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的心脏--史上最大推力发动机F135 – 铁血网

合集下载

第四代发动机先进结构

第四代发动机先进结构

Tiles reduce wall cooling air requirements making more air available for NOx reduction A significant cost reduction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machined combustors is also achieved
双转子轴流双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大涵道比)
2. 四代航空发动机的划分(战斗机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第一代:单转子亚音速喷气发动机(推重比3~4) 20 世纪30~40 年代研制。 代表机种:美国的J47。 第二代:超声速涡喷发动机(推重比5~6) 大都在50 年代研制。 代表机种:美国的J79。 第三代:超声速涡扇发动机(推重比7~8,有的达到9左右) 研制始于 60 年代,用于高性能超音速战斗机。 代表机种:美国的F404、F100、前苏联的AL-31F、 英国的RB199 和法国的M88-2。 第四代:先进技术涡扇发动机(推重比达到10) 从 80 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代表机种有:美国的 F119、F135、俄罗斯的AL-41F 和欧洲四国联合研制 的EJ200。
F135以F119 发动 机核心机为基础,重 新设计了风扇和低 压涡轮,改进了加力 燃烧室和喷管。
• 风扇截面面积增加 了10% ~20 • 低压涡轮增加到2 级,以适应增大的 风扇 • 加力燃烧室平衡了 推力性能和隐身性 • 喷管由二元俯仰矢 量喷管改为轴对称 喷管
F135
F119
F135发动机实物照片
两台AL-41F
F-35
一台F135
4S: Stealth Supersonic cruise Super maneuverability Superior Avionics

F35战机简介

F35战机简介

F-35战机简介F-35这款战机实际上分为ABC三种不同的型别,A型代表空军型号,B型是海军陆战队的型号,C型是美国舰载机型号。

它们实际上是三种不同的飞机,三种不同的战斗机,各有各的特色,虽然从外观上看三者样子长的都差不多,但是里面的动力系统、设备以及外观的局部的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从重量来讲最轻的是美国空军的F-35A,性能也最好,飞得最远、飞得最快;其次是美国的F-35C就是舰载型的这款战机,它的起飞重量比较大,但是综合性能也不错;如果就飞行性能来讲的话最差的应该是F-35B,航程最小,机动性也比较差,自身的重量比较大,但是F-35A和F-35C不具备的就是垂直短距离起降能力,这个是F-35B 独有的。

有了这个能力它就可以在一些比较小的平台比如两栖攻击舰、岛礁或者陆地机场起降,不需要较长的跑道,这一点是F-35B比较突出的能力,而且F-35B一旦正式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它将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战机,以前研发的投入部队服役的这些垂直起降战斗机基本上都是亚音速的,比如英国的鹞式,美国的AV8B以及俄罗斯的雅克38等等,这些机型都只能以高亚音速的速度飞行不能超音速,而F-35B最大飞行M数可以达到1.4,尽管没有达到它最初的设计指标,刚开始设计的时候F-35B飞行最大M数达到1.6,由于飞机增重另外阻力增大了,因此最大的飞行速度降下来,但是即使最大M数降到1.4,依然是世界上第一种进入部队服役的超音速战机。

我们国家的FC31鹘鹰战机它的研发周期和F-35相比是相当短的,F-35实际上如果从预研开始算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那么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和海军相关部门就要求工业部门开发一种短距起降兼备垂直起降的一种先进战机,那么这个计划前前后后搞了有七八个,但是核心就是瞄着短距垂直起降,想装在试海舰或者两栖攻击舰上使用,那么主导这个项目的主要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方案搞了十多年,最终到1988年的时候美国国防部要求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不要各搞各的,最好是搞一个机型,用模块化的方式来研发满足不同军种需要的战机,于是把这三个分到一起。

三涵道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前景

三涵道变循环发动机的发展前景

十一的悠闲这么快就走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又要到来了,小瓜在此又要开始推送发动机知识了。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一个优秀的航空发动机是飞机可以拥有优秀性能的前提,这次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比现役最强发动机还要强大的发动机,他就是第六代战斗机迫切需要的,三涵道变循环发动机。

美军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第六代发动机的论证工作。

根据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研制计划,第六代发动机共分两个阶段进行技术研发。

第一阶段开发“自适应通用发动机技术”(ADVENT)项目。

由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通用电气公司承担,共耗资5.24亿美元,目的是演示第六代战斗机的动力装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为下一代亚声速轰炸机提供动力。

这个项目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2007~2008年,进行为期一年的概念探索研究,初步设计出发动机并进行关键部件试验;第二步,从2009年9月开始,进行为期3年的研制。

要在风扇、压气机和涡轮等核心部件上取得重大突破。

如今,第一阶段的项目任务已基本完成,通用电气公司已经完成自适应风扇技术的演示实验工作,并进行了首台核心机的测试,发动机的核心机已实现变流量工作,并进行了技术验证,2013年还将进行整机试车。

第二阶段是“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开发”(AETD)项目。

由通用电气公司和普惠公司承担,重点是为超声速战斗机提供动力。

该项目从2013年开始,为期4年,计划2015年前进行环形燃烧室和高压压气机装置试验,2016年进行自适应风扇和核心机验证机试验,并完成地面演示验证,2017年进行整机地面试验。

美军认为,这两个项目对于保持美国在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十分重要,其意义如同由涡轮喷气发动机到涡轮风扇发动机的进步,对于全面提升飞机的性能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美国《航宇日报》报道,美国通用电气和普惠公司获得了价值超过6.8亿美元的演示验证变循环战斗机发动机合同。

美国空军希望这两家公司继续完善“自适应发动机技术开发”项目,通过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大幅度增加发动机推力和飞机航程,生产出第六代作战飞机所需的发动机。

f35垂直起降

f35垂直起降

f35垂直起降F35垂直起降引言F35闻名于世,作为一款先进的战斗机,在垂直起降方面有着突出的性能表现。

本文将探讨F35战斗机的垂直起降性能、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F35战斗机在垂直起降方面的卓越能力。

一、F35战斗机概述F35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第五代战斗机,是一种具有隐身能力、多用途、单座和双座的战斗机。

它具有出色的空战、对地攻击、电子战等多种作战能力,并且采用了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套件。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能够实现垂直起降。

二、垂直起降性能1. 飞机动力系统F35战斗机采用了PW F135涡轮发动机,该发动机有足够的推力来支持垂直起降。

它使用了传统的涡扇发动机设计,使得F35能够在垂直起降时产生足够的升力。

2. 垂直起降技术F35战斗机的垂直起降技术主要基于喷气推力矢量技术。

通过改变发动机喷射的气流方向,可以实现无需滑跑就能垂直起飞和着陆。

此外,该战斗机还配备了特别设计的垂直起降舵和滑翔蓝。

这些系统的协同工作使得F35能够在垂直起降操作中保持稳定性和精确度。

三、F35垂直起降工作原理1. 起飞阶段在起飞阶段,F35战斗机的垂直起降开始于垂直升力扇(LiftFan)的工作。

LiftFan位于机身底部,通过向下排列的旋转叶片喷气产生向上的升力。

同时,主发动机喷射的气流也向下导流,增加升力。

这两个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得F35能够垂直起飞。

2. 着陆阶段在着陆阶段,F35战斗机利用垂直降落舵(Vertical Landing Gear)以及后掠式滑翔蓝(Ski Jump)来实现垂直着陆。

垂直降落舵通过调节位置和角度来改变飞机的下降速率和角度,以确保平稳的垂直着陆。

而滑翔蓝则提供了一个斜坡,帮助战斗机降低速度和垂直降落。

四、F35垂直起降技术的应用1. 航母上的垂直起降F35战斗机的垂直起降能力使得它成为了航母上的理想选择。

F-35综合航电系统详解:比F-22更加先进

F-35综合航电系统详解:比F-22更加先进

F-35综合航电系统详解:比F-22更加先进通常认为美国F-15和F-16是典型的高低搭配的第三代战斗机,而F-22和F-35则分别是它们的后继机,因此从辈分上讲F-22和F-35当属第四代战斗机。

但从开发时间和进入服役时间看,F-35要远远晚于F-22。

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F-22最近才刚刚进入初始作战状态(IOC),而F-35要到2010年以后才能进入现役。

由于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周期远远短于飞机本身,这就注定了在F-35战斗机上的电子系统要比F-22更先进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是一种多用途、并能服务于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兵种作战飞机。

他最具特点的进步是开发和采用了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因而,使战斗机具有全新的作战模式。

为了满足21世纪作战需要,战斗机所最需要性能特征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大量采集飞机内部和飞机外部的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融合处理,形成对战场环境的正确感知,以及实现对飞机和武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研制F-35的目标是取代F-16、A-10、F/A-18A/B/C/D、F-14和AV-8B,以及英国的GR-7和"海鹞"等现役战斗机。

美国空军计划采购1763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680架、英国皇家空军90架和皇家海军60架。

F-35共分三种型别:常规起降型(CTOL)、短距离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和舰载型。

这三种型别的航空电子设备的90%以上是通用的。

虽然JSF飞机是由多国开发,但是高水平的探测传感器和电子信息的综合处理则由美国掌控。

在任务系统软件控制下的有源相控阵(AESA)将能执行电子战(EW)功能,同时,还将执行部分通信、导航和识别(CNI)的功能。

JSF的红外传感器将采用通用设计的红外探测和冷却组件。

所有关键电子系统,其中包括综合核心处理机(ICP)大量采用通用模块和商用货架产品(COTS)。

在ICP和每个传感器、CNI系统和各显示器之间的通信采用速度为2Gigabit/s的光纤总线。

普惠F135发动机故障概览

普惠F135发动机故障概览

A Glance of Pratt & Whitney F135 Engine's Mishaps普惠F135发动机故障概览■刘金龙 冯建文/中国航发研究院 欧阳志高/中国航发动研所普惠公司的F135发动机是应F-35战斗机的前身——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需求启动研制的。

2003—2004年,普惠公司相继开始了常规起降型以及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F135发动机的试验测试工作。

2006年12月15日,F-35A完成了首飞;2008年6月11日,F-35B完成了首飞;2010年3月17日,F-35B完成了首次悬停试验;2010年6月7日,F-35C完成首飞。

美国海军陆战队、空军、海军分别于2015年7月、2016年8月以及2019年2月宣布F-35B、F-35A、F-35C机队形成战斗力。

2018年4月,普惠公司宣布完成了F135项目的型号开发与飞行验证试验工作。

普惠公司从F135发动机的一系列试验失败中不断汲取教训,成为了军用发动机的王者。

F135发动机基本情况JSF在立项之初便要求在同一个平台的基础上满足3个不同军种的使用要求,最终的F-35战斗机包括常规起降型(CTOL)F-35A、舰载型(CV)F-35C和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F-35B等3种不同型号。

与F-35战斗机型号相匹配,F135发动机有3个不同的型号,F135-PW-100为F-35A空军型的动力装置 ;F135-PW-400为F-35C海军舰载型的动力装置 ;而由罗罗公司提供升力系统(LiftSystem)的F135-PW-600为F-35B 海军陆战队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的动力装置。

F135发动机由F119发动机衍生而来。

F119发动机是美国重型制空型战斗机F-22的动力装置,涵道比为0.3∶1,非加力状态下推重比为6.7,加力状态下推重比达到9.0。

F119发动机包括3级风扇、6级高压压气机、环形燃烧室、1级高压涡轮、1级低压涡轮以及二维矢量喷管,结构如图 1所示。

美国陆军的“F-35”

美国陆军的“F-35”

美国陆军的“F-35”作者:雪鸮来源:《兵器》2017年第12期美国陆军即将迎来多种直升机退役高峰,研制下一代型号成为美国陆航装备部门的首要问题。

受到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联合研制成功F-35的鼓舞,美国陆军也考虑将下一代武装直升机、通用直升机、侦察直升机,甚至战术运输机合为一体,共用布局相同的飞行平台。

这被称为“未来垂直起降飞机”以下简称(FVL)计划。

如果该计划得以成功,那么这一系列的新型旋翼飞机将“一统美军”。

而这也意味着,竞标失败者可能就此被排除在该领域之外。

因此,贝尔/洛马团队(V-280验证机)和西科斯基/波音团队(SB-1验证机)使出了浑身解数,试图独占美国军用直升机的未来市场。

JMR计划美国陆军于2009年提出了“联合多用途”以下简称(JMR)直升机计划,可以看做是FVL 项目的初始步骤。

该计划旨在使用五种(原为三种,后增加到五种)旋翼飞机替换当时北约体系中的25种各类型直升机和螺旋桨战术运输机。

它的特点也是难点在于,为了简化直升机队的后勤保障,要采用相似的气动布局并且尽可能共用零件。

除去轻型、中轻型、中型和重型各自替换相对应量级的直升机之外,其中最具野心的莫过于JMR计划中的“JMR-Ultra”飞机,美国计划用它来替换洛克希德·马丁C-130J和空客A-400M 运输机。

如果该型飞机成功研发,美军就可以极大地减少修筑战地机场跑道的工作量,同时让美国陆军进一步实现“飞行化陆军”的构想。

攻克F-35垂直起降型的技术难关对整个F-35项目的选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JMR-超级”级别的旋翼飞机在JMR/FVL项目中也可能扮演类似角色。

战术运输机的航程、载荷和使用经济性很难用传统意义上的直升机实现,但是“JMR-超级”不但要求具备直升机的垂直起降能力。

还要具备不低的巡航速度(约118米/秒),这意味着研发者必须采用新的飞行原理,使直升机不单单依靠旋翼产生的升力留在空中,需要混合一些常规飞机的设计元素。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飞机发动机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飞机发动机

世界上推⼒最⼤的飞机发动机 作为⽬前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具-飞机,我们的印象是能飞很快,那么世界上它的发动机推⼒最⼤是多少呢?下⾯是店铺为您收集整理的⽂章 世界上推⼒最⼤的飞机发动机 飞机,是指由动⼒装置产⽣前进的推⼒或拉⼒,由机⾝的固定机翼产⽣升⼒,在⼤⽓层内飞⾏的重于空⽓的航空器。

它是固定翼航空器的⼀种,也是最常见的⼀种,另⼀种固定翼航空器是滑翔机。

飞机按照其使⽤的发动机类型⼜可被分为喷⽓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的贡献。

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架依靠⾃⾝动⼒进⾏载⼈飞⾏的飞机“飞⾏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

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益成为现代⽂明不可缺少的运载⼯具。

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们的⽣活。

⼤多数飞机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机翼、机⾝、尾翼、起落装置和动⼒装置。

机翼 机翼的主要功⽤是为飞机提供升⼒,以⽀持飞机在空中飞⾏,也起⼀定的稳定和操纵作⽤。

在机翼上⼀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

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能使机翼升⼒系数增⼤。

另外,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机翼有各种形状,数⽬也有不同。

在航空技术不发达的早期为了提供更⼤的升⼒,飞机以双翼机甚⾄多翼机为主,但现代飞机⼀般是单翼机。

在机翼设计的过程当中,经常提到的⼀个⽭盾是飞机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两个⽅⾯,上单翼飞机好像提起来的塑料袋,他⾮常的稳定,但是操作性稍微差⼀点;下单翼飞机好像托起来的花瓶,操作性很灵活,但是稳定性就稍微逊⾊⼀点。

所以民⽤飞机⼀般采⽤上单翼设计,⽽表演⽤途或者其他对操作性要求⾼的的飞机都采⽤下单翼设计。

机⾝ 机⾝的主要功⽤是装载乘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还可将飞机的其它部件如尾翼、机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个整体。

但是飞翼是将机⾝隐藏在机翼内的。

尾翼 尾翼包括⽔平尾翼(平尾)和垂直尾翼(垂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35的心脏--史上最大推力发动机F135 –铁血网F-35的心脏--史上最大推力发动机F135 在经过13000多小时的性能测试之后,2010年年初普·惠公司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台F135-PW-100第四代涡扇发动机用于装备F-35常规起降型(CTOL,后面都使用该简称)作战飞机。

而根据美国《空中打击》网站近日报道,普·惠公司日前交付了首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STOVL,后面都使用该简称)生产型F135发动机,标志着该型发动机正式由研制阶段进入生产阶段。

普·惠公司对这一里程碑事件高度评价,认为F135发动机的成就是历史性的,确保了公司在最先进的军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普·惠公司已经交付了全部11台F135飞行试验发动机,其中也包括首台STOVL型F135发动机。

2010年也因此成为F135发动机项目极具纪念性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整个项目研制工作即将完成。

F135是继F119-PW-100发动机装备隐身战斗机F-22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推重比大于10的战斗机动力系统,也是人类航空史上推力最大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

[ 转自铁血社区/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洛马击败波音,F-35项目启动1993年,美国国防部进行了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论证,在国会的支持下,项目发展迅速,同年12月,根据美国防部的要求,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分别组织一个竞争团队参与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的竞标。

美国的战斗机研制过程分为:概念验证阶段、概念实证阶段、工程制造与发展阶段三个阶段进行。

1995年、1997年和1998年美国发布了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联合暂时性需求文件制订出联合打击战斗机的概念设计。

此后,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进入验证机对比试飞阶段,波音公司设计了大三角翼、一对倾斜式尾翼而无水平尾翼的X-32,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了采用常规布局的X-35,两个验证机进行了大约三年的对比试飞。

在2001年10月26日,联合作战飞机的竞标结果揭晓,洛克希德·马丁竞争团队的X-35击败波音竞争团队的X-32,成为新一代美国海、空军和陆战队的通用多用途五代机,并改称为F-35联合打击战斗机。

F-35战斗机分为三个改型系列,分别为:常规起降的F-35A型、垂直起降的F-35B型和舰载机F-35C型。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F135发动机因F-35的需求而启动[ 转自铁血社区/ ] 在联合打击战斗机项目验证机研制之时,世界上唯一可以满足战斗机性能要求的发动机就是普·惠公司研制的F119-PW-100发动机,F119-PW-100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型推重比超过10的航空动力系统。

由于两家竞争公司对飞机的要求不同,从而要求普·惠公司研制2种略有不同的F-119改进型以满足每个竞争者各自的需要。

波音型F-119发动机的代号是JSF/119-SE614,洛克希德·马丁型的代号是JSF/F119-SE611。

这两种型别的发动机之所以要存在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两个JSF机体制造商所采用的垂直升力系统方案有所不同。

波音公司采用了类似海鹞战斗机的多个矢量喷管下偏垂直起飞方案,整体来看比较复杂。

X-32使用多个引气管道将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燃气引出到位于飞机重心位置的向下喷管提供垂直起降的主要升力,另外由数个小引气通道将发动机风扇和加力燃烧室的气流引出为飞机提供升力补充和姿态控制。

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X-35采用了发动机主轴驱动的升力风扇+发动机喷管下偏来实现垂直起降。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使用的发动机JSF/F119-SE611采用了轴对称喷管,能够垂直下偏提供主要升力。

既然验证机采用了以F119-PW-100发动机为基础的改进型号,在F-35被确定赢得联合打击战斗机合同之后,动力系统沿用原来的发展思路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就是F135发动机项目的开端。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F135发动机是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飞机研制的,有3种型别,即常规起落型F135-PW-100、舰载短距起落型F135-PW-400和STOVL型F135-PW-600。

主合同商PW公司负责F135主发动机的研制和系统集成。

分合同商RR公司负责轴驱动的升力风扇、三轴承偏转喷管和滚转喷管的研制。

Hamilton Sund-strand公司、挪威的VOLVO 航空公司(VAN)、Ducommun Aero Structure(DAS)公司、Unison工业公司和丹麦IFADA/S公司也参与了F135发动机的研制。

F135发动机于2002年5月成功地通过了初步设计评审,2003年5月成功地通过了关键设计评审。

2003年9月,第1台F135生产型发动机组装工作完成。

2003年10月,F135 CTOL型发动机(FX631发动机)开始进行地面试验,检查了发动机是否有液体泄漏、从地面慢车到空中慢车间的油门特性。

2003年11月8日,PW公司第1台F135 FX631生产型发动机首次进行加力试验。

2008年11月25日,普·惠公司F135发动机成功完成首次超声速飞行,飞行的最高速度达马赫数1.05。

截止到2007年底,F135推进系统完成了3600小时的方案验证试验、8500小时的系统验证试验,垂直起飞推进系统试验了4300小时和19次飞行试验。

此后常规起落型F135-PW-100于2010年年初正式定型,获得服役许可。

STOVL型F135-PW-600也在最近完成研制开始投产。

[ 转自铁血社区/ ]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先进的设计与技术F135发动机是F119发动机的衍生型。

F119发动机由3级风扇,6级高压压气机、带气动喷嘴、浮壁式火焰筒的环形燃烧室、单级高压涡轮、高压涡轮转向相反的单级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与二维矢量喷管等组成。

整台发动机分为:风扇、核心机、低压涡轮、加力燃烧室、尾喷管和附件传动机匣等6个单元体,另外还有附件、FADEC及发动机监测系统。

其加力推力155.7千牛,中间推力105.0千牛,总压比35,涵道比0.3,涡轮前温1850-1950K,最大直径1.13米,长度4.826米、重量1460千克。

F135发动机采用与F119发动机基本相同的核心机。

为提高推力,增加了发动机的空气流量和涵道比,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为了获得短距起飞和垂直着陆能力,垂直起降型增加了新颖的升力风扇、三轴承旋转喷管、滚转控制喷管。

其3级风扇采用超中等展弦比、前掠叶片、线性摩擦焊的整体叶盘和失谐技术,在保持原风扇的高级压比、高效率、大喘振裕度和轻质量的同时,将风扇的截面面积增加了10%-20%。

6级压气机与F119发动机的基本相同。

燃烧室在F119发动机三维高紊流度、高旋流结构的浮动壁燃烧室的基础上,采用了高燃油空气比燃烧室技术,在提供小的分布因子和所要求的径向剖面的同时,满足了效率目标。

高、低压涡轮采用对转结构,“超冷”高压涡轮转子叶片和导流叶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设计,利用高温材料(可能为CMSX-4铸造合金)铸造,已在改进的F119发动机上得到验证,在提高耐久性的同时,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温度(约为110℃)。

低压涡轮增加1级,变为2级,以适应增大的风扇带来的驱动负荷。

STOVL型F135-PW-600采用了升力风扇+发动机喷管下偏+调姿喷管的垂直起降动力方案。

这种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垂直起降,俯仰,偏航和滚转的功能。

[ 转自铁血社区/ ] F135发动机推比10.5、加力推力18吨级别、军推13吨级别、质量1700千克,其18吨的加力推力目前没有任何实际装备战斗机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能够企及。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F135相对于F119虽然推力大幅度提高,但是实际上是在同样核心机基础上用流量、高速性能换推力。

F135虽然推力超群,但是其高速性能却是下降的。

合理的垂直起降设计STOVL型F135-PW-600为了满足垂直起降要求,设计了升力风扇+发动机喷管下偏+调姿喷管的垂直起降动力方案。

升力风扇由涵道、风扇、D形喷管、联轴器、作动装置和伺服系统组成,由主发动机F135的2级低压涡轮驱动;升力风扇直径为1.27m,可以向前偏转13°,向后偏转30°,在STOVL工作状态下使战斗机上方的冷气流以230kg/s的流量垂直向下喷出,产生90千牛的升力;3轴承偏转喷管垂直向下偏转(最多可偏转95度,可左右各偏转10度),产生71.1千牛的升力;该喷管可使发动机的排气从水平偏转到垂直甚至向前,可以使推力从水平方向偏转到垂直向后。

此外,每侧翼根处的滚转控制喷管利用发动机压气机的引气,也可提供16.7kN的推力;在控制杆端的喷管差动地打开和关闭,实现滚转控制;通过偏转喷管偏航实现偏航控制;通过升力风扇和发动机推力分离器实现俯仰控制。

包括主发动机在内的整个推进系统的长度为9.37m,悬停总推力为175.3千牛,短距起飞推力为169.5千牛。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转自铁血社区/ ] 欧洲和俄罗斯的新锐发动机推重比均不到10 继F119-PW-100发动机之后,美国研制成功的F135系列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证明了美国依然是世界航空领域整体实力绝对第一的动力强国。

目前世界公认的推比10一级的涡扇发动机有:欧洲合研罗罗公司的EJ200中推涡扇发动机、法国M88系列中推涡扇发动机、前苏联AL-41F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美国的F119(包括F135系列)和F120系列发动机(包括F136系列)。

虽然这些发动机型号都号称推比达到了10一级,但是目前推比达到10的发动机系列只有美国的F119和F120系列,而只有F119和F135系列完成研制正式投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