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绝缘电缆、电线的最高运行温度

合集下载

常用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

常用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
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80
70
缆芯数
单芯
二芯
三芯或四芯
单芯
二芯
三芯或四芯




(mm²)
环境温度(℃)
1~3kV油纸、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直埋敷设时允许载流量B.0.1-2
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A)
绝缘类型
粘性浸渍纸,不滴流纸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
护套
有钢铠护套
无钢铠护套
有钢铠护套
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80
70









(mm²)
环境温度(℃)
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1~3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直埋敷设时允许载流量表B.0.1-4
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A)
缆芯数
三芯
单芯
单芯电缆排列方式
品字形
水平形
金属屏蔽层接地点
单侧
单侧
缆芯材质










(mm²)
缆芯最高工作温度(℃)
土壤热阻系数(℃·m/W)
常用电力电缆最高允许温度表A.0.1
电缆类型
电压(kV)
最高允许温度(℃)
额定负荷时
短路时
粘性浸渍纸绝缘
不滴流纸绝缘
交联聚乙烯绝缘
聚氯乙烯绝缘
自容式充油
1~3kV油纸、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空气中敷设时允许载流量表B.0.1
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A)
绝缘类型
粘性浸渍纸,不滴流纸
聚氯乙烯
护套
有钢铠护套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
电缆是电力传输和通信的重要设备,其正常运行温度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是指电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一般由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的制定是基于电缆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电气性能,同时考虑到电缆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般来说,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保证电缆的安全性能。

电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该能够承受所处环境的最高温度,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电缆绝缘层老化、熔化或短路等故障。

2. 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

电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应该能够保持其电气性能稳定,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电缆电阻增大、电容变化等影响电缆传输信号的问题。

3. 考虑电缆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应该根据电缆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来制定,例如室内电缆和室外电缆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一般来说,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应该在70℃到90℃之间。

具体标准还需要根据电缆的材料、结构、用途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低压电力电缆的正常运行温度标准
一般为70℃,而高压电力电缆的标准则可能会达到90℃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只是电缆设计和制造的参考依据,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根据电缆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如果电缆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导致电缆老化、熔化或短路等故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电缆正常运行温度标准是保证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需要根据电缆的材料、结构、用途等因素来确定,并在实际使用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常用电力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

常用电力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

附录A 经常使用电力电缆的最高允许温度之阿布
许温度为200℃。

②含有膝焊中间接头的电缆,短路最高允许温度为160℃。

附录B 10kV及以下经常使用电力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
(建议性基础值)
B.0.11~3kV经常使用电力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见表B.0.1-1~B.0.1-4
注:①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可乘以1.29。

②单芯适用于直流。

注:①允许载流量的确定,还应遵守本规范第3.7.4条的规定。

②水平形排列电缆互相间中心距为电缆外径的2倍。

注:水平形排列电缆相互间中心距为电缆外径的2倍。

B.0.2 6kV经常使用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见表B.0.2-1、B.0.2-2
②铝芯工作温度大雨70℃时,允许持续载流量的确定还应遵守本规范第
3.7.4条规定。

注: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数值允许持续载流量值可乘以1.29。

B.0.3 10kV经常使用电力电缆允许持续载流量见表B.0.3
注:①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可乘以1.29。

②缆芯工作温度大于70℃时,允许载流量的确定还可遵守本规范第3.7.4条的要求。

电缆温度要求范文

电缆温度要求范文

电缆温度要求范文电缆是一种用于传输电能或信息的导线材料,由导体、绝缘层、护套等组成。

电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承担着重要的电能传输和数据传输任务。

然而,电流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电缆需要具备一定的耐温性能,以保证其工作正常并防止由于温度过高而引发的事故。

不同种类的电缆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导体的工作温度应低于其熔点,以确保导体不会发生熔化。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电缆材质如铜、铝等导体,其熔点高于1000℃,因此可以满足大部分工作环境的要求。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也可能发生熔化或变形,降低了电缆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因此,在选择电缆时,还需要考虑绝缘材料的耐温性能。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它们各自的耐温性能也不同。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电缆的额定温度和最大允许温度是可通过测试方法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电缆的额定温度应低于导体材料的熔点,较为常见的额定温度有70℃、90℃、105℃、125℃等。

最大允许温度则可以通过对电缆在特定条件下的长时间运行测试来确定,其目的是模拟电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最严苛工作环境。

除了常规的电缆,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电缆,对温度要求更加严苛。

例如,用于高温环境的电缆,其工作温度通常在150℃以上;用于防火场所的电缆,其要求具备较高的阻燃性能,以防止火灾的蔓延。

总而言之,电缆的温度要求是根据其材质、结构和用途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

在选择和使用电缆时,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参考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电缆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运行,以保证电能传输的安全和可靠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1.引言1.1 概述概述: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缆,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导体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因此它的温度需要被严格控制在一个正常运行范围内。

本文将探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特点以及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的重要性。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由导体和绝缘材料组成,其中绝缘材料采用了聚乙烯材料经过交联处理。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有效保护导体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同时,交联聚乙烯材料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正常运行。

在电力系统中,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如果导体的温度超过其允许的范围,可能会引发电缆的过载故障,甚至导致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准确确定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对于电缆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导体材料的热稳定性、电流负载、周围环境温度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合理分析和计算,可以确保导体在正常运行时不会超温,同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将进一步探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特点,以及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的确定方法和其对电缆正常运行的影响。

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将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的重要信息和实用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将着重研究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导体最高允许温度的问题,并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进行全面探讨,旨在提供有关该方面的深入了解,以促进电缆正常运行及其安全性的提高。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和框架,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的主题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允许温度,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安排。

1. 引言1.1 概述- 介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及其在电力传输中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 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安排。

1.3 目的- 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电线电缆国家标准

电线电缆国家标准

电线电缆国家标准一、辐照交联电力电缆(电压等级:0.6/1KV;执行标准:GB/T12706.1-2002)辐照交联电缆是利用高能射线轰击聚其分子链中的氢原子排出,于是分子链上产生空隙,相邻的分子链结合在一起形成-C-C-交联键,形成了网状的大分子立体结构而构成交联聚乙烯。

通过辐照后的交联聚乙烯热性能可达到105度,辐照交联为物理交联方式,整个交联没有水的介入,其绝缘中的水分子含量不大于100PPM,绝缘纯度高,从而辐照交联的电缆在电性能、机械性能方面有独特的优良特性,电缆寿命可达60年,同时电缆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敷设不受落差限制等特点。

YJV、YJLV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Y、YJLY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22、YJLV22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23、YJLV23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32、YJLV32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33、YJLV33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细钢丝铠装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V、VLV、VY、VLY、YJV、YJLV、YJY、YJLY适用于室内外敷设。

可经受一定的敷设牵引,但不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的场合。

单芯电缆不允许敷设在磁性管道中。

V22、V23、VL23、YJ22、YJL22、YJ23、YJLV23敷设在室内、隧道、电缆沟,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不能承受过大的拉力。

V32、、VL32、V33、、VL33、YJ32、YJL32、YJ33、YJLV33敷设在室内、隧道、电缆沟,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

V32、、VL32、V33、、VL33、YJ32、YJ33、YJLV33敷设在室内、隧道、电缆沟,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

基本结构: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内护套-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辐照交联聚烯烃(主要材料是聚乙烯)电线电缆主要用于耐热建筑线、汽车线、航空导线、机车线电线和电机电器引接线等。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 总则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预期接触电压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直接接触防护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间接接触防护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附加防护additional protection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伸臂范围arm’s reach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外护物enclosure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保护遮栏protective barrier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保护阻挡物protective obstacle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2电气分隔electrical sepation将危险带电部分与所有其他电气回路和电气部件绝缘以及与地绝缘,并防止一切接触的保护措施。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1总则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预期接触电压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 约定接触电压限值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 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 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 直接接触防护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 间接接触防护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 附加防护additional protection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 伸臂范围arm ' s reach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 外护物enclosure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 保护遮栏protective barrier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 保护阻挡物protective obstacle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2 电气分隔electrical sepation将危险带电部分与所有其他电气回路和电气部件绝缘以及与地绝缘,并防止一切接触的保护措施2.0.13 保护分隔protective separation用双重绝缘、加强绝缘或基本绝缘和电气保护屏蔽的方法将一电路与其他电路分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类绝缘电缆、电线的最高运行温度??
各类绝缘电缆、电线的最高运行温度
绝?缘?类?型?温度限值(℃)
聚氯乙烯(PVC)?70(导体)
交联聚乙烯(XLPE)?90(导体)
乙丙橡胶(EPR)?90(导体)
矿物绝缘(PVC护套或可触及的裸护套)电缆?70(护套)
矿物绝缘(不允许触及和不与可燃物相接触的裸护套电缆)?105(护套)
表中列出的是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1KV或直流无铠装电缆和绝缘导线的最高运行温度。

对电线的最高运行温度,是指导体的温度,不是绝缘材料表面的温度,绝缘材料表面的温度低于导体的温度,而且和通风条
件有关,通风越好,绝缘材料表面的温度越低。

电缆的最高运行温度与电线不同,是指护套的温度,护套主要是起保护绝缘作用,因此电缆绝缘护套材料
的最高运行温度比电线的绝缘材料高。

电线电缆的温升与施加在电线电缆上的电压无关,只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在相同的截面下,通过的电流越
大,电线电缆的温升越高。

电缆制造厂只提供电缆截面的数据,不提供电缆的额定电流数据,是正确的。

因为电缆的额定电流与环境、负载的工作持续率、电缆绝缘材料的允许工作温度、电缆的允许压降等参数有关,所以应该由电气设计人
员做全面考虑后,选用合适的电缆截面。

电缆的温升和电流密度有关,电流密度越大,则温升越高。

绝缘材料的寿命又与绝缘材料的工作温度有关。

绝缘材料的工作温度越高,则其寿命越短。

用多并方式增加电缆容量的方法不可取。

工程中经常发现,由于受到电缆截面的限制,为了增加容量。

电缆采用双并、甚至三并的做法。

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多并电缆连接时,连接处存在接触电阻不同而此接触电阻又往往与电缆本身的电阻可比拟,其结果会造成多并电缆的电流分配不平衡。

因此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对大容量的配电干线都采用母线槽。

虽然母线槽的价格比电缆高,但从性价比出发比较,母线槽以越来越受到设计人员和业主的青睐。

铜排的最高允许温度
标准规定:
1.国家标准规定:表面经过处理(如镀银、镀锡),环境温度在40℃,100%负载时母线固定连接处的温
升不超过75K,触点连接处的温升不超过65K。

2.行业(电力)标准规定:表面经过处理(如镀银、镀锡),环境温度在40℃,110%(户外120%)负载
时母线固定连接处的温升不超过75K,触点连接处的温升不超过65K。

用温度概念描述就是:母线固定连接处的温度不超过115℃,触点连接处的温度不超过105℃。

解析:
1.“K”为热力学温度的计量单位(称开尔文,T),“℃”为摄氏计量温度(t、θ),两者关系:t=;
中所说“温升”,是指环境温度为t0=40℃(T0=)时允许的最高温升,也就是导体测点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值;
3.由上述公式可知:温度差用开氏计量与用摄氏计量数值是相同的,只有绝对温度数值不同。

4.为了工程上的方便,大多用开氏计量(K),所以开关设备允许稳升用“K”计量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