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悬浮列车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原理《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原理》说起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我有一些心得想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磁铁呢?小时候我特喜欢玩那种小磁铁,把两块磁铁靠近的时候,有时候它们会相互吸引,紧紧地贴在一起,有时候呢,又会相互排斥,让你感觉在把它们挤开。
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呀,就和这个磁铁的特性有很大的关系。
磁悬浮列车主要运用了电磁感应这个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电和磁之间有着一种非常奇妙的互相影响的关系。
就好比两个人配合跳舞,电一扭动,磁就跟着做出对应的动作。
在磁悬浮列车上,轨道上分布着强大的电磁铁。
列车底部呢,也有相应的电磁铁。
当这些电磁铁通电的时候呀,同性磁极就会相互排斥。
这就好像两个人都不想拥抱,一直把对方往外推一样。
靠着这种排斥力,列车就能悬浮在轨道上方一定的距离,一般会距离轨道大概1 - 10厘米左右呢。
再来说它怎么跑的。
这就要说到,除了有这种让列车悬浮起来的电磁铁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电磁铁是用来推动列车前进的。
我们可以把这种推动想象成放风筝。
放风筝的时候呢,你在地上不断地拉拽着风筝线,风筝就前进了。
磁悬浮列车也是类似的道理,这些推动其前进的电磁铁根据一定的程序交替通电断电,产生一种向前的力,不断地拉着列车往前跑,让列车的速度特别快。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磁悬浮列车这么神奇,是不是完全没有摩擦力了呢?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这个问题。
其实呀,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完全没有摩擦力。
虽然列车悬浮起来了,但是空气的摩擦力还是存在的。
这就像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即使你把车轮打的很灵活,没有什么东西阻碍车轮的转动,但是当你骑得很快的时候,你还是能感觉到有一股空气在阻挡着你,这就是空气摩擦力。
不过因为没有了和轨道之间的那种机械摩擦,磁悬浮列车受到的阻力就小了很多很多,这也是它能够快速行驶最大速度能达到每小时430千米左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磁悬浮列车的这个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了不起的。
比如说,它极大的提高了上海交通运输的能力,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速度超级快。
上海磁悬浮列车

来,认识磁悬浮列车认识磁悬浮列车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在考虑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时,应结合我国国情。
发展高速、节能、少污染、占地少的公共交通系统,而磁悬浮列车正是能满足这样要求的较为现实的新型交通工具。
它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可带动一批新兴企业的成长。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电磁磁极间产生吸引力、排斥力的作用原理,以直线电机作为推动力前进的新型交通工具。
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起来。
尽管我们还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称为“铁路”,但这两个字已经不够贴切了。
就拿铁轨来说,实际上它已不复存在——轨道只剩下一条,而且也不能称其为“轨道”了,因为轮子并没有从上面滚过——事实上连轮子也没有了。
它运行时并不接触轨道,只是在离轨道上10厘米的高度“飞行”。
上海磁悬浮列车世界上第一条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将于两年后在上海浦东建成通车。
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磁悬浮列车”立刻成了上海最引人注目,同时又是最令上海人骄傲的一个新名词。
因为两年后,从浦东龙阳路起始站乘上磁悬浮列车,只需6分钟就能到达浦东国际机场。
而同样的路程,如果乘出租车,在道路通畅的情况下,至少需要30分钟。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电磁磁极间产生吸引力、排斥力的作用原理,以直线电机作为推动力前进的新型交通工具。
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起来。
尽管我们还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称为“铁路”,但这两个字已经不够贴切了。
就拿铁轨来说,实际上它已不复存在——轨道只剩下一条,而且也不能称其为“轨道”了,因为轮子并没有从上面滚过——事实上连轮子也没有了。
它运行时并不接触轨道,只是在离轨道上10厘米的高度“飞行”。
磁悬浮列车中国有几条

截止到2022年6月,中国有四条磁悬浮列车,上海磁悬浮列车、都江堰磁悬浮、长沙磁浮快线及北京市的北京地铁S1线,磁悬浮列车坐着是非常舒适的,而且速度极快。
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
20 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
中国磁悬浮列车介绍:
中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买自德国)2003年1月开始在上海磁浮线运行。
2015年10月中国首条国产磁悬浮线路长沙磁浮线成功试跑。
2016年5月6日,中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开通试运营。
该线路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中低速磁浮运营线。
2018年6月,中国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车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线。
2021年12月14日,国内首条磁浮空轨车辆“兴国号”在武汉下线。
上海磁悬浮超导温度

上海磁悬浮超导温度
导语:提到上海,人们自然会想到繁华的都市景象和磁悬浮列车。
作为我国首条高速磁悬浮交通线路,上海磁悬浮列车极大地缩短了市区与浦东国际机场之间的距离。
它的运行速度高达431公里/小时,让乘客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到达目的地。
超导温度是指超导材料在低温条件下电阻为零的特性。
简单来说,超导材料就是在超导温度以下具有零电阻和磁通排斥的特性。
这类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科技界的热点领域。
上海磁悬浮列车正是利用了超导技术,实现了列车与轨道之间的磁悬浮。
在运行过程中,磁悬浮列车通过液氮冷却的超导磁体来实现悬浮和驱动。
液氮的沸点非常低,仅为-196摄氏度,因此在超导磁体中形成了极低的温度环境。
这使得磁悬浮列车在高速运行时能够保持稳定,同时降低了能耗。
除了在上海磁悬浮列车中的应用,超导技术在我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能源领域,超导电缆和超导磁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电力传输效率,降低能源损耗。
在交通领域,除了磁悬浮列车,超导磁浮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超导磁体可用于磁共振成像(MRI)设备,为病患提供精准的诊断。
总之,上海磁悬浮列车作为我国超导技术应用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在高速交通领域的创新实力。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原理

上海的磁悬浮列车原理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力原理悬浮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
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主要分为磁悬浮和推进两个部分。
磁悬浮部分利用了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的原理。
在轨道上安装了一系列的电磁铁,形成了一个磁场。
车辆下方悬挂了一组强大的永磁体,使其产生与轨道上的磁场相逆的磁场,从而产生相应的磁力。
这两个反向的磁场相互作用,使车辆悬浮在轨道上,并且可以稳定地行驶。
推进部分利用了电磁推进原理。
轨道上的电磁铁通过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产生一个推动力。
这个推动力使得车辆在轨道上前进,并且可以控制其速度。
同时,车辆内部也安装了电磁铁,通过调整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可以产生一个反向的推力,从而实现刹车和减速。
通过磁悬浮和推进两个部分的相互配合,磁悬浮列车可以实现平稳地悬浮在轨道上行驶,并且具有较高的速度和加速度。
磁悬浮列车无需接触轨道,因此摩擦力小,行驶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和颠簸感。
这种列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且有助于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
描写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外貌的片段

描写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外貌的片段
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车头像子弹头,它没有车轮,但跑起来却风驰电掣,快得不得了!
2,它的轨道和火车、地铁的轨道不一样,像水泥一样的巨大平板铺设而成,它就是一块巨型磁铁,轨道两侧有两个凹槽,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车底部也都装有一个巨型磁铁。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两个同性磁铁相互排斥,列车就浮起来了
3,上海磁悬浮列车它的轨道跟普通的列车轨道不太一样。
它的轨道就像是一个梯形,两边弯弯的,它的轨道不知道是用那种石头做成的。
磁悬浮列车一部分紧紧扣住了轨道,保持了列车的安全。
行驶起来的时候跟平常的列车不一样,它不像火车一样平衡而缓慢在轨道上行驶。
4,早就听同学说起过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神奇,但真的出现在我眼前的列车却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它那流线型的外表让我垂涎了很久,想象着如果我也有这样一个体型的话,那在水里一定是如鱼儿一般游刃有余。
5,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外观十分酷炫,科幻感满满,醒目的黄色列车沿着轨道徐徐前进,流线型车头、绿色青草和动物图案等定制化的设计完美融合了清远、长隆及高科技三大元素。
上海磁悬浮列车

原理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双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是车辆浮起来。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试运行了一段时间。
磁悬浮有哪些优缺点?为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磁悬浮列车有许多长处: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保护和耗能费用低。
磁悬浮列车的缺点: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不靠得住,不如轮轨列车。
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没有轮子是很危险的。
因为列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只有通过轮子与轨道的制动力来克服。
磁悬浮列车需要高架,高架梁的绕度必需小于1毫米,因此,高架桥跨一般要小于25米,桥墩基础要深30米以上。
比如在上海到杭州的地面上要形成一道200多千米的挡墙。
另外,由于运行动力学的影响,轨道双侧各100米内是不允许有其他建筑物的。
修建沪杭磁悬浮,占地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北京有关磁悬浮的《公示》说明电磁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地面高架桥段,高架线磁悬浮列车运行时可能会对开放式电视接收用户产生电磁干扰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磁悬浮列车是连接上海机场和经济新区浦东和老市中心的主要交通工具。
但是这条线路,并无把机场和浦东中心、老市中心和上海火车站直接连接起来,只把机场和浦东龙阳路2号地铁站连接起来,旅客们必需在其中转。
这样,上海市的一般旅客,要先乘坐公共汽车或地铁,再换乘2号地铁,最后再换乘世界上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到机场。
按照德国公共交通的经验,一次换乘,旅客尚能接受;二次换乘,部份旅客将不优先选用公共交通工具;三次换乘,只剩下不能不采用公共交通的顾客。
从公共交通运输网的组成来看,选用最高时速450千米的磁悬浮列车来连接相距33千米的两地,并非合理的选择,因为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快、时间短的长处并显示不出来,而换车等车的时间和麻烦,超过选用磁悬浮列车所能节约的时间和舒适有人算了一笔账,依照目前的设计水平,磁悬浮列车9节车箱可坐959人,每小时可发车12列,双向运量可达2, 3万人,按天天运行18小时计算,最大年运量可达1.5亿人次。
行业分析报告-上海磁悬浮效益分析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上海磁悬浮效益分析报告带格式的: 边框: 底端: (无框线)带格式的: 右侧: 18 磅3. 1 磁浮交通长大干线经济评价 3. 1. 1 磁悬浮列车简介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高速列车系统,时速可达 400 公里以上,是一种当今世界速度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具有能耗低、噪音小、安全舒适、低污染等优点。
高速磁悬浮交通技术,是第一个完全不用轮子、采用非接触行进的列车系统,不是滚动而是浮动。
她克服了传统的轮轨技术的羁绊,使轨道交通技术更适于环境保护,更经济、更快捷、更安全。
高速磁悬浮列车系统是根据电磁悬浮原理实现支撑和导向的。
在车厢的两侧装有可单独控制的电磁铁,在导轨的下面装有定子组,支撑和导向就是靠它们之间的吸引力来实现的。
悬浮磁铁从下面向上把车厢吸引向导轨,同时,导向磁铁将车厢横向就位。
一个带冗余的电子控制系统保证车厢与导轨的悬浮距离为 10 毫米。
与汽车或传统的火车不同,高速磁悬浮列车系统的推进系统不在车上,而是安装在轨道上。
使其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前进,并有良好的加速性,它可以有效地用于相对的短距离线路或停靠站较多的线路。
1/ 3磁悬浮高速列车的技术概念已经消除了与传统运输方式的安全风险问题。
导轨推进系统的原理使得撞车成为不可能。
如果在同一区间有两列或多于两列的列车同时行驶,导轨上的电机会迫使它们在同一方向上按相同的速度行驶。
因为磁悬浮高速列车导轨没有交叉,所以不会与其他交通系统相撞,车厢包着导轨也不会发生脱轨。
与其他交通系统相比,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在导轨和车厢上的负载极低,从而降低了总体运行风险。
这要归功于悬浮和导向磁铁沿列车两侧的连接车厢的负载传输。
2003 年年初,上海将建成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条正式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交通线。
它包括:建设一条从浦东国际机场到市区龙阳路长约 35 公里的双线、高架磁悬浮铁路,与穿越黄浦江的地铁二号线衔接;初期引进德国高速、常导型的最新磁悬浮列车 3 列,每列为 3 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理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
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是车辆浮起来。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试运行了一段时间。
磁悬浮有哪些优缺点?为什么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磁悬浮列车有许多优点:列车在铁轨上方悬浮运行,铁轨与车辆不接触,不但运行速度快,能超过500 千米/小时,而且运行平稳、舒适,易于实现自动控制;不排出有害的废气,有利于环境保护;可节省建设经费;运营、维护和耗能费用低。
磁悬浮列车的缺点:磁悬浮列车突然情况下的制动能力不可靠,不如轮轨列车。
在陆地上的交通工具没有轮子是很危险的。
因为列车要从动量很大降到静止,要克服很大的惯性,只有通过轮子与轨道的制动力来克服。
磁悬浮列车需要高架,高架梁的绕度必须小于1毫米,因此,高架桥跨一般要小于25米,桥墩基础要深30米以上。
比如在上海到杭州的地面上要形成一道200多公里的挡墙。
此外,由于运行动力学的影响,轨道两侧各100米内是不允许有其他建筑物的。
修建沪杭磁悬浮,占地多,对环境影响比较大。
北京有关磁悬浮的《公示》说明电磁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地面高架桥段,高架线磁悬浮列车运行时可能会对开放式电视接收用户产生电磁干扰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磁悬浮列车是连接上海机场和经济新区浦东以及老市中心的主要交通工具。
然而这条线路,并没有把机场和浦东中心、老市中心以及上海火车站直接连接起来,只把机场和浦东龙阳
路2号地铁站连接起来,旅客们必须在此中转。
这样,上海市的一般旅客,要先乘坐公共
汽车或地铁,再换乘2号地铁,最后再换乘世界上最先进的磁悬浮列车到机场。
根据德国
公共交通的经验,一次换乘,旅客尚能接受;二次换乘,部分旅客将不优先选用公共交通
工具;三次换乘,只剩下不得不采用公共交通的顾客。
从公共交通运输网的组成来看,选
用最高时速45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来连接相距33公里的两地,并非合理的选择,因为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快、时间短的优点并显示不出来,而换车等车的时间和麻烦,超过选用磁悬浮列车所能节约的时间和舒适
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设计水平,磁悬浮列车9节车箱可坐959人,每小时
可发车12列,双向运量可达2, 3万人,按每天运行18小时计算,最大年运量可达
1.5亿人次。
每张车票50元人民币,每年的车票收入就是75亿元人民币。
工程总造价按30亿马克计算,折合人民币114亿元(1马克=3.8元人民币)。
按照这种算法,磁悬浮列车运行线工程的经济效益将是十高的。
从方法上来分析,把磁悬浮列车的最大运输能力,当作线路的年平均客流量来计算,是错误的。
上海机场的客流量是多少,接送客的旅客有多少,有多少旅客将乘坐轿车、出租车、汽车,有多少旅客将乘座磁悬浮列车,这样一算,就知道1.5亿人次的运输量是个大大被夸大的客流量。
就是按照笔者乐观的估计,这条线路的最大客流量为每年1500万人(每天4万人),每年的车票收入只有7.5亿元人民币,除去运行成本,就无法支付投资的成本和利息。
用1.5亿人次的运送能力,来满足1500万人次的客流量,是工程能力上的极大浪费。
如果4个人去机场,每张磁悬浮列车车票50元人民币,还要拖著行李换车,乘坐出租车也是200元,人们就会选择出租车,磁悬浮列车失去竞争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说:“我国上海目前正在运营的龙阳路至浦东机场路段的磁悬浮线,30公里耗资100亿元,现行45元的票价根本没有办法收回成本。
”有人曾估算,上海磁悬浮4年亏损了10亿元,想收回成本要500年的时间。
中新网4月10日电香港文汇报9日从上海发回的报道称,作为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铁路,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投入全天运以来,磁悬浮列车周一至周五的日客流量为4000余人次,上座率只有两成不到;而周末的客流量则可达8000人次左右。
乘客指出,价格过高和搭乘不方便是磁悬浮列车遭到冷遇的主要原因。
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却显示,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交通功能不强,已经几乎成为一个单纯的旅游景点,磁悬浮列车的乘客以中外观光游客和商务考察团队为主,比例高达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