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铁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铁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站房改造工程■■■■

高铁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说明

一、研究依据

(一)xx铁路局《武铁计设(2007)第24号》关于xx站房改造工程设计研究的委托书。

(二)铁道部铁鉴函〔2006〕16号《关于沪汉蓉通道合肥至xx段xx枢纽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三)铁道部工程项目鉴定中心鉴建筑〔2006〕79号《关于xx站改造工程建筑方案审查会议纪要》。

(四)xx铁路局组织的有关工作会议纪要精神。

(五)xx铁路局提供的xx站现状图。

二、研究经过

2004年9月我院完成了《xx站无柱雨棚方案研究》,研究了覆盖xx站最终规模八个站台(既有四座站台,近期新建第五站台,预留三座中间站台,改建后站台规模均为500×12×1.2m)的无站台柱雨棚方案及高架候车室与无站台柱雨棚共建方案,方案研究将高架候车室与无站台柱雨棚共建方案作为推荐方案,静态投资4.37亿元。方案研究同xx~安康增建二线初步设计同时进行审查。

根据xx至安康增建第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要求“同意xx站基本站台及三座中间站台按1.25m改建,结合站台改造既有雨棚为无站台柱雨棚,并增建跨线候车室。对其方案补做初步设计报部”,2004年12月我院完成了《沪汉蓉通道xx~安康增建第二线补充初步设计xx站无站台柱雨棚及高架候车室工程》文件,按无站台柱雨棚及高架候车室履盖五个站台设计,总投资静态

为4.74亿元。本文件上报后未予审查。

2005年5月12日根据铁道部领导在xx现场调研的会议精神,我院于5月底完成了《武康增建二线、武合线、郑武客运专线引入xx枢纽方案研究》单行本报部鉴定中心。6月7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对方案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意见,我院对各线引入方案再次进行了深化研究,于8月15日完成合肥至xx铁路、xx至安康增建二线引入xx枢纽以及xx站无站台柱雨棚工程深化可行性研究。其中xx站无站台柱雨棚工程:无站台柱雨棚及高加候车室覆盖八个站台,按远期规模一次到位,新建高架候车室16425m2,改建后车站总面积约36500m2,静态投资为4.70亿元。

2005年8月17~18日,铁道部计划司组织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对上述深化可研文件进行了审查,审查意见要求补充新建无站台柱雨棚及有、无高架候车室方案。合武线引入xx枢纽工程、xx站改建(含增加站台、无站台柱雨棚等)工程投资纳入合武线工程估算。

2005年9月~10月,我院对合武铁路引入xx枢纽工程(含xx站改扩建工程)进行了定测。12月,编制完成合武铁路引入xx枢纽补充初步设计文件。其中xx站改扩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xx站车场部分改造(站线设计分界内)、xx站客机折返段改造、江岸西xx动车运用所工程、覆盖8个站台的无站台柱雨棚(77958m2)及高架候车室(16122m2)等,静态投资10.02亿元。增加xx站既有站房建筑立面按欧式风格进行改造方案,估算投资1.1亿元,未计入总投资。

2005年12月23~24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对合武线引入xx枢纽工程(含xx站改扩建工程)进行了审查。与xx站改扩建有关的审查意见:“2.原则同意xx站按增建高架候车室方案改造。现设计方案,高架候车室层的平面开洞过多,布局不合理,要进一步优化,要研究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技术在站房内的应用。3.既有站房进出站设施,结合高架候车室的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造,改造工程与高架候车室整体规划,同步建设。4.修改后的站房改造方案及高架候车室、无站台柱雨棚新建方案另行报部。”

xx站房改造工程■■■■2006年3月,我院完成合武线引入xx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鉴修概算报部核备。其中xx站改扩建工程(xx站车场部分改造(站线设计分界内)、覆盖8个站台的无站台柱雨棚及高架候车室等)静态投资8.73亿元,不含北站房及xx站既有站房建筑立面改造方案。

根据合武线审查意见及有关领导指示,2006年6月,我院完成xx站改造工程车站建筑方案设计,6月16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进行了审查,形成了方案评审会议纪要。

三、研究范围

本次研究范围包括:既有xx站房外立面、广厅、售票厅、站房内部改造装修、新建北站房。车站配电所、空调机房车、消防水池和配套泵房等配套设施,按合武引入xx枢纽xx站改扩建工程与本次工程统一考虑,投资计列增加部分。

同时,对xx站与城市地铁与地下广场、北站房与城市北广场等相关工程的结合、配套进行研究。

四、xx站现状

(一)既有xx火车站站房概况

既有xx站其规模按最高聚集人数4000人设计,站中心里程JK1192+376.02站房主体呈中轴左右对称布置,面积约20893m2。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建成。

广厅位于站房正中央。一层广厅西侧原设计依次为为售票大厅,中转签票大厅,消防通道及出站检票口及市石油大厦综合楼。目前经车站改造后售票窗口由原设计27个减为18个,局部售票厅改建为新欣宾馆门厅。原设计消防通道现为出站检票口。一层广厅东侧原设计依次为小件寄存、快餐(现已改建为饮食服务酒楼)、铁路VIP贵宾候车室。广厅北侧一层左侧为基本站台普通候车室,右侧团体,软席候车室,与贵宾候车室沿站中心左右对称布

置,通过内中庭分隔。车站在使用过程中将房屋内庭院改造为母子及军人候车室。

广厅内正面对称布置了两组楼扶梯通向二楼普通候车室。二层为两个大普通候车室。旅客通过进站天桥去往各站台。

东、西两楼二层楼及以上现状为车站办公及部分经营用房。

车站既有的广播及监控用房布置于车站中央通道的临站台北侧二层。

车站内还布置有军代处,国安局,公安等部队,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用房和设施。

(三)xx火车站既有站场设施概况

既有xx火车站站场为四站台,中间站台宽均为12m,轨顶距站台面均为0.50m。旅客进出站采用“高进低出”的进出站模式。进站天桥一座宽12m,位于车站中心。出站地道一座宽8m。位于车站西侧。站台两端分别为行包、邮包地道。

(四)xx火车站既有客运设备概况

xx站10/0.4kV变电所设2x1250kVA变压器供车站站房及站台雨棚动力、照明用电。

引导显示系统:1998年投入使用。

客运广播系统:1991年投入使用,2000年完成广播改造,线路老化严重,广播音量小。

电视监控系统:2001年投入使用,现有AD1024视频切换矩阵1台、摄像机48台。

到发通告系统:现有到发通告终端31台,设备性能不稳定,故障点多。

旅客问讯系统:现有电话问讯系统1套,包括人工坐席站4个。

时钟系统:现有石英钟4台,设置在各候车室内,采用干电池供电。

行包安检设施:现有安检仪5台,设置在车站进站口及贵宾俱乐部入口。

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现有站内售票微机21台,票额显示屏1块。

车站既有消防设施分批建设,为两个独立报警系统。

xx站房改造工程■■■■车站各种设备设施经十余年运营,效能下降,已呈陈旧,需结合本次改造进行设备更新。

(二)既有xx火车站站区周边城市建设概况

既有铁路xx客站站区位于xx发展大道北侧,西临常青路,东靠规划新华西路下穿站场,北与车站北路接壤。站前(南侧)有城市广场,安排了公交、出租和社会停车场,广场地下有约54000m2人防地下室。广场周边除铁路用房外,尚有邮政、宾馆、商业大厦等房屋。横贯东西的发展大道目前为城市最重要和繁忙的交通干线之一。

五、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

xx站在扩大规模以新建高架候车室为前提后,对既有站房的进出站流线,进站入口、售票窗口数量,广厅内部空间效果等均与之不相配套,主站房与高架候车室之间流线空间比例等相应进行调整。同时,在xx地铁二号线xx 站站位确定后,国铁与地铁得最合理和便捷的对接和换乘进行研究配套,以改善车站内部环境,为旅客提供优良的乘、候车条件,提升xx站服务水准。xx站房改造不仅在功能上需解决采用高架候车室后的流线需要,还通过本次改造,改变xx站房外部立面形象,以体现xx站房百年历史的车站建筑文脉。

xx市规划院对车站周边交通和车站广场景观也正进行同步配套规划设计,信号楼等车站改造必须先期建成的项目根据规划设置于车站北侧,从站房总体规划把握,信号楼须与北站房结合并栋设计,同时,也使得xx站在改造后能真正实现与城市规划配套的,旅客可双向进、出站的功能完善的综合性站房。

六、设计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流为主”的原则,通过xx站站房改造工程,扩大旅客候车区域,改善车站内部环境,为旅客提供优良的乘、候车条件。理顺车站内外各类旅客的进出站流线。

既有站房主体结构及设施尽量保留、利用。xx站进行改扩建时各配套设施完善其服务功能、在新建与既有建筑的结合中合理调整建筑布局,为旅客创造出方便、怡人、舒适的乘车、候车环境,满足旅客的各种需要。

改造外立面,站房外立面改造力求传承原xx站百年老站房的文脉,同时兼顾地方文化性。使xx站改造后具鲜明可读性和识别性。

提升xx站整体形象,在xx站站房改造工程实践中贯彻和落实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理念。

七、建筑设计

(一)站区总体规划

铁路xx站是xx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铁路交通综合枢纽站。它包括了国内长途、短途铁路旅客列车、市内公共汽车、长途公共汽车、出租车、和社会车的各种换乘,大型的地面广场和利用地下人防设施进行的商业开发等,组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车流和人流、铁路和地铁、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不同交通工具换乘的交通枢纽。xx站主站房是该地区功能构成的最重要主体。力求通过本次xx站房改造,理顺国铁与所有各方面的流线。

综合以上因素和要求,本次结合xx站高架候车室方案己确定的前提条件,对xx站立面、广厅、售票厅、候车室等改造和新建北站房进行研究。

结合xx市对车站周边交通和车站广场景观也进行同步配套规划设计,从站房北侧总体规划把握,信号楼与北站房并栋。

(二)车站设计

按照建筑方案,对既有xx站房的各部分改造研究:拆除既有中央广厅,按站房整体方案重建中央广厅;在主站房临广场中央广厅两侧增设12m进深的柱廊;在站房基本站台侧向北扩建6m,既解决站台无柱雨棚与站房主体的有机衔接,为既有站房与新建高架候车室通道联廊提供结构支撑,同时又为扩展贵宾、软席候车空间创造条件。具体如下:

1.广厅部分:

xx站房改造工程■■■■在原有广厅位置拆除、并重建中央广厅,在广厅内设通往高架候车室,其通往高架候车室为最主要流线的调整需在适宜位置6部自动扶梯2部垂直电梯。两侧设两处楼梯。通过二楼中央通道直接进入高架候车室。广厅入口上方平台考虑设置休闲、咖啡茶座和商务用房功能。

正面两幢高耸的钟塔,其内部各设置楼梯和垂直电梯,解决两侧柱廊上方新增设房屋部分的竖向交通和消防疏散。结合城市地铁规划,新建地下进站厅和出站厅。

广厅地下一层部分设地下进站厅,连通地下城市广场与其他交通换乘。地下空间的旅客无需出地面,通过增设安检设施和一组楼扶梯,直接进入广厅换乘国铁。

2.中庭部分:一楼中庭改建为绿色通道,在中庭上部架设楼板。拆除原二层靠中庭的围护结构,形成20m宽的带柱廊和透光顶棚通往高架候车室中央通道。

3.候车室部分:

在既有主站房基本站台侧向北增加6m跨。为既有站房与新建高架候车室通道联廊提供结构支撑,东侧一层作为贵宾候车室用房;贵宾候车室平面布局改建调整。

(1)一层西侧保留基本站台候车室和软席候车室。

(2)二层东侧候车室,集中设置母婴及残疾人候车室。东侧接进站廊以供跨线旅客去往各站台。二层西侧候车室,通过西侧进站廊去往各站台。

4.东配楼部分

(1)东侧配楼一层:原东侧商务贵宾保留,对其进站流线进行调整,使其具有两条去往站台的通道。

(3)东侧配楼靠广厅侧安排两台垂直电梯,用以无障碍进站设施。

(4)二楼以上平面根据管理需求,主要安排车站通信、信息、广播、监控、售票主机房等各类客运设备用房。

(5)东侧配楼增加12m跨度柱廊及上部办公用房。

5.西配楼部分:

车站既有西侧售票厅综合楼为位于既有石油大厦和广厅之间的长度为72m,为7.2m×10跨的四层综合楼,地铁二号线斜穿车站,其地铁主体不与xx站售票厅综合楼直接发生关系,城市地下空间延伸至车站边缘。向南出站旅客由地下直接出站进入城市地下空间,与其他交通工具换乘。出站地道和南广厅地下进站通道的建设对车站既有西侧售票厅综合楼有不同的方案对于西配楼改造,在地铁确定斜穿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16m出站地道建设将最少拆除售票厅综合楼南侧7.2m×4跨,南广厅地下进站通道的建设将拆除售票厅综合楼北侧7.2m×1跨,由此,在实施上述两个项目时,将拆除既有西侧售票厅综合楼7.2m×10跨中的至少5跨结构。本次分别按半拆方案和全拆方案进行了研究:

(1)半拆方案:既有西售票厅综合楼将至少拆除5跨,5跨保留,拆除结构面积1650m2。其中,拆除既有其他面积1423m2。新建二层售票厅、楼梯间等面积1303m2,保留改建面积2200m2,新建柱廊及以上部综合楼合计面积3103m2,改造后地面以上建筑面积6606m2。地面以下出站通道建筑面积260m2。(计算至柱廊)

既有售票厅综合楼需对保留的2200m2进行全面加固。同时,根据二层售票厅功能在第四和第十开间安排购票旅客楼梯,北侧增设办公部分疏散楼梯。由于既有二层层高只有5m,二层改造为售票厅存在层高偏低问题。将既有售票厅一层屋面既有建筑拆除,上部加设轻型钢结构屋面,以满足二层售票厅使用功能需要。既有保留建筑内安排售票及车站办公。车站监控、广播等信息设备用房考虑设置于新建的廊柱上方的建筑内。

(2)全拆方案:拆将既有售票厅综合楼全部拆除,拆除面积5273m2,新建10154m2,含增建柱廊上部办公室和地下出站厅。改造后地面以上建筑面积8814m2。地下出站通道在基本站台以南至西配楼下方有30m宽出站检票厅,面积1340m2(计算至柱廊),使得旅客出口检票口数达15个。

一层、二层为售票厅及售票辅助用房,三层、四层为车站办公及部分设

xx站房改造工程■■■■备用房,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

经比较以上两方案:全拆方案结构处理简单,建筑空间布置灵活,且新建结构可省去一列结构;半拆方案结构处理复杂,平面功能布置受既有建筑限制较大,二层售票层高局促。推荐采用全拆方案。

6.新建北站房

本次改造xx站设置北侧子站房,对于城市站北地区发展,以及相应改善整个站区周边的交通条件。目前设计按最小面积控制其规模。

新建北站房,北站房一层与站台平,二层与高架候车室相联。通过广厅设置的平行于站台的楼扶梯进入高架候车室,北站房具备进出站和售票的客运功能,由东依次布置进站厅、售票厅(11个窗口)及办公辅助用房。

xx站新建的信号、配电等设备用房与北站房合建。

1.车站建筑组成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一本次站房总建筑面积m237480 含地下部分2500m2南站房建筑面积m232588 其中新建面积21260 m2

北站房建筑面积m24892 含信号及配电房屋二车站配套房m21730

车站配电所m2830 改造

新建空调机房m2800

新建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m2100 为地下泵房面积

合计m239210

北侧地下出站截至于北站房外测,与城市北侧地下空间相连通。

2.站房改造工程面积概况表

项目既有面积

(m2)

拆除面积

(m2)

改造面积

(m2)

新建面积

(m2)

改造后面积

(m2)

备注

南站房

①西配楼5273 5273 0 10154 10154 含地下部分1340m2

②广厅3410 3410 0 5980 5980 含地下部分1160m2

③东侧车站

服务办公

3367 432 2935 2690 5625

④候车部分8843 450 8393 2436 10829

合计20893 6465 14428 21260 32588

北站房⑥北站房0 0 0 4892 4892 含信号及配电房屋

本次合计20893 6465 14428 26152 37480 含地下部分2500m2(三)xx站房立面

根据对既有主站房的调查研究,并从xx市目前在建的两大客站的建筑风格的分析以及xx站所处的区域位置,xx站站房外立面改造的总体思路为:力求传承原xx大智门火车站百年老站房的文脉,即西洋古典风格。使xx站改造后具鲜明可读性和识别性。其需与既有主站房的改造结合进行。根据建筑方案,车站广厅为高度达31m的高大空间,正面主人口两侧为为高度达47.6m 的钟塔,以及两侧高度近24m的配楼柱廊构成了立面改造的主体。

考虑整个立面完整性,对紧靠车站两侧的既有城市石油大厦和铁路江城大酒店综合楼的体量纳入整体考虑,(建议相应进行立面改造)。突出天际线(建筑轮廓线)节奏感,水平向为五段式构图,作对称处理;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立面轴线,以突出站房主入口。站房正中高大的弧顶和两高耸钟塔,两侧柱廊和顶部厚重的檐口及大尺度构件,突出庞大体量和厚重感和内部的空敞感,整个立面造型平稳,比例严谨,气势恢弘。造型对称而又富于形体和线性变化。

(四)旅客流线设计

1.南站房旅客流线

(1)进站旅客流线——乘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到达地面或地下广场的旅客,可由地面或地下通道,由地面主入口进入车站广厅,根据选择进入各

xx站房改造工程■■■■候车室进站。

(2)普通旅客由广厅进站,一层为基本站台候车室。跨线候车旅客通过广厅楼、扶梯上二层(高架层)进入高架候车室。由进站廊去往各站台。

(3)贵宾:贵宾候车室设在基本站台,跨线乘车的贵宾通过东侧门厅的电梯上至高架候车室东侧进站廊去往各站台。

(4)软席旅客:软席旅客通过广厅,进入一楼软席候车室,检票后,或去基本站台、或通过东侧进站廊跨线去往各站台。

(5)残疾旅客:通过广厅内电梯提升,进入二楼残疾人专用候车室,检票后乘电梯至各站台面。

(6)出站流线——旅客通过站台的楼梯及坡道下行至出站地道,根据需要,选择由地面,或由地道出站。

2.北站房旅客流线

(1)进站人流流线——旅客可直接到达北面基本站台;也可进入二层高架候车室,由进站廊去往各站台。

(2)出站人流流线——旅客可通过站台的楼梯及坡道下行至出站地道,可以直接至北侧地面经检票后出站。

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2005)有关规定,本工程按照方便残疾人实现全方位的无障碍进出站,且所有导向系统均考虑设置无障碍设施进行设计。

(五)地铁二号线车站与xx火车站的对接关系

地铁二号线斜穿车站,其地铁主体不与xx站售票厅综合楼直接发生关系,城市地下空间延伸至车站边缘。向南出站旅客由地下直接出站进入城市地下空间,与其他交通工具换乘。地下空间的旅客无需出地面,通过增设安检设施和一组楼扶梯,直接进入广厅换乘国铁。其在南广厅地面的出口设在广厅的西侧回廊下方,旅客进站流线顺畅,既有较强的导向性,又不影响广厅整体效果。

(六)站房建筑及装修

1.外墙围护结构:外墙主要采用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于装饰面间增加保温块。

2.屋面:

(1)坡(拱形)屋顶采用铝板(含保温隔热);

(2)保温架空隔热屋面:采用卷材防水保温架空隔热钢筋混凝土平屋面。

1)外装修工程

对站房外部土建及设备安装改造涉及的部位和车站外立面部位进行全面的装饰装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地面(含站台面)铺装(花岗石地面、耐磨砖地面等);

墙面(柱面)装修(干挂花岗石饰面、玻璃幕墙、蜂窝板、金属铝板、抛光砖、外墙瓷砖等);

地面、墙面的变形缝;

外廊铝板吊顶(氟碳喷吐);

外装修范围内的所有门窗及其五金配件;

防火门、防火卷帘及防盗卷帘;

栏杆、扶手、楼梯、不锈钢防撞栏杆、独立消火栓等;

室外电梯、自动扶梯的安装及其收口和饰面装修;

2)内装修工程

合理确定各部分装修标准,采用绿色,环保,易洁、坚固、防滑材料,突出交通建筑简洁明快的特色。

明确分区:在各公共区采用不同特点的装饰手法、材料、色彩,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多用轻型隔断材料,尽量使内、外部空间通透。

内装修改造工程内容

地面铺装(花岗石地面、耐磨砖等);

墙面(柱面)装修(干挂花岗石饰面、蜂窝板、金属铝板、内墙涂料、抛光砖、外墙瓷砖等);

xx站房改造工程■■■■地面、墙面的变形缝;

公共区域的玻璃隔断;

其他设备安装及其它区域装修工程。包括以下内容:

灯具、空调风口、喷淋、烟感、温感等器具;

标志系统、疏散指示、车次显示系统、广播、时钟等客运信息系统部件的安装;

电梯、自动扶梯的拆卸与安装及其收口和饰面装修;

室内装修简表:

位置地面天花墙身

公共区花岗石铝合金天花单层铝板及花岗石、

玻璃隔断

办公区抛光砖龙骨石膏板吊顶内墙涂料

人行通道火烧花岗石内墙涂料抛光砖

电子设备房防静电架空地板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内墙涂料

公共区卫生间普通陶瓷地砖内墙涂料瓷砖内墙面

办公区卫生间抛光砖内墙涂料瓷砖内墙面

(七)车站其它配套房屋

由于xx站房本次改造新增建筑面积1.3万m2,且均为高大空间,各类设施需相关配套扩容。

既有变电所低压配电室结构大梁存在安全隐患,已用木架支撑多年,该建筑经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房屋安全鉴定站鉴定报告:“配电所属建筑物安全性等级为Csu需加固后方可使用。”(见附件1)原考虑从现在车站办公楼东侧行邮中心的行包房划出用房安装新增配电设施(目前行邮中心已属铁道部直接管辖),从既有变电所低压配电室结构大梁加固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今后管理等综合考虑,本次变电所按改建:利用现铁路江城大酒店一层车站既有空调机房部分和综合楼二层江城大酒店厨房位置,先期建设车站新配电所;

在既有配电所迁移后,该位置新建车站空调机房。并考虑原楼内单位的

回迁。

在主站房西侧一层安排车站直饮水加工间、车站消防控制室等设备用房。

本次新建消防水池和配套泵房设置于车站西侧的场地下方,地面布置绿化。

电、扶梯汇总表

类别提升高度(m)单位南站房北站房合计总计

电梯

8m 部 5 2 7

10 8.1m 部 1 1

23.25m 部 2 2

扶梯

8m 部8 2 10

16 6m 部 2 2

8.1m 部 3 3

6.5m 部0

6.94m 部 1 1

八、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xx站改造工程可研设计在合武线引入xx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鉴修概算报部核备的基础上(本次设计未含),增加既有站外立面改造及既有站房内部相应改扩建等内容。

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既有xx站站房立面改造工程:拆除既有中央广厅,按照本次方案,重建中央广厅;拆除既有西侧售票大厅,并结合新增柱廊新建西侧售票大厅;拆除既有大候车室东、西两侧部分加建的辅助用房;在主站房临广场中央广厅两侧增设11.2m进深的柱廊;在站房基本站台侧向北扩建5.3m。

2.新建北站房。

3.对xx站与城市地铁与地下广场、北站房与城市北广场等相关工程的结合、配套进行研究、设计。

xx站房改造工程■■■■(1)本次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标准、规定: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BB50223-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JGJ82-91)

《建筑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BJ94-94)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网600477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标准》(2003年4月)

xx市抗震办公室文件《xx市建筑工程实施结构设计规范的若干暂行技术规定》(武抗办字[2003]1号)

xx市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xx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施细则》(武建设字[2001]146号)

(2)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

xx站位于江汉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标高在22.0~23.0米,相对高差一般在1~3米以内。原地面沿铁路路基坡脚沟渠和水塘密布。现多开发为车站和城市建筑区。

2)工程地质

xx站主要揭示地层根据岩性特征自上而下简要叙述如下:

A.第四系新近堆积层(Q4ml)

人工填土:成分为黏性土、碎石、建筑垃圾,杂色,结构松散,厚0~3m。

B.第四系全新统(Q4al+l)

a.黏土夹淤泥质黏土透境体,褐黄色间灰褐色,软~流塑,厚6.3~11.3m;

b.淤泥质粉质黏土,往下渐变为淤泥质粉土,夹薄层粉砂,灰褐色,流塑,厚10.8~25.5m,平均厚约16m;

c.粉砂,往下渐变为细砂、粗砂,局部具黏性土透境体,灰、灰绿色,中密饱和,厚8~18m,平均厚11.7m;

C.基岩

侏罗系(J)石英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含砾砂岩,灰绿、灰白间紫红色,强~弱风化。

3)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主要类型为:

A: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及地四系冲积黏性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地下水埋深约0.5~6米深。

B: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一级阶地下部的砂层中,含水层总厚约10~23m,含水层顶板埋深约7~29.0m,承压水头3~8m,高程13~-8.0m。

根据水样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均无侵蚀性。

(3)有关设计参数

1)基本风压:0.35kN/m2;地面粗糙度:C类;

2)基本雪压:0.50kN/m2;

3)使用荷载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主要活荷载标准值如下:

车站大厅、侯车室、人行通道 3.5kN/m2

商业服务 3.5kN/m2

办公用房 2.0kN/m2

xx站房改造工程■■■■上人屋面 2.0kN/m2

不上人屋面0.5kN/m2

其余设备用房及结构自重按实际荷重取用。

4.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标准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

2)设计使用年限:50年。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4)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站房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5)场地类别为Ⅱ类。

6)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2)上部结构及基础的选型

1)南站房新建部分

改造后站房分为南北两部分,以南站房为主。既有南站房轴线总长度188.6m,考虑结构温度变形分别在N14、N15轴及N26、N27轴间设置两道伸缩缝兼抗震缝,将结构分为三个温度区段,以缓和和解决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三个区段长度分别为66.4m、50.4m、70.4m。各温度区段屋面、楼面进一步采取设后浇带及计算温度应力作用等手段考虑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

东侧办公区(N27~N43交NB~NE轴)为新建建筑,一层标高14.95m,二层标高18.55m,屋面标高22.2m。主要柱网尺寸一般为11.2m×7.2m。

西侧售票、办公区(N1~N14交NB~NM轴)为既有售票厅拆除新建。新建部分由通廊、售票大厅、办公区三部分组成,其中通廊:一层标高14.95m,二层标高18.55m标高,屋面标高22.2m,主要柱网尺寸一般为11.2m×7.2m;售票大厅:一层标高7.9m,二层标高14.95m,三层标高18.55m,屋面标高22.2m,主要柱网尺寸一般为16.8m×7.2m;办公区:结构分别为标高4.25m、

7.95m、11.45m、14.95m、18.55m、22.2m,主要柱网尺寸一般为8m×7.2m。

中间进站广厅及中央通道为拆除新建,进站广厅柱网尺寸为12.6m×11m、其余柱网尺寸为12.6m×7.2m、9m×7.2m,进站广厅屋面柱网尺寸为36m×47m。

结构形式:东西侧售票、办公区楼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间进站广厅及中央通道楼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采用弧形网架结构。

根据建筑及场地地质情况,站房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000mm,以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为避免新建工程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后期构件、基础的变形),原则上两部分基础脱开。新建建筑与既有建筑桩基础发生碰撞时,新建建筑基础均采用扁担梁型式跨过既有建筑桩基础,以避免与既有建筑基础发生联系。

2)南站房改造

根据建筑房屋布局调整,对既有南站房部分区域进行装修及功能改造,相应部位结构根据改造情况进行必要加固处理。

3)北站房

北站房为134mx21m的狭长局部三层建筑,总高31m。柱网尺寸主要为24mx18m,结构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屋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考虑结构温度变形,分别在B2、B3轴及B8、B9处设置二道伸缩缝兼抗震缝,将结构分为三个温度区段,以缓和和解决温度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三个区段长度分别为15m、92m、25m。各温度区段屋面、楼面进一步采取设后浇带及计算温度应力作用等手段考虑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5.主要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及要求

1)钢筋、混凝土:

梁、柱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HRB335级钢筋。梁、柱采用C30~C40混凝土,板采用C30混凝土,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次要构件(如圈梁、过梁、构造柱等)采用C20混凝土。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

xx站房改造工程■■■■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2)钢构件

采用Q235-B、Q345-B钢材。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碳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结构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钢材的强屈比不应小于1.2,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延伸率应大于20%,并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3)焊条

HPB235级钢筋、Q235-B钢材焊接采用E43焊条;

HRB335级钢筋、Q345-B钢材焊接采用E50焊条。

4)框架填充墙体

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砌块容重≤7.5kN/m3。

5)结构构件耐火极限(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支撑多层的柱:2.5h;

支撑单层的柱:2.0h;

梁、钢桁架:1.5h;

楼板、钢檩条:1.0h。

6)钢结构的防锈及涂装:

(1)所有钢构件表面均应进行喷射除锈,防锈等级为Sa2.5。

(2)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防锈防腐防火涂装。防火涂料采用超薄型防火涂料,防火涂料和防锈漆应相容,不产生化学反应。

6.采用的计算程序

整体计算采用同济大学3D3S开发组开发的“3D3S空间钢结构系统CAD 软件”(版本2005V8.0),梁柱配筋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 系列”(版本2004.12)软件。

7.施工特殊要求

1)本工程为既有站改造,原场地建筑物密集,基础施工前必须先调查清楚地下管网的布置,拆除既有建筑,并清除既有建筑基础后方能进行后续工程施工。

2)施工时应对既有建筑的沉降、变形等方面进行密切监测,以确保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

3)施工期间应加强地铁施工与站房施工的协调,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8.其它需交待的事项

1)施工设计前,应根据稳定的站房建筑方案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期间的过渡方案以及施工组织计划,指导设计。

九、建筑电气

(一)工程概述

xx站改造工程新建站台4个,新建北站房、高架候车室、无柱雨棚,改扩建既有站房。改扩建站房总建筑面积42794m2,其中南站房建筑面积24275m2(改造11750m2,新建12525m2),高架候车室面积15511m2,北站房建筑面积3008m2;无柱雨棚面积84000m2。

(二)电源情况

1.既有电源

(1)xx站地区既有郑武电气化工程建成投产的xx10kV配电所(以下称xx第一10kV配电所),目前变压器装机容量为10780 kVA。一路10kV专线电源(新客)从新华路110/10kV变电站接引,2003年xx铁路局已将电缆改造为铜芯240mm2。另一路10kV公用电源(先客)从先锋110/10kV变电站公用回路接引,电缆为铝芯240mm2,不能满足本次站房改造供电要求。xx站既有站房变电所(2x1250+2x1600 kVA)电源由xx第一10kV配电所站房一、二和综合一、二回路供给,电缆线路均为铝芯95mm2。xx站既有站房变电所(2x1250+2x1600 kVA)房屋已为危房,不能满足安全供电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