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译文注释及鉴赏答案《马嵬·其二》是由李商隐所创作的,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马嵬·其二》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马嵬·其二》唐代: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传一作:鸣)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其二》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马嵬·其二》注释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 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未卜:一作“未决”。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句: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
马嵬(其二)分析

咏史诗鉴赏思路
1、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的情感
3、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生平、创作风格。
2、理解把握《马嵬》中的内容、情 感以及作者的态度。
3、分析其艺术手法。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 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 有《李义山诗集》。
安 史 之 乱
甘露之变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 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 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 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 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 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 、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 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 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 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 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第一题
1 、首联运用典故,讽刺了唐玄宗 的痴心妄想,也在一方面衬托了他 的悲。“徒闻”、“未卜”、“休” 流露的讥讽语气,又为下文定了基 调。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其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全)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与训练卷

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
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
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
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
“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
“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
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
“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
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
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
李商隐《马嵬(其二)》问答练习

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其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马嵬》比较阅读

•
五十七、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
五十八、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
五十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
六十、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佚名
马 嵬 【清】袁枚
❖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 虽然也以《马嵬》为题,但在内容上与李商 隐的两首诗似有不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 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作者一反前人着眼于皇家的生离死 别的写法,认为其实民间夫妻离散的悲惨,远 甚于帝王之家。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与同 情。
参考答案:两首诗歌都以安史之乱中李隆 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为素材。
❖ 2.比较一下:两首诗的主题哪一个更深刻? 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两首诗都马嵬之变,兼讽喻之意。第 二首诗更胜一筹。第二首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 不及卢家有莫愁”点明题旨,反问含蓄有力。启 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 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
二十九、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奥赖利
•
三十、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
三十一、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
三十二、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李商隐诗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07课 李商隐诗两首·知识概览·【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858),晚唐重要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喜欢。
有?李义山诗集?,代表作?无题??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
在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为“温李〞。
【重点理解】古今异义一弦一柱思华年..古义:青春年华。
今义:青少年时代。
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义:伤春之心。
今义:男女之间互相爱慕的情怀。
只是当时已惘然..古义:迷惘,茫然。
今义:形容失意的样子。
一词多义端⎩⎪⎨⎪⎧锦瑟无端.五十弦〔名词,缘故〕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事物的一头〕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尽头,边际〕 徒⎩⎪⎨⎪⎧海外徒.闻更九州〔形容词,空,没有根据的〕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名词,门徒,弟子〕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副词,只,仅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形容词,白白的〕迷⎩⎪⎨⎪⎧庄生晓梦迷.蝴蝶〔动词,迷恋,沉醉〕迷.不知吾所如〔动词,分辨不清〕棋迷.〔名词,沉醉于一物一事的人〕以迷.天下之主〔动词,迷惑〕 可⎩⎪⎨⎪⎧此情可.待成追忆〔副词,难道,哪能〕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及⎩⎪⎨⎪⎧ 不及.卢家有莫愁〔动词,如,比得上〕望尘莫及.〔动词,赶得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动词,到,到达〕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介词,趁〕初九及.下九,嬉戏莫相忘〔连词,和〕 【难点探究】1.前人称?锦瑟?中的“思华年〞是本诗“一篇之主〞。
试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它是如何成为全诗之主的。
李商隐《马嵬(二)》

李商隐诗选读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
回 事了轻引她轻头 带起上 过唐的 ,玄饰 实物际宗。上和诗是人否杨这定贵了里这用妃虚“的妄徒爱之闻说”情二。故字将事此, 表现接了着对,指唐出玄“他宗生的未卜嘲此讽生。休”。意为:来世
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 无争的事实。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尾联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四纪:四十八年。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 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莫愁:古时洛阳女子。南朝乐府歌辞《河东 之水歌》道:“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 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极写 莫愁婚姻的美满。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 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虎旅: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报晓: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唱报晓。 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 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只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 报晓敲击更筹。
颔联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
国家战乱。
马 嵬(其二)
李商隐
马嵬,是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辖镇, 地处关中腹地。
东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朝廷 委派名叫"马嵬"的地方武官,率众筑城, 固守疆土而得名。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唐代"安史 之乱"爆发,唐玄宗西逃,在此地爆发震 惊中外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被赐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
李商隐《马嵬》阅读问答及答案
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
牵牛。
”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
的哪种境遇?
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
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
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
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
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
明确:对比
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
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
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
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10、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
明确: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1、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
明确: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
12、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反问。
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
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
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13、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诗歌内容掀起波澜,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结果。
14、请说说本诗的特点有哪些?
明确:对比、倒叙和讥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