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技术与策略综述_李武广

合集下载

众技在身方能施展“气”功——页岩气开发技术综述

众技在身方能施展“气”功——页岩气开发技术综述
采 收率大约是 直井 的3 ( tr G, 倍 Waes 2)6),在 B re 页岩核心地区 ,水平 ( 0 an t t 井 的月最大产量能达到直井的4 ( e 倍 Jf
Ha d n,2)5)。 ye ( 0
气井 水平 钻 技 术 的前 沿技 术 ,也是
对于 水平 井 段长 、产层 多 的井 , 水平 钻井 技 术的 发展 方 向 。其旋 转导 常根据储层的含气性特 点进 行多级 分段 向 系统按 其 导 向方式 可 分为 推靠 钻头 压裂 。多级压裂技术是页岩气井水力压 式 ( uht i)和指向钻头式 ( on Ps h t eB P it teB t h i )两种 , 目前Ba e g e 、 k rHu h s Hal utn c lmb re等公 一的技 lb ro 、S hu eg r i J 裂应 用最广泛 的技术 ,日前美国页岩气 井有8 %的井是 采片水平井 和多级压 裂 5 j
岩 气井测井 、录井 、固井 、完井 、监测 控 制 压 力钻 井是 通过 控 制钻 进 过
裂 、同步压裂 、水 力喷射压裂及重复压
裂等技 术。 1 9 年 之前 广泛使 用 大型 水 力压 97 裂 ,而 Mi h l ̄ 源公 司 在Ban t页 t elu c … l r et
程 的压 力使 得 钻井 作 业最优 化 ,缩 短 非 生产 时 间和 减少 钻井 事故 ,有效 控 制 地层 流体 侵 入井 眼 ,减 少井 涌 、井
页 岩 气 开 发
众 技 在 身 方 能 施 展
页岩气开发技术综述
口 唐颖 刘珠江 尹腾 字 / 中国地质 大学 ( 北京 )

, ,

岩气 开发是 一个 系统 、庞杂 的工 业成本 。空气欠平衡钻井在B ret ant 页岩 造 的主要技术 ,包括 多级压裂 、清水压

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

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

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技术

【期刊名称】《江汉石油科技》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页岩气开发具有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等优点,成为现在能源研究的热点和突破口。

研究表明,水平井钻井技术和水力压裂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

页岩地层钻井要充分考虑地质和其他各项因素,选择合理的钻井方式,并结合随钻测井技术实时观测钻井数据以调整设计方案。

针对不同的页岩层,选择合适的压裂方案,在压裂过程中利用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裂缝增长动态,以达到获得预期产能的情况下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总页数】1页(P76-76)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7.1
【相关文献】
1.中国海相页岩气开发评价关键技术进展 [J], 贾爱林;位云生;金亦秋
2.页岩气开发水系统地面建设模式与处理关键技术 [J], 朱景义;谢卫红;李冰;王念榕;骆成松;巨龙
3.深层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难点与攻关方向 [J], 何骁;李武广;党录瑞;黄山;王旭东;张成林;张柟乔;陈月
4.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100%实现国产化 [J], 天工
5.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开发形成关键技术体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页岩气开发目标区优选体系与评价方法_李武广

页岩气开发目标区优选体系与评价方法_李武广
m
bn1 bn2
max 及对应的特征 最后求出判断矩阵 B 的最大特征值 λ 向量 , 特征向量即为该层次各因素在上一层次中所占
的权重 。 当判断矩阵 B 满足一致性要求时 , 其最大特征值 λ max = n( n 为元素个数) , 对应的特征向量可由 λ EB = 0 求得 , 其中 λ 为 特征值 , E 为单位 矩阵 ; 但通常客 观事物具有错综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所构造的判断矩 阵 只是近似的具 备完全一致性 , 这 时则取特 征向量
原地应力 、 吸附量 、 裂缝发育程度 。 开发利用条件包括 构造条件 、 水文地质条件 、 埋深 、 地形条件 、 市场需求和
[ 1-4] 基础设施( 表 1) 。
1) 资源储量丰度是衡量页岩气平面上含气量密度 大小的参数 。 在开发效果评价中 , 该项参数可以在气 藏探明储量报告及附表中查得气藏的探明地质储量和 气藏的含气面积 , 探明地质储量与含气面积之比就是
第 31 卷第 4 期 开 发 工 程
· 59 ·
页岩气开发目标区优选体系与评价方法
李武广 杨胜来
中国石油大 学( 北京) 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武广等 . 页岩气开发目标区优选体系与评 价方法 . 天然气工业 , 2011 , 31( 4) : 59-62 . 摘 要 中国对页岩气的研究已经起步 , 但 至今尚未建立完善的页岩气目标区优选体系 , 这制约了 我国页岩气大 规 模工业化开发的步伐 。 在收集大量的页岩气基础资料和借鉴前人 的研究成 果的基础上 , 详细 分析了页 岩储层 地质因 素 对页 岩气富集丰度和开发效果的影响 , 建立了相应的页岩 气目标区评价指标体系 。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利用无 量 纲化指标处理方法对所确定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 采用加权平均 模型对目标 区进行模 糊综合评 价 。 最后以 中国部 分 页岩气试验区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 、排序 。 其成果实际应 用效果良好 , 能够有效地指导我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工 作 。 关键词 页岩气 目标区 优选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DOI : 10 . 3787/ j . issn . 1000 -0976 . 2011 . 04 . 014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气藏特征页岩气是泛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主要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在埋藏温度升高或有细菌侵入时,暗色泥页岩中的有机质,甚至包括已生成的液态烃,裂解或降解成气态烃,游离于基质孔隙和裂缝中,或吸附于有机质和矿物表面,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就近聚集,形成页岩气藏。

从全球范围来看,页岩气拥有巨大的资源量。

据统计,全世界的页岩气资源量约为456.24xl0i2m3,相当于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资源量的总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常规资源[1-6]。

页岩气资源量占3种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总资源量的50%左右,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和中国、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前苏联等地区,与常规天然气相当。

页岩气的资源潜力甚至还可能明显大于常规天然气。

1.1 页岩气成藏机理1.1.1成藏气源页岩气藏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

研究表明,烃源岩中生成的烃类能否排出,关键在于生烃量必须大于岩石和有机体对烃类的吸附量,同时必须克服页岩微孔隙强大的毛细管吸附等因素。

因此,烃源岩所生成的烃类只有部分被排出,仍有大量烃类滞留于烃源岩中。

北美地区目前发现的页岩气藏存在3种气源,即生物成因、热成因以及两者的混合成因。

其中以热成因为主,生物成因及混合成因仅存在于美国东部的个别盆地中,如Michigan盆地Antrim生物成因页岩气藏及Illinois盆地NewAlbany混合成因页岩气藏[2l]。

1.1.2成藏特点页岩气藏中气体的赋存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绝大部分是以吸附气的形式赋存于页岩内有机质和黏土颗粒的表面,这与煤层气相似。

游离气则聚集在页岩基质孔隙或裂缝中,这与常规气藏中的天然气相似。

因此,页岩气的形成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天然气两者特征,为不间断充注、连续聚集成藏(图l-l)。

有机质和黏土颗粒气体流入气体进入最终形成表面吸附与解吸页岩基质孔隙天然裂缝网络页岩气藏图1-1页岩气赋存方式与成藏过程示意图在页岩气成藏过程中,随天然气富集量增加,其赋存方式发生改变,完整的页岩气藏充注与成藏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综述

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综述

能 源 安 全影 响 到 国家经 济 的发 展 和社 会 稳 定 , 世界 各 国通过 各 种 渠 道解 决 自身 的能 源 问 题 , 其 中 最重 要 的就是 寻 找替代 能 源 。非常 规油 气资 源 已经 在全 球 能源结 构 中扮演 着 重要 角色 。页岩气 是赋存
透非常规天 然气 ,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 中有许 多关 键技术 。介 绍 了页岩气勘 探开发 中的相关 关键 技术 , 包括密 闭取 心和保压密 闭取 心技 术 、 水平井技术 和压裂 技术 , 并提 出了发展我 国页岩气勘探开 发相关技 术的建议 。 关键词 : 页岩气 ; 密闭取心 ; 保压密 闭取 心 ;方面的研究较少 , 至今还没有形成 成熟的技术 。 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必须采取现代钻进技术和 特殊 的固完井方法, 才能确保增产 , 达到工业开采价
值 。 国外这方 面 的研 究 主要 有 : ( 1 ) 页 岩 气 钻 进技 术( 主要 是 水 平 井 ) , 包 括 密 闭取 心技 术 、 井 身 结 构
o g y,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s u g g e s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r e l a t e d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f o r s h a l e g a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C h i n a . Ke y wo r d s :s h a l e g a s ;s e a l e d c o r i n g ;h o l d p r e s s u r e s e a l e d c o i r n g ;h o iz r o n t a l we l l t e c h n o l o g y;f r a c t u i r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世界页岩气资源与勘探开发技术综述

世界页岩气资源与勘探开发技术综述

结论:
其中,地震勘探技术的精度和分辨率对后续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钻探技 术则是获取地下信息的基础手段,压裂技术能够实现页岩气的有效开采,而采收 率提高技术则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结论:
Marcellus页岩气田作为成功案例,从地质、技术、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其成 功的原因和借鉴意义。
谢谢观看
结论:
结论:
本次演示对世界页岩气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勘探开发技术进行了综述。页岩 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美国拥有 世界上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而中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具有大量页岩气潜力。在 勘探开发技术方面,地震勘探、钻探、压裂和采收率提高等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 关键手段。
世界页岩气资源与勘探开发技 术综述
摘要:
摘要: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次演示 对世界页岩气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勘探开发技术进行综述,旨在分析探讨页岩气 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挑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关键词:页 岩气、资源特点、勘探开发技术、成功案例、未来研究方向
成功案例分析:
Marcellus页岩气田的成功开发对全球页岩气产业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它 证明了页岩气田商业化开发的可能性,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参考的成功经验。其 次,Marcellus页岩气田在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实践,为世界各地页岩气资源的 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最后,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的重要性提示了页 岩气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其他国家制定相应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启 示。
引言:
引言: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储存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 层中。由于其清洁、高效、储量丰富等特点,页岩气在能源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 地位。全球范围内,页岩气资源的分布广泛,而美国、中国、加拿大等国家则是 页岩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本次演示将重点对世界页岩气资源的分布、特点及 勘探开发技术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页岩气资源状况及开发技术综述

页岩气资源状况及开发技术综述

页岩气资源状况及开发技术综述接敬涛;邵先杰;乔雨朋;陈小哲;李士才;梁武斌【摘要】页岩气作为新兴的非常规天然气,是未来潜力巨大的清洁能源.美国等国家的页岩气开发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从勘探、储层评价、钻井、固井、完井到压裂的一体化程序,尤其是水平井钻井技术和压裂增产技术的突破,使页岩气的产量极速增长.论文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的成藏机理,综述了页岩气资源现状以及国外的开发技术,分析了国内页岩气的开发现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117-120)【关键词】页岩气;水平井钻井;压裂增产技术;勘探开发;超临界CO2【作者】接敬涛;邵先杰;乔雨朋;陈小哲;李士才;梁武斌【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 066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2世界页岩气资源总量为456.24×1012 m3,相当于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的总和,资源潜力非常巨大。

页岩气凭借其开采寿命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具有“低碳、洁净、高效、低污染”的优势,已成为当前能源的热点。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是页岩气规模开发的两个主要国家,2009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就已经超过我国常规天然气年产量。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但气藏储层与美国相比普遍埋藏较深,无疑增加了开发难度,再加上技术不成熟、经验匮乏,使得页岩气开发的进展缓慢。

本文详细调研了国外页岩气开采技术及国内页岩气开采现状,分析了我国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页岩气开发的建议。

1 页岩气成藏机理及储层特征1.1 页岩气成藏机理页岩气大部分以吸附气的形式吸附在有机质、粘土颗粒表面,少量游离气以游离相态存在于微裂缝及孔隙中,极少量的溶解气则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沥青质及源岩中[2]。

页岩气藏压裂开发技术综述

页岩气藏压裂开发技术综述
裂 后地层压 力 降 ,使闭合压 力大幅度上升 ,使压裂失效 重复压裂 时 J 强压裂对应层能量补 充.将会有效地张开 原先压开的裂缝 ;②有 J u 效地 延伸 原有 裂缝 刚络系统 有效 延伸原先 裂缝系统 .扩大泄 油面 积 , J原裂缝 I络 系统渗流通道 ;③ 冲洗裂缝面 。原先压开的裂缝 增J u 州
中 国主 要 盆 地 和 地 区 的 页 岩 气 资 源 量 约 为 1 ~3 :1 与 美 国 主 要 盆 地 和 地 区2 . :1 资 源 量 大致 相 当, 经 济 价 值 ; o× n , 83× n’ 的
巨大
我 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刚起 步 ,应借鉴国 内外先进技 术,结合国内 实际地质情况 .制定 出适合 国内页岩 气开发的新技术 ,使我 国 关键词 页岩 气藏 成藏机理 压裂技 术
作 业者在水平井段相隔 12 3 5 的 u大敛平行的水平井配对井之 5 — 0m 问进 行同步压裂 由于压裂井的位置接近 。如果依次对两 l井进行压 - l 裂 ,可能导致 只在 第二 u井 中产生流体 通道而切断 第一 u井的流体通 道 I步压裂能够 -波压裂的两 u井的裂缝都达到最大化 ,相对依次 _ J 止 压 裂来说 ,获得收 益的速 度更怏 。在 B re 页岩的同步压裂作业 中, a t n t
理、 岩性 多为沥青质或富含有饥质的暗色 、黑色泥页岩 ( 高碳泥 页岩 类 1 岩石组 成一般 为3 %一 %的粘 土矿物 、I% 一 5 0 S 2 %的粉砂 质 ( 石英颗粒) l 和 %一2 %的有 机质 , O 页岩总孔隙度 一般小于…%, 而含 气 的有效孔隙 度一般 有 l ~ %,渗透率则随裂缝发育程度 的不I % s 西 J 而有较 大的变化 .页岩气藏基岩非常致密 ,有效孔喉半径小 ,渗透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国页岩气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在页岩气的基础研究 还很不成熟。 一是技术问题。 页岩气藏物性差,渗透率 极低,开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 而且我国页岩气普遍 埋藏较深,进一步增加了开发难度。 例如四川盆地下 寒武统页岩气层埋深在 2 000~3 500 m,而美国五大页 岩系统埋深在 800~2 600 m。 目前,我国在长距离多分 支水平井、 超致密储层分段压裂改造技术方面落后, 并且没有研制出有效保护页岩储层的低伤害压裂液 体系;不同页岩储层地质条件下水力压裂裂缝展布特 征不够清晰,页岩储层压裂方式有待于改进;对多分 支水平井页岩气生产过程中的页岩芯产出认识程度 较低,多分支水平井控制的影响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 不清等直接制约了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和增产。
建立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和勘探开发先导试验 区。 同时,着力解决页岩气重大地质问题和关键技术 方法,形成页岩气资源技术标准和规范。 3.2 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
把落实资源并实现储量稳步增加放在首位。 南方 海相页岩地层、北方湖相页岩地层和广泛分布的海陆 交互相地层等将是今后页岩气勘探的主要领域。 四 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松辽等八大盆地页岩气富集条 件优越,是未来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含油气盆地 之外广泛分布的页岩也是重要的勘察目标。 近期应以 川南、川东南、黔北、渝东南、渝东北、川东、渝东、鄂西 为重点,加大勘探力度,加快勘探步伐,争取获得重大 进展,提交页岩气储量,发现大气田,逐步加强页岩气 开 发 [8]。 3.3 加强页岩气地质理论和储层物性研究
水力压裂可以使储层产生密集的裂缝网络,进而 提高储层渗透率, 使地层中的天然气更容易流入井 筒。 进行压裂前,应先对井(竖直井或水平井)进行测 试,以确保井能够承受压裂的压力和注入泵率。 页岩 气开采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压裂方式:重复压裂、多层 压裂、清水压裂、同步压裂。 重复压裂主要是在不同方 向上诱导产生新裂缝进而增加裂缝网络,可有效改进 单井产量与生产动态特征;多层压裂多用于垂直堆叠 的致密地层。 清水压裂采用添加一定减阻剂的清水作 为压裂液。 这种压裂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以及很少量
1.3 射孔优化技术 定向射孔的目的是沟通裂缝和井筒,减少井筒附
近裂缝的弯曲程度, 进而减少井筒附近的压力损失, 为压裂时产生的流体提供通道。 通过大量页岩气井的 开发实践, 开发人员总结出定向射孔时应遵循的原 则,即在射孔过程中,主要射开低应力区、高孔隙度 区、石英富集区和富干酪根区,采用大孔径射孔可以 有效减少井筒附近流体的阻力。 在对水平井射孔时, 射 孔 垂 直 向 上 或 向 下 [5]。 1.4 压裂增产技术
源研究基金,以促进页岩气的开发和基础研究。 三是市场条件和基础设施问题。 目前我国应建立
健全的天然气市场体系以及四通八达的天然气管网 和城市供气网络,这样可以减少页岩气开发在末端环 节的前期投入,可以降低市场风险,迅速实现页岩气 开发的市场化和商品化,提高页岩气的商业价值。 此 外, 政府应该进行大量区域性和基础性页岩气资源调 查、评价和研究工作,特别是对重点盆地和重点地区开 展页岩气资源评价,进而促进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7]。
超过我国常规天然气的年产量。 页岩气快速勘探开发 使美国天然气储量增加了 40 %, 预计 2010 年页岩气 产量将占全美天然气产量的 15 % 以上 。 [1~2]
目前,除美国和加拿大外,澳大利亚、德国、法国、 瑞典、 波兰等国家也开始了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探开 发。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天
37 第 29 卷 第 1 期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油气田开发
合我国页岩气特点的且对我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 和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的较为完整的中国页岩气 地 质 理 论 体 系 [9]。 3.4 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水平
水平井的成本比较高, 但其经济效益也比较高, 现代钻井技术使水平井的水平段在钻探过程中比较 容易控制,因此页岩气可以从相同的储层但面积大于 单直井的区域流出。 在采用水平井增产技术过程中, 水平井位与井眼方位应选在有机质富集,热数度比较 高、裂缝发育程度好的区域及方位。 水平井,见图 3。
1 国内外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
0 前言
近几十年来,页岩气的开发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 路。 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最早始于美国,1821 年 美国东部第一口页岩气井开钻,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 步入规模化生产,20 世纪 70 年代页岩气勘探开发区 扩展到美国中西部地区。 20 世纪 90 年代,在政策、价 格和开发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页岩气成为石油 天然气产业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和领域 。 截至 2006 年,美国有页岩气井超过 40 000 口,页岩气年生产量为 311×108 m3,占该国年天然气总产量的 6 %。 2007 年美 国页岩气生产井近 42 000 口, 页岩气年产量为 450× 108 m3,约占该国年天然气总产量的 8 %。 同时参与页 岩气开发的石油企业从 2005 年的 23 家发展到 2007 年的 64 家,见图 1。 据预测,美国页岩气资源量超过 28×1012 m3。 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是页岩气规模开发的两 个主要国家,2009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接近 1 000×108 m3,
目前,我国急需要开发适用于我国地质条件的先 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定向水平 井技术、低成本空气钻井、洞穴完井技术、压裂技术、 页岩储层保护技术、页岩气藏数值模拟技术等。 我国 目前页岩气生产规模比较小,没有形成从钻井、完井、 生产到集输的一体化程序。 要选择适合我国的页岩气 开发技术, 首先要了解我国各地区页岩储层的特性 ( 如 粘 土 矿 物 成 分 及 含 量 、 脆 性 等 ), 在 借 鉴 国 外 页 岩 气开发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优化出适应性较强的 页岩气开发技术。
3 新技术展望
3.1 加强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 根据我国页岩分布和页岩气富集的地质条件,在
全国范围内开展页岩气地质调查。 充分利用已有的地 质资料,有针对性地部署实物工作量,通过调查,进一 步查明我国页岩气基础地质背景和条件,预测富含有 机质页岩发育区,预测页岩气资源潜力与分布。 同时, 获取系统的资料数据,编制系列图件,建成页岩气地 质调查数据资料集成系统, 形成系列调查研究成果。 优选页岩气富集有利目标区和勘探开发区。来自 35 第 29 卷 第 1 期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油气田开发
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 页岩气地质认识的不断提高、 水平井与压裂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页岩气勘探开发 正由北美向全球扩展。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但勘探开发处于“空白” 状态。 我国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从现有资料看, 除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渤海湾、松辽、江汉、吐哈、 塔里木和准噶尔等含油气盆地外,在我国广泛分布的 海相页岩地层、海陆交互相页岩地层及陆相煤系地层 也都有分布。据估算,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 26× 1012 m3,与美国大致相当。 川南、川东、渝东南、黔北、鄂 西等上扬子地区是我国页岩气主要远景区之一,以四 川盆地为例, 仅评价的寒武系和志留系两套页岩,页 岩气资源量就相当于该盆地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 1.5~2.5 倍,见图 2。 受国外成功实例的启发,且为了满 足安全、环保、能源接替的需要,我国于 90 年 代 向 页 岩气开发领域进军。 但是由于受地质条件以及开发技 术 的 限 制 ,一 直 没 有 形 成 大 的 开 发 规 模 [3]。
36 天然气与石油 2011 年 2 月 NATURAL GAS AND OIL
的减阻剂、粘土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 清水压裂在低 渗透气藏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该技术在不减产的前 提下能节约 30 % 左右的成本, 而且清水压裂也很少 需要清理,且可提供更长的裂缝,并将压裂支撑剂运 至裂缝网络。 同步压裂是指同时对两口或两口以上的 井进行压裂压力液及支撑剂在高压下从一口井沿最 短距离向另一口井运移,这样就增加了裂缝网络的密 度 及 表 面 积 ,从 而 快 速 提 高 页 岩 气 井 的 产 量 [6]。
34 天然气与石油 2011 年 2 月 NATURAL GAS AND OIL
页岩气开发技术与策略综述
李武广 杨胜来 殷丹丹 娄 毅 郭 瑾 孟 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摘要: 页岩气是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但是页岩气藏储藏层结构复杂,多为低孔、低渗型,开
系统研究我国页岩气地质理论。 在分析我国页岩 气地质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我国页岩的 发育情况和页岩气的富集模式,系统研究我国页岩气 资源分布规律、资源潜力和评价方法参数体系等。 建 立符合我国页岩气特点的地质理论体系。 通过近些年 不断探索,尽管我国页岩气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了一定 进展,然而针对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地质理论还不 成熟。 应结合目前起步的页岩气基础地质、勘探开发 研究,并尽快启动钻井、完井地质的研究,进而建立符
页岩气区别于常规天然气的特征之一是以吸附 和自由气的形式存在于页岩之中。 由于页岩的致密 性, 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页岩气藏储层厚度都比较 大。 自从页岩气产业化以来,国内外都在储层评价、水 平井增产、射孔优化和压裂增产技术上不断创新以寻 求 最 佳 的 经 济 效 益 [4]。 1.1 储层评价技术
页岩气储层评价的两种主要手段是测井和取心。 应 用 测 井 数 据 , 包 括 ECS (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来识别储层特征。 单独的 GR 不能很好地识 别出粘土, 干酪根的特征是具有高 GR 值和低 Pe 值。 成像测井可以识别出裂缝和断层,并能对页岩进行分 层。 声波测井可以识别裂缝方向和最大主应力方向, 进而为气井增产提供数据。 岩心分析主要是用来确定
通过国内外页岩储层层位对比、国内外页岩储层 特性对比等, 发现我国页岩气富集储层埋深比美国 大,厚度相当;页岩储层的镜质组反射率、总有机质含 量、孔隙度、渗透率等指标相当。 国内水平井钻井技 术、欠平衡钻井技术、射孔完井、储层改造、气举排水 等技术发展已相对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