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必考题型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题题型

高考化学大题题型

高考化学大题题型
1. 结构式题
题干中不提供化合物的名称,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结构式进行解答。

通常包括分子式、官能团、有机反应等内容。

2. 反应机理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有机反应的条件和初始物质,要求学生根据反应机理推导出产物的结构式。

3. 计算题
题干中提供数值,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分析,例如摩尔质量、电量计算、溶解度等。

4. 分析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化学实验现象或结果,要求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或解释现象涉及的化学原理。

5. 推理题
题干中给出一组实验条件和结果,要求学生推断出可能的反应类型、物质之间的关系等。

6. 选择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问题和若干选项,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

7. 判断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表述或论述,要求学生判断其真假。

8. 解答题
题干中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较详细的文字解答。

9. 综合题
题干中综合了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和解答。

注意: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高考化学大题题型,具体题目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以具体题目为准。

高中化学必修二高考必考题型

高中化学必修二高考必考题型

高中化学必修二高考必考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选择题类型有:1.单选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唯一的一个正确答案;2.配对题:要求将两组给出的选择项进行配对,形成正确的对应关系;3.多选题:要求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另一种经常出现在高考中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意思,在给定的空格内填写正确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填空题类型有:1.字母填空:要求在给定的空格内填写一个字母或字母组合,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等;2.数字填空:要求在给定的空格内填写一个数字或数字组合,如分子式、反应方程中的系数等;3.词语填空:要求在给定的空格内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如化学名词、化学概念等。

三、判断题判断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意思判断给定的陈述是正确还是错误。

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判断题类型有:1.正误判断:要求判断给定的陈述是正确还是错误,常用的答题方式是在括号里标注“对”或“错”;2.判断填空:要求根据题目意思填写括号内的“对”或“错”。

四、解答题解答题是高考中较为复杂的题型,要求考生详细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解答题类型有:1.简答题:要求就一个问题进行简要的回答;2.计算题:要求进行一定的计算,并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和答案;3.推断题:要求根据已给出的条件进行推断,并给出推断的依据;4.证明题:要求根据已学知识证明一个命题是否成立,需要逻辑思维和学科知识深度。

五、实验题实验题是高考中涉及实验操作的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操作,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在高中化学必修二中,常见的实验题类型有:1.设计实验: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实验原理和常识设计实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2.分析实验: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实验结果和条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高考必考题型的介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熟悉各个题型的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和答题顺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归纳高中化学各类型答题模板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__,若不再产生沉淀,则__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__离子未完全沉淀。

(3)洗涤沉淀操作:将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二、实验设计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

2.答题模板: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入……有……生成……的是……例:设计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气体分别是SO2和CO2。

答案一:取适量品红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适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于两洁净的试管中,分别通入两气体,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气体,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实验现象描述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1.答题策略:有关化学实验的描述不仅要求准确,还要求完全,有时还需要指明是何处产生了什么现象,先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其答题规范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结合特殊要求进行分析处理:(1)“海”(溶液):①颜色由……变成……;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③溶液产生倒吸;④生成(产生)……色沉淀;⑤溶液变浑浊;⑥产生大量气泡(有气体从溶液中逸出);⑦有液体溢出。

化学高考常考题型和知识点

化学高考常考题型和知识点

化学高考常考题型和知识点化学是理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高考中的重点科目之一。

化学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各种知识点,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从常考题型和知识点两个方面,对化学高考进行探讨。

一、常考题型1.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化学中,选择题多为单选题,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中,常见的选择题有化学方程式平衡、化学反应类型、元素周期表等。

例如: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Mg + H2O → Mg(OH)2 + H2B. CaCO3 → CaO + CO2C.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D. HCl + NaOH → NaCl + H2O2.计算题化学计算题考察考生对化学计算的掌握程度。

其中,常见的计算题有摩尔计算题、质量计算题和体积计算题等。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化学计算的公式和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

例如:将10.0g 的Na2CO3固体溶解在200ml的溶液中,求其浓度。

3.实验题实验题是测验考生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理解能力的重要题型。

这类题目常常要求考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实验方案、解读实验现象等。

例如:学生通过将Zn片浸泡在CuSO4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变重,并产生了红褐色的沉淀。

请解释这一现象,并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二、知识点1.化学方程式平衡化学方程式平衡是化学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题目中。

例如:已知N2O4(g) ⇌ 2NO2(g)的平衡常数Kp为0.20,求当N2O4(g)和NO2(g)的初始浓度均为0.10mol/L时,此平衡体系的平衡浓度。

2.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是化学考试中的基础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例如:将40g的Fe和60g的O2按化学计量比进行化学反应得到Fe2O3。

高考化学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高考化学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高考化学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高考化学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化学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7~13,单选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26~28题为必考题,36~38题为选考题。

(一)必考题(共43分)26题,14分27题,15分28题,14分(二)选考题:共15分。

从3道化学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选择填空看题15秒没思路,记为不会;2.简答题看题30秒没思路,记为不会;3.题目有思路,方法比较复杂,且没把握能做对,记为不会。

高考化学备考技巧高考化学复习时要注意学会审题,对于高考来说,不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和知识点,还要有很好的审题能力,如果你的审题能力不行的话,就算你知识掌握的再好也不知道该如何答题,也不会答对答案的。

在高考化学复习时一定要知识自己的薄弱处在哪里,不要将所有知识点都列入复习的重点,这样的复习是抓不住复习重点的,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将复习的时间都用在自己的不足之处,自己已经掌握的地方可以少一些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提升成绩的关键。

怎样复习化学知识多练:高三全年的学习中,练习是复习的重要一个环节,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的标准。

一般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能有效地提升做题的准确率和速率。

多想:通过近年的高考分析不难发现,高考对于记忆的要求逐渐淡化,更多的强调要求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反思、理解、整理,进而内化为自身的学科素养。

多总结: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归纳总结好。

特别是高考常见的考法、经典的题型,每一种类型的解题技巧,善于通过整理平时做错的每一道题,形成错题集,经常性的回看,减少再次出错的概率。

2023高考化学的主要考查题型

2023高考化学的主要考查题型

2023高考化学的主要考查题型高考化学的主要考查题型一)考查题型高考对化学知识的考查主要包括四种题型:化学反应原理题、实验题、元素或者物质推断题和有机推断题。

选择题的知识点又分为必考知识点和选考知识点。

(二)考查的试题内容1.选择题对于选择题,考查的内容较为基础,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但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牢靠,善于运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选择题的必考知识点包括化学的生产生活常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与运用和电解的相关知识。

选考知识点包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阿伏伽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2.化学实验题化学的基础就是实验,实验题能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为精准的理解,所以基础的实验题是化学的必考题。

所谓实验,就是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最根本的角度观察现实的生产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汽车尾气的处理、空气的净化、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还有进行实验的条件选择。

3.化学反应原理题化学反应原理题的涉及范围较广,与化学平衡、电化学和电解质都有关系。

考查内容包括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等,并且会以图像图表的形式进行考查。

4.元素或者物质推断题元素或者物质推断题多与实际工业相联系,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考查的强度高。

主要考查C、Na、S等元素和物质的性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材料在节能环保要求下的合理运用、对化学反应过程了解的程度。

5.有机推断题有机推断题是试题中的选做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同分异构体、物质的名称、光谱的分析、结构简式和结构式等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高考化学三大题型

高考化学三大题型

化学高考三大题型一:选择题选择题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考察内容主要包括: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元素化合物〔碱金属、Al、Zn、Mg、Fe、Cl、S、P、N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离子鉴别等〕、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同位素的原子构造、常见分子的空间构造、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响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官能团的构造及性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氧化复原反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盐类水解、pH值的简单计算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多步反响关系式确实定、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

二:推断题推断题包括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

无机局部包括框图题:突破口〔特征反响、特殊现象、特殊颜色、重复出现的物质、特殊反响条件、特殊量的关系〕;推断题:物质构造〔核外电子排布、晶体性质〕、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方程式的书写:审题〔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充分利用信息写出并配平〔先氧化复原,再电荷守恒,后质量守恒〕。

有机局部包括反响类型:加成,取代〔硝化、酯化、磺化、水解〕,氧化〔加氧、去氢〕,复原〔加氢、去氧〕,消去〔醇、卤代烃〕、加聚,缩聚等〔从构造改变判断〕;化学式书写:注意题目要求〔构造式、构造简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生成有机物时别漏无机物,注意配平;有机合成:信息的使用;框图分析、官能团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等。

〕三:实验题实验考察在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搞好实验复习对提高分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局部包括试剂存放:广口瓶、细口瓶、棕色瓶、密封等;药品的取用;温度计的使用:液面下、支管口处、水浴中、溶液中等;实验操作的考前须知:醛的二个典型反响〔反响环境问题〕、酯化反响〔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苯酚与浓溴水〔沉淀存在〕、实验室制乙烯的温度、Fe〔OH〕2的生成操作〔滴管在液面下〕、几种仪器的读数〔天平、量筒、滴定管等〕、气密性检查:①常用方法、②特殊方法;喷泉实验原理;尾气吸收的方法〔导管、倒置漏斗、球形枯燥管、燃烧〕;气体制备;装置连接顺序:〔制备-除杂-枯燥-验纯-检验-收集-性质实验-尾气处理〕;接口处理〔强氧化剂存在时橡胶管的处理〕;定量实验:原理、计算依据、称量〔往往仪器与药品一起称〕、气体收集〔排液体法〕、误差分析〔根据表达式〕;实验步骤:排序〔气密性检查在装药品前〕、操作书写〔定量实验注意平行实验二次以上〕;失败原因分析:漏气、条件控制不好、气体通入速度过快、冷却时吸水、干扰等;物质的检验、别离和提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别离和提纯物质,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响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展判断、推理;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题型考察重点

高考化学题型考察重点

高考化学题型考察重点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高考化学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通常会出现在每个知识点的考察中。

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计算、实验操作等。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高中化学的基础,也是其他知识点的基础。

常见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离子、化学键、原子结构等。

考查形式通常是给出一个描述,要求选择正确的概念。

例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变成氧化物。

B.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C. 分子是指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

D. 元素是指由两种以上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正确答案:B。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化学反应类型、配平化学方程式等。

例题: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中,反应类型是____。

A. 酸碱中和B. 氧化还原C. 生成D. 分解正确答案:B。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等。

例题: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

A. 2H2 + O2 → 2H2OB. CaCO3 → CaO + CO2C. 2H2O → 2H2 + O2D. HCl + NaOH → NaCl + H2O正确答案:D。

氢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是一种置换反应。

4.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常见的考察内容包括摩尔计算、溶液计算、气体计算、酸碱计算等。

例题:0.5 mol的H2SO4溶解在500 mL水中,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____。

A. 0.1 mol/LB. 1 mol/LC. 0.5 mol/LD. 5 mol/L正确答案:B。

摩尔浓度等于溶质的物质量(mol)除以溶液的体积(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必考题型
实验复习应在《考试大纲》的指导下,根据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并结合近年来高考实验试题,从观察识记、操作运用、分析表达、设计评价四个层次,采用递进的方式复习。

在复习中,教师既要抓好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实验设计和评价的讨论,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一、抓“双基”,全面掌握实验内容
根据《考试大纲》对实验内容和能力的要求,可分四个专题进行复习:
1.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有:常见仪器的规格、用途、使用方法,包括仪器连接、固定、组装和洗涤等;常用试剂的取用和保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溶液的配制与中和滴定(包括天平、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试纸的使用。

2.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
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检验、尾气回收以及实验安全等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如制气的装置分三类:固—固加热装置、固—液或液—液加热装置、固—液或液—液不加热装置。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过程,使用的装置有洗气瓶、干燥管、硬质大试管等,收集的装置和方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确定,为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要设尾气吸收装置。

3.物质的检验
其流程可归纳为鉴定、鉴别、推断。

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取少量待检验物质(固体应配成溶液)加入适量试剂鉴别,简要叙述检验步骤,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4.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制备
这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高考中常以“实验操作要领和原理”类的题目出现。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是要重视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和科学探究,把握其操作要领,挖掘出其应有的价值。

二、重探究,积极提高综合能力
近年来,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对综合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考查。

因此,学生在系统复习实验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应注意灵活运用,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注重对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2011年全国卷第28题模拟登山运动员所需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的合成,先后考查了考生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三、创新能力的建议
1.在基本仪器使用中探究
任何化学仪器都有其特殊用途,但并非唯一用途。

如复习干燥管时,思考它还能用来做什么实验(燃烧气体、简易启普发生器、防止倒吸),要勤于讨论和思考。

复习洗气瓶的使用时,可用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组装成洗气瓶。

教师提问学生:“洗气装置除了洗气外,还有哪些用途?”如此复习能使学生对简单的仪器倍感兴趣,思维得到活化。

2.在常规实验操作中探究
实验操作也不能墨守成规,应适时创新。

如2011年山东高考卷第30题(4)小题: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1.210,k=6.310;h2co3的电离常数k=4.5,k=4.7。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

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用于比较ph的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

解答本题需要常规的思考过程,但又不拘拟于某个套路。

我们可设计多种方案。

例如:
方案一:配制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so3和nahco3溶液,用酸度计(或ph试纸)测两溶液的ph,前者的ph小于后者,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二:将so2气体依次有过nahco3(或na2co3)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方案三:将co2气体依次有过nahso3(或na2so3)溶液、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证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学生还可以思考有没有新的方案,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应该多提出几个“假如”,多问几个“为什么”,创新的思路自然会被激活。

3.在定量实验的设计中探究
高中阶段的定量实验较少,已给定的实验方案往往单一。

在复习时,教师应以常规题为基础,对其进行引申和拓展,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创新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评价,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2011年安徽卷第28题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反应速率等相关知识放在一块进行了考查,验证实验设计,整个过程既有定量分析(坐标图的应用)和定性分析,又有创新设计。

总之,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要立足于教材已有的实验素材与探究素材,从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入手,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并拓宽教材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要做到基本实验仪器的活用、多用与巧用,要从原理出发多方位思考和设计,注重对实验知识进行重点的系统类比归纳。

经过以上各方面的训练,学生的实验基础、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定能达到高考复习的预期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