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

合集下载

头部刮痧 简单易学

头部刮痧 简单易学

1.左侧头部刮拭
1、经脉:三焦经、胆经 2、起止:太阳穴→角孙穴→风池穴
分两部分刮拭 3、患术者位置:术者在患者左侧 4、用板与施力部位:后板拇指
2、后头部刮拭
1、经脉:膀胱经、督脉
2、起止:百会到后发际,以枕骨
突隆为界分上、下后头。依次从上 到下,从左到右。 3、患术者位置:术者在患者左后 侧 4、用板与施力部位:后板拇指
3.前头部刮拭
1、经脉:督脉,膀胱经 2、起止:百会到神庭 3、患术者位置:术者在患者左前侧
4、用板与施力部位:中板四指
4.右侧头部刮拭
方法同左侧头部
注意: 1、术者在患者左侧 2、左手刮拭,
右手扶持额头
5、全头梳理
以左侧头→后头→前头→右侧头的
顺序及方法进行连续的刮拭。
三 头部刮拭主治病症
1、刮拭头部具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疏通全
身阳气等作用。 2、可预防和治疗脑栓塞、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神经衰弱、头痛(各种类型)、高血压病、 眩晕、记忆力减退、头发早白、感冒、脱发 等。
四 头部刮拭注意事项
1、头部刮痧时,不需要涂抹刮痧油。 2、手法应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进行刮拭。 3、高血压急性期禁刮。 4、若出现晕刮现象,如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冷 汗、心饮温开水或糖水一杯。 5、刮完痧注意防寒、避风保暖,服温开水一杯。
头部刮痧
主讲人 祥瑞中华
教学目标
一、头部刮拭操作要领 二、各侧头部刮拭 左侧头→后头→前头→右侧头 →全头梳理 三、头部刮拭主治病症 四、头部刮拭注意事项
一 头部刮拭操作要领
1、环境:避风保暖 2、体位:患者坐位 ;术者站位,术者一只手拇指、 食指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保持头部相对稳定;另 一只手刮拭。 3、手法:面刮法 手持刮扳的后1/2或1/3 ,顺向倾 斜30---45度,自上而下刮拭。 4、力度速度:力度适中、速度慢,以患者承受度 为宜。 5、次数: 20-30次,以患者头部微微发热为宜。

中医头面部刮痧技巧

中医头面部刮痧技巧

中医头面部刮痧技巧
面部经脉气血淤滞是引起皮肤色斑、晦暗的重要原因。

通过刮痧,可以发现皮下有颗粒样、结节样组织,肌肉紧张、僵硬、温度异常或疼痛反应等,这些都是经脉不畅通的表现。

用刮痧板找到并逐一疏通这些节点,可以清除沉淀在皮肤深层的毒素及其他代谢废物,改善面部的气血供应,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

刮痧的手法头面部刮痧技巧
(1)施痧者在患者前额部涂抹少许介质(面部可以用一些化妆品作为介质),开始施痧。

施痧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

(2)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

以皮肤红润为度。

(3)患者闭目。

施痧者用舌ij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

(4)施痧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

(5)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痧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

注意:头面部进行刮痧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刮板操作时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

头面部皮肤十分薄,而且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用力宜轻柔缓和,切忌用力过重、过猛,以免损伤头面部皮肤而影响患者颜面部美观。

头部刮痧操作方法

头部刮痧操作方法

头部刮痧操作方法头部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刮痧手法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疼痛,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头部刮痧的操作方法。

1. 材料准备:头部刮痧需要准备一块刮痧板,常见的刮痧板可以选择玉石刮痧板、角质刮痧板或者牛角刮痧板。

此外,还需准备一些刮痧油,刮痧油可以提高刮痧的效果,使刮痧板在头部皮肤上滑动更顺畅,同时也可以保护皮肤。

2. 准备工作:患者需要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保持舒适的姿势。

头部刮痧前需要将头发梳理整齐,避免头发缠住刮痧板。

3. 刮痧技法:(1) 熟悉头部穴位:头部有很多穴位,例如百会穴、印堂穴、太阳穴等。

在刮痧前,熟悉头部穴位的位置,有助于准确刮痧。

(2) 按摩颈部:先用双手轻轻按摩颈部,从下向上反复揉动,松弛颈部肌肉。

(3) 涂抹刮痧油:将适量的刮痧油涂抹在头部皮肤上,可以让刮痧板更顺畅地滑动,并且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4) 刮痧手法:用手握住刮痧板,以适度的力道,在头部皮肤上刮动。

刮痧的力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不宜过重,避免引起疼痛或刺激皮肤。

刮痧时,可以选择单向刮动或者交叉刮动,刮痧的频率和速度可以根据患者感受来调整。

可以根据需要,对某些穴位进行重点刮痧,如头顶部的百会穴。

(5) 刮痧范围:头部刮痧的范围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一般包括头顶部、颈部以及脑后部。

可以从颈部开始刮痧,逐渐向头顶部方向移动,刮痧时可以顺着毛发生长方向进行,避免伤害皮肤。

(6) 刮痧时间:一般刮痧的时间不宜过长,约为10到15分钟为宜。

可以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受,适当调整刮痧的时间。

4. 刮痧后的护理:刮痧后,面部皮肤容易产生一些红痧或瘀斑,这是正常的反应。

可以用温水洗脸,或敷一些消肿止痛的精油,如迷迭香精油。

此外,刮痧后要避免受凉和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刮痧效果的提升。

总之,头部刮痧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头部穴位,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部疼痛,改善头晕目眩等症状。

常见病症的刮痧操作

常见病症的刮痧操作

常见病症的刮痧操作
1、头部刮痧
刮拭顺序:先刮百会及四神聪,再刮头维至风池,重刮头维、风池,然后点按太阳穴。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方义:“头为诸阳之会”,头部刮痧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2、颈肩部刮痧
刮拭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刮拭。

刮拭方法:补泻兼施。

方义:长期坚持刮拭上述穴位可清除机体代谢产物,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之功能,使之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达到强身健体,缓解疲劳的目的。

3、四肢部刮痧
刮拭顺序:经脉循行方向。

刮拭方法:平补平泻。

方义:刮拭四肢经络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预防疾病,并能清除体内毒素,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中医护理操作刮痧操作流程

刮痧的正确步骤为头部、面部、肩背部、胸部、腹部、四肢。

刮痧时力道应由轻到重,单方向用力,与皮肤间的角度为45度,每次20-30分钟,每次间隔1-2周。

1、头部:以百会穴为界,头顶部向前额发际处,头后部向后颈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2、面部: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3、肩背部: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

4、胸部: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由内向外,由左到右,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

5.腹部:先找到肋骨,往肋骨下缘刮到小腹的位置,由上向下,自左向右刮拭。

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6.四肢: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患者,应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刮拭。

头部刮痧的正确方法

头部刮痧的正确方法

头部刮痧的正确方法
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可以通过刮痧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和紧张,并促进新陈代谢。

下面是头部刮痧的正确方法:
1. 准备工具:一支刮痧板或者硬质的刮痧物,如勺子、硬币等。

2. 准备头发:将头发梳理好并束起,确保头皮清晰可见。

3. 准备皮肤:清洁头部皮肤,以确保没有油脂或污垢。

4. 涂抹膏剂:可以在头部涂抹一层刮痧膏剂或者按摩油,以减少皮肤擦伤。

5. 进行刮痧:用刮痧板或者其他硬物以适度的力气在头部皮肤上进行刮痧。

刮痧的方向应该是从前额开始,往后面刮。

6. 注意力度:刮痧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用力,以免造成皮肤受伤。

7. 方式多样:可以选择直线刮痧、点刮痧、弧线刮痧等不同的方式,根据个人需求来进行。

8. 刮痧时间:每次刮痧应该控制在5-1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时间。

9. 刮痧后保养:刮痧结束后,用温水清洁头部皮肤,并稍微按摩以舒缓头部肌肉。

重要提示:刮痧可能导致一些红斑和瘀伤,这是正常的反应,不要担心。

如果出现剧痛、严重瘀伤、皮肤感染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刮痧并咨询医生。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头、面部刮痧操作方法1.头顶刮痧:头顶正中间是督脉,左右各2厘米是膀胱经。

刮痧时,在这两条经的范围内,由前额开始向后至颈部刮。

刮痧次数可灵活掌握。

建议左、右两边各90次。

2.前额刮痧:从前额中间向右、左平刮至太阳穴,各60次。

3.头侧面刮痧:由太阳穴上部开始,弧形往后、下至颈部,两边各刮60次。

4.耳部刮痧:耳根周围是三焦经区。

用刮板尖揉、压听宫穴(耳屏正中前凹陷处)100次;然后,由听宫穴向上沿耳外廓向后至耳根刮60次。

5.眼部刮痧:内眼角深处上部是睛明穴,用刮板角揉、压100次;沿眉头由内向外至眉尾外凹陷处(此处为丝竹空穴)刮60次;沿下眼框由内向外至凹陷处(此处为瞳子醪穴。

丝竹空和瞳子醪是胆经和三焦经交汇处)刮60次。

6.鼻翼外缘沟中是迎香穴,正对瞳孔眼框下缘是承泣穴,该区域是大肠经和胃经交汇处。

左、右两边各刮60次。

7.颈部刮痧:喉管两边从上到下,左、右各刮60次。

以上刮痧操作约20分钟。

附带说明一下,面部刮痧实际上又是美容刮痧。

长期坚持,皮肤会变得细腻有光泽,皱纹减少。

四肢刮痧操作方法1.腿外侧有3条阳经,内侧有3条阴经。

可在膝盖以下内、外侧各刮痧90次。

2.同样在胳膊肘以下内、外侧各刮痧90次。

以上刮痧操作约10分钟。

几点注意事项:1.刮痧力度:力度适中,宜略有热、胀感,微痛感为佳。

2.刮痧时要心静,精神专一。

最好舌舔上腭。

3.刮板以牛角刮板最好,用木梳背亦可。

高血压患者如能按以上办法天天刮痧,坚持半年到一年(起码头、面部刮痧不能间断),必能见效。

据我的`切身经验,半年以后,低压首先下降。

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的缘故,高压下降较慢,起码要一年以上。

在刮痧期间,不要停服降压药,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用量。

【刮痧的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

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

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头皮部的刮痧的常用手法:头部刮痧板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多条阳经都循行头部,在刮痧是常常用到的是头部中央位置的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三条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类似于我们日常的梳头,头部刮痧有专门的刮痧板,在力度、方向、时间等方面都有要求。

头部两侧刮痧1.刮拭头部两侧:应从头两侧开始至头后侧,以耳朵为中心,用刮痧板的齿面从鬓角开始刮至风池穴部位,整个手法像是在划一个问号,一气呵成,然后再从鬓角开始向风池处刮拭,始终单向刮痧,力度由轻到重再到轻,一般刮拭20-次3即0可,左右刮拭方法一致。

头部两侧的刮痧对于治疗偏头痛有很明显的效果。

头部前侧刮痧2.刮拭前头部:应该从前发际开始至头顶正中,由于这个部位比较宽,刮痧板不能够一次性刮拭完毕,所以常常将这个部位分三条进行刮拭,力度同上,刮拭次数由自身症状来定,保健刮拭25次左右,实证多刮、重刮;虚证少刮、轻刮。

1后头部刮痧3.刮拭后头部:从头顶正中开始到后发际,后头部的刮拭力度、次数和前头部一致。

全头部刮痧4.刮拭全头部:以头顶正中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全头部刮拭。

次数不限,力度以被刮拭者能接受为宜,刮拭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疼痛感比较明显的"结节"说明本部位循行经络运行不畅,可以采用重手法多次刮拭,疏通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几乎适用于大多数的头部疾患。

刮痧的时间为早上最好,因为此时头为诸阳之会,此时自然界的阳气上升的最快,最利于保健、头部疾患的治疗。

晚上一般最忌讳刮痧头部,当然对于一些熬夜加班的人来说,如果此时刮痧是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左右的。

头部刮痧注意事项:1.头部刮痧时不需涂抹刮痧油,以宽齿按摩梳为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部刮痧的具体操作手法
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对五脏六腑有调节功能。

经常作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疼、改善大脑供血,因此很多老人都以梳头的方法来达到保健的效果。

长期做头部刮痧还有利于改善头发干燥、脱发的现象。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头皮部的刮痧的常用手法:
头部刮痧板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多条阳经都循行头部,在刮痧是常常用到的是头部中央位置的督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三条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类似于我们日常的梳头,头部刮痧有专门的刮痧板,在力度、方向、时间等方面都有要求。

头部两侧刮痧
1.刮拭头部两侧:应从头两侧开始至头后侧,以耳朵为中心,用刮痧板的齿面从鬓角开始刮至风池穴部位,整个手法像是在划一个问号,一气呵成,然后再从鬓角开始向风池处刮拭,始终单向刮痧,力度由轻到重再到轻,一般刮拭20-30次即可,左右刮拭方法一致。

头部两侧的刮痧对于治疗偏头痛有很明显的效果。

头部前侧刮痧
2.刮拭前头部:应该从前发际开始至头顶正中,由于这个部位比较宽,刮痧板不能够一次性刮拭完毕,所以常常将这个部位分三条进行刮拭,力度同上,刮拭次数由自身症状来定,保健刮拭25次左右,实证多刮、重刮;虚证少刮、轻刮。

后头部刮痧
3.刮拭后头部:从头顶正中开始到后发际,后头部的刮拭力度、次数和前头部一致。

全头部刮痧
4.刮拭全头部:以头顶正中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全头部刮拭。

次数不限,力度以被刮拭者能接受为宜,刮拭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疼痛感比较明显的"结节"说明本部位循行经络运行不畅,可以采用重手法多次刮拭,疏通经络。

头部刮痧的方法,几乎适用于大多数的头部疾患。

刮痧的时间为早上最好,因为此时头为诸阳之会,此时自然界的阳气上升的最快,最利于保健、头部疾患的治疗。

晚上一般最忌讳刮痧头部,当然对于一些熬夜加班的人来说,如果此时刮痧是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左右的。

头部刮痧注意事项:
1.头部刮痧时不需涂抹刮痧油,以宽齿按摩梳为佳。

2.头部刮痧时,梳板压力中等,速度适中,此为平补平泄之法。

3.过程中若有痛、酸、胀、麻等感觉,属正常现象,正是经络不通的表现。

4.患者刮痧时应双手配合,一手扶持患者头部一手刮拭,以保证头部的稳定和安全。

背部刮痧具体操作手法
中医认为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俞穴,为内脏气血输注之处,刺激背部脏腑俞穴,对五脏六腑的精气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不但是人的支柱,内在的脊髓神经还是人体大脑与四肢末端及内脏联系的桥梁,人体各个部位的神经支配几乎都是从脊柱两侧分布出来的。

根据神经分布和经络腧穴的特点,通过出痧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驱邪散热、提高人体抵抗力的功能。

不仅可以祛风泄热,还可以起到调理全身整体功能的作用。

操作程序如下: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4)刮膀胱经:先刮外膀胱经,后刮内膀胱经(内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1.5寸的位置,外膀胱经在脊椎两侧各旁开3寸的位置)
(5)向下斜刮肋骨缝:刮五条至六条肋缝即可(不可刮在肋骨上),以督脉为刮拭起点,刮至肋骨下为止。

每条刮拭部位都不要可以追求出痧,以所刮拭部位汗毛孔张开为宜。

在背部的刮痧过程中,由于背部是人体比较大的反射区,所以在刮痧过的局部会出现痧斑黑紫的现象,这可能就是对应的脏腑功能、经络出现了问题。

肩颈部刮痧具体操作方法
肩颈部是连接头部与躯干的一个桥梁,肩颈部承担着人体头部血管、神经、经
络与全身的沟通,因此可以说肩颈部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体全身的健康。

通过刮痧疏通肩颈部的经络,不仅可以治疗肩井的疾患,对于人体面部的疾病也有很大的改善。

以下介绍肩颈部的刮痧方法:
选择坐位或俯卧位,暴露颈肩刮拭部位,用热毛巾擦拭清洁。

颈部刮痧
坐位肩颈刮拭方法:
首先,在颈部涂抹均匀刮痧介质(刮痧油),并用刮痧板的平面在皮肤上摩擦到有热感为度,被刮痧者一定要放松。

其次,先从颈部正中刮痧开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从颈部上的风府穴向下刮至大椎下的陶道穴;从哑门两侧的天柱向下刮至风门穴。

刮痧板应以45度角平面向下均匀一致,从轻手法逐渐加力到中度手法。

整个刮痧过程中刮痧板都要有一种渗透到皮肤内部的力,每一条刮痧带刮拭15-30次。

最后,再从双侧的风池穴刮至肩井穴,风池穴和肩井穴采用点压、按揉法。

颈部一律采用轻手法刮痧,刮15-30次。

肩部刮痧
颈部俯卧位刮痧
让患者将前额面部放于床的凹孔中,俯卧于刮痧床上,保持颈部前屈而充分暴露颈肩部的皮肤,施者应坐在顾客被刮者的正前方。

从后发际正中的风府穴刮向第一胸椎处的陶道穴,然后刮两侧的天柱至风门,使用轻刮法进行,每一部位刮拭15-20次。

刮拭后发际两侧的凹处的风池穴至肩正中部的肩井穴,在两侧肩上进行刮拭,每一侧刮拭15-20次,使用轻手法,风池和肩井可用点压、按揉手法。

胸部刮痧操作手法
刮痧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活血化瘀等各种功效,但是因为刮痧的不同部位,针对不同的部位刮痧的要求技巧也是不相同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习惯了刮痧时只刮后背,长时间如此会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衡,所以在补阳的同时还要刮拭胸腹部以补阴。

以下介绍胸部的刮痧方法:
胸部刮痧
胸部刮痧的操作顺序先刮任脉(即中间),一直刮到胸骨的最下端,用单脚刮法;再避开乳头分别横向刮拭左右两侧。

对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的接触角度要小,受力就相对越小,角度以45°为宜,力度要轻。

患者仰卧位,施痧者位于患者左右侧,开始施痧。

(1)施痧者涂抹少许介质于患者胸骨柄体表处,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任脉循行部位的胸骨柄体表,刮至膻中穴时,可稍微多刮几下,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到上皖穴止,局部痧出为度。

(2)用刮板角轻轻点揉天突穴(点揉天突穴时用力要轻揉,此处深部为气管所在,用力过重会引起呛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为中线,施痧者用刮板分别向左右两侧沿肋骨横向刮拭,刮痧时整个刮痧板要紧贴肋骨,角度要小,经过乳头时(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治疗)要绕过,至局部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

胸部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在胸部刮痧的时候,不仅可以改善女人的乳腺增生、胸部血液循环不良等状况,而且对于心肺肝胆脾胃这几个脏器的治疗、保健、预防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胸部刮痧的注意事项:
除了中间竖着刮拭以外,胸部肋骨区域要横向刮拭(胸部是肋骨所在的地方,一般刮痧都是从上往下刮的,在胸部只有中间是从上往下刮,其他地方都是横着刮,尽管经脉是竖着的,但我们不能竖着刮,竖着刮的话,那刮过一根一根的肋骨不就像搓衣板一样吗?对瘦的人来讲就太难受了,所以胸部由肋骨的地方都要横着刮。

如果人比较瘦,刮拭时力度要轻,如果刮的力度过大、刮的时间很长,容易造成骨膜的损伤。

横刮时,要横着大面积的刮拭。

刮板是有一定宽度的,它每次接触皮肤的区域就是刮板的宽度,千万不要拿角部,沿肋骨沟去刮,易造成肋骨的损伤。

肋骨的区域刮的时间不要太长。

一般局部刮痧刮到毛孔微微张开就可以了,若刮的过度,就会造成骨膜的损伤。

乳头部位千万不要刮。

四肢刮痧操作具体方法
四肢的刮痧,不仅可以帮助笼统意义上的"通经活络",而且可以针对具体经络,做治疗意义上的"通经活络"。

下面是常用于通经活络的四肢刮痧的方法图解。

手臂刮痧顺序图
第一步:四肢内外侧涂上刮痧油,从上肢开始:刮拭手臂内侧,从上向下经过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然后刮拭上肢外侧部,从上向下经过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腿部刮痧图
第二步:下肢先刮拭膝眼:刮拭前先用刮板的棱角点按膝眼,由里向外,宜先点按深陷,然后向外刮出。

然后刮拭膝关节后部,委中穴可重刮。

大腿内侧刮痧顺序图
第三步:刮拭下肢内侧部:从上向下经过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重点穴位血海、曲泉、阴陵泉、膝关、阴谷等)。

大腿外侧刮痧顺序图
第四步:刮痧下肢外侧部:从上向下经过足阳明胃经(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膝阳关、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殷门、浮郄、委中、委阳、合阳等)。

四肢刮痧注意事项:
1.膝关节宜用刮痧板棱角补法刮拭,体弱、肌肉萎缩者尤其要注意。

2.四肢刮拭是应尽量拉长,不明包块、感染、骨伤、挫伤、痣瘤、皮肤溃破等不宜刮拭。

3.下肢静脉曲张、水肿患者,应从下向上改变方向刮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