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课件(共3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王熙凤判曲
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经王典熙上凤下判导曲航版
画面的“雌凤”象征王熙凤,“一片冰山”喻王熙凤 倚作靠山的财势似冰山难以持久。
凡鸟:合而成“凤(凤)”字,点其名。事出《世说 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是好友,一次吕安去拜访 嵇康,嵇康不在,其兄嵇喜出门迎接,吕安不入,在 门上题一“凤”字而去,嵇喜很高兴,以为称自己是 凤凰,其实吕安嘲笑他是“凡鸟”。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这个世界里,压迫与反抗,富有与贫困,欢乐与悲凉,腐朽与新生, 像一对双生兄弟一样并存着。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陈腐不堪;看到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到了天荒地老,行将就木的必然灭亡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在一起。人们从这个世 界里看到了美的人,美的思想,美的感情,美的追求,美的存在与毁 灭……
这是一个悲剧的世界——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生的悲剧。
曲名即骨肉分离的意思。曲子从探春远嫁海隅时对父母 的强颜劝慰,写她与骨肉亲人分离时的悲苦心境。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王熙凤判曲
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经王典熙上凤下判导曲航版
画面的“雌凤”象征王熙凤,“一片冰山”喻王熙凤 倚作靠山的财势似冰山难以持久。
凡鸟:合而成“凤(凤)”字,点其名。事出《世说 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是好友,一次吕安去拜访 嵇康,嵇康不在,其兄嵇喜出门迎接,吕安不入,在 门上题一“凤”字而去,嵇喜很高兴,以为称自己是 凤凰,其实吕安嘲笑他是“凡鸟”。
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在这个世界里,压迫与反抗,富有与贫困,欢乐与悲凉,腐朽与新生, 像一对双生兄弟一样并存着。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陈腐不堪;看到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到了天荒地老,行将就木的必然灭亡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在一起。人们从这个世 界里看到了美的人,美的思想,美的感情,美的追求,美的存在与毁 灭……
这是一个悲剧的世界——历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生的悲剧。
曲名即骨肉分离的意思。曲子从探春远嫁海隅时对父母 的强颜劝慰,写她与骨肉亲人分离时的悲苦心境。
金陵十二钗PPT(优秀课件)6 通用

请到贾府栊翠庵。
她才华阜比仙,孤傲清
高,却不知太高人过 妒,过洁世同嫌,最 终仍是陷于污泥之中。
她是红楼中十分神秘特
殊的一位女性。
她就是——
她是贾府的二小
姐,贾赦之女。
贾
她肌肤微丰,腮
迎 春
凝新荔,温柔沉
默,观之可亲,
却诨名“二木
头”,性格懦弱。
她的结局十分凄
惨,最终被中山 狼丈夫折磨致死。
她就是——
宝玉之兄贾珠的妻子,
李
贾兰的母亲。
纨
她青春丧偶,居家处膏
粱锦绣之中,如槁木死
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
惟知侍亲养子,陪侍小
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她慧心纨质,公允正直,
诗才与眼光都颇为独到。
她就是——
她是贾蓉之妻,贾珍之
媳,也是贾府的重孙
秦 可
媳妇儿。
卿
她秉月貌,擅风情,生
得风流袅娜,颇有才 干,是贾母面前第一 得意之人。然而芳年 早逝,是十二钗中最 早离世的一人。她的 辞世拉开了贾府极其 重要的一个阶段的序 幕。
儿孙满堂,可谓福寿才德皆全。
王夫人:贾宝玉之生母,出身金陵王家。虽被誉为“慈善人”,但为人信谗
任奸性偏执,逐芳观、死晴雯等均是她一手促成。
贾政:贾宝玉之父,为人平庸,以正统自居,热衷于官道。 贾赦:贾政之兄,为人荒淫好色,对贾母的大丫鬟鸳鸯意图不轨。 贾琏:贾赦之子,王熙凤之夫,是个名副其实的浪荡子。 贾珍:宁府贾敬之子,贾琏之堂兄,亦是骄奢淫逸,贪图享乐之辈。 薛姨妈:薛宝钗之母,王夫人之姐妹,教子无方,不能治家。 薛蟠:薛宝钗之兄,绰号“呆霸王”,自恃有钱有权,打死人后仍逍遥法外。 刘姥姥:乡村农妇,上京到贾府攀亲扣富门儿,为人淳朴善良,粗俗诙谐,
《红楼梦》11《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课件

惜春为何如此胆小,
又如此心冷意狠呢?
我认为,不仅仅是因为她寄居荣国府,谨 慎小心怕出错;还是因为她自幼没有父母 疼爱,也没有兄嫂关爱,内心始终缺乏安 全感;更因为她智商太高,小小年纪看透 了人情世故;更因为她悟性太高,悟到了 人之善恶生死,各有定数。
所以,她的处世之道首先是自保。
这一点与黛玉类似。不同的是,黛玉在拼 尽全力去争取,争取自由爱情,不惜飞蛾 扑火;而惜春则是咬定牙去逃避,逃避家 族覆灭,最终出家为尼。
4、画《大观园行乐图》
第40回。刘姥姥夸大观园比买的年画还 强十倍。贾母听说,便指着惜春笑道:
“你瞧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 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刘姥姥听
了,喜的忙跑过来,拉着惜春说道: “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又这么 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 生的罢。”
第42回,李纨说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
我一概不管。”
着他才是。”
“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
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 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 是非,成个什么人了!还有一句话:我 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
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 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 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 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
不过是妄作虚为,反而丧命。可见,惜春追求 的“听佛经”、“大光明”是贾府衰亡 趋势下自我保护的最佳途径。
7、判词和红楼梦曲《虚花悟》
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 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勘破三春”,语带双关,字面上说 春光短促,实际是说惜春的三个姐姐 (元春、迎春、探春)都好景不长, 使惜春感到人生幻灭。缁衣,黑色的 衣服。僧尼穿黑衣,所以出家也叫披 缁。青灯、古佛,写出家生活的孤寂 清苦。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PPT(优秀课件)1 人教课标版

•聪明累
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 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 大梦归。
贾元春,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自幼 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 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 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 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 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 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 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 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 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 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 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 得见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 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史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 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 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 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 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 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 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 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 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 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 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 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 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 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 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 身。
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 女红、诵读而已。她是个恪守封建 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 身,情既相逢必主 淫;漫言不肖皆荣 出,造衅开端实在 宁。
Hale Waihona Puke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 贾蓉之妻。她是营缮司郎中 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 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 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 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 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 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名著导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2)(共105张PPT)

茗烟为讨好宝玉,从书坊为宝玉带来一些古今小说。宝玉 爱不释手。一日早饭后便携一套《会真记》到沁芳桥畔阅 读。偶遇黛玉前来葬花。黛玉问宝玉读的何书,宝玉先是 搪塞,后递书与黛玉,黛玉越看越爱,但觉词句警人,余 香满口。回到房中,恰好听到莉香院传来《牡丹亭》曲子, 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3 黛玉葬花
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薛蟠假传贾政之命骗走宝玉。 当晚黛玉担心,到怡红院探望宝玉,不料晴雯与碧痕拌 嘴,使性不开门,黛玉气怔,其后又见宝玉送宝钗出门
4 感,不肺觉腑伤心感迷落林泪潇。湘次日宝玉来寻黛玉,至沁芳桥畔,见 三到十黛二玉回正诉呜咽肺葬腑花心,迷哭活道宝“玉侬今含葬耻花辱人小情痴烈,死他金年钏葬侬 也史知前有湘是搭麒云话谁麟,?得,便二一了人朝私宝和春下玉解尽忖的。红度金颜,以麒老为,麟花是,前落所往人谓送亡的还两才不.黛子知玉佳。见”人湘宝定云玉终原上 身的玩物.为一探究竟,便悄悄跟来,不料恰好听到宝 玉与湘云正大谈经济之事,当听到宝玉"林姑娘从来 不说这混帐话"的话语时,黛玉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 叹.所喜者,宝玉真知己;所惊者,其二人厚密;所叹者, 金玉良缘;所悲者,父母早逝.
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絮才”指女 子咏诗的才华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第三句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 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 照。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第四句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 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13
1 误剪香囊袋 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3 黛玉葬花
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宝玉到潇湘馆探望黛玉,薛蟠假传贾政之命骗走宝玉。 当晚黛玉担心,到怡红院探望宝玉,不料晴雯与碧痕拌 嘴,使性不开门,黛玉气怔,其后又见宝玉送宝钗出门
4 感,不肺觉腑伤心感迷落林泪潇。湘次日宝玉来寻黛玉,至沁芳桥畔,见 三到十黛二玉回正诉呜咽肺葬腑花心,迷哭活道宝“玉侬今含葬耻花辱人小情痴烈,死他金年钏葬侬 也史知前有湘是搭麒云话谁麟,?得,便二一了人朝私宝和春下玉解尽忖的。红度金颜,以麒老为,麟花是,前落所往人谓送亡的还两才不.黛子知玉佳。见”人湘宝定云玉终原上 身的玩物.为一探究竟,便悄悄跟来,不料恰好听到宝 玉与湘云正大谈经济之事,当听到宝玉"林姑娘从来 不说这混帐话"的话语时,黛玉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 叹.所喜者,宝玉真知己;所惊者,其二人厚密;所叹者, 金玉良缘;所悲者,父母早逝.
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絮才”指女 子咏诗的才华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第三句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 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 照。又暗示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牵挂。
第四句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 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13
1 误剪香囊袋 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金陵十二钗PPT(优秀课件)5 人教版

(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金
(贾迎春)
陵 十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二
(贾惜春)
钗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
判
独卧青灯古佛旁。
词
(王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贾元春 贾政与王 夫人之长 女。
贾元春
自幼由贾母教养。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 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后因贤孝才德,选入 宫作女吏。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贾家为迎接 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 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 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 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 人的去处”。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 而亡。
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 之一,薛姨 妈的女儿, 家中拥有百 万之富。
薛宝钗
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 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 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 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 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 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 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 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 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姐”。
贾巧姐
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巧姐从 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 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 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 主。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PPT(优秀课件) 人教课标版

薛宝钗堪称封建淑女的典范,她谨 守封建妇德,近乎封建统治阶级眼中的 完人,体现着封建时代贵族女子正统的 风范。
• 黛玉直而宝钗曲, • 黛玉刚而宝钗柔, • 黛玉热而宝钗冷, • 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 • 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哭一都凡王
向从知鸟熙
金 陵
二 令
爱 慕
偏 从
凤
事三此末
更人生世
哀木才来
薛 宝 钗
金 簪 雪 里 埋
可 叹 停 机 德
人物背景
•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 富的皇商家庭。母亲是金 陵王家的小姐,外公曾主 管皇家外事贸易,舅舅王 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 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 权的势要人物。薛宝钗幼 年丧父,兄长薛蟠“终日 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 而已”。
个性体现:稳重温柔,品格端庄,容貌美丽, 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忠 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
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 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 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 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 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 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 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 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 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 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 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 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 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 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 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 身。
千清生才探 里明于自春
东涕末清 风送世明 一江运志 梦边偏自 遥望消高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 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 黛玉直而宝钗曲, • 黛玉刚而宝钗柔, • 黛玉热而宝钗冷, • 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 • 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哭一都凡王
向从知鸟熙
金 陵
二 令
爱 慕
偏 从
凤
事三此末
更人生世
哀木才来
薛 宝 钗
金 簪 雪 里 埋
可 叹 停 机 德
人物背景
•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 富的皇商家庭。母亲是金 陵王家的小姐,外公曾主 管皇家外事贸易,舅舅王 子腾从京营节度使做到九 省都检点,是朝中拥有军 权的势要人物。薛宝钗幼 年丧父,兄长薛蟠“终日 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 而已”。
个性体现:稳重温柔,品格端庄,容貌美丽, 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忠 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
贾母的侄孙女。虽为豪门千金,但 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 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 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 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 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 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 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 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 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 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 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 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后嫁与卫 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 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 身。
千清生才探 里明于自春
东涕末清 风送世明 一江运志 梦边偏自 遥望消高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 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红楼梦》08《金陵十二钗之贾探春》课件

与糊涂生母保持距离,就是对生母最深厚的感情。
蠢人不可亲近!否则害人害己!!
黛玉在宝玉跟前夸赞探春,“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 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可见,黛玉是个明白 人,说探春“乖”,赞扬探春从不作威作福,总是以身作则,做该做的事, 说该说的话,这恰恰是探春最优秀的管理品质。
机敏的实干家
• 探春管家,该按规矩办的严格按规矩办,该 蠲的立马蠲了,该兴办的立马兴办。绝对是 一个
能通观全局、能谋划细节、又能付诸 行动的雷厉风行的实干家。
• 探春真可谓“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君子呀! • 第22回,探春制作的灯谜是: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政猜到是风筝。【脂砚斋批:使此人不远去, 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赵姨娘撒泼大闹, 探春直言大志。“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
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太 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 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 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 脸,连姨娘也真没脸!”
• 此后贾府蒙难,周琼又在海疆戡乱,音信不通。最后119回,
贾探春回京探亲,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跳得比先前更好了,
服采鲜明。见了王夫人形容枯槁,众人眼肿腮红,便也大哭起
来......看见惜春道姑打扮,心里很不舒服。又听见宝玉心迷走失,
家中多少不顺的事,大家又哭起来......再明儿,三姑爷也来了。
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
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 泪来。
蠢人不可亲近!否则害人害己!!
黛玉在宝玉跟前夸赞探春,“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 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可见,黛玉是个明白 人,说探春“乖”,赞扬探春从不作威作福,总是以身作则,做该做的事, 说该说的话,这恰恰是探春最优秀的管理品质。
机敏的实干家
• 探春管家,该按规矩办的严格按规矩办,该 蠲的立马蠲了,该兴办的立马兴办。绝对是 一个
能通观全局、能谋划细节、又能付诸 行动的雷厉风行的实干家。
• 探春真可谓“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君子呀! • 第22回,探春制作的灯谜是: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政猜到是风筝。【脂砚斋批:使此人不远去, 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致流散也,悲哉伤哉!】
第55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赵姨娘撒泼大闹, 探春直言大志。“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
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太 太满心里都知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 务,还没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来作践我。倘 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 脸,连姨娘也真没脸!”
• 此后贾府蒙难,周琼又在海疆戡乱,音信不通。最后119回,
贾探春回京探亲,众人远远接着,见探春出跳得比先前更好了,
服采鲜明。见了王夫人形容枯槁,众人眼肿腮红,便也大哭起
来......看见惜春道姑打扮,心里很不舒服。又听见宝玉心迷走失,
家中多少不顺的事,大家又哭起来......再明儿,三姑爷也来了。
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
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 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结局:续书中惜春在贾府败落后,在栊翠庵出 家,终其余生。但根据脂砚斋批语,惜春最终 “缁衣乞食”。
3
• 故事内容
• 惜春年龄较小,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她能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 《大观园行乐图》。她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在李纨的邀请下负责 “誊录监场”,雅号“藕榭”,因为她在大观园中的卧房紧邻藕香榭, 来人未进藕香榭的门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但作者预示了她后 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即出家为尼。
2
• 胞兄:贾珍
• 外貌描写: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 擅长:绘画
• 丫鬟:入画、彩屏、彩儿
• 居所:暖香坞,前连蓼风轩,靠近藕香榭【从 里面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厦檐下挂着 “暖香坞”的匾。在飘雪的冬日,暖香坞是非 常温暖的,院内红蓼花深,清波风寒。惜春的 画室则腥红毡帘,没进门就能感到一股温香拂 面而来。】
10
心冷口冷
• 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凤 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了蓼风轩惜春那儿,惜春开始 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放手让来人搜查。接着, 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惜春见此, 更加害怕。她说“我竟不知道”,是先将自己洗刷干净; “这还了得”是肯定入画问题十分严重;“你要打他, 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是把入画交出去,听凭处理。 总而言之,我和入画毫不相干,只要你们不来找我的麻 烦,怎么处理入画都可以。
• 在第40回,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 猪不抬头。”众人都笑了,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姆,叫揉一 揉肠子,这是她唯一一次撒娇,可见她也有可爱之处。
5
正册判词
• 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 经独坐。其判云:
•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惜春之“洁”,正是相对于宁府之不洁而言。若说当着凤姐的面撵入画是出于无奈, 那第二天找来尤氏带入画走,则是故意借题发挥,以此达到与兄嫂决裂的目的。惜春 早就想摆脱宁府给她带来的阴影,而恰好入画之事与宁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说: “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这可以说 她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人生阅历得出的人生真谛。她的“洁”的性格,导致了她的 “冷”,而以这种“冷”来达到“洁”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不能同流合污。也许 她唯一的过错就是带累了无辜的入画,使入画成了她断绝宁国府的“炮灰”。 9
• 王国维先生说,惜春是观他人之苦痛而获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 “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 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惜春之解脱是“超自 然的”“宗教的”“平和的”,因而可以说惜春是《红楼梦》里悟性极高 的人。她的出家源自自我的了悟,她不甘愿活在浮躁和虚枉的痛苦中,是 一种自我的顿悟。惜春出家早于宝玉,真于妙玉。这对于一个不经风雨、 年纪尚轻的贵族小姐,实在难能可贵。
4
• 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 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 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 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 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 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 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 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作者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 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
• 缁衣顿改昔年妆——出家原因
• 惜春说过:“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去。从此以后,你们有 事别累我。”(第七十四回)也许你会认为她这是绝情绝义语,其实从佛 教理论上讲,这正符合了小乘佛教所重视的自渡。虽然自渡比普渡要狭隘 得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自渡是错误的。惜春向往“大光明”,她耐得住 寂寞,守得住凄凉,清净无为,圆融自通。她厌弃世俗的浮躁与丑陋,因 其“洁”而不能忍受世间的污浊。
11
• 紧接着又续上一段余波,把惜春的“冷”写得足足的。这便是尤 氏和惜春的一番争执。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 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入画说情,可 是惜春小小年纪,竟生就一副铁石心肠,难怪她后来能出家。她 不顾入画从小服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 执意要将入画扫地出门。
6
• 虚花悟 •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
1
总说
• 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 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她父亲贾敬 在书中开场就年岁已高,在道观中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 中毒,书中未曾提及惜春母亲,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 观园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 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了。
• 清代王雪香《石头记论赞》评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 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 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 是些出家人,第7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 了头做姑子去。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
7
• 灯谜(佛前海灯) •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 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8
• 冰清玉洁
人物评价
• 质本洁来还洁去——性格成因
• 惜春的兄嫂贾珍、尤氏对她的关心是怎样的呢?在前八十回中,都未提及过他们之于 惜春的关怀。亲情的缺位,使她更无从得到世间的温情。惜春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 令人艳慕的外表,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惜春身处繁华之中的落寂,让人怜 惜之余更有慨叹。她所处的环境,众人的态度,使她逐渐对世事冷漠,对生活冷淡起 来,因而形成了“冷”的性格。
3
• 故事内容
• 惜春年龄较小,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她能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 《大观园行乐图》。她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在李纨的邀请下负责 “誊录监场”,雅号“藕榭”,因为她在大观园中的卧房紧邻藕香榭, 来人未进藕香榭的门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但作者预示了她后 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即出家为尼。
2
• 胞兄:贾珍
• 外貌描写: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 擅长:绘画
• 丫鬟:入画、彩屏、彩儿
• 居所:暖香坞,前连蓼风轩,靠近藕香榭【从 里面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厦檐下挂着 “暖香坞”的匾。在飘雪的冬日,暖香坞是非 常温暖的,院内红蓼花深,清波风寒。惜春的 画室则腥红毡帘,没进门就能感到一股温香拂 面而来。】
10
心冷口冷
• 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凤 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了蓼风轩惜春那儿,惜春开始 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放手让来人搜查。接着, 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惜春见此, 更加害怕。她说“我竟不知道”,是先将自己洗刷干净; “这还了得”是肯定入画问题十分严重;“你要打他, 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是把入画交出去,听凭处理。 总而言之,我和入画毫不相干,只要你们不来找我的麻 烦,怎么处理入画都可以。
• 在第40回,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 猪不抬头。”众人都笑了,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姆,叫揉一 揉肠子,这是她唯一一次撒娇,可见她也有可爱之处。
5
正册判词
• 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 经独坐。其判云:
•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惜春之“洁”,正是相对于宁府之不洁而言。若说当着凤姐的面撵入画是出于无奈, 那第二天找来尤氏带入画走,则是故意借题发挥,以此达到与兄嫂决裂的目的。惜春 早就想摆脱宁府给她带来的阴影,而恰好入画之事与宁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说: “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这可以说 她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人生阅历得出的人生真谛。她的“洁”的性格,导致了她的 “冷”,而以这种“冷”来达到“洁”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不能同流合污。也许 她唯一的过错就是带累了无辜的入画,使入画成了她断绝宁国府的“炮灰”。 9
• 王国维先生说,惜春是观他人之苦痛而获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 “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 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惜春之解脱是“超自 然的”“宗教的”“平和的”,因而可以说惜春是《红楼梦》里悟性极高 的人。她的出家源自自我的了悟,她不甘愿活在浮躁和虚枉的痛苦中,是 一种自我的顿悟。惜春出家早于宝玉,真于妙玉。这对于一个不经风雨、 年纪尚轻的贵族小姐,实在难能可贵。
4
• 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 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 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 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 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 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 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 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作者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 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
• 缁衣顿改昔年妆——出家原因
• 惜春说过:“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去。从此以后,你们有 事别累我。”(第七十四回)也许你会认为她这是绝情绝义语,其实从佛 教理论上讲,这正符合了小乘佛教所重视的自渡。虽然自渡比普渡要狭隘 得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自渡是错误的。惜春向往“大光明”,她耐得住 寂寞,守得住凄凉,清净无为,圆融自通。她厌弃世俗的浮躁与丑陋,因 其“洁”而不能忍受世间的污浊。
11
• 紧接着又续上一段余波,把惜春的“冷”写得足足的。这便是尤 氏和惜春的一番争执。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 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 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入画说情,可 是惜春小小年纪,竟生就一副铁石心肠,难怪她后来能出家。她 不顾入画从小服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 执意要将入画扫地出门。
6
• 虚花悟 •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 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 •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
1
总说
• 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 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她父亲贾敬 在书中开场就年岁已高,在道观中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 中毒,书中未曾提及惜春母亲,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 观园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 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了。
• 清代王雪香《石头记论赞》评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 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 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 是些出家人,第7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 了头做姑子去。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
7
• 灯谜(佛前海灯) •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 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8
• 冰清玉洁
人物评价
• 质本洁来还洁去——性格成因
• 惜春的兄嫂贾珍、尤氏对她的关心是怎样的呢?在前八十回中,都未提及过他们之于 惜春的关怀。亲情的缺位,使她更无从得到世间的温情。惜春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 令人艳慕的外表,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惜春身处繁华之中的落寂,让人怜 惜之余更有慨叹。她所处的环境,众人的态度,使她逐渐对世事冷漠,对生活冷淡起 来,因而形成了“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