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常见保健推拿方法

合集下载

中医推拿养生法—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

中医推拿养生法—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二、按法
1.操作:用手指或手掌在治疗部位逐渐用力,由浅 而深反复按压治疗部位。
(1)指按法:拇指伸直,用指腹着力于治疗部 位,其余四指张开起到支撑助力的作用,逐渐 用力按压,由轻到重。由于指按法接触面小, 刺激的力量以有酸胀的感觉为宜。如单手指力 不足,可用双手拇指叠加垂直用力下压。本法 多用于穴位的按摩。
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 1 说出揉法的操作要领? 2 推法操作有哪几种?
思考题
1.操作:用拇指端或拇指或食指第一指间关节 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向下按压。由于 该手法接触面小,力量集中而深透,可起到类 似针刺的效果,故临床又称为“指针法”。
2.要领:取穴要准,操作时用力的方向要垂 直向下,逐渐加力,治疗部位要有强烈的 酸麻胀痛的得气感。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四、拿法
1.操作: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将治疗部位 内收提起,并作揉捏动作。可分为二指拿法、三指 拿法、四指拿法和五指拿法。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六、拍法
1.操作:五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前 臂主动用力,在体表治疗部位进行有节奏、 有弹性的拍击。
2.要领:操作时要求用力适中,动作连续 ,拍击时要有节奏和反弹感,不要停顿, 不能用暴力,可单手或双手交替进行。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七、摩法
1.操作:用手掌面或手指指腹在体表做环形摩动。摩 法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方法,分为指摩法和掌 摩法。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八、推法
(2)掌推法:用手掌根部着力,腕关节略 背伸,以前臂主动用力推进。如需增大压 力时,可用双手掌重叠推进。
推拿养生的作常用 手法
八、推法
(3)拳推法:手握实拳,以拳心面或食指、中 指、无名指、小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突起部着力 ,向一定方向推进。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全解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全解

按摩手法完整技术全解第一节、保健按摩基本手法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按各种特定的技术和规范化动作,在宾客体表进行操作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的一种技巧,称为按摩手法。

手法是按摩强身的主要手段,其熟练程度及适当地应用,对治疗和保健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要提高保健和治疗效果,在适当的穴位或部位上运用相宜的手法,是按摩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从而达到深透的目的。

所谓“柔和”是指动作要稳、柔、灵活,用力要适宜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均匀”是指手法动作的幅度、速度和压力必须保持一致,既平稳又有节奏。

“持久”是指操作手法要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运用,保持动作和力量的连贯性,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以使手法的刺激积累而能产生良好的作用。

“有力”是指手法刺激必须具有一定的力度。

所谓“力”不是指单纯的力量,而是一种功力或技巧力,而且这种力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对象、部位、手法性质以及季节变化而变化。

“深透”是指手法作用于体表,其刺激能透达至深层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应该指出的是,柔和、均匀、持久、有力、深透五方面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持续运用的手法逐渐降低肌肉的张力,使手法功力能够渗透到组织深部,均匀协调的动作使手法更趋柔和,而力量与技巧相结合,则使手法既有力又柔和,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法具有良好的“深透”作用。

按摩手法的种类很多,手法名称也不统一。

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按摩手法可归纳为: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六类手法。

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手法结合起来应用,就组成了复合手法。

常用的复合手法有:按揉、点揉、拿揉、牵抖、压颤、叩击等。

(一)摩擦类手法以指、掌或肢体的其他部位在体表做直线或环形移动称为摩擦类手法。

本类手法主要包括推法、抹法、摩法、擦法、搓法等。

1、推法: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称为推法。

推拿常用手法

推拿常用手法

推拿常用手法推拿医生为治疗目的用手或肢体其他部分,在患者体表进行的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均称为推拿手法。

手法是推拿治疗的最主要手段,其熟练程度及运用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

推拿手法虽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但对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必须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达到深透的目的。

持久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地运用,在足够的时间内不走样,保持动作的形态和力量的连贯性,以保证手法对人体的刺激足够积累到临界点,以起到调整内脏的功能,改变病理状态的作用。

有力是指手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力度和功力,使手法具有一定的刺激量。

刺激量: 1(轻度手法)操作在体表或皮毛——舒适2(中度手法)操作在皮下,肌肉浅层——酸麻胀3(重度手法)操作在肌肉深层——可以忍受4(特度手法)多层次——痛——电击感因此,有力的含义一是指手法直接作用于体表的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持续操作并保持一定的刺激量所需要之力。

手法有力是手法操作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有力并不是单纯指力气大,而是一种技巧力。

要根据治疗对象、施术部位,手法性质和病证虚实以及患者的体质而变化应用,并借以调整力的大小,施加恰当的手法力。

因此用力的基本原则是既保持治疗效果,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要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施加恰当的手法力量。

均匀是指手法操作时,其动作幅度、速度的快慢,手法压力的轻重,都必须保持相对的一致,幅度不可时大时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用力不可时轻时重,应使手法操作既平稳而又有节奏性。

柔和是指手法操作时,动作稳柔灵活,手法变换自然、协调。

使手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因此,柔和要求不能生硬粗暴,但也并不是软弱无力,而是要用力缓和,刚柔相济。

深透是指病人对手法刺激的感应和手法对疾病的治疗效应。

要求手法的刺激,不仅作用于体表,而且能使效应传之于内,达到深处的筋脉骨肉,甚至脏腑。

1/14页减少摩擦,保护皮肤推拿介质:作用增强疗效滑石粉:四季可用,夏季多用,小儿推拿必用。

常用按摩手法有哪些

常用按摩手法有哪些

常用按摩手法有哪些按摩手法的名称和动作因不同流派而异。

俞大方主编的《推拿学》中,依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的命名方法为多数推拿专家所接受。

俞氏将按摩推拿手法分为摆动类手法、摩擦类手法、振动类手法、挤压类手法、叩击类手法和运动关节类手法等六大类。

摆动类手法有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等,摩擦类手法有摩法、擦法、推法、抹法、搓法、捻法等,挤压类手法有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掐法、勾法等,振动类手法有振法、抖法等,叩击类手法有叩法、击法、弹法、拍法等,运动关节类手法有摇法、扳法、背法、拔伸法等。

这里仅介绍一些简便易行的常用手法。

1. 推法推法是用拇指指端或指腹、掌根、大鱼际或肘尖着力于体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直推法。

推动时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均匀,多配合适量的按摩介质,速度为每分钟200次左右,可用于体表各经脉循行路线上。

根据着力部位及推动方向的差异,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拳推法及分推法等。

指推法用拇指端或面着力,按经络或顺肌纤维方向直线推动。

适用于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常用以治疗风湿痹痛、筋肉拘急等软组织疾患。

掌推法以手掌掌根着力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单方向向前推动。

可两手重叠推动,以增大压强。

常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位,治疗腰背酸痛、坐骨神经痛、小腿抽筋等。

拳推法握拳,以手背侧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的掌指关节着力,向一定方向推动。

此法刺激较强,适用于腰背及四肢部的劳损、宿伤及风湿痹痛而感觉迟钝者。

分推法用双手从某一部位的中间向两侧分推,称为分推法。

如从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称为分头面阴阳;从膻中穴向下沿两侧肋弓分推到身体两侧,称为分推膻中。

从腹部中央分推到两侧,称分腹阴阳。

2. 按法按法是最早应用于穴位按摩的手法之一,也是穴位按摩的主要手法之一。

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端或螺纹面、掌或肘等部位着力于穴位上,逐渐用力下按,用力要由轻到重,使刺激充分到达肌肉组织的深层,患者有酸、麻、重、胀、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钟,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常用的推拿按摩保健手法.

常用的推拿按摩保健手法.

常用的推拿按摩保健手法1.按法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指按法。

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

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既可美容,又可保护视力。

掌按法。

接触面较大,刺激也比较缓和,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

屈肘按法。

用屈肘时突出的鹰嘴部分按压体表,此法压力大,刺激强,故仅适用于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

2.摩法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

摩法又分为指摩法。

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指摩法。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摩法。

用掌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以腕关节为中心,连同掌、指作节律性的环旋运动。

掌指摩法。

用掌根部大、小鱼际等力在身体上进行摩动,摩动时各指略微翘起,各指间和指掌关节稍稍屈曲,以腕力左右摆动;操作时可以两手交替进行。

在运用摩法时,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

频率每分钟120 次左右。

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

若经常用摩法抚摩腹部及胁肋,可使人气机通畅,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3.推法。

四指并拢,紧贴于皮肤上,向上或向两边推挤肌肉。

推法可分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

现仅以平推法说明之。

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1)指平推法。

用拇指指面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按经络循行或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解)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解)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解)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图解)----五脏相对五行_大杂烩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归类及动作要领(详尽版)中医推拿按摩手法的分类和动作要领,包括六种手法:摩擦类、挤压类、摆动类、振动类、叩击类和运动关节类。

保健按摩手法的要求是柔和、均匀、持久和有力,以达到深入的效果。

摩擦类手法主要包括五种手法:推法、抹法、摩法、擦法和搓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着力于机体的一定部位,做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要注意着力部位紧贴于体表,推动时用力要平稳着实,速度宜缓慢,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推法又分为拇指推、多指推、掌推和肘推。

抹法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作上下或左右往返运动。

要注意用力均匀、连续不断,缓和、灵活,来回抹动的距离要长,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摩法是用指或掌在体表做环形摩擦移动。

要注意肩、臂、腕放松,肘关节微屈,指掌自然伸直,作环形的抚摩动作。

指摩频率每分钟120次左右,掌摩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

摩法又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擦法是用手掌紧贴体表,稍用力下压作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热量。

要注意直线往返,连续不断,压力均匀,摩擦时不使皮肤起皱褶为宜,距离宜长。

擦法又分为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侧擦法)和掌擦法。

搓法是用双手捧夹住肢体相对用力,做方向相反的快速搓揉,并同时做上下往返移动。

要注意用力对称,快搓慢移,灵活连贯,不宜用力过大。

挤压类手法包括七种手法:按、点、拨、捏、拿、捻和踩跷等手法。

按法是用指、掌或肘深压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

要注意垂直按压,由轻到重,不宜用暴力,不宜突然放松,应慢慢减力。

点法是用指端、肘尖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

点法同按法,由按法演化而来,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着力深透。

拨法是用指端、掌根或肘尖做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拨动。

要注意适当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胀感时,作与肌纤维、肌腱、韧带呈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应带动肌腱、肌纤维一起滑动,力量仍然是由轻到重,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捏法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做对称性挤压。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

保健按摩基本技能(一)呼吸按腹法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全身放松。

双手置于腹部两侧,上身微微后倾约30度,用鼻子缓缓吸入新鲜空气,并意念引导至丹田。

双手轻轻按压腹部约5秒后,缓慢弯腰至约90度,同时双手扶膝,用口呼出浊气,呈圆形呼气。

重复此动作5至10次。

注意思想集中,动作协调。

(二)捻摩头面法双手拇指轻轻捻揉面部两侧及太阳穴,先顺时针方向旋转,再逆时针方向旋转,各捻10至20次。

接着,用双掌摩擦头面部,如同干洗头发一般,重复10至20次。

最后,重点摩擦鼻部周围,直至发热。

手法需轻柔,避免过重。

(三)揉颈拍肩法双掌上下前后揉动颈部约两分钟,然后双肘弯曲,双掌交替拍打双肩部,各拍20次。

手法应先轻后重,以促进血液循环。

(四)拿揉擦臂法先用右手拿揉左手臂,再用左手拿揉右手臂,从上到下各5次。

然后,用掌擦法从肩至手进行摩擦,先左后右,各做5至10次。

最后,双手握拳,双臂做旋转和屈伸活动。

(五)搓胸摩腹法双掌紧贴胸胁两侧,做前后上下往返搓动,快速有力,双手动作协调,直至搓热。

接着,用双掌重叠摩动脐腹部,直至透热。

注意顺时针方向摩动。

(六)揉腰捶击法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凸起部紧贴两侧腰眼做旋转揉动,直至出现酸胀发热感。

然后,用双拳虎口平面部捶击腰部,左右各10次。

用力均匀,交替进行。

(七)摩擦腰臀法双掌分别置于腰部两侧,用摩法从腰至臀进行摩擦,重复10次。

接着,用双掌自腰擦至臀部,再重复10次。

动作协调,频率由慢至快。

(八)拿揉擦腿法用双手先拿揉左腿,再拿揉右腿,从髋至踝部各5次。

然后,用双掌擦法从腿上部至下部进行摩擦,先左后右,各做5至10次。

最后,双腿分别做旋转和屈伸活动。

(九)掌摩擦足法取坐位,放松腿部肌肉。

先屈左膝关节,内收小腿,足心向上。

用右手掌摩擦左足心,直至透热后改用掌擦法从足心至足趾擦10至30次。

然后,按同样方法施于右足心部。

(十)呼吸托天法站立,双脚与肩同宽。

双手手指相交叉,掌心向上置于丹田穴下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及注意事项

日式一般一个钟的时间为45—60分钟,若需做的更细或间接要
治病,做日式指压时,只需要一条毯子或棉被,一条毛巾或一个小枕
头,最好直接在地板上进行,这样有足够的空间作全身指压。

1.日本人多行鞠躬礼,且比较谦虚。 2.衣着基本上穿西服,和服更好。 3.喜欢黄或白色,不幸时贯用黑或灰色,视白为纯洁。 4.喜欢乌龟和鹤类,象征长寿和吉祥。 5.日本人忌讳“4”字,送礼特别忌讳“9”字。 6.日本人多喜欢跪式或盘坐于地板上。 7.日式按摩不需要用按摩床,只需在日式房间内放一床垫即可。 8.按压力量应介于使人感到快感和微痛之问。
另一方面,它迎合了广大人民浴后的身体需要。它能够解除
疲劳,同时还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强身健体、健美等作用。

港式按摩经过几十年而不衰,这说明了它的独特效果,
按摩方法简单、好学、易懂。可以达到保健,强身,延年益
寿之目的。

港式主要手法以挤压类为主,另外也用摩擦类手法和
叩击类手法(详见手法部分)
日式推拿

泰式按摩是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贵宾的最高礼
节,目前从事该项工作的有小姐、先生和一部分
盲人。主要分为保健按摩和娱乐按摩两类。
二、泰式的特点:
1.向心性:泰式按摩一般从足部开始先做, 并向着人体的中心部位多排点压按结合的手法。
2.细腻性:泰式按摩多采用细腻的指压手法, 着重对人体四肢和大肌肉群进行重复拉伸推捏等, 使手掌心的力量均匀渗透到肌肉深处,以达到疏 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点手法、推拉抖颤手法、捋理顶搂、叩击拍打以
及美容手法。操作速度适中,力度中等,无猛烈
过激手法,客人始终可处在休息之中,享受神仙
待遇。
(一)时间 韩式按摩用时90分钟,其中包括美容洗面时间。一般
桑拿中常把洗头、洗足去掉。

(二)设备 1.中草药药浴,常用药详见本书药浴、浴足内容。 2.热敷用粗麦饭石子袋(4—5个),尺寸约

泰式头面部手法加入美容按摩手法,可使人感觉轻松愉快,神态焕然一新。
但应注意泰国人忌讳别人摸其头部,故头顶部手法就省略且做面部时,不要
触摸客人头部。
1.泰式指压肢体的经线有以下几条常用。
(1)下肢内侧3排线,大腿部在大腿三排线间加入2排共计5排。
(2)下肢前外侧,外侧中线,后侧正中线共计3排,下肢总计8排经线。
30×20×5cm3。一般用粗厚的布料制成袋子,袋口用 细绳扎好。用干蒸成消毒柜加热至80℃以上备用。 3.美容洁面用洗面乳,洗面用海棉,多种增白祛斑面 膜,温净水两盆,美容推车一辆,美容用器皿一套,毛巾 5-6条。毛巾亦用消毒柜加热备用。 4.指甲刀具一套。花椒水一瓶备用,棉棒1盒备用, 按摩油一瓶备用。 5.韩式按摩专用美容按摩床一个,美容椅一个(该美 容按摩床两侧扶手可以活动,靠背可以上下活动。一次性 塑料布1张备用,专用可移动照明灯一个。
(3)腹部一排经线。
(4)背部脊椎两侧各2排,共计4排。
2.泰式手法细腻,每个经排线一般应重复2—3遍
3.泰式按摩床较平常按摩床大,约1.2×1.9×0.3m左右,便于在按 摩床上扳动,伸展点压。
4.泰式按摩比较开放,可不用盖按摩巾。
见教材。
五、程 序
第二节 港 式 推 拿
一、简 介

港式按摩,是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澡塘、搓背、掏耳
等基础之上,吸取西方的推油手法,结合我国独有的踩跷疗
法等,并随着香港60年代经济迅猛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健身保健按摩手法。

90年代初港式按摩手法传人内地,并很快在大中城市
流传,它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普及,一方面因为港式按摩从
手法力度到施以人体按摩部位来讲,都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本特色的“指压疗法”,“指压”这个名词是由日文的手
指和压力二个字衍生而成的。日式指压疗法流派很多,但
正宗日式指压疗法应以浪越德治郎为始祖,他曾于1940
年正式创立第一问“指压专门学校”。

特点
1.日式指压术,是以指压为基本特点。 2.施力方式是以利用肢体或手指作为支撑架,利用自
身的体重力,向下垂直,向着肢体的中心部位施力,施力 时不用腕力。 3.指压时停留在指压部位的时间3—5秒。 4.指压的部位,是某个较大的局部面,而不是特定的 点,可能在中医的某个经穴上,但日式中不叫做穴位,只 叫指压点。 5.做日式时,可将客人身体涂少许按摩油之类的介质。 6.日式按摩比较开放,穿着越少越好,室内温度较底 时可盖按摩巾,客人舒适地躺着让你做指压。 7.整个指压中应先作右边,再做左边。
韩式推拿

韩式按摩是流行于韩国各地的一种热敷、美
容、洗头、洗足、跪背、按摩、修甲、采耳多位
一体的一种休闲健身活动。由于韩国的生活条件
较好,人们都有卫生洗浴的习惯,在桑拿洗浴时
配合长白山独特中草药浴祛除风寒、健脾利湿、
舒筋活络等作用,深得韩国乃致世界各地人民的
欢迎。

韩式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指压手法、捏拿、拨
简介

日式按摩是源于中国古代针灸、按摩医术而经演变的
一种按摩手法,早在中国有案可稽的始自晋,兴于唐。他
较多的应用了中医学的针灸穴位,更接近于中医学的经络
学说,正如日本按摩医学家勤泽胜助所讲:“按摩术是古
代时作为导引按跷从中国引进的。亦通称按摩,揉按疗法,
被人们喜爱,培养。”

中式按摩在日本广为流传,但在现代已演变为具有日
3.关节活动性:指压后颈部,腰部,四指部 的旋转,扭动反扳背法等手法的广泛应用。
4.治疗保健二重性:泰式按摩具有明显的消 除疲劳,放松肌肉,调畅情志,另外对于肌肉损 伤,痛风,炎症等有明显疗效。
三、泰式按摩时间与手法

一般泰式按摩起钟约在90分钟,即两个钟(每个钟45分钟)或更长些至
120分钟或150分钟不等。
第五章 常见保健推拿方法
第一节 泰式推拿
一、简 介
泰式按摩发源于古印度的西部,创始人是印
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他至今仍为泰国人民奉 为医学之父。他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知识技法由传 教的僧人带入泰国,并由泰王召集,广泛吸收他 们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的宝贵经验,并铭刻在大理 石上,镶嵌于瓦特波的卧佛寺的游廊壁上。并成 为训练传统泰式按摩的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