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篇一:实验14实验指导书重庆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报告实验14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的目的是设计出工作机理独特有效、结构新颖巧妙的机械产品。
机械创新设计的关键是原理方案设计,它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性能、功效和性价比等。
原理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有许许多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机械产品能够实现预期功能,二是性能良好。
为达到第一个基本要求,常常采用“功能分析法”,将机械产品的总功能逐次分解成多个基本功能,进而找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的基本机构,将这些基本机构组合后形成创新设计的方案。
为达到第二个基本要求,常常是在多个方案中优选,并可用设问探求法优化方案。
所以设计者首先必须知道各种机构能够具有哪些预期功能,以及实现预期功能的性能如何,其次要了解创新设计的主要技法。
14.1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原理方案设计的内容、过程及创新设计技法,巩固《机械创新设计》理论知识。
2.了解各种传动系统的功能及特点、各种机构的功能及特点、机构尺度综合的方法,巩固《机械原理》理论知识。
3.根据给定的设计平台和设计任务,设计出机器原理方案,训练创新设计方法启发创新思维、意识。
14.2实验器材JpYs-cD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1.机械结构(1)总体结构如图14-1所示。
JpYs-cD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总体结构如图14-1所示,主要由底座(安装平台)、驱动源、减速器、联轴器、带、链、过渡节、平面执行机构等传动部件组成。
可根据需要按一定的形式组合成不同的机械传动系统。
其中底座(安装平台)、驱动源、传动部件、负载部件为整体结构。
底座(安装平台)上有T形槽,可根据安装需要布置系统。
1图14-1JpYs-cD机械系统原理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台总体结构(2)安装平台安装平台由机柜和铸铁平台组成,如图14-2所示,铸铁平台上有纵横间隔(100mm)的T型滑槽作为安装组件用。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5日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内容(1)了解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3)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如设计一个简易的齿轮传动系统。
2. 实验步骤(1)学习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运动副、机构、机械零件等;(2)分析实验要求,确定设计目标;(3)进行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绘制设计图;(4)制作模型,并进行测试和调整;(5)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设计了一个简易的齿轮传动系统,包括齿轮、轴、轴承等零件;(2)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和结构;(3)绘制了设计图,并进行了模型制作;(4)模型测试结果符合预期。
2. 实验分析(1)在设计过程中,首先了解了机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了零件的合理选择和结构设计,提高了设计的可靠性;(3)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了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通过实验,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对机械设计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2.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3. 提高了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实验效果;2.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应注重精度和装配质量,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 在实验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
实验报告人:XXX指导教师:XXX日期:2023年11月15日。
机械设计基础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械设计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XX 学期开展了机械设计基础的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目的1. 巩固和深化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4. 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复习;2. 机械制图与绘图技能训练;3. 机械零件的测绘与加工;4. 机械装置的装配与调试;5. 创新设计项目实践。
四、实训过程1.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复习在实训开始前,我们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包括机械原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方法等内容。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 机械制图与绘图技能训练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机械制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了各种绘图工具和软件的使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绘制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纸,为后续的机械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3. 机械零件的测绘与加工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机械零件的测绘方法,掌握了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了各种加工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完成机械零件的测绘和加工任务。
4. 机械装置的装配与调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机械装置的装配方法,掌握了各种装配工具的使用。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机械装置的调试方法,掌握了调试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能够完成机械装置的装配和调试任务。
5. 创新设计项目实践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创新设计项目实践。
在项目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机械装置。
通过实践,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实训收获1. 巩固和深化了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2.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4. 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指导老师:目录1.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 (3)2.实验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53.实验三、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64.实验四、渐开线齿轮的参数测定……………………………………………….85.实验五、台虎钳的拆装、结构分析和夹紧螺杆的强度校核………………..106.实验六、减速箱的拆装和轴系的测绘………………………………………..13.2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及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会根据实际机构绘出其运动简图的技能;2. 巩固机构结构分析原理及活动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量具: 1. 机构模型、直钢尺,2. 三角扳、铅笔、橡皮擦和草稿纸(学生自备)。
三、实验内容:3四、实验思考问答题:1. 机构运动简图有什么用途?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什么问题?2.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选择构件的不同瞬时位置,会不会影响运动简图的正确性?3.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量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有什么帮助?4. 你对这次实验有何认识、意见和建议?4实验二、刚性转子动平衡演示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刚性转子不平衡的危害;2. 了解刚性转子不平衡的利用;3. 掌握用动平衡机进行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机;2.Ф200mm刚性转子;3.各种不同重量的小平衡块或数个M12螺栓;4.配重用电子小天平。
三、实验数据的记录:试验机名称转子直径(mm)工作转速(r/min)平衡试验次数YYW―300型硬支承动平衡试验机 175 940~1440 转子重量(kg)约50 实验转速(r/min) 415~1095 右平衡平面左平衡平面不平衡质量(kg)所在相位(°)不平衡质量(kg)所在相位(°) 1 2 3 4 5 6 注:设转子的工作转速为1500 r/min,实验转速可取工作转速的1/3。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指导教师: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评定: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或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2、学会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进一步理解机构自由度的概念,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3、加深对机构结构分析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缝纫机头;2.学生自带三角板、铅笔、橡皮;三、实验原理:由于机构的运动仅与机构中所有构件的数目和构件所组成的运动副的数目、类型、相对位置有关,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形状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一些简略符号(见教科书有关“常用构件和运动副简图符号”的规定)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运动副的相对位置,以此表明机构的运动特征。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l、测绘时使被测绘的机械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仔细观察机构的运动,分清各个运动单元,从而确定组成机构的构件数目;2、根据相联接的两构件的接触特征及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各个运动副的种类;3、选定投影面,即多数构件运动的平面,在草稿纸上徒手按规定的符号及构件的连接次序,从原动件开始,逐步画出机构运动简图。
用数字1、2、3、……。
分别标注各构件,用英文字母A、B、C、,……分别标注各运动副;4、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即转动副间的中心距和移动副导路的方向等,选定原动件的位置,并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正式的机构运动简图。
五、实验要求:l、对要测绘的缝纫机头中四个机构即a.压布、b走针、c.摆梭、d.送布,只绘出机构示意图即可,所谓机构运动示意图是指只凭目测,使图与实物成比例,不按比例尺绘制的简图;2、计算每个机构的机构自由度,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自由度相对照,观察计算结果与实际是否相符;3、对绘制的机构进行结构分析(高副低代,分离杆组;确定机构级别等)。
六、思考题: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实验二齿轮范成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基本原理;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用变位修正来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基础的相关知识,熟练使用相关工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自身动手能力与实际应变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是设计、制作和测试一台简易的手摇发电机,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手摇发电机是一种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与传统发电机相似。
由于旋转磁场的作用,磁感线会跟着线圈旋转,从而在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利用这个原理就可以将人体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
四、实验步骤1.设计手摇发电机的框架:需要确定手摇发电机的框架大小和形状,画出初步的设计图等,然后在SOLIDWORKS等相关软件中进行3D建模,制定出框架的具体参数。
2.制作手摇发电机的框架:使用自动加工工具将框架进行机械加工并进行整体组装。
3.设计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发电机部分的设计,并制定发电机的制造参数。
4.制造手摇发电机的发电部分:使用自动加工工具进行发电机部分的制造,并将其与框架进行整体组装。
5.测试手摇发电机:使用测试工具进行手摇发电机的测试,测试其输出功率以及电压波动等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五、实验结果经过制作和测试,手摇发电机的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最大输出功率为2W,电压波动较小。
六、实验思考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框架的加工精度不够高、发电机部分的输出功率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加以解决并不断完善。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的认识,同时也让我通过实践了解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应变技巧。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足,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机械设计基础(4学分)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课
4学分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学科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成绩:
南京理工大学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分析与设计
2、有下划线的字符为[CQP-B型设备]必填参数;
3、其余为[交流电动机实验设备]必填参数。
(1)工况Ⅰ(张紧力F0=N;使用张紧轮是否)
项
目
测
点
测定数据
计算数据
n1
W1
F1
n2
W2
F2
a1
a2
M1
M2
η
ε
F
1(空载)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工况Ⅱ(张紧力F0=N;使用张紧轮是否)
项
目
NO.:1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演化过程:
NO.:2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验证曲柄存在条件:
演化过程:
NO:3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F=
演化过程:
NO.:4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
机构名称:
1、工况Ⅰ
2、工况Ⅱ
3、
工况Ⅲ
允许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工况Ⅰ:Fe1= N;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含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两部分)二OO五年二月机构与机械零件认知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各陈列柜的基本内容;2、绘出2~3个陈列柜中机构运动简图;四、思考题:1 、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这些机构中的运动副各有什么特点哪些四杆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2、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两相交轴、两交错轴的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哪些?哪种齿轮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运动?3、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为哪几种?带转动有那集中失效形式?4、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5、滚动轴承的常用类型有哪些?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6、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工作中常见的润滑剂有几种?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四、思考题(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是否可以任意确定?若任意确定会不会影响简图正确性?(4)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会产生什么结果?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及工具三、实验内容:(1)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的已知数据:基本参数 m= ;α= ;z= ;h a= ;c = ;变位量 xm=(2)简述范成法加工齿轮标准齿形的步骤:(3)实验原始数据及图表A范成齿形图粘贴处:B基本几何参数计算注:在填写此表时,只要求以标准齿轮为基准,说明变化情况,并不要求写出公式或具体数值,如:和标准齿轮相比,某参数“不变”,“增加”或“减少”,则在表中只写“=”,“↑”或“↓”即可。
4、透明纸分别将标准齿轮和正负变位齿轮的一个完整齿形以分度园为基准重叠描绘出来,以使观察比较和分析。
四、思考题1(ha*+c*)m?2?并说明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含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两部分)
二OO五年二月
机构与机械零件认知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各陈列柜的基本内容;
2、绘出2~3个陈列柜中机构运动简图;
四、思考题:
1 、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这些机构中的运动副各有什么特点哪些四杆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
2、用于传递两平行轴,两相交轴、两交错轴的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哪些?哪种齿轮机构能实现由转动转换为移动运动?
3、传动带按截面形式分为哪几种?带转动有那集中失效形式?
4、齿轮传动有哪些类型?齿轮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5、滚动轴承的常用类型有哪些?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6、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工作中常见的润滑剂有几种?
7、弹簧的主要类型和功用是什么?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
四、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能说明哪些内容?
(2)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对测绘机构运动简图有何帮助?
(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的位置是否可以任意确定?若任意确定会不会影响简图正确性?
(4)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会产生什么结果?
渐开线齿轮范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的已知数据:
基本参数m= ;α= ;z= ;h a= ;c = ;变位量xm=
(2)简述范成法加工齿轮标准齿形的步骤:
(3)实验原始数据及图表
A范成齿形图粘贴处:
B基本几何参数计算
注:在填写此表时,只要求以标准齿轮为基准,说明变化情况,并不
要求写出公式或具体数值,如:和标准齿轮相比,某参数“不变”,“增加”或“减少”,则在表中只写“=”,“↑”或“↓”即可。
4、透明纸分别将标准齿轮和正负变位齿轮的一个完整齿形以分度园为基准重叠描绘出来,以使观察比较和分析。
四、思考题
1齿条型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ha*+c*)m?
2通过实验,你所看到的根切现象发生在何处?并说明根切的原因及避免根切的方法。
3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有哪些参数发生了变化?变化趋势如何?
齿轮几何参数测定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四、思考题:
(1)加工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时啮合线的位置及啮会角的大小是否有变化?为什么?
(2)通过实验,说明你所观察的根切现象是怎样产生的?避免根切的方法有哪些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那些?
(4)测量公法线长度时,游标卡尺脚放在渐开线齿廓工作段的不同位置,但保持与齿廓相切,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
(5)同一模数、齿数、压力角的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是否相等?基节是否相等?为什么?
机构创意组合实验
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自行拟定的运动方案
方案设计一:
方案设计二:
2、绘制实际拼装的机构运动方案的简图,并在简图中标识实测的机构运动学尺寸。
带传动的特性测试与分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简述实验原理
.2、实验数据记录
2.绘制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三组)。
四、.思考题
1)实验中带的打滑现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如何消除打滑?2)带传动的效率如何测定?解释传动效率和有效拉力的关系?3)传动的滑动率如何测定?分析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关系。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班级组别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减速器名称
四、思考题
1、减速器装有哪些附件,是什么类型?各有何功用?
2、减速器的润滑密封是如何考虑的?
3、减速器上轴和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是如何考虑的?
4、为什么小齿轮的宽度往往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实验
班级组别姓名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三、实验内容:
1、简述实验原理和方法
2、轴系结构设计与分析(简要说明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方法)。
简要说明:
3、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按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要求装配关系表示明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
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