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并发症要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并发症要检查什么项目
糖尿病并发症有很多种,其表现出来的症状部分是一样的,所以有些病人会分不清究竟自己的情况是属于哪种并发症,对此无所适从。
但我们都知道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可达可小的,一定要做好预防,所以只要病人有症状表现出来就要做相应的检查,那么,检测糖尿病并发症要做什么检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陈规血糖监测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和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操控,最终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急性。
2、24小时尿蛋白检查:对防范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诊断意义。
升高显示有早期肾病。
3、胰岛素或C肽检查: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还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4、尿酮体检查: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
尿中酮体过多称酮尿症,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强烈呕吐、子痫、强烈运动、饥饿、应急状态等。
5、血脂检查:定期检察血脂,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许多并发症都是在高脂血症基础上发展的。
操控好血脂,操控好血糖。
6、缺血的检查:下肢体位试验:糖尿病足患者的在抬高下肢30-60秒钟后可见足部皮肤明显苍白,肢体下垂后可见中部呈紫红色。
如果静脉充盈时间(足部皮肤由苍白转红润的时间)在15秒以上,说明该下肢供血明显不足。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实验室检查一、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手段。
1、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是指至少 8 小时未进食后的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通常为 39 61mmol/L。
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则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以确认诊断。
2、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餐后2 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 小时后的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一般<78mmol/L。
餐后 2 小时血糖≥111mmol/L,且伴有糖尿病症状,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同样需要复查。
3、随机血糖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刻抽取的血糖值。
当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糖尿病症状,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 2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正常范围一般在 4% 6%之间。
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指标之一。
此外,它还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是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于空腹血糖或餐后 2 小时血糖处于临界值,或疑似糖尿病但血糖检测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试验过程中,患者需要空腹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分别在服糖后 30 分钟、1 小时、2 小时、3 小时测量血糖。
通过观察血糖的变化曲线,有助于明确诊断。
胰岛素和 C 肽检测胰岛素和 C 肽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
通过检测胰岛素和 C 肽水平,可以了解胰岛β细胞的功能。
1、胰岛素释放试验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测定血清胰岛素水平,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
通过观察胰岛素分泌的曲线,可以判断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2、 C 肽释放试验C 肽与胰岛素等量释放,但 C 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检查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和检查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来自于它的各种并发症,预防并发症是控制糖尿病继续发展的主要任务,那么围绕并发症的相关检查主要有哪些呢?1.尿常规: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尿常规不仅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血糖水平,还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有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2.尿微量白蛋白:包括“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随机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mAlb/Cr)”测定。
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通过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
3.血糖、血酮体、血乳酸、血渗透压及二氧化碳结合力:这些指标主要用于确诊有无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4.肝、肾功能: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肝功异常及糖尿病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是禁用的。
5.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肥胖,三者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人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及体重。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正常范围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
6.眼科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变早期患者往往没有症状,而一旦出现视力下降,往往病情已是晚期,几无逆转可能,所以,糖尿病一经诊断就应做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早治疗。
7.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有无缺血及心律失常,心脏超声可以发现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有无异常。
许多糖尿病人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即便是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也往往没有疼痛等警示症状,很容易被漏诊。
因此,初诊糖尿病人一定要做心电图检查,排查心血管疾病,以后也要定期复查。
8.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通过踝反射、振动觉、压力觉、针刺痛觉及温度觉这5项专科查体可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筛查和诊断,必要时还可做神经肌电图检查。
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
据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年发表了一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撰写的论文,指出中国现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
此外更糟糕的是,约有5成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前期对自己的情况并不能很好了解。
本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和防治,常发生致残、致命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糖尿病防治的四早原则,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需做哪些检查呢?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具体有哪些呢?解放军一七一医院飞行员(亚健康)健康体检管理中心朱主任介绍说,糖尿病体检项目主要有以下十一种,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以下。
一、糖尿病体检项目一:血糖(半月一查)反映瞬间血糖值,是最理想的监测手段。
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查餐后血糖应按正常治疗饮食情况下,每天查4-7次,时间分别是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睡前等,要根据病情决定。
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
其意义为:可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
空腹血糖高,意味着基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差,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能力强。
餐后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岛素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
提醒您: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餐后血糖正常。
因为进餐是一种负荷,一些保存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一旦进食,胰岛素的作用就显得不足,即表现出餐后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时,都要检查血糖,可同时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也可间隔检查。
若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有条件者可自备血糖仪,在家自测血糖。
原则上,血糖稳定者,监测血糖次数可减少,血糖不稳定者、伴发一些特殊情况如发烧、腹泻等,或初期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应增加监测血糖的次数。
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发症该做哪些检查

0分 导 致感 觉 失 常 ,分 辨 不 出刺激 的是 哪个 趾 头 。如 果 激动 ,平 稳 呼吸 ,休息 1 钟再 作 。
眼下 正值 秋 末冬 初 ,人体 血 液循 环 减慢 ,正 是 尿 病 眼 部 并 发症 ,每 年 均 应 检查 1次 ,尽量 在 早 期
血 管病 、糖 尿病 足 等 并 发症 的 高 发季 节 ,糖 友 更该 排 查 眼部疾 病 。 坚 持 定期 进 行血 管 早 期病 变 等 筛 查 。医 生认 为 ,糖
必检项 目 5: 电图 心
医生 理 由 : 这项 检 查用 来 早 期排 查 冠心 病 、心
能 早期 发 现 并积 极 干预 ,糖 尿 病 。 是 可 以逆转 的。 急梗 死 等心 血 管 并发 症 ,有 时还 需 要 患者 做 平板 运 肾病
另外 ,糖 尿病 肾病 患者 在 I 几乎 无 异样 感 觉 ,容 动试 验 来确 定是否 潜 藏 冠心 病 。糖 尿病 患 者 由于 存 期 易被忽 略 而错过 最佳 逆转 期 。 在 神 经病 变 ,其 感觉 比普 通人 差 ,一 般 人 出现 心绞
生 在 病 程 >5年 的糖 尿病 人 ,并 随病 程 而上 升 。 Ⅳ 如 感觉 不 到 疼痛 ,应 考 虑 出现 下 肢血 管神 经 病变 的 期 为 显性 糖 尿病 肾病 期 ,这 一 期 的特 点 是大 量 白蛋 可 能 。 白尿 出现 。 V期 为 。 能 衰竭期 。 肾功 提 示 : 有 糖 尿 病 家 族 史 、 多 胎 妊 娠 、 肥 胖 如 及 高血 压 等 人群 特 别要 重视 微 量 尿 白蛋 白检 查 ,若
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高发率。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且严重的病理改变,可导致多种生理功能障碍和器官损伤。
因此,筛查糖尿病并发症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可以降低并发症所引发的医疗成本。
本文将重点探讨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方法和意义。
概述: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为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两类。
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病和糖尿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应该包括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特定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必要时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合理的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病变,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正文内容:1.微血管病变的筛查1.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1.1.1静脉造影检查和眼底照相术1.1.2视力测定1.1.3ICGA检查1.2糖尿病肾病的筛查1.2.1尿常规检查1.2.2肾功能指标检查1.2.3肾脏超声检查1.2.4肾活检1.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查1.3.1神经传导速度检查1.3.2神经电图检查1.3.3脚底压力测定1.3.4皮肤敏感度测定1.3.5神经病变自评量表2.大血管病变的筛查2.1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筛查2.1.1心电图检查2.1.2心脏超声检查2.1.3冠状动脉造影2.1.4血脂检查2.1.5血压检查2.2糖尿病脑血管病的筛查2.2.1脑血流图检查2.2.2磁共振成像检查2.2.3电子眼镜2.2.4脑电图检查2.2.5脑脊液检查3.其他相关筛查3.1外周动脉疾病的筛查3.1.1踝臂指数测定3.1.2血液循环动力学监测3.1.3食指反射3.1.4营养状况评估3.2肺功能的筛查3.2.1肺活量测定3.2.2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测定3.2.3肺泡动脉气体交换3.2.4负荷肺功能检查3.2.5肺动脉压力测定4.筛查方法的意义4.1及时发现病变4.2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4.3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4.4减轻病人的痛苦4.5降低医疗成本5.结论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怎么检查并发症

糖尿病怎么检查并发症文章目录*一、糖尿病怎么检查并发症*二、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三、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饮食进行保健糖尿病怎么检查并发症1、糖尿病怎么检查并发症1.1、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等,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后要每年检查一次,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应开始相应项目的检查,第一次检查结果正常者以后每一两年复查一次,有可疑症状时随时复查。
1.2、糖尿病视网膜的检查,包括视力、眼底镜检查,必要时需做眼底小瞳孔成像或眼底造影。
1.3、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要检查肾脏病变,首先检查尿常规,如果尿常规化验显示蛋白阴性者,还应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如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随意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有时还可检查肌酐清除率和血清生化,一般每两三个月测定一次。
1.4、糖尿病足的检查,患者需要每天自己检查双足一次,观察有无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感觉变化,有无破损和感染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2、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是什么2.1、糖尿病并发症以糖尿病肾病为例,糖尿病不仅对一般健康危害大,而且有很高的致死和致残率,致死率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排在第三。
2.2、引发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都很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高,血流缓慢,所以极易引发下肢血管病变,也就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并发症—糖尿病足 ,如果耽误治疗还会导致截肢。
2.3、引发眼部病变,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最常见的是会导致视网膜病变。
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世界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
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预先服用保护血管健康、维持血流畅通的药物,以及早预防眼部病变。
3、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3.1、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自我监测、教育及心理疗法。
具体治疗方案根据病情而定,但是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十分重要。
3.2、积极治疗血脂异常。
糖尿病专科体检检查内容

糖尿病专科体检检查内容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糖尿病的危害在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对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专科体检是一种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或疑似患者的全面检查,旨在早期发现和评估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专科体检的检查内容。
二、糖尿病专科体检的检查内容1.血糖检测:血糖检测是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基本手段。
常规的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反映胰岛素的基础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胰岛素的储备功能。
对于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检测频率和次数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而定。
2.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情况的指标,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HbA1c的正常值范围为4%-6%,高于7%提示血糖控制不理想。
定期检测HbA1c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3.尿常规:尿常规检查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等指标。
尿糖阳性提示血糖值超过肾糖阈,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损伤,尿酮体阳性提示酮症酸中毒。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肾病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4.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指标。
糖尿病可引起肾脏损伤,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
肾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5.血脂检查: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通过血脂检查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血脂异常,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6.眼科检查: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眼底镜检查等。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保护视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项目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造成本病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防治的关键所在。
因此糖尿病并发症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1、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部的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的控制情况等有关。
常见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玻璃体出血等,它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肾病
约30%-40%的1型和20%左右的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20ug/min或30mg/24h可诊断。
3、心脏病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另外,糖尿病容易合并血压、血脂异常,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也要进行血压、血脂的监测。
4、神经病变
60%-70%的糖尿病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神经损害表现,包括周围
神经病变、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病变、颅神经病变,表现为肢端感觉减退、丧失,或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尿失禁,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客观金标准诊断方法是神经电生理检查,即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
5、周围血管病
全身大血管均可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
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而进行早期防治。
6、微循环异常
糖尿病微血管病主要累及眼底、肾脏,也可以通过对甲襞进行微循环检查,间接推断全身微循环状况。
以牙周病最为常见,糖尿病患者牙周病患病率可达30%左右。
慢性牙龈炎反复发作,齿槽骨萎缩,久而久之,造成牙齿松动脱枯。
因此糖尿病患者体检时还应该进行口腔科体检。
糖尿病病人很多,这部分人除了一直监测血糖,还要当心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如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等均要留心。
因此糖尿病体检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发现很多并发症的早期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