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本句型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

小学语文常见的句式类型陈述句、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感叹句、拟人句、比喻句。
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
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
例如:(1)今天下雨了。
(2)我还没有吃饭。
(3)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2、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否定含义,否定反问句表肯定含义。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比一般陈述句更为有力,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如:(1)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 ———你今天要上学。
(2)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3)难道你不觉得这样做事不对的吗?——这样做事是不对的!3、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例:(1)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1(2)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
(3)“究竟谁是最晚到的呢?答案是小强”4、疑问句:简单说,把一般陈述句改成疑问句,就是啦例:(1)他是个老师。
(陈述句)——他是个老师吗?(疑问句)(2)今天下雨了。
——今天下雨了吗?(3)我还没有吃饭。
——我还没有吃饭吗?(4)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吗?5、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是一个好孩子。
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6、否定句: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例如: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7、双重否定句:句子中有双数个否定词。
例如:(1)你不是不会做作业。
(2)在巨人的训斥下,小朋友们不得不离开花园。
8、把子句:含有把子的句子就叫做把字句。
9、被子句:含有被字的句子就叫被字句。
10、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小学语文基础句型练习课件

小学语文基础句型练习课件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基础句型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份小学语文基础句型练习课件。
一、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陈述一个事实或表达一个观点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我喜欢读书。
”在练习陈述句时,可以让同学们进行仿写。
给出一些关键词,如“公园”“美丽”,让他们组成陈述句:“公园非常美丽。
”还可以通过判断对错的方式,加深对陈述句的理解,比如“他不喜欢运动”这句话,如果改为“他喜欢运动”,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
二、疑问句疑问句是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
常见的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反问句。
一般疑问句通常以“是不是”“有没有”“能不能”等开头,例如:“你是不是生病了?”回答一般用“是”或“不是”。
特殊疑问句则是用“什么”“哪里”“谁”“怎么”等疑问词开头,比如:“你的书包在哪里?”“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反问句表面上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或否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像“难道这不是你的书吗?”意思就是“这就是你的书。
”练习疑问句时,可以让同学们根据给定的情景提出问题,比如描述一个生日聚会的场景,让他们提问“聚会上有多少人?”“大家都准备了什么礼物?”等。
三、祈使句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禁止等语气的句子,句末用句号或感叹号。
比如:“请你把门关上。
”“不要在走廊里奔跑!”在练习祈使句时,可以让同学们分辨哪些是请求,哪些是命令,还可以让他们将陈述句改为祈使句,如“我们要保持教室整洁”改为“请保持教室整洁!”四、感叹句感叹句是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像“多么美丽的花啊!”“这天气真热呀!”练习感叹句时,可以让同学们通过添加感叹词和标点,将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比如“他跑得很快”改为“他跑得真快呀!”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基础句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小学语文句型总结

小学语文句型总结语文是学习的基础课程,而句子则是语文学习的基石。
掌握好句子句型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一环。
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小学语文句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句子,进而提高语文水平。
一、基本句型1. 主谓句:主语和谓语动词构成的句子,是最基本的句型。
例如:“小明跑步。
”、“鸟儿飞翔。
”等。
2. 主谓宾句: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构成的句子,宾语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小明吃苹果。
”、“我看见了一只小猫。
”等。
3. 主谓补句:主谓动词和补语构成的句子,补语通常是对主语或宾语的描述或补充说明。
例如:“我觉得很疲倦。
”、“小狗变得很乖巧。
”等。
二、陈述句的变化句型1. 反义疑问句:在肯定或否定句后面加上相反意义的疑问句,用来询问对方是否同意或不同意。
例如:“你喜欢吃苹果,对吗?”、“他不喜欢跳舞,是吗?”等。
2. 否定句:在句子前面加上“不”、“没”等词,表示否定的意思。
例如:“我不去学校了。
”、“她没吃饭。
”等。
3. 祈使句: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劝告等,常用动词原形开头。
例如:“请帮我倒杯水。
”、“关上窗户。
”等。
三、特殊疑问句型1. 什么句型:用来询问事物、情况、性质等。
例如:“你在做什么?”、“这是什么动物?”等。
2. 哪里句型:用来询问地点、位置。
例如:“他在哪里?”、“这本书在哪里买的?”等。
3. 谁句型:用来询问人、动物、物体的名称。
例如:“谁是你的好朋友?”、“谁拿走了我的书?”等。
四、感叹句型1. 多么……的句型:用来强调程度或感叹事物。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啊!”、“多么棒的表演!”等。
2. 多么……的一句话句型:用来强调简短语句的含义或情感。
例如:“多么勇敢的一句话啊!”、“多么动人的一场演出!”等。
五、比较句型1. 像……一样句型:用来比较事物的相似之处。
例如:“她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这个橙子像太阳一样明亮。
”等。
2. 和……一样句型:用来比较事物的相等之处。
例如:“她的成绩和我一样好。
小学语文句型(超全面概念+分析+例题)

小学语文句型解析一、常见句式1、陈述句:陈述句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①今天下雨了.②我还没有吃饭。
2、疑问句:对事物表示疑问的句子。
①他是个老师吗?②今天下雨了吗?3、祈使句:向别人提出请求或命令的句子,一般用句号。
当语气比较强烈时,用感叹号。
①请你把窗户打开一下。
②油库重地,请勿吸烟!4、感叹句:只需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啊”和“!”,有时应加上“真”、“很”、“多么"、“太”. ①今天下雨了啊!②你真聪明啊!5、反问句:反问句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唯一并是肯定的。
①难道你今天不用上学?———你今天要上学.②难道同学们今天要回家?——同学们今天不回家。
6、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①数学难吗?其实不难.②妈妈,今天早上吃什么呢?哦,原来是吃饺子.肯定句: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
①你是一个好孩子。
②你不是不会做作业.二、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陈述句: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宾语部分)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动作(谓语部分)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谓语部分)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谁是主语谁是宾语。
例如: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包住了.被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包住了。
练习:英雄的狼牙山五壮士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
孙民找到了这本书.指导员交给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
宽广美丽的大草原陶醉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
美丽的西双版纳迷住了中外游客.诸葛亮的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万魏兵。
在最后关头,董存瑞舍身炸掉了敌人的碉堡.把字句变被字句1、首先将”把“前面主语放在“把"的后面,“把”后面的宾语放在“把"的前面。
2、然后将“把”换成“被"例如: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这幅画被我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练习:1、我把作业做完了。
一年级语文句式大全

一年级语文句式大全
1. 主语+谓语:例如,“我写字”、“你唱歌”。
2. 主语+谓语+宾语:例如,“我爱妈妈”、“他喜欢小狗”。
3.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例如,“我给妈妈买了一束花”。
4. 主语+谓语+表语:例如,“他很开心”。
5. 主语+谓语+宾语+宾补:例如,“我们选他做班长”。
6. There be句型:例如,“桌子上有一本书”。
7. 主语+谓语+宾语+地点状语:例如,“我们在公园里玩”。
8. 主语+谓语+宾语+时间状语:例如,“我明天要去上学”。
9.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时间状语:例如,“昨天我给妈妈买了一束花”。
10. 主语+谓语+表语+时间状语:例如,“现在我很累”。
11. 主语+谓语+宾语+宾补+时间状语:例如,“最近我们选他做班长”。
12. 疑问句:例如,“你今天去不去公园?”。
13. 反问句:例如,“难道你不喜欢唱歌吗?”。
14. 感叹句:例如,“多么美丽的花朵啊!”。
小学语文三到六年级重点句型

小学语文三到六年级重点句型
1. 主语+谓语主语+谓语
这是最基本的句型,所有的语句都是由主语和谓语组成的。
如:
- 猫喜欢游泳。
- 小明在学校研究。
2. 主语+动词+宾语主语+动词+宾语
宾语是动作的接受者。
如:
- 我喜欢篮球。
- 妈妈爱我。
3. 主语+系动词+表语主语+系动词+表语
系动词是表示状态、特征的动词,表达主体的状态或特征。
如:
- 小华变成了一只小猫。
- 他很高。
4. 主语+动宾结构主语+动宾结构
宾语是被动,动作发出者和动作承受者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
如:
- 她把书丢在了桌子上。
- 他把玻璃杯摔碎了。
5. 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句
这类问句的回答通常不能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要用
详细的陈述来回答,而且答案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否定的。
如:
- 你喜欢吃苹果吗?
- 今天是星期几?
6. 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中,有两个选项供回答,选择其一来回答这个问句。
如:
- 你去学校还是去电影院?
- 他是喜欢她还是喜欢别人?
以上是小学语文三到六年级常用的句型。
掌握这些句型,是学
好语文的关键之一,希望各位同学好好学习。
(完整版)小学语文基本句型大全

疑问句用陈述句的语序,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感情色彩。
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
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
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反问句”、“设问句”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
汉语中,一般对疑问句有以下四种分类方式:是非问句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
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
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特指问句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
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
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
选择问句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
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
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
正反问句正反问句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
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
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
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
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反问句,疑问句四种当中的一种,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小学六年级上知识点句型

小学六年级上知识点句型1. 五种基本句型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孩子们将学习五种基本句型,即主谓句、主谓宾句、主系表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这些句型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对于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2. 主谓句主谓句是最简单的句型,由主语和谓语构成。
例如:“小明跑步。
”、“小红画画。
”在主谓句中,主语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谓语是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
3. 主谓宾句主谓宾句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构成的句子。
例如:“小明喜欢读书。
”、“我吃了一个苹果。
”在主谓宾句中,主语执行动作或拥有某种性质,宾语则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主语的属性。
4. 主系表句主系表句是由主语、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的句子。
例如:“花朵变得美丽。
” 在主系表句中,系动词是连接主语和表语的词语,表达状态、特征或身份变化。
5. 并列句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同级的分句构成,每个分句之间使用逗号或者连接词连接。
例如:“小明喜欢读书,小红喜欢画画。
”、“我骑自行车去公园,妹妹则选择步行。
”并列句可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增强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6. 复合句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构成。
从句可以是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或者状语从句。
例如:“我喜欢花朵的颜色。
”、“小明帮助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复合句可以使句子更加复杂,表达更加具体的信息。
7. 句子变换在写作中,为了使句子更加丰富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句子变换来改变句型。
例如,将一个主谓句改为主谓宾句,或者将一个简单句变为并列句等等。
句子变换可以提高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8. 总结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程重点学习了五种基本句型,即主谓句、主谓宾句、主系表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句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句子变换也是提高句子丰富度的好方法,孩子们可以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不同的句型,使文章更有特色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基本句型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二、句式变换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
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
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
”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
”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
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
没有看见。
”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
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
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
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
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
”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
“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
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三、扩句和缩句
缩句,是把句子中的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
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扩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是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和生动。
扩句和缩句都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四、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是进行句子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修改病句,不仅可以提高我表达能力,减少病句,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分辨能力,发展思维。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词语氨基酸不当、重复啰嗦、词序颠倒、前后矛盾、分类不当、不合事理等等。
修改病句,首先要找出病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认真修改:最后要认真检查句子意思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完整。
要记住,修改病句必须遵循“不改变原意”这一原则。
五、关联句
句子依据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复句是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
复句内的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同一个复句里的分句,说是的是有关系的事,它们又是由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因此也称作关联句。
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既然……就
2、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
3、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哪怕……也即使……也
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还
5、并列关系: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
一会儿……一会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选择关系:是……不是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联词语一般都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
(如“可是”、“而”、“因此”等)
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