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头颈部6页word
医学影像学-头颈部

喉部良性肿瘤
临床与病理: 发病率低,多数良性肿瘤好发于声带附 近,亦可见于喉腔各部。较常见者有乳头状 瘤、血管瘤、纤维瘤、软骨瘤、脂肪瘤、淋 巴管瘤等。其中纤维瘤和软骨瘤可发生钙化。 小的肿瘤可无症状,或仅有声音嘶哑、吞咽 不适或异物感,较大者可发生吞咽和呼吸困 难。
影像学表现
(一) X线表现: 1、 X线平片上良性肿瘤除乳头状瘤 外,多为喉部单发结节或肿块,外形整齐, 境界清楚,周围无侵润表现。 2、较大的肿瘤可致喉腔变形、不对 称和气道狭窄。 3、若见肿块内钙化结节可提示血管 瘤。发生于喉软骨附近、带有钙化的肿块, 提示为软骨瘤。
1、CT薄层扫描可见声带不规则增厚、结节 或位臵不对称,尤其对前联合受侵较为敏 感,可显示该 处1-2mm的小结节; 2、若见两侧声带明显不规则或出现小结 节,尤其在声带前部,可提示侵入对 侧,已失去喉部分切除机会; 3、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消失,其中见有 异常软组织影,表明肿瘤已向喉外蔓延。 4、肿瘤若向后方发展,可见杓区软组织影增 大,多有杓环关节受累.
影像学表现
(二)CT表现: 1、 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规则。 2、周围组织除压迫性改变外,无侵润表现。 3、血管瘤、软骨瘤其中可见钙化,若脂肪 密度,可确诊为脂肪瘤。 4、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可有轻度到中度强 化,血管瘤则有明显强化,而淋巴管瘤 无强化。
影像学表现
(三) MRI表现: 1、多数良性肿瘤T1WI为均匀的等或略低信 号,T2WI为稍高信号。 2、含有钙化的肿块,其中可见点状无信号 区;脂肪瘤在T1WI 和T2WI均为高信号。 3、增强扫描多数肿瘤可有轻度到中度强化, 血管瘤则有明显强化,而淋巴管瘤无强化。
声门上区:包括会厌舌骨上区、杓会厌 皱襞、舌骨下区、室带; 声门区:包括声带、前联合、后联合; 声门下区:为声带下缘以下至环状软骨 下缘。
医学影像学:第三章头颈部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及
鼓室内的听骨链。 内耳迷路由耳蜗、前庭和三个半规管组成,膜
迷路内外含淋巴液,骨迷路包。 内耳道位于颞骨岩锥内,含面、听神经。
32
33
34
35
• 4、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
• (1)临床与病理
• 眼眶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表皮陷于眶 骨间隙内没有萎缩退化形成,可无定期地潜伏, 儿童期发病多见。
•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无痛性肿物,伴眼球突 出、眼球运动障碍等。
• 皮样囊肿:含毛发、汗腺、皮脂腺。 • 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和珍珠瘤。可由后天
45
46
47
右眼环破裂,右眼内侧壁骨折伴右侧筛窦积液
48
49
第二节 耳部
50
一、检查技术 • X线检查:分析乳突类型、部分疾病 • HRCT: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可了解骨质细微结
构、了解外、中及内耳发育情况,显示各种疾病 的表现及邻近解剖关系。 • MRI:了解内耳迷路及面、听神经情况
51
41
42
43
2、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临床与病理】
–眼眶爆裂骨折: –眼眶直接骨折: –眼眶复合型骨折:
44
【影像学表现】(CT) • 直接征象:眶壁凹陷、成角、中断、移位或粉碎 • 间接征象:邻近窦腔积液、黏膜肿胀,脂肪密度
增高或疝入、眼肌增粗扭曲及嵌顿、眶内积气, 眶内容物脱出如“泪滴征”
第三章 头颈部
头颈部:指颅底至胸廓入口的区域,包括眼、 耳、鼻和鼻窦、咽部、喉部、口腔颌面部、 甲状腺等。
1
第一节 眼部
2
一、检查技术 • 1、X线:了解眼眶形态和眶骨的改变,了解钙
医学影像学(头颈部)

鉴别诊断 婴幼儿眼球内发现钙化性肿块,应首先 考虑视网膜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有: 1.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表现为眼球小, 钙化少见,整个玻璃体腔密度增高,MRI可 发现玻璃体管存在。 2.Coats病,Coats病又称外层渗出性视网膜 病变,常为单侧,发病年龄一般为4-8岁, MRI显示为视网膜下积液信号,增强后脱离 的视网膜明显强化。
MRI检查:肿瘤在T1WI呈中等偏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 号,部分患者蛛网膜下腔明显增宽,显示为肿瘤周围长T1长 T2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后明显强化。 MRI检查容易发现累及球壁段、管内段或颅内段;有利 于区别肿瘤与蛛网膜下腔增宽,因此为首选检查方法。 鉴别诊断 1.视神经鞘脑膜瘤:主要见于成年人。CT表现为高密度 并可见钙化,边界欠光整;MRI上T1WI和T2WI均呈低或 等信号,肿瘤强化明显,而视神经无强化,形成较具特征 的“轨道”征。 2.视神经炎:主要指周围视神经鞘的炎性病变,有时与 胶质瘤不易鉴别。 3.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增宽:见于颅内压增高,一般有颅 内原发病变。
眼眶炎性假瘤
临床表现:发病急,表现为眼周不适或疼痛、眼球转动受 限、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皮肤红肿、复视和 视力下降等,症状的出现与炎症累及的眼眶结构有关。症 状和体征可于数周至数月内缓慢发生,持续数月或数年。 对激素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病因不清,可能与免疫功能 有关。 病理:根据炎症累及的范围可分为眶隔前炎型、肌炎型、 泪腺炎型、巩膜周围炎、神经束膜炎及弥漫性炎性假瘤。 急性期主要为水肿和轻度炎性浸润,浸润细胞包括淋巴细 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为大量纤维 血管基质形成,病变逐渐纤维化。 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呈低回声占位性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不 清或不光滑,病变内缺乏回声,CDFI显示病变内不丰富 血流信号。眼外肌或泪腺增大。
头 颈 部 影 像 学

黑色素细胞瘤
1、乳头状瘤 2、骨瘤 3、血管瘤 4、息肉 5、纤维瘤、骨化纤维瘤
(二)恶性肿瘤
1、癌 2、肉瘤
(一)良性肿瘤
1、乳头状瘤 papilloma
是以上皮明显增生和其下结缔组织少量增殖为特征的赘生物,可 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是一种真性上皮肿瘤。
外生性:带蒂,多起自鼻前庭或鼻中隔前下部
内翻性:向黏膜下基质内翻转生长,多起自鼻中道外侧壁, 常累及一侧筛窦、上颌窦
第四节 常见疾病
一、炎性病变
(一)化脓性鼻窦炎 (二)炎性肉芽肿 (三)变应性鼻窦炎
(一)化脓性鼻窦炎
1、概述 (1)病因: 临近组织感染: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
牙源性 窦口堵塞: 炎症、息肉、肿瘤等 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筛窦。
(一)化脓性鼻窦炎
1、概述 (2)病理:
急性: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潴留; 慢性:黏膜纤维组织增生、息肉样变,
(1) 外鼻:骨部 —— 鼻骨、上颌骨鼻突、额骨鼻突 软骨部
(2) 鼻腔
第二节 应用解剖
1、鼻
(2) 鼻腔 鼻中隔——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 鼻甲—— 上、中、下 鼻道
第二节 应用解剖
2、鼻窦
前组鼻窦: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蝶窦、后组筛窦 ——开口于上鼻道
(1)上颌窦
2、冠状面扫描: 观察上、下壁, 窦口鼻道区:上颌窦口、筛漏斗、筛泡、钩突、 半月裂、中鼻道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三、MRI
对软组织病变显示较好,而对骨质、钙化的显示 不如CT。
第一节 检查方法
四、造影检查
对于血管性病变可以采用血管造影检查; 上颌窦造影、囊肿造影目前很少应用。
第二节 应用解剖
医学影像学头颈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头颈影像学检查技术
X线检查
包括平片、造影等, 能够提供头颈部的初 步影像学资料。
CT检查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 图像清晰度,能够发 现微小病变。
MRI检查
具有多序列、多方位 成像的特点,对软组 织的显示效果较好。
超声检查
具有无创、无辐射的 优点,适用于孕妇和 儿童等特殊人群。
核医学检查
包括PET/CT、 SPECT等,能够提供 功能代谢信息,有助 于早期发现病变。
颅脑外伤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影像学比较
• 总结词:通过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医学影像,医生可以观 察到不同治疗方式对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
• 详细描述:颅脑外伤患者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为了比较两种 治疗方式的效果,医生可以通过医学影像检查来观察患者的颅脑情况。 例如,通过对比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患者的CT或MRI图像,医生可以 观察到脑部的血肿、骨折等变化情况。如果保守治疗后的影像显示血肿 明显减少或骨折愈合良好,那么可以认为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如果手术 治疗后的影像显示血肿消除或骨折愈合不良,那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 术治疗。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这些影像学证据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和预后。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估
总结词
介入治疗后,医学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治疗的效果 和血管的畅通情况,帮助医生制定进一步的诊疗计划 。
详细描述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医生可以通过医学影像检查 来评估治疗效果。例如,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CTA或 MRA图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血管的畅通情况。如 果治疗后血管仍然堵塞或者狭窄,那么可能需要进一 步的介入治疗或者药物治疗;如果治疗后血管畅通情 况良好,那么可以继续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这些影像学证据来评估患者的 康复情况和预后。
医学影像诊断学头颈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头颈部解剖与生理基础 • 常见头颈部疾病影像表现 • 头颈部特殊检查技术与应用 • 头颈部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 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头颈部解剖与生理基础
颅骨结构与特点
01
02
03
颅骨组成
由23块形状、大小不同的 骨块组成,分为脑颅骨和 面颅骨两部分。
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脑梗死。
案例三:颅内肿瘤患者影像诊断思路分享
患者情况介绍
影像检查过程
中年女性,因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就诊 。
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检查。CT平扫可见 颅内占位性病变,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进一 步明确病变性质。
影像检查结果
诊断思路分享
CT平扫可见右侧颞叶类圆形高密度影,边 界清晰。MRI平扫病变呈等T1、稍长T2信 号影,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分子影像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前沿领域,通过探测和成像生 物体内的分子变化,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关注新技术新方法应用
01
持续学习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关
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
02
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和鉴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头颈部领域发展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医学影像诊断将更加智能 化,通过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影像特征,提高诊断效率和 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融合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将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进行 融合,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有助于复杂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学头颈课件

MRI检查技术
定义
01
MRI检查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某一部位进行成像
的检查技术。
应用范围
02
MRI检查常用于头颈部检查,如颅内病变、颈动脉狭窄等。
注意事项
03
MRI检查对金属物品和心脏起搏器等植入物有禁忌,同时检查
时间较长,易引起幽闭恐惧症。
其他影像学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常用于头颈部检查,如甲状腺结节、腮腺炎等 。
详细描述
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例如,感 染性疾病需要与肿瘤和血管性疾病进行鉴别,免疫性疾病需要与先天性发育异常 疾病进行鉴别,而创伤性疾病则需要进行颅骨骨折和颅内出血的鉴别。
05
医学影像学在头颈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在手术导航中的应用
01
术前诊断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等,为制定
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颈动脉狭窄
CTA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范围;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可评估狭窄程度及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颅内血管病变
MRI可检测到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血管病变;CTA也可用于评估颅内血管 狭窄、闭塞等情况。
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的诊断
先天性喉裂
CT可观察到喉部软骨发育不良,声门裂位置异常;MRI也可 用于评估喉部发育情况。
先天性鼻部畸形
X线片可观察到鼻部骨质异常,如鼻部佝偻病;CT可进一步 评估鼻部畸形程度及范围。
03
头颈部影像学检查技术
X线平片检查技术
1 2
定义
X线平片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拍摄人体某一部位的X线影像,获取该部 位的二维图像。
医学影像学-第三章 头颈部

医学影像学(第8版)
2. 甲状腺肿瘤
CT
➢ 甲状腺右侧叶类圆形低密度影 ➢ 边界清楚 ➢ 形态规则 ➢ 甲状腺周围脂肪间隙存在
MRI
➢ 信号
甲状腺腺瘤 男,66岁,体检发现甲状腺右侧叶结节
T1WI T2WI Gd-T1WI
等稍高信号 混杂信号 无强化
医学影像学(第8版)
3. 甲状腺肿
CT
甲状腺肿 女,81岁,体检发现右侧颈部肿块
MRI
➢ 侵犯脑膜及右侧颞叶脑组织
➢ 信号不均
➢ 信号
T1WI
等/低信号
T2WI
稍高信号
Gd-T1WI 不均匀中度强化
医学影像学(第8版)
4. 先天性畸形
左侧外耳、中耳先天畸形 男,1岁,左侧骨性外耳道闭锁
CT
➢ 左侧外耳/中耳畸形 左侧外耳道影像未见明确显示 鼓室腔狭小 左侧锤砧关节部分融合 左侧砧骨体肥大
右侧甲状软骨骨折
医学影像学(第8版)
男,57岁,声音嘶哑伴咽部异物感
2. 喉癌
CT
➢ 双侧声带增厚,突向喉腔内 ➢ 侵犯前联合、喉旁间隙、右侧甲杓肌 ➢ 喉腔变窄
MRI
➢ 信号 T1WI T2WI Gd-T1WI
等信号 高信号 中度/明显强化
第六节
口腔颌面部 常见疾病诊断
医学影像学(第8版)
等/稍低信号
T2WI
稍高信号/混杂信号
Gd-T1WI “脑回样”强化
医学影像学(第8版)
左侧上颌窦鳞癌 男,58岁,左侧鼻堵伴流涕
3. 鼻窦鳞癌
CT
➢ 左侧上颌窦软组织肿块
➢ 窦壁骨质破坏
➢ 侵袭性生长
MRI
➢ 其内信号混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颈部
第一章头颈部X线成像
眼眶与眼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眼和眼眶的异常X线表现
(二)熟悉:眼和眼眶的正常X线表现
(三)了解:眼和眼眶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及X线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眼和眼眶大小、形态、密度、眶壁、视神经孔和眶上、下裂的X线改变
(二)重点讲解:
1、柯氏、华氏位眼眶的正常表现
2、视神经孔及眼眶侧位X线表现
(三)一般介绍对眼和眼眶X线观察时应遵循的原则与步骤—综合观察所见进行分析,必要时结合CT扫描片下结论
鼻与鼻窦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鼻与鼻窦的异常X线表现
(二)熟悉:鼻与鼻窦的正常X线表现
(三)了解:鼻与鼻窦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及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鼻窦透光度、窦壁黏膜和骨质、窦腔大小、鼻腔
软组织影等变化
(二)重点讲解:在柯氏、华氏位及张口华氏位上观察额窦、上颌窦、筛窦及碟窦的正常X线表现
应指出(1)侧位片显示副鼻窦前后壁及窦腔发育情况
(2)华氏张口位及侧位碟窦可显示
(3)华氏位虽能观察额窦的形态和大小,但不如柯氏位好
(4)后组筛窦显示以柯氏位为好(靠两侧边缘气房)
(三)一般介绍鼻窦常见疾病如炎症、囊肿常可确定病变的存在和位置,但对观察窦壁骨质微破坏或窦腔内小病灶,体层摄影
或CT扫描仍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咽喉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咽喉部的异常X表现
(二)熟悉咽喉部的正常X线表现
(三)了解咽喉部的观察分析和诊断及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1、咽部:咽后壁软组织、颅底骨质和颈椎骨质等改变2、喉部:形态学,对称性与位置,喉软骨及喉功能改变
(二)重点讲解咽喉部侧位片及颅底位平片的正常X线表现以及参考数值(三)一般介绍:临床上应用一致侧位和颅底位片,能显示含气咽腔及咽壁情况,对较小咽部病变可采用体层摄影,对喉部能显示喉内结构及运动情况
耳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乳突、中耳、岩骨、内耳的异常的X线改变
(二)熟悉:乳突气房分型,伦氏斯氏及汤氏位的异常X线表现的正常X线表现
(三)了解中内耳道摄影片的观察、分析和诊断以及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1、乳突气房、咽鼓管透明度改变2、外耳对称性与位置改变3、中耳与鼓室、岩骨、内耳结构改变
(二)重点讲解1、乳突气房的分型,指出硬化型(坚实型)不可误为病变2、伦氏斯氏及汤氏位显示正常解剖结构及数据表现(三)一般介绍耳的X线检查对显示中耳乳突病变,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变异有价值,小病变(小胆脂瘤或未引起骨质改变的内耳道肿
瘤)可结合体层或CT扫描
颈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颈部的异常X线表现
(一)熟悉掌握颈部的正常X线表现
(二)了解颈部的观察分析及诊断和临床应用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1、颈椎骨质与椎间盘改变2、软组织(咽喉、椎前软组织)的改变
(二)重点讲解颈部侧位像及喉室发E单投照片显示咽喉的正常解剖结构与数据
(三)一般介绍颈部侧位及咽喉部以软组织条件摄片可观察咽后壁椎间软组织厚度
第二章CT 头颈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CT图象特点、CT图象的一般分析与诊断原则、各系统CT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限度;掌握各系统异常CT表现特点
(二)熟悉各系统正常CT表现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
(三)学会各系统CT图象的观察与分析正常CT表现特点与临床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眼和眼眶、鼻和鼻窦、咽喉部的异常表现
(二)重点讲解眼和眼眶、鼻与鼻窦、咽喉部、耳、口腔颌面部、颈部的正常表现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耳耳、口腔颌面部、颈
部的异常CT表现
(三)在实习中重点学会观察鼻窦、鼻咽部正常CT表现与病变的基本表现;初步学会眼和眼眶、鼻与鼻窦、咽喉部、耳、口
腔颌面部、颈部的正常CT表现与病变的基本CT表现
第三章MRI 头颈部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MRI的图象特点、成像优势和重要系统的临床应用
(二)熟悉MRI在临床上的应用
(三)了解MRI的质子弛豫增强效应和对比增强以及MRI应用的限度
(四)头颈部的基本解剖结构和正常信号特点
(五)熟悉头颈部常见病变的MRI表现
(六)了解头颈部少见病变的MRI表现
(七)学会分析、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眼、鼻咽部、喉部、耳部以及颈部主要血管的解剖结构关系及正常MRI信号
(二)重点讲解脉络膜黑色素瘤、副鼻窦囊肿、咽后壁脓肿、鼻咽癌、胆脂瘤、甲状腺肿瘤以及颈部大血管旁占位病变的MRI
表现
(三)一般介绍眶后病变的特征、副鼻窦炎性病变、声带病变、腮腺病变以及颈部良性恶性肿瘤的一般共性
(四)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五)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六)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七)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