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振幅调制电路

合集下载

高频电子线路课本习题答案(第四版)五章

高频电子线路课本习题答案(第四版)五章

第5章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填空题(1) 模拟乘法器是完成两个模拟信号 相乘 功能的电路,它是 非线性 器件,可用来构成 频谱 搬移电路。

(2) 用低频调制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振幅的过程,称为 调幅 ;从高频已调信号中取出原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为 解调 ;将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换成另一载频的过程,称为 混频 。

(3) 在低功率级完成的调幅称 低电平 调幅,它通常用来产生 DSB 、SSB 调幅信号;在高功率级完成的调幅称为 高电平 调幅,用于产生 AM 调幅信号。

(4)包络检波器,由 非线性器件 和 低通滤波器 组成,适用于解调 AM 信号。

(5) 取差值的混频器输入信号为36()0.1[10.3cos(210)](cos210)V s u t t t ππ=+⨯⨯,本振信号为6()cos(2 1.510)V L u t t π=⨯⨯,则混频器输出信号的载频为 0.5M Hz ,调幅系数m a 为 ,频带宽度为 2k Hz 。

(6) 超外差式调幅广播收音机的中频频率为465kHz ,当接收信号频率为600kHz 时,其本振频率为 1065 kHz ,中频干扰信号频率为 465 kHz ,镜像干扰信号频率为 1530 kHz 。

|理想模拟相乘器的增益系数1M 0.1V A -=,若X u 、Y u 分别输入下列各信号,试写出输出电压表示式并说明输出电压的特点。

(1) 6X Y 3cos(2π10)V u u t ==⨯;(2) 6X 2cos(2π10)V u t =⨯,6Y cos(2π 1.46510)V u t =⨯⨯; (3) 6X 3cos(2π10)V u t =⨯,3Y 2cos(2π10)V u t =⨯; (4) 6X 3cos(2π10)V u t =⨯,3Y [42cos(2π10)]V u t =+⨯[解] (1) 22660.13cos 2π100.45(1cos 4π10)V O M x y u A u u t t ==⨯⨯=+⨯ 为直流电压和两倍频电压之和。

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章幅度调制

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章幅度调制

ma = 1 临界调制 u (t) m =1 maa=1
ma < 1 欠量调制 u (t) Ucm ma<1
ax ax
Ucm
Ucm

下边频 上边频 ω0 ω0−Ω ω0+Ω
ω
二、普通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与频谱
3.复杂信号的AM调幅波 3.复杂信号的AM调幅波 复杂信号的AM
①表达式 复杂调制信号 u Ω ( t ) = ∑ u Ωi ( t ) = ∑ (U Ωim cos Ωi t ) 则:调幅信号为 u ( t ) = U cm [1 + k a u Ω ( t ) ]cos ω c t
Chapter 5
振幅调制
§5.1 概述 §5.2 低电平振幅调制电路 缓冲 §5.3 高电平振幅调制电路 高频振荡 倍频 高频放大 调制 §5.4 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5.5 各种调幅电路产生调幅波类型
声音 音频放大
缓冲 高频振荡 倍频 高频放大 调制
声音
音频放大
§5.1 概述
1.关键词 1.关键词
其中: 其中: k a为比例系数
调制指数: 调制指数:
u(t ) = (U cm + kaU Ωm cos Ωt ) cos ωt
= U cm k a U Ωm cos Ωt cos ω t 1 + U cm
uΩ(t)
= U cm [1 + m a cos Ωt ]cos ω t
i1.2 的频谱成分: 的频谱成分: 1) Ω 0 2) (ωc±Ω) F 3) [(2n-1)ωc±Ω] 的频谱成分: 输出电压 uo的频谱成分: (ωc±Ω)
fc
3fc
f
4. 特点: ①输出的是 DSB 调幅波 特点: ②较单二极管电路,输出增大一倍 较单二极管电路, 消除了偶次谐波分量, ③消除了偶次谐波分量,提高了输出波形质量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习题答案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 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5.1 已知调制信号()2cos(2π500)V,u t t Ω=⨯载波信号5()4cos(2π10)V,c u t t =⨯令比例常数1a k =,试写出调幅波表示式,求出调幅系数及频带宽度,画出调幅波波形及频谱图。

[解] 5()(42cos 2π500)cos(2π10)AM u t t t =+⨯⨯54(10.5cos 2π500)cos(2π10)V t t =+⨯⨯20.5,25001000Hz 4a m BW ===⨯=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分别如图P5.1(s)(a)、(b)所示。

5.2 已知调幅波信号5[1cos(2π100)]cos(2π10)V o u t t =+⨯⨯,试画出它的波形和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2100200Hz BW =⨯=调幅波波形和频谱图如图P5.2(s)(a)、(b)所示。

5.3已知调制信号3[2cos(2π210)3cos(2π300)]Vu t t Ω=⨯⨯+⨯,载波信号55cos(2π510)V,1c a u t k =⨯⨯=,试写出调辐波的表示式,画出频谱图,求出频带宽度BW 。

[解] 35()(52cos2π2103cos2π300)cos2π510c u t t t t =+⨯⨯+⨯⨯⨯3555353555(10.4cos2π2100.6cos2π300)cos2π5105cos2π510cos2π(510210)cos2π(510210)1.5cos2π(510300) 1.5cos2π(510300)(V)t t tt t t t t t =+⨯⨯+⨯⨯⨯=⨯⨯+⨯+⨯+⨯-⨯+⨯++⨯- 3max 222104kHz BW F =⨯=⨯⨯=频谱图如图P5.3(s)所示。

5.4 已知调幅波表示式6()[2012cos(2π500)]cos(2π10)V u t t t =+⨯⨯,试求该调幅波的载波振幅cm U 、调频信号频率F 、调幅系数a m 和带宽BW 的值。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振幅调制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振幅调制电路

调制: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参数的过程 解调:从已调信号中分离出调制信号的过程。
u t
o
uc t
o
调制与解调的类型:
调制信号 u t 可以是低频音频或视频
等信号;
t
高频载波信号 uc t Ucm cosct c
可以是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或锯齿波
等信号。
t
U
m
t
Ucm
ka u
第五章 振幅调制电路
1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振幅调制信号分析(数学表达式、频谱特征、功 振 率) 幅 调 振幅调制原理、实现方法 制 电 路
振幅调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和性能特点
第五章 振幅调制电路
5.1 概述
5.1.1 调幅信号的分析(重点) 5.1.2 调幅波的功率 5.1.3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和单边带调幅信号
n
若将 f (t) 分解为:f (t) Umi cos(it i ) i 1
i
则有 uAM Ucm 1 mi cos(it i ) cosct i1
其中:
mi
kaU mi U cm
2、AM信号波形特征 uAM Ucm(1 ma cos t) cosct
u U cos t uc Ucm cosct
4
ma 2 2ma2
单边带功率 载波功率
ma 2 4
双边带功率 平均总功率
ma2
2 1 ma2
ma2 2 ma2
2
由于在普通调幅波信号中,有用信息只携带在边频带内,而载波本
身并不携带信息,但它的功率却占了整个调幅波功率的绝大部分,因而
调幅波的功率浪费大,效率低。但AM波调制方便,解调方便,便于接

高频电子线路课后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课后答案

说明所有习题都是我们上课布置的作业题,所有解答都是本人自己完成,其中难免有错误之处,还望大家海涵。

第2章 小信号选频放大器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1μH,20pF,100,L C Q ===求该并联回路的谐振频率0f 、谐振电阻p R 及通频带0.7BW 。

[解] 90-6120.035610Hz 35.6MHz 2π2π102010f LCH F-===⨯=⨯⨯6312640.71010022.4k 22.361022.36k 201035.610Hz35.610Hz 356kH z100p HR Q Ff BW Q ρρ--===Ω=⨯Ω=Ω⨯⨯===⨯=并联谐振回路如图所示,已知:300pF,390μH,100,C L Q ===信号源内阻s 100k ,R =Ω负载电阻L 200k ,R =Ω求该回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通频带。

[解] 0465kHz 2π2π390μH 300PFf LC≈==⨯0.70390μH100114k Ω300PF////100k Ω//114.k Ω//200kΩ=42k Ω42k Ω371.14k Ω390μH/300 PF/465kHz/37=12.6kHzp e s p Lee e R Q R R R R R Q BWf Q ρρ===========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00.710MHz,C=50pF,150kHz,f BW ==求回路的L 和Q 以及600kHz f ∆=时电压衰减倍数。

如将通频带加宽为300 kHz ,应在回路两端并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解] 6262120115105μH (2π)(2π1010)5010L H f C --===⨯=⨯⨯⨯⨯ 6030.7101066.715010f Q BW ⨯===⨯2236022*********.78.11010p oU f Q f U ••⎛⎫⎛⎫∆⨯⨯=+=+= ⎪ ⎪⨯⎝⎭⎝⎭ 当0.7300kHz BW =时6030.746120101033.33001033.31.061010.6k 2π2π10105010e e e ef Q BW Q R Q f C ρ-⨯===⨯====⨯Ω=Ω⨯⨯⨯⨯g而471266.72.131021.2k 2π105010p R Q ρ-===⨯Ω=Ω⨯⨯⨯g 由于,p e pRR R R R =+所以可得10.6k 21.2k 21.2k 21.2k 10.6k e p p eR R R R R Ω⨯Ω===Ω-Ω-Ω并联回路如图所示,已知:360pF,C =1280μH,L ==100,Q 250μH,L = 12=/10,n N N =L 1k R =Ω。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_振幅调制与解调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_振幅调制与解调

不含传输信息 载波分量c : 上边频分量 c Ω : 含传输信息
下边频分量 c Ω : 含传输信息
8
调制信号
Ω
载波 ω U cm c 1 1 maU cm maU cm上边频 2 2 ωc +Ω
调幅波
下边频
ωc - Ω
特点: (1)调制过程是实现频谱线性搬移的过程 (2)调幅波的带宽:
ma=0时 未调幅 ma=1时 最大调幅(百分之百)
Ummin Ucm (1 ma )
ma>1时 过量调幅,包络失真,实际电路中必须避免
7
0
t
ma =1
0
t
ma 1
百分百调幅波形
过量调幅波形
3、频谱
ut Ucm 1 ma cosΩt cosct 1 1 U cm cos ct maU cm cos c Ω t maU cm cos c Ω t 2 2 可见,调幅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正弦波,包含有三个频率分量:
uΩ t U Ωm cos Ωt 且U cm U Ωm uc t U cm cosct
1:2
2:1
ud1 uc t uΩ t ud 2 uc t uΩ t
D1、D2都是在 uc t 的正半周导 通,负半周截止,故其开关函 数都是 K ( t )
K ct K ct 1
20
1 id K ct ud rd RL
1 1 2 2 cosct cos3ct ...U Ωm cosΩt U cm cosct rd RL 2 3
可见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id 中的频率成分有:
简称AM调幅波

振幅调制电路

振幅调制电路
振幅调制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如图 5.2 所 示 。 输 入 端 有 两 个 信 号 : 一 个 是 输 入 调 制 信 号 uΩ(t)=UωmcosΩt= Uωm cos2πFt,称之为调制信号,它 含有所需传输的信息;另一个是输入高频等幅信号, uc(t)=Ucmcosωct=Ucmcos2πfct,称之为载波信号。其中, ωc=2πfc,为载波角频率;fc为载波频率。
uo(t)= Amuc(t)uΩ(t)
=AmUΩm cosΩt Ucmcosωct
(5―10)
由上式可得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波形,如图5.9(a)所示。
根据(5―10)式可得双边带调幅信号的频谱表达式为
uo
(t)
1 2
AmUmUcm[cos(c
)t
cos(c
)t]
(5―11)
u(t)
Am uo(t)=Amu(t)uc(t)
(5―2)
4) 普通调幅信号的频谱结构和频谱宽度
将式(5―1)用三角函数展开:
Uo (t) Uomct mUom cos t cosct
Uom
cosct
1 2
maUom
cos(c
)t
1 2
maUom
cos(c
)t
(5―3)
u(t)
t uc(t)
t
uo(t)
Uo mmax
Uo mmin
t
Uo m(1+macos t)
(5―5)
可以看到,uo(t)的频谱结构中,除载波分量外, 还有由相乘器产生的上、下边频分量,其角频率为
(ωc±Ω)、(ωc+2Ω)…(ωc±nmaxΩ)。这些上、下 边频分量是将调制信号频谱不失真地搬移到ωc两边, 如图5.7所示。不难看出,调幅信号的频谱宽度为调制 信号频谱宽度的两倍,即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ppt课件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ppt课件
2
载波uc
已调波uAM
振荡器
倍频
高频 放大器
调制
话筒
调制信号 放大器 调制信号 uΩ
无线电通信发射机的组成框图
3
5.1.1 普通调幅波
所谓调制,就是使幅度、频率、或相位随调制信号 的大小而线性变化的过程。分别称为振幅调制、频率调 制或相位调制,简称调幅、调频和调相。
解调是调制的相反过程,即从已调波信号中恢复原 调制信号的过程。与调幅、调频和调相相对应,有振幅 解调、频率解调和相位解调,简称检波、鉴频和鉴相。
u A M =U cm (1+M acosΩ t)cosω ct
=U cm cosω ct+M a 2 U cm cos(ω c+Ω )t+M a 2 U cm cos(ω c-Ω )t
载波分量
上边带分量
下边带分量
电 压 振 幅
U Ωm
调幅波的频谱图
U cm
MaUcm / 2
MaUcm / 2

ω c - Ω ω c ωc + Ω
过调幅失真
Ma >1
8
U m (t)= U c m (1+ M a c o sΩ t)
U m m ax=U cm (1+M a) Um m in=Ucm(1-M a)
包络的振幅为:
Um=Umm ax2 -Umm in=UcmM a
调制度
包络振幅
Ma 载波振幅
Um Ucm
9
3. AM调幅波的频谱及带宽
ω
u A M = U c m (1 + M a c o s Ω t)c o s ω c t
= U c m c o s ω c t+ M a 2 U c m c o s ( ω c + Ω ) t+ M a 2 U c m c o s ( ω c -Ω )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波的参数

(载波) 幅度 频率 相位
调调幅幅波波调调频频波波调调相相波波

低频信号

检波 鉴频 鉴相
总结:
调制信号(低频信号): 需要传输的电信号
语言
(原始信号) 图像

数据
号 载波信号(高频信号):
(等幅)高频正弦波振荡信号
已调(波)信号(高频信号): 经过调制后的高频信号
调制: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参数的过程 解调:从已调信号中分离出调制信号的过程。
评注:包络线形状1分、包络线起点1分、包络线幅 值1分,波形的密度1分,波形的起点1分。
例3:
分析 :
解:
调幅波的功率
计算方法:(设调幅波电压加于负载电阻R上) 1. 将调幅(电压)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展开成余
弦(或正弦)项之和的形式,即
2.
• 二 、普通调幅波的功率关系
将普通调幅波u(t)加到电阻R两端,电阻R上消耗的 各频率分量对应的功率为:
5.2 低电平振幅调制电路 5.3 高电平振幅调制电路 5.4 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幅波的产生
第一节 概 述
回顾问题1
1. 什么是“调制”与“解调”? 2. “调制”与“解调”的过程如何实现? 3. “调制”与“解调”的方式有哪些?
1.“调制”与“解调”:
调制( modulation ) 解调(demodulation)
从AM信号的 表达式中,可 以看出,要实 现AM调幅, 可用右图的电 路模型来实现
+ 常数
调制信号 载波信号
×
AM波产生原理图
应用例1:写出调制信号为限带信号的调幅波表达式 一般,实际中传送的调制信号并非单一频率的信 号,常为一个连续频谱的限带信号 。
若将 分解为:
则有
其中:
2、AM信号波形特征
天线尺寸的限制 只有天线实际长度与电信号的波长可比拟时,电
信号才能以电磁波形式有效辐射。
可实现的回路带宽 低频信号频率变化范围很大,很难做出参数在如
此宽范围内变化的天线和调谐回路。
区别不同的音频信号 有利于接收来自不同发射机的信号(因为不同发
射机有不同的载波频率)。
调幅信号的分析(重点)
调幅有三种方式: 含载波的普通调幅(AM)(重点)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SC-AM) 抑制载波的单边带调幅(SSB/SC-AM)
3、调幅波的频谱
频谱分析的方法: (1) 将调幅(电压)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展开成
余弦(或正弦)项之和的形式,即
(2) 以每一余弦(或正弦)项的频率 或 为横坐标上的点,其幅度 为纵坐标上 的点,画出频谱分布图。
(1)单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频谱
调制信号 Ω
调幅波
载波
下边频
ωc 上边频
ωc - Ω
ωc +Ω
一 、普通调幅波的表达式、波形及其频谱
问题: 一)调幅波数学表达式及波形特征如何? 二)调幅波的频谱有什么特征? 如何根据频谱计算频带宽度? 三)如何计算调幅波的功率?
1、AM波数学表达式
调制信号
控制
载波信号
载波信号的幅度
已调信号 (调幅波)
调幅波的幅度
单频调幅信号表达式:
调幅信号
调幅指数(调幅度)
调制信号频谱、载波信号频谱、已调波频谱 之间的关系。
结论:调幅的过程就是在频谱上将低频调制信 号搬移到高频载波分量两侧的过程。
(2)多频调制的普通调幅波的频谱
画出限带信号的调幅波频谱
同样含有三部分频率成份
限带信号
Ωmax 调幅波
载波
ωc
ω
下边频带
上边频带
ωc-Ωmax ωc
ωc+Ωmax
ω
4. 普通调幅波带宽(B, Bandwidth)
调制与解调的类型:
调制信号
可以是低频音频或视频等
信号;
高频载波信号
可以是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或锯齿波
等信号。
调幅 检波 调频 鉴频 调相 鉴相
回顾问题2
1、调制器、解调器在无线电收发系统中的位置? 2、为什么要通过调制来发送信号?
1、调制器在发射机中位置
1、解调器在接收机中的位置
2.为什么要通过调制来发送信号?
高频电子线路第5章振幅 调制电路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本章知识点及结构
振幅调制信号分析(数学表达式、频谱特征、功 振 率) 幅 调 振幅调制原理、实现方法 制 电 路
振幅调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 和性能特点
第五章 振幅调制电路
5.1 概述
5.1.1 调幅信号的分析(重点) 5.1.2 调幅波的功率 5.1.3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和单边带调幅信号
即 已调波频谱所占频带宽度
(1)调制信号为单一频率(=2F)的正弦波, 则 B=2F
(2)实际上,调制信号是包含若干频率分量的
复杂波 (F =Fmin~Fmax)
-------多频调制情况
则 B=2Fmax
例1:
例2:
画图方法:先求出调幅波包络线的最大值和最小 值,由此画出包络线,然后画出调幅波波形。 解:
电信号通信中,实现低频信号远距 离 传输的一种主要方法。
2.“调制”与“解调”的过程:
低频号
控制
高频信号 (载波)
装调
载波的参数(如幅 度、频率、相位)
载制
已调波
卸解
低频信号
载调
还原
2.“调制”与“解调”的过程: 调制:
用被传送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信号( 载波)的参数(幅度、频率、相位), 实现低频信号搬移到高频段。
波形特征: (1)调幅波的振幅(包络)变化规律
与调制信号波形一致 (2)调幅波频率(即变化快慢)
与载波频率一致
不失真调 制时有:
波形特征: (3)调幅度ma反映了调幅的强弱程度 一般ma值越大调幅越深:
注意: 调制度ma的计算方法
避免过调幅现象
应用例2: 已知调制信号波形如下图a所示,载波信号波形 如图b所示,画出ma=1时的普通调幅波的波形 。
载波分量
上边频
(1) 载波功率: (2) 每一边频功率: (3) 边频功率:
(4) 调制一周内的平均总功率:
下边频
(5)边带功率,载波功率与平均功率之间的关系:
由于在普通调幅波信号中,有用信息只携带在边频带内,而载波本
身并不携带信息,但它的功率却占了整个调幅波功率的绝大部分,因而
解调:
是调制的反过程。即:把低频信号从高 频段搬移下来,还原被传送的低频信号 。
3.调制的方式:
低频信号
控制

高频信号
载波的参数

(载波)
幅度 频率 相位
相角
已调波
幅度调制(简称“调幅”,AM)
频率调制(简称“调频”,FM) 角度调制
相位调制(简称“调相”,PM)
3.解调的方式:
低频信号
控制

高频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