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对外关系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第四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单选题1.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B. 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等科技成就C.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D. 唐朝音乐传入新罗,并广泛流行于民间2.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是由于具备了哪些条件?()①国家安定统一②经济文化发达③实行开放的政策④交通发达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4.某中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下列有关唐朝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

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C.唐太宗时,鉴真东渡日本D.唐玄宗时,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6.某初中一年级学生设计了主题为“唐代的对外交往”的板报,并拟定了下列标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玄奘西游天竺取佛经B. 日本遣使来华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婚D. 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中国文化7.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8.2007年4月12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日本期间,在日本国会发表了题为《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

他用大量事例深情地回顾了自秦汉以来中日交往的历史。

下列哪项是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A. “汉倭奴国王”金印B. 鉴真东渡C. 玄奘西游D. 郑和下西洋9.一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测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测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测试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以下是小李总结的唐朝派使特点。

不准确的项目之一是()A.更多次B.大规模C.深远的影响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2.列强图上的人物:风浪中的六个轮回记录了一位中国高僧历经千辛万苦,坚持了12年,完成了他的夙愿,以便横渡日本到东方。

以下哪一项不是本书的内容()A.教授佛经B.介绍中国的科学技术知识,如医学和建筑C.传播中国的文化知识,如绘画D.口述唐朝西域的记录3.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4.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a、这两种货币都是圆孔和方孔硬币。

B.硬币上有汉字。

唐朝文化对日本有很大影响。

D.开元通宝受何通凯影响5.1300多年前,天竺的戒日王举行了盛大的佛学辩论会,担任主讲的是一位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

这位佛学大师可能是()a、释迦牟尼B.鉴真C.玄奘D.结县6.某校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

其中不正确的是()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答案与分析1[答案]d【解析】日本除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还学习文化、习俗等等。

2.【答案】d【分析】从题干中的材料可以看出,中国高僧是鉴真。

唐朝西域记载了玄奘在西域求法的经历,与鉴真的东行无关。

3.【答】a【解析】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高僧鉴真;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4.【答案】d【分析】唐代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图中的两枚硬币可以看出,唐代的硬币对日本硬币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了D项。

5.[答]C【解析】在天竺主讲辩论会的佛学大师应该是天竺。

6.【答案】a【分析】文成公主进藏促进了汉族和藏族之间的交流,这不是中外交流。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第五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1、杜郭沫若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是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唐咼宗⑵鉴真“航东海”的目的是()A、求取佛经精义B、弘扬佛法C、传播高潮的医术D、学习日本的文化⑶说他“一片精诚照太清”的理由是什么?⑷诗中哪一句体现了“传道艺”的影响?他传播了哪些“道艺”?⑸鉴真东渡日本后,定居在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真死后,安葬在日本,至今在_________________ 内安放着他的坐像。

⑹鉴真为传播大唐文化六次东渡,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借鉴并学习哪些精神?2、唐朝时,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身手中国文化的影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唐朝对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生产②创制文字③社会生活A、①②③B ①② C ①③D、②③⑵日本政府派遣到中国进行交流的使团叫。

⑶简单概括一下唐朝与日本交流的情况。

3、中外家六是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在中华民族的开放史上,汉朝和唐朝是两个高峰期。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4、唐朝对外通商往来十分频繁,最主要的原因是()A、制度先进,疆域广大B、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D、对外交通非常便利5、下列关于唐长安城叙述正确的是(0①唐长安城是当时一座国际大都市②长安城居住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③长安城布局整齐划一,对周边各国的城市建筑产生了深远影响④长安称繁华热闹,商品交流活跃,为方便市民,到处都有商店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对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讨论一下,这一取一送反映了唐朝文化具有什么特点?7、唐长安城请回答:⑴假如你是这座城市的局面,请给我们做一次导游,带领我们浏览一下这座城市,并说明这座城市的布局特点。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同步练习 旧人教

高三历史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同步练习 旧人教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原因是①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对外交通发达③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④西欧处于文化低潮时期⑤唐朝统治者大多推行三教并行的宗教政策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1.A2.唐朝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是A 从登州出发到达朝鲜和日本B 从扬州出发到达朝鲜和日本C 从广州出发最远到达波斯湾D 从扬州出发到达红海的沿岸7.C3.唐朝经由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可以到达的国家是今天的A 印度B 缅甸C 新加坡D 日本5.A4.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政府A 设置旅馆,修筑驿站B 派遣军队,沿途设立哨所,保护来往商团C 同欧洲互派使团访问D 征服高昌,大败西突厥,设机构进行管理9.D5.从唐朝传入新罗的技术包括①雕版印刷术②制瓷③制铜④唐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C6.在隋唐与各国的交往中,中国有三位高僧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是①僧一行②义净③玄奘④法显③鉴真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⑤3.D7.在汉唐对外贸易中占重要地位的是()A.瓷器B.丝绸C.纸张D.茶叶4.B8.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A.民间商贸交往B.使臣互往通好C.以佛教为纽带D.技术交流8.C9.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A.制瓷技术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冶铁技术6.B10.唐高宗时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的国家是A.新罗 B.印度 C.波斯 D.大食D11.唐朝时,中国和阿拉伯的贸易频繁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A.大食人在唐政府中任职B.大食先后30多次派使臣来华C.当时在长安、广州有专门的阿拉伯人伊斯兰教礼拜寺D.在考古发现中,阿拉伯半岛出土大批中国陶瓷品,其中包括唐三彩。

12.唐朝对天竺文化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 十进位计数法促进天竺数学的发展B 中国的舞蹈对天竺舞蹈有深刻影响C 中医治疗理论促进天竺医学的发展D 中国建筑影响了天竺城市建筑风格4.A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唐朝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技术D.玄奘西游2. 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的佛教典籍是()A.《大唐西域记》B.《徐霞客游记》C.《东游记》D.《西游记》3、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4.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到来5.2007年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A.玄奘B.鉴真C.崔致远D.马可·波罗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D.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7.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8.“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B.鉴真C.戒贤D.戒日王9.为了解答佛经中的许多疑惑,教化民众,玄奘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前往天竺。

他遍访佛教高僧,最终学成归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见闻记述在()A.《大唐西域记》B.《徐霞客游记》C.《东游记》D.《西游记》10.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二、材料解析题: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唐代的中外交往同步练习

唐代的中外交往同步练习

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1.唐朝陆路交通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是()A.长安B.广州C.登州D.扬州2.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是()A.管理城市贸易的官署B.管理外来船舶的官署C.管理外国人的官署D.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3.遣唐使团规模、人数居各国之首的国家是()A.天竺B.日本C.大食D.新罗4.能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被日本医学界奉为始祖的是()A.玄奘B.空海C.僧一行D.鉴真5.玄奘西游时唐朝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高宗D.唐玄宗6.唐朝对外交往活跃,唐文化辐射周边各国。

其中,仿照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的是()A.新罗B.天竺C.日本D.大食7.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D.求取佛教教义8.我国历史上最早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的设置地点是()A.长安B.广州C.扬州D.登州9.识读右图,完成问题:(1)请写出右图的名称。

(2)右图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历史现象?其基本情况怎样?有什么作用?10.阅读下列材料: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完成:(1)请解释“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含义。

(2)诗中的“道艺”和“唐风”分别指什么?11.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据此完成:(1)你认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是什么?(2)请用相关史实说明,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有何影响?12.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1解析:唐朝的陆路交通是以都城为中心的,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也是一座国际知名的大都市。

答案:A2解析: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主要管理对外贸易,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答案:D3解析:唐朝与70多个国家有交往,其中使团规模最大和人数最多的是日本。

答案:B4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传播佛教,还把唐朝的建筑艺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其中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开创了日本医药的先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某班历史老师以“唐朝对外关系”为主题,让学生搜集材料,李媛搜集到下面两幅图中的古钱币,从中得出的结论,存在史实性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B.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C.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D.钱币上都有汉字2.唐朝时期,对外贸易繁荣,其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物产B.天竺物产C.大食物产D.新罗物产3.它是玄奘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它是( )A.《论语》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史记》4.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对外交通便利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⑤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5.“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6.古代朝鲜半岛上的新罗仿唐制,采用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民主选举制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文成公主入藏D.王昭君出塞8.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A.遺唐使B.留学生C.留学僧D.商人9.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10.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A.张骞B.鉴真C.玄奘D.班禅二非选择题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 1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以上图片中两位唐朝高僧分别是谁。

简述这两位高僧的主要事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测试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5课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同步测试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选择题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可见,他特别重视( )“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 )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B.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D.唐朝时北方各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3.641年,文成公主由唐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

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4.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实行过和亲政策,汉唐两朝还留下了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话。

二者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5.史料的收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史料按表现形式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

大昭寺属于()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实物史料D.神话传说6.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这说明了唐与吐蕃的关系()A.和同为一家B.设立军事机构管辖C.武力征服关系D.战争对抗关系7.观察右图,下面对此文物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此文物是唐蕃会盟碑②现在立于布达拉宫门前③是汉藏团结友好的见证④碑上刻有吐蕃和唐朝“患难相恤,暴虐不作”的盟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1998年,唐招提寺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中。

下图是唐招提寺门前的立石。

唐招提寺是友好交往的见证()A.唐朝与阿拉伯B.唐朝与日本C.唐朝与新罗D.唐朝与天竺9.《大国海图人物志: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为了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

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介绍的内容()A.讲授佛经B.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等科技知识C.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D.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10.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唐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梳理:
1.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欧
洲和非洲。

2.新罗和日本派出大量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

留学生最多的是新
罗。

日本自隋朝就派人到中国学习。

唐朝文化对新罗和日本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最终到达
日本。

他在日本除了传授佛教外,还传播建筑、雕塑和医药等知识。

4.玄奘取经:唐太宗时期,玄奘一人从长安出发,到天竺(今印度)
学习佛法,回国后,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后来研究中南亚历史的宝贵资料。

5.鉴真东渡和玄奘取经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体现了唐朝
开放的对外政策。

6.唐朝时期海外贸易频繁,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

7.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原因有: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
繁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巩固练习:
1.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2.一位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
筑而成的求知之路。

这位伟大的僧人指的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3.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
关于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C.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D.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4.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D.《西游记》
5. 下面两个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泽被东西
6.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的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经典
7. 以下最能体现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所表现出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的 是( )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
入藏
C.鉴真东渡
C.《东游记》
B.对外开放、
D.源远流长、
)
B.传播日本
D.求取佛教
D.遣唐使
8. 下列属于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的是(
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成使命历经艰辛和苦难
C.求取佛经精义 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9.
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事实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唐朝,米取科举制选拔官吏
C.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入中国,广泛流传
10. 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成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 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中国人具 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1. 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①李冰 ②李春
③玄奘 ④鉴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为自己完
D.对中外文 B.新罗仿照 D.朝鲜音乐传

B.中国人是唐
12.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僧人
②都对唐和邻国的文
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③为完成使命都出生入死,历经艰辛④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3.唐朝时成为一座国际性大城市的城市是(
A.洛阳
B.长安C扬州
D.成都
14.郭沫若曾写诗称赞鉴真道:“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招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 .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大秦的影响
15.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 年是唐朝建立1390 周年纪念。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候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

(1)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那些政策治理国家?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

请举出唐朝和
日本与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

3)根据所学知识,请总结出玄奘和鉴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弓I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