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丹园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全解

商丹园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全解
商丹园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全解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

鱼小强,万茗,徐江波,张红霞,唐丹峰,王英全,赵文英

(商洛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自2009年设立以来,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了5个循环产业集群。但从总体上看,循环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集群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竞争优势不明显。加快商丹园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要采取规划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完善协作配套环境、实施名牌战略、发挥政府作用等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

商洛市地处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既是革命老区和全国14 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区和关中生态屏障。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一区六县,总人口240 万人,总面积1.96 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3.8%。商洛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商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矿产、生物及旅游资源,素有“秦岭药库”、“中国板栗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之美称,“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品牌享誉全国。现已探明矿产资源60 余种,潜在价值超过3400 亿元,处于我国280 多个地级市的第一台阶。改革开放后,为使矿产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商洛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探索,矿产资源开发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因工艺技术落后,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尾矿、矿山和冶炼渣场319 座(处),其中尾矿库118 座,占陕西和全国的 38.4%和1%,堆积量达4600 多万吨,既占用大量土地,又污染环境。加之商洛地处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这些尾矿及尾矿库长期威胁着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安全。如何把握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能加快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又能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消除、尾矿安全隐患,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的目标,商洛市委、市政府以《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建设了全省第一家省级循环工业园——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取得了较大成功,2012年,园区被陕西省政府授

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区”称号。课题组多次深入园区管委会和企业,实地调查了解园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以下研究报告,以期为商丹园区乃至陕南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一、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概况

商丹园区位于商州至丹凤丹江河谷“黄金”川地,西起商州区刘湾南秦河,东至丹凤县商镇老君,南起沪陕高速公路,北沿312国道,长75公里,南北平均宽1.3公里,控制面积98平方公里,涉及2个县区、8个乡镇、2个办事处、约8万人,呈带状“V”型布局。2009年4月2日,被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工业园区,5月13日正式揭牌成立,随后又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得到确认,从而使商丹园区成为关天经济区最东南端增长极。

商丹园区按照“一区多园”模式,主要规划建设三大工业园,即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重点规划了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钒材料、钼材料、钛材料、镁材料、钢材料、煤电10个循环产业链61个项目,并与7县区、11个工业园、47个项目构成互相结合、左右支撑、关联配套、循环发展的产业格局。

目前,规模以上入园企业达到58户,初步形成了比亚迪、陕西尧柏、陕西延长、陕西有色、西部天成、陕西投资、中国国电、天士力等企业集团投资建设光伏及汽车零部件、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钼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现代中药等产业链部分项目的产业发展局面。

二、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集群的基础分析

(一)发展现状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赋予市级经济管理职能;2009年6月,含商丹园区在内的商州、丹凤、洛南、柞水四个县区划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范围,从而使商丹园区成为关天经济区最东南端的增长极。园区设立以来,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园区管委会按照“大项目支撑、产业链布局、园区化承载、循环化发展”的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布局、广泛招商、借势发展”的思路,先后完成了《商洛市新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

区建设发展规划》(2009—2025年),刘湾生态工业园、沙河子新材料工业园、商棣工业园、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等四个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商丹园区总体规划,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和思路,策划了太阳能光伏、水泥建材、氟材料、锌及锌合金材料、钒材料及新能源、钼材料及钼金属制品、钛材料、镁材料及汽车零部件、钢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12条循环产业链共61个产业项目。初步规划,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至2020年累计完成800亿元,园区初步形成与周边的7个县区、11个工业园、47个项目形成“互相结合、左右支撑、关联配套、循环发展”的新格局。目前,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如下:

1、园区部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循环产业链雏形初具。园区内陕西有色控股陕西锌业集团商洛炼锌厂,已经基本形成了企业内部的微循环。2010年9月,商洛炼锌厂余热发电项目建成投产,至此企业的废气、废渣、废水、余热等“四废”全部做到循环利用。而且,炼锌厂与周边的几个水泥厂、化工厂等也形成了一个企业之间的(中)循环产业链条。炼锌厂附近的东梓化工厂,其原料全部通过利用炼锌厂的含锌废渣来提取硫酸锌,硫酸锌又可用于锌冶炼,开始形成企业之间的循环。目前,除了炼锌厂以外,其它企业的循环经济项目也正在推进。

2、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入园,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园区招商引资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果,吸引了一批上亿元的投资项目及大企业集团落户园区,部分重点项目已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奠定了商丹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中国国电、比亚迪、陕西有色、陕西延长、陕西投资、陕西尧柏、天津天士力等7大集团落户到园区进行开发投资建设。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陕西省首家外资独资投资性公司马来西亚西部天成也落户商洛。整个园区呈现出7大企业集团争相投资建设12条循环产业链的局面。目前,产业规划中的太阳能电池、锌及锌合金2条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氟材料、钒材料及新能源、钼材料及钼金属制品、煤电及低热煤发电4条产业链重点项目已经落实了投资主体。

2009年5月13日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举行盛大揭牌仪式,设计总投资190亿元的商洛发电厂、比亚迪汽车安全气囊项目、比亚迪钒酸锂电池材料项目、比亚迪六氟磷酸锂电池材料项目、商洛330千伏张村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西部鑫兴钼深加工项目、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项目、西部超导高品质钒铝合金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氟硅产业园一期项目、商洛炼锌厂10万吨电锌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等10个重大项目在园区同时开工,标志着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截止2013年底,园区企业已达58户,其中世界500强1家,中国500强6家。比亚迪公司投资建设的太阳能电池一期100兆瓦项目、太阳能电池二期400兆瓦项目、100万只汽车安全气囊项目,商洛炼锌厂12万吨电解锌扩建项目、20万吨烟气制硫酸项目、锌冶炼余热发电项目、锌冶炼废渣综合回收利用、3万吨压铸锌合金项目、丹水建材100万吨水泥等10个项目已建成或即将建成投产;比亚迪电解液项目、延长集团氟化工项目、西部鑫兴钼深加工项目、陕西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商洛天野公司钒铝合金项目、商洛健达强力风痛贴保健品项目、盘龙公司食品保健品加工项目、商洛君威板栗深加工项目、商山物流、恒丰园等10个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并将陆续投产;省投资集团商洛发电厂一期2×60万千瓦装机项目即将启动建设。预计到2011年底,园区的建设区面积将达到6平方公里。

3、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近年来,商丹园区交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园区已陆续完成了中心大道、东西主干道

一、二期、亚迪大桥、郭沙沟路堤、园区供水站、比亚迪厂区1千米防洪堤修建等工程,设在刘湾生态工业园东部的商洛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投入使用。主要为园区提供电力保障的张村330千伏变电站扩容工程已经竣工,移动、联通、电信网络实现全境覆盖。首期规划了14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10年开始启动。目前,刘湾生态工业园道路的主骨架形成,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管网建成投入使用。园区龙头企业比亚迪用工达到1.2万人,为了解决这些人的正常生活需要,策划了一个近1平方公里的比亚迪生活服务配套区,以沙河子镇为中心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颇具规模的亚迪城已初具规模。

4、园区服务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开始起步。工业化进入中高级阶段后,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工业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009年6月,商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立之初,管委会就将生产性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顺应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规划了由6个子项目构成的平台,包括科技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物流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交易会展平台。该项目的载体是总建筑面积20400平方米的生产综合服务中心,已获得了核准备案和建设选址,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陕西省材料科学工程院商洛分院、陕西省循环经济工程院商洛分院已经开始建设。作为融资平台的商洛市创业投资公司,已进行正常的运作。为大项目大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已经揭牌成立,并有近10户中小企业获准入园建设。

(二)发展优势

商丹园区位于丹江河谷“黄金”川地,西起商州区南秦河,东至丹凤县商镇老君,南起沪陕高速公路,北沿312国道北边坡垣,长75千米,平均宽1.3千米,园区空间布局呈“V”型带状结构。园区未来建设和产业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主要体现为四大优势:

一是地理区位优势。园区位于省会西安东南部,距西安主城区仅105公里,进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具有承接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及关中地区辐射带动的优越地理区位;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南桥头堡,毗邻河南、湖北等中部省份,在关天经济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具有承接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便利区位;属于陕南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被列为陕南突破发展的主体模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是交通网络优势。园区所在的商洛市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312国道、沪陕高速横贯东西,包茂、福银高速和宁西(西安到南京)、西康(西安到安康)2条铁路通贯全境。到2010年末,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612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83.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5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达1.8公里/百平方公里,成为我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山区城市之一。到2011年7月,商洛市的六县一区将全部贯通高速公路。“十二五”末西商二线(西安至商州)、山柞(山阳至柞水)、榆商(商洛段)高速、丹宁(丹凤至宁陕)高速将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800公里。西康铁路复线、西合铁路复线已经开工建设。商洛机场,城市城际客运专线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商洛市将成为陕西东南部的交通枢纽,不但全面融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而且拉近了与周边省会城市的时空距离,成为大西北与中东部、陇海兰新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结点。

三是资源优势。其一,矿产资源丰富。商洛地处秦岭东西构造带,成矿地质条件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60余种117处,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46种108处,有大型矿床15个、中型矿床24个。其中,铁、钛、钾、钒、钼、金、镁、钙等矿种优势明显。柞水大西沟铁矿已探明储量3.02亿吨,远景储量5.6亿吨;商南金红石和洛南钾长石储量居亚洲第一;山阳、商南、镇安、丹凤探明钒矿金属储量580万吨以上,为全国最大优质五氧化二钒生产基地;洛南探明钼矿金属储量32万吨,远景储量40万吨,居全国第三;镇安新探明金矿金属储量142吨,居全国第四;洛南、山阳白云岩,丹凤石灰石储量巨大,品质优良;商南、镇安、洛南石英石储量大,自然纯度99%以上;商州、洛南等地萤石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锑、银等19种矿产储量居陕西之首;铅、锌等13种矿产储量居陕西第二。2006年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处于第一台阶上。上述矿区与商丹园区平均运距在200公里以内,按照拟开发项目规模,可以为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提供足够的矿产资源保障。其二,水资源供给充足。商洛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主要有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等5大河流,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3.46亿立方米,河网密度1.3公里/ 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1.83万平方公里(占商洛国土面积的95%);年降水量710——930毫米,地表水径流量平均64

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三。园区内的丹江境内流域面积75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16.44亿立方米、水流深218.7毫米。园区内二龙山、南秦、鱼岭等三大水库调洪库容达1亿立方米,年出库水量3.65亿立方米。其三,电力供应安全可靠。商洛电网有33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22座、35千伏变电站28座,总装机容量1810兆瓦,且已形成了双电源双回路供电结构。即将开工建设的商洛发电厂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60亿度,将为园区内项目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四是劳动力优势。陕南是陕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商洛市又是陕南三市经济发展处于后进的地区,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期阶段。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较小,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初级劳动力成本较低;当地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人员多,每年高达40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而普通劳动力相对比较充足。与关中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商洛市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劳动力优势。

五是内在动力优势。近年来,商洛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强劲。在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发达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大背景下,陕南突破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商丹经济一体化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商丹园区用循环经济理念开发生物、矿产资源,建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已得到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的大力

支持。

三、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集群的作用分析

综合国内外研究观点,课题组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内,大量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进行同一产业的生产或提供相关服务,以承诺、信任和相互利益来维持其互动关系而形成的一种互补、竞争又联系紧密的产业组织形式。

循环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类别,也是近年来新发展产生的产业集群形式。它是依据产业生态原理将产业集群区企业通过合理的规划、改造,使集群区发展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耦合、共生关系, 变线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流方式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物流方式,以达到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目的。

商丹园区产业集群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第一,循环产业集群的聚集性不仅可使群内企业共享资源、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同类或相近企业一般在排放污染物种类、性质上具有同质性或相近性,这为污染的集中治理提供了便利,也可以降低废物运输的成本。企业通过贸易方式把一家企业的废弃物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聚集性和协同创新的性质使得创新费用和压力可以分散到群内的各个组织中去承担,这些都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二,在循环产业集群内,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缓解对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信任、相互依靠、相互协作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有利于集群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本地相关主体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取得共识。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关于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信息、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等的交流。这既有利于企业在生产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也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的技术创新和市场信息。

第三,循环产业集群既具有产业集群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具有循环经济较高的生态效益,能够保证产业经济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的稳步提高,能够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内部存在着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不断地为其

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并能解决循环经济所需的关键技术的需要。

四.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

(一)主动循环模式

园区内一些行业的特殊性迫使企业走过了由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由被动治理到主动治理、由资源单项循环向资源、资本双重循环的艰难发展历程,近年来,一些企业牢牢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和省级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建设,走上了一条以资源、资本双重循环为内容的“主动循环经济模式”道路。所谓“主动循环经济模式”,就是将废物这个“放错了位置的资源”真正摆在“资源”的位置,为下游生产提供必须的原料,同时产生经济效益。在这里,3R法则中的“减量化”被扬弃,物质循环也就不再是循环经济的惟一属性了,它体现的内容更为丰富和深刻,是对西方循环经济理论的重要发展。目前,商洛炼锌厂的循环经济做法受到了各级政府和行业的普遍赞誉。

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是陕西省发展循环经济较早的一家规模较大的国有控股企业,原名商洛冶炼厂,陕西省“七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以生产电锌、锌基合金、硫酸为主的大型冶炼厂。1986年建厂,1989年底投入生产,1994年实现达产达标。当时设计年产电锌8000吨,硫酸1.2万吨。1999年由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兼并,成立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2004年,通过股权变更,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控股,凭借集团公司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及文化理念,商洛炼锌厂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十一五期间,企业投入9.5亿元实施了10万吨电锌技改工程和焙烧及烟气制酸工程,以及综合回收利用工程,实现了锌产能大幅提升,废气、废渣、废水、余热余压综合回收利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湿法炼锌内部循环产业链。截止2010年底,企业产品种类达到17种,产能达到:电锌15万吨、硫酸20万吨,综合回收产品电铅1.5万吨、镉锭600吨、铟锭20吨、银锭40吨、黄金40公斤、次级氧化钴65吨、铁精粉3万吨、硫酸铜2000吨、硫酸锌2000吨、余热发电1600万度及配套的电炉锌粉2万吨、吹制锌粉2000吨、阳极板3万块、高纯氧化锌1万吨、锌基合金2万吨。主产品“秦锌”牌锌锭被认定为陕西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商洛炼锌厂技术中心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总资产24亿元,营业收入35亿元。实

现了废渣零排放、废水复用率95%、废气达标排放,被授予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称号,受到中、省24家新闻媒体报道。企业通过强化管理,抢抓市场机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10年全国炼锌同行业中实际产量和综合回收利用能力位列前10位。

主动循环模式的特点是:

(1)双重循环,即资源循环和资本循环的统一。

(2)双向融合,即内部产业链的融合以及本企业与商丹工业园区企业之间产业链的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关联机制。

(3)三个关口,即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把好源头消减控制关、过程综合利用关、末端资源化治理关。

(4)五个子系统技术改造,即重点抓好窑渣综合回收利用系统、焙烧及尾气制酸系统、废渣综合回收利用系统、废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和余热余压再利用系统技术改造,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物料循环闭路。

经过几年的实践,商洛炼锌厂已经建成五个子系统16条循环产业链,构成了内部闭路循环总系统,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宝贵的经验。

(1)以工业废渣为原料,建设有价金属回收生产线,综合回收所有废渣,变废为宝[2]。

(2)建成日处理2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一座,对有害废水全部通过专用管道送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就地循环利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3) 实施余热综合利用,将沸腾炉、回转窑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发电,作为电源补充,发电后的低压蒸汽作锌冶炼工艺加热和生活用汽,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年发电量1600万度,实现减排4.68万吨标煤。

商洛炼锌厂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企业已经建成五个子系统16条循环产业链,构成了该企业厂内部闭路循环总系统,主要是:以工业废渣为原料,建设有价金属回收生产线,综合回收所有废渣,变废为宝;建成日处理2000立方米污水处理站一座,对有害废水全部通过专用管道送到污水处理站处理,就地循环利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实施余热综合利用,将沸腾炉、回转窑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发电,作为电源补充,发电后的低压蒸汽作锌冶炼工艺加热和生活用汽,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年发电量1600万度,实现减排4.68万吨标煤。

目前,该企业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和就地循环,形成了电锌主业和副业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综合回收利用产品体系,在综合回收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为国内同行业综合回收利用产业的示范企业。

(二)集群循环模式

企业间集群循环模式是企业对自己产生的废弃物不进行加工利用,而是通过贸易方式把废弃物副产品作为另一家企业的原料,建立企业间的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时,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耦合、共生关系, 原来线性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流方式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物流方式,达到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的目的。

在企业间集群循环模式下,作为输出方的企业在治污方面投入的成本为0,但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样,输出企业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总收益有所增加。作为输入方的企业通过对废弃物副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出新的产品,同样获得一定的收益。这便是分工带来的好处。

目前,商丹园区企业主动循环模式已在不同行业中均有成功的范例,而企业间集群循环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一定的政策导向加以扶持。

五.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集群的策略研究

针对商丹园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依据产业集群发展规律,借鉴其他地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导,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否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在我国出现过这样的典型案例,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建议商洛市人民政府借鉴浙江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发改委的做法,围绕如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有的产业集群为基础,制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产业重点、保障措施等等,确定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集群,拟定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布局的指导性目录,促进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商洛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在这方面发展产业集群大有文章可做。

(二)以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商丹园区目前已聚集了一些大企业,要加强大企业大集团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的产业集群,形成合理的、良好的互惠互利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要以大企业为核心,开展定向招商。产业集群中核心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比较自如的运作相关资源,吸引中小企业加入自己的战略网络中。围绕核心企业开展定向招商,从纵向看,

可以拉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集聚规模;从横向看,可以吸引更多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机构向核心企业集聚。目前,厦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开展了产业链招商。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重型汽车制造,也开展了定向寻找合作伙伴的探索。这些尝试都值得肯定。

从商丹园区实际出发,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集群发展战略,积极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要重点培育为商洛炼锌厂配套服务的锌及锌合金产业集群,为商洛比亚迪配套的光伏产业集群,为尧柏水泥配套的盐化工与水泥产业集群,为延长集团配套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为天士力集团配套的医药产业集群,以及其它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三)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不断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壮大

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任何产业集群的形成单靠一个产业的发展很难奏效, 在同一空间地理位置中,除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扎堆”集聚外,必须取得支持性产业和服务性产业的有力支持,而大力发展协作配套企业,尤其应该引起注意。几年前, 有客商欲投资100亿到西安,然而到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它区、县考察后,感到企业的产业协作配套环境不如人意。最后,与陕西挥手告别,投向其它省市。这一事例说明,良好的协作配套环境对于招商引资、培育产业集群至关紧要。因此,商洛市必须制定诱导协作配套政策,从构建和完善商丹园区创新平台、交易平台、信息平台、融资平台入手[6]254,搭建产业集群的良好载体,引导分散的企业及相关机构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群成长壮大。

(四)加大实施名牌战略力度,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优势产业集聚要靠品牌效应扩大影响,没有品牌的影响力就没有产业的凝聚力,也很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竞争力。因此,要培育产业集群,就要打造区域性品牌。世界上具有区域品牌效应的典型有法国香水、瑞士手表等。我国一些地方的区域品牌效应也很突出,如温州的打火机、嵊洲的领带,永嘉桥头镇的纽扣,柳市镇的电器等,都是区域品牌效应突出的典型。商丹园区不妨仿效这些经验,创出“商丹新材”、“商丹建材”、“商丹中药”等区域品牌。

(五)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

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就是创造有利于产业集群形成的软硬环境。硬环境主要包括设立产业聚集平台(如工业园区、开发区等)、提供集群发展所必需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等);软环境主要包括优质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重工亲商的社会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为此,商洛市政府特别是商丹园区管委会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为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法制环境,降低企业运营的制度成本。同时充分利用税收、信贷、融资等经济杠杆,制定集群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8]。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需要各种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和支持,如信息中心、技术和管理咨询、市场调查、会计、法律、职工培训、质量检测、物流配送等,产业集群层次越高,对中介组织的要求也越高。政府要积极扶持和培育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完善为集群内企业服务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降低企业进入退出成本,增强区域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审核案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255171940.html,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55171940.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255171940.html,/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混凝土搅拌站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混凝土搅拌站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

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 要:在“十二五”计划的大环境下,反映出目前东部地区的产业向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由于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集群化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建议,希望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谋出路。 标签: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003-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崛起,成为各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但是,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欠发达地区大多为生态脆弱地区,如果只是继续照搬这一模式,只会导致资源的迅速耗竭和生态严重恶化,人们可能面临生产和生活不可持续的境地。 1 我国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背景 1.1 产业集群中的资源及专业梯度转移 1.1.1 资源环境因素 资源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资源;一种是非自然资源。从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资源消耗型产业集群则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这是资本逐利性和流动性的体现,而同时非自然资源约束与激励却日益加强。如:苏南、浙北一带众多产业集群,其供与销几乎都是“两头在外”。作为欠发达地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吸引产业聚集的要素。 1.1.2 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必然存在的经济现象。目前,沿海大城市在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自然地就要把以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为主的加工工业向周边的欠发达地区转移。因此,产业梯度转移也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基础 西部欠发达地区一方面自然资源丰富,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但是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却相对脆弱,大规模的过度开发很容易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资源及环境压力。近几年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西部地区产业规模和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集群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效果。产生了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对于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扩大起到了引导和带动作用,对于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 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西部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集群的不断扩大,对公共基础设施资源的需求就越高。但目前,西部产业集群内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都普遍滞后,道路、通讯、物流、信息、生活设施都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 2.2 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西部欠发达地区目前产业集群组织结构、管理都很不合理。目前的工业园区大多只是把企业聚集在一起,但是各个企业间缺乏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相互的经济联系;产业集群内信息平台建设缺乏,不能形成知识流和信息流,整个园区趋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XX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产业富县战略举措,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12月28日南沙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县支柱产业培植又迈上新的台阶。**县产值突破亿元的产业已达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产业集群覆盖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涉及全县14个乡镇。 XX年,六大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xx元,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的xx%;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元,其中出口创汇xx元;实现利税xx 元,发放从业劳动者报筹xx元。 电力产业 完成投资14304万元,南沙电站完成投资9300万元;麻栗寨河

二级电站完成投资720万元;农网三期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南沙至小新街35千伏线路建设完成投资700万元;电力设施修理改造完成投资584万元。 糖酒业 年产5万吨燃料酒精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 矿业产业 与红河钢铁厂进行合作,南砂矿业公司投资XX多万元,成功地对马街铁矿进行资源整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给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完成。 畜牧业 XX年,生猪存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肥猪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实现畜牧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肉类总产XX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61亿元,与前XX年的1997年同比,肉类总产年均增长1492吨,年均增长率40.9%,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2023万元,年均增长52.67%。 生物创新产业 **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75.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3.5%,其中:有林地124.05万亩,灌木林地27.02万亩,疏林地0.4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21万亩,苗圃地0.07万亩,宜林荒山20.98万亩,森林覆盖率41.0%。 1.膏桐 据调查,**县适宜发展膏桐的土地资源总面积为60万亩,适宜

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2020年工作方案

广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 2020年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产业集群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微企业上平台,以区域整合产业、以行业聚合应用,按照“一行一策,成熟一个、试点一个”的集群试点原则,制定2020年工作方案。 一、组织实施 (一)组建产业联合体 1.服务商牵头。由深耕垂直行业领域的第三方工业互联网服务商牵头会同行业设备商、本地产业链变革型企业等组建产业联合体,深入调研产业集群,科学确定集群试点的垂直行业领域范围和起步区域。起步区域原则上应为产业聚集的专业镇、工业园区或县区,且起步区域数量原则上为1个,服务商以牵头方式只能参与1个集群试点,以参与方式的不作限制。 2.平台商牵头。由广东省内的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商牵头,市场化机制自主严格筛选优秀服务商组建产业联合体,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原则上平台商每年牵头试点不超过3个集群,每个集群试点的起步区域要求与服务商牵头方式相同。 (二)制定实施方案 产业联合体基于垂直行业领域的产业变革与升级方向,

筛选基层政府思路清晰和集群企业积极踊跃的起步区域,与集群基层政府、产业链变革型企业等深入合作,系统研究集群产业现状、问题与原因,摸清集群企业分布、集群短板突破实施计划、集群转型整理路径路线图、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区域转移方式等,提出针对性的产业升级路径,明确重点任务、实施目标、时间计划、投资预算、保障措施等,推动集群试点工作做实做深。起步区域取得良好效果好后,再向全省其他产业集聚区域快速复制推广。 (三)成立工作组 每个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对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与产业联合体单位的工作组机制,对接聚合省、市、县区、专业镇(工业园区)各级各类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聚力打造集群试点区域样板。工作组加强日常协调、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问题,组织打造标杆案例,精心组织开展走进产业集群活动,定期开展集群试点阶段小结和绩效评估,适时优化调整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二、保障措施 (一)创新投资模式,建设共享制造平台 鼓励产业联合体依托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培育发展共享制造平台,包括共享工厂、共享产业园、区域运营平台等。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推动共享制造平台深度整合多样化制造资源,输出融合型的行业团体

在某市建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企业名称:盘锦加晟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盘山县甜水乡新立村 建设总投资:7520万元(含二期工程) 年营业收入:13050万元 税后年利润:1803万元(正常年份) 投资回收期:3.48年 拟占地面积:50亩 总建筑面积:26558m2 (折合50亩) 绿化面积:4000 m2 容积率:0.80 建筑密度:75% 绿化率:12 % 办公生活区:4.7%

第一章总论 1.1企业概况 盘锦加晟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刚组建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通过严密的市场调研,该公司拟在盘山县甜水乡新立村征地50亩,建设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国家建设部; 《散装水泥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 《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95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7部局(2004第5号);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三版;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向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 1.2.2编制原则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 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1.2.3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予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混凝土予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

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分析_钱晓君

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分析 钱晓君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跨国公司的定位决策取决于因产业地理集群所形成的竞争优势。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最具典型代表,本文将通过对区内产业集群分析的分析得出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成果与不足。 =关键词>产业集群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 一、引言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十五周年,各项成果举世瞩目。2008年,园区实现GDP1001.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08亿元,分别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和300余倍,人均GDP接近德国平均水平。"苏州模式"作为一个新名词渐渐被诸多官员和学者在发言和著作中引用。一般认为其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发展外向经济的模式(张晔,2005)。从产业集群的产生与演化来看,苏州工业园区是由政府推动的类似于"嵌入型"(异地孵化)集群,发挥"看得见的手"作用,通过政策扶植推动本地产业集群上台阶,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服务于外向型经济。政府积极筹划、制定地方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地方优惠政策和措施,设立园区管委会管理和实施其政策,在基础实施建设、外企的生产建设用地、外贸出口通关、外汇金融服务和税收等提供其优质服务。作为苏州城内最大的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大特征是集群内的经济实体主要由来自全球各国的跨国公司所组成。虽然当代集群中跨国公司的参与已经非常普遍,但现有的理论对其论述尚不多。本文从产业集群角度出发,试图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做一个较为基本的认识。 二、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特点 1.集群企业主体。苏州市引进外资、兴办外商投资企业始于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逐步形成高潮,90年代中后期进入调整提高的发展轨道。如今,苏州已经成为引进外资,尤其是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最为成功的城市之一。苏州工业园区内的经济实体主要是以全球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从资本来源来看,跨国公司的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集聚了资金、技术、物资、人才等生产要素,区内外资企业的份额已经超越本土企业。有力地推动了苏州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地区经济的增长。从主导产业来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高高居上,以其近1/3的产值比率形成了其他行业难望项背的强势集群。它的规模效应带动,也使得前6位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大幅上升。集群内的跨国子公司与区外母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跨国子公司不仅是集群经济中的一员,同时也是经营足迹遍布全球的跨国公司整体中的一员,从而子公司具有双重的身份。这一属性决定了苏州产业区是高度开放的产业集群,区域经济不仅与外界存在着产品交换,更为重要的是区内与区外存在着密切的技术交流、知识交流和人才流动。(任胜刚,2005) 2.集群生产方式。由于主体是跨国公司电子产业集聚,直接接轨国际平台,承担着全球制造或装配基地的角色,生产要求及时、严格和大批量。同时,电子产业的高度模块化特点也要求以重复式生产进行,生产任务按流水线上的每个工位进行了明细的划分,每工位只负责很小一部分工作,重复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这样的生产方式为典型的福特制刚性生产。从企业间协作来看,由于电子信息产业高度模块化的特点,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产与组合,模块化设计和制造使得信息产业的各个价值节点都可以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产业部门,所以苏州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相对较弱。 3.集群网络模式。苏州园区内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绝大部分是独资的形式,产业集群能否形成良性的动态发展还取决于跨国公司是否高度融入地方经济系统,成为区域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中小企业集群显著不同的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集群区域几乎构成了中小企业的全部经营环境;而对于跨国公司参与的集群而言,集群区内的跨国子公司是全球经营实体中的一部分,因此集群区域只是跨国公司局部的经营环境之一。相对而言,跨国公司在集群中的根植性要明显低于中小企业在集群中的根植性。苏州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仅仅是某一时期跨国公司暂时落脚的地方,还是成为培养当地配套企业的主力军,这取决于跨国公司在区内发展的根植性。 表1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的产业结构 产业项目数(个)投资额(万美元)资料比重(%)电子通讯1257895.0016.57 机械仪表2160800.8617.40电器机械家电1256947.0016.29精细化工1662441.9017.87 生物医药532060.009.17 纺织服装32939.000.84 食品加工420185.00 5.78冶金534356.009.83塑胶制品36920.00 1.98 水电汽生产710153.32 2.91其它44799.00 1.37 合计92349497.08100 三、结语 外商直接投资会增加东道国的资本供给引起东道国的产业转移也可以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并通过产业关联机制推动东道国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外商直接投资极大地推动了东道国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有助于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外资带来了充足的资本,另外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通过技术转移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由政府推动的产业嵌入为发端,外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为主体,企业网络契约连接和外部导向及实行刚性生产方式的区域经济模式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这个广受好评的发展模式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外生型的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内生型的优势,本地企业的成长相对滞后,经济增长的自生力量不足。苏州产业园区的起步是建立在地理性的区位优势和政府优惠政策的倾斜上。低成本制造优势和税收政策优惠是吸引绝大部分跨国企业入园的驱动因素。从另一个反方面考虑,早期刚发展起来的园区在吸引外资企业进驻时在对外资企业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的主动权,致使早期进驻园区的企业中有不少是高污染企业。当然随着苏州产业集群的发展,部分进入时间相对较晚的跨国公司认为入园的动因也包括苏州产业园区内相关行业的集中与区域供应网络的完善,跨国公司从苏州产业集群所获取的区位优势正从地理性区位优势向集群的网络优势演变。 179 实证分析

产业集群可行性研究报告

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S20130016)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11920070005) 二〇一三年三月

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S20130016) 项目负责人:范海英 总工程师:李福生 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工咨甲11920070005) 二〇一三年三月

项目名称: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武文科 项目建设地点: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工业园编制单位: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负责人:陈明华 项目负责人: 范海英 项目技术负责人:李福生 项目经济负责人:张明玉 编制人员名单: 设计:张一兰张建贵余德海 撒臻李进靳渝生 张清姚艳玲周星懿 孙严牛磊夏艺楠 张振婷杨挺成靳丽娅 范东海胡东波杨丹 冯春亮 校核:李福生杨昆良姚复兴 张庆禄董世堂张永华 任媛慧 审核:张明玉郑向先 审定:范海英

目录 一、项目概况 (05) 二、企业概况 (06) 三、项目需求分析和必要性 (08) 四、项目内容和目标 (10) 五、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 (12) 六、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 (13) 七、项目实施进度 (14) 八、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15)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1.2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韩俊来 1.3项目起止日期:2013年3月——2014年2月 1.4项目主管部门:利津县民营经济发展局 1.5项目建设内容 建设利津宜坤化工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石化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县域经济强劲发展的重大举措。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利津县经济开发区、陈庄镇工业园、利北滨海经济园区等“一区六大产业”工业格局,协调推进物流、石化行业、市场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平台建设己初具规模,已为山东宜坤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华盛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国安化工有限公司等38家石油化工企业提供石油化工信息、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项目包括综合实验1个,检验室1个,信息中心1个,中试培训基地1个,融资服务中心1个。项目建成后可提高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产品收率,提升掌握市场动向、产品信息等方面的应对市场激烈变化的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1.6项目提供的主要服务 该项目建成后可提供以下服务: a中小企业合作项目服务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完整版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年产40万方混凝土搅拌站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市**建材有限公司 1.2项目建设地点 1.2项目建设地点 **区**镇**村界牌 1.3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年限 1.3.1项目建设内容:在**区**镇**村界牌计划征地20亩,建设年产40万方混凝土生产线,生产实验室、办公楼等。 1.3.2项目建设年限: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7月,建设期限为9个月。 1.4项目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805万元,设备费用1788.5万元;其它费用389万元;流动资金317.5万元。 1.5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2440万元;税后年利润748.37万元(正常年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资金来源:项目总资金33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2.1 项目的提出 近十余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到2008年底,全国等级公路里程253.5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25万公里,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5.39万公里,一级公路5.01万公里,二级公路27.64万公里,三级公路36.39万公里,四级公路179.10万公里,分别比2007年末增加0.86万公里、0.48万公里、1.37万公里、0.92万公里、21.62万公里和减少12.58万公里。沥青混凝土公路占75%以上。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建设的发展,混凝土路面由于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环保降噪、施工周期短、养护维修简便、可回收再生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目前大部分道路建设都采用混凝土路面,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城市道路建设规模与档次的提升,而现有供应商提供的混凝土搅拌站的操作工艺和设备效率较低、污染严重已成为混凝土道路工程建设的“瓶颈”,对建设大型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已经开始形成现实的需求。 同时随着对高性能的混凝土进行研发,对混凝土的环保回收技术也日臻完善,水泥混凝土道路建设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已成为主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05A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05AAA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园区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园区的建设。 未来产业园的发展必然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同时,现代产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是对产业园区行业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如实地反映了产业园区行业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恰如其分,文字、用词表达准确,概念表述科学化。 2015年版中国产业园区市场专题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揭示了产业园区市场潜在需求与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发展竹产业,可以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农村就业压力问题。下面是有20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20竹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为进一步加快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南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平市加快竹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南政综20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建阳区竹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我区竹产业发展现状建阳全区现有竹林面积59.84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6.65万亩;小径竹面积3.19万亩。竹蓄积量9272万根,经过多年来开展竹业开发擂台赛等活动,建阳的竹产业发展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升。 一是竹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20年,全区竹业总产值19.3亿元,其中竹林经济产值9.38亿元,笋竹加工产值9.92亿元,竹业总产值比20年的6.43亿元,增长了三倍。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年,全区已开设竹山机耕路2700多公里,使边远竹山得到有效开发利用。通过竹林垦复抚育、开设竹山机耕道,竹山引水灌溉,施肥及建设毛竹丰产高效

基地等科学经营措施,竹林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竹林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全区竹资源培育基础更加夯实。丰产竹林面积达23万亩。 三是竹林增收效果明显。经过多年来各级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的不断推动,广大农户科技育竹,科学管理竹山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竹山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竹山经济的发展,竹山的年均效益不断增加,竹山平均每亩效益从20年的每亩不足400元发展到现在的600-900元/亩,效益好的可达1500元/亩以上。 20年商品竹材产值5.19亿元,比20年的1亿元,增长了4.19倍,鲜笋产值3.9亿元,比20年的3308.7万元,增长了10倍多。四是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笋竹加工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年全区加工企业161家,其中规模企业13家,超亿元的企业有3家,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2家。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产品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主要有福建庄禾竹业有限公司、建阳区龙泰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福建亿城竹制品有限公司、福建省亚鑫食品有限公司等。 20年,全市笋竹加工产值9.92亿元,比20年的5.08亿元,增长了95.27。清水笋产量49254吨,比20年21829吨,增长了125.6。据统计,户外高耐竹地板、竹工艺品、竹家居用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20年的加工产值共计2.51亿元,比20年的1.60亿元增长了56.87。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

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 杨 锐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E-mail:lvublurr@https://www.360docs.net/doc/255171940.html, 引 言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正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技术标准迈进。手机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重要力量。伴随国际手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基地,也造就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本土厂商增强全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产业环境。产业集群已是地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向高增值价值链环节攀登的重要载体。 中国手机产业处在动态发展变化的产业环境中。一方面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以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手机产品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导致国内手机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继续加大对低端市场开拓力度、黑手机猖獗使得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空间受到上下挤压。企业面临如何根据既存资源与能力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向高附加价值环节延伸的压力。而充分培育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走产业集群与地区联动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手机企业、产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 因此,探索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是当前中国手机产业在新形势下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国民经济分类,

本报告的手机产业指“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本报告的手机产业集聚是指与生产最终手机产品相关的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具有贸易联系或非贸易联系的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内进行资源交换和价值增值的关系网络。 一、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一)全球手机产业区位及产业特性分析 1.全球手机产业区位分布 手机产业的全球布局与通信技术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手机产业全球布局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欧美等局部地区分布阶段(1988-1992年):手机通信技术处在研发、测试以及小量生产阶段,也即1G到2G发展初期,全球手机产业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阶段(1992-1998年),随着2G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以及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全球手机生产巨头开始把生产布局扩展到全球范围,尤其是向中国、马来西亚、印度、菲里宾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行离岸生产。中国的手机产业集群也正是在这阶段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布局阶段(1998年-),即在2G技术向3G技术过渡时期。手机产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逐步完善的市场体系、制度等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得众多跨国公司把整个手机产业价值链进行全球范围内布局。 在产业的全球转移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环节,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下手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和开发区“工业立区、项目强区”发展战略,壮大镇(街道)经济实力,根据开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工业立区、项目强区”的发展战略,理清思路,以强镇(街道)富民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镇(街道)工业小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集体、村(居)民闲置资金作用,突出发展工业,服务好企业,不断拓宽镇(街道)经济发展空间,把镇(街道)(块状)经济作为开发区经济重要增长点。 2、基本原则。一是强化特色原则。强化产业特色、促进专业化分工、做优做强镇(街道)工业经济。二是推动集聚原则。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配套、形成低成本、大批量、高质量的企业生产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三是突出创新原则。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激励企业创新创业创造,增强镇(街道)工业经济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差异发展原则。错开园区主导产业,扶持和培育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提升镇(街道)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质量。

二、发展重点和目标 3、发展重点。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海西经济区建设机遇,将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以项目为生命线,以加工制造业项目、地方财源项目为重点,突出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把有色金属加工、汽车配件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三、主要措施 5、加强组织领导。开发区成立加快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黄有盛任组长,镇(街道)、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解决好镇(街道)(块状)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6、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全民创业的意见》(抚府发1号),在资金、融资、创业培训、产品营销等方面对初始创业者予以扶持。 7、积极鼓励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保障镇(街道)工业发展用地需求,充分利用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区位条件优越、发展要素齐备的优势,划出500-600亩地,规划建设镇(街道)工业小区,用于承接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镇(街道)工业小区用地仅收取成本价。 8、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金融机构重点支持镇(街道)招商引资项目、中小民营企业,扩大银行放贷规模。积极鼓励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对镇(街道)工业项目融资力度,有效推动政、银、企、保四方的互动发展。同时,灵活筹集镇(街道)工业小区建设资金,在合法和自愿的基础上,引导村(居)、村(居)民将闲置资金参股建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