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支教地情况报告(完整版)

合集下载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6篇)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6篇)

大学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6篇)【导语】高校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6篇优秀的《高校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实践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高校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高校生暑假支教实践报告书前言转瞬过去,其次次的支教活动就结束了,问题多多,麻烦多多,收获也是多多的。

这一次和第一次的支教活动完全不一样,没有第一次的轻松,没有第一次的无忧无虑。

这一次完全布满了荆棘,基本上没有一件事情顺顺当利的,带队的老队员压力巨大啊!这些事情在去年完全没有没有遇到过:跨班级的打架大事,队员的生活问题,参与xx支教联盟的事情,与xx师范高校支教队的问题等等。

能走下来,我都佩服我自己,怎么坚持下来的。

支教完得最终一晚上,我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最终没有把“xx支教”的牌子给砸了!前期的预备工作自从去年参与过一届支教活动,对xx的孩子有点眷恋,今年又预备去一趟。

和我一样想法的还有两个老队员。

所以前期的工作大多数由我们三人做了。

不管是宣扬,还是挑人。

都存在一些问题啊!特殊是选人的时候,进行两轮的面试,进行两轮的试讲,都是我的留意,我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谁时间久了,对一件事情的热心程度不免会下降。

我只考虑到的是怎么让我们选择更加优秀的人员。

我是一个对自己的事情不太在意,对大家的事情很留意的一个人。

所以我始终在强调:团结。

就如上一届队长说过的,进了xx支教这支队伍,我们就是一家人。

没有什么隔阂,没有什么利益,只有这支队伍。

还有一个就是吃苦与勤劳!可能是年纪的区分,80,90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分。

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就说过,十五天,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苦,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光有热心是不够的。

那边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不会有什么事情等着你去做,是你要去主动做事情。

在这方面我是骂人最多的一个!xx的生活在路上有一点点的小期盼,不管在火车上他们有多闹腾,我只盼望我能平安地把他们带回家而已,我没有多大的盼望,带上了他们,就要对他们负责,特殊是平安,现在我明白带一队人出来,什么都要考虑,什么都要想到!第一天是很累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心更加的累啊!真的是感觉从来没有这样过的,有一种无力感,超级无力。

大学生暑假支教社会实践报告书7篇

大学生暑假支教社会实践报告书7篇

大学生暑假支教社会实践报告书7篇篇1引言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知识与关爱。

本次活动从XX月XX日开始,历时XX天,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县的一所农村小学。

我作为队伍中的一员,全程参与了支教过程,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

现将此次支教活动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一、活动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孩子们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却因为种种原因,面临着教育资源的匮乏。

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组织了这次支教活动,旨在为农村孩子们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内容与方法1. 课程设计:我们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以及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

此外,我们还特别安排了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专题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2. 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互动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同时,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课外活动: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们还组织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运动会、文艺汇演等。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和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活动成果与亮点1. 知识增长:通过支教活动,孩子们在知识层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在音乐、美术等方面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2. 技能提升:除了知识增长外,孩子们在各项技能方面也有所提升。

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心态转变:通过支教活动,孩子们的心态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5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5篇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精选5篇(一)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一、绪论1.1 选题背景1.2 实践目的和意义1.3 实践方法二、实践内容与过程2.1 实践地点和时间2.2 实施计划安排2.3 开展活动情况描述三、实践效果与问题3.1 实践效果总结3.2 影响因素分析3.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个人体会和成长收获4.1 对支教工作的认识和感悟4.2 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4.3 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的锻炼4.4 实践经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五、总结与展望5.1 实践总结5.2 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5.3 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六、参考文献七、附录(如照片、调查问卷等)。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的模板,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践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规划,同时要注重实践效果的总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以及个人成长的收获。

报告的写作要规范、简洁、清晰,同时要注重论述的合理性和有说服力。

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精选5篇(二)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模板范文一、实践背景(介绍所选的支教项目或组织,以及实践的地点和时间等背景信息)二、实践目的(分析实践的目的和意义,阐述个人对于支教活动的期望和目标)三、实践过程1. 支教活动的筹备阶段(包括向组织了解项目、制定教学计划、准备教材和教具等)2. 支教活动的实施阶段(描述参与支教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情况)3. 支教活动的总结阶段(分析实践的效果和收获,对自己在支教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提出反思)四、实践成果1. 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兴趣爱好改善情况(列举几个学生的案例,说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影响力)2. 个人的成长和收获(总结支教活动对自己的影响,包括扩展视野、增强责任感等方面)五、实践感悟(总结整个支教活动,表达自己对于支教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六、反思和建议(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对未来的支教活动进行展望)七、参考文献(列出参考过的教材、资料、报告等)以上是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的模板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报告3篇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报告3篇

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报告精选3篇(一)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报告一、活动目的与背景: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支教活动让支教队员走进基层学校,了解教育现状,帮助农村孩子们提高学习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时间:2020年7月10日至8月10日活动地点:某农村小学三、活动内容和成果:1. 活动内容:(1)每天上午进行专题讲座,涉及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提供给农村学校的教师们更丰富的教育资源;(2)下午进行小组辅导和课后作业批改,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个别辅导;(3)利用晚间时间开展兴趣班,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 活动成果:(1)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通过专题讲座和教学指导,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方法和心理辅导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提高学生学习水平:通过个别辅导和课后作业批改,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3)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通过开展各类兴趣班,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四、体会与反思: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村教育的困境和差距。

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村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习条件不够优越。

因此,我们作为支教志愿者,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帮助,还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在支教活动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支教志愿者,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使命,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我们的关心和教导。

因此,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教育的力量,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感想与建议: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经验,更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感动。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和农村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互帮互助,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的温暖和真诚。

暑假支教教学实践报告(3篇)

暑假支教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支教活动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教育扶贫的号召,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我们一行志愿者在暑假期间,前往我国某偏远山区进行支教活动。

本次支教活动旨在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当地孩子们带去知识、关爱和希望,同时也为我们自己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机会。

以下是我对本次支教教学实践的报告。

二、支教背景与目标1. 支教背景我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团队决定利用暑假时间,前往我国某偏远山区进行支教活动。

2. 支教目标(1)提升当地孩子的学习成绩,拓宽知识面;(2)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激发学习动力;(3)传递正能量,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4)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支教过程与实施1. 教学内容根据当地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内容:(1)语文:基础字词、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2)数学:基础运算、应用题、几何等;(3)英语:字母、单词、短语、简单对话等;(4)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兴趣课程。

2. 教学方法(1)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2)互动教学:采用提问、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地教学:结合当地特色,开展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

3. 支教实施(1)前期准备:我们团队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准备、教学设备调试等;(2)教学过程:我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3)课后辅导:针对部分学习困难的孩子,我们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题。

四、支教成果与收获1. 成果(1)孩子们的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2)孩子们的性格更加开朗,自信,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3)我们团队在支教过程中,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暑期支教实践报告范文5篇

暑期支教实践报告范文5篇

暑期支教实践报告范文5篇第1篇示例:暑期支教实践报告一、实践地点及时间暑期支教实践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参与的支教活动地点是在西部一个偏远乡村的小学,时间为暑假期间,共计了一个月的时间。

二、支教目的和意义支教活动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更好地接受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素质。

通过支教,可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支教工作内容在支教期间,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负责教授小学生的语文、数学等课程。

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小组讨论等,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们也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比赛等,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能够体验到更多的乐趣。

四、实践中的难点和挑战支教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语言沟通问题,因为当地孩子们的方言和我们所使用的普通话存在差异,导致交流不畅。

其次是教学资源匮乏,学校条件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辅材料,这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还有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由于长期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兴趣,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虽然支教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和互动,我收获了很多。

在教学中,我学会了更加耐心和细心地教孩子们,发现他们的潜力和特长,激发了我的教学激情。

在与当地老师、家长的沟通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教育的现状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更加珍惜了我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六、实践中的感谢和展望在支教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感谢所有支教团队成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我也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参与支教活动,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与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字】第2篇示例:暑期支教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暑期支教是指大学生在暑假期间自愿到偏远地区的学校进行教学支援活动。

暑假社会实践支教报告10篇

暑假社会实践支教报告10篇

暑假社会实践支教报告10篇暑假社会实践支教报告篇1在酷暑中迎来了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

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

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现在有许多留守儿童,而作为未来祖国的栋梁,我们必须要时刻关注和关心他们,让他们能够尽可能的想普通孩子一样快乐学习。

所以我们求索学社的几位成员志愿来到了漕桥镇新康村儿童快乐家园,开始了我们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支教。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

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现在在中国,就业是一个十分热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难解决的问题。

而对于大学生而言,面对的压力就十分的大,所以往往在人潮人海般的面试当中,只有人才,既有能力有才学的人才能鹤立鸡群,才能牢牢站稳。

同时现在各个企业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是我这一年最快乐的,能够和一群活泼朝气的孩子们一起上课,听他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想象力丰富,开心的笑着,这给了我们每一位志愿者信心和动力,能够有勇气的实践下去。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

支教实践报告7篇

支教实践报告7篇

支教实践报告7篇第1篇示例:支教实践报告一、引言支教,即支持教育的意思,是指一些教育工作者或志愿者到偏远地区为当地学校提供帮助,改善当地教育条件,提高当地学生的教育水平。

支教活动通常涉及到教学、文化交流、社会支持等方面,是一种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志愿服务活动。

我参与了一次支教实践活动,下面就此次支教实践的情况进行报告。

二、支教地点和时间此次支教实践活动于2021年暑假期间在贵州省的一个偏远山区进行。

支教地点是该地区的一所小学,学校周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交通不便。

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

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共同前往这所学校,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

三、支教内容1. 教学活动我们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的学习资源较为匮乏,因此我们主要是帮助孩子们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我们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2. 文化交流与此我们还与当地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当地的文化、教育情况和发展需求。

在与当地教师的交流中,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并向他们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

通过这种文化交流,我们加深了对当地教育问题的了解,也促进了我们与当地教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3. 社会支持在这次支教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向学校提供了一些教学上的支持,比如捐赠书籍、文具等教学用品,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给学生和教师带去了一些爱心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四、支教收获1. 对自己的成长通过这次支教实践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我学会了更好地关爱他人,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教学技能。

在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中,我愈发明白了教育事业的辛苦与伟大,也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决心。

2. 对当地教育的认识通过这次支教实践,我了解到很多关于贫困地区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资源的不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1382-65暑假大学生支教地情况报告(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暑假大学生支教地情况报告(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我们去支教的地方叫做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好梯乡付家庄村付家庄小学。

陇南一带的农村教育体制是这样的:他们把一个乡划为一个学区,一个学区有一个总校长,学区总校长负责全乡所有的学校管理——包括乡镇中心小学和各个村子里面的小学。

我们支教的付家庄小学就属于好题学区,总校长姓马。

宕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而据当地人说,好梯是宕昌最穷的一个乡,付家庄是好梯最穷最偏僻的村子——这些是我们途经宕昌县城转车时,当地的司机听说我们一行人要到付家庄支教,对我们说的。

司机还说:“付家庄太穷了,我一个本地人在那里都住不下去,你们肯定住不久的。

”付家庄的贫困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从宕昌县城坐车到好梯乡用了两个小时,从好梯乡到付家庄村,用了一个小时。

后来据我们的学生说,从村口到好梯去赶集走路只要四十分钟,可见山路之崎岖狭窄。

从县城到好梯乡的路稍好些,是柏油路,虽然很窄,但车走起来还算平稳安全。

从好梯到付家庄的路就全是土路了,仅容一辆车宽的小土路修在陡峭的山腰上。

就像其他的盘山路,是以一小段一小段的大坡度直路和一个个的发卡弯相互连接而成。

路很窄,紧靠一侧车体的是峭壁,而另一侧车轮的外沿就是几百米深的山沟。

在直路段行驶时已经令人心惊胆战,每当过弯时,我们竟都以产生了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想法。

我们上山进村子那天恰逢下了场小雨,在雨刚过的时候,进村的路是完全不能走的,湿滑泥泞。

不要说开车,就连走路都很容易滑倒摔到山下。

这也是受当地地质条件的限制。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陇南市附近都是连绵的山脉,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两千米以上。

而我们所在的宕昌县距离xx年8月发生特大泥石流的舟曲县只有六十公里车程,两地地质情况完全一致。

都是重重的山岭,山体大多是以粘土、沙砾构成,土质松散,很容易发生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恶劣的地质灾害。

每当下雨的时候,村民都嘱咐我们不要随便出门,可能有危险。

村子附近的山都很陡峭,没被开垦的地方大多有六七十度的坡度。

因此大多村民家的房子都建在了一个个山头上——只有山顶的小部分地带地形平缓一些。

这也导致了村民与村民之间,家家距离都非常远,往来很不方便。

受地质条件影响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当地的农业。

由于土壤以粘土为主,当地的土地极为贫瘠,可耕种面积也很少。

高海拔和土壤结构的限制导致当地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就只有小麦、大和土豆豆,产量也极低——小麦的亩产量甚至不足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一。

当地不适宜种蔬菜,几乎不适合任何蔬菜生长,所以当地人的餐桌上几乎就只有土豆。

农业的极度落后是付家庄贫穷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付家庄贫困落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闭塞。

在前文中提到的土路是xx年才修的,此前村民进出的通道就只有蜿蜒险陡的小泥径。

从前的路别说是四个轮子的汽车,就连马匹牲畜走起来都很困难。

以前村子里面盖的房子,砖瓦都是村民自己从外面一块一块用背篓背回来的。

即使是现在的这条路,也没有大型车辆能进来。

因为路极险,宕昌当地的司机都不愿走付家庄,我们在来之前也是事先委托在当地长期支教的志愿者帮我们找到的宕昌技术最好的司机才敢跑付家庄的路。

因行路难,致富在当地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也是因为闭塞,这里的村民尽管思想和不开明,他们都很淳朴,走在路上,遇到在田里干活的人,他看到你都会满面笑容的跟你打招呼,我在别的地方没有见过像他们脸上这般纯真的笑容,他们的笑容是在跟你说:不是因为你是谁,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客人,我们真诚的欢迎你。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尊重,这是人与人之间最赤诚的面对。

在付家庄,我们体验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因为这里的人家都是没有墙或是篱笆一类东西的,他们只有一两间住人的屋子,家里仅有的一两只鸡也是放养的,任它四处跑,但是他们从没有丢过东西,也没有担心过鸡会被人偷。

也只有封闭的环境,才能保留这么纯真的心灵。

还是因为交通闭塞,这里的环境从未收到过任何污染和破坏。

空气纯净清新,通透性极高。

也因为没有污染,这里的水比大多数品牌的矿泉水都要好喝。

早上起床,旭日在山间隐现,层层云朵就在你眼前的山腰上涌起,清晨时分,路边大朵的野花花瓣上还带着露珠,闪耀着清新的华彩。

也许是因为空气好,水质好,我们在这个人口甚少的小村子里见到了数位九十几岁高龄的身体强健的老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纯净的风景,才孕育出这里人们纯洁的心。

在付家庄,我们住的地方在村口,是新盖成的村委会。

四间刚刚完工的平房,看起来还不错,只是因为才完工不久,屋子里还没有通电。

床是几个凳子上面搭一块木板,两个人住一张床,没有被褥。

我们的用水条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在离住地二三十米远的地方就有一处水龙头,只需要我们自己拎着水桶去打水。

我们来之前听说吃水的话要到山下去挑,还要翻山越岭。

经过几次家访,我发现我们的居住条件可能是全村最好的。

村里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低矮的、不知道经历的多少岁月的小瓦房。

房屋面积一般只有十几平米,每户人家里一般都是两间房,一件住人,另一件作其他杂用。

当地人的取暖都是靠在屋里生火盆,就是一个直径二十几厘米的盆子,在里面放一点树枝或是其他柴,需要烧水的时候就在火盆上面架一个小铁圈,上面放水壶烧水。

大部分人家屋里面的墙壁一都是片黢黑,大概就是因为年复一年的居住,房子也就这样被烟火熏了多少年——也是因为贫穷,盖不起新房子,老房子就一直这样一代又一代人住着。

大部分人家的屋子里面都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般都只有一个贴着墙放着的一米高的小立柜,貌似也是用了很多年,一如墙壁,黢黑油亮,还一直在“服役”。

除了小柜子,就是一家人睡觉的炕,占据了半个屋子的面积。

而像锅碗瓢盆这些用具,都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在屋子的一角摆了一排——连一个盛放的柜子都没有。

我们在家访时看到,几乎每户人家家里都有一台十四、五吋大的小彩电,用布套罩着,放在小柜子上或是炕上的角落里。

电视在当地仿佛是一种象征符号,有了一台电视机对当地家庭来说或许就意味着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落后生活走进了新时代——尽管只是十四五寸大小的、在大多数地区二十年前就已经淘汰了的小彩电。

因为据我们了解,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都不会看一次电视,开电视会费电,也因为听普通话对他们来说有困难。

电视就这样,会被罩子盖着,放在显眼但不占地方的角落里闲置着、昭示着当地村民贫瘠闭塞的精神生活。

至于其他的电器,就只有一个很小的白炽灯泡吊在屋子里在晚上发出一点要稍稍强过油灯的光亮。

据送我们过来的司机说,付家庄是四年前才通的电。

村民的仅有的收入来源就是种地,虽然也有人外出打工,但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打工人数很少。

因为他们的耕地都是在山上开辟的梯田,加上道路不通,当地人从没加过、使用过任何农用机。

耕地都是最原始的依靠耕牛,家庭条件更差一些的、养不起牛的家庭,就只能靠双手双脚,和大地山川搏斗。

当地的麦子是一年一季,我们到那的时候刚好是当地麦收的季节,和大多数农村十几年前的情况一样,用镰刀割麦子;唯一不同的是,因为山路难走,也因为穷困,当地人没有农用车、甚至也没有牲口拉的车,割好的麦子就全靠肩膀,一趟一趟背回家。

受高山气候和土质差异的影响,当地麦收会持续很长时间,有些人家地里的麦子早早的就熟了,而有些人家可能要晚一两个月。

我们在家访时问及收成问题,村民往往是一脸愁容。

据说年景好的时候亩产能有两三百斤,而今年天气不好,收成较往年差很多,十亩地也产不下一千多斤麦子——这仅仅是平原地区一两亩麦子的收成。

村子里现在有了自来水,是村民们两年前自发凑钱修的,每一处人家聚居地方有一个龙头,用水没有过去那么困难了。

而我们之前听说的吃水要翻山越岭,到有泉眼的山脚下去挑的情况确实存在过,不过已经过去了。

但是村子里的自来水也仅够日常生活使用,村民种田还是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

当地村民的饮食结构很简单,因为他们的菜谱上只有一种东西——土豆。

惯常的吃法是用笼屉把一大盆土豆隔水蒸了,然后主食和菜就全是它,一顿吃不完第二顿接着吃,我们的学生说有时候一锅土豆能吃一周。

在当地人的意识里面,可能是没有饮食健康这个问题的。

村子里没有诊所或是社区服务站或是其他医疗点,印象中好梯乡里也没有,当地人治病要到宕昌县城区,然而去一趟县城对他们来说难如登天,所以看病对付家庄的村民也就成了传说。

一般有小病,诸如感冒发烧,都只是忍着;大病,也只能忍着。

并且,以当地人的认知水平,他们对什么是重病是没有概念的。

对于付家庄的村民来说,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贫穷,而是知识的匮乏。

因为交通不便,他们跟其他地方极少有沟通;因为听不懂普通话,他们从不会听广播看电视;全村每一个成年人都是接近100%的文盲,所以书籍报纸也是天方夜谭。

村民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处在大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而意识和认知水平则因长期的闭塞而愈加低下。

曾听过一个著名的苦笑话:有人在黄土高坡上看见一个七八岁的放羊娃,心生好奇,就问放羊娃:“你为啥放羊啊?”“放羊挣钱”“挣钱干啥用啊?”“娶媳妇”“娶媳妇干啥啊?”“生娃”“生娃干啥啊?”“放羊”这是一个十年前流传起来的著名笑话,生动的说出了西北农民的愚昧。

我们在付家庄所了解到的农民们的心态竟和这个放羊娃惊人一致。

对孩子们的父母来说生孩子养大是为挣钱,孩子挣钱娶媳妇,娶媳妇再生娃,生娃再养大,挣钱娶媳妇生娃。

这就是我们的可爱孩子们所面对的现实。

我见到孩子们的时候是第一天到付家庄村,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学校列队欢迎我们。

那天孩子们都穿了在中国的校园里很常见的蓝白色校服,不过都只有校服的上衣,并且已经洗得毛糙了。

系着红领巾。

因为路上耽搁,我们迟到了近两个小时,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一致战队等着。

资料上说孩子都是十二三岁,最大的十六岁,不过当时看起来大多数都像是八九岁的样子——因为营养不良,因为每天吃土豆,孩子们都很瘦小。

每个孩子脸上都带着高原红,眼睛里闪烁着动人的纯真和聪慧。

第一天见面的时候孩子们还有些怕生,都怯怯的,后来相处久了,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活泼很聪明。

但就是这群孩子,他们每天生活在这里,承受着艰苦的生活,还有繁重的家务,还有命运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