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真题完整版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下列都属于创造社成员的一组是【D】A.郭沫若、鲁迅、周作人B.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C.沈雁冰、成仿吾、许地山D.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2.在“五四”文学革命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人物是【A】A.胡适B.钱玄同C.陈独秀D.刘半农3.鲁迅的《野草》是一部【C】A.抒情散文集B.回忆性叙事散文集C.散文诗集D.杂文集4.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艺术特色的作品是【A】A.鲁迅的《故事新编》B.郭沫若的《屈原》C.郁达夫的《采石矾》D.冯至的《伍子胥》5.中篇小说《短裤党》的作者是【C】A.许杰B.王统照C.蒋光慈D.郭沫若6.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包括【B】A.《沉沦》、《银灰色的死》、《茑萝行》B.《沉沦》、《银灰色的死》、《南迁》C.《沉沦》、《南迁》、《迷羊》D.《沉沦》、《迷羊》、《出奔》7.诗集《红烛》的作者是【B】A.郭沫若B.闻一多C.朱湘D.徐志摩8.鲁迅《野草》中的散文最初陆续发表在哪个刊物上【B】A.《新青年》B.《语丝》C.《晨报副刊》D.《莽原》9.茅盾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D】A.《蚀》B.《虹》C.《林家铺子》D.《子夜》10.方罗兰、章秋柳这两个人物形象出现于茅盾小说【B】A.《虹》B.《蚀》C.《三人行》D.《野蔷薇》11.1931年9月编选《新月诗选》并为其作序的是【D】A.粱实秋B.徐志摩C.何其芳D.陈梦家12.刘风仙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B】A.《上海屋檐下》B.《名优之死》C.《日出》D.《雷雨》13.诗集《中国农村的故事》的作者是【B】八艾青B.田间C.何其芳D.李季14.艾芜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是【D】A.《南国之夜》B.《夜景》C.《芭蕉谷》D.《南行记》15.剧本《赵阎王》的作者是【B】A.田汉B.洪深C.曹禺D.夏衍16.关于《日出》中陈白露这个人物的准确概括是【B】A.被压迫被损害的下层贫民B.骄横自尊,堕落放荡,但善良富有同情心C.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时代女性D.自作多情、俗不可耐的富孀17.曹禺的代表作《日出》是一部多幕剧,全剧共有【B】A.三幕B.四幕C.五幕D.六幕18.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时代背景是【A】A.解放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大革命时期D.建国初期19.水生嫂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D】A.《边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小二黑结婚》D.《荷花淀》20.下列哪部作品是讽刺喜剧【A】A.《升官图》B.《岁寒图》C.《长夜行》D.《丽人行》21.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发表于【D】A.1976年10月B.1977年10月C.1979年11月D.1977年11月22.在“新时期”诗歌中,口语化、语言还原、谐谑、荒诞、反美、反象征、反意象等方法经常地为哪些诗人所采用【C】A.“复出的诗人”B.“朦胧诗人”C.“新生代诗人”D.“九叶诗人”23.《远与近》是哪一位著名诗人的作品【A】A.顾城B.北岛C.江河D.杨炼24.新时期之初,我国诗坛曾出现一批勇敢地对现实、历史和自我进行批判性反思的优秀诗作,它们是【D】A.艾青的《在浪尖上》和骆耕野的《我爱》等B.黄永玉的《曾经有过那种时候》和李发模的《不满》等C.李发模的《不满》和熊召政的《呼声》等D.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和邵燕祥的《长城》等25.“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出自北岛的哪一首诗【C】A.《同谋》B.《结局和开始》C.《回答》D.《履历》26.小说《虚构》的作者是【C】A.格非B.王蒙C.马原D.王安忆27.因诗集《玉门诗抄》等被称为“石油诗人”的是【B】A.王希坚B.李季C.梁上泉D.严辰28.“蛤蟆滩”是下列哪部作品所描写的典型环境【C】A.《红旗谱》B.《许茂和他的女儿》C.《创业史》D.《赖大嫂》29.张文清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C】A.《红岩》B.《烦恼人生》C.《青春之歌》D.《爱情》30.“十七年”时期,郭沫若创作的话剧是【A】A.《蔡文姬》和《武则天》B.《蔡文姬》和《文成公主》C.《武则天》和《孟丽君》D.《文成公主》和《孟丽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A 状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B 状中短语和动宾短语
C 连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D 连谓短语和状中短语
本试卷共 !语法错误,)页第 !语法错误,)页
5. “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
)
A 近宾语 B 双宾语 C 远宾语 D 补语
6. “大家听了很高兴。”是(
)
A 连谓句 B 兼语句 C 存现句 D“把”字句
(五)分析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辞格,并指出其综合运用的具体情况。(10 分)
①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它的文明却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 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本试卷共 !语法错误,)页第 !语法错误,)页
本试卷共 !语法错误,)页第 !语法错误,)页
7.下面的四个句子中,不属于偏正复句的是( )。
A 哪怕是火海刀山,我也要冲上前!
B 外面的太阳热烈如火,我的心里冷如冰霜。
C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8. 比喻和比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比喻有本体,比拟没有本体。
B 比喻有喻体,比拟没有喻体。
须是不同类的,构成比拟的两个事物可以是同类的。
得分
评卷人
三、操作分析题(共 57 分)
(一)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 身上净是泥。(净)
2.连我你都不认得了?(连)
3.屋里有一扇门。(扇)
4.这是一盆净水。(净)
5.她得的是慢性肺炎。(慢性)
(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如果有歧义,要做不同的分析。(共 18 分) 1.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汉语言文学考试试卷

汉语言文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 马B. 月C. 林D. 火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字,其原意是:A. 道路B. 河流C. 花园D. 树木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著作?A. 《呐喊》B. 《彷徨》C. 《家》D. 《朝花夕拾》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哪位词人之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5.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主要倡导A. 孔子B. 孟子C. 韩愈D. 朱熹6.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形式?A. 绝句B. 律诗C. 词D. 曲7.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A. 诗歌的三个时期B. 诗歌的三个地域C. 诗歌的三种风格D. 诗歌的三种主题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哪位诗人之手?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李商隐9. 现代汉语中,“他”字的性别含义是:A. 男性B. 女性C. 男性或女性D. 无性别10.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A. 刚烈B. 柔弱C. 刚柔并济D. 深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汉语中,表示“我”的代词是“______”。
2.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所著。
3. 汉语中,“______”是指用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4. 汉语中,“______”是指用两个字组成的词,其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5. “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6.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
7.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
8.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
9.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
10.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抒情为主。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

汉语言文学模拟测试题单选题试题1.“小王把大门关上了”中的“把大门关上”,从结构类型上看属于( A )。
A。
偏正词组 B.动宾词组 C.谓词性词组 D.体词性词组试题2.下列韵母中只有韵头和韵腹的是( C )。
A。
ai B.iang C。
ua D.ou试题3.下列各组词中,全部都是单纯词的是( D )。
A。
尼龙、马达、姐妹 B.沙发、枇杷、巧妙 C。
休克、游泳、吩咐 D.逻辑、荒唐、葡萄试题4.下列合成词中都是由词根复合而成的是( A )。
A.船头、健儿B.石头、木头C.老虎、老人D.女性、阿姨试题5.下面四句话中用了具有明显感情色彩词语的一句是( D )。
A.他的突然来到使大家很激动. B。
这些人是他纠集来的。
C。
月亮从云层中走出来. D。
妈妈想死你了。
试题6.词组“老人也可以接待”多义的原因是( D ).A.词的多义B.结构层次不同 C。
结构关系不同 D。
语义关系不同试题7.普通话声母中,既不能跟所有的开口呼韵母相拼,也不能够跟所有的合口呼韵母相拼的是( C )。
A.舌尖前音 B。
双唇音 C。
舌面音 D.舌尖中音试题8.下列词组中谓语部分结构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D )。
A。
我认为小李说得更好。
B。
连长命令战士开炮。
C.我举手赞成. D.我吓了一跳。
试题9.“他嘴巴噘得能拴住驴”中用了( B )修辞格。
A。
比喻 B。
夸张 C。
比拟 D。
映衬试题10.下列音节中只有( A )组的韵母相同。
A。
wei zhui gui B。
bi ti zi C。
qi shi ji D.quan zhuan yuan 试题11.“展览馆"前两个音节的连续变调是( B ).A。
阳平、上声 B。
阳平、阳平 C.半上、半上 D。
阳平、半上试题12.下列单韵母中舌位最低的是( A )。
A。
a B.o C.u D。
i试题13.“既爽朗又热情,这就是她的性格."这句话是( C ).A。
长句 B。
否定句 C。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模拟试卷一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迢迢牵牛星》的主旨是( )A. 写牛郎织女故事B. 写七夕民间风俗C. 写女子离别相思之情D. 写男子离别相思之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迢迢牵牛星》借用神话传说,描写牵牛织女隔河相望无法相聚的痛苦,抒发人间思妇的离愁别恨。
2. 【单项选择题】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以怀古慨今概括全诗主旨的一联是( )A. 王溶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B.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C.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首七律,前四句侧重怀古。
第一句从西晋水军进攻落笔,具浩荡的声势,后三句专写大军压境之下东吴的苦心防御,却只如摧枯拉朽,一雄壮,一惨淡,力量强弱对比不言自明,几个动词的运用更增加了对比的力度。
后四句侧重慨今,总结历史教训。
“人世”句的议论,由东吴推扩到六朝兴亡,“山形”句的写景,归结到题目中西塞山。
末两句以怀古慨今概括诗旨,收束全诗。
3. 【单项选择题】下列作品中,选自《诗经·秦风》的是( )A. 《氓》B. 《君子于役》C. 《采薇》D. 《蒹葭》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氓》选自《诗经·卫风》,《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4. 【单项选择题】《庄子·逍遥游》下列文意中,体现了庄子“圣人无名”思想的是( )A. 许由不受天下B. 鹏扶摇而上C. 藐姑射神人的神奇D. 樗树不夭斤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项说明世间一切皆有凭借,CD两项分别体现了庄子“神人无功”“至人无己”的思想,以许由不接受天下,说明"圣人无名"。
5. 【单项选择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苏秦之嫂前倨后卑的举止反映了( )A. 崇尚富贵、亲情淡漠的炎凉世态B. 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C. 反对连横、赞成合纵的政治态度D. 苏秦远离亲人、落魄他乡的窘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苏秦潦倒时和得势后,家人的表现“前倨而后卑”,形成鲜明的对比。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空分,共30分)0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着作是《》。
02.关于《诗经》的编集,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是“___诗”、“___诗”、“删诗”之说。
03. “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谷梁传》。
04.《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___为广”。
05.《七发》以后以七段成篇的赋成为一种专门文体,号称“ ”。
06.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如“三张”即张载、___ 和___ ,“二陆”即___ 和陆云,“两潘”即___ 和潘尼,“一左”即___ 。
07.___编的《____ ___》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选录先秦到梁代的七百余篇作品。
08.初唐四杰指的是___ 、杨炯、___ 、骆宾王四人。
09. ___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10.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___ 为代表的元白诗派。
11.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是西蜀____编的《》。
12.鲁迅的散文诗集是《》。
二、单项选择(每题分,共30分)01.《哦,香雪》是哪位作家的成名作()。
A、王安忆B、铁凝C、张洁D、张爱玲02.《后羿射日》出自哪一部书()。
A、《山海经》B、《淮南子》C、《庄子》D、《吕氏春秋》03.《诗经》的恋爱诗《静女》出自()。
A、周南B、卫风C、魏风D、邶风04.汉代“四家诗”中属于古文经学的是()。
A、齐诗B、鲁诗C、韩诗D、毛诗05.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
A、《春秋》B、《尚书》C、《左传》D、《国语》0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一部书()。
A、《周易》B、《尚书》C、《春秋》D、《礼记》07.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人生观的是哪一部书()。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荀子》0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哪一部书()。
A、《论语》B、《孟子》C、《老子》D、《庄子》0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一部书()。
《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题(专、本科学员必答)

高等函授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题(专、本科学员必答)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常以时空序列设置的结构类型是( )。
A、说明型B、议论型C、记叙型D、综合型5、描写的风格看,描写可分为( )。
A、白描与细描B、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C、主观描写与客观描写D、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6、下列各组字中,属会意字的是()A、戒逐B、栽沐C、末朱D、眉果7、形声字“藩”的声符是()。
A、采B、番C、潘D、瀋省声二、填空题:1、章程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__性质的组织规程,是一个组织或团体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对于所属人员具有约束力。
2、《说文解字》开创了以___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
3、《康熙字典》在注音上,除了沿用反切法、直音法以外,还吸外了明古今音变的不科学的___法。
4、《晋公子重耳出亡》:“晋人伐诸蒲城。
”句中的“诸”是___的合音字。
5、《天论》:“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句中的“倍”是___的通假字。
三、分析题: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看着伤心透着轻浮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改错说明题:(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扼要说明理由。
汉语言文学专《古代汉语》模拟试题四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模拟四)古代汉语(课程代码0053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形声字,形符居于一角的一组是()A.僚旃携徒B.裁颖雎腾C.旌徒戚赖D.旗疆哉恐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内的字是假借关系的一句是()A.北冥.(溟)有魚,其名曰鯤。
B.郢人堊慢.(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
C.民食果蓏蜯.(蚌)蛤。
D.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是()A.律謂武曰:“副有罪,當相坐.。
”B.見靈輒餓.,問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C.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
D.棄甲曳兵而走.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A.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B.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C.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D.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5.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B.强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C.鮑叔不以我爲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D.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6.下列句中,是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A.子邪,言伐莒者?B.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
C.是非君子之言也。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7.下列句中,用“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B.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C.求!無乃爾是過與?D.《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己。
”其是之請乎?8.下列句子中,“以”是连词的一句是()A.圉人归,(以)告夫人。
B.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D.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9.下列各组字,属于变换构字成分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A.碾——服B.雕——彤C.猿——猥D.雅——裸10.《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A.誇張B.互文C.變文D.連類而及1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B.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真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韵母中只有韵头和韵腹的是()。
A、aiB、iangC、uaD、ou2.“展览馆”前两个音节的连续变调是()。
A、阳平、上声B、阳平、阳平C、半上、半上D、阳平、半上3.下列四组词中不全是外来词的是()。
A、扑克、幽默B、引擎、海洛因C、基因、咖啡D、白宫、俱乐部4.下列各组词中,全部都是单纯词的是()。
A、尼龙、马达、姐妹B、沙发、枇杷、巧妙C、休克、游泳、吩咐D、逻辑、荒唐、葡萄5.从结构关系的角度看,“小二黑的漂亮”属于()。
A、主谓词组B、动词性词组C、偏正词组D、名词性词组6.“小王把大门关上了”中的“把大门关上”,从结构类型上看属于()。
A、偏正词组B、动宾词组C、谓词性词组D、体词性词组7.下面四个句子结构不太协调的是()。
A、家乡一片绿,祖国万年青。
B、高高兴兴来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去。
C、谦虚人常思己过,骄傲者只议人非。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8.下面四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宵云外、耳濡目染B、一筹莫展、轻歌曼舞C、一杯黄土、虚与委蛇D、相形见拙、彬彬有礼9.下列单韵母中舌位最低的是()。
A、aB、oC、uD、i10.下列词组中谓语部分属于连动结构的是()。
A、我认为小李说得更好B、连长命令战士开炮C、我举手赞成D、我吓了一跳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子路从而后”中的“后”是()。
A、动词用作名词,“落后”B、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C、名词用作动词,“后面”D、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在后面”2.文中的“丈人”是指()。
A、老年人B、岳父C、巨人D、老百姓3.“以杖荷蓧”中的“荷”字意思是()。
A、挑B、插C、农具D、荷花4.“孰为夫子”句的准确翻译是()。
A、谁是夫子B、谁称得上是夫子C、说的就是夫子D、哪个能做夫子5.“植其杖而芸”中的“植”和“芸”的意思分别是()。
A、“用”和“运送”B、“用”和“除草”C、“种”和“耘田”D、“插”和“除草”6.“杀鸡为黍而食之”的“为”字是()。
A、介词,给B、介词,做C、动词,煮D、动词,给7.“见其二子焉”中的“见”是()。
A、使动用法,“使……拜见”的意思B、使动用法,“使……出现”的意思C、动词谓语,“看见”的意思D、动词谓语,“拜见”的意思8.“使子路反见之”中的“反”字是()。
A、“返”的古字,返回的意思B、“返”的今字,返回的意思C、反过来的意思D、反对的意思9.“至则行矣”中的“则”是()。
A、副词,有“那么就”的意思B、介词,有“就”的意思C、连词,有“原来已经”的意思D、连词,有“就”的意思10.“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是()。
A、代词,指“道”;代词,指“不行”B、动词,到了;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C、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复指前面的“道”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复指前置的“道不行”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文学形象2.文学批评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括号里填上与作家相对应作品的字母序号:A.《家》王安忆()B.《倾城之恋》莫言()C.《长恨歌》巴金()D.《透明的红萝卜》沈从文()E.《边城》张爱玲()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从以下作家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位,并就其一部(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作简述。
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钱钟书、冰心、叶圣陶、朱自清、艾青、张爱玲、王安忆、贾平凹、余华、莫言、苏童、王蒙、池莉、张洁、汪曾祺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二位人物形象,人选一位,谈谈您对他的认识与评价。
2.试析《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模拟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2.C3.C4.D5.B6.C7.B8.D9.C10.D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1.B2.A3.A4.B5.D6.C7.A8.B9.C10.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是读者在文本修辞的感染过程中经由想象和联想而生成的生活图景,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和文学典型三种形态。
三种文学形象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中往往相互渗透。
2.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特定的文学现象所作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CDAEB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此题按学生的答题情况酌情给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参考答题思路:范进人物评价重在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及名利思想对其人格的扭曲与戕害,以及其身后所展现的追名逐利的深广社会背景。
贾宝玉的评价一在他的封建叛逆思想,二在他对男女地位与情感的重新审视。
(具体视学生结合小说的评价情况酌情给分,重在有一己之见。
)2、答案要点:拉斯蒂涅是《高老头》的第一主人公,是一个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社会原则所腐蚀的贵族子弟的典型。
他的形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贵族阶级没落、资产阶级崛起的历史趋势——贵族子弟抛弃贵族阶级的生活原则而资产阶级化。
拉斯蒂涅是外省破落贵族子弟,为重振家业来巴黎寻找出路。
这个本想通过勤奋读书取得功名的青年,很快就被巴黎的花花世界所腐蚀,产生了迅速爬上去的欲望。
他去拜访远房亲戚、上流社会的重要人物鲍赛昂夫人。
夫人给他上了第一课,她告诉他巴黎成功的秘决:越没心肝,升得越快,并让他去追求银行家纽兴根的太太丹斐纳,以此作为向上爬的跳板。
同住在伏盖公寓的逃牙口伏脱冷又告诉他另一条发财致富的秘决:谋财害命。
不久,为金钱至上的法则所左右的变故在拉斯蒂涅身边惊心动魂地发生了:鲍赛昂夫人被看中资产阶级小姐巨额陪嫁的情人抛弃,不得不挥泪告别巴黎到乡下隐居;曾经是富翁的高老头被两个挥霍无度的女儿盘剥得一贫如洗,象狗一样的惨死在伏盖公寓;自认为有着神机妙算的伏脱冷,被贪图当局赏钱的人出卖,锒铛入狱。
这三件事给拉斯蒂涅上了铭心刻骨的人生三课,他完成了自己的社会教育,从而下定了泯灭良心大干一场的决心。
《高老头》真实地表现了拉斯蒂涅成为野心家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普通话音节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是()。
A、韵头B、韵腹C、韵尾D、声母2.普通话声母中,既不能跟所有的开口呼韵母相拼,也不能够跟所有的合口呼韵母相拼的是()。
A、舌尖前音B、双唇音C、舌面音D、舌尖中音3.下列四组词中都是叠音词的是()。
A、爹爹、妈妈B、悄悄、常常C、瑟瑟、翩翩D、看看、想想4.词组“老人也可以接待”多义的原因是()。
A、词的多义B、结构层次不同C、结构关系不同D、语义关系不同5.“不要老迟到”中的“老”一词的意义是()。
A、基本义B、引申义C、比喻义D、借代义6.“下雨了。
”是()。
A、省略句B、名词句C、非主谓句D、主谓句7.下面四句话中用了具有明显感情色彩词语的一句是()。
A、他的突然来到使大家很激动。
B、这些人是他纠集来的。
C、月亮从云层中走出来。
D、妈妈想死你了。
8.下列句子中只有()用了比喻。
A、他要能像你一样,准能考上。
B、这孩子长得并不像他父亲。
C、星星眨着眼睛,仿佛是要说话。
D、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
9.下列合成词中都是由词根复合而成的是()。
A、船头、健儿B、石头、木头C、老虎、老人D、女性、阿姨10.“他嘴巴噘得能拴住驴”中用了()修辞格。
A、比喻B、借代C、比拟D、映衬二、选择题(读古文,根据文意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分)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晋灵公不君”中的“君”是()。
A、名词用如动词,“做君主”的意思B、名词用如动词,“行君道”的意思C、名词用作状语,“像君主”的意思D、名词用作状语,“为君王”的意思2.“厚敛以雕墙”中的“厚敛”是()。
A、“厚颜无耻”的意思B、“小心收敛”的意思C、“加重征税”的意思D、“到处搜刮”的意思3.“而观其辟丸也”中的“辟”是()。
A、“避”的异体字B、“避”的通假字C、“避”的古字D、“避”的今字4.“宰夫胹熊蹯不孰”中的“孰”是()。
A、“熟”的异体字B、“熟”的通假字C、“熟”的古字D、“熟”的今字5.“寘诸畚”中“诸”()。
A、是“之乎”的合音词B、是“之于”的合音词C、同代词“之”D、同介词“于”6.“莫之继也”是()。
A、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B、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C、用“之”复指的宾语前置D、强调宾语“莫”因此前置7.“三进及溜”中的“溜”是()。
A、“留”的通假字,停留的意思B、“遛”的通假字,遛达的意思C、“馏”的通假字,留饭的意思D、“溜”的通假字,指房檐8.“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的“莫”是()。
A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什么”的意思B肯定性无定代词,“有什么”的意思C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的意思D肯定性无定代词,“有谁”的意思9.“鲜克有终”中的“鲜克”的意思分别是()。
A少、能B多、能C新鲜、能够D鲜艳、克服10.“夫如是”中的“是”相当于()。
A判断词,是B连词,因此C近指代词,此D远指代词,彼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文学体裁2.文学语言四、搭配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括号里填上与作家相对应作品的字母序号:A.《春之声》杨绛()B.《文化苦旅》老舍()C.《正红旗下》陈忠实()D.《将饮茶》王蒙()E.《白鹿原》余秋雨()五、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从以下作家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位,并就其一部(或一篇)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或艺术风格作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