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发展心理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1)

最新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1)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1)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1)1.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什么特点?()A.普遍性B.阶段性C.渐进性D.适合性【答案】A2.()以认知发展为指针来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埃里克森B.皮亚杰C.柏曼D.柯尔伯格【答案】B3.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说明()。

A.儿童思维最近的发展水平B.儿童心理机能的内化C.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D.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答案】D4.某中学教师从初一到初三对几位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变化一直进行追踪研究。

他的研究方法是()。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D.调查研究法【答案】B5.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B.惊跳反射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游泳反射【答案】C6.认母的关键期是()。

A.2~3个月B.5~6个月C.1~2个月D.1岁前【答案】B7.由想像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这种恐惧属于()。

A.本能的恐惧怕生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C.怕生D.预测性恐惧【答案】D8.4岁幼儿所掌握的平均词汇量是()。

A.500左右B.1600左右C.3000左右D.1100左右【答案】B9.对幼儿来说,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A.玩具和交往方式B.游戏内容和方法C.言语表达和主动性D.外表及个人性格【答案】D10.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

A.远低于成人B.远高于成人C.略高于成人水平D.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答案】D11.小学阶段亲子关系的变化表现为()。

A.儿童与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明显增加B.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有所增加C.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D.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逐渐加强【答案】C12.少年期心理与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

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三级

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三级

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三级)2008-5(1/1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单选(A)先天的成熟(C)后天的经验(D)吸吮参考答案:B??? 举一反三:?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2/1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单选(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参考答案:D??? 举一反三:?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①婴儿前期(0~2 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希望品质。

②婴儿后期(2~4 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意志品质。

③幼儿期(4~7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目标品质。

④童年期(7~12 岁,小学阶段):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能力品质。

⑤青少年期(12~18 岁,青春期):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⑥成人早期(18~25 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

⑦成年中期(25~50 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

⑧成年后期(50 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3/11)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

单选(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参考答案:D??? 举一反三:?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表现为:①婴儿开始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②能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称呼自己和他人。

(4/11)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

单选(A)互动游戏(B)实物游戏?(C)规则游戏参考答案:D??? 举一反三:?象征性游戏是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情境的创造性活动。

象征性游戏是幼儿期的游戏特点,又称假装游戏。

补充知识:【童年期及以后,主要是规则性游戏】(5/11)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

单选(A)婴儿晚期(B)童年期?(D)婴儿早期参考答案:C??? 举一反三:?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获得语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三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解读

三级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解读

2008年5月单选40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

A 先天的成熟B 动作C 后天的经验D 吸吮41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

A 希望品质B 意志品质C 目标品质D 能力品质42 观察学习是指A 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 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 习得某些新的反应43 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

A 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B 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C 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D 能用适当人称代词 如我 你 称呼自己和他人44 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A 互动游戏B 实物游戏C 规则游戏D 象征性游戏45 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A 婴儿期限B 童年期C 幼儿期D 婴儿早期46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A 直观动作思维B 形象逻辑思维C 具体形象思维D 抽象逻辑思维2008年5月多选96 幼儿记忆的特点有 。

A 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B 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C 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D 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97 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

A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B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C 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D 社会焦虑与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矛盾98 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 具体表现为 。

A 内省日趋明显B 男性更加男性化 女性更加女性化C 为人处世日趋圆滑D 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99 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

A 安全型依恋B 亲子依恋C 反抗型依恋D 回避型依恋100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

A 成熟B 经验C 同化D 社会环境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三级试题参考答案三级理论 26-125 26C 27D 28D 29B 30B 31C 32A 33D 34A 35A 36C 37D 38A 39C 40B 41D 42D 43D44D 45C 46C 47D 48A 49B 50A 51A 52B 53B 54D 55A 56C 57C58B 59B 60A 61C62B 63A 64B 65A 66D 67C 68A 69C 70D 71B 72C 73C 74A 75C76A 77C 78B 79B80A 81B 82D 83A 84B 85B 86ABC 87BCD 88AC 89ABD 90ABCD91ABD 92BCD 93ABC94ABC 95AC 96AB 97ABC 98AC 99CD 100ABD 101ABC 102AB 103AD 104ABD105ABD 106AC 107ABCD 108BCD 109BD 110AD 111ABC 112BC 113AD 114ACD115AC 116ABD 117BC 118ABCD 119BCD 120BC 121BC 122BCD 123AC 124BC 125AB08年11月单选46、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条件反射的笑47、婴儿与主要抚养者 通常是母亲 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叫A、情感B、依恋C、亲子关系D、母子关系48、青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为A、关注自己的外貌B、关注自己的人格C、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D、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反复萦绕于心08年11月多选97、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包括A、容易抑郁B、容易焦虑C、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D、青春期躁动98、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 具体表现为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 女性更加女性化C、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D、为人处理日趋圆通99、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包括A、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B、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C、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D、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 但机械记忆的效果较差100、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 基础上A、地理位置接近B、喜爱共同的活动C、拥有有趣的玩具D、志向相似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三级试题答案三级理论26-125 26C 27B 28B 29D 30A 31A 32A 33A 34A 35B 36A 37A 38D 39B 40D 41B42A 43C 44B 45B 46B 47B 48C 49D 50A 51C 52B 53A 54B 55C 56A 57C 58B 59B 60B61C 62C 63D 64A 65D 66A 67C 68B 69A 70D 71D 72B 73D 74D 75D 76C 77C 78D79B 80C 81A 82B 83D 84C 85B 86CD 87ABC 88ABC 89ABC 90BC 91AD 92ABC93ABCD 94ABCD 95ABC 96ABC 97CD 98AD 99ABC 100ABC101BCD 102ABD 103AC104AB 105ABC 106CD 107ACD 108ABC 109ABC 110AB 111ABD 112BCD 113ABC114ABD 115CD 116ABCD 117ABCD 118BCD 119BC 120ABC 121ABC 122ABCD 123BC124ABD 125ABCD09年5月真题53 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 。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发展心理学》 思考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发展心理学》 思考题

1. 心理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关键期6)心理年龄特征2. 何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概念对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

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

3.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如何?1)脑重量的增加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3)神经可塑性4)大脑的反射活动4. 通过双生子研究,发现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1)人的体征的遗传制约性比行为能力的遗传制约性要大,其中发色、眼色的遗传最为明显2)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如言语、空间、数等能力的遗传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遗传3)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遗传效应,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系,而在第17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因素。

5. 唐氏综合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表现特点如何?唐氏综合症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上的偏差所引起。

它归因第21对染色体的易位或没有分离。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它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

它是以身体和智力的迟钝为特征的,并且有相当独特的外貌。

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旁开,塌鼻梁,口小舌大,伸舌流涎,耳朵畸形,另外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特征,如蹼指或蹼足俗称“通关手”,牙齿一场,用笨拙的扁平脚行走。

他们较易患白血病和心脏病。

大多数唐氏综合征儿童充满感情、安静、性格较开朗,婴儿更有可能被关在家里呆很长一段时间。

6. 试举例说明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总结了早期孤儿院孩子的发展状况,认为这些孩子与一般孩子有三方面的差异。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与分析--普通心理学部分

心理咨询师三级真题与分析--普通心理学部分

章节编号章节内容题目1.1绪论心理过程90、心理过程包括( )。

(A)意志过程 (B)认知过程(C)行为过程 (D)情感过程1.1绪论心理过程86.一般来说,心理过程包括( )。

(A)意志 (B)情感(C)能力 (D)注意1.1绪论心理是脑的功能26.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 )阶段。

(A)知觉 (B)思维萌芽(C)思维 (D)意识1.1绪论心理学发展简史(精神分析)88、根据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错误的说法包括( )。

(A)心理的结构包括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B)在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中,意识对人的影响最大(C)潜意识的内容不能够被直接观察到,因此永远不能被人认识到(D)潜意识包含人的恐惧、愿望等1.1绪论心理学发展简史(行为主义)26.与早期行为主义关系最密切的概念是()A 内省实验法B 自我实现C 环境决定论1.1绪论心理学发展简史(行为主义)106 关于早期的行为主义,正确的说法包括()。

(A)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B)主张研究刺激和反应的关系(C)持环境决定论的观点(D)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1.1绪论心理学发展简史(行为主义)87、行为主义理论反对研究( )。

(A)学习 (B)意识(C)技能 (D)性格1.2.1生理基础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29.巴普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是()A.操作条件反射B.工具条件反射C.经典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1.2.1生理基础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27、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

P19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1.2.1生理基础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89.谈虎色变属于()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C.条件反射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1.2.1生理基础神经系统26、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 )。

P3(A)感受器 (B)神经系统(C)反射弧 (D)神经细胞1.2.1生理基础神经系统(脑)27、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脑最早形成和完善的部位是( )。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习题及答案(7)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习题及答案(7)

1.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

A.遗传和生理成熟B.环境C.教育D.环境和教育【答案】A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霍尔 B.普莱尔 C.何林渥斯D.达尔文【答案】B 3.()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A.成熟势力说 B.行为主义观 C.精神分析论 D.相互作用论【答案】B 4.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的研究叫做( B )。

A.纵向研究 B.横断研究C.个案研究 D.追踪研究 5.格赛尔创立了心理发展的()。

A.复演说B.成熟势力说 C.认知学说 D.构造主义学说【答案】B 6.吉布森等用视崖装置来研究婴儿的()。

A.形状知觉 B.深度知觉 C.方位知觉 D.时间知觉【答案】B 7.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答案】B 8.柯尔伯格认为,决定儿童品德发展水平的是()A.思维发展水平 B.人格发展水平 C.情感发展水平 D.自我发展水平【答案】A 9.皮亚杰研究儿童品德发展过程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对偶故事法 D.移情训练法【答案】C 10.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 A.从不可逆发展到可逆 B.从前世俗水平发展到世俗水平 C.从自律发展到他律 D.从他律发展到自律【答案】D 11.发展心理学中的临床法是心理学家( B )最先有效使用的方法。

A.达尔文 B.皮亚杰 C.普莱尔 D.高尔登 12.()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A.华生B.霍尔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答案】D 13.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问卷法【答案】B 14.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习题及答案(8)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习题及答案(8)

1.下列关于动作发展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化动作到整体动作 B.从上步动作到下部动作 C.从小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D.从有意动作到无意动作【答案】B2.埃里克森关于儿童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是()。

A.个性特征 B.活动特点 C.智力和思维水平 D.种系发展【答案】A3.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冯特 B.皮亚杰 C.比奈和西蒙D.普莱尔【答案】D4.儿童心理的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外因和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这是遵循儿童心理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矛盾性原则 D.感知性原则【答案】C5.艾里克森以( C )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 B.生理发展 C.人格特征 D.主导活动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 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 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答案】A7.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皮亚杰C.朱智贤D.弗洛伊德【答案】D 8.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为该行为的()。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答案】A 9.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A 10.婴儿期的思维主要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行动思维 D.辩证思维【答案】C 11.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D.实验法【答案】A 12.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并将其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正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斯陶布 C.皮亚杰 D.林崇德【答案】C 13.皮亚杰提出了个体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其顺序是() A.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答案】B 14.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进行系统的定期观察和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爱情?()A.游戏式B.忘我式C.激情式D.逻辑式正确答案:A2.“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

”是一种什么形式的爱情?() A.游戏式B.忘我式C.激情式D.逻辑式正确答案:B3.爱情的基本倾向是()。

A.精神之恋B.互惠互利C.社会制度D.无私奉献正确答案:D4.在斯坦伯格(R.Stem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

A.空洞爱B.激情爱C.浪漫爱D.迷恋爱正确答案:C解析:斯坦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5.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是生理唤起和认知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根据()的“情绪二因素理论”。

A.弗鲁姆B.海德C.班杜拉D.沙赫特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沙赫特的“情绪二因素理论”,情绪=生理唤起×认知标签。

不同情绪的生理的反应可以非常相似,比如恐惧、焦虑、开心的时候,人们的心跳都会加快、手会颤抖。

但由于人们对这些反应的解释不同,就可能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情感。

6.社会心理学家鲁宾认为,爱情与喜欢是()情感。

A.两种基本相同的B.喜欢是爱情的特例C.两种相同的D.两种不同的正确答案:D解析:社会心理学家鲁宾对爱情和喜欢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7.把“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的现象称为()。

A.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B.罗密欧效应C.朱丽叶效应D.反向效应正确答案:A8.“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的夫妻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心理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关键期6)心理年龄特征2. 何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概念对把握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予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往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

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

3. 儿童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如何?1)脑重量的增加2)脑皮层结构复杂化3)神经可塑性4)大脑的反射活动4. 通过双生子研究,发现了哪些有意义的结论?1)人的体征的遗传制约性比行为能力的遗传制约性要大,其中发色、眼色的遗传最为明显2)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如言语、空间、数等能力的遗传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遗传3)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遗传效应,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系,而在第17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因素。

5. 唐氏综合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表现特点如何?唐氏综合症是由于第21对染色体上的偏差所引起。

它归因第21对染色体的易位或没有分离。

唐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先天缺陷,它又称为先天愚型、伸舌样白痴。

它是以身体和智力的迟钝为特征的,并且有相当独特的外貌。

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旁开,塌鼻梁,口小舌大,伸舌流涎,耳朵畸形,另外还有一些不正常的特征,如蹼指或蹼足俗称“通关手”,牙齿一场,用笨拙的扁平脚行走。

他们较易患白血病和心脏病。

大多数唐氏综合征儿童充满感情、安静、性格较开朗,婴儿更有可能被关在家里呆很长一段时间。

6. 试举例说明早期生活经验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家总结了早期孤儿院孩子的发展状况,认为这些孩子与一般孩子有三方面的差异。

孤儿院的孩子显着的爱闹事(如脾气暴躁,欺诈偷窃,毁坏财物,踢打他人),跟依赖大人(需要别人留意,要求不必要的帮助),更散漫和多动。

研究者认为,与成长与正常家庭环境的孩子相比,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的反应,因而造成情绪与社会性方面的缺陷,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期。

7. 怎样科学的理解遗传与环境的辩证关系?首先,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

遗传与生理成熟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其次,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

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

最后,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

在低级阶段,以及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方面,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

而高级阶段,以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方面,则更多的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8. 你是如何理解行为主义发展观的?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华生否认一床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

在华生看来,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预测人的行为,并控制人的行为”。

而斯金纳在华生的基础上继续传承。

他认为,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可操作性行为。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可操做性的。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所以,他的行为发展观在行为矫正和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 一个4岁大的孩子害怕黑暗,晚上不愿意去睡觉。

若要对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加以解释,心理分析学家与行为主义者的观点会有怎样的不同?11. 依据相互作用论的观点,同化与顺应是心理发展的主要机制。

你是如何理解的?试举例说明。

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

但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一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

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

举例见:P237在个体哦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不停的遇到外来刺激,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机体的格式从相对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平衡的建立,个体的心理水平也相应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12. “最近发展区”观点对儿童心理发展与教学有怎样的启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和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换句话说就是指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

最近发展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他的最近发展区在一定条件下转变为下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实发展水平,而下一个阶段又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所以,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治理活动。

二是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教学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13. 生态系统理论如何解释个体心理的发展?在生态系统理论看来,发展既不是有外界环境所控制的,也不是有个体的内部倾向性说决定的。

而应当说,儿童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缔造者,儿童与环境共同建构起一个相互依赖、共同作用的网络。

人与环境之间达到最佳拟合有利与心理发展,如果拟合不理想,仍旧会通过适应,塑造或更换环境来提高拟合度。

关注人~环境的拟合度,为现实状态下个体的心理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4.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皮亚杰的理论有何影响和局限?1)感知运动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的六个分阶段(2)客体永久性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5. 你对儿童认知发展与教育有何看法?16. 如何看待智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1)婴儿时期的智力测验结果不能很好的预测以后的智力。

2)过了婴儿期,不同年龄儿童的IQ之间的相关存在显着正相关。

(1)智商的稳定程度随年龄间隔的增加而降低。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相同年龄间隔间的IQ相关呈增加趋势。

因此,随着年的增长,儿童的智力趋于稳定。

3)就同一名儿童来说,追着年龄的增长,其智商亦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大多数儿童的智商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

总之,IQ有其稳定性,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IQ趋于更加稳定。

但IQ也是可变的,有时甚至会发生剧烈变化。

如:智力个体差异,测试题目过分强调某些方面。

另外,随着个体生命历程上会发展变化,随着历史的前进。

人类的整体智力也在逐步提高,按照每10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

17. 举例说明智力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在智力测验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相同年龄的儿童其智商并不一定相等。

在同龄整群中,按智力发展的水平,可以将儿童划分为智力超常、智力中等和智力缺陷三类。

群体差异:从性别差异和文化间差异角度,分析智力发展的全体差异1)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2)智力发展文化间差异。

18. 最初三年里,儿童交流和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语言,与直立行走和工具使用一样,在人类进化和个体发展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语言是人类赖以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儿童早期,语言就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飞速发展:1岁左右的儿童会用含糊语称呼熟悉人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2岁左右的儿童会将单词联合用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三四岁的儿童基本掌握本民族的口头语言。

19. 举例说明什么是词义的扩展与缩小。

儿童的早期的单词学习通常是将某一具体名称赋予某一具体客体,例如称宠物狮子狗为“狗狗”。

接着,儿童开始将其名字延伸到同一类事物其他例子,以“狗狗”称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

这种延伸表明儿童正在形成一个由某些特征界定的角“狗狗“的范畴还有一种是缩小,儿童通过于狭小的应用某一称谓,例如:“桌子”就特质自己家里的小圆桌。

‘鸟“就单指小燕子和麻雀。

这种过度缩小在语言产生中比过度扩展少见,但在理解中可经常见到。

20. 举例说明单词句和双词句的主要特点。

单词句特点:1)单音重叠2)意义不明确3)与动作紧密结合4)词性不确定双词句特点:这样的句子没有可有可无的功能词。

如冠词和介词,也略去了单词的一些部分,如结尾和无重音的音节,虽然比单词句表达的意识明确,但其表达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用于,故被称为”表报句”。

21. 儿童句法结构的发展呈现哪些特点?1)句子的功能从混沌一体到逐渐分化。

2)句子的结构从简单松散到复杂严谨。

3)句子的类型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

22. 比较各种语言习得理论之间的异同,并谈谈你的看法。

1)先天论,人类习得语言是生理上预先设定好的,言语能力仅仅是一种由基因携带、按某种生物时间表自然展现的遗传能力。

2)强化说,是行为主义最有影响的解释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非常盛行,主要代表人物是着名的行为主义者斯金纳。

斯金纳提出语言像人类任何其他行为一样,都是通过操作条件作用获取的。

儿童学习语言,是他们自主或无意的发音受到父母或家人强化的结果,并且在此基础上模仿成人发音、词汇以及语法应用过程。

3)相互作用说,可以被认为是语言的先天论与后天论的折中理论。

人类之所有言语能力,一方面是因为大脑中先天就有专司言语功能的特殊结构,具有处理抽象语言符号的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后天经验的作用和语言环境的影响。

综合分析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资料,许政援提出了影响儿童语言获得普遍性和特殊性四个因素;1)因素是语言本身2)因素是人类所特有的大脑和言语器官3)因素是儿童的认知发展4)因素是成人对儿童的言语教授和儿童相应的选择、模仿学习,以及儿童本身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抽象概括能力,即儿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儿童基本情绪有哪些?分别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基本情绪:微笑、哭泣、害怕、兴趣、惊奇、厌恶发展的特点:1)微笑是婴儿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有几个阶段:(1)自发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哭泣是婴儿表达情绪的另一种常见方向。

三个阶段:生理心理激活。

心理激活。

有区别哭泣。

3)害怕是一种消极情绪,它会导致儿童自觉范围狭窄、活动受到限制,但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讲,害怕具有适应价值。

对人的害怕,对物极情景的害怕与恐惧。

24. 儿童的复合情绪有哪些?分别有怎样的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2)移情的发展3)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1)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具有一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是将自我卷入到情绪中的一种特殊情绪类型,包含内疚、羞耻、尴尬、妒忌、自豪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