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舰幸存官兵募捐完成老舰长彭定国遗愿 – 铁血网
海军的感人故事

海军的感人故事
本文讲述了中国海军在海上救援行动中的一个感人故事。
2018 年 10 月,中国海军一艘导弹护卫舰在南海执行任务时,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一名菲律宾渔民在南海海域遭遇了船只故障,被困在海上,需要立即救援。
当时,海上风浪很大,气象条件非常恶劣。
海军官兵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
经过几个小时的搜寻,海军官兵们终于找到了被困渔民所在的船只。
但是,由于风浪太大,救援船只无法靠近渔船进行救援。
于是,海军官兵们决定采用直升机进行救援。
他们迅速派出了一架直升机前往现场,并在直升机上搭载了一名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设备。
当直升机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立即下降到渔船上,为渔民进行了紧急救治,并将其送往直升机上。
在直升机返回军舰的途中,风浪越来越大,直升机不得不在海上进行多次盘旋和调整。
最终,直升机安全返回军舰,被困渔民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国海军在海上救援行动中的快速反应能
力和专业素养,也展示了中国海军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精神。
语文版语文八上第6课《别了“不列颠尼亚”》ppt课件1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1、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
运用对比,强调了这次升旗是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者在香港统治的结束。
2、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课文朗读(3分钟)
学习生字词
凝重 掩映 陈迹 瞩目 冉冉升起 易帜 展拓 子夜
(níng)
庄重。
(yǎn yìng)
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chén jì )
过去的事情。
(zhǔ mù)
(rǎn rǎn)
(zhì)
(zhǎn tuò)
(zǐ)
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来自慢慢地。指政权性质发生变化或投向敌方,这里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
3、大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香 港 中 环
从哪一角度来写新闻的?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时间进行政治分析,分析其意义和影响,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显得比较新颖,并且在简介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插了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这样就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十自然段)
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
1、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2、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3、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陈洲贵碧海长空祭英魂

2013年10月17日,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专门做出重要批示:“今年7月,武警学院边防系学员陈洲贵同志因抢救落水群众,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
陈洲贵同志在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冲进大海,奋力抢救落水群众,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用行动实践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陈洲贵同志是当代人卷入大海,假的陈洲贵奋不顾身下海救出一人后,再次冲入海中,瀚无边的大海……8月1日,门专业救援队伍在搜寻,民也自发在搜寻……8月4日,索,噩耗传来,湾附近海域被发现。
痛不欲的战友,椎心泣血的声声呼唤,终也没能唤回英雄的平安归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出这样的举动,说实话,我并不感到意外,在实习期间我就发现,船艇保养、除锈上漆这些脏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海上执法、跳帮检查,这些危险事他总是冲锋在前,陈洲贵天生就是一个当军人的料,如果不是遭遇不幸,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边防军人,对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这些评价在陈洲贵的队领导和战友中同样得到了印证。
陈洲贵的家乡东山是一个有着浓郁英雄气息的岛城,戚继光抗倭在此扎寨练兵、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在此出征,著名的东山保卫战在此打响,是举国闻名的闽南海疆英雄岛。
从小就听着“东山抗战英雄八少年”故事长大的陈洲贵,从小就十分仰慕英雄,加上父亲——一个1978年老兵的熏陶,他对军营又生出一份特殊的渴望。
从小学到高中,陈洲贵就是高学府——武警学院录取。
带着满心的期待,陈洲贵开始了军旅生涯。
第一次打电话回家,他兴奋地告诉父亲,“我的选择太对了,武警学院就是我理想的军校!我们学院的毕业生中已经有30多个将军了,还有9名英模,这里上学真是骄傲!我学的边防指挥专业回到家乡一定大有用武之地。
”那时,当一名合格军人的信念就在他的心里深深扎根。
进入军校以后,陈洲贵非常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
《八佰》观后感

《八佰》观后感《八佰》观后感1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令人动容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不畏牺牲的英雄。
它主要讲述了淞沪会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英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日夜,誓死保卫祖国防线的事情。
整个过程扣人心弦,还有许多情节让我们不由的流下了泪水。
这一段是最让我振奋的————当时四行仓库已被日军包围,而且到处都是激烈的轰炸声,然而驻守仓库的国军就连一面国旗都没有,这时河对岸有人把国旗绑在自己的身上,冒着生命危险把它交给到了战士手中,国军英雄不惧牺牲把国旗在四行仓库的顶层高高升起,民众们也为此而感到振奋,他们在不停地欢呼,每个人都咬着牙,含着泪!这时日军也发动了更加疯狂,残暴的进攻。
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英雄们也组织了敢死队,他们把炸药绑在自己的身躯上,前仆后继,用自己的血肉之身阻挡了日军的一次次进攻。
对岸的民众看到此景都愤怒的攥紧了拳头,真想冲上去同他们一起战斗,此时的人们心中是多么的愤怒,多么的悲痛!而我们的英雄又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无畏!日军眼看久攻不下,又开始用轰炸机对仓库狂轰乱炸,他们的目的就是想炸掉我们的国旗,摧毁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军人毫不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旗帜,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不会倒,中国不会亡。
影片结束时,我的心一直是激动的,愤怒的,拳头也是紧握的!最后我想说:同学们,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父母、老师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懂得感恩,报效国家!向为了和平而流血牺牲的先烈致敬!《八佰》观后感2疫情来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了管虎导演的《八佰》。
很是惭愧因为这部电影我才知道这场如此惨烈的战役,这次战斗中我国实际参战人数只有420人,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人,史称八百战士。
他是淞沪会战后期,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外界称“八百壮士”),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160舰幸存官兵募捐完成老舰长彭定国遗愿 – 铁血网

[原创]160舰幸存官兵募捐完成老舰长彭定国遗愿–铁血网3月9日是我们160舰及其130多位牺牲的烈士们的忌日。
每年的今天我多多少少都会发表若干文字,以示纪念,以表悼念之情。
今年迟迟没有动笔,是在等一件事情的完成——它牵涉到老舰长彭定国的遗愿。
老舰长抑郁成疾加上多种病痛缠身,去世多年了。
出于种种原因,当初下葬在狮子岭公墓一个小小的墓穴中,而且和他岳父骨灰盒挤在一起并共用一块小小的墓碑。
待到与他相依为命、荣辱与共的夫人去世之后,他的孩子们很想了却父亲的遗愿,将父亲迁葬至160舰烈士纪念碑近旁,以日夜亲近和守护曾经与他同舟共济的战友们。
他们在烈士墓纪念碑近旁十米左右的地方选好了花费最小的穴位,全部费用仍需要近50000元人民币。
但他的大儿子遭遇车祸导致头脑严重后遗症兵处于术后脑神经和肌体的康复中,二儿子自顾不暇,小女儿单身带着今年高考的儿子还要照看大哥,实在有心无力,拿不出这笔钱。
他的小女儿于是在二月底求助于她父亲昔日的战友们。
我们中即使有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已经退休在家了,年龄最小的也已经年逾花甲,都靠有限的退休金生活,但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大家觉得帮助老舰长了却遗愿是我们这些幸存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至少你仅就此事而言)我们这些当叔叔的也已经是老舰长家属的唯一指望了。
我们这些160舰的幸存者们立即在自己的微信群中发起定向募捐。
大家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从全国各地甚至美国唐人街的餐馆汇款到一起(还包括几位并不曾在160舰服役的南海舰队战友),共计58人,合计募集了善款57878元。
全部转交给了老舰长的家属。
昨天,6月30日,我们收到了老舰长家属发来的迁葬之后的照片,墓碑庄严肃穆,背阴墓志铭的位置只写了五个大字——彭舰长安息落款是:海军一六零舰幸存官兵永悼附上相关照片,以告慰关心160舰事件、关心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的所有好朋友。
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愿彭定国舰长安息,愿160舰牺牲的战友们安息。
见义勇为事迹简介

见义勇为事迹简介见义勇为阳鹏烧伤严重岑旭中将莅临163医院慰问时间:10月21日上午,海军东海舰队政委岑旭中将一行莅临长沙解放军163医院烧伤整形中心看望慰问勇斗纵火歹徒,舍己救人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阳鹏。
在病房中,岑旭中将详细询问了阳鹏的健康状况,并向其转达了中央军委首长的亲切关怀以及良好祝愿。
事发当天,回家探亲的汨罗籍解放军海军某部现役军官阳鹏乘坐机场大巴,车行至机场高速,突遇车内歹徒纵火。
阳鹏不顾个人安危,冒险疏导车内乘客避难。
当车上所有乘客安全脱险时,阳鹏才冲出熊熊烈火包围,下车时,阳鹏全身已被烧焦,部分身体还在燃烧。
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阳鹏被飞速送往长沙解放军163医院烧伤整形中心。
在接诊后的第一时间,163医院烧伤整形中心立即召集以烧伤专家唐家训主任为首的医疗团队对重伤的阳鹏进行急救。
经诊断,阳鹏全身烧伤面积达到百分之八十,属于三度严重烧伤,情况十分严重。
163医院领导在知悉阳鹏的情况后,亲自指示各医疗部门对其抢救治疗工作进行全力支援。
在163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多日连续抢救下,阳鹏终于脱离危险。
治疗期间,主持抢救的长沙解放军163医院烧伤专家唐家训主任如是说:“阳鹏是个勇敢果敢,意志坚强的军人。
能挺过如此严重的烧伤,和他本身的坚强意志有很大关系。
对于这样的军人楷模即便不休不眠我们也要尽全力让他恢复健康!”在长沙解放军163医院烧伤整形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下,阳鹏病情已逐步稳定,恢复情况良好。
阳鹏,去年7月份回家探亲,从长沙黄花机场乘坐机场大巴回汨罗时,正遇车内一歹徒点燃一只装有汽油瓶的布包。
阳鹏冒着危险疏导车上乘客,而当所有乘客都脱离危险之时,他自己却被烈火包围,全身被烧燃,烧伤面积达90%,目前还在长沙163医院治疗。
好人评选——见义勇为事迹周雅芝义联庄乡中心小学学雷锋好少年周雅芝同学见义勇为事迹周雅芝,义联庄乡中心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现年13岁,是一位在山区生长的女孩子,别看她年龄小,可常年的农村劳动和天天读书须走山路的强度锻炼,使她具备了敢于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
历史趣谈: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萨师俊 海军世家以身许国

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萨师俊海军世家以身许国导语:福州市中心安泰河沿,榕荫遮蔽的朱紫坊22号,大门口高挂三块牌子:萨镇冰故居、萨本栋故居、萨师俊故居,告诉人们萨家名人们的辉煌传奇。
福州市中心安泰河沿,榕荫遮蔽的朱紫坊22号,大门口高挂三块牌子:萨镇冰故居、萨本栋故居、萨师俊故居,告诉人们萨家名人们的辉煌传奇。
他们中,萨镇冰最早抗击外侮,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由晚清入民国后历任北洋政府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1933年以福建省省长之职襄助李济深和十九路军将领在闽起义,成立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萨镇冰自言反蒋,乃因为蒋介石不抗日!九一八事变后,萨镇冰恨透了日本人,但日本人却总怀着敬意派人来问安,并馈赠厚礼,虽然都被骂回,却一直乐此不疲。
七七战起,他壮心不已,原拟组织爱国青壮年在福州城乡抗日,并准备从海军方面弄一批枪械接济,因受蒋介石猜疑,转而以望八之年,不顾蜀道之难,前往南洋宣慰侨胞,大力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劝募抗日物资。
1938年初他经安南(越南)回国后,又历经鄂湘桂川等8省,一路演讲抗日要旨,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福州。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萨镇冰一生清正廉洁,光明磊落,爱国情浓,其海军同事谢葆璋(著名作家冰心的父亲)如是评价:“中国海军的模范军人,萨镇冰一人而已。
”萨本栋是萨镇冰的侄孙,著名物理学家,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的第一任校长。
这位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履新翌年,抗战爆发,乃率全校师长内迁闽西长汀,在经费匮乏的情况下,苦心经营,为培养国家有用人才而殚精竭虑,终使厦大成为著名学府。
萨师俊是萨本栋的堂兄弟,是这座大宅院里走出的一位壮烈殉国的英雄。
萨师俊一生英名,与一代名舰中山舰联系在一起。
他是中山舰的最后一任舰长,是抗战期间战死战场的海军最高军官。
说来巧合,中山舰正是时任北洋海军提督的萨镇冰于1910年亲赴日本定造的。
一门数杰永彪史册,留下后人深情怀念。
铭记!抗日战争中的江苏籍英烈

钩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苏、美等国空军和航空战士在中国大地上联合抗击侵华日军。
2024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79年来,我们不曾忘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其中抗日航空英烈让人记忆尤为深刻。
在家国危难之时,年轻的中国航空勇士们迎难而上、舍生忘死、奋勇杀敌,书写了划过长空的壮烈篇章。
其中,96名江苏籍烈士大多家境殷实,很多毕业于中国高等学府,包括中国抗日空战中第一位舍身撞敌机的著名抗战英烈陈怀民、毕业于清华大学勇撞敌舰的著名抗战英烈沈崇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笕桥中央航校的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陈怀民舍身撞敌机陈怀民原名陈天民,参军后改名怀民,意思是将来要有所作为,爱国怀民。
陈怀民原籍山东,生于1916年2月25日。
父亲陈子详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
陈怀民9岁时随父到江苏镇江居住,从小他就聪明过人,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跟随父亲学习武术。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抱着满腔救国热忱,陈怀民与哥哥陈天和投笔从戎,参加了第十九路军所编组的大学义勇军。
后来,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他考入位于杭州的笕桥中央航校,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
1936年毕业后,他任中国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少尉队员。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陈怀民随队驻防南京,数次飞行淞沪,完成袭敌任务,屡建奇勋,被称为空军勇士。
一次作战后,陈怀民不幸负伤,母亲勉励他:汝既以身许国,自当以杀敌为先……此后的作战中,陈怀民愈战愈勇。
1938年4月29日,侵华日本海军航空队企图轰炸我汉口空军基地和汉阳兵工厂。
在此空战中,陈怀民击落1架敌机后,5架日机向他扑来。
他的飞机多处中弹,危急关头,他毅然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加大油门,径直向最近一架敌机撞去,一声巨响,两条“火龙”翻滚坠地,陈怀民壮烈牺牲,年仅22岁。
陈怀民的遗体直到6月初才从长江中成功打捞上来,追授中尉军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160舰幸存官兵募捐完成老舰长彭定国遗愿–铁血网
3月9日是我们160舰及其130多位牺牲的烈士们的忌日。
每年的今天我多多少少都会发表若干文字,以示纪念,以表悼念之情。
今年迟迟没有动笔,是在等一件事情的完成——它牵涉到老舰长彭定国的遗愿。
老舰长抑郁成疾加上多种病痛缠身,去世多年了。
出于种种原因,当初下葬在狮子岭公墓一个小小的墓穴中,而且和他岳父骨灰盒挤在一起并共用一块小小的墓碑。
待到与他相依为命、荣辱与共的夫人去世之后,他的孩子们很想了却父亲的遗愿,将父亲迁葬至160舰烈士纪念碑近旁,以日夜亲近和守护曾经与他同舟共济的战友们。
他们在烈士墓纪念碑近旁十米左右的地方选好了花费最小的穴位,全部费用仍需要近50000元人民币。
但他的大儿子遭遇车祸导致头脑严重后遗症兵处于术后脑神经和肌体的康复中,二儿子自顾不暇,小女儿单身带着今年高考的儿子还要照看大哥,实在有心无力,拿不出这笔钱。
他的小女儿于是在二月底求助于她父亲昔日的战友们。
我们中即使有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已经退休在家了,年龄最小的也已经年逾花甲,都靠有限的退休金生活,但得知这个情况之后,大家觉得帮助老舰长了却遗愿是我们这些幸存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何况(至少你仅就此事而言)我们这些当叔叔的也已经是老
舰长家属的唯一指望了。
我们这些160舰的幸存者们立即在自己的微信群中发起定向募捐。
大家集腋成裘、积沙成塔,从全国各地甚至美国唐人街的餐馆汇款到一起(还包括几位并不曾在160舰服役的南海舰队战友),共计58人,合计募集了善款57878元。
全部转交给了老舰长的家属。
昨天,6月30日,我们收到了老舰长家属发来的迁葬之后的照片,墓碑庄严肃穆,背阴墓志铭的位置只写了五个大字——彭舰长安息落款是:海军一六零舰幸存官兵永悼附上相关照片,以告慰关心160舰事件、关心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的所有好朋友。
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愿彭定国舰长安息,愿160舰牺牲的战友们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