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

合集下载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看了一下课程文本里的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阅读材料,很有收获。

做完形填空实质上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要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做完形填空的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

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例如烘云托月或万绿丛中一点红。

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

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由此可见,把一个完整的图形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完形填空题不也是如此吗?空出的空可以看作图形,已有的文章可以看作背景,背景对图形有一定的烘托作用,我们要根据背景,也就是已有的文本来填空,同时图形和背景是交替的,相对而言的,就像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完型中相对于已有的文本来说要填的空也是背景,我们也要看看填上空以后已有的内容能不能与其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

一篇完型就是一个整体,每一句、每一个空都是其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阅读与部分分析相结合,才能选出合适的词来填空,使完型成为一篇和谐的文章。

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迫困居在特内里费岛,便从事于黑猩猩学习的实验。

他给黑猩猩布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观察它们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目的物——香蕉。

这种情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动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动物和目的物之间则由实验者设置了障碍。

动物必须观察整个情境,领会目的物和障碍物的关系,然后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取得食物。

完形填空VS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VS完型填空

完形填空VS完型填空完Xing填空,英语名为"c1oze",是英语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一般是在一段完整的文字中去掉一些词语,要求答题者在给出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使语段完整,又叫"选词填空:现在的英语试卷上"完XMg填空"有两种写法,有时写作"完形填空",有时写作"完型填空",两种写法都很常见,使用频率不分上下。

笔者认为,这一题型名应写作"完形填空",不能写作"完型填空二因为,"完形填空"中的"完形"二字来自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在20世纪初时诞生在德国,也译作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是德语ff GestaIt w一词的音译,意思是形式、形状。

"完形"中的"形"即形状、形式,"完形"的意思是完整形状、完整形式,即完整结构。

完形心理学认为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内部系统性整体结构决定其组成部分的性质,并认为人们会按一定的完形组织法则将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其中有一条组织法则是闭合c1osure)法则:当人们看见一些不完整的视觉几何图形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些不完整的视觉图形补全,使其形状完整。

1953年,威尔逊•泰勒(Wi1sonTay1or)在完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创造完形填空,并将其命名为"c1oze"。

从题型设计来看,答题者解答完形填空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不完整的文章段落不断补充完整,这与完形心理学中的闭合法则相符,"c1oze”一词正来自"闭合"(c1osure\因其理论基础为完形心理学,在引入这一题型时,"c1oze"被翻译为完形填空。

在心理学术语中,只有“完形"没有"完型《辞海》中有“格式塔心理学",释义中是“亦译‘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在完型填空测试中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完型填空测试中的应用
有的学习者的声音是平平领悟能力的培养加强艺术味道的熏陶在艺术的氛围中感悟整淡淡没有一点紧张度听起来懒洋洋的表面现象是非常的松个世界多听多看多思考善于总结常练习领悟能力才能但这样的歌唱声音是不受欢迎的这样的声音就没有正常的悦得到锻炼和加强
教 育( 河北 师范大学外国语 学院 0 00 ) 500
完 型 填空 的命 题形 式 是 给考 生 一 篇 语 句连 贯 的 短 文 ,命 题人 有 目的地 在 每 隔 一定 数 量 的词 语 后 去 除一 处词 语 ,形 成 总共 约 2 处 词语 空 缺 ,然 后 在相 应 的 O 空 缺 处 设 置包 括 三 个 干 扰 项 在 内的 四 个 备选 答 案 。 此命 题 形 式在 视 觉上 给 人 们 一种 空 缺 的感 觉 ,人们 自然就 有 把 它 起 的 一 个 物 体 ,而 这 一 心 理 同样 适 用 于语 言 结构 。 们 补充 完 整 的想 法 ,这 也正 是 依据 了格 格 式塔 心理 学在在 完型填 空测 试 中的应 用主要 体 现在 命 题 形 式 塔原 则 中 的 闭合 原 则 , 即:如 果 在 一 式 ,填空之 间的 关系和 解题基 本方法上。命题形式在视 觉上给人 一种 个 整体 图形 中有 缺 矢 ,人 们 会根 据 脑 子 空 缺 的 感 觉 ,这 也 正 是 依 据 了格 式塔 原 则 中的 闭合 原 则 。 完型 填 空题 里对 事 物 的完 整 概 念将 把 宦 补 出来 。这 中待填充的填空上 下句之 间是 互相联 系的 ,这与格式塔心理 学提倡我 一: h l F u — r n 一原 则如 下 图所示 : t a o i r g ud e w fg e o 们在认识新事物时不要只看表 面现 象而要 考虑事物之 间的 内在联 系的 图 如 图二 所 示 ,人 们 把 由 一 系 列 点 要求相吻合。 完型填 空的基本 解题 方法要 求我们通过 已知信 息推 断未 、 一 勾 勒 出来 的 星 星 的形 状 看 作 一 颗 星 星 , 知 信 息 ,这 与格 式 塔 心 理 中的 再 造 性 思 维 的 观 点 不 谋 而 合 。 I / j 而 不 是 一 个 个 的 点 。 当这 个 形 状 不 完整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完型填 空,语 言测试 。 / 时 ,人 们 自然 会 把 它 按 照 自己 的感 受来 / 1/、 补 完 整 ,仿 佛 它 原 本 该如 此 这 一原 则 也 完 型填 空是 各类 考 试 中广 泛 采 用 的 测 试 题 型 。 它 的 发 展 与 , f \ 适 用 于 其 它 形 状 。例 如 , 当看 到一 个 有 语言 测试 理 论 的发 展密 不可 分 。2 世 纪2 和 3 年 代 盛行 的心理 测 O 0 O \ 缺 矢 的 三 角 形 、 四边 形 或 其 它 人 们 普遍 试 为现代 外 语测 试提 供 了命 题 和测 试 的工 具 。而 结 构主 义 语言 学

用心理学方法来做完形

用心理学方法来做完形

完形填空的心理学依据。

完型填空最初叫做完形程序(cloze procedure),是由WL.Taylor在1953年发明的。

其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Gestalt是德语词,意为“完形”,“经验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观察物体形状时,会下意识地把形状中的空缺填补上去。

Taylor认为,人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的。

把一个句子或一篇短文去掉几个词,就好像有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会“无意识地”把它们填补上去,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

请看下图,并回答:这是什么图形?这是什么图形?笔者相信,同学们看到这个图形的时候,都会做出同样的答案,那就是:缺了一个角的立方体。

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具体例证。

思考一下,我们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是不是死盯住缺的地方看,一看半天呢?并非如此,我们都是通过观察整体,然后才得出刚才的结论的。

再举个例子,请看下面一段中文,并补上其中的词:卡夫卡在去世的前一年,和他最后的情人住在维也纳。

有一天他在路上散步,看到一位小女孩丢了__,正哭得伤心。

卡夫卡安慰小女孩,说玩偶并不是丢了,而是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出去旅行了。

选项:A.玩具B.狗狗C.宝贝D.玩偶相信大家也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那就是:玩偶,其实这就是一道很标准的完形填空。

回忆一下,这道题是如何来解决的。

首先读到空格处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小女孩丢了什么东西,从空格之前的文字中看不出在何线索,于是我们继续往后读,把整句话读完。

在看到“玩偶并不是丢了”的时候,恍然大悟,发现这个句子与空格处体现了惊人的一致性,于是做答,空格处填:玩偶,这种做题方法在解决完形填空题时,被笔者称之为“复现结构”,其原理与上面提到的观察图形的方式是一致的,只研究空格本身对于解题毫无意义,关键是看清楚整体,在整体中寻找空格的提示线索。

请再来看下面的这道题目:when our friends are happy and " up " , that tends to influence us positively, when they are "down", that canhave a 75 impact on us .75.A)relative B)decisive C)negative D)sensitive本题选自2007年12月22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真题,正确答案为C)negative,相信大家已经看明白了,本题单纯研究四个选项是不会有结果的,真正的提示线索在前文中出现过的Positively,两句话说法基本一致,但是方向相反,这也是一种复现结构。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

3.语法结构。近年来,完形填空题中常被命题的语法结 构的重点有:定语从句(主要考连接词,限定与非限 定定语从句的区别)、状语从句的判别、名词的意义 及辨析、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现在 分词,过去分词,动名词)、主谓一致(时态,语态, 语气,人称,数)、否定句、倒装句、并列结构、虚 拟语气、语态。这类题重点测试的是考生综合运用英 语语言的能力,单纯测试语法点的题越来越少,但就 结合词汇的运用和文章的理解而设置的语法知识题还 相当多。这类题的四个选择项大多为结构词(代词、 介词、连词等)。因此,在做此类题时就需要运用语 法结构知识来考虑在语法上是否恰当、正确。
个意义完整的句子,要从句法、语义二者入 手作出判断。从句法角度看,可以判断是要 填一个名词,而不是其它词类的词。有很多 名词可填,但根据上下文语义提示,这个名 词当指食物,而且是典型的早餐食品。因此 美国学生很可能要选cereal, toast ,eggs, dough-nuts一类名词,而中国学生很可能要选 steamed bread, bread, eggs, porridge等词。
如:The boy likes to eat
for breakfast.为了得到一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测试的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完形填空
的要求是“选出无论在语法还是行文逻辑方面都能 符合语篇的最佳选项,使得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 贯、结构完整”。该节共有20个小题,30分。完形 填空短文字数在250~350之间,语义连贯,难度适 中。文中有20个单词或短语被挖掉,造成信息链的 中断,考生必须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结合语境, 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对每个空格的 所给选项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从而选出最佳选 项填入空缺处,使填补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 贯,结构完整,主旨鲜明。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完形填空的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每种不同的完形填空在英语语言测试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设计完形填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以便对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能力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冗余理论;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形状时,他们将会无意识地补全该物体缺损的部分。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人们的阅读过程。

当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删除一些词或短语时,被删除部分像一幅缺损的图画一样。

人们在阅读此句子或文章时,会根据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意无意地补全这些缺失的句子部分或篇章部分。

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在大脑中对这种缺失的图画越熟悉,他们就越容易识别并补全所缺失的部分。

具体到语言学习中,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越高,那么他修补语言缺损部分的能力就越强。

2.冗余信息理论。

冗余信息理论是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C.E.Shannon等人创立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解释,冗余信息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

而这些信息往往有助于人们对他人话语或者文意的理解。

可以说,语言就是利用剩余信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理解,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利用冗余信息进行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文意或话语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以方便听者或读者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思。

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语言感知度以及英语语言内部关系理解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正因为此,完形填空删除了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的冗余信息,以测试学生识别缺损部分并修补缺损部分的能力。

二、常见完形填空的种类1.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是由Oller于1979年提出来的,此种完形填空根据一定的固定形式进行删词。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摘要:简要介绍了完形填空的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每种不同的完形填空在英语语言测试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设计完形填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以便对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能力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冗余理论;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形状时,他们将会无意识地补全该物体缺损的部分。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人们的阅读过程。

当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删除一些词或短语时,被删除部分像一幅缺损的图画一样。

人们在阅读此句子或文章时,会根据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意无意地补全这些缺失的句子部分或篇章部分。

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在大脑中对这种缺失的图画越熟悉,他们就越容易识别并补全所缺失的部分。

具体到语言学习中,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越高,那么他修补语言缺损部分的能力就越强。

2.冗余信息理论。

冗余信息理论是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C.E.Shannon等人创立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解释,冗余信息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

而这些信息往往有助于人们对他人话语或者文意的理解。

可以说,语言就是利用剩余信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理解,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利用冗余信息进行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文意或话语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以方便听者或读者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思。

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语言感知度以及英语语言内部关系理解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正因为此,完形填空删除了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的冗余信息,以测试学生识别缺损部分并修补缺损部分的能力。

二、常见完形填空的种类1.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是由Oller 于1979年提出来的,此种完形填空根据一定的固定形式进行删词。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

- 194-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裴礼军引言: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语言测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其分值为20分,占总分的20%。

考生要想取得理想的英语考试成绩,该题不容忽视。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该题型上感到比较棘手,最终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本文在揭示该题型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较好地解答该种题型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的方法及技巧做一些探讨,希望对学生们平时的训练有所帮助。

一、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概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墨,其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

格式塔是从德语“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形状”、“形式”、“完形”。

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感知时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去组织他们的知觉世界,其中的一个知觉组织原则就是完形原则(The principle of closure)”。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不完整的事物时总有一种把它补完整的冲动。

比如,看到去除了部分的长方形和椭圆,只要我们大脑里有长方形和椭圆的知识,我们仍然会认为它们是长方形和椭圆。

再比如,我们在嘈杂的环境里跟别人进行交谈时,总会遇到一些听不清楚的词,多半情况下我们不会叫对方重复说过的话,而是根据我们已有的语言能力和经验去推测对方所说的会是什么词,从而继续进行沟通。

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演变20世纪50年代,W˙L泰勒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完形填空”这一测量方法。

之所以叫它测量方法,是因为这一方法最初是用来测量母语学习者的阅读困难程度,就是把一篇母语文章删去一些字,看学习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读懂原文,从而测定母语学习者的阅读困难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
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图式要求
一、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与完形填空: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感知不完整事物时,在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将其补全,使之“完形”即一个完整体(图式);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它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

而完形填空正是一种需要补全,使之完形的残缺语篇材料。

因此,完形填空是一种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而设计的语篇综合测试形式。

完形填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即从语篇(Discourse)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创始人威尔逊泰勒(Wilson Taylor)说:“完形填空并不直接涉及特定的意思。

它只是反复地从两种语言模式的相似之处取样:一种是写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种是反映读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猜测语言模式。


二、格式塔心理学予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的指导
众所周知,利用上下文(已有图式)推断空白未知信息(即建构新图式)是完形填空题的考查目的,所以借助文意的层层推进,可以准确预测情节发展和文意延伸,从而巧妙推断空白未知信息(新图式)。

现以下面这篇完形填空题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预测法”巧解题。

1、以首段内容为依据预测情节发生
2、以情节发展为依据预测情节发展
3 以情节发展为依据预测文章结局
三、做好完形填空题必备的技能
1、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近几年来的完形填空题的阅读量逐年提高,阅读时间减少。

考纲要求完形填空题篇幅为一段约 200,250 单词的文章,不过自 1998 年起高考完形填空在词数上都超过 260 个单词,答题时间由原来的 18 分钟减少为 15 分钟。

这在阅读难度及速度上都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完形填空人为地设置了很多空格,使文章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

考生必须跳过空格,快速领悟文章主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路连贯,理解不偏离文章中心。

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指根据文章的主旨,通过上下文暗示,对整篇文章、整个段落或整个意群的整体文义的把握。

3、排除错误干扰的能力
完形填空题干扰项的干扰一般与语法结构无太大关系,重在文意干扰。

因此,只要把握了文意和具体的语境,排除错误的干扰项就会很容易。

4、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文章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

它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在行文中词语重复、替代、复现和同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这个特点,某一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在上下文中复现或同现的相关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词之间的有机联系确定答案。

所以,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线索,如某一个词的原词、指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概括词等。

但是,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重复地阅读文章,不能读到后面忘记前面,再读前面时忘记后面的。

因此,在做完形填空时要培养一种捕捉并记忆相关信息的能力。

5、良好的英语语感
在做完形填空题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平时也要注意朗读,增强语感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语感非一蹴而就,也非可望不可及。

它的增强需要通过大量阅读,科学训练和实践感悟。

大量阅读各种各样题材的文章,比如:学习生活类、文化体育类、科学技术类等等;还要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四、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带来的启示:
1、人们感知事物的顺序是由整体到部分,是一个bottom-up的过程。

因此,我们做完形填空的正确的方法因该是先整体后部分,浏览全文把握大意,为进一步“完形”唤醒已有的知识储备。

2、“完形”是利用已知图式建构未知图式的过程。

一般来说,大脑中已知图式越丰富,其建构过程越简单,反之就越困难。

这里的所谓图式就是指知识。

因此,要做好完形填空,我们必须增加知识储备,它包括:本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目标语国家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

总之,要夯实英语语言基础,为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搭建平台。

3、“完形”是一个综合利用已知和未知信息建构一个与原有信息(图式)最契合的全新图式过程,它需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关联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做完形填空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瞻前顾后,左右逢源”。

充分利用语境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和推理,正确理解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题大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