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定义和分类

新材料定义和分类
新材料定义和分类

新材料定义: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按结构组成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按照新材料的用途和性质,《中国新材料产品与技术指导目录》将新材料产品分为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纳米及粉体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型稀土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碳材料、新材料制备技术与设备等十多类具体技术领域。

1、电子信息材料

(1)微电子材料:晶圆、封装料、光刻胶、金丝、浆料、电子化学品、IGBT、功率MOS

(2)光电子材料:光棒光纤、光器件、光盘、磁记录材料

(3)平板显示材料:偏光片、滤光片、玻璃、液晶、PDP稀土荧光粉、OLED发光料

(4)固态激光材料:人工晶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特种玻璃、镀膜材料

2、节能新材料

(1)半导体照明材料:衬底、外延片、MO源、高纯气体、封装料

(2)光伏电池材料: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玻璃

(3)新能源材料:燃料电池电极、固体氧化物、二次电池电极、膜、锂离子聚合物、储氢合金粉及其他储氢材料

3、纳米材料

4、先进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芳纶、碳化硅、石墨、硼纤维、钢纤维、晶须、人工合成耐磨材料、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刀片、摩擦材料、复合材质材料

5、先进金属材料

(1)超级钢:新普碳、超合金、复相、专用钢、耐高温耐磨耐腐蚀材料、特种材、非晶合金(金属玻璃)

(2)贵金属与有色:高纯贵金属、铝镁钛轻合金及材、特种铜材

6、化工新材料

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特种橡胶、特种纤维、特种涂料、制冷剂、精细化工产品

7、先进陶瓷材料

功能陶瓷(微波、瓷介电子元件、压电、敏感、透明)结构陶瓷(蜂窝、耐磨、高温、高韧、涂层、陶瓷基复合)

8、稀土材料

高纯稀土、助剂、催化剂、永磁、发光、储氢

9、磁性材料

软磁、永磁、磁记录材料、磁器件

10、碳材料

活性炭、碳黑、金刚石、石墨、碳纤维

11、膜材料

过滤膜(有机膜、无机膜)、功能薄膜(光学、绝缘)

12、超导材料

实用化超导线材、块材、薄膜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技术。

13、生物医用材料

植入、人工组织、血液过滤、缝合

14、生态环境材料

环境工程材料、绿色包装、可降解材料、环境替代材料

15、新型建筑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高强水泥、绿色生态建材

新材料的界定与分类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与传统材料之间并没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传统材料基础上发展而成,传统材料经过组成、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改进从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现新的性能都可发展成为新材料。

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传统材料一样,新材料可以从结构组成、功能和应用领域等多种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之间相互交叉和嵌套,目前,一般按应用领域和当今的研究热点把新材料分为以下的主要领域:

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生态环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新材料等

Last edited by terry-adam on 2005-12-15 at 17:44 ]

terry-adam (站内联系TA)

电子信息材料

电子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微电子材料;激光晶体为代表的光电子材料;介质陶瓷和热敏陶瓷为代表的电子陶瓷材料;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磁性材料;光纤通信材料;磁存储和光盘存储为主的数据存储材料;压电晶体与薄膜材料;贮氢材料和锂离子嵌入材料为代表的绿色电池材料等。这些基础材料及其产品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材料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着大尺寸、高均匀性、高完整性、以及薄膜化、多功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柔性晶体管、光子晶体、SiC、GaN、ZnSe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机显示材料以及各种纳米电子材料等。

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和再生清洁能源技术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

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风能、地热、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二次电源中的氢能等。新能源材料则是指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中所要用到的关键材料。

主要包括储氢电极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镍氢电池材料、嵌锂碳负极和LiCoO2正极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Si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及铀、氘、氚为代表的反应堆核能材料等。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

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细颗粒构成的具有小尺寸效应的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材料的总称。纳米材料的概念形成于80年代中期,由于纳米材料会表现出特异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纳米技术迅速渗透到材料的各个领域,成为当前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按物理形态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尽管目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纳米料主要是碳酸钙、白炭黑、氧化锌等纳米粉体材料,其它基本上还处于实验室的初级研究阶段,大规模应用预计要到5-10年以后,但毫无疑问,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纳米科技必将对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前的研究热点和技术前沿包括: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纳米组装材料;纳米陶瓷和纳米复合材料等高性能纳米结构材料;纳米涂层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单电子晶体管、纳米激光器和纳米开关等纳米电子器件的研制、C60超高密度信息存贮材料等。

先进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复合,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态结构的材料。该类材料不仅性能优于组成中的任意一个单独的材料,而且还可具有组分单独不具有的独特性能。

复合材料按用途主要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结构复合材料主要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材料,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如玻璃、陶瓷、碳素、高聚物、金属、天然纤维、织物、晶须、片材和颗粒等)与能联结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力作用的基体组元(如树脂、金属、陶瓷、玻璃、碳和水泥等)构成。结构材料通常按基体的不同分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等。功能材料是指除力学性能以外还提供其它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复合材料。包括压电、导电、雷达隐身、永磁、光致变色、吸声、阻燃、生物自吸收等种类繁多的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未来的功能复合材料比重将超过结构复合材料,成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流。

未来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纳米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和发展多功能、机敏、智然复合材料等领域。

生态环境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是在人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

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般认为生态环境材料是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同时又被赋予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

这类材料的特点是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少,对生态和环境污染小,再生利用率高,而且从材料制造、使用、废弃直到再生循环利用的整个寿命过程,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主要包括:环境相容材料,如纯天然材料(木材、石材等)、仿生物材料(人工骨、人工器脏等)、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包装袋、包装容器)、生态建材(无毒装饰材料等);环境降解材料(生物降解塑料等);环境工程材料,如环境修复材料、环境净化材料(分子筛、离子筛材料)、环境替代材料(无磷洗衣粉助剂)等。

生态环境材料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包括再生聚合物(塑料)的设计、材料环境协调性评价的理论体系、降低材料环境负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是材料科学技术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领域,不仅技术含量和经济价值高,而且与患者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近10多年以来,生物医用材料及制品的市场一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

生物医用材料按材料组成和性质分为医用金属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和生物医学复合材料等。金属、陶瓷、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是应用最广的生物医用材料。按应用生物医用材料又可分为可降解与吸收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与人工器官、控制释放材料、仿生智然材料等。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主要为:

(1)改进和发展生物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2)研究新的降解材料

(3)研究具有全面生理功能的人工器官和组织材料

(4)研究新的药物载体材料

(5)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智能材料

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提出了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或者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的概念:智能材料是模仿生命系统,能感知环境变化并能实时地改变自身的一种或多种性能参数,作出所期望的、能与变化后的环境相适应的复合材料或材料的复合。

智能材料是一种集材料与结构、智然处理、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和传感系统于一体的复杂的材料体系。它的设计与合成几乎横跨所有的高技术学科领域。构成智然材料的基本材料组元有压电材料、形状记忆材料、光导纤维、电(磁)流变液、磁致伸缩材料和智然高分子材料等。

智然材料的出现将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度,但目前距离实用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智能材料概念设计的仿生学理论研究

(2)材料智然内禀特性及智商评价体系的研究

(3)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智能材料的研究

(4)机敏材料的复合-集成原理及设计理论

(5)智能结构集成的非线性理论

(6)仿人智然控制理论

高性能结构材料

结构材料指以力学性能为主的工程材料,它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从日用品、建筑到汽车、飞机、卫星和火箭等,均以某种形式的结构框架获得其外形、大小和强度。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材料都属于此类。高性能结构材料一般指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并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结构材料。包括新型金属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高温合金、新型铝合金和镁合金、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和高分子合金等。

新型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表现出力学性能以外的电、磁、光、生物、化学等特殊性质的材料。除前面介绍过的信息、能源、纳米、生物医用等材料外,新型功能材料主要还包括高温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金刚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纳米功能材料、纳米晶稀土永磁和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大块非晶材料、高温超导材料、磁性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磁性高分子材料、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等。

化工新材料

化工新材料是应用在化工、石油等领域的基础原材料,主要包括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高性能纤维、纳米化工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等。纳米化工材料和特种化工涂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先进陶瓷材料

先进陶瓷材料是指采用精制的高纯、超细的无机化合物为原料及先进的制备工艺技术制造出的性能优异的产品。根据工程技术对产品使用性能的要求,制造的产品可以分别具有压电、铁电、导电、半导体。磁性等或具有高强、高韧,高硬、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高热导、绝热或良好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

先进陶瓷材料一般分为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和功能陶瓷三类。大部分功能陶瓷在电子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通常也称为电子陶瓷材料。如用于制造芯片的陶瓷绝缘材料、陶瓷基板材料、陶瓷封装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的电容器陶瓷、压电陶瓷、铁氧体磁性材料等。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技术、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合成技术、先进结构陶瓷材料体系的设计以及电子陶瓷材料的高匀、超细技术。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其中化学建材包括建筑塑料、建筑涂料、建筑防水、密封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隔声材料、特种陶瓷、建筑胶粘剂等,是我国"十五"期间要重点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

新材料概念股渐成孕育“黑马”的温床

昨日A股市场高开低走,但新材料概念股依然火爆,尤其是增发公告中涉足建筑用膜业务的东南网架(002135)更是一马当先,已持续三个涨停。由此可见,新材料概念股渐成孕育“黑马”的温床。

新材料是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本。在重点支持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新材料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五大产业的基石。新能源发电拉动钛材、锆材、高温合金、稀土永磁、CIGS的年复合增长率保持30%以上;非晶带材、蓝宝石衬底存在50倍的需求空间;节能电机产生10倍的钕铁硼材料需求;高端装备制造推动钛材、高温合金的无限增长;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占比将达到20%以上。由此可见,新材料行业将在国家政策规划的引导下进入黄金发展十年,具有典型的朝阳产业特征,从而为相关上市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行业发展空间。

较佳的群众基础赋予了新材料领域孕育“黑马”股的能量。一直以来,市场对新材料股一直予以极大的认同度。从前期的碧水源(300070)、佛塑股份(000973)等膜题材,到现在的稀土永磁材料股,充分显示市场对新材料概念股的追捧热情。近期东南网架在增发公告中提及建筑用膜,也迅速引发了市场的追捧,推动该股近期连拉三个涨停。

市场对新材料股的挖掘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对新进入新材料领域的“黑马”股极度追捧。不仅是近期的东南网架,前期的深圳惠程(002168)、普利特(002324)等,都在市场追捧下连续走高,上涨行情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而股价的快速上涨,也使这些个股快速加入到高市盈率股票行列。但由于这些个股所处产业前景发展乐观,未来面临高成长机遇,因而迅速化解了高估值的压力,永太科技(002326)、安泰科技(000969)等就是典型代表。二是新材料炒作具有极强的题材属性。愈是冷门股,

愈容易得到机构资金和游资热钱的追捧。东南网架以及前期的佛塑股份、深圳惠程、普利特等均属此列。

根据上述特点,投资者在操作中也应采取不同的操作策略。例如,对待刚冒头的“黑马”股和冷门股,可在第一个涨停板之际进行关注,但对类似已持续三个涨停的东南网架之类的股票,暂时不宜追高介入。对产业下游需求旺盛的成熟新材料股,可从产业的角度积极关注,中长期持有,如安泰科技、普利特、永太科技、深圳惠程、禾盛新材(002290)、

佛塑股份、碧水源等。(金百灵投资秦洪)

2012年市场规模将超1300亿新材料或引爆产业新革命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所列的七大产业领域里,新材料产业名列第六。

“新材料本身就是一个高新技术,而且又是其他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所以新材料的发展水平就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有重要的支撑和保证作用”。中国材料研

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什么东西都离不开新材料。”

“新材料是所有产业的基础和先导,所以新材料在技术上的突破,往往

会引起一些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上海市新材料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上世纪60年代,高纯硅半导体材料的出现,使大规模集成电路得以实现,人类从此进入了电子化信息时代。”

有专家预言,21世纪是新材料的世纪,我们从稀土材料的争夺上就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

中国出于环保和国家战略的考虑,从2006年开始逐年减少稀土出口,目前配额总量仅为30258吨,受此影响,国际稀土价格也随之节节攀升。有公开资料称,中国稀土出口的减少让众多国家着急。

“无论是工业、农业都需要材料,新材料是一种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产业,材料的突破,将有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曾参与新材料战略定位规划制定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新材料是其他产业振兴与发展的前提,任何产业的生产过程当中都需要材料作为支撑。”

有相关部委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新材料产业的分项规划细则将于年底出台。届时,新材料产业内具体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产品目录等内容会得以明确,新材料产业也将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

同时,全球新材料的市场规模随着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迅速扩大,有预测显示,2010年底,全球新材料的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国家的重视与市场规模的扩大均给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此前有专家估计,国内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在2012年就将超过1300亿元。

在“十一五”期间,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

唐见茂告诉记者,碳纤维复合材料,是新型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做成的飞机部件,与铝

合金相比可以减重20%~40%,这在节能上就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在未来的20年~30年,是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的新时期,飞机上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会引起航空工业整个产业链的革命性变革。”尽管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是我国在新材料产业上依然充满挑战。

唐见茂坦言,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新材料产业比较“散”,子行业众多。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有一个明显特点:在同一领域里,重复水平、重复建设的比较多。但真正领军的大型产业,技术上具有优势的企业比较少,新材料产业整体上正面临这样的局面。“这需要国家的政策导向,科学发展、资源优化,防止热钱大量进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决定》,新材料产业将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产业焦点

稀土功能材料:做到足够大也足够强

在国务院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新材料产业里,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首当其冲。

对于稀土的重视,正是源于稀土功能材料不容小觑的作用。“稀土功能材料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抢占世界高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材料。作为拉动整个稀土产业最重要的动力,稀土功能材料的重要性已在国际上达成

了共识。”包头稀土研究院前信息中心主任窦学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直是我国的骄傲。“目前在世界上,我国

的稀土产业、规模、销售及出口都是第一,但这个足够大的产业却没有做到足够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功能所副所长李卫表示。

“稀土功能材料的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的工业、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窦学宏告诉记者,“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原创核心专利技术比我们要强,虽然我们自主拥有一些专利,但基本上还是跟随在他们后面。”

“之所以把稀土功能材料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正是由于这七大产业都难

以离开稀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窦学宏对此表示。

“稀土产业没有道理做不好,毕竟资源在我们手中。这一次的《决定》

提出了一个'培育’的概念,就是如何把其做强,提高附加值。”李卫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预计2013年供不应求

“我国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

业化规模”,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复合材料就是将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其性能就比单一的材料更加明显,如碳纤维、芳纶纤维等。中信建投研究员韩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碳纤维、玻璃纤维本身重量和材质又都比较轻这样的材料

就非常适合运用到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当中。”

韩梅认为,如果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产业能够顺利得到发展,对我国的节能减排也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比如汽车,如果外壳用复合材料制成的,车体重量就会减轻,那么油耗也就会降低。”

据了解,目前世界碳纤维的消费结构集中在工业应用、航天航空和体育休闲三个方面,目前工业应用占总消费量的58%;航空航天应用占23%,体育运动器材应用占19%。

据中信建投的研究报告显示,碳纤维供过于求的格局将维持到2011年,到2012年基本供需平衡,2013年后快速增长的行业需求将有望使行业向供小于求的趋势发展。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国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2009年自给率已经提高到16%以上,但仍依赖进口,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

3

半导体照明材料:增加GDP2个百分点

“在新材料中占比较多的是功能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是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材料处处长徐禄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王锦燧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个行业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的低碳照明,如LED行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LED行业目前在整个市场上的渗透率仅有5%~7%。未来十年,整个LED产业链,有可能形成5000亿~10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华中科技大学教授、LED封装技术专家刘胜告诉记者,“半导体照明材料是LED 产业的基石,这可能给GDP增加1至2个百分点,这样的产业优先发展是具有极强战略意义的。”

数据显示,我国半导体照明生产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70%集中于下

游产业,且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国产LED外延材料、芯片

以中低档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芯片、器件依赖进口。

刘胜坦言,“我们在LED的应用端和封装端有一定的优势,这方面我国有很多知识产权,可以以应用端的知识产权来实现行业的突围。”

4

特殊钢:向高技术低成本转化

特殊钢作为重大装备制造、工程建设以及国防科技的关键材料,更标志着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水平。去年全世界钢产量为12.8亿吨,其中我国达到5亿多吨,占比40%。但普通钢的价格只有特殊钢的1/3,而我

国特殊钢产量仅占到普钢的12%。

“特殊钢作为钢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品种,产业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次出台政策则是希望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升级。保证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安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

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东北特钢集团总工程师董学东则认为,高品质特殊钢对于我们国家整个经济转型起着关键性作用,“从能源、房地产到装备制造业的转型,特

殊钢必不可少。但每年我们仍有大量需求依靠进口。”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此次国家提出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等先进结构材料,有助于该产业格局向集约化、高技术、低成本方面转变。

新材料产业定义

包括新材料及其相关产品和技术装备。具体涵盖:新材料本身形成的产业;新材料技术及其装备制造业;传统材料技术提升的产业等。具有技术高度密集,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产品的附加值高,生产与市场的国际性强,以及应用范围广,发展前景好等特点。

借鉴和再创新是新材料发展的最好路径

围绕新材料产业的范围,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问题,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别专访了曾参与新材料战略定位规划制定的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教授和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

化司材料处处长徐禄平。

突出新材料重点发展对象

NBD:在国务院的《决定》中将新材料分为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共性基础材料四大类。我们知道,目前在学术界对新材料还有另外一种提法,《决定》中提法的原因是什么?

唐见茂:这个决定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就是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和基础材料,这几方面已经基本上把我国新材料的重点突出了。

《决定》提出要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这是指抢先开展纳米、超导等材料的研究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未来科技研究领域上基础性的研究材料,包括纳米、超导、智能等,这些行业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而这是着眼于未来,有前瞻性的要求。

如果从重点发展领域的角度来划分的话,新材料又可以分为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电子信息材料、节能环保材料和现代交通和航空航天材料。

NBD:新材料中的“新”字体现在哪里?我们如何区分新材料与原有材料?

徐禄平:实质上,原有材料和新材料没有严格的界定,今天的新材料可能就是明天的原有材料。现在我们把钢铁、有色、石化、纺织、轻工、建材称为基础原材料,在这其中,乐观的说法是新材料占到30%,保守的说法是占到了8%。这次被《决定》提到新战略高度的纳米、超导这

一类材料叫做新兴材料。

如果一定要给新材料一个定义的话,它就是在一种基础原材料的基础上,用新技术开发一种新材料;或者是一种现有材料复合新的性能都叫新材料。比如说,稀土肯定不是新材料,但是稀土功能材料就是新材料。如此衍生出来的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储氢材料等等,就是利用新技术赋予基础原材料以新的功能,或者是几种基础原材料进行开发、整合成为一种原来没有的材料,这都是新材料。

NBD:《决定》是否包含了所有新材料的范畴?

徐禄平:当然没有,新材料的范畴要远比《决定》中提到的丰富得多。国家现在肯定是要大力发展功能、结构、复合材料,但是在子行业中不可能完全提及,因为涉及的子行业太多。写出来的是重点,但是也有重点没有写出来,比如说,高品质特殊钢是新材料,那么高温合金钢就不是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保证数量同时提高质量

NBD:在《决定》中提到的几种材料大类之中,哪类材料是重中之重?

徐禄平: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往往是一种相互交叉的状态。如果仅有功能材料而没有结构材料,那么楼房就盖不起来;如果结构材料发展得好,功能材料落后,那么室内的照明设备就不能做到节能环保。而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相结合就可以称为复合材料,虽然这种说法比较简单,但是道理是这样的。

如果从材料种类上来说,在新材料中占比较大的是功能材料。

NBD:我们知道新材料的范围广阔,在其众多子行业当中,目前我国在哪些行业的技术和生产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唐见茂:中国在新材料产业和新材料研发水平上,比较领先的有稀土功能材料,因为我们国家的稀土资源占到了全球的43%,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就是半导体照明材料,这个产业虽然谈不上非常领先,但是我们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地位。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产业化规模,这几年发展都很快。而碳纤维、芳纶这些复合材料,这些年发展也很快,但是总体来讲和国际先进技术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们的产业化规模和应用规模还不能与美国相比。

NBD:目前,我们在新材料产业的科技研发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徐禄平:在新材料的研发上,我们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肯定是名列前茅的。新材料产业的科学前沿论文数量我们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

现在有一个统计数据显示,本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1000篇科技论文中,其中22篇是新材料方面的。在这22篇论文中,又有11篇是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