你看,天上地 下,黄澄澄,金灿 灿,一片耀眼的色 调,真是太美了!
你看,天上地 下,黄澄澄,金灿灿, 一片耀眼的色调,一 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 的画卷啊!
澄译 愧 熠遐埃 菲
左右 结构
半包围结构
上下 结构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

知识点穆青(1921~2003):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著名新闻记者,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 20 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多音字】澄 dèng(澄清)(澄沙)(澄浆泥)chéng(澄澈)(澄净)(心境澄明)【造句】原来这里的河水很浑,澄 dèng 清之后才能用,后来环境改善后,这条河的水已经变得澄 chéng 澈了。

【近义词】放射~喷射 雄浑~雄壮风采~风韵 情趣~趣味锋利~锐利 耀眼~夺目神秘~诡秘 珍宝~瑰宝豪迈~豪放 开阔~宽阔神奇~奇妙 贵重~宝贵遐想~遐思【反义词】开阔~狭窄 贵重~低贱白昼~黑夜 豪迈~狭隘锋利~滞钝 延长~缩短肥沃~贫瘠【词语理解】漂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

开阔:(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多形容诗文或书画气势磅礴,含义深远。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熠熠发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熠熠,鲜明,闪耀。

类似的形容光芒的词语还有五光十色、光芒万丈、绚烂夺目、光彩夺目、明光烁亮、浮光跃金等。

情趣:情调趣味。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主题概括】《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抒情散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古埃及文明,使读者深切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对其未解之谜充满了兴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

知识窗“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 “连续性文本” 而言的阅读材料,在结构和语言上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抒情散文” 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20课《金字塔》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平实流畅,描写细致。

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借物写人,借“金字塔”建筑,讴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勤劳。

两篇课文在结构、内容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内容互相印证。

作者介绍:穆青(),新华通讯社原社长、当代着名新闻记者穆青,他的新闻作品、新闻主张和新闻实践,均为20世纪中国新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多音字:澄 dèng(澄清)(澄沙)(澄浆泥)chéng(澄澈)(澄净)(心境澄明)着:zháo(着急)zhe (走着)近义词:开阔——宽阔雄浑——雄壮贵重——珍贵豪迈——豪放锋利——锐利肥沃——肥美放射——喷射风采——风韵情趣——趣味耀眼——夺目神秘——诡秘珍宝——瑰宝开阔——宽阔神奇——奇妙遐想——遐思反义词:开阔——狭窄贵重——廉价肥沃——贫瘠精湛——粗浅白昼——黑夜豪迈——狭隘锋利——滞钝延长——缩短理解词语:漂浮: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

开阔:(面积或空间范围)宽广。

雄浑: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多形容诗文或书画气势磅礴,含义深远。

奇迹: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熠熠发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

熠熠,鲜明,闪耀。

类似的形容光芒的词语还有五光十色、光芒万丈、绚烂夺目、光彩夺目、明光烁亮、浮光跃金等。

情趣:情调趣味。

豪迈:气魄大,勇往直前。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幽思:隐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精湛:精深。

句子解析:1、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金色的夕阳、田野、沙漠、泛着金光的河水、像是纯金铸成的金字塔,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写出了金字塔的绝美意境。

2、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远望金字塔的美丽样子。

3、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把这里的景色比作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突出了夕照下金字塔的雄壮美丽。

作者善于捕捉和表现瞬间性的、局部性的特色,而且充分运用文字表现色彩、光线及其带来的感受。

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4、说它象形,你看它多像一个“金”的汉字;说它会意,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从“金字塔”译名出于象形还是会意两个角度,写出金字塔译名的绝妙。

体现了作者对令人陶醉的金字塔夕照的赞美,也体会到作者对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类伟大创造的歌颂。

5、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泥之类的黏着物。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几千年前的工匠手艺精湛,技术高超,超乎人们的想象,太了不起了。

段落大意:《金字塔夕照》1、总写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2、写了金字塔开阔而又雄浑的特点。

3、写“我”思考金字塔这个汉文译名,名字最早是怎么得来的及其贵重的特点。

4、写金字塔令人着迷。

课文主题:《金字塔夕照》是一篇抒情散文,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抒发了作者对金字塔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描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古埃及文明,使读者深切感受到金字塔的神秘,对其未解之谜充满了兴趣,也抒发了作者对古埃及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叹以及对金字塔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金字塔夕照》用流畅、包含韵味的文笔,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的概况。

2、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夕阳、田野、沙漠都是金色,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由此看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3、《金字塔夕照》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这是一篇“风貌通讯”,也是散文,文章结构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描绘非常出色,构思巧妙。

4、《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什么有什么特点这部分内容介绍的是胡夫金字塔。

作者用画图的方法展示了胡夫金字塔的塔高和边长,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塔的重量、体积和塔底面积,简洁、明了、直观。

2、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第一篇文章是散文,用优美的语言文字着重描写了金字塔的金色、写出了金字塔的意境美、译名妙,色彩难忘,引人遐想。

第二篇文章是说明文,运用图片和各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雄伟、神奇的特点以及古埃及的科技文化成就。

课外拓展:1、“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在结构和语言上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2、“抒情散文”是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散文。

它虽然也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

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

3、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西岸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尼罗河东岸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着生命的开始;而尼罗河西岸是太阳降落的地方,象征生命的结束,那里是亡灵的世界。

陵墓正好是两个世界的交界口,由这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再从东方再重新出现,所以他们把所有的金字塔都建到了河的西岸。

一、读拼音,写词语。

翻译羞愧尘埃遐想芳菲精湛淤泥泛滥澄清豪迈二、比一比,再组词。

橙(橙子)挨(紧挨)愧(羞愧)译(翻译)滥(泛滥)澄(澄清)埃(尘埃)瑰(玫瑰)择(选择)槛(门槛)三、多音字组词。

dēnɡ黄澄澄chénɡ澄清四、近义词。

开阔—(宽阔)雄浑—(雄伟)豪迈—(豪放)遐想—(想象)五、反义词。

开阔—(狭窄)贵重—(低廉)精湛—(粗浅)六、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雄浑)的画卷(熠熠发光)的珍宝(豪迈)的感受(无边)的遐想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遐想幻想1.这片迷人的金色,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引起你无边的(遐想)。

2.(幻想)的未来是虚空的,唯有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能完成梦想。

摧毁摧打3.地球的命运掌握在人们的股掌之间,稍不留神,将会被(毁灭)。

4.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这座主峰了。

八、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雄健浑厚;雄壮浑厚。

(雄浑)2.因受冲击而动荡。

(激荡)3.形容闪光发亮。

(熠熠)4.气魄大;勇往直前。

(豪迈)5.精深。

(精湛)6.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遐想)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是世界是大奇迹之一,令人神往.然而,在本文作者的眼力,在夕阳下矗立的金字塔却是怎样的呢本文在作者的眼里金字塔是那样干燥、郁闷、荒凉的。

2.在第②段中,作者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再到整体的顺序写的。

3.面对夕照下的金字塔,作者感情很复杂,说说在本文中作者抒发了哪些感情作者想让人们和平相处,讲卫生,想让子子孙孙孝顺一些。

4.以“以这座人面师身的身象”作开头,改写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写句子的意思.这里的声光表演,让这坐人面狮身的石像用苍老的声音叙述着自己的历史和见闻这座人面师身的石像,用苍老的声音让这坐人面狮身的石像叙述着自己的历史和见闻。

同步练习2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铸()愧()熠()遐()埃()寿()魂()皆()假()挨()非()逢()监()放()甚()菲()缝()滥()淤()湛()二、照样子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黄澄澄金灿灿三、把下面句子中划线部分换成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金字塔不愧是鲜耀地发着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2.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河,它每年定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给河两岸带来肥沃的淤泥。

()3.除了金字塔,古埃及人还有石窟陵墓、神庙等多种令别人感到惊讶和赞叹的建筑成就。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来源,都是从它们哪里放射出来的。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1.从选段第一句话我们了解到金字塔位于();从第二句“沙海”一词,我们了解到沙漠的()的特点。

2.“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

3.这段文字刻画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极具()的景色描写调动了读者的(),给人呈现一种立体画面感,高超的表现艺术与表现技巧造就了文章绝美的意境。

五、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描写一下你的文具盒吧。

参考答案:一、铸造寿命;愧疚灵魂;熠熠生辉皆大欢喜;遐思假期;埃及挨着;非常不菲;相逢缝隙;监视泛滥;放学淤泥;甚至精湛二、红彤彤白茫茫黑乎乎黑幽幽白花花绿油油三、1.熠熠发光 2.泛滥 3.令人惊叹四、1.沙漠中、尼罗河沿岸广大2.赞叹3.色彩视觉五、示例:我有一个长方形的文具盒,它长20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

盒面上那精致的图案,特别引人注目:那活泼的小红兔,正对着我“微微笑”。

还有一些调皮的小桔子,它们表情不一:有的开怀大笑,有的目瞪口呆,还有的愁眉苦脸,有趣极了。

文具盒不光图案逼真,漂亮,而且样式新颖,使用方便。

轻轻打开“文具城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居住”在内的文具还真不少呢。

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性格爽直的钢笔和几支普通的铅笔,都被削得尖尖的放在那里,无声无息,仿佛在酣睡。

一支黑色三角形的水芯笔也排在哪儿。

掀开上层,下层又分成几个格:又细又长的格内,分别“住着”自动铅笔和铅芯;自动铅笔旁又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房子”,“房主”分别是刨笔刀和橡皮檫。

文具盒,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管着我的学习用品,为我服务,他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