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实施方案-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doc.doc

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实施方案-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doc.doc
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实施方案-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doc.doc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和调整技术指南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二○○七年十月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作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工作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镇土地级别更新和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底图及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级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定级技术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定级因素因子的选择和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定级资料调查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定级因素因子量化的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定级单元的划分和分值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土地级别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土地级别确定及面积量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土地级别范围及分布规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镇基准地价更新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技术途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准地价的表现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准地价内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基准地价评估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样点地价修正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基准地价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基准地价更新结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基准地价修正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城镇土地等别更新调整和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城镇土地等别更新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和调整技术指南

一、总则

1、工作范围

在2002年建立的城镇地价体系基础上,对属于下列几种情况的必须进行更新或调整:

(1)现有基准地价公布年期超过3年没有进行调整的;

(2)现有基准地价内涵与国家公布的本地最低价所对应的条件不一致的;

(3)现有基准地价中,工业用途最低级别价格低于国家公布的本地最低价的;

(4)国家公布的本地最低价与现有城镇基准地价的商业、居住地价不协调的;

(5)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规划调整等因素,城镇用地规模变化较大的等。

具体工作范围如下:市、县(区)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城镇以外的独立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等用地,行政撤乡并镇以后建制镇面积≥2km2的镇区土地。

2、工作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

(4)《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意见》(陕政发〔2006〕37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307号);

(6)《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T 18507-2001);

(7)《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01);

(8)《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TD/T 1009-2007);

(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10)各市、县(区)城镇地价体系建设成果。

3、技术路线

(1)土地级别更新和调整技术路线

影响城镇内部土地质量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而造成差异后,必须对城镇土地级进行重新评定。更新方式可根据需要采取全部更新或局部更新。因城镇局部条件变化,引起土地质量发生较大变化时,对局部地区结合市场资料、土地收益等进行修正和评定。若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已有的级别成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需要,应结合市场资料、土地收益对土地进行重新评定,更新成果。

城镇土地定级的技术途径是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以市场资料分析法等进行验证。土地市场发育的地区,可尝试采用以价定级法。

(2)基准地价更新评估技术路线

根据城镇地价的变化区域和程度,确定需要更新的区域范围。更新区域可以是全面更新,也可以是局部更新。具体采取以下两种途径:

①以土地定级为基础,以市场交易地价为依据,更新基准地价。

②定期测算地价指数的市、县(区),可以土地定级为基础,以地价指数为依据,更新基准地价。

(3)土地等别更新调整和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技术路线

城镇土地等别更新方式可根据需要采取全部更新或局部更新。首先对原城镇土地等成果进行应用评价与检验,据此决定是否对城镇等

别进行更新和调整。经检验城镇等别序列未发生变化的,不需进行土地等别更新调整;经检验发现影响城镇间土地质量的各种因素发生明显变化,土地等别序列与原分等成果明显不同,必须对城镇土地等进行重新评定。城镇土地分等的技术途径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以市场资料分析法等进行验证。

地价监测点更新的技术途径是在城镇土地定级的基础上,以原设监测点为基础,对监测点个别特征进行重新检查,并重新评估确定监测点价格。

城镇土地级别调整、基准地价更新时,原则上保留90%以上的原有监测点,并可在原有监测点的基础上,进行监测点的补充。监测点的总数量不低于原有监测点数量。新增监测点的设立参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监测点初始设立步骤。监测点价格评估遵循《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进行。

4、工作成果

本次基准地价更新调整上报工作成果重点是形成的新成果,对于经验证不需要进行土地等别调整的市、县(区),在工作报告中说明城镇等未变化,原有分等成果的技术报告不再上报,但必须将原等别结果在技术报告中写明。对于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成果,无论原有监测点是否发生变化,所有成果均需重新上报。

(1)图件成果

①基准地价图;

②城镇土地等次图(分等成果发生变化的);

③地价监测点分布图;

④地价监测点宗地图及现状图片。

(2)表格成果

①基准地价表;

②地价监测点登记表。

(2)文字成果

①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和调整工作报告;

②城镇土地级别更新技术报告;

③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技术报告;

④城镇土地等别更新调整和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技术报告。

上述图件成果MAPGIS格式、图片成果JPG格式、表格成果EXCEL格式、文字成果WORD格式电子成果。

二、城镇土地级别更新和调整

1、工作底图及格式

城镇土地级别图的工作底图应采用城镇地籍图,无地籍图时,统一采用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城镇规划图,省会城市比例尺为1:10000~1:50000,地级市比例尺为1:5000~1:10000,县级市、县城及其它建制镇等比例尺为1:1000~1:5000。

土地级别图统一采用计算机成图,上报图件格式统一为MAPGIS 格式。

2、定级类型

按照国家《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城镇土地定级有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两种类型。市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大城市,宜进行综合定级和分类定级,其他城镇宜进行综合定级,必要时可同时进行分类定级。

本次土地级别更新调整,全部采用综合定级,有需要的市、县(区)可根据实际增加分类定级。

3、定级技术程序

(1)编制工作底图;

(2)选择土地定级因素因子;

(3)全面收集各种土地定级资料;

(4)建立土地定级数据库;

(5)编制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作用分值表;

(6)划分土地定级单元;

(7)各单元各因素因子作用分值的计算和综合作用分值的计算;

(8)综合作用分值的分析和土地级别的初步划分;

(9)土地级别的论证和确定;

(10)土地级别线的落界处理;

(11)编写土地定级技术报告,汇编整理技术资料。

4、定级因素因子的选择和确定

根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的要求,考虑陕西省各市、县(区)及建制镇实际状况,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可参考图表1确定。

因素层一级因子层二级因子层

①繁华程度——商服繁华影响度

②交通条件——道路通达度

——公交便捷度

——对外交通便利度——火车站

——长途汽车站

③基本设施状况——基础设施完善度——供水

——排水

——供热

——供气

——公用设施完备度——医院、诊所

——中学

——小学

——幼儿园

——银行

——娱乐设施

④环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大气质量

——水质量

——绿地覆盖度

——自然条件优劣度

⑤城镇规划——城镇规划条件

图表1 土地定级因素因子体系

5、定级资料调查内容

土地定级资料主要包括:商服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环境条件、城镇规划等方面资料。具体的调查内容如下:(1)繁华程度,包括商业和服务业中心的数量、位置、范围、经营面积、年经营额、所占土地面积、商业网点数等。

(2)交通条件,包括有关道路网分布、道路类型、道路级别标

准、道路长度和宽度等;与公共交通状况有关的公交线路、车流量等;与对外交通状况有关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客运、货运)的分布、类型、规模等。

(3)基本设施状况,包括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资料。基础设施主要有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公用设施主要有中小学、幼儿园、医院、银行、娱乐设施、公园、广场、电讯服务设施、文体设施等。

(4)环境条件,包括有环境质量、绿地状况和自然条件优劣度等资料。环境质量主要有大气质量和水质量。

(5)城镇规划,主要有定级范围内最新的城镇规划及图件资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等。

6、定级因素因子量化的方法

定级因素的量化可分为面状因素和点、线状因素两大类型进行。

(1)面状因素

面状因素指对土地的影响仅与因素指标值有关的因素。面状因素量化直接计算其对空间上各点的作用分。

(2)点、线状因素

若因素对土地的影响既与因素涉及的设施规模有关,又与距设施的相对距离有关,称为点、线状因素。点、线状因素应计算设施本身的功能分,进而计算设施对空间上各点产生的作用分。

7、定级单元的划分和分值计算

(1)土地定级单元划分

土地定级单元是评定和划分土地级别的基本空间单位,其内部土地特性和区位条件相对均一。采用计算机定级可采用网格化方法,由计算机将工作底图栅格化,其栅格单元即为土地定级单元。

(2)单元分值的计算

根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选择适当的计算模型,分点状因素、线状因素、面状因素三种类型,根据其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方式,选择不同的衰减方式,计算各单元分值。

(3)单元总分值计算

单元总分值计算是指求取各定级因子对网格作用分值的加权平

均值之和,即将各定级因子作用分值进行叠加计算,求取各定级单元的总分值,作为初划土地级别的依据。

8、土地级别划分

(1)土地级别划分依据

土地级别划分的依据是各定级单元(网格)的因素因子作用分值及其作用总分值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划分的土地级别应充分反映评价区内土地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地域差异。

(2)土地级别划分原则

①土地级别高低与土地相对优劣的对应关系基本一致,即土地级按照综合作用总分值的大小来划分。综合作用总分值越大,土地级别越高。

②任何一个总分值只能对应于一个土地级别。

③土地级别数依据城镇的规模、复杂程度和定级类型来确定。

④各级土地之间应渐变过渡,同级土地之间土地级差不宜过大。

⑤各类用途的各级土地的平均单位面积地租或地价应具有明显

差异并呈正向级差。

⑥保持自然地块及权属单位的完整性。对于跨土地级别界线的宗地,若宗地被级别界线分开的两块面积悬殊,则将该宗地归入大面积地块所在的土地级;若宗地被级别界线分开的两块面积相差不大,可依据收益高低将其划分相应的土地级,也可根据其土地利用现状来确

定其土地级;若宗地面积很大,且被级别界线分开的两个地块用途不同,视情况可分为两个土地级。

⑦土地级别界线尽量采用具有地域突变特征的自然界线或人工界线,如道路、地貌和土地利用类型界线等。

9、土地级别确定及面积量算

(1)土地级别确定原则

①区域因素差异性原则。城镇内区域因素状况是土地级别划分的基础,在进行土地级别界线确定时,应保证土地级别界线两侧具有一定的差异。

②土地利用强度差异性原则。城镇内部不同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开发水平的土地质量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土地级别界线确定时,对于相同的用地类型,土地级别确定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开发水平的差异性。

③土地利用类型一致性原则。在相同的区域因素、相同的土地利用强度和土地开发水平条件下,城镇内部用地类型一致的相邻地块土地质量应相近。在进行土地级别界线确定时,用地类型一致的相邻地块应归并为一个土地级别。

④样点地价同一性原则。参照样点地价图,在进行土地级别界线确定时,样点地价一致时应归并为同一级别,样点地价差异较大时应划分为两个土地级别。

(2)土地级别落界处理

为直观表示土地级别分布,需将土地级别界线落实到工作底图上。以城镇地籍图为底图的,土地级别落界尽量以宗地界线划分;以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的,以主要道路为界线落界。

(3)土地级别面积量算

直接采用计算机进行图面面积量算,汇总形成级别面积统计表。

10、土地级别范围及分布规律分析

(1)土地级别范围分析

对各级别土地边界进行描述分析。

(2)土地级别分布规律分析

对本次土地定级结果各级别分布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土地级别分布特点。

(3)土地级别变化分析

对本次土地定级更新结果与上一轮土地定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级别变化情况及特征,并解释级别变化的成因。

三、城镇基准地价更新评估

1、技术途径

(1)以土地定级为基础,以市场交易地价为依据,更新基准地价。

(2)定期测算地价指数的县(区)、市,可以土地定级为基础,以地价指数为依据,更新基准地价。

2、基准地价的表现方式

(1)级别基准地价:依据土地级别的划分区域制定出来的各级别各用途平均地价。

(2)商业路线价:对于商业繁华区段,可以评估商业路线价。

3、基准地价内涵

(1)基准日:2007年12月31日

(2)土地用途:分商业、住宅、工业用地三种用途。各市、县可根据具体城镇土地利用情况增加土地用途。土地用途名称及内涵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土地开发程度:根据基准地价更新范围实际土地开发程度,确定市、县平均土地开发程度,开发程度统一界定为宗地红线外“几通”和红线内场地平整。

(4)容积率:采用基准地价更新范围内各用途用地平均容积率。

(5)土地使用年期:采用各类用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商业用地为40年,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

(3)权利状况:完整国有土地使用权价格。

4、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一般要求

地价样点调查以土地级为单位进行。一是要求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分布要均匀,三是地价样点资料要按实地位置标注到估价工作底图上。

(2)资料调查的内容

①土地定级成果资料,包括所有土地定级成果资料作为基准地价评估的资料。

②地租、地价资料,包括土地出让资料,土地转让资料,房屋买卖资料,房屋出租资料,商品房出售资料,土地联营入股资料,联建分成资料,以地换房资料,征地、拆迁资料。

③影响地价的区域因素及样点个别因素资料,包括商服繁华度、区域交通条件、区域基础设施开发程度、产业集聚规模、环境条件、规划条件、宗地形状、临街宽度、进深、临街条件、地质条件、面积大小等资料。

④其它资料,包括当地征地、拆迁、兼并、招拍挂的政策与规章,商品房开发的有关政策及收费标准,房地产交易的税费,不同开发程度的土地开发费用,平均容积率等资料。

(3)资料调查方法与整理

①编制调查表格,依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附录表编制。

②实地调查,主要包括沿街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街区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状况、街区环境、房屋出租、柜台出租、商品房销售等资料。实地调查根据城镇发展状况,划分重点调查区和一般调查区。城镇内主要街道、新开发区域及近几年地价变化较大区域是重点调查区,其它区域列为一般调查区。

③资料查阅,包括一是在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查阅近三年的建设用地资料,整理出土地征用合同及土地征用中各类税费收取资料,土地出让(包括协议出让、招拍挂出让)资料;二是查阅地籍档案资料,整理土地转让、土地联营、联建、企业兼并以及企业改制中土地处置等有关交易资料;三是在当地建设规划部门查阅商品房开发及销售价格等资料。

5、基准地价评估方法

(1)级别基准地价评估方法

①样点地价调查与测算。通过调查定级区域内土地市场各类地价交易资料,包括土地出让资料、土地转让资料、土地出租资料、房地出租资料、土地联营入股资料、以地换房资料、柜台出租资料、房屋买卖资料、商品房出售资料、新增城镇建设用地资料以及联建分成资料等,应用规程规定的方法测算样点地价。

②样点地价修正。根据样点地价内涵与基准地价内涵差异,对测算样点地价统一进行交易情况、估价期日、容积率、地价楼层分配、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出让年期修正。

③样点数据检验。对于参与计算的数据,要对其进行样点数据一致性检验,剔除异常数据。样点剔除的方法有三种:方差法剔除样点、频率直方图法剔除样点、样点价格散点图法剔除样点。

④样点数据整理。将经过修正及样本数据处理后的样点,按土地级别和土地用途分别整理,作为测算基准地价的基础。

⑤级别基准地价评估。在样点符合数理统计要求的级别内,根据样点地价分布规律,选用算术平均值、加权算术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作为级别的基准地价。

在没有交易价格资料或交易价格资料较少的级别,可采用比较法、比例系数法或系数修正法确定级别基准地价。

(2)商业路线价评估方法

①城市市区可开展商业路线价评估。商业路线价主要用于商业繁华区段的价格评估。在路线价与区域平均基准地价发生交叉时,里地线以内以路线价为主,里地线以外以区域平均基准地价为主。

②划分路线价区段。一是将商业用地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流量等因素相似的相邻地块划归为同一区段;二是把地价水平相近的相邻地块划归为同一区段。

③设定标准深度。设定标准深度就是确定有路线价标准的地价区段里地线位置。里地线根据临街宗地众数进深确定。

④评估区段路线价。以路线价区段内市场交易地价资料为基础,主要应用商业门面房出租资料测算出地价,取各区段的平均价为区段路线价。

6、样点地价修正方法

修正的内容主要有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时间修正、容积率修正、土地开发程度修正、年期修正等。具体修正方法参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1)样点地价的年期修正

对收集、整理得到的样点地价,要根据出让或转让中剩余的实际使用年期进行修正。没有明确使用年期的,按无限年期使用权价格修

正到法定最高出让年限;对有年限但没有达到最高出让年限的,也修正到法定最高出让年限。

(2)样点地价的交易时间修正

交易时间修正以年为单位,区别不同土地用途,根据年度统计资料得到的地价平均上涨、下降幅度,计算市场地价交易时间修正系数,将不同年份发生的样点交易地价修正到评估年份的地价。

(3)样点地价的容积率修正

通过调查当地建成区各类用地的平均容积率,并按土地用途进行抽样调查,得到不同容积率下的单位面积地价,通过计算容积率修正系数,将地价修正到规定容积率的价格。

(4)开发程度修正

调查当地土地的平均开发程度,设定平均开发程度后,在某一区域按土地用途进行抽样调查,得到平均开发程度下的单位面积平均地价;再在同一区域调查同一用途在某一实际开发程度下单位面积的平均地价,将样点地价修正到平均开发程度下的价格。

(5)交易情况修正

交易情况修正需根据样点的具体交易特点分析确定,把交易情况不正常的样点地价修正为公开、正常市场情况下的交易地价。

7、基准地价确定

(1)采用样点地价评估级别基准地价。含有样点地价的级别的基准地价评估,只要合格样点地价数量符合要求,可用算术平均值直接计算出级别基准地价。

(2)没有样点地价或样点地价资料较少的级别,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基准地价评估。

①对已评估出基准地价的级别,调查影响地价的区域因素及个别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城镇内基准地价水平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建立起基准地价与影响价格的因素条件修正系数表;

②对没有样点地价或样点地价较少的级别,依据确定的影响地价的因素,调查各区域中的因素条件指标,作为比较修正的标准;

③把待估的级别同基准地价级别比较,条件一致的,用类似区域的基准地价作为待估区域的基准地价;条件不一致的,在比较的基础上,用最相近的区域的基准地价,加以系数修正,得到待估区域的基准地价。

(3)对各级别工业地价,在样点地价测算的基础上,要考虑国家规定的出让最低价标准,最低级别工业基准地价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出让最低价。

8、基准地价更新结果分析

(1)基准地价总体特征分析

对各级别、各用途基准地价的空间特征及总体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2)基准地价比较分析

将本次更新后基准地价与上一轮基准地价进行比较分析,从地价内涵、各用途地价变化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分析。

(3)与周边及同类城镇地价平衡分析

对各市、县(区)及建制镇基准地价进行平衡分析,与周边城镇基准地价进行比较分析。

9、基准地价修正体系

(1)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的编制

①选择宗地地价影响因素,采用特尔斐法,按各因素对地价影响程度,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

商业用地的影响因素包括:商业繁华度、交通便捷度、环境质量

优劣度、规划限制、宗地的形状、临街状况、临街深度、宗地土地利用强度等。

居住用地的影响因素包括:宗地距商业服务中心和城镇中心的距离、交通便捷度、基础设施完善度、公用服务设施完备度、环境质量优劣度、规划限制、宗地形状、面积、地质、宗地土地利用强度等。

工业用地的影响因素包括:交通便捷度、基础设施完善度、产业集聚规模、环境质量优劣度、规划限制、宗地形状、地质及地基承载力、宗地土地利用强度等。

②以级别为单位,调查各级别中正常市场交易价格的上限、下限值,分别以该价格同基准地价相减,得到上调或下调的最高值。在确定上调、下调幅度的情况下,内插修正值,将宗地地价修正幅度划分成五个档次。以基准地价为一般水平,其修正系数为零,在一般水平与上限价格之间,内插条件较优的修正系数,同时确定较优条件下的地价标准。在一般水平与下限价格之间,内插条件较劣的修正系数,同时确定较劣条件下的地价标准。计算公式参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③按优、较优、一般、较劣、劣确定各种地价标准下的因素修正系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所有影响因素标准,按此编制修正系数表。

(2)宗地地价修正体系的建立

应用级别基准地价测算宗地地价,需要建立宗地地价修正体系。宗地地价修正公式如下:

宗地地价=〔基准地价×容积率修正系数×期日修正系数×(1±区域、个别因素修正系数)×特殊因素修正系数±土地开发程度修正值〕×年期修正系数

各修正系数依据《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规定方法测算。

四、城镇土地等别更新调整和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

1、城镇土地等别更新调整

(1)原城镇土地等成果应用评价与检验

城镇土地等别更新调整主要是为城镇之间地价的衔接平衡提供依据。对原城镇土地分等成果开展综合评价,重点对分等结果的适用性进行评价,据此决定是否对城镇土地等别进行更新和调整。

城镇土地分等成果的评价,借鉴城镇土地分等成果验证方法,采用市场资料验证法进行。市场资料验证可采取土地市场交易资料、商品住宅交易资料两种方法。利用城镇主城区土地市场资料验证时,宜以涉及城镇数量最多的相应类型土地的总平均价格为主要依据。利用城镇商品住宅交易资料验证时,宜以商品住宅的总平均价格为依据。

各验证方法具体操作可参见《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8.3和附录D进行。

(2)分等技术程序

①建立影响城镇间土地等次的因素因子体系;

②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

③分析各因素因子的影响方式,建立评价标准;

④对各因素因子评价值进行标准化处理;

⑤计算各城镇总分值,初步划分土地等次;

⑥验证土地等次,制定分等基本方案,开展意见征求,调整并确定土地等次;

⑦编制土地分等成果图件、编写城镇土地分等技术报告;

⑧分等基础资料整理汇编。

2、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

地价监测点更新维护的基本要求是对原设监测点进行维护。原设

土地评估项目实施方案.doc

七、评估项目实施方案 郑州市市国土资源局为了规范本级协议土地出让和划拨土地宗地评估行为,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土地评估中介机构。我公司拟投标,为了规范入围后我公司参与的具体宗地评估项目的评估行为,按时、保质完成具体宗地评估业务,保证我公司出具的评估结果科学、合理,且符合郑州市和具体估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机构人员组织、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 我公司具备从事河南省范围内的土地评估业务的资质的机构,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土地划拨、企业改制等地价评估工作。另外,除了日常的宗地评估外,本公司还承担着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企业改制项目等,本公司目前已经充分掌握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房地产交易资料,对河南省土地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本公司具体负责该项目评估项目的负责人和土地估价师均是长期从事宗地地价评估的专职资深注册土地估价师,从事过大量土地出让、转让、划拨、企业改制项目的评估工作,不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对河南省,尤其是郑州市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土地划拨的有关政策、办理流程有充分的了解,完全有能力为委托方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根据项目特点,本公司拟安排公司总经理徐进兰为总负责人,孙建伟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协调具体评估工作。另抽调多名丰富经验的土地估价师成立两个项目小组,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详见

下表)。 项目实施主要人员情况 本公司宗地评估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CB/T1850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21号)、《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土地管理局第1号)及委托方提供的有关估价对象的资料(包括规划设计资料、宗地图及出让前置条件和配套保障性住房的文件、委托评估约定书等)受理业务,之后进入估价程序到完成估价报告,主要经过以下步骤: 1、明确评估的基本事项。内容主要包括估价对象(权属、用途、面积等)、估价目的、基准日、价格类型、估价日期等。 2、拟定估价作业计划; 3、收集资料,实地踏勘,分析整理相关资料,商讨估价技术方法; 4、选择合适的估价方法,确定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试算价格;

全国各地基准地价汇总解析

北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表 北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表 (美元计价) 单位:美元/平方米 地价 区类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费土地开发及其它费用 商业公寓住宅工业市政及四源小区建设 配套城镇拆迁费近郊区县 征地费远郊区县 征地费 (1) (1) (1) (1) (2) (3) (4) (5) (6) 一类400-680 380-580 250-340 40-70 68-100 20-50 740-980 20-56 - 二类300-400 280-380 200-250 30-40 68-100 20-50 740-980 20-56 - 三类250-300 230-280 125-200 25-30 68-100 20-50 740-980 20-56 - 四类190-250 180-230 100-250 20-25 68-100 20-50 740-980 20-56 - 五类125-190 125-180 75-100 15-20 68-100 20-50 740-980 20-56 - 六类65-125 65-125 50-75 10-15 68-100 20-50 740-980 20-56 10-23 七类50-65 40-65 20-50 5-10 68-100 20-50 740-980 20-56 10-23 八类10-50 10-40 8-20 4-5 68-100 20-50 - - 10-23 九类8-10 5-10 4-8 3-4 68-100 20-50 - - 10-23 十类5-8 4-5 3-4 2-3 68-100 20-50 - - 10-23 基准地价计算公式:(1)*容积率修正系数+[(2)+(3)]*容积率+(4)*调整系数+(5)或(6)=基准地价(每平方米用地)

基准地价工作方案

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实施方案

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这项工作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城区土地质量和利用状况,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准地价体系,从而推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合理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正常交易,为征收土地税费,制订土地利用计划、规划,发挥级差地租的经济杠杆作用提供依据,也为推行土地招标拍卖、整理储备、实行基准地价公示制度和基准地价平衡与更新制度奠定基础。 二、对象与范围 根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要求:土地定级估价的对象是“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土地”。土地定级估价应“以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整体为单位进行,城镇附近的独立工矿等用地也可一起进行评定”。本次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是以现状镇区的范围为基础,并考虑到城镇发展的趋势,确定本次工作的评估的范围。 三、基准地价内涵与期日 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在设定的土地开发程度和设定容积率条件下,对现状利用条件及现状开发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用地,分别评估在某一估价期日法定最高出让年期土地使用权的区域平均价格。 此次基准地价更新的基准日是2015年01月01日。 设定土地开发程度为商业、住宅用地平均为“六通一平”(宗地红线外通路、通电、通讯、通上水、通下水、通暖,宗地内场地平整),工业用地平均为“五通一平”(宗地红线外通路、通电、通讯、通上水、通下

水,宗地内场地平整)。 法定土地使用权最高出让年限为商业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 四、技术路线

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方案

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方案 篇一:XX年泉港基准地价工作方案(正) 泉港区XX年 基准地价修编工作方案 厦门均和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三月 泉港区XX年基准地价修编 工作方案 一、我司的作业优势 厦门均和房地产土地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福建省最高级别的大型综合性评估机构。公司拥有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土地估价资质》(全国执业、原A级)、财政部颁发的《资产评估资质》(全国执业)、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价格评估资质》、福建省房地产价格评估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甲级房地产价格评估资质》、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颁发的《二级房地产经纪资质》。并于XX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全国率先全面通过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估价国际认证的综合型国家级评估咨询机构。 公司现拥有60多名高素质的专业执业人员,其中:90%以上人员具有硕士、本科学位,70%以上人员具有中高级专

业技术职称。其中:国家注册房地产估价师25人,注册土地估价师21人,注册资产评估师11人,造价工程师6人,价格鉴证师5人。此外公司还拥有兼职评估师几十人,并拥有多名土建工程类、机械设备类、财务会计类、金融法律类专业资深人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形成一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工作团队。 在基准地价评估方面,公司先后参与泉州市泉港区、龙海市、晋江市基准地价地价修编工作;公司有多位估价师曾参与福建省多个地市的基准地价修编工作,且公司前后数次接触地价标准的应用,我司还专门成立基准地价工作小组,专职从事基准地价工作,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参与本次基准地价修编工作。 二、新一轮基准地价的特点 本轮基准地价修编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城镇土地级别的调整、基准地价的修编(包括地上和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两部分(必选),以及相 关专题的研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21010-XX),物权法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因此,研究制定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省九地市城

基准地价计算距离及用地级别划分方法

1 基础数据处理 1.1 基础数据矢量化 在ArcGIS中,根据已配准好的遥感图像进行数据矢量化处理,将道路(包括遥感图上看到的、规划的、实地调研出来的道路)、公用设施(小学、中学、幼儿园、医院、银行、公园)、基础设施(即五通)、公交站点、汽车站火车站、环境等一一标注在图上。其中道路为线状,公用设施除公园外其余为点状,公园为面状,基础设施为面状,公交站点为点状,车站为点状,环境为面状。在把各个要素标注在图上的过程中,将每一个要素进行编号,此编号即为外业调查过程中对每一个要素的编号,需一一对应,为后期链接打下基础。所有要素需建立各自图层,切忌数个要素混合在一个图层。保存备份。 附:MapGIS数据转ArcGIS数据方法。 很多时候拿到的基础数据是MapGIS格式的,如果直接用MapGIS中的数据转换转为ArcGIS很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在数据量不太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第一步,MapGIS主菜单中库管理—属性库管理,装入需要转的点/线/面文件,再导出为dbf格式; 第二步,依然利用MapGIS的文件转换,将文件转为shp。此时找到转好的shp文件,用excel打开其中的dbf文件,会发现属性丢失好多; 第三步,将第一步导出的dbf文件替换掉第二步的dbf文件。此时,数据全部转换完成,属性也不会出现丢失。 1.2 分值属性链接 所有基础数据处理好之后,就需要将每个要素已经算好的分值、作用半径、级别链接到ArcGIS属性表中从而继续进行下一步的计算。这里我们在ArcGIS中打开一个需要链接的图层,比如道路,右键,链接与移除,链接excel表,选择对应的字段,这里就是前面说到的为什么要有编号,而且还要一一对应,否则链接分值和属性就是错误的。链接好之后链接进来的excel数据是无法编辑的,而且关闭后再打开链接是会被移除的。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1、属性表左上角,添加字段,命名为excel表中的一个名称,浮点型/整型都可,不推荐使用文本。再使用字段计算器,等于前面链接好excel表的值,后面所有的excel都采用此方法,然后将excel移除即可;2、链接好后直接右键数据导出,导出为另外一个shp文件,这时会把所有的属性导出去,包括链接上的excel表数据,然后打开刚刚导出的shp数据,会发现所有的数据都在属性表里安静的躺着。 此时我们可以把一些不用的字段删除,如ID、车流量人流量、学生人数教师人数、门诊数量等等,以方便以后计算。 2 数据分析 2.1 数据栅格化 已经做好的数据是矢量化数据,而矢量化数据是无法自身带属性的,都是以属性表的形

新密基准地价技术方案

新密市市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技术方案 一、基准地价更新的目的与意义 新密市首次基准地价评估1996年完成,一直沿用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用地状况变化和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土地级别发生了较大变化,原评估基准地价与现状有较大偏差。同时,基准地价是城市土地市场的指导性价格,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重要手段,基准地价是否科学、价格水平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城镇发展的客观水平,直接影响新密市的经济发展,在不明了土地价格种类、表现形式、作用途径和内在关系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指导土地市场的正确决策。为了加强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管理,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开展新密市市区土地价格调查,更新基准地价,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基准地价更新调查的内容 (一)定级资料收集与处理 商服繁华程度资料收集与调查: ①商业服务业中心的数量、位置、范围 ②商服中心的商店总数、经营项目、营业额、利润额、占地面积、营业面积等; ③商业功能种类数,商服中心功能完备率、专业商店数及商服建筑物的建筑密度及楼层数等数据。 ④依据资料收集情况,对各商服中心进行实地补充或全面调查。 2.交通条件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①与道路状况有关的道路网分布、道路类型、级别标准、车流量、道路长度及宽度等数据;

②与公共交通状况有关的公交线路、站点分布、车流量及停靠次数等; ③与城镇间交通状况有关的交通类型 、设施规模及分布等。 ④依据资料收集情况对道路类型、宽度及车流量等按断面做补充调查,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路段做断面,实地量测道路宽度,确定道路所属类型,测定在规定时段内此断面的车流量。 3.基本设施状况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基本设施包括电力、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电讯等基础设施和中小学、医院、诊所、体育场馆、文化馆(活动中心)、影剧院、邮局等公用服务设施。 ①基础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等状况; ②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规模、级别等; ③基础设施的保证率、持续率和可靠率及区域服务的优劣。 ④公用服务设施类型、数量、分布等; ⑤公用服务设施的技术水平、规模、级别、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等; ⑥实地进行补充或全面调查。 4.环境条件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①类污染状况、分布状况和环境质量指数等环境评价资料等; ②地形、地质、水文和气候等条件; ③公园、绿地的位置、面积; ④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的优劣。 ⑤实地对环境条件资料进行补充调查。 5.社会、历史及人口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资料收集范围包括人口总数、行政区划、城镇发展过程等。 6.城镇规划资料

X市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

XX市XXX镇、XX镇、XX镇、XX镇、XX镇、XXX镇、XXX镇城镇基准地价 技术方案与工作流程 XXXXXXXXXX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0月16日

目录 一、项目区概况 (1) (一)XX市概况 (1) (二)项目区概况 (2) (三)经济发展水平 (4) 二、基准地价范围 (8) 三、工作任务 (8) 四、工作和技术依据 (9) 五、项目开展时间计划安排及工作流程 (11) 六、技术路线 (12) (一)土地定级 (12) (二)基准地价评估 (12) 七、技术操作流程和方法 (13) (一)外业资料调查 (13) (二)土地定级的技术程序与方法 (16) (三)基准地价评估的技术程序与方法 (17) 八、项目质量保障措施 (18) (一)领导组织保障 (18) (二)本单位工作保障措施 (18) (三)质量保证体系及后续服务保障措施 (19) 九、项目完成后提交成果内容 (20) (一)文字成果 (20) (二)图件成果 (20) (三)表格成果 (21) (四)项目原始资料及中间成果 (21)

一、项目区概况 (一)XX市概况 XX市属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市区北郊,与德阳市什邡、广汉交界,与成都市新都、郫县、都江堰接壤,与阿坝汶川、茂县为邻。1993年12月撤县设市。XX城区距离成都市区19公里,素有“蜀汉名区”、“天府金盆”美誉,人口80.53万人,面积1421平方公里。 1 、自然地理: XX境内地貌类型大体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盆地北部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XX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有国家级白水河森林保护区,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动植物,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7℃,森林覆盖率50.1%,全年空气质量合格天数在9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2.3%,社会治安良好,是成都近郊重要的生态宜居城市。 2 、经济发展: XX紧紧围绕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重大部署,深入推进“四二一一”发展战略,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09亿元,同比增长1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6亿元,同比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2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195.8亿元,同比增长1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29元,同比增长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93元,同比增长

基准地价和地价

1、基准地价和地价的定义及内容 1.1、《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 P26 5.5.5.1 基准地价 中国各城镇按土地的不同区段、不同用途和不同等级评估和测算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5.5.1 地价 土地价格 1.2、《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01) P80 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现状利用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土地,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确定的某一估价期日上法定最高年期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土地价格:是指土地的购买价格,是土地未来年期纯收益(地租)的资本化。土地使用权价格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现值总和。 1.3、广东省地价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46号 1998年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土地价格包括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出让底价和交易地价。 基准地价是城镇不同级别、不同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单位面积平均价格。 标定地价是地产市场正常供求关系和正常经营管理条件下具体宗地的价格。 出让底价是政府根据正常市场状况下地块应达到的地价水平而确定的某一地块出让时的最低控制价格。 交易地价是土地使用权转让双方,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市场中实际达成的成交价格。

基准地价是政府对城镇各级土地或均质地域及其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是各用途土地的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对应的使用年期为各用途土地的法定最高出让年限,由政府组织或委托评估,评估结果须经政府认可。 2、基准地价和地价的区别 2.1、土地基准价和每宗地的成交价格是不一样的,基准地价反映的是一个地区中长期的趋势,是更长时间的变化,所以价格相对低。这是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2.2、基准地价是大面积评估的区域平均地价,标定地价、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则是具体到宗地或地块的地价,亦称宗地地价; 2.3、基准地价以考虑宏观区域因素为主,标定地价和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则还考虑地价的微观区位因素,其地价更为接近市场交易地价。 2.4、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主要是根据土地出让年限、用途、地产市场行情、出让双方的心态和投机因素等确定的待出让宗地(含成片出让土地)的地价,即指土地使用权出让前政府控制的最低标价; 标定地价则是根据宗地的形状、大小、容积率及其他微观区位条件,参照土地级别或地段的基准地价水平进行修正,或用其他方法评估的一定时期内的宗地的评估地价; 标定地价是政府认定并公开的地价,而出让底价则是不公开的地价。 3、土地定价的依据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 18508-2001) 3.1、6.3 商业金融业用地宗地价格评估

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实施方案-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doc.doc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陕西省城镇基准地价更新和调整技术指南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二○○七年十月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作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技术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工作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镇土地级别更新和调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作底图及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级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定级技术程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定级因素因子的选择和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定级资料调查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定级因素因子量化的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定级单元的划分和分值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土地级别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土地级别确定及面积量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土地级别范围及分布规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镇基准地价更新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技术途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准地价的表现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准地价内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准地价报告

基准地价调查技术报告 基准地价是指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在设定的土地开发程度和设定容积率下,对现状利用条件及开发条件下不同级别或不同均质地域的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在某一估价期日法定最高年限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一、基准地价的评估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准备工作:主要有编写基准地价评估任务书,制定基准地价调查表和工作表、准备工作底图,确定基准地价评估区域。 (二)、土地调查与整理: 1、资料调查与整理: (1)土地定级成果资料:包括土地级别图、土地定级报告、土地估价定级成果的资料。 (2)土地利用收益资料:包括土地利用效益资料,资金利用效益资料,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劳动力标准等。 (3)地租、地价资料: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资料,土地征用补偿,安置补助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资料,以地换房资料,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房屋拆迁标准等。 (4)影响地价的因素资料:有一般因素、区域因素、个别因素。 (5)其他资料:历史地价资料,土地开发经营的政策法规、条例、规定,有关土地房屋的税收种类,税率等,城镇规划有关资料。 2、资料调查的一般要求: (1)调查、收集到有关的地价资料按实地工作位置标注到地图上。 (2)调查以土地级别或均质地域为单位进行(本次实习以上庄村、前庄村为一均质地域)。 (3)样本抽查采用分类不等比调查。 (4)样本要有代表性。 (5)样本分布要均匀。 (6)调查样本每级应不少于30个。 (7)所选样本能同时获得地价利用或利用收益和相对应的土地条件资料。 (8)土地利用收益资料应不少于近期两年的数据。

(9)以人民币为单位,准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0)调查资料必须填入相应的调查表格或记录手簿。 3、样本资料整理: (1)样本剔除,剔除不符合本次实习要求的资料。 (2)样本资料归类。 (三)基准地价评估: 1、利用级差收益侧算法。 2、利用土地交易资料估算基准地价。 (四)基准地价确定: 1、以一种方法测算城镇基准地价的,用该种方法确定该均质地域范围内的商业、住宅、工业用途的基准地价为城镇基准地价。 2、以两种方法测算城镇用途基准地价的,应以均质地域为单位,用不同的测算结果,根据当地土地市场和地价水平确定。 3、以两种以上方法测算的,根据不同方法的评估结果,土地市场状况等。以其中最符合市场行情的一种方法结果为标准。 (五)编制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表采用替代原理,建立基准地价,宗地地价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编制出基准地价在不同因素条件下修正为宗地地价的系数体系。 (六)成果检验: 对测定的成果按《规程》或本地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验收。 二、调查结果报告: 经过我们第四组全体成员对调查区域的调查,结合本地情况和具体的实际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土地地价和相关情况: 该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我组主要调查的是上庄村和前庄村。该区域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平均人均耕地为0.38亩。该区主要进行集约型农业生产,大部分耕地用于蔬菜生产。1997年市政府对该区进行土地征用,以6.9万元/亩的价格进行耕地补偿。2005年后又进行第二次土地征用,耕地补偿为14.8万元/亩,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为649元/㎡。实行以房换房的拆迁

基准地价测算公式-因素修正系数

附件3 北京市基准地价因素修正系数说明表 (商业) 注: 1.商业繁华度指距商业中心的距离、商业设施的种类规模与集聚程度、经营类别、客流的数量与质量。 2.交通便捷度指公交条件、距火车站等交通疏散中心距离、区域道路密集程度。 3.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指周边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 4.临街宽度和深度指临街宽度和深度对商业经营的影响。 5.临街道路状况指临街道路类型、级别、人行道宽度和交通管制。 6.宗地形状及可利用程度指宗地形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 7.基础设施状况指水、电、热、通讯等各种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程度。

北京市基准地价因素修正系数说明表 (综合) 注: 1.办公集聚程度指办公设施的种类规模与集聚程度、距政府管理职能部门的距离。 2.交通便捷度指公交条件、距火车站等交通疏散中心距离、区域道路密集程度。 3.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指周边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 4.临街宽度和深度指临街宽度和深度对商业经营的影响。 5.临街道路状况指临街道路类型、级别、人行道宽度和交通管制。 6.宗地形状及可利用程度指宗地形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 7.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状况指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程度。

北京市基准地价因素修正系数说明表 (居住) 单位:% 注: 1.居住社区成熟度指区域居住用地比例、居住小区规模和社区发展完善程度。 2.交通便捷度指公交条件、距火车站等交通疏散中心距离、区域道路密集程度。 3.区域土地利用方向指周边土地利用方向的一致性。 4.临路状况指临街道路类型、级别和交通管制。 5.宗地形状及可利用程度指宗地形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程度。 6.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状况指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程度。 7.自然和人文环境状况指学校数目和类型;文体休闲设施状况;居民素质;景观;噪音、空气和水体污染及危险设施或污染源的 临近程度。 8.与商业中心的接近程度指与各种规模商业中心的距离和相互通达状况。

市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技术报告

章丘市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技术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1城市概况 (1) 1.2章丘市土地市场状况 (5) 1.3本次基准地价更新的背景 (6) 1.4总体要求 (6) 1.5主要依据 (7) 1.6工作内容 (7) 1.7更新的基本原则 (8) 1.8技术路线 (9) 1.9提交成果 (10) 1.10工作程序 (10) 1.11技术方法 (11) 第二部分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 2.1土地级别更新 (13) 2.2城区基准地价更新 (28) 2.3城区基准地价修正系数体系更新 (43) 第三部分乡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 3.1土地级别更新 (58) 3.1.1圣井办事处驻地土地级别更新 (58) 3.1.1.1定级因素及权重 (58) 3.1.1.2定级因素分值计算 (58) 3.1.1.3土地级别划分 (63) 3.1.2其他乡镇土地级别更新 (63) 3.2基准地价的评估 (64) 3.3基准地价修正体系 (65) 第四部分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应用 4.1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应用 (73) 4.2应用基准地价应注意的问题 (73)

第一部分概述 1.1城市概况 1.1.1地理位置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北,黄河南岸。西邻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相望,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50-500米,处中纬度,东经117°1′-117°35′,北纬36°25′-37°09′。至2006年底,全市共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035个自然村,人口99.9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8万人。 1.1.2历史沿革 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西部为谭国(都城今龙山镇城子崖)。战国属齐。秦属济北郡。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县称阳丘(治今绣惠镇回村)。东汉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猇县、菅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土鼓县并入东朝阳县。南北朝宋时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为章丘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州济南郡。宋、金属济南府。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明、清属济南府。民国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属济南府。1945年8月划章丘西北部、历城县东部为章历县,其余为章丘县,属泰山专区。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属泰安专区。1958年8月县治迁明水,11月属济南市。1961年5月归泰安专区。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山东省辖,济南市代管)。 1.1.3自然条件 1.1.3.1地势、地貌 章丘市地处泰沂山脉北麓与黄河之间。自南而北为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0.8%、25.9%、43.3%。在地质构造上,南部属鲁西隆起,北部属济阳凹陷。地质构造形式普遍为单斜岩,以块断为主,褶皱少见,岩层走向北西60°,倾向北东30°,倾角7°-13°。 1.1.3.2气候、水文 市域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中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雪少干冷。历年平均日照2647.6小时,平均气温为12.8℃。降雨量多年平均为600.8毫米,平均无霜期为192天。 河流大部属小清河水系,东南部少数属大汶河水系。共有河流7条,其中外流河2条:黄河,为西北界河,西南东北流向,境内长度27.08公里;小清河,位于西北部,西南东北流向,境内长度18.8公里,流域面积1651.6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7.77亿立方米。内陆河4条:绣江河,源于明水百脉泉,境内长32.8公里,流域面积667.9平方公里;西巴漏河,在中南部,南北流向,属季节河,境内长68.8公里;东巴漏河,在东南部,东南西北流向,属季节河,境内长34.4公里;漯河,境内长28公里。 湖泊有白云湖,位于西北部白云湖镇,总面积17.4平方公里,水面积7.5平方公里,水深1~3米。芽庄湖,总面积5.38平方公里,水面积2.17平方公里,水深1.9米,最深处2.4米。 1.1.4社会经济 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19.3%;第二产业增加值141.9亿元,增长24.5%;第三产业增加值89.1亿元,增长20.4%。三次产业结构为13.4:53.2:3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769元,增长21.9%。 2006年完成税收1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实现利税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实现利润24.8

北京市基准地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 京政发〔2002〕3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全国城市基准地价更新与平衡工作的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管理,规范和培育房地产市场,市国土房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对1993年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进行了调整更新。现将《北京市基准地价表》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调整的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以下简称基准地价)是在1993年本市基准地价的基础上,以近期市场资料为依据,采用分类定级方法确定的各类土地基准价格。 二、基准地价一般由市政府每2年至3年调整一次。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市政府也可适时进行调整。市国土房管局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局部地区的基准地价级别进行调整。 三、本次基准地价更新成果除本通知印发的基准地价表及使用说明、基准地价级别范围外,还包括的应用方法、修正系数表、基准地价级别示意图等文件材料,由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公布实施。 四、宗地出让、转让价格需参照基准地价,按照规定的程序,使用合理的评估方法确定。其中,出让价格须经国土房管部门审核后确定。 五、本通知自2002年12月10日起施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北京市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的通知》(京政发〔1993〕34号)同时废止。施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国土房管局负责协调解决。 二〇〇二年十二月四日

附件一:应用2002年北京市基准地价测算宗地价格方法 (一)宗地价格的类型及计算公式 根据基准地价测算的宗地价格可分为宗地楼面熟地价、宗地地面熟地价、宗地楼面毛地价、宗地地面毛地价等四种类型。1.商业、综合、居住用地 (1)宗地楼面熟地价、宗地地面熟地价计算公式 宗地楼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宗地地面熟地价=适用的基准地价(楼面熟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2)宗地楼面毛地价、宗地地面毛地价计算公式 ①当宗地容积率≥级别平均容积率时: 宗地楼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 宗地地面毛地价=适用的楼面毛地价?期日修正系数?年期修正系数?因素修正系数?宗地容积率 ②当宗地容积率<级别平均容积率时: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 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是采用替代原理,建立基准地价、宗地地价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编制出基准地价在不同因素条件下修正为宗地地价的系数体系,以便能在宗地条件调查的基础上,按对应的修正系数,快速、高效、及时地评估出宗地地价。 一、基准地价修正幅度值的计算 以土地级别为单位,以各级别中最高、最低定级因素总分值所对应的单元地价作为上、下限值,分别与相应级别的基准地价相减,得到上调或下调的最高值。计算公式如下: 上调幅度计算公式: F1=[(I nh—I ib)/I ib]×100% (10-1)下调幅度计算公式: F2=[(I nb—I nl)/I ib]×100% (10-2)式中:F1 --基准地价上调最大幅度; F2 --基准地价下调最大幅度; I ib --级别基准地价; I nh --级别单元总分上限值所对应的地价; I nl --级别单元总分下限值所对应的地价。 根据前述确定的单元总分值、基准地价评估结果及其关系模型,按公式9-1、9-2可以计算出各类各级基准地价修正幅度值。结果见表10-4、10-5、10-6。 表10-4 商业用地基准地价最大上调、下调幅度计算表

表10-5 住宅用地基准地价最大上调、下调幅度计算表 6 工业用地基准地价最大上调、下调幅度计算表 表10- 二、因素修正系数值的计算及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的编制 (一)因素修正系数值计算 根据确定的影响各类用地价格的因素及其权重值,采用下式计算各因素的修正值: F1i=F1×W i(10-3) F2i=F2×W i(10-4)

式中:F1i—某一因素的上调幅度;F2i—某一因素的下调幅度; F1—基准地价上调幅度;F2—基准地价下调幅度; W i—某一因素对宗地地价的影响权重。 (二)因素修正系数及指标说明表的编制 根据基准地价修正幅度的计算结果,在按公式10-3、10-4计算因素修正幅度值的基础上,按优、较优、一般、较劣、劣等5个层次设定修正幅度值,分地类按级别编制修正系数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影响因素修正系数条件指标表。因素修正系数指标说明表是对各层次的修正系数对应的地价影响因素状态条件所做的描述,通常以在一定区域或土地级别范围内地价影响因素的最佳状态指标、平均状态指标、最差状态指标分别对应着优、一般、劣等层次的修正系数。利用土地定级中各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在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影响因素修正系数条件指标表,结果见表10-7~36。 表10-7 I级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

土地评估技术服务方案

技术服务方案 (招标单位名称)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土地评估服务单位。我公司拟投标,为了规范入围后我公司参与的具体宗地评估项目的评估行为,按时、保质完成具体宗地评估业务,保证我公司出具的评估结果科学、合理,且符合云南省、曲靖市相关要求,结合曲靖市土地收储中心估价对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公司情况简介 我公司具备从事全国范围内的土地评估业务的资质的 机构,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土地划拨、企业改制等地价评估工作,目前已经充分掌握了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房地产交易资料,对云南省土地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规律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本公司具体负责该项目评估项目的负责人和土地估价 师均是长期从事宗地地价评估的专职资深注册土地估价师,从事过大量土地出让、转让、划拨、企业改制项目的评估工作,不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对XX省,尤其是XXX、XXX、XXX涉及土地出让、转让、土地划拨的有关政策、办理流程有充分的了解,完全有能力为委托方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二、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成立项目小组,明确评估人员、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 根据项目特点,本公司拟安排公司评估副经理XXX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协调具体评估工作。另抽调多名丰富经验的土地估价师成立项目小组,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详见下表)。 项目实施主要人员情况 本公司宗地评估项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CB/T1850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21号)、《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土地管理局第1号)及委托方提供的有关估价对象的资料(包括规划设计资料、宗地图及出让前置条件和配套保障性住房的文件、委托评估约定书等)受理业务,之后进入估价程序到完成估

基准地价法

基准地价修正法(land datum value method)是我国土地估价中重要的应用估价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城镇基准地价和基准地价修正系数等评估成果,按照替代原理,将待估宗地的区域条件和个别条件等与其所处区域的平均条件相比较,并对照修正系数表选取相应的修正系数对基准地价进行修正,从而求取待估宗地在估价基准日价格的一种估价方法。 基本公式:利用级别或区域基准地价评估宗地地价时,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通过对待估宗地地价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宗地地价修正系数,对各城镇已公布的同类用途同级或同一区域土地基准地价进行修正,估算待估宗地客观价格的方法。其基本公式如下: V=V1b×(1±∑Ki) ×Kj 式中:V:土地价格 V1b:某一用途土地在某一土地级上的基准地价 ∑Ki:宗地地价修正系数 Kj:估价期日、容积率、土地使用年期等其它修正系数 基准地价是指在宗地估价的基础上,评估出的各个级别或各个区域土地的平均价格。它包括城镇用地基准地价和农用地基准地价。 运用基准地价修正法估价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搜集有关基准地价的资料;确定估价对象所处地段的基准地价;进行交易日期修正;进行区域因素修正;进行个别因素修正;求出估价对象宗地价格。 修正程序 a.收集有关基准地价资料;

b.确定待估宗地所处级别(区域)的同类用途基准地价; c.分析待估宗地的地价影响因素,编制待估宗地地价影响因素条件说明表; d.依据宗地地价影响因素指标说明表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表 ,确定待估宗地地价修正系数; e.进行估价期日、容积率、土地使用年期等其它修正; f.求出待估宗地地价。 1.确定基准地价 (1)确定基准地价 根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局公布的陇西县基准地价报告,待估宗地属于陇西县1级工业用地,基准地价374元/㎡。 (2)确定修正系数 A.期日修正系数(k1)的确定 陇西县基准地价估价基准日为2007年,本次评估基准日为2018年3月31日,根据当地土地供求关系与企业发展状况,在待估宗地地段内,地价有一定上升,需进行期日修正。 经测算,地价指数k1=1.67 (3)土地使用年限修正系数(k2)的确定 由于陇西县基准地价为法定最高使用年限50年,而待估宗地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为47年。年期修正系数k2=0.94 (4)容积率修正 待估房地产的容积率=18968/41845.8=0.453 根据容积率修正系

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

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 颁布机关: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法规来源: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颁布文号:深规土〔2013〕12号范围级别:地市级实施状态:有效 公布时间:2013-01-08 实施时间:废止时间: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的通知文号:深规土〔2013〕12号 各有关单位: 《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已经市政府五届七十四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2013年1月8日 深圳市宗地地价测算规则(试行) 第一条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范我市地价测算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进行的宗地地价测算。 第三条本规则所称基准地价,是按照商业、办公、住宅、工业等四种用途,土地使用年限按商业40年、办公40年、住宅70年、工业30年,在设定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开发条件下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 我市基准地价主要适用于招拍挂出让产业用地底价确定及经批准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的行政划拨用地、历史用地、国有企业改制用地的地价测算。 第四条基于基准地价标准及其修正体系的宗地地价按照以下公式测算: 宗地地价=∑基准地价×建筑面积×适用类型修正系数-土地开发程度扣减项 第五条宗地地价涉及修正系数的,按照以下规则测算: (一)基准地价修正系数包括建筑类型、土地使用期限、容积率、产业发展导向、地下空间、商业楼层、临时及短期利用修正系数。具体修正数值按照本规则附表1、2、3、4、5、6、7、8执行,不涉及或不符合上述修正项的,缺省修正系数为1。 (二)涉及产业发展导向地价修正的,产业主管部门依据《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出具产业分类的证明文件。宗地地价按各分项用途的基准地价标准测算,并按对应的产业发展导向修正系数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