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职业病防治法》知识培训汇总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试题 (1)

2023年《职业病防治法》培训试题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2分)1.《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
A. 安全生产B. 劳动保护C. 预防控制(正确答案)D. 保护健康2.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正确答案)B. 分类管理,综合管理C. 行业自律,职工参与D. 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3.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下列关于职业病诊断条件中,不作为界定法定职业病基本条件的是()。
A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B 、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C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D 、接触职业危害因素 5 年以上(正确答案)4. 2013 年 12 月 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 4 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等职业病共 10 类 132种。
其中,在职业性尘肺病发病人数中,占前两位的疾病是()。
A 、矽肺、炭黑尘肺、B 、煤工尘肺、水泥尘肺C 、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D 、矽肺、煤工尘肺(正确答案)5.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A. 技术B. 技能C. 安全D. 职业卫生(正确答案)6.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各类职业危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
A. 触电、窒息B.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C. 噪声、辐射(正确答案)D. 窒息、高温7.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危害劳动者健康、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下列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属于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是()。
A .电焊作业产生的烟尘B .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C .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D .使用不合理的工具(正确答案)8.企业生产经营性活动的职业有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以及生产环境。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2023-11-10•职业病概述•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防护•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职业病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常见职业病的症状与危害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等,由接触致病微生物引起。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噪声聋、手臂振动病等,由长时间接触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引起。
因接触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铀、镭等,可能导致皮肤损伤、血液疾病等。
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0302010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概述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职业病诊断机构当事人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并提交相关资料。
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鉴定程序0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01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划分0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03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粉尘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危害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甲苯等,可导致中毒、过敏、烧伤等多种伤害。
总结词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多样,需关注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
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服、眼镜等;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化学物质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物理因素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生物因素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总结词生物因素类职业病以传染病为主,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防疫措施。
危害接触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导致传染病传播。
防护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04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防护职业健康监护概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0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0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03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定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与应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应用05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某水泥厂粉尘危害案例分析总结词某水泥厂因未能有效控制粉尘危害,导致工人患上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最新版-2024鲜版

加强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公众 对职业病的认知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 关注和支持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
2024/3/27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31
2024/3/27
鼓励和支持职业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职业病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不断进步。
14
04
诊断鉴定与治疗康复 流程
2024/3/27
15
诊断鉴定机构及程序
诊断机构
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确 保诊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01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2024/3/27
02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
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03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职业病防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03
如中暑、减压病等。
8
常见职业病类型与危害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如职业性皮肤病、布鲁氏菌病等。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如噪声聋、铬鼻病等。
2024/3/27
职业性眼病
如电光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等。
职业性肿瘤
如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等。
9
职业病诊断标准及程序
诊断标准
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应当 综合分析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 调查与评价、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2024年职业病危害防治培训

我国职业病发情情况的主要特点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是每年的4月份 最后一个星期,2021年4月25日—5月1日。 今年是我们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 传周。 主题为:“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
高群发性
福建仙游县、广西马山县、贵州施秉县、甘肃古浪县、 江西修水县、辽宁朝阳市、安徽凤阳县等多起尘肺病群 发事件,一次性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患病,情况严重
2024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
要职业 不要职业病
主题:坚持预防为主,守护职业健康
目录
CONTENT
1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2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3 职业病现状、典型案例 4 职业病预防和控制
01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一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近年 新发病例数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专家估计我国每 年实际发生的职业病要大于报告数量。
第二章
职业病现状 典型案例
第二章:我国职业病现状
对大多数工作者而言,要经历: 工作≥30年 劳动≥9000天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是每年的4月份 最后一个星期,2021年4月25日—5月1日。 今年是我们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 传周。 主题为:“一切为了劳动者健康”
上班≥80000小时
工作时拿命挣钱,退休后拿钱买命
按其来源分类:
生产工艺过程 中产生的危害
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 危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 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有: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如铅、苯、 汞、氯、一氧化碳等;
2024年度新《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用人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 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 查,并承担相关费用。
17
05
职业病防治监管与法律责 任
2024/3/24
18
职业病防治监管体制与职责
2024/3/24
国家级职业病防治监管机构
01
负责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标准和监管规范,监督指导全国职
业病防治工作。
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
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职 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 强职业病防治意识。
通过培训,促进相关单位建立健全职 业病防治制度和措施,加强职业病防 治监管,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职业病的 危害、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基本知 识,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
分类
根据危害因素的来源和性质,职业病 可分为尘肺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 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以 及职业性肿瘤等。
2024/3/24
8
职业病防治原则和策略
防治原则
新《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调从源头控制 职业病危害,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与管理
2024/3/24
01
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用人单位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申报内容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强度)、接触人数
、防护措施等情况。
02
建立职业病危害档案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档案,如实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浓度(强度)、接触人数、防护措施、检测结果、评价报告等情况,并
《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已打印)

《职业病防治法》基础知识(一)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何时施行的?答:2002年5月1日。
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由具备资质认证的什么机构进行?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3.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什么?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是什么?答:分类管理,综合管理。
5.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金额的罚款?答: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6.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怎样的工作环境,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7.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何时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答: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
8.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未按照规定提供中文说明书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多少金额的罚款?答: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9. 职业病诊断标准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由什么部门制定?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10. 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发现职业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答: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11.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哪个部门承担?答:用人单位。
12. 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擅自开工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金额的罚款?答:十万元以上五十万以下。
13.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申请和有关资料之日起多长时间内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答:三十日。
14.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作何种处理?答: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15.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什么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答: 可行性论证阶段。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总结范文5篇

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总结范文5篇篇1一、培训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兴起,职业病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我们组织了一次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旨在向参与者介绍职业病的基本概念、防治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等内容,以提高其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二、培训内容与方法本次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职业病诊断与治疗、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
我们还邀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职业病防治知识。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参与者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大家对职业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了解了职业病对个人健康和企业发展的危害。
同时,大家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方法,如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互动交流环节,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职业病防治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虽然本次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参与者对职业病防治法规了解不够深入,部分企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二是企业应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三是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职业病防治法培训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广大劳动者对职业病的重视程度。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企业履行职业病防治责任。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相信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做出积极贡献!篇2一、培训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崛起,职业病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培训

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意识
01 组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02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深入了解职业病防治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 用。
02 加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其 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对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
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进行记录和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与执行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等职业卫 生管理制度。
落实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要求
职业病诊断和鉴定应当科学、公正、及时、便民,保护劳动 者合法权益。
劳动者寻求救济的途径和方式
0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职业病防治发生劳动争议, 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调解不成或者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02 行政复议或诉讼
劳动者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职业病 防治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 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核心内容
该法规定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用人单位的职 业病防治责任、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职业病诊 断和鉴定制度、职业病病人的保障措施以及监督检查和 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 业病防治水平;劳动者享有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 权利,享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 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第五十三条)
职业病防治法有关当事方法律关系
劳动者
政府监管部门
全面负 责职业病防治 主张健 康权利
用人单位
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旧版条文)
变化之四
法规处罚力度加大
❖ 新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大了对企业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惩处 力度,将监管中心移交到了更具执行力的安监局,并同时强 调工会对企业职业病防治的监督调解义务。
☆处罚金额提升:
❖ 第六十三条中,将以前的“二万元以下”修改为“十万元以 下”。
二款) ❖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
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第十四条 ) ❖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并
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第二十二条) ❖ 曾从事职业病危害岗位的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需无条件提供职业健康
❖ 作业场所危害监测评价、危害警示标志、危害控制措施
作业管理制度
❖原材料和设备使用管理、内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劳保用品发放使用制度 劳动者健康监护制度
❖ 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健康体检规定 ❖ 紧急情况下应急体检规定
本企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噪音 ❖氨 ❖ 臭氧 ❖ 硫化氢 ❖ 腐蚀酸类 ❖ 甲醛 ❖ 有机溶剂——油墨丁酮 ❖ 铬、硒 ❖ 沼气中毒 ❖ 电焊作业 ❖ 粉尘
❖ ……
哪些生产环 节存在?
如何防范职业病危害
❖ 控制源头
“三同时”、“四新”评审,从工艺设计、设备 选型、原料选择等方面减少危害健康的因素产生
❖ 过程控制
正确有效使用防护装备措施
❖ 人员管理
落实培训、职业健康监控
讨论: 如何处理员工有关职业病问题投诉
❖ 调查取证
❖ 辨识危害
工伤与职业病的关系 相应处理方法
❖ 杜绝再
❖ 某新招聘员工曾有过5年在水泥厂球磨工序的工作 经历,到本单位应聘时,并未对此段工作经历进 行说明。部门负责招聘的主管在培训交流过程中, 略感该员工谈吐略显迟缓,但并未提出异议。结 束培训后,部门安排此员工到包装工序从事包装 机操作(岗位实测噪音为80分贝)。此岗位定期 配发的耳塞,但没有对配发情况进行相关记录, 员工上岗作业前也未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 1年 后,该员工反映听力下降,感觉耳鸣。向单位安 全管理部门投诉,要求进行职业病检查。
变化之一
政府部门监管职能调整
卫生行政部门 监督+管理+标准制订
+诊断+监测+审批
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
监督+管理+审批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工伤保险
卫生行政部门 诊断+监测+标准制订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工伤保险
变化之二
责任主体转向企业
❖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第六条) ❖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第八十八条第
物理因素职业病 (5种)
生物因素职业病 (3种)
职业性皮肤病 (8种)
职业性眼病 (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职业性肿瘤 (8种)
其他职业病 (5种)
如何识别职业病
❖ 职业病——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 强度和时间超过人体的代偿功能,造成机体 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 象。
❖ 三级预防:即对已发生的职业病患者进 行治疗,促进康复,防止并发症和病情进 一步恶化。
建设项目管理
可行性论证
初步设计
职业危害预评价
职业危害严重 的项目
施工
三同时
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业主
政府监管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 主要内容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卫生责任制 职业危害登记申报制度 作业场所危害控制制度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
变化之三
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
❖ 用人单位拒绝(无法)提供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 及证据的,将承担不利后果。(第四十九条、五十条)
❖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应 当诊断为职业病。(第四十七条)
☆ “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二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 12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11年12月31日
❖ 第六十四条中,将以前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修改为 “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 第七十条中,将以前的“三十万元以下”修改为“五十万 元以下”。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即最大限度减少乃至 消除职业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危害,如改变 工艺,改进生产过程等;
❖ 二级预防:为通过职业性健康体检,尽 早发现职业病人,及时予以处理;
2012年版《职业病防治法》知 识培训
什么是职业病?
❖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 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
2002年版《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共有10大类、
115种:
尘肺病
(13种)
放射性因素职业病(11种)
职业中毒 (56种)
❖ 特点:
慢性 渐变 不可逆
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
置放射防护条例
尘肺病防治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 所劳动保护条例
配套规章: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建设项目管理 危害项目申报 健康监护管理 工作场所管理 作业管理 ……
规范行政执法
事故处理 卫生监督程序 行政处罚办法 ……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技术规范
服务机构认证 职业病诊断鉴定 危害评价规范 ……
标准管理办法 职业病分类 危害因素分类 建设设计 职业接触限值 放射防护 检验方法 听力保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