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考点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知识点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如: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有机物,动物的取食。

举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植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兔子吃草;蘑菇培养时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举例: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等;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举例:植物落花、落叶;人体排汗、动物排尿、呼气等。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举例:葵花朵朵向太阳;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举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繁殖的例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籽”;孔雀开屏;家鸡产卵;蜻蜓点水。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举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变异现象。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是生物。

但电脑病毒是程序不是生物。

口诀:需营养,要呼吸,代谢废物要排出;能生长,可繁殖,外界刺激反应急;能遗传,能变异,病毒特殊要牢记。

二、常见的生物:生石花,珊瑚虫。

易错点点拨:1、能生长和运动的物体不一定都是生物。

例如:钟乳石可以生长,汽车、机器人可以运动。

2、不是所有生物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生物。

例如酵母菌及破伤风杆菌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三、生物圈: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限制因素,阳光)。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人教版初一生物认识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初一生物认识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初一生物认识生物知识点1、知识点的认识: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可概括为如下图: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2、命题的方向:本考点主要考查我们对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认识.常见题型为举个实际生活中现象来让我们判定是哪一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并能进行简单地解析.3、解题思路点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经常了一些结合地理条件,如南、北方的温度明显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温度差,导致某些生物在两地生长状况不同的试题.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知识进行区别记忆,有时还会出一些判断属于环境以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或适应的例子.如: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断这一事例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还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个属于典型的环境影响生物的例子.小练习:1. 生物圈中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 自然界中的()的物体叫做生物.3. 生物的生活需要().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二氧化碳,通过()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以()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4. 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找与下列生命现象有关的生物特征:()动物的取食----A生长()植物的开花结果----B营养()人体的排汗----C繁殖()蘑菇由小长大----D排泄()鲸呼气产生雾状水柱----E呼吸.5. 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征,例如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除此之外,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请列出2点)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教版初一生物认识生物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

八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全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全解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全解课标要求
知识结构
教法建议
生物多样性是专有名词,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含义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学生可能并不清楚。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建议
1.课前预习,学会分析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2.走出课堂,回归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并且要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期中考点讲解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期中考点讲解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认识生物》期中考点讲解命题点0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例】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C.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D.观察时要实事求是,从一方面进行观察可以得出结果【答案】D【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其中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和资料分析,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

【详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使观察更加全面和典型。

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并不是观察时特点是比较直接,而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

故选D。

【点睛】明确观察法的概念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例】2.下列属于观察法的是()A.采集植物标本B.网上查找资料C.去图书馆查找资料D.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体的结构【答案】D【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详解】ABD.采集植物标本、网上查找资料、去图书馆查找资料都属于调查法,ABD不符合题意。

C.用显微镜看生物体的结构,属于观察法,C正确。

故选C。

4.科学观察有时需要借助仪器。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生物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5)有遗传和变异;(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

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

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三、生物学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3、生物学发展历程:(略)四、光学显微镜Ⅰ 生物和细胞一、观察细胞的结构(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区别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学会绘图)1、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目镜的倍数×物镜的倍数=放大倍数。

认识生物考点

认识生物考点

认识生物考点一、生物的种类和特征1.种类: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2.生物的特征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二、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和调查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科学的观察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肉眼观察;二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间接观察。

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

调查也有两种方式,一是为了最接近真实情况,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普查);二是在调查范围大、调查对象多,难以进行全面调查时,对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时,要注意选取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通过观察和调查对生物或生命现象进行探究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好计划,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同时要积极地思考,同别人进行交流等。

重点一生命现象的判断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B.机器人演奏曲子C.植物能产生落叶D.猎豹追捕羚羊【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生石花开出黄色花朵,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A不符合题意;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没有生命现象,B符合题意;植物能产生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不符合题意;猎豹追捕羚羊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D重点二生命特征的判断3.夏天时人容易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说明人具有生物的哪一特征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夏天时人容易出汗,出汗是人体排泄身体内产生废物的一种方式,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

认识生物课堂笔记

认识生物课堂笔记

认识生物课堂笔记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2.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4.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包裹,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5.细胞质是细胞内部的液体,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

6.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信息。

7.细胞的功能包括代谢、增殖、分化和遗传。

二、遗传与变异1.遗传是生物种群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的过程。

2.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的DNA分子中。

3.基因是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控制着生物的遗传特征。

4.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改变,导致遗传特征的变异。

5.遗传的方式包括基因的随机分离和基因的新组合。

6.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三、进化与自然选择1.进化是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2.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根据适应性对个体进行选择。

3.自然选择的原则包括适应性、多样性和遗传。

4.适应性是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弱化了不适应的个体。

5.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群中存在着更多的基因变异,提供了适应环境的可能性。

6.遗传是指适应性的遗传通过后代传递下去。

四、物种的形成与演化1.物种是具有相同遗传信息、能自由交配且能繁殖后代的群体。

2.物种的形成包括隔离和适应。

3.隔离是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物种群体不能杂交的障碍。

4.适应是指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性状逐渐发生变化,适应不同的生存条件。

5.物种的演化是指物种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适应环境的变化。

五、生命的多样性与分类1.生命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种类的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生物等。

2.分类是对生物进行系统的划分和归类。

3.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生理、遗传等特征。

4.生物的分类可以通过系统发育树来表达不同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

5.当前认可的生物分类系统是根据生物的种属、目、纲、目等级进行划分。

六、生态系统与生物互动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和平区第八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一 认识生物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和平区第八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一 认识生物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01 认识生物知识点梳理: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的分类:①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②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③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过关检测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同学们,喜欢地球吗?地球因生物的存在而美丽。

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其中全部是生物的一组是①水②泥沙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⑥石块⑦微生物⑧贝壳A.①②⑥⑧B.①③④⑦C.③④⑤⑧D.③④⑤⑦【答案】D【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①水、②泥沙、⑥石块、⑧贝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③小鱼、④水草、⑤青蛙、⑦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D【解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A正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正确;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C正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D错误。

( )3.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

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能生长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繁殖D.要呼吸【答案】B【解析】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 4.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雨后春笋B.蛇的冬眠C.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D.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答案】C【解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分必练 下列语句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_生__物__能__生__长__和__繁__殖___________
2 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 _生__物__能__对__外__界__刺__激__作__出__反__应___
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_生__物__能__排__出__身__体__内__产__生__的__废__物_
3. (2018衡阳)下列属于生物的是(C )
A. 钟乳石 B. 机器人
C. 七星瓢虫
D. 无机盐
4. (2018云南)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D )
A. 蜜蜂采蜜
B. 蝌蚪发育成青蛙
C. 蜘蛛结网
D. 电脑感染病毒
5. (2017岳阳)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 ) A. 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下围棋
b.模拟实验:主要应用于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通过模仿实 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如米勒的模拟 实验、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等。 2. 科学探究的六大环节:提出问题→⑧_作__出__假__设__→制定计划→实施计 划→⑨_得__出__结__论__→表达和交流。 【特别提醒】 (1)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 事实的假设。 (2)科学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
不正确的是( B )
A. 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 抽样调查时选取全部调查对象作样本
C. 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D.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a.普查法: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或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采用普查 法,如人口普查。 b.抽查法:当选取的区域较大,无法一一调查时,应从整体中选取部 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即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时应做到随机取 样,保证样本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样本大小要合适,以减少误差。如了 解某市中学生的身体状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过④_有__目__的__、__有__步__骤___的 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主要包括对照实验和 模拟实验。
a.对照实验 ◆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⑤__实__验____组是指能反映实验目的、 需要研究的、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⑥__对__照____组是指不进行实 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遵循原则:⑦__单__一__变__量__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有时需设重复组、取平均 值)。
①雨后春笋 ②铁树开花
③母牛哺育小牛
④潮起潮落 ⑤开水沸腾
⑥蘑菇由小长大
⑦蜻蜓点水 ⑧机器人演奏 ⑨食物腐败
⑩钟乳石慢慢长大
考点 2 科学探究
1.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推理法、实验法、 测量法等。 (1)观察法:直接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观察。科学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一般在野外自 然状态下进行,主要应用于观察动植物的外形、研究动物的行为等。 (2)调查法: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①__目__的____和调查② ___对__象__(_①__、__②__可__互__换_,)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③_____分_,析最后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法包括 普查法和抽查法。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1讲 认识生物
考点梳理
考点 1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共同(或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①_营__养__。 举例: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自身利用,还直接 或间接地为其他动物提供营养物质。 b.动物间的捕食关系,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生物能进行②_呼__吸__。 举例:绝大多数生物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呼吸不一 定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厌氧细菌呼吸不需要氧气。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③_废__物__。 举例:a.动物通过排泄(排尿、排汗、呼出气体)和排遗(排便)排出废物。 b.植物通过落叶、呼吸等方式排出废物。 (4)生物能对④_外__界__刺__激___作出反应。 举例:a.含
⑥生石花
⑦小溪
⑧珊瑚
⑩七星瓢虫
(2)生命现象和非生命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表现出这一现象的物体是否
属于生物来判断该现象为生命现象或非生命现象。若该物体属于生物,
则其表现出来的这一现象为生命现象;若该物体不属于生物,那么表现
出来的这一现象为非生命现象。
提分必练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_①__②__③__⑥__⑦__⑨____。
b.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举例:a.⑤__生__长____: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 b.⑥__繁__殖____: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举例:a.⑦_遗__传__:龙生龙,凤生凤。 b.⑧_变__异__: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特别提醒】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 __生__物__的__生__活__需__要__营__养_________
2.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方法:关键看该物体是否同时具备生物的共同特 征(即基本特征),而不能只根据某一特征来判断,若同时具备,则为生 物,否则为非生物。
提分必练
①钟乳石 ⑤仙人掌 ⑨珊瑚虫
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_④__⑤__⑥__⑨__⑩___ 。
常考命题点突破
考点 1 生物的特征的辨识
1. (2018娄底)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C ) 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 生物都能繁殖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 (2018潍坊)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D )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考点 2 生物与非生物(生命现象与非生命现象)的判断
B. 生石花开黄花
C. 岩洞中的钟乳石长大
D. 北京天坛回音壁发出回音
考点 3 科学探究方法的理解和判断
6. (2018日照)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
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A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模拟法
7. (2015岳阳)调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中,下列有关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