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隧道结构计算书
隧道课设电子版计算书

计算书一 基本资料高速公路隧道,结构断面如附图1-1所示,围岩级别为III 类,容重324kN/m ϒ=,围岩的单行抗力系数630.510kN/K m =⨯,衬砌材料C20混凝土,弹性模量72.810kpa h E =⨯,容重324kN/m ϒ=。
二 荷载确定1 围岩竖向均布压力:13310.452s s=3; 20kN /;1i(5),B 10.5520.0610.67m,m B m i .0.452 1.56724s q m B q ωγλλωωω--=⨯==+-=+⨯=⨯=⨯⨯=式中: 围岩类别,围岩容重,跨度影响系数,隧道宽度式中0.06为一侧平均超挖量,=515时,=0.1,此处=1+0.1(10.67-5)=1.567所以 考虑到初期支护承担大部分围岩压力,而二次衬砌一般作为安全储备,故对围岩压力进行折减,对于本隧道按照35%折减,即q 35%s q kpa =⨯=2 围岩水平均布力:0.2e q k p a == 四 计算位移1单位位移用辛普生法近似计算,按计算列表进行。
单位位移的计算见附表1-4. 单位位移计算如下:1112221101221022201111M M s M Ms h h s M Ms h hss h hS d E IE I n S y d E IE I n y S d E I E I n δδδδ∆=≈=⨯∆==≈=⨯∆=≈=⨯∑⎰∑⎰∑⎰计算精度校核为:61112222()10δδδ-++=⨯26(1)110ss h y SE I nδ-+∆==⨯=∑ 闭合差0.∆≈ 单位位移计算表 附表1-4注:1. I —截面惯性矩,3b I ,12d b =取单位长度。
2.不考虑轴力的影响2 载位移——主动荷载在基本结构中引起的位移 (1)每一楔块上的作用力竖向力:Q i i qb =式中: 123456781h ,h ,h ,h ,h ,h ,h ,h .2i i ii hb m m m m m m m m d d G S γ---========+=⨯∆⨯表示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之间的竖直投影长度,由附图1-5量的:()2i Bb m m =≈=∑校核 水平压力:E e i i h =式中:12345678h ,h ,h ,h ,h ,h ,h ,h .,,,i q e g b m m m m m m m m a a a --========表示衬砌外缘相邻两截面之间的竖直投影长度,由附图1-5量的: 011sin ()cos ,y ip i i iii i i i i i i N a Q G a Ex x x y y y --=+-∆=-∆=-∆--∑∑相邻两接缝中心点的坐标增值自重力:12i ii h d d G S γ-+=⨯∆⨯ 式中:8hG i d γ--表示接缝i 衬砌截面厚度 。
高速公路隧道计算书

高速公路隧道计算书
1. 引言
本文档为高速公路隧道的计算书,旨在对隧道的相关参数进行
计算,并评估其合理性和安全性。
2. 隧道参数计算
2.1 隧道尺寸
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计算隧道的尺寸包括净高度和净宽度。
2.2 隧道线型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勘探结果,计算隧道的线型参数,包括纵
断面和横断面的曲线半径等。
2.3 隧道施工方法
根据施工要求和地质情况,计算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顺做法、逆做法和转向做法等。
2.4 隧道地质参数
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和相关地质资料,计算隧道的地质参数,包
括地层土质、岩性等。
2.5 隧道支护结构计算
根据隧道的地质情况和设计要求,计算隧道的支护结构类型和
尺寸,包括锚杆、拱形支护等。
3. 隧道安全性评估
根据隧道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评估隧道的安全性,包括地
质灾害、水文条件和交通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4. 结论
本文档根据高速公路隧道的相关参数进行计算,并对其安全性
进行评估。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确保隧道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以上为《高速公路隧道计算书》的内容摘要,详细计算和评估
请参阅正文。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连云港隧道结构计算书

连云港港主体港区东疏港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结构计算说明书计算:复核:审核:目录1 工程概况 ....................................................................................................... -2 -2 计算内容和计算依据 ................................................................................... - 2 -2.1 计算内容.............................................................................................. - 2 -2.2 计算依据.............................................................................................. - 2 -3 隧道结构静力计算 ....................................................................................... - 2 -3.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 2 -3.2 计算结果分析...................................................................................... - 5 -4、隧道V级围岩段抗震计算 ........................................................................ - 8 -4.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 8 -4.2 计算结果分析...................................................................................... - 9 -5、隧道IV级围岩段抗震计算..................................................................... - 13 -5.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 13 -5.2 计算结果分析.................................................................................... - 14 -1 工程概况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共设置隧道2座—后云台山隧道及炮台顶隧道,均按上下行分离式形式布置。
明挖隧道计算书

隧道结构检算计算书一.E型截面结构厚度为:底板厚120cm,侧墙底厚120cm,侧墙顶厚为55cm,抗拔桩径为100cm。
采用荷载-结构法检算结构内力,基坑高度H=8.8m。
计算软件:midas civil(2006)取土的重度值:γ=20kN/m3;1、荷载计算:(计算断面取埋深最大处计算,水土分算)(1)侧水压力ew1=0kN/mew2=γw⨯H⨯ω=10⨯8.8⨯0.5=44kN/m(2)侧土压力et1=0kN/met2=λ⨯(γ-γw)⨯H=0.33⨯(20-10)⨯8.8 =29.04kN/m基底水浮力Pw =γw⨯(h1+H)⨯ω=10⨯(1.2+8.8)⨯0.5=50kN/m(3)边墙顶地面超载:qcz=20kN/m边墙汽车冲击荷载:冲击系数μ=20/(80+L)=20/(80+14)=0.213qcj =qcz⨯μ=20⨯0.213=4.26 kN/m汽车超载引起侧压力 ecz =qcz⨯λ=20⨯0.33=6.6 kN/m汽车冲击荷载引起侧压力 ecj=qcj⨯λ=4.26⨯0.33=1.41 kN/m (4)无地下水情况侧土压力et1=0kN/met2=λ⨯γ⨯H=0.33⨯20⨯8.8=58.1kN/m。
(5)地层抗力地层抗力是用地层弹簧来模拟的。
地层抗力系数根据土层条件确定,按温克假定计算。
在计算中,消除受拉的弹簧。
结合相近工程地质资料,弹性抗力系数取K=50MN/m32、荷载工况(1)、自重(2)、侧土压力(3)、侧水压力(4)、基底浮力(5)、无地下水时侧土压力(6)、汽车超载和冲击引起侧压力其中1~5为永久作用,6为可变作用。
3、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
计算简图计算模型中采用梁单位模拟隧道结构的侧墙、底板和抗拔桩,在底板两端设置2个水平和竖向的约束,模拟抗浮牛腿的作用,侧墙、底板和抗拔桩分别设置土弹簧约束模拟地层对结构的作用,在计算中消除受拉的弹簧结构受力,计算所取纵向5m的平面框架有限元模型,相应的荷载在每延米数值的基础上。
隧道结构计算

隧道结构计算结构计算⼀.设计基本资料结构断⾯如附图所⽰。
岩体为Ⅳ级围岩,重度326.9/KN m γ=,围岩的弹性抗⼒系数630.510/K KN m =?,基底围岩弹性抗⼒系数为 1.25a K K =。
初砌材料为20C 混凝⼟,弹性模量为弹性模量为72.610E KPa =?,重度为320/h KN m γ=,混泥⼟衬砌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13.5ck f MPa =,混凝⼟轴⼼抗拉强度标准值 1.7tck f MPa =。
图衬砌结构断⾯(尺⼨单位:cm )⼆.荷载确定①围岩竖向均布压⼒20.452s q γω-=?式中:S ―围岩级别,此处4S =;γ―围岩重度,此处326.9/KN m γ=;ω—跨度影响系数,1(5)m w i l =+-,⽑洞跨度1220.0612.12m l m =+?=,其中0。
06m 为⼀侧的平均超挖量,~155m l m =时,0.1i =,此处10.1(12.125) 1.712m l m =+-=。
所以,有420.45226.9 1.71282.895q KPa -==此处,超挖回填层重忽略不计急。
②围岩⽔平均布压⼒kp ?e=0.25q=0.2582.895=20.724a三.初砌⼏何要素1.结构⼏何尺⼨内轮廓半径为1 5.14R m =,27.64R m =;内径1R ﹑2R 所画圆曲线的终点截⾯和竖直轴的夹⾓?=311φ,?=832φ;拱顶截⾯厚度为00.35d m =;1 5.14R m =, 1549r cm = 27.64R m =,2799r cm =拱轴线半径'1100.5 5.140.50.35 5.315r R d m =+=+?= '2200.57.640.50.357.815r R d m =+=+?=2.半拱轴线长度S 及分段轴长S ? 分段轴线长度'11131= 3.14 5.315 2.8742180102S r mθπ?=='22283 3.147.81511.3152180180S r m θπ?==??=?半拱轴线长度12 2.874211.315214.1894S S S m =+=+=将半拱轴线长度等分为8块,每段长度为14.18941.773788S S m ?===3.各分块接缝(截⾯)中⼼⼏何要素①与竖直轴夹⾓i α11'1180 1.773718019.1305.315S r αθππ?=?=?=?=?m S S S 6732.08742.27737.12211=-?=-?=?=+=+=938.35180815.76732.031180'2112ππθαr S ?=??==0105.13180815.77737.1180'22ππθr S 32235.93813.01048.948ααθ=+?=?+?=?43248.94813.01061.958ααθ=+?=?+?=? 54261.95813.01074.968ααθ=+?=?+?=? 65274.96813.01087.978ααθ=+?=?+?=? 77287.97813.010100.988ααθ=+?=?+?=? 872100.98813.010113.998ααθ=+?=?+?=?另⼀⽅⾯,?=+=+=??1148331218θθα⾓度闭合差0≈?。
隧道结构计算书

地 面
H1=25m
q1 qm e1
h'=4.1m H2=17m
q2 qz e 3 e4
e3 e4
e' 1
h=11.58m
e2
B=32.22m
e' 2
图 3-1 浅埋连拱隧道荷载计算示意图 图 3-1 所示为连拱隧道 V 级围岩浅埋段最大埋深处隧道二次衬砌结构荷载计 算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左侧洞室埋深大于右侧洞室,存在偏压现象。隧道结构
-3-
隧道结构计算书
H q1 H1 1 1 tan B H q2 H 2 1 2 tan B
中隔墙顶部三角形块体自重荷载为:
qz h
作用在衬砌上的隧道两侧水平围岩压力为:
e1 H1 e2 ( H1 h) H 2 e1 ( H 2 h) e2
得:
tan =tanc
(tan 2 c 1)tanc =2.52 tanc tan
tan tan c =0.35 tan 1 tan (tan c tan ) tan c tan
25 H q1 H1 1 1 tan 25 25 1 0.35 0.384 =560kPa B 32.22
H p 2.5hq
式中:Hp—浅埋隧道分界深度(m); hq—荷载等效高度(m),按下式计算:
hq
式中, 为围岩重度(kN/m3);
q
q 为 V 级围岩深埋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kN/m2),
q h 0.45 2s 1
式中,s 为围岩级别, 为宽度影响系数, 1 i(0.5B 5) ,B 为连拱隧道宽度 (m);i 为 B 每增减 1m 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以 B>5m 时,取 i=0.1。 由上述计算过程计算 V 级围岩浅埋和深埋隧道的分界高度 H p :
隧道结构力学计算

第一章绪论1. 隧道:构筑在离地面一定深度的岩层或土层中用作通到底建筑物2. 隧道分类:按周围介质分:岩石隧道和土层隧道;按用途不同分:交通隧道和市政工程隧道3. 公路隧道:穿越公路路线障碍物的交通隧道4. 公路隧道的主要特点:(1)断面形状复杂:宽而扁,高:宽<=1.; 常有特殊构造:岔洞,紧急停车带回车区,以及双连拱隧道,小间距隧道,双层隧道;(2) 荷载形式单一:主要是围岩压力,方向不会改变;(3)附属设施多:通风,照明,交通信号,消防,监控设施5. 断面几何形状:考虑功能和经济的两方面:马蹄形,圆形(盾构开挖),拱形(山岭隧道),双连拱(浅埋土层,地形受限),矩形(沉管法,城市隧道)6.. 衬砌的结构类型分为四类:整体式砼衬砌;装配式衬砌;锚喷支护衬砌;复合式衬砌7.. 整体式砼衬砌又可分为:半衬砌;厚拱薄墙衬砌;直墙拱形衬砌;曲墙拱形衬砌(1)半衬砌:适用于岩石较坚硬并且整体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围岩; 对于侧压力很大的较软岩层或土层,为避免直墙承受较大压力,采用落地拱(2)厚拱薄衬砌:适用于水平压力很小的情况,拱脚较厚,边墙较薄(3) 直墙拱形衬砌:铁路隧道常用,竖向压力较大,水平侧压力不大(4)曲墙拱形衬砌:地质条件差,岩石破碎松散和易于坍塌地段8. 装配式衬砌:用于盾构法施工,深埋法施工,TBM 法施工9. 锚喷支护衬砌:喷混凝土和加锚杆两方法的统称。
常用方法:喷混凝土,钢筋网喷混凝土,锚杆喷混凝土,钢筋网锚杆混凝土,钢纤维喷混凝土;特点:有很强时效性,新奥法和挪威法10. 复合式衬砌:主要应用于含水量较多的地段,外层为锚喷支护,中间有一层防水层,内层多为整体式衬砌,新奥法多采用11. 初始地应力场由两种力系组成:自重应力分量;构造应力分量影响因素:一类是和地壳的运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12. 构造应力场:区域性明显,测试方法:解析反演法,原位测试法(1)地质的构造过程不公改变了地质的重力应力场,而且还有一总分残余在岩体内(2) 构造应力场在一定深度内普遍存在且多为水平分量(3)构造应力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时间性13. 作用在隧道结构上的荷载分为三类:主要荷载(就是长期作用的荷载,包括地层压力,围岩弹性抗力,结构自重力,回填岩土重力,地下静水压力及使用荷载); 附加荷载(指非经常作用的荷载,包括施工荷载,灌浆压力,局部落石以及有温度变化或砼收缩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收缩用力) ;特殊荷载(一些偶然发生的荷载,如炮弹冲击力和爆炸时产生激波压力,地震力,车祸时冲撞力)14. 形变压力: 由岩体变形所产生的挤压力;15. 松散压力: 岩体坠落、滑移、坍塌所产生的重力16. 围岩压力:形变压力和松散压力统称为围岩压力17. 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a岩土的重力b岩体的结构c.地下水的分布d.隧道洞室的形状和尺寸e. 初始地应力18•确定围岩压力的方法:a•现场量测b•理论估算c工程类比法19•常用的围岩分类方法:a岩石坚固系数分类法b•太沙基理论c•铁路围岩分类法d•人工岩石洞室围岩分类法e.水工隧道围岩分类法20. 隧道结构计算的任务:就是采用数学力学的方法,计算分析在隧道修筑的整个过程中 (包括竣工,运营)a.隧道围岩及衬砌的强度 b.刚度和稳定性,为隧道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具体设计参数21. 隧道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三大部分: a.刚体力学法b.结构力学法(荷载位移法)c.连续介质力学法(地层结构法)22. 附:19 世纪后期,砼材料与钢材料的出现,地下结构的建造于计算进入地下连续拱形框架结构阶段,而计算的理论基础为线弹性结构力学;地下连续拱形框架结构式一种超静定弹性结构系统,荷载为地层压力,优点:以结构力学原理为计算理论基础缺点:没有考虑地层对衬砌结构变形所产生的弹性抵抗力23. 如果人工考虑隧道衬砌和地层的相互作用,地下结构的计算方法仅分为结构力学方法和连续介质力学方法24. 造成隧道结构计算结果不能直接应用的主要原因:(1) 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无法准确确定(2)隧道的荷载量级很大,无法准确给出(3) 围岩自承能力除受围岩自身条件影响外,还受施工方法、时间、支护形式、洞室几何尺寸等的影响( 4)围岩本构关系复杂和屈服性准则不完善性,使围岩自承能力无法发挥第二章隧道结构计算的结构力学法1. 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地层压力,然后计算衬砌在地层压力和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最后根据内力分布对衬砌结构断面进行验算2. 荷载结构法和计算地表结构所采用的结构力学方法基本相同,主要差别是衬砌结构在变形过程中要受到周围介质的限制,分为力法与位移法3. 拱形半衬砌隧道的结构计算: ( 1)半衬砌结构可简化为弹性固定平面无铰拱(计算模型) (2)拱顶截面建立位移协调方程,由拱顶截面的位移协调方程得拱脚处的位移和转角( 3) 将拱脚位移和转角方程代入拱顶截面位移协调方程,得关于未知力X1 ,X2 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可得拱顶截面未知力( 4)各截面强度校核4. 拱形曲墙隧道的结构计算: (1)假定弹性抗力为镰刀形分布,拱形曲墙式衬砌的计算模型为墙角弹性固定而两侧受周围约束的无铰拱( 2)通过h点的变形协调条件计算弹性抗力bh(3)计算主动荷载作用下衬砌的内力(4) b h=1时衬砌的内力⑸求出最大抗力值b h(6)用叠加的方法求出衬砌内任一点的内力5. 拱形曲墙隧道的结构计算模型:竖向荷载所引起的侧墙部分的变形,将受到侧面围岩的约束,形成一个抗力区,这里假定弹性抗力为镰刀形,其量值用 3 个特征值控制:抗力上零点对一般与对称中线夹角为40°-60°;抗力下零点在拱脚处;最大抗力点h 在衬砌最大跨度处,一般在抗力区2/3 处6. 拱形直墙隧道的局部变形法:在分析拱形直墙式隧道结构时,需将拱圈与直墙分开考虑,拱圈是一个拱脚弹性固定的无铰拱,弹性抗力假定为二次抛物线分布,边墙视为弹性地基梁,全部抗力有文克勒假设确定,墙顶和拱脚弹性固结,墙脚与基岩间有较大的摩擦力,无水平位移发生,他在基岩的作用视为刚性体7•外荷载产生的位移卩hp和直墙拱的结构计算:(1)由弹性地基梁公式,计算系数卩1, 3 1,卩2, 3 2(墙顶位移)(2)由主动荷载及单位弹性抗力所产生的h点位移计算单位弹性抗力所产生的位移h b (3)由口hp和口h b求得弹性抗力b h (4)根据任一截面i处的内力表达式得拱的截面内力( 5)求出直梁的内力( 6)校核8•隧道衬砌结构计算的矩阵力法计算步骤:(1)计算[F0](2)计算[丫SX]并将其转化为[丫SX]'⑶计算[丫SP]并将其转化为[丫SP]' (4)计算[Fxx],[Fxp](5)计算赘余力{x} (6)计算衬砌单元节点{s} ( 7)计算衬砌节点位移{ S }9•隧道衬砌结结构计算的矩阵位移法计算步骤:(1)计算衬砌单元刚度位移矩阵( 2)计算链杆刚度( 3)计算墙底支座的刚度矩阵( 4)集成总体刚度矩阵,并计算各元素值( 5)消去已知位移( 6)计算节点位移( 7)计算单元节点力10•拱形直墙计算模型:拱圈是一个拱脚弹性固定的无铰拱,拱圈弹性抗力假定为二次抛物线分布,边墙视为弹性地基梁,全部抗力由文壳勒假设确定。
隧道毕业设计计算书

0.60
Ⅱ、Ⅲ级围岩为
表面不光滑时
1.3设计标准及遵循规范
1.3.1 设计标准
(1)隧道按规定的远期的交通量设计,采用分离式单向行驶两车道隧道(上、下行分离)。
(2)隧道设计车速、几何线形与净空按100km/h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照100km/h设计。
1.3.2 遵循规范
(1)、《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This highway tunnel for separate one-way road two-lane tunnel, stretches of the left lin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298m surrounding rockⅡlevel for: long 155m; ZhangGuiHuanong 90m surroundingⅣlevel 53m surrounding long.
表1-1 各类围岩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
围岩级别
力学指标
Ⅳ
Ⅲ
Ⅱ
备注
密度ρ(×103kg/m3)
2.50~2.60
2.60~2.80
2.70~2.90
弹性抗力系数K(MPa/m)
400~500
1000~1200
1400~1600
弹性模量(静态) E(Gpa)
8.0~10.0
15.0~20.0
25.0~30.0
Tunnel after many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DongMen, lining and ventilation, etc, can normal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Key words]:tunnel; Ventilation; Composite linings; New arca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港主体港区东疏港高速公路隧道工程
结构计算说明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七年十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 -
2 -
2 计算内容和计算依据 ................................................................................... - 2 -
2.1 计算内容.............................................................................................. - 2 -
2.2 计算依据.............................................................................................. - 2 -
3 隧道结构静力计算 ....................................................................................... - 2 -
3.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 2 -
3.2 计算结果分析...................................................................................... - 5 -
4、隧道V级围岩段抗震计算 ........................................................................ - 8 -
4.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 8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9 -
5、隧道IV级围岩段抗震计算..................................................................... - 13 -
5.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 13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14 -
1 工程概况
连云港港东疏港高速公路共设置隧道2座—后云台山隧道及炮台顶隧道,均按上下行分离式形式布置。
后云台山隧道位于连云港港区东南部,穿越后云台山,地貌单元为云台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局部发育冲沟。
根据项目总体设计,路线起自老港区以东约500m处,即在841隧道东侧。
路线下穿中山东路后,穿越后云台山,在船山瀑布西侧出后云台山。
后云台山隧道左线长3745m(ZK0+907~ZK4+652),右线长3730m(YK0+911~YK4+641)。
隧道最大埋深410m,属特长隧道。
炮台顶隧道位于后云台山隧道南侧,隧道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东方校区西侧穿越炮台顶,在黄崖村出炮台顶,隧道左线长845m(ZK5+908~ZK6+753),右线长848m(YK5+890~YK6+738)。
隧道最大埋深130m,属中隧道。
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需要对隧道结构进行静力和抗震强度计算。
2 计算内容和计算依据
2.1 计算内容
(1)隧道V级围岩段结构静力计算分析;
(2)隧道V级围岩段结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分析(按基本烈度8度计算);
(3)隧道IV级围岩段结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分析(按基本烈度8度计算)。
2.2 计算依据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曹双寅主编,2002年5月
3 隧道结构静力计算
3.1荷载取值和计算模型
本工程中V级围岩段隧道为隧道结构受力和抗震最不利的位置,因此本计算书针对V级围岩段隧道二次衬砌进行计算分析。
首先计算V级围岩段隧道所受的最大荷载。
V 级围岩浅埋与深埋的分界深度为p H :
B =16.54m ,s=5,i=0.1
2.5p q H h =
q q
h γ=
5115.550.45215.551(5) 2.16q h
q h h m i B γγωω-=⎫⎪→=⎫=⨯⎬→=⎬⎪=+-=⎭⎭
所以有: 15.552.5 2.538.9p q H h m γ
γ==⨯=
15.55q h q r m ==
故浅埋和深埋的分界高度为39.657m 。
由于后云台山隧道和炮台顶隧道V 级围岩段的最大埋深为20m (20m<H p ),所以本工程V 级围岩段隧道均为浅埋,且埋深最大处为隧道结构受力最不利的位置,因此本计算说明书只对V 级围岩最大埋深(H=20m )处隧道结构的静力进行计算分析。
由于h q <H<H p ,所以此处作用在隧道支护结构上的竖向均布荷载为:
1tan t H q H B γλθ⎛⎫=- ⎪⎝⎭
作用在支护结构最上部和最下部的侧向均布压力为:
12()
t e H
e H H λγλγ==+
代入参数: 3250.61512.12020/c c t H m H m
kN m ϕθϕγ⎧===⎪=⎪⎨=⎪⎪=⎩
,(隧道高度) 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