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以色列的铁血恺撒(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沙龙ppt

沙龙ppt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4
政治生涯
在赎罪日战争中,沙龙出任装甲师师长,战后他被 选入议会,于是,他辉煌的政治生涯正式开始。大家可 以从下面简单了解一下沙龙执政时期的辉煌史。 1973年10月“赎罪日”战争爆发后,沙龙被征召出 任装甲师师长。 战后,他作为利库德集团成员被选入议会,沙龙政治生 涯正式开始。 1975 年 6月,出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高级安全事务 顾问。 1981年出任以色列国防部长。 1982年6月,策划和指挥了入侵黎巴嫩的战争。 1996 年任国家基础设施部长,并从 1998 年起兼任 外交部长,直到1999年以色列大选。 1999年出任利库德集团党魁。 2001年2月,以利库德集团党魁领导人身份参加以色 列总理竞选并获胜。 2002年11月28日,再次当选利库德集团党魁。 2003 年 1 月 28日,领导利库德集团在选举中获胜, 使得利库德集团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他也成功连任总理 一职。 2005年11月21日,成立以色列前进党,担任党魁。” 2006 年 4 月 11日,沙龙永久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 Powerpoint Templates 以色列政坛的沙龙时代正式结束。”
战神与和平鸽
——以色列前总理沙龙的人生及转折
Powerpoint Templates
Page 1
历史背景
公元前13世纪末,希 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起希 伯来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后 来,由于外族的入侵,犹太 人散居到世界各地。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迁入巴勒斯坦 地区,逐渐形成了近代的巴 勒斯坦阿拉伯人。19世纪末, 犹太人开始酝酿复国运动, 大批犹太人移回巴勒斯坦, 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流 血冲突,中东问题由此产生。 二战后, 1947 年 11 月联合 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定, 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和阿 拉伯国。 1948 年犹太人的 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阿拉 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未能诞生。 Powerpoint Templates

圣经列王记:(从分裂——被掳灭国)南北两国国王明细

圣经列王记:(从分裂——被掳灭国)南北两国国王明细

圣经——列王记(以色列分裂后——被掳灭国)诸王明细南国(犹大)1.罗波安 17年王上11:43;14:212.亚比央 3年王上15:13.亚撒(好王) 41年王上15:94.约沙法(好王) 25年王上15:24;22:415.约兰 8年王下8:166.亚哈谢 1年王下8:257.亚他利雅(篡位者) 7年王下11:38.约阿施(好王) 40年王下11:3;12:19.亚玛谢(好王) 29年王下12:21;14:110.乌西雅(好王) 52年王下15:1;15:1311.约坦(好王) 16年王下15:7;15:3212.亚哈斯 16年王下15:38;16:113.希西家(好王) 29年王下16:20;18:114.玛拿西 55年王下20:21;21:115.亚扪 2年王下21:1816.约西亚(好王) 31年王下21:26;22:117.约哈斯(沙龙) 3个月王下23:3018.约雅敬(以利亚敬) 11年王下23:3619.约雅斤 3个月王下24:6;24:820.西底家(玛探雅) 21年王下24:17北国(以色列)1.耶罗波安 22年王上12:20;14:202.拿答 2年王上15:253.巴沙 24年王上15:334.以拉 2年王上16:85.以利 7日王上16:156.暗利 12年王上16:237.亚哈 22年王上16:298.亚哈谢 2年王上22:519.约兰 12年王下1:17;3:110.耶户 28年王下10:3611.约哈斯 17年王下13:112.约阿斯 16年王下13:1013.耶罗波安二世 41年王下14:2314.撒迦利雅 6个月王下15:815.沙龙 1个月王下15:1316.米拿现 10年王下15:1717.比加辖 2年王下15:2318.比加 20年王下15:2719.何细亚 9年王下17:1◆犹大诸王(336年,20王):◆罗波安(前922—915)◆亚比央(前915—913)◆亚撒(前913—873)◆约沙法(前873—849)◆约兰(前849—842)◆亚哈谢(前842)◆亚他利雅(前842—837)◆约阿施(前837—800)◆亚玛谢(前800—783)◆乌西雅(前783—742)◆约坦(前742—735)◆亚哈斯(前735—715)◆希西家(前715—687)◆玛拿西(前687—642)◆亚们(前642—640)◆约西亚(前640—609)◆约哈斯(前609)◆约雅敬(前609—598)◆约雅斤(前598—597)◆西底家(前597—586)◆以色列诸王(200年,19王):◆耶罗波安(前922—901)◆拿答(前901—900)◆巴沙(前900—877)◆以拉(前877—876)◆心利(前876)◆暗利(前876—869)◆亚哈(前869—850)◆亚哈谢(前850—849)◆约兰(前849—842)◆耶户(前842—815)◆约哈斯(前815—801)◆约阿施(前801—786)◆耶罗波安二世(前786—746)◆撒迦利雅(前746—745)◆沙龙(前745)◆米拿现(前745—738)◆比加辖(前738—737)◆比加(前737—732)◆何细亚(前732—721)。

战争的恶魔:沙龙拍板贝鲁特战争 武力决巴解

战争的恶魔:沙龙拍板贝鲁特战争 武力决巴解

战争的恶魔:沙龙拍板贝鲁特战争武力决巴解1982年1月的一个傍晚,夕阳缓缓落入地中海的怀抱。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大街上车流如水,商店的霓虹灯已经开始闪烁。

此时正是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城市最热闹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位浑身上下被阿拉伯长袍裹得严严实实、体态肥硕的“妇女”悄悄地闪进了一栋高大的建筑物。

大门刚刚关闭,“她”就将头巾一把扯下,一群持枪的以色列特工立刻围了上来,原来这位体态臃肿的“妇女”正是绰号“战神”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

此次他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打扮来到贝鲁特,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亲自观察地形,收集情报,为以色列大军攻占黎巴嫩做准备。

在十几名保镖的掩护下,沙龙在楼顶俯瞰着贝鲁特的夜景,他冷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容:几个月后,我将亲自打破这里的平静,大卫旗(以色列国旗)将飘扬在“东方巴黎”上空!结束了楼顶的观察后,沙龙钻进一辆半旧的“沃尔沃”小轿车,在夜幕的掩护下,肆无忌惮地在贝鲁特的大小街道穿行,一条条进攻路线逐渐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黎巴嫩为何会与以色列结怨?这得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下简称巴解)说起。

上世纪70年代,为抵抗以色列的侵略,巴解在黎巴嫩建立了基地,并将总部迁至贝鲁特。

巴解还在黎巴嫩南部储备了上万吨弹药,甚至组建了一支坦克部队,成为能够左右黎国内局势的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由于巴解不断以黎巴嫩为基地袭击以色列,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等军事设施,使以色列政府有如芒在背之感。

随着1980年两伊战争的爆发,阿拉伯国家陷入分裂,以色列决定抓住机会闪击黎巴嫩,彻底解除巴解的威胁,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骗过联合国维和部队,以军清晨突袭黎巴嫩1982年6月3日晚,以色列驻英国大使在伦敦遇刺,凶手自称是巴解成员,但其实却是隶属于一个从巴解中分裂出去的组织。

但以色列人根本不想详细调查此事。

以色列的孤独战士——沙龙

以色列的孤独战士——沙龙

以色列的孤独战士——沙龙作者:来源:《海外星云》2014年第03期2004年10月10日,以色列前总理沙龙访问了以色列南部拉哈特的贝都因镇。

沙龙在2001年~2006年期间担任以色列总理职务。

1967年6月8日,以色列将军沙龙正在用望远镜查看“六日之战”战场上的情况。

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期间,年轻指挥官沙龙手持冲锋枪,满脸笑容地向镜头打招呼。

沙龙来自政治世家,他在以色列动荡的时期出生,一直活跃在冲突第一线。

1973年10月,埃及苏伊士运河西岸,以色列陆军南方司令部将军沙龙与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在“赎罪日战争”期间交谈。

沙龙在这场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让他的名誉大增。

1979年7月以色列,以色列农业部长沙龙向司法部长什穆埃尔·塔米尔和美国贸易大使罗伯特·斯特劳斯介绍西岸定居点的地图。

沙龙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巩固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定居点一直是他的工作重心。

1982年秋天贝鲁特以南,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和兹夫·阿尔莫格将军讨论进攻黎巴嫩的事宜。

以军的突袭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前线的巴解武装来不及抵抗便被击溃。

几天后,以军完成了对贝鲁特的包围,巴解武装已陷入绝境。

接着决定之战,贝卡谷地空战:以色列军用塑料机做诱饵将叙利亚军的飞机位置全部暴露后,一网打尽,82比0的悬殊战果令世界震惊。

突袭中,有消息指出以军枪杀了难民营大量无辜民众,沙龙被指应负全部责任。

国际媒体的指责也严重影响了沙龙的政治前途,他引咎辞职。

1983年2月14日,以色列总理梅纳海姆在罢免沙龙的国防部长职务的决议中举手赞成。

1986年3月10日特拉维夫,沙龙和妻子丽莉在右翼海鲁特党大会期间坐在台下聆听。

2001年1月10日耶路撒冷国际会议中心,沙龙正式复出,他以右翼利库德党领导人的身份参加竞选。

2003年6月4日,约旦红海首脑会议,美国总统小布什将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总理阿巴斯拉在一起。

2003年6月4日,沙龙同意了小布什的提议,将加沙从以色列定居点中撤出。

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

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

将军百战身名裂——解读阿里尔·沙龙一、盖棺论不定沙龙去世前后,世界媒体再次掀起一轮对他的评价高潮。

除了以色列官方和阿拉伯世界截然对立的两极观点之外,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复杂性,比如跟沙龙做对一生的以色列左翼报纸《国土报》便将沙龙描述为一个充满了自身矛盾的人物。

这种评论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沙龙本人行为的多面色彩:你无法用一个单纯的概念去定义沙龙的一生——他究竟是一个战士还是一个和平主义者?究竟是一个军人还是一个政治家?究竟是一个忠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还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农夫?究竟是国家利益的捍卫者还是个人野心的追求者?一个比较简单而又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沙龙变了!他前期是一个迷信武力的人,后期变成了一个和平的追求者;前期是一个战士,后期变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前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后期变成了一个实用主义者,等等。

沙龙生前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与媒体的流行说法不同。

他的好友乌里·丹曾经问他:“究竟当初那个修建定居点的你是正确的还是现在这个拆除定居点的你是正确的?”沙龙回答说:“我当初也是正确的,现在也是正确的!”“你对此怎么解释呢?”“情势变了,仅此而已!”换句话说,沙龙认为他自己从未改变过,改变的只是他所面对的政治军事情势。

沙龙永远是那个沙龙,只是世界大势和中东局面“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作为政治家他必须有能力因应变局,顺势而为,哪怕是做出绝对自相矛盾的决策也在所不惜。

如果沙龙是正确的,那么他一生的复杂性未必反映了他本人性格的复杂性,而更多地是中东地区瞬息万变的复杂局势的准确映像。

以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为例,沙龙曾评论说: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并没有什么可选择的余地,如果和平有希望,选择和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比较难选择的是在战争与为拖延战争的爆发而付出的“赎金”之间——究竟是马上开战还是做出一些让步以拖延开战时间?也就是说,在世人看来,世界上除了战争就是和平,但是在中东这里,在阿以之间,情势则要复杂得多,很多时候,战争与和平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所谓的和平不过是一场延时爆发的战争,而如果盲目跟着这种“和平”走,有时候付出的代价比立即开战还大。

以色列英雄沙龙:战场上的将军 政坛上的反斗星

以色列英雄沙龙:战场上的将军 政坛上的反斗星

以色列英雄沙龙:战场上的将军政坛上的反斗星从士兵到特种部队之父《世界知识》:在以色列同阿拉伯人的历次战争中,沙龙从一个普通士兵最终升至军区司令。

沙龙为什么能步步高升?他对以色列安全的主要贡献在哪里?殷罡:乱世出英雄,经年不断的乱世出大英雄。

从1947年到1982年,只要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打仗,沙龙都参加了。

从14岁的游击队员到21岁的连长、25岁的特种部队营长、28岁的伞兵旅长、39岁的装甲师长、42岁的军区司令,沙龙的确是凭着战功步步高升。

但由于特立独行、桀骜不驯,他45岁就被勒令提前退役,始终没有当上以色列军人追求的终极职位--总参谋长。

后来他当了国防部长,但那是个文职官位,没打过仗的佩雷斯都当过,不能算入他的军旅生涯。

沙龙的军事才能归结为:对敌人出手凶狠,注重摧垮对手的意志;在战役部署上不循规蹈矩,不畏惧强敌,敢打敢拼,善于扭转劣势、出奇制胜;在战略上,强调通过进攻掌握主动权,力争根除隐患,一劳永逸。

沙龙从小生活在阿犹混居区,很了解阿拉伯人。

他性格骠悍,崇尚武力。

但在1948年独立战争中,他参战不久便被约旦军队打断了腿,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

1950年,从美国养伤回国后上了几天军校,然后便参加了约旦河边界"治安战",曾创下了只身泅渡约旦河"骗回"两名约旦俘虏的潇洒战绩,还自告奋勇带着七个老兵首次进入约旦开展"反游击战",引起了北部军区司令达扬的注意。

1953年8月,以色列开国总理本-古里安亲令组建专门从事此类越界行动的101特种部队,沙龙成了指挥这支部队的当然人选。

101尽管只有50人的编制,但个个是精英军人,训练极为严格,作战极为大胆。

在"以牙还牙"的原则下,出手极为迅猛凶狠,往往"杀一还十",边界治安形势几个月就被扭转过来了。

沙龙的部队从此被树立为以色列军队的榜样,半年后就扩编为202伞兵旅。

你应该了解的1200个西方典故大全集_押沙龙的头发

你应该了解的1200个西方典故大全集_押沙龙的头发

【溯源】源自《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下》。

押沙龙是以色列国王大卫的儿子,是全以色列最俊美的男子,从头到脚,全身无一处斑疵,深得人们的称赞。

押沙龙长着又长又密的头发,每年要修剪一次,剪下来的头发足有两公斤重,非常令人羡慕。

因为同父异母的兄弟暗嫩奸污了押沙龙的妹妹他玛,押沙龙将他杀死后逃走。

押沙龙被召回后,便募集人马策划叛变夺取王位。

有一天,押沙龙率领的以色列人被大卫的军队在森林里打败,死伤很惨重。

押沙龙骑着骡子经过一棵大橡树时,他的头发不幸被树枝缠住,骡子跑开,他被挂在了树上。

大卫的元帅约押赶到,违背大卫不得伤害押沙龙的命令,用三支标枪刺进押沙龙的胸膛,将他杀死,把尸体扔进树林里的一个大坑,并在上面压了一大堆石头。

【释义】比喻俊美的人却因俊美所害。

沙龙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沙龙与第三次中东战争

原来摩西.达扬狡诈异常,虽然这次战争初期以色列的闪击战的胜利使许多人冲昏了头脑,要求尽快拿下戈兰高地,但达扬却迟迟没有贸然下令进攻戈兰高地。达扬主要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招致苏联的介入,二是以军已疲惫不堪,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可收拾的结果。
可是6月9日凌晨3时,达扬接到以色列特务机关“摩萨德”报告,说埃及总统纳赛尔已跟柯西金发了脾气,柯西金正和纳赛尔设法结束这次中东战争,如果叙利亚也同意停火,以色列将失去夺取戈兰高地的机会。
5月25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又把以色列外交部长埃班召到华盛顿面授机宜,约翰逊向其明确保证,美国将“在军事上充分保卫以色列”,美国喷气式飞机将“对以色列城市实行空中保护”。
于是,美国军事装备和炸弹紧急而源源不断地运往以色列,美国第六舰队的三艘航空母舰和大批作战舰只浩浩荡荡驶过地中海,直奔中东的埃及、叙利亚。
6月5日凌晨,位于以色列内格夫沙漠的比尔谢巴空军基地,响起一阵短促而刺耳的哨音,以色列飞行员在美梦中被唤醒,五分钟内在操场列队完毕。沙龙此时早早起来,集合士兵也在做战斗准备。
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埃及空军早晨的戒备状态刚刚解除,飞行员正走下飞机到餐厅吃早点。
7时10分,183架“兀鹰”、“幻影”、“风暴”式战斗机,遮天蔽日扑来,乘埃及空军雷达毫无觉察之时,突然将重磅炸弹暴风骤雨般倾泻下来,三个小时便把埃及对以色列威胁最大的300多架作战飞机炸毁。以色列陆军横冲直撞,在埃及、约旦、叙利亚势如破竹,占领了西奈半岛、戈兰高地,仅六天就大获全胜,史称“六日战争”。
“独眼将军”摩西.达扬一不做二不休,终于在6月9日上午下达了进攻戈兰高地的命令。为不致引起苏联介入,达扬连续下达了两道命令,强调不许超过非军事区,而且以攻取库奈特拉为最终界限,尔后立即转入防御态势,争取得到苏联的默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龙——以色列的铁血恺撒素材汇编0111 2221多面沙龙有人称他“战鹰”,有人称他“屠夫”以色列前总理阿里埃尔·沙龙的医生2日说,沙龙的病情持续恶化,生命垂危。

沙龙作为一名个性十足、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一生跌宕起伏,功过交加。

有人称他是“战鹰”、“以色列之王”,也有人称他为“屠夫”、“推土机”。

在支持者眼中,他是以色列的保护神;在反对者眼中,他是屠杀阿拉伯人的元凶。

如今,他的生命指针可能要停止了。

【年少生猛】拿着大棒看果园沙龙1928年2月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山谷马拉勒村的一个犹太农民家庭,沙龙家原姓施恩内曼,后来才改以家庭所在地的沙龙山谷为姓氏。

沙龙的父母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

1922年,他们从前苏联移民到以色列。

他的父亲脾气暴躁,非常专制,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他在沙龙6岁时就交给他一根大棒去看管自家的果园。

胖墩墩的沙龙经常抡着一根大棒虎虎生风,谁敢来侵犯,他就毫不留情地揍谁一顿。

当地的阿拉伯少年都对他十分发怵,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大棒小子”。

1942年,年仅14岁的沙龙加入了犹太青年准军事组织“加德纳”。

在特拉维夫高中求学期间,沙龙主修了农业、政治和军事等科目,就在这一时期,他成为犹太人地下武装组织“哈加纳”的成员之一。

1945年,沙龙作为未来犹太军队军官的培育对象,开始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1947年,沙龙成为“哈加纳”组织的教导员,负责犹太定居点和集体农庄的安全保卫工作。

【屡立战功】从“排长”到司令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

不到24小时,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家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就向以色列国发动了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开战之初,沙龙即被提升为以色列国防军“亚历山德罗尼旅”的排级。

在战争中,沙龙显示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即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伞兵部队攻占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米拉通道,为以军最终占领西奈半岛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由于他在战争期间屡次违反军令,使得以军领导层对他大为反感,以至于连续好几年他都无法升迁。

1962年,沙龙终于升迁,被授予陆军准将军衔,同时被任命为一个装甲旅的旅长。

1964年,沙龙升任以色列国防军北部军区参谋长。

1966年,沙龙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军作训部队司令。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日战争)爆发,沙龙指挥以军再次夺回西奈半岛上米拉通道的控制权,并乘胜攻占了苏伊士运河走廊。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即赎罪日战争)爆发后,沙龙在西奈半岛前线指挥以军作战。

在这次战争中,沙龙指挥2.7万名以军士兵跨过苏伊士运河攻入了埃及境内,遏止了以军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举扭转了战局。

【人称屠夫】制造了大大小小惨案1953年沙龙在耶路撒冷旅担任营指挥官时,立功心切,命令士兵杀害了经常到交界处水井里取水的两名约旦妇女,吸引约旦军队炮击,以军借机还击,造成更多平民死亡。

沙龙曾受命率领新组建的101突击队袭击位于加沙的埃尔布吉巴难民营,15户阿拉伯难民全部被杀戮。

1982年6月,在沙龙的极力主张下,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

在此之前,沙龙亲自秘密访问贝鲁特,带着保卫人员走遍贝鲁特的大街小巷,对每一条街道、每个重要的建筑物都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1982年9月,在以军的默许下,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进入贝鲁特附近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了1500名巴难民。

这一惨案震惊了世界。

1983年,以色列议会调查委员会经过调查,认为身为国防部长的沙龙对巴勒斯坦难民营屠杀事件负有直接责任,沙龙因此被迫引咎辞职。

当时沙龙多年的顾问乌里·丹说,那些不想看到沙龙担任参谋长的人,看到他当国防部长;而现在,我要说,那些不想让他当国防部长的人,将不得不接受他有一天当总理的事实。

这句话在2001年2月变成了现实:沙龙以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身份参加总理竞选并获胜了。

【政风强硬】碾碎面前一切绊脚石作为政治家,沙龙毫不留情地推倒、碾碎他面前的一切绊脚石,有“推土机”之称。

1999年,利库德集团在竞选中一败涂地,从执政党沦为在野党,沙龙也变为反对党议员。

巴拉克上台后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进中东和平进程,这使得沙龙极为不安。

2000年9月28日,沙龙破坏以巴和平进程的行动发挥到了极致——在保镖的护卫下强行访问被巴勒斯坦人视为“尊贵禁地”的耶路撒冷圣殿山地区,从而引发了最新一轮持续数月仍无终止迹象的以巴流血冲突。

当时的巴拉克总理被迫辞职,而沙龙自己却趁乱以73岁的高龄当选为以色列总理。

对于中东和平进程,沙龙一直坚持“以和平换和平”的立场,反对“以土地换和平”的立场。

2002年,他派军队围困阿拉法特的官邸,使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不得不在地下室里,借助微弱的蜡烛继续工作。

不过,以巴奥斯陆和平协议签署后,沙龙还是采取了较为务实的态度,承认自己“无法改变历史”,接受巴勒斯坦终将建国的现实。

2005年9月,他顶住各方压力,结束了以色列对加沙地带长达38年的占领。

【铁汉柔情】先后娶一对姐妹为妻这位铁腕人物也有柔情的一面。

他经历了两次婚姻,先后娶了一对姐妹,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1947年,19岁的沙龙认识了他的初恋情人戈莉。

1953年3月,两人结婚。

1962年,戈莉不幸遭遇车祸去世。

送葬那天,沙龙把早年的情诗撕成碎片,撒入墓穴,表达了迟来的柔情蜜意。

妻子去世后,5岁的儿子变得沉默寡言。

无奈之下,沙龙只好请戈莉最小的妹妹莉莉搬来同住,照顾儿子。

莉莉对这位姐夫非常崇拜。

16岁那年,她曾在沙龙的伞兵营服过役,对他的强悍作风印象深刻。

1963年秋天,沙龙和莉莉结为夫妻。

几十年间,莉莉伴随沙龙一起经受战争的血雨腥风,但她却没能看到丈夫登上以色列最高权力宝座的那一刻。

2000年,莉莉身患癌症离开人世。

莉莉去世后,沙龙当选以色列总理,这位强人在发表胜利演说时提到了自己的爱妻:“不管是困难还是开心的时刻,都有莉莉陪伴着我,全心全意支持我。

这一刻她虽没能站在我身边,我仍然思念她。

”据《北京》沙龙:以色列的铁血恺撒杨鸿玺: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提到今年已经75岁的以色列现任总理阿里克·沙龙,一个形象马上就会在人们的脑海里浮现。

壮硕肥胖的身躯顶着斑白银发,迈着重量级脚步向前挪动,可以想象他年轻时肯定象一头有力的“公牛”,沙龙还被冠以许多绰号——“推土机”、“刽子手”、“变色龙”、“常胜将军”、“战神”、“以色列恺撒”等等。

沙龙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

也许惟其如此,沙龙才是沙龙。

青年军官崭露头角呱呱坠地。

1928年在英国治下的巴勒斯坦,特拉维夫附近的卡法·马拉尔村,一对来自前苏联的移民夫妇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他的父亲萨寥尔给他起名“沙因纳尔曼”,他就是沙龙。

一说“沙龙”这个名字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给他改的,剔除其中的德国味道,一说他的出生地周边就叫沙龙地区。

大棒小子。

沙龙的父亲萨廖尔是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并影响到其母亲维拉。

萨廖尔脾气暴烈刚硬,思维专制,用拳头解决问题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但夫妇俩对女儿赫迪塔和儿子沙龙严加管教,让他们懂得劳动的甘苦。

夫妇俩尤其舍得花大本钱培养孩子学习知识,同时不时向幼小的沙龙灌输强硬的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和强权生存理念,教育他对当地的阿拉伯人不要客气,这给沙龙一生打下深深烙印。

萨廖尔在沙龙6岁时交给他一根大棒去看管自家果园,胖墩墩的沙龙经常抡得一个大棒呼呼生风,当地的阿拉伯少年对他很是怵头,看管果园的效果也就很不错,当地人给这个惹不起的小家伙送了一个外号“大棒小子”。

10岁时,不时扛着棒子逞蛮的沙龙赢得了当地“劳工青年运动”负责人戈劳鲍夫的赏识,并于1942年10月被后者推荐秘密参加了犹太防卫组织“哈加纳”,为后来正式从军奠定了基础。

由于表现出色,17岁中学毕业后的沙龙被提拔为卡发马拉尔农业学校的青年教官,把训练科目抓得井井有条。

初试牛刀。

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难以为继,联合国于1947年11月通过以巴分治决议,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14日宣告成立,但翌日即遭到阿拉伯国家集体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此时已加入以色列国防军的沙龙受命率领尖刀排前往炸毁一座要冲地带的桥梁,沙龙灵活机动,胜利完成任务并无一伤亡,此后他从不循规蹈矩的典型战法不断取得出乎想象的成功。

沙龙后奉总理本·古里安和总参谋部之命,率领尖刀排占领由约旦军团控制的拉特鲁恩警察总部时,遭遇约旦士兵的顽强抵抗负伤住院。

伤愈后重回部队担任巡逻队长的沙龙被亚历山大旅长弗里丹看中并直接被为营长。

为革除队伍懒惰陋习,一次他紧急在寒夜集合,让那些准时出岗的士兵回去睡觉,然后用车把来晚了的士兵拉到10英里外,让他们跑步回营,沙龙自己则只穿着短裤和T恤衫!士兵们心服口服,至此沙龙善于带兵的事迹早已广为流传。

知遇名人。

1946年4月,沙龙受命指挥亚历山大旅的侦察营。

很快硕果累累并得到以北部军区司令阿维达少将欣赏。

这时他的老连长、已经任中央军区参谋长的格尔曼将沙龙调往中央军区负责情报工作。

后选派他深造,在军官学校里,他受到当时已经才华横溢的伊扎克·拉宾赏识,经过拉宾的着力栽培和熏陶,沙龙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完善了大将之材。

毕业后仍在北部军区做情报工作的沙龙不久又知遇了另一个以色列名人——“独眼将军”摩西·达扬。

达扬此时出任北部军区指挥员。

达扬治军严厉,一时士气大振。

沙龙的才干很快就引起达扬注意,一次达扬半开玩笑地问情报部能否抓几个约旦士兵对换被抓的以军士兵,沙龙不动声色,与另一同伴半夜就结伙绑架了两名约旦士兵回来,达扬瞠目结舌。

达扬调走后,失意的沙龙于24岁时进入希伯莱大学研究远东国际问题。

总理褒奖。

1953年重回部队的沙龙率领突击队袭击阿拉伯武装领导人穆斯塔法·萨姆伊里,虽未成功但突击行动引起本·古里安的兴趣。

时任耶路撒冷旅长的格尔曼和总参谋部作战部长的达扬决定组建“反恐”特种部队,代号101部队,由25岁的沙龙亲自挑选40多个队员并亲自对进行严格训练。

突击队业绩甚至赢得本·古里安的大力褒奖。

1954年,时任以军总参谋长的达扬亲自任命26岁的沙龙指挥089部队(也即新组建的伞兵旅),该由突击队和伞兵营合并而来。

之后的一次负伤竟使总理本·古里安亲自手持鲜花来医院探望,沙龙受宠若惊。

成就的光环也逐渐使沙龙的胆大妄为、脾气粗暴等坏习性暴露出来,不时擅自做主修改指令,有时出奇制胜,有时也惹出祸端。

一次伞兵旅受命渗入约旦执行报复任务,但沙龙擅自扩大打击范围而对平民下手,引起约旦军队强烈反击,一度导致两个营被差点包了饺子,世界舆论也予以抨击,把达扬气得要命。

战场骄将智勇双全勇敢与卤莽并存。

1956年10月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夜,沙龙受到总理兼国防部长本·古里安、总参谋长达扬的亲自接待,并向其新扩编的202伞兵旅布置任务,要其率部出其不意空降到西奈半岛的米特拉山口附近,配合陆军部队和英法部队进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