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测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某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菌落细小、凸起,有光泽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长短不一,触酶阴性,分解葡萄糖、乳糖,精氨酸水解酶阳性,动力阴性,抗酸阴性,T(江南博哥)SI中产H2S,该细菌可能是()A.红斑丹毒丝菌B.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C.碳疽芽孢杆菌D.马红球菌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2、单选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染色法是()A.吉姆萨染色法B.抗酸染色C.革兰染色D.镀银染色法E.墨汁染色法正确答案:B3、单选病原菌侵入机体致病与否取决于()A.细菌的毒力B.细菌的侵袭力C.机体的免疫力D.细菌的毒素与侵袭力E.细菌的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力正确答案:E4、单选下列对于狂犬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狂犬病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B.内基小体有诊断意义C.及时接种减毒活疫苗可预防发病D.患病动物为传染源E.病死率几乎达100%正确答案:D5、单选病毒的刺突位于()A.衣壳的表面B.核酸的表面C.包膜的表面D.衣壳的内部E.衣壳的外部正确答案:C6、单选关于HIV的致病机制,下列哪项是不对的()A.破坏CD8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B.侵犯CD4细胞,并在其中增殖导致细胞破坏C.包膜糖蛋白与CD4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D.gp120与机体MHC-Ⅱ分子有共同抗原,导致自身免疫损伤E.感染后,由于TH减少导致CD4/CD8比例倒置正确答案:A7、单选血液增菌培养时,液体增菌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大于()A.25:1B.20:1C.15:1D.10:1E.5:1正确答案:D8、多选培养后可观察到单个菌落的接种方法是()A.倾注平板法B.穿刺接种法C.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D.斜面接种法E.平板连续划线接种法正确答案:A, C, E9、单选具有高度传染性的HBV感染者血液中可检测到()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e、抗-HBcC.HBsAg、抗-HBs、HBeAgD.抗-HBe、抗-HBs、抗-HBcE.HBsAg、抗-HBc、HBeAg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HBsAg是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HBeAg是HBV复制及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抗HBc阳性常提示HBV处于复制状态。
2022年11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考核试题

2022年11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考核试题
1.除了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时,都可考虑采集血培养()。
[单选题] *
A.体温>38℃
B.体温<36℃
C.感冒(正确答案)
D.寒战
2.采集血的时间最好的以下的哪项除外() [单选题] *
A.寒战初
B.康复后(正确答案)
C.发热初
D.抗菌药物使用前
3.血培养瓶应在()之内送至实验室孵育或上机,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血培养瓶置于室温下,切勿冷藏或冷冻。
[单选题] *
A.1h
B.2h(正确答案)
C.3h
D.4h
4.实验室的主要感染途径() *
A.针刺伤感染(正确答案)
B.暴露的皮肤粘膜(正确答案)
C.接触气溶胶(正确答案)
D.接触微滴(正确答案)
5.以下那种情况可以接收血培养瓶,但应告知申请医师() *
A.采血量不足(正确答案)
B.血培养套数或瓶数不足。
(正确答案)
C.成人样本仅接种需氧或厌氧瓶。
(正确答案)
D.血培养瓶无标识。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试题

2019年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培训试题一、填空题1、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
2、采血时机: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在患者接受治疗前采血;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之前采血培养。
3、成人“一套”血培养应该包括瓶和瓶各一个,也叫“一份”。
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穿刺点获得。
最好从抽血。
儿童一般只做培养,但仍需从多个部位采集多次。
特殊患者才考虑培养。
4、脑脊液培养标本的采集:怀疑脑膜炎时应立即采集脑脊液,最是在应用之前采集脑脊液。
5、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方法: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30 m2,设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处;室内面积>30 m2,设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处。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6、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效果监测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到往返涂擦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7、手消毒效果监测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cfu/cm2。
8、紫外线监测之指示卡法:开启紫外线灯 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灯下垂直距离的中央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
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照强度应符合GB19258要求;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μW/cm2为合格。
二、简答题1、培养瓶如何消毒?答:。
血培养临床操作规范(2017版)

血培养,是一种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
我国卫生部在2017年9月发布了新版《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其主要内容如下:一、采血指征: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时,可考虑采集血培养。
1. 体温>38℃或<36℃.2. 寒战.3. 外固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L,特别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4.0×10°/L).4. 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mmHg.5. 心率>90次/min6. 皮肤黏膜出血.7. 昏迷.8. 多器官功能障碍.9. 血压降低.10. 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3-D葡聚糖(G试验)升高等二、采血时间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
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最佳。
三、采集套数成人每次应采集2套-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进行采集,2d-5d内无需重复采集。
如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重复采集多套。
儿童通常仅采集需氧瓶。
有以下高危因素时应考虑厌氧瓶培养:其母产褥期患腹膜炎,或慢性口腔炎或鼻窦炎、蜂窝组织炎、有腹腔感染的症状和体症、咬伤、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粒细胞缺乏患儿。
考虑肺炎链球菌菌血症时,宜同时做脑脊液培养。
四、采血量成人每瓶采血量8mL-10mL,或按照说明书采集,婴幼儿及儿童采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具体采血量参考说明书。
若采血量充足,注射器采集的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碟形针采集的血液反之。
若采血量不足,优先注入需氧瓶。
五、采集方法1. 采集静脉血:仅在评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采集导管血。
血培养宜单独采血,与其他检测项目同时采血,应先接种血培养瓶,以避免污染。
2. 采集前做好手卫生,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塑料瓶帽,切勿打开金属封口环和胶塞,使用75%乙醇或70%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60s。
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

临床微生物学血培养操作规范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编者按:根据卫生部指示,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成立了《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编写组。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是该规范的一部分。
该规范在撰写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指导原则,在查阅文献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编写任务。
其间曾举行多次审稿会,对讨论稿进行了充分地研讨和修改。
为了使检验界临床微生物学同行尽快参照执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规范》,本刊将陆续刊登该规范1~10专题,每期1个专题,以飨读者。
希望广大检验医学人员在学习、执行该规范的同时提出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菌血症。
一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对感染灶的外料处理、黏膜的创伤操作和易污染的外科手术,亦可发生于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早期;间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腹腔等部位未能及时引流的脓肿;持续性菌血症常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血管内膜感染,亦常发生于伤寒和波浪热的最初几周。
血培养常见菌:革兰阴性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柏菌、肠杆菌,伤寒沙门菌、绿脓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念珠菌属等。
菌血症是临床医学急症,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一、血标本采集和运送1.采血指征:一般患者出现以下一种体征时可作为采血的重要指证: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增多(计数大于1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而临床可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培养。
新生儿可疑菌血症,应该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进行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及时做血培养。
2.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1)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s以上。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试题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不是血培养采血指征( D )A. 患者发热≥38℃或≤36℃B. 寒战C. 昏迷D. 使用抗菌药物2. 张先生因为发热咳嗽肺部感染住院,医嘱给予头孢他啶输液治疗并采集血标本培养,护士采集血标本最佳采集时间是( A )A. 抗菌药物应用前B. 抗菌药物应用后C. 寒战开始时D. 发热的高峰期3. 刘护士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后错误的做法是( C )A. 血培养标本采集后在 2 小时内送检B. 不能及时送检至于室温下C. 不能及时送检至于冰箱冷藏D. 密闭运送4. 采集血培养标本的部位正确的是( A )A. 用采血针抽取肘静脉处血液送检B. 从留置静脉针处采集C. 从动脉导管内采血D. 从挠动脉测压管处采血5. 张医师怀疑患者导管血流感染,想保留导管,正确的做法是( A )A. 分别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各采一套血培养标本B. 采集两套外周血培养标本C. 采集一套血培养标本D. 应用抗菌药物6、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做好手卫生,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塑料瓶帽,切勿打开金属封口环和胶塞,使用75%乙醇或70% 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 D )。
注意采血前检查血培养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过期。
A. 15sB. 30sC. 45sD. 60s7、关于血培养的采集时间,描述正确的是(A)A. 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最佳B. 高热时C. 高热减退时D. 抗生素应用之后采集8、某患者怀疑发生败血症,需进行血培养,若患者采血量充足,使用注射器采集血液,血液注入血培养瓶的顺序为(B)A. 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B. 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C. 可只采集需氧瓶D. 可只采集厌氧瓶9、血培养阳性报告程序分为( B )报告。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D. 五级二、多选题:1、以下哪项提示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行血流感染(B、C )A.1 套或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且导管尖端培养阳性(≥10 个菌落),血培养与导管尖端培养菌种相同。
医学检验证书临床微生物学考试 选择题 50题

1. 在临床微生物学中,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尿路感染?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肺炎链球菌D. 铜绿假单胞菌2.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庆大霉素D. 红霉素3. 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下列哪种培养基最适合用于分离厌氧菌?A. 血琼脂平板B. 麦康凯琼脂平板C. 硫乙醇酸盐肉汤D. 巧克力琼脂平板4. 下列哪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A. 乙型肝炎病毒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 流感病毒D.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5. 在进行血培养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增加细菌污染的风险?A. 使用无菌技术B. 从静脉导管采集血液C. 使用无菌瓶D. 快速送检6.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食物中毒?A. 沙门氏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李斯特菌D. 大肠埃希菌7.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A. 氧化酶试验B. 触酶试验C. 革兰氏染色D. 吲哚试验8.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头孢菌素D. 红霉素9. 在进行病毒培养时,下列哪种细胞系最常用于分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 HeLa细胞B. Vero细胞C. H9细胞D. HepG2细胞10.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A. 肺炎克雷伯菌B. 肺炎链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11. 在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时,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于测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A. 纸片扩散法B. 微量稀释法C. E试验D. 肉汤稀释法12. 下列哪种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A. 人乳头瘤病毒B. 流感病毒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 乙型肝炎病毒13. 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下列哪种培养基最适合用于分离肠道病原菌?A. 血琼脂平板B. 麦康凯琼脂平板C. 硫乙醇酸盐肉汤D. 巧克力琼脂平板14.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脑膜炎?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脑膜炎奈瑟菌15.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A. 氧化酶试验B. 触酶试验C. 革兰氏染色D. 吲哚试验16.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有效?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利奈唑胺D. 红霉素17. 在进行病毒培养时,下列哪种细胞系最常用于分离流感病毒?A. HeLa细胞B. Vero细胞C. MDCK细胞D. HepG2细胞18.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A. 肺炎克雷伯菌B. 肺炎链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19. 在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时,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于测定抗生素的最小杀菌浓度(MBC)?A. 纸片扩散法B. 微量稀释法C. E试验D. 肉汤稀释法20. 下列哪种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A. 人乳头瘤病毒B. 流感病毒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 乙型肝炎病毒21. 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下列哪种培养基最适合用于分离真菌?A. 血琼脂平板B. 麦康凯琼脂平板C. 沙保弱琼脂平板D. 巧克力琼脂平板22.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败血症?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脑膜炎奈瑟菌23.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A. 氧化酶试验B. 触酶试验C. 革兰氏染色D. 吲哚试验24.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有效?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头孢菌素D. 红霉素25. 在进行病毒培养时,下列哪种细胞系最常用于分离人乳头瘤病毒(HPV)?A. HeLa细胞B. Vero细胞C. H9细胞D. HepG2细胞26.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腹腔感染?A. 肺炎克雷伯菌B. 肺炎链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大肠埃希菌27. 在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时,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于测定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A. 纸片扩散法B. 微量稀释法C. E试验D. 肉汤稀释法28. 下列哪种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A. 人乳头瘤病毒B. 流感病毒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 乙型肝炎病毒29. 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下列哪种培养基最适合用于分离结核分枝杆菌?A. 血琼脂平板B. 麦康凯琼脂平板C. 罗氏培养基D. 巧克力琼脂平板30.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脑膜炎奈瑟菌31.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A. 氧化酶试验B. 触酶试验C. 革兰氏染色D. 吲哚试验32.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耐头孢菌素肠杆菌科细菌有效?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碳青霉烯类D. 红霉素33. 在进行病毒培养时,下列哪种细胞系最常用于分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A. HeLa细胞B. Vero细胞C. H9细胞D. HepG2细胞34.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眼部感染?A. 肺炎克雷伯菌B. 肺炎链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35. 在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时,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于测定抗生素的敏感性?A. 纸片扩散法B. 微量稀释法C. E试验D. 肉汤稀释法36. 下列哪种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A. 人乳头瘤病毒B. 流感病毒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 乙型肝炎病毒37. 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下列哪种培养基最适合用于分离厌氧菌?A. 血琼脂平板B. 麦康凯琼脂平板C. 硫乙醇酸盐肉汤D. 巧克力琼脂平板38.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骨和关节感染?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脑膜炎奈瑟菌39.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A. 氧化酶试验B. 触酶试验C. 革兰氏染色D. 吲哚试验40.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有效?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多粘菌素D. 红霉素41. 在进行病毒培养时,下列哪种细胞系最常用于分离乙型肝炎病毒?A. HeLa细胞B. Vero细胞C. H9细胞D. HepG2细胞42.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A. 肺炎克雷伯菌B. 肺炎链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43. 在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时,下列哪种方法最常用于测定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A. 纸片扩散法B. 微量稀释法C. E试验D. 肉汤稀释法44. 下列哪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A. 人乳头瘤病毒B. 流感病毒C.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 乙型肝炎病毒45. 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下列哪种培养基最适合用于分离革兰氏阳性菌?A. 血琼脂平板B. 麦康凯琼脂平板C. 硫乙醇酸盐肉汤D. 巧克力琼脂平板46.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心内膜炎?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脑膜炎奈瑟菌47. 在进行细菌鉴定时,下列哪种试验可以用来区分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A. 氧化酶试验B. 触酶试验C. 革兰氏染色D. 吲哚试验48. 下列哪种抗生素对耐多粘菌素肠杆菌科细菌有效?A. 青霉素B. 万古霉素C. 替加环素D. 红霉素49. 在进行病毒培养时,下列哪种细胞系最常用于分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 HeLa细胞B. Vero细胞C. H9细胞D. HepG2细胞50. 下列哪种细菌最常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A. 肺炎克雷伯菌B. 肺炎链球菌C. 铜绿假单胞菌D. 大肠埃希菌答案:1. B2. C3. C4. C5. B6. B7. C8. B9. C10. B11. B12. A13. B14. D15. A16. C17. C18. C19. B20. D21. C22. C23. C24. C25. A26. D27. A28. D29. C30. C31. C32. C33. B34. D35. A36. A37. C38. C39. C40. C41. D42. B43. B44. B45. A46. C47. C48. C49. C50. D。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总论考试试题(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总论考试试题(题库版)1、多选下列属于血清沉淀反应的有()A.Ascolis试验B.Schick试验C.Elek试验D.OT试验E.Frei反应正确答案:A, C2、单选有关接种(江南博哥)环的灭菌方法,错误的是()A.接种环常用火焰灭菌,也可用消毒B.接种环使用前必须先灭菌C.火焰灭菌后,须待环冷却方可取菌(标本)D.染菌的接种环先于内焰加热、烤干,再移至外焰灭菌E.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搁置于架上,勿随手弃置正确答案:A3、问答题一新生儿室暴发脓毒血症,脓汁标本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葡萄球菌:(1)确定该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哪种酶?(2)最可能的传染源是什么?其带菌的部位主要在哪里?(3)鉴定该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除脓毒血症,还可引起哪种毒素性疾病?(4)该菌耐药菌株最多的是耐下列哪种抗生素?正确答案:(1)要确定葡萄球菌是否有致病力,应检查血浆凝固酶。
一般来说,葡萄球菌致病株大多能产生凝固酶,所以它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标志。
(2)最可能的传染源是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其带菌的部位主要是鼻咽部。
致病性葡萄球菌在鼻咽部的带菌率可达20%~50%,医务人员带菌率可高达70%,所以,传染源是新生儿室的工作人员,其带菌的部位主要是鼻咽部。
(3)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的疾病包括:侵袭性和毒素性疾病。
其中毒素性疾病由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可引起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及毒性休克综合征等。
(4)该菌耐药菌株最多的是青霉素G。
据统计,近年来葡萄球菌青霉素G的耐药菌株已达90%以上,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医院内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4、单选SS琼脂中既为抑菌剂又为促菌生长剂的成分是()A.硫代硫酸盐B.胆盐C.煌绿D.乳糖E.葡萄糖正确答案:B5、单选关于血清学试验,叙述错误的是()A.依据的原理是:抗原和抗体在适宜条件下,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B.可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C.用已知抗体测抗原称血清学诊断D.也可用已知抗体测未知抗原E.血清学诊断常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正确答案:C6、单选绝大部分致病菌为()A.自养菌B.厌氧菌C.需氧菌D.寄生菌E.腐生菌正确答案:D7、单选用于培养肠道致病菌的强选择性培养基是()A.中国蓝平板B.SS平板C.双糖铁培养基D.乳糖发酵管E.巧克力平板正确答案:B8、名词解释分解代谢正确答案:细菌代谢过程中底物分解和转化为能量的过程称为分解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规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血培养采血指征(D )
A.患者发热≥38℃或≤36℃
B.寒战
C.昏迷
D.使用抗菌药物
2.张先生因为发热咳嗽肺部感染住院,医嘱给予头孢他啶输液治疗并采集血标本培养,护士采集血标本最佳采集时间是(A )
A.抗菌药物应用前
B.抗菌药物应用后
C.寒战开始时
D.发热的高峰期
3.刘护士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集血培养标本后错误的做法是(C )
A.血培养标本采集后在2小时内送检
B.不能及时送检至于室温下
C.不能及时送检至于冰箱冷藏
D.密闭运送
4. 采集血培养标本的部位正确的是(A )
A.用采血针抽取肘静脉处血液送检
B.从留置静脉针处采集
C.从动脉导管内采血
D.从挠动脉测压管处采血
5.张医师怀疑患者导管血流感染,想保留导管,正确的做法是(A )
A.分别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各采一套血培养标本
B.采集两套外周血培养标本
C.采集一套血培养标本
D.应用抗菌药物
6、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做好手卫生,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塑料瓶帽,切勿打开金属封口环和胶塞,使用75%乙醇或70%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D )。
注意采血前检查血培养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过期。
A. 15s
B. 30s
C. 45s
D. 60s
7、关于血培养的采集时间,描述正确的是(A)
A.寒战或发热初起时采集,抗菌药物应用之前采集最佳
B.高热时
C.高热减退时
D.抗生素应用之后采集
8、某患者怀疑发生败血症,需进行血培养,若患者采血量充足,使用注射器采集血液,血液注入血培养瓶的顺序为(B)
A.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瓶
B. 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
C.可只采集需氧瓶
D. 可只采集厌氧瓶
9、血培养阳性报告程序分为(B )报告。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二、多选题:
1、以下哪项提示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行血流感染(B、C )
A.1套或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且导管尖端培养阳性(≥10个菌落),血培养与导管尖端培养菌种相同。
B.1套或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且导管尖端培养阳性(≥15个菌落),血培养与导管尖端培养菌种相同。
C.1套或以上血培养阳性,并且导管尖端培养阴性,但血培养分离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并且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D.2套血培养阴性,但导管培养阳性。
2、以下为血培养采血指征的是(ABCDE)
A体温>38℃或<36℃;B寒战;C血压降低;
D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试验)E呼吸频率>20次/ 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 mmHg;
3、下列关于血培养采血量描述正确的是(AC)
A.成人每瓶采血量8mL-10mL
B.成人每瓶采血量10mL-20mL
C.婴幼儿及儿童采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
D.婴幼儿及儿童每瓶采血量2mL-3mL
4、在血培养中,即便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仍有3%-5%的血培养瓶中培养出皮肤或周围环境中常见菌,这些菌大部分为污染菌,但出现以下哪些情况时考虑可能为致病菌(B C )
A.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培养出不同种菌
B.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培养出同一种菌
C.多次分离出同一种菌,且药敏结果相同
D.多次分离出不同种菌,且药敏结果不同
5、关于血培养采集标本套数描述正确的是(AC)
A.成人每次应采集2套-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进行采集,2d~5d内无需重复采集。
B成人每次采集2-3套,从一个穿刺点采集即可。
C如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应重复采集多套。
D如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无需重复采集多套。
三、判断题:
1.体温必须发热≥38°C才能送检血培养标本。
(×)
2.凡原因不明的发热,持续时间1周一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声发现赘生物,需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性心内膜炎。
(√)
3.规范的血培养采集应该2-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采集。
(√)
4.重症监护室的刘护士为昏迷的患者张先生在挠动脉测压处留取了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标本。
(×)
5.血培养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
(√)
6.注射器采集的血液先注入厌氧瓶,后注入需氧瓶。
(√)
7.螺杆菌数感染多发生于免疫缺陷患者中。
血培养瓶通常孵育3d以上,并且在培养结束后,盲传至血平板,微需氧孵育。
(×)
8.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出现假阳性最常见的原因是皮肤寄生菌污染。
因此可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采集血培养应对采集点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且不应从留置导管处采血,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
9、血培养时污染菌不需做药敏试验,亦不必向临床报告。
(×)
10、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需更换针头后注入血培养瓶。
(×)
四、填空题:
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
3、怀疑患者发生亚急性心内膜炎时,宜每隔0.5h-1h采集1套血培养,不同部位共采集3套血培养。
如24h培养阴性,宜加做2套血培养。
4、采集血培养,成人每瓶采血量为8mL-10mL,或按照说明书采集;婴幼儿及儿童采血量不应超过患者总血量的1% 。
5、血培养瓶应在2h之内送至实验室孵育或上机;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血培养瓶置于室温下,切勿冷藏或冷冻。
应采用密封的塑料袋和硬质防漏的容器运送标本。
6、怀疑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拟拔出导管,需至少采集1套外周血培养。
拔除的导管,按无菌操作剪切导管尖端5cm,采用Maki半定量培养。
7、急性心内膜炎患者采集血培养,宜在经验用药前30min内不同部位采集2-3套。
1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出现假阴性最常见的原因是在采血时患者已使
异链球菌(如毗邻颗粒链菌、乏养菌属)感染。
12、采集血培养前做好手卫生,静脉穿刺点选定后,去除血培养瓶的塑料瓶帽,切勿打开金属封口环和胶塞,使用75%乙醇或70%异丙醇消毒,自然干燥60 s。
13、血培养的采集,成人每次应采集2套-3套,每套从不同穿刺点进行采集,2d-5d内无需重复采集。
14、
五、简答题:
1、血培养标本采血指征?
答: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时,可考虑采集血培养:
a)体温>38℃或<36℃;
b)寒战;
c)外固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4.0×109/L);
d)呼吸频率>20次/ 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 mmHg;
e)心率>90次/ min:;
f)皮肤黏膜出血;
g)昏迷;
h)多器官功能障碍;
i)血压降低;
j)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
试验)升高等。
2、简述血样采集穿刺点皮肤消毒方法?
答:(一)三步法:
第一步:75%乙醇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干30s以上;
第二步:1%-2%碘酊作用30 s或1%碘伏作用60 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
消毒区域直径达3 cm以上。
第三步:75%乙醇擦拭碘酊或碘伏消毒过的区域进行脱碘。
对碘过敏的患者,在第一步基础上再用75%乙醇消毒60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二)一步法:0.5%葡萄糖酸洗必泰作用30s(不适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或70%异丙醇消毒后自然干燥(适用于2个月以内的新生儿)。
(三)注意穿刺点消毒后不可再触碰。
3、在血培养安全防护过程中,应如何防护针刺伤?
答:(1)尽可能减少注射器及锐器的使用。
(2)使用注射器时,应避免回套针帽。
(3)若用注射器采集血液,将血液直接注入血培养瓶,无需更换针头。
注射器使用完毕后,应将针头放入锐器桶,不可重复使用。
(4)使用后的注射器或其他锐器,应装入锐器桶内。
4、怀疑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拟保留导管,送检外周血培养及导管血培养结果应如何解释?
答:1)如两套血培养得到的菌株其鉴定结果和药敏谱均相同,并且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提示为CRBSI。
2)如2套血培养均阳性并且分离的菌种相同,导管血阳性报警时间比外周血阳性报警时间早≥120 min,又没有其他明确感染源,则提示为CRBSI(如导管血阳性报警时间比外周血阳性报警时间早<120 min,2套血培养获得鉴定与药敏谱相同的分离株,也可能为CRBSI)。
3)如仅导管血培养阳性,提示导管有细菌定植或污染。
4)如仅外周血培养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
若血培养阳性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并且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则可能为CRBSI。
5)如2套血培养均阴性,不考虑CRB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