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浙教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 )瘫痪(tān hu n)树杈(ch )熬( o)夜B.粼粼(l nl n )诀别(j e)姊妹(z )荫蔽(yīn b )C.一霎(ch )时犄(qǐ)角沐(m )浴脸颊(xi )D.锤(chu )打菡(h n d n)萏徘徊(hu )絮絮(x )叨叨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内疚歧斜匿笑形影不离B.分岐憔悴攥着不可抗拒C.脸颊荡漾祷告各得其所D.虐杀繁衍烂漫自做主张3、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父母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我们应当学会感恩。
B、经过他的指点,我恍然大悟,心情轻松多了。
C、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D、见到亲人,在外飘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C.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D.通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的活动,可以使玉山的环境更加美丽。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A. ④②③①B. ①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6、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2分)()A、当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了脚时,你说:喂,怎么回事,没长眼啊!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他妈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7、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

浙江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那天放学回家,肚子已经抗议地打着鼓了,正当我如饥似渴地寻找食物时,突然发现餐桌上放着一块面包,我高兴极了。
B . 新学期开学了,孩子们穿着新校服,背着新书包,迈着矫健的步伐,精神矍铄地走进校园。
C . 很多老人虽然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是明确而实在的,他们渴盼天伦之乐。
D . 心气极高的恒大队因意外导致主场失利,他们分析原因后决定东山再起,在客场挽回局势。
2. (2分)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鲁迅先生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B . 鲁达打死郑屠后,“拔步走”以及回头指着已经死掉的郑屠故意大声说“你诈死”,然后“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等言语动作表现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C . 《筑路》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个精彩片段。
面临着恶劣的劳动环境和生活条件及尖锐的阶级斗争,筑路者,特别是积极分子,以惊人的毅力和无比顽强的意志同困难进行斗争,表现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尔便是其中的一个。
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
即使面对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从未有过轻生的念头,表现出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
D . 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
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
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
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这段话生动地写出了石猴跳入水帘洞的三个瞬间,体现了他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石猴向往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并能与大家分享的优良品质。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基础题(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分)(2)□□□□□.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1分)(3)《龟虽寿》中表达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的诗句是:□□□□.□□□□。
(2分)(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2分)(5)默写《夜雨寄北》(李商隐)。
(4分)□□□□□□□.□□□□□□□。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母亲xìn fú()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2)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ìn bì()。
(3)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边.xù xù dāo dāo()地说着。
(4)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zì zuò zhǔ zhāng()呢?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B.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C.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设身处地....的感觉。
D.鲁迅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得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主动帮忙。
4.下列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3分)A.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
B.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5.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和上面的语句构成排比句。
(4分)友谊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友谊是悦耳动听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应和(hè)着落(zhuó)贮蓄(chǔ)B. 棱镜(léng)粗犷(guǎng)静谧(mì)咄咄逼人(duō)C. 憔悴(qiáo)分歧(qǐ)倜傥(tì)人声鼎沸(dǐng)D. 确凿(zuó)荫蔽(yīn)徘徊(huái)恍然大悟(huǎng)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朗润烘托喉咙呼朋引伴。
B. 键壮宽敞睫毛花枝招展。
C. 端庄静密端庄淅淅沥沥。
D. 莅临决别化妆各得其所。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C.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 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 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D.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第二初级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浙教版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青春,yùn ①酿着淡淡的诗意,散发出浓浓的芬芳;青春,充满着年少轻狂,充满着无与lún ③比的美丽和自信。
青春是明mèi ②的阳光,青春是繁花似锦的春天,是生命最慷慨的kuì④赠。
让我们的青春在这里起航,让我们的生命在这里飞扬。
2.古诗文默写(8分)⑴▲,志在千里。
⑵绿树村边合,▲。
⑶曲径通幽处,▲。
⑷▲,思而不学则殆。
⑸▲,浅草才能没马蹄。
⑹▲,随风直到夜郎西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3.下列语句中加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B.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D.为保卫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游览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4.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3分)进入初中半个学期以来,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泛舟书海,品读美文。
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走进济南,感受济南冬天的⑴;同⑵(填人名)一道领略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受教于⑶(填人名)门下,聆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谆谆教诲。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感到徜徉于语文世界是多么快乐。
5.阅读小诗,回答问题。
(4分)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1)这首诗是诗集()的105首。
(填序号)A.《繁星》 B. 《春水》(2)这首诗的作者是,她将母爱、、三者和谐地织入诗的经纬。
6.最近两年,“二维码”作为新鲜事物走进大众视野。
为此班级开展了“认识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1—5:C A D C C 6—9:C D C A10、①于是,就②悄悄地、偷偷地 (2分,每题1分)11.(事情)过去以后,(王冕)又像当初一样。
(2分)12.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2分)13.学习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读书的那种专心致志的精神。
(2分,能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启示即可)1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人不知而不愠。
(3)必有我师焉(4)匹夫不可夺志也(5)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现代文阅读(22分)(按点给分)15、三次:第一次,“我”偷偷包一疙瘩和好的泥;第二次,“我”隔天偷偷多捏一只小狗;第三次,“我”偷偷拿了一只鸡蛋烧着吃了。
16、)第一次“笑了”,表现出娘对儿子的理解,笑是母子情感产生共鸣的体现,娘以此对儿子的感受表示默认和赞同。
第二次“笑了”,突出娘对爹、对家庭温情的回应,笑是娘内心惬意的体现,其中也包含着娘在明了儿子淘气、自己“疏忽”之后的忍俊不禁。
17、.①回应上文父亲临走时的交待与嘱咐;②也为下文用瓦匠家的泥捏狗计算归期的情节作了铺垫;③突出“我”一家人朴实纯真、热情助人的精神风貌。
18、“狗娃”:天真、幼稚、调皮、可爱、诚实、爱父母。
"娘":善良、勤俭、朴实。
"爹":充满亲情、乐于助人、朴实厚道、勤劳爱家等。
19、文章标题“扳着指头数到十”,借富于形象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向读者传递了儿童时期的“我”对远行的亲人的热切思念,从而表现出家庭的和美、宁静与温馨。
20、①读书可以使人专注,养成恭敬、洗耳倾听的习惯和姿态;②读书能使人会心一笑,而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③读书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奥秘,使我们的红唇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21、指“微笑很困难,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
”22、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论证了读书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带来欢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一二单元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9分)1.请用楷体把下列汉字写到相应的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玷污(diàn)倔强(jué)扒窃(bá)碌碌(lù)B、堕落(duò)冉冉(rǎn)牙龈(hěn)繁弦(xián )C、禀告(bǐng)慷慨(kǎi)厄运(è)行乞(qǐ)D、奢望(shē)猝然(cù)论语(lùn)后凋(diāo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3分)绝处逢声()喧滕()无优无虑()进退唯谷()皱形()头晕目绚()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可望不可即(靠近)具体而微(微小)B、繁弦急管(管乐器)获益匪浅(不)C、猝然长逝(突然)思而不学则殆(有害)D、见贤思齐(整齐)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良)5.下列各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2分)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6.下面两个句子都有语病,改正后写在横线上。
(2分)(1)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2)中学阶段我们最主要的任务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
7.仿照句子,补写句子。
(2分)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钱可以买但不一定能买到。
8. 名著导读。
(4分)(1)《繁星·春水》的三大主题是歌颂______,_______,_____。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____寓言,小部分以____和____为主人公。
二、古诗词默写(6分)9.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酝酿.(niàng)黄晕.(yùn)棱.镜(líng)咄.咄逼人(duō)B. 着.落(zhuó)抖擞.(sǒu)高邈.(miǎo)人迹罕.至(hǎn)C. 应和.(hè)贮.蓄(chǔ)静谧.(mì)翻来覆.去(fù)D. 莅.临(wèi)粗犷.(guǎng)吝.啬(lìn)淅.淅沥沥(x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朗润建壮花枝招展B. 烘托慈善呼朋引伴C. 缭亮静谧各得其所D. 喉咙蓑笠人生鼎沸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春天来了,大地万象更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B.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C. 他的表演幽默风趣,让观众们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D.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 古诗文默写。
(8 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5)《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6)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5. 名著阅读。
(4 分)《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在这本书中,鲁迅回忆了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许多经历,请你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__________》。
6. 综合性学习。
(7 分)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店口二中九月阶段性测试试卷七年级语文相信沉着冷静,充满自信的你定能收获成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2分)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
(4分)(1)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一s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3)这会儿,我的心pēng pēng (▲)(▲)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4)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斜。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本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使同学们领略了经典诗文的魅力。
B.学校开展应急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为了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著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碎笔》等。
B.《金色花》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
金色花即印度圣树所开的金黄色碎花。
C.《荷叶·母亲》作者是现代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
D.《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此书。
4.名著阅读。
(4分)(一)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
(二)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1.第一首小诗的主题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第二首诗集中表达了冰心诗歌的主题,把▲、▲、▲之美融为一体。
二、现代文阅读(24分)(一)秋天的怀念(12分)史铁生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
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5.第①段中划线句属于▲(记叙顺序),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6.文章三次用“悄悄地”(第①、③加点词)描写母亲的行动,简要谈谈你对这样描写的理解。
(3分)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7.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地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3分)答:▲。
8.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时,写了各色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3分)答:▲。
(二)躺在母亲身边(12分)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④“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⑨“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⑪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⑫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⑬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⑭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⑮母亲 B ▲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⑯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⑰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9.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
(2分) A:▲ B:▲10.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
(4分)(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答:▲。
(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答:▲。
11.文章多处描写了“我”和母亲的对话,试结合这些对话,谈谈母亲的人物形象?(3分)答:▲。
12.联系课文与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的理解。
(3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24分)(一)积累运用(15分)13.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1)▲,志在千里。
(2)绿树村边合,▲。
(3)万籁此都寂,▲。
(4)▲,随风直到夜郎西。
(5)▲,却话巴山夜雨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6分)(1)俄而..雪骤( ▲ ) (2)柳絮因.风起( ▲ )(3)与友期.行( ▲ ) (4)尊君在否.( ▲ )(5)相委.而去( ▲ ) (6)元方入门不顾.(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
▲。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翠鸟移巢①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②。
及③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注释】①本文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患:灾祸③及:到了…的时候16.解释加点字词。
(3分)(1)恐.坠( ▲ ) (2)复益.爱之( ▲ ) (3)人遂.得而取之( ▲ )17.用自己的话说说,“翠鸟移巢”的原因是▲,结果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6分)四、写作(40分)(作文35分,书写5分)18. 进入初中快一个月了,在这些日子里,你来到了新的环境,开始了新的生活,认识了新老师、新同学,也获得了不少新体验。
请以“我的初中新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七年级语文九月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与积累1. 歧、霎、怦怦、攲2.C3.A4.(1)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2)母爱、童真、自然二、现代文阅读(一)5.插叙(1分);说明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但如今为了照料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细腻、无私的爱。
(2分)6.第一次: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理解儿子的痛苦。
第二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打扰儿子。
第三次:母亲的心里其实比“我”更敏感、更难受。
7.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说明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8.这些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同是开放的菊花,虽然它们各有独自的色彩,各有独自的特点,可它们在这个开放的季节中,都尽情地绽放出了自己的灿烂,展现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的境遇不也似这花儿般各不尽同,何不也似这花儿般热烈地释放出自己的精彩。
(二)9. A.备受 B.惊喜10.(1)“像很累似的”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
(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
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11.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
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的慈母形象。
12.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
三、古诗文阅读(一)积累与运用13. (1)老骥伏枥(2)青山郭外斜(3)但余钟磬音(4)我寄愁心与明月(5)何当共剪西窗烛14.(1)不久,一会儿(2)凭借(3)约定(4)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5)丢下、舍弃(6)回头看15.(1)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2)(友人)过了中午还不到,太丘不再等待就离开了,他离开后,(友人)才到。
(二)课外文言文16.(1)害怕(2)更加(3)于是,就17.爱护自己的孩子,怕它掉下巢;它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捉住;不应溺爱孩子(爱子应有度,否则害己害子)四、写作(作文35分,书写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