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主轴综述

合集下载

什么是电主轴?电主轴和机械主轴优缺点对比

什么是电主轴?电主轴和机械主轴优缺点对比

什么是电主轴?电主轴和机械主轴优缺点对比电主轴电主轴是将机床主轴功能与电机功能从结构上融为一体的新型主轴部件,即将高速电机置于主轴部件内部,通过控制系统,使主轴获得所需的工作速度和扭矩,因而也被称为内装式电主轴。

电主轴是一套组件,包括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电主轴、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

而电主轴本身就是直接将空心的电动机转子装在主轴上,定子通过冷却套固定在主轴箱体孔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轴单元,通电后转子直接带动主轴运转。

电主轴省去了皮带、齿轮或联轴器的传动环节,实现了机床主轴系统的“零传动”,是数控机床传动系统的重大变革;它克服了传统机械主轴在高速下打滑、振动和噪声大、惯量大等缺点,有效改善了主轴高速情况下的整体性能,具有机械主轴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第一,由于电主轴由内装式电机直接驱动,省去了中间变速和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噪声低、振动小和转动惯量小等特点,可实现很高的速度、加速度及定角度的快速启停,且动态精度和稳定性更好,可满足数控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需要;由于没有中间传动环节的外力作用,电主轴工作时运行更加平稳,主轴轴承所承受的动负荷较小,延长了其精度寿命;利用交流变频和矢量控制技术,电主轴可在额定转速范围内实现无极变速,以适应机床工作时各种工况和负载变化的需要。

第二,电主轴的电机内藏式结构使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功能相对完整的“主轴单元”,从而促进了机床结构的模块化。

电主轴厂商根据机床的用途、结构、性能参数等特征形成标准化、系列化的产品,供机床制造商选用,改变了传统机床厂商“大而全”的生产模式,缩短了机床的研发和生产周期,更加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

此外,标准化、系列化的电主轴产品易于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从而促进制造成本的降低。

第三,某些高档数控机床,如并联运动机床、五面体加工中心、小孔和微孔加工机床等,由于加工工艺和加工对象的特殊性,其对主轴的转速、精度以及机床的结构都有特殊要求。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电主轴是机床上的一种重要装置,用于加工工件时进行高速旋转,通常被用于车床、铣床、钻床等机床中。

电主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是现代机械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电主轴的工作原理、构成和性能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电主轴的相关知识。

一、工作原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机的旋转运动,利用电机的动力来带动机床上的刀具进行高速旋转。

电主轴的构成主要由电机、轴承、主轴壳体、冷却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组成。

电机作为电主轴的动力源,通常采用直流电机或交流电机,其带动主轴壳体与主轴进行旋转。

轴承作为主轴的支撑装置,能够承受主轴的径向和轴向负载,使得主轴在高速旋转时不会发生轴承摩擦、振动等毛病。

主轴壳体是电主轴的主要部分之一,可以起到固定轴承、保护主轴和机床的作用。

主轴壳体的材质通常使用优质铸铁或铸钢、铝合金等。

冷却系统主要用来降低电主轴温度,主要包括内冷却和外冷却。

冷却水能在高速旋转时有效的降低电主轴的温度,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

传动系统是电主轴运转的重要部分之一,通常由齿轮传动、同步传动、传动带传动等几种。

齿轮传动是一种传动方式,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动精度高,因此在数控机床中最常用。

同步传动是电主轴开发较晚的传动方式,优点是转矩大、效率高、振动小,但同时成本也高;传动带传动则是将电主轴带转附加在主动装置(如变速器)上,结构简单、精度较高。

二、电主轴的构成电主轴主要由电机、轴承、主轴壳体、传动装置、冷却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电机是电主轴的最核心部分,它利用电能将机床切削刀具旋转起来。

电机通常使用交流电机或直流电机。

其中交流电机由于功率较小,多用于中小型加工机床的电主轴上;而直流电机由于功率较大、可调速范围广,通常用于大型加工机床上。

轴承是电主轴的支撑部分,它承受主轴的重量和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是保证电主轴稳定运转的重要部分。

轴承的动力性能与材料决定了电主轴的运转速度和加工精度。

为保证电主轴低温低振动的运转状态,轴承数量通常有两个以上。

电主轴结构

电主轴结构

电主轴结构
电主轴结构是电机的核心部分,是电机运行及传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主轴结构包括两个基本部分:一是内部的内芯,二是外部的壳体。

内芯通常由钢材制成,它是电机中电磁感应特性强的核心部件,其中包含有特殊的绕组,能够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外壳就是容纳内芯的外壳,外壳包括机壳、绝缘层和触发器。

内芯穿出机壳外,两侧支撑独立绝缘层,上面支撑启动器装置,它们可以控制启动和停止电机,从而控制电机的传动性能。

内芯由轴中央的绕线片、轴芯、启动片、空载转子构成。

绕线片是核心组成部件,它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轴芯的作用是连接绕线片和轴承,启动片的作用是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从而控制电机的传动性能。

空载转子的作用是调节电流,确保电机的平衡运行。

在电机的外壳中,还安装有波纹管、电缆、接线端子等部件,电缆是将电机连接电源的桥梁,波纹管能够对电机进行润滑,接线端子用来接收导线,方便对电机进行驱动控制。

总之,电主轴结构是电机运动特性及传动性能的核心部分,考虑到电机的使用要求,电机的支承、散热、润滑、控制等多方面的要求,电主轴的设计既要考虑质量和效率,也要考虑精度和可靠性。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打印引用发布时间:2010-04-25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本文介绍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阐述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其发展趋势.1、概述由于高速加工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制造业中。

于是,具有高速加工能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市场新宠。

目前,国内外各著名机床制造商在高速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电主轴结构,特别是在复合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多面体加工机床和并联机床中。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机床的水平,它是机床实现高速加工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2.1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电主轴就是直接将空心的电动机转子装在主轴上,定子通过冷却套固定在主轴箱体孔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轴单元,通电后转子直接带动主轴运转。

2.2电主轴的典型结构电主轴单元典型的结构布局方式是电机置于主轴前、后轴承之间(如图所示),其优点是主轴单元的轴向尺寸较短,主轴刚度大,功率大,较适合于大、中型高速数控机床;其不足是在封闭的主轴箱体内电机的自然散热条件差,温升比较高。

1主轴箱体 2冷却套 3冷却水进口 4定子 5转子 6套筒7冷却水出口 8转轴 9反馈装置 10主轴前轴承 11主轴后轴承2.3电主轴的优点电主轴省去了带轮或齿轮传动,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提高了传动效率。

电主轴的刚性好、回转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能够实现极高的转速和加、减速度及定角度的快速准停(C轴控制),调速范围宽。

3、电主轴的关键技术“电主轴”的概念不应简单理解为只是一根主轴套筒,而应该是一套组件,包括:定子、转子、轴承、高速变频装置、润滑装置、冷却装置等。

因此电主轴是高速轴承技术、润滑技术、冷却技术、动平衡技术、精密制造与装配技术以及电机高速驱动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3.1电主轴的高速轴承技术实现电主轴高速化精密化的关键是高速精密轴承的应用。

液体动静压电主轴关键技术综述

液体动静压电主轴关键技术综述

液体动静压电主轴关键技术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关键技术进行全面的综述。

液体动静压电主轴,作为一种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主轴系统,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精密加工设备以及超精密制造领域。

本文将从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基本原理,包括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与传统主轴的区别。

将重点分析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关键技术,如液体动静压技术、电主轴驱动技术、高精度轴承技术等,并对这些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本文还将对液体动静压电主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以展示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展望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关键技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液体动静压电主轴的基本原理液体动静压电主轴是一种集成了液体动静压技术和电主轴技术的高精度、高刚度、高转速主轴装置。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液体动静压原理和电主轴原理两部分。

液体动静压原理是基于帕斯卡定律和流体力学原理,通过特定的供油系统和油腔设计,使主轴在高速旋转时,主轴与轴承之间形成一层均匀、稳定的油膜,从而实现主轴的液体动压支撑。

这种支撑方式不仅可以显著降低主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提高主轴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还能有效吸收振动和冲击,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

电主轴原理则是通过内置电机直接驱动主轴旋转,省去了传统的传动机构,从而实现了主轴的高速化、高精度化和高刚度化。

电主轴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动态响应快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高精度加工设备对主轴的高性能要求。

在液体动静压电主轴中,液体动静压技术和电主轴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工作原理。

一方面,液体动静压技术为电主轴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支撑,保证了电主轴的高速旋转精度和稳定性;另一方面,电主轴的高速旋转又促进了油膜的均匀分布和稳定形成,进一步提高了液体动静压技术的效果。

主动混合式砂轮-电主轴系统自动平衡装置研究综述

主动混合式砂轮-电主轴系统自动平衡装置研究综述

F N Ho g w i l n qn A n — e ,JNG Mi— ig,L U He g I n
(ntueo eht nc adIfr a o yt , inJ o n nvrt,x , 10 9 hn ) Istt f c a ois n om t nS s ms X h i t gU i sy in7 04 ,C ia i M r n i e ao ei a
随着 高 速加 工 ( i pe ciig Hg SedMahnn ,HS 技术 h M) 的发展 , 速 磨 削 已成 为 高 效 精 密加 工 的 主 要 方 式 之 高

企业 带 来不 小 的 经 济损 失 。在 线 动 平 衡 是 不 停 机 、 不
打 乱操 作状 态 的全 自动 动 平 衡 , 自动 化 和 智 能 化 程 度
中 图分 类 号 :T 5 02 6 G 8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Re i w o t y n i c i e hy r d a t ba a e fg i d ng whe la d m o o pi dl v e f r sud i g O la tv b i u o- l nc r o r n i e n t rs n e
摘 要 :高速磨削过程中, 砂轮 一 电主轴的不平衡影响工件精度和主轴寿命。因此, 动平衡装置在高速精密加 自
工场合应用广泛 。主动混合式 自动平衡头是 当今应 用最 多的一类 自动平衡 装置 , 阐述 了其 动平衡 原理 , 对其按 结构 特 并
点进行 了分类介 绍。最后 , 自动平衡装 置未来发展作 了展望 , 出了平衡 头的设计 要求 。 对 提 关键词 :砂轮 一电主轴 ; 主动动平衡 ; 自动平衡装置

电主轴详细参数及装置

电主轴详细参数及装置

电主轴详细参数及装置电主轴参数详解1、主轴产品名称由组成为:安装尺寸-类别代号-主参数-设计序列号安装尺寸:指主轴与机床或主机的配合尺寸,一般指外径。

类别代号反映产品的用途和特点,由2~4位英文字母组成,从前往后分别代表主轴驱动方式、应用领域、外形代号等含义。

2、应用方式说明:E ——内装电机驱动主轴,即电主轴M ——皮带或连轴器驱动主轴,即机械主轴3、应用领域说明C ——车床用主轴 X ——铣床用主轴 Z ——钻床用主轴 N ——拉辗用主轴M ——磨床用主轴S ——试验机用驱动主轴 L ——离心机用主轴 T ——特殊用图主轴4、外形代号说明F ——外形带法兰的主轴 H ——电机后置式主轴 Y ——其它异形主轴5、主参数说明主参数段由数字和一小写英文字母组成,总位数为3~4位,表示电主轴额定转速和润滑方式,转速以kr/min 表示;字母有g 、m 、a 等,分别代表油脂、油雾、油气等润滑方式。

6、设计序列号说明主轴代号最后一段为设计序号(可以没有),设计序号有1个英文字母或字母+数字组成,以A 、B 、C …(后述特殊字母除外)顺序英文字母表示。

举例说明: 180MCF05g-A安装尺寸——φ180 MCF ——车削机械主轴,带法兰结构最高转、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电主轴是一种使用电能驱动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产生的电磁力使其旋转,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由电机、电枢和主轴等部分组成。

电机是电主轴的动力源,它通过电源供电,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常情况下,电机采用直流电机或异步电机,其中直流电机根据不同的激励方式可分为直流制动电机、直流调速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等。

在电主轴的工作中,电流首先通过电枢。

电枢是电主轴的旋转部分,它位于主轴内部,负责传递电流和转动能量。

电枢通常由电磁线圈和磁铁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会在电磁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同时与主轴内的磁铁相互作用,从而使电枢旋转。

电主轴的转动能量源于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产生的电磁力。

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会与主轴内的磁铁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会导致电枢旋转。

电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以及电磁线圈与磁铁的距离有关。

通常情况下,为了提高电主轴的转动能力,可以增大电流或减小电磁线圈与磁铁的距离。

除了电磁力,电枢还需要克服一些摩擦力和惯性力等外力,这些外力对电主轴的转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这些外力对电主轴转动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优质的轴承、减小电枢和主轴之间的间隙等。

电枢与主轴之间的转动传递通过轴承完成。

轴承不仅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还可以减小因电枢与主轴之间的直接接触而产生的摩擦力。

通常情况下,电主轴采用高精度的精密轴承,以确保电主轴的稳定性和精度。

总结起来,电主轴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电磁力,使电枢与主轴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主轴的转动。

电枢通过轴承与主轴相连,并通过电机的供电使电枢旋转。

电主轴的精度和稳定性取决于电磁力的大小以及电枢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和摩擦力等因素。

电主轴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适用于需要高速、高精度加工的领域,如数控机床、电子设备制造等。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具有简单、高效、可控性强等特点,因此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电主轴技术乔志敏 S1203027 摘要:通过阐述了高速电主轴的发展历程、高速电主轴的结构以及高速电主轴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高精度、高转速电主轴对数控机床性能的影响。

实践证明,采用高速加工技术可以解决机械产品制造中的诸多难题,能够获得特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精度高转速电主轴功能部件,对提高数控机床的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速电主轴;高精度;数控机床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motorized spindle and the main str ucture of the motoriz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high -speed motorized spindle, it analyzes the high precision, high speed electric spindle of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Practice has proved t hat high-spe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it can obtain special machining accuracy and surface qual ity.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speed motorized spindle feature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 he performance of CNC machine tools .Keywords: high-speed motorized spindle, high precision, CNC machine1.高速电主轴的现状与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了用于磨削小孔的高频电主轴,当时的变频器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虽然转速高,但传递的功率小,转矩也小。

随着高速切削发展的需要和功率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全固态元件的变频器和矢量控制驱动器,加上混合陶瓷球轴承的出现使得20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出现了用于铣削、钻削、加工中心及车削等加工的大功率、大转矩、高转速的电主轴。

国外电主轴最早用于内圆磨床,上世纪80年代,随着数控机床和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和需要,逐渐将电主轴技术应用于加工中心、数控铣床等高档数控机床,成为近年来机床技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随着机床技术、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对机床电主轴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国外从事高速数控机床电主轴研发与生产的企业主要有如下几家:德国GMN、西门子、瑞士IBAG、美国Setco、意大利Omlet、Faemat、Gamfior、日本大隈等,其中尤以GMN、IBAG、Omlet、Setco、Gammfier等几家的技术水平代表了这个领域的世界先进水平。

这些公司生产的电主轴较之国内生产的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功率大、转速高。

②采用高速、高刚度轴承。

国外高速精密主轴上采用高速、高刚度轴承,主要有陶瓷轴承和液体动静压轴承,特殊场合采用空气润滑轴承和磁悬浮轴承。

③精密加工与精密装配工艺水平高。

④配套控制系统水平高。

这些控制系统包括转子自动平衡系统、轴承油气润滑与精密控制系统、定转子冷却温度精密控制系统、主轴变形温度补偿精密控制系统等。

并在此基础之上,这些外国厂家如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和瑞士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生产了多种商品化高速机床。

如瑞士米克朗公司,就是世界上著名的精密机床制造商。

它生产的机床配备最高达60000r/min的高速电主轴,可以满足不同的切削要求,所有的电主轴均装有恒温冷却水套对主轴电机和轴承进行冷却,并通过高压油雾对复合陶瓷轴承进行润滑。

所有的电主轴均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可以在低转速时输出大扭矩。

2.高速电主轴的部件组成2.1高速电主轴结构数控机床的高速主轴具有高回转速度,但这并无严格的界限。

对作为高速切削机床代表的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而言,一般是指最高转速≥10000r/min的主轴系统,并相应具有高的角加(减)速度,以实现主轴的瞬时升降速与起停。

为适应制造业对机床加工精度愈来愈高的要求,高速切削主轴还应有较高的回转精度,通常要求主轴的径向跳动小于1um或2um,轴向窜动小2um。

此外,主轴也要有足够的静、动刚度,以承受一定的切削负荷并保持高的回转精度。

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是高速电主轴,它将机床主轴与驱动电机合二为一,即将主轴电机的定子、转子直接装入主轴组件内部,也被称为内装式电主轴,其间不再使用皮带或齿轮传动副,从而实现机床主轴系统的“零传动”。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紧凑、重量轻、惯性小、响应特性好,并可减少主轴振动和噪声,是高速机床主轴单元的理想结构。

高速电主轴的结构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主轴结构示意图高速电主轴单元包括动力源、主轴、轴承和机架四个主要部分,是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

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动力学性能及稳定性良好的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床所能达到的切削速度、加工精度和应用范围。

高速电主轴单元的性能取决于主轴的设计方法、材料、结构、轴承、润滑、冷却、动平衡、噪声等多项相关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又是相互制约的,包括高速和高刚度的矛盾、高速和大转矩的矛盾等。

2.2高速电主轴的驱动采用内装式同轴电动机驱动的机床主轴,电动机是专制的内装式,电动机轴就是机床主轴。

电动机的转子直接装在机床主轴上,电动机的定子装在主轴箱内,电动机自己没有轴承,而是依靠机床的高精度空气轴承支撑转子的转动。

电动机现在都采用无刷直流电动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主轴转速的无级变速,同时由于电动机没有电刷,不仅可以消除电刷引起的摩擦振动,而且免除了电刷磨损对电机的影响。

为主轴能获得尽量搞的回转精度,电动机转子装在主轴上后应要求转子和主轴运转的影响。

同时内装式同轴电动机驱动机床主轴存在一个的问题是:电动机工作时定子将发热产生温升,使主轴部件产生热变形。

为减小热变形,电动机定子应采取强制通气冷却或钉子外壳做成夹层,通过恒温(或水)冷却,可以基本解决内装式电动机发热问题。

尽管将主电机内置于机床主轴箱中会带来很多问题,但在高速机床上这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这是因为:(1)如果电机不内置,则在高速下由皮带和或齿轮等中间传动件产生的振动与噪音等问题很难解决,会大大降低高速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并对车间环境产生严重的噪声污染。

(2)高速加工对主轴运转的角加速度有极高的要求,实现这一严酷要求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尽可能把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减至最小。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只有将电机内置,取消齿轮、皮带等一系列中间传动环节。

(3)和皮带、齿轮的末端传动方式相比,主电机内置于主轴前后轴承之间,可大大提高主轴系统的刚度和固有频率,即提高机床的临界转速。

这就使电主轴运转在最高转速时,仍可远离机床的临界转速,确保不发生共振,这点对高速加工的安全尤为重要。

(4)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做成独立的功能部件,可由专业厂进行标准化、系列化生产。

机床主机厂只需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选用,可方便的组成各种类型、各种性能的机床,包括多轴联动机床,多面加工中心和并联机床等。

(5)主轴电动机做成内装式,电动机和机床主轴采用同轴,不仅可以提高主轴的回轴精度,而且主轴箱的轴向长度缩短,主轴称为一个独立的,很方便移动的部件。

高速电主轴由静止升速至每分钟数万转乃至数十万转是相当困难的.电主轴为保证正常工作,必须施加一定量的预负荷,这又增加了电主轴的阻力矩.为使电主轴能顺利地完成启动过程,应选取较大的启动转矩,故高速电主轴的启动电流要超出普通电机的额定电流5~7倍.现有的高速电主轴的驱动电源可分为两类:(1)三相中频发电机组是由一台电动机和一台中频发电机组合而成.就其励磁方式可分为整流子励磁中频发电机和异步绕笼励磁中频发电机.这种电源自身机械损耗和在机电转换中的电磁能量损耗很大.并且噪音大、振动大,需建专用发电机房.又面临输电线路损耗大等难题,已很少使用.(2)静止变频电源是利用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变频器将工频交流电转换为所需频率交流电.变频器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磁场矢量控制理论基础上的.早期的静止变频电源多数以硅控元器件为主体,故体积大、可靠性差.已被大功率晶体管静止变频电源所替代.现今广泛使用的晶体管变频器是脉冲调幅式变频调速电源.可将三相50Hz380V交流电源转换成三相中频电源,其输出电压、频率连续可调.最新的变频器采用先进的IGBT晶体管技术(如瑞士ABB公司生产的SAMIGS系列变频器),可以实现异步电动机的无级变速,其适应性、实用性、经济性均优于中频发电机组.目前已成为高速电主轴主要驱动电源.2.3高速精密主轴的轴承精密主轴部件是超精密机床保证加工精度的核心,主轴要求达到极高的回转精度,转动平稳,无振动,其关键在于所用的精密轴承。

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电主轴单元形成独立的单元而成为功能部件以方便地配置到多种加工中心及高速机床上是高速、高效、高精度数控机床发展的一种趋势。

电主轴技术包括主轴机械体、高速主轴轴承、无外壳主轴电机及其控制模块、润滑冷却系统、主轴刀柄接口和刀具夹紧方式以及刀具动平衡等。

电主轴是高速机床的“心脏部件”,是高速精密且承受较大的径向和轴向切削负荷的旋转部件。

轴承作为其关键的支承技术首先必须满足高速运转的要求,并且有较高的回转精度和较低的温升;其次,必须具有尽可能高的径向和轴向刚度。

此外,还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特别是保持精度的寿命。

因此,轴承的性能对电主轴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

目前使用在高速主轴中的轴承主要有:液体静压轴承、空气静压轴承等。

2.3.1液体静压轴承的高速主轴液体静压轴承运转时,在轴颈处形成高压油膜,把轴悬浮抬起,形成液体摩擦,使主轴能高速运转。

通过对液体静压轴承元件的几何形状进行优化设计,转速特征值可达1.0×106 mm.r/min;若轴径为30mm的主轴,其最高转速可达3000r/min以上。

图2是典型液体静压轴承主轴结构原理图,液体静压轴承常用的液压为0.6~1MPa,液体静压轴承主轴的运动精度很高,回转误差一般在0.2um以下。

不但可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达到很高的加工精度和低的表面粗糙度图2 典型液体静压轴承主轴结构原理图1-径向轴承 2-推力轴承 3-真空吸盘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