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参考书书目汇总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参考书书目汇总

《信息管理导论(第二版)》,党跃 武、谭祥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信息组织》,戴维民主编,高等 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2.《信息资源共享》,程焕文、潘燕 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初试
“信息管理综 合”之“计算机 文化”部分
《计算机文化导论》,李志蜀著,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年
复试科目:语言 学概论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语言学概论》,刘颖主编,重庆大 学出版社
050101 ☆文艺学 01 文艺理论与批评 02 文艺美学 03 当代审美文化 04 中国文化与文论 05 西方文化与文论
635 文学评论写作: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 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 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①101 政治②201 年 英语一或 202 俄 914 中国文学: 语或 203 日语 (1)《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 ③635 文学评论 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写作④914 中国 (2)《中国古代文学》,周裕锴、谢谦、 文学(含中国古 刘黎明,重庆大学出版社 代、现当代文学) (3)《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复旦出版社 (4)《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干天全, 重庆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文学》(1--4 册)四川人民出 版社 刘黎明主编
学科专业名称 考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
备注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 学
662 哲学通论 961 西方哲学史
《大问题—简略哲学导论》,罗伯
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复试教材:
《西方哲学史》,梯利,商务印书馆 《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

四川大学914中国文学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914中国文学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914中国文学主编:弘毅考研编者:资雍新秀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历年真题》、《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历年真题解析》与《四川大学中国文学模拟试题》作为四川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系列参考资料,编写初衷在于为广大考生搜集历年真题,提供较为准确的解析,分析命题规律,预测出题角度,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总之,希望考研“过来人”为师弟师妹们的未来助一臂之力,如是我愿。

1.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概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新闻学等14个博士点和新闻学、传播学等15个硕士点;有全国首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点1个;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1个;原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获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并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还拥有1个国家“985工程”创新基地,1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个文科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新闻学本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形成了富有特色且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群。

其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2.参考书目四川大学历次参考书目变化相对较大,直至2011年才基本稳定。

主要是将其他院校的教材换成自己编写的,或者二者并存。

主要书目如下:古代部分:《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四卷本),刘黎明等,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两卷本),周裕锴、谢谦、刘黎明,重庆大学出版社。

古代文学部分给出三套书共九本,可谓工程量浩大。

应对任务大时间短最好的办法就是备考过程中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四川师范大学考研书目及科目

四川师范大学考研书目及科目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 本硕士点建立于1980年,为中国语言文学所属二级学科,是四川师范大学最早硕士点之一。本
语言学
学位点具有深厚学术传统,导师团队科研力量强,教学水平高。本专业开设现代汉语及语言学
01现代汉语及语言学理论教 理论教学与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研究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3名。导师团队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辞赋、《
01古籍整理与研究
文选》、唐诗、音乐文学、巴蜀文化文献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墨学、佛学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及多项省部级项目。培养中国古代典籍的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的高级专业
01上古汉语研究
好的学术传统。现有一支全部由博士和博士后组成高学历导师队伍,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在国内外 有一定的学术影响。该专业目前设有上古汉语研究、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和西南少数
02中古及近代汉语研究 民族语言研究四个方向,覆盖国内语言研究的主要领域。本学位点采用导师制和学分制培养方式,培养学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 础综合 8
育哲学、中国语文教育、西方方法论与当代语文教学、语文新课标与语文教学改革研究、语文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研究、非
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研究、语文科文本解读学、语文测评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本专业采用学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结合的
培养方式,以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教学及应用为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有较强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能力与学科史学术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 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②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术,可独立地从事美学调研和实验,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胜任高等教育中的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新闻出版业的编辑工作、 文宣部门管理规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一般为高校、国家机关公务员、文化传播单位的从业人员;同时鼓励研究生继续升学,近年来本专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四川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分别为:
理学(二学位):数学、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信息学、动物学、生态学。

工学(三学位):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
与工程、能源动力科学与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
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农学(三学位):作物学、植物保护、植物科学与技术、生物资
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学、草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

军事学(三学位):国防教育学、军事海洋学、战略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军制学、军事指挥学、军队政治工作、军事后勤学、军事
情报学、军事装备学、军事法学。

管理学(三学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
程管理、行政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业
管理。

文学(三学位):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广播电视文学、网络文学。

艺术学(三学位):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广播
电视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表演艺术、音乐学。

考试科目分别为:理科类:数学(必考科目)、物理与或化学;
文科类:政治、历史、比较文学、哲学、英语。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中国语言文学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专业代码:050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必读书目[1] 吴俊、李今、刘晓丽.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2] 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2] 谢冕.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4]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 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7]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 马良春、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9] 许志英、邹恬.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0]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11]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12] 骆寒超.新诗创作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12] 朱寿桐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14]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15]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6] 佩里·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天卫文化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17] 班马.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与构想.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版.[18] 孙建江.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19] 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20] 吴其南.转型期少儿文学思潮史.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21]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32]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2] 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24] 王逢振、盛宁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25]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26] [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27] [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28] 刘纳.嬗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0]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1]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32] 王嘉良. 辉煌“浙军”的历史聚合——浙江新文学作家群整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32]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版.[25] 周晓波.儿童文学创作现象透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32] 曹禧修.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27] 王侃.叙事门与修辞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二、选读书目(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1] 高玉.跨文学研究论集初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2] 高玉.跨文学研究论集二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 王嘉良等.现代中国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4] 方卫平.儿童文学接受之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5]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身体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6] 付建舟. 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7] 潘正文. 两浙人文传统与百年浙江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8] 骆寒超.新诗主潮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9] 孙玉石.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10]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11] 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12] 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 黄云生.人之初文学解析.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14] 班马.前艺术思想.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版.[15]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16] 王泉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文论选.接力出版社,1996年版.[17] 吴其南.中国童话史.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2年版.[18] 周晓波.现代童话美学.未来出版社,2001年版.[19]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 韦苇.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年版.[21] 谭霈生.电影美学基础.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32]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32] 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24] [美]科恩等,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25] 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26] 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27] 王嘉良.地域视阈的文学话语,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28] 王嘉良.浙江20世纪文学史,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三、推荐专业期刊[1]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2] 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合办.[4] 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5] 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华东师范大学合办.[6] 鲁迅研究刊.中国鲁迅研究会、鲁迅博物馆合办.[7] 当代作家评论.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8] 儿童文学选刊.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9] 儿童文学研究.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10] 中国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主办.[11] 中国少儿出版.中国少儿出版社主办.[12] 中国儿童文化.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联合主办.学科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一、必读书目[1]《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2]《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楚辞章句疏证》,中华书局,2007年.[4]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5] 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2年.[6]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7]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2009年.[8] 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 锺嵘撰、曹旭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0] 章学诚撰、叶瑛注《文史通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 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9年.[12] 钱钟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12] 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14] 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2年.[15] 郭英德等著《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16]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7]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18] 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2年.[19] 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20] 徐朔方著《徐朔方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21] 王水照著《苏轼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2] 陈尚君著《旧五代史新辑会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2] 梅新林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24] 梅新林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5年.[25] 俞樟华著《中国传记文学理论研究》,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26] 俞樟华等著《古代杂传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27] 陈玉兰著《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8] 杨义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29] 葛永海著《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0] 陈洪著《中国小说理论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20] 陈大康著《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二、专业期刊[1] 文学评论.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 文学遗产.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2] 文史.季刊.中华书局.[4] 红楼梦学刊.双月刊.中国艺术研究院.[5] 明清小说研究.双月刊.江苏社会科学院.[6]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7]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双月刊.东北师范大学.[8] 文献.双月刊.北京国家图书馆.[9] 历史研究.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0] 文艺理论研究.双月刊.华东师范大学.学科方向“汉语言文字学”一、主要著作[1]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岑麒祥、叶蜚声、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 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5]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6] 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7] 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北京:学林出版社,1985.[8] 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60.[9] 詹伯慧《汉语方言与方言调查》,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0]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1]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2]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 石安石《语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4] 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 孙常叙《汉语词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6] 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7] 张先亮、范晓《汉语句式在篇章中的适用性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8]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8.[19]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20]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21] 张志毅《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2] 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24]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 1981.[25]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59.[26] 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27]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8]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29] 刘坚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20] 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 郭在贻《训诂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2] 王宁《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32] 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5.[24] 李新魁《汉语音韵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25] Comrie, B,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沈家煊译《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2] 克劳夫特(W, Croft)《语言类型学与普遍语法特征》,外研社,2000.[27]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8]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9]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史简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0]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41]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9.[42]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2009.[42]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2.[44] 萧统编选《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45] 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46] 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47]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49]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50]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1] 黄灵庚《楚辞集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2] 吴泽顺《汉语音转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52] 陈年福《甲骨文词义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二、专业期刊[1] 《中国语文》,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 《方言》,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 《当代语言学》,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4] 《语言文字应用》,季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应用研究所.[5] 《语言研究》,季刊,华中理工大学.[6] 《语文研究》,季刊,山西省社会科学院.[7] 《古汉语研究》,季刊,湖南师范大学.[8] 《语言教学与研究》,季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9] 《世界汉语教学》,季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10] 《文学遗产》,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1] 《文献》,季刊,国家图书馆 .[12] 《古籍研究》,季刊,安徽大学.[12] 《敦煌研究》,年刊,敦煌研究院.[14] 《文史》,季刊,中华书局.[15] 《中华文史论丛》,季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6] 《国学研究》,丛刊,北京大学国学院.[17] 《历史研究》,双月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8] 《中国典籍与文化》,季刊,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学科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一、主要阅读书目[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参考书目221英语: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1-4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222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第1-3册),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合编,1998年。

223日语: 《标准日本语》(初级),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224德语: 《德语速成》(第二版,上、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年;225法语: 《法语》(第1-2册),马晓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401经济学原理:1.《政治经济学》(上册)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当代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3.《国际经济学》李天德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2经济学基础及应用:《财政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货币银行学》张红伟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3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朱方明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当代西方经济学》李扬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国城市地价论》杨继瑞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城市地产经济学》冯宗容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

405法学综合B: 包括刑法、民商法、诉讼法(刑诉民诉)411人口理论基础:《人口社会学》胡伟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414中国文学(含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学》(四卷本)刘黎明等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人民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415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修订本)胡裕树上海教育出版社;《现代汉语》黄伯荣等高等教育出版社;《新编现代汉语》张斌复旦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修订重排本)王力中华书局;《实用古汉语知识宝典》(供学习教材参考)杨剑桥复旦大学出版社;复试科目:语言学概论参考书:《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语言学概论》马学良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普通语言学教程》汪大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6新闻传播业务:《新闻采访论》邱沛篁四川大学出版社;《现代新闻编辑学》蒋小丽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摄影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学导论》欧阳宏生四川大学出版社;《应用广告学》吴建四川大学出版社;《编辑学理论与实务》黄小玲四川大学出版社复试新闻传播专题:参考书同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业务。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研究生课表2013-2014第二学期课表B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研究生课表2013-2014第二学期课表B

2013博士
佛教文献研究
项楚
54
3
选修
周一上午3-5节
研楼3-407
2013博士
第 8 页,共 11 页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
肖薇
36
2 选修 周五下午6-7节 研楼3-407 戏剧与影视学
2013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
肖娅曼
54
3
必修
周三上午3-5节
研楼3-402 汉语言文字学
2013硕士
国学概论
谢谦
54
3 必修 周四下午8-10节
传媒经营研究(传媒 经营管理实践与讨 论)
新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语用学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李宜蓬
李怡 李怡 李宇凤 李韵
36
36 54 36 36
2 选修 周二下午6-7节 研楼1-102
2 3 2 2
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 2013硕士 传播专硕
2013硕士 2013博士 2013硕士 2013硕士
黎风
黎风 李春霞 李菲 李苓
36
54 36 18 36
2 选修 周四下午6-7节 研楼3-207 传播学
3 2 1 2 选修 周四晚上11-13节 研楼3-303 选修 选修 选修 周五下午8-9节 周二上午3-4节 研楼3-402 文学人类学 汉语国际教育 研楼3-404 出版专硕
2013硕士
2013博士 2013硕士 2012、2013 网选 硕 2013硕士
选修 周三下午8-10节 研楼3-403 选修 必修 周二上午3-5节 周四上午3-5节 研楼3-407 文艺学 研楼3-401 出版专硕 研楼3-40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选修 周二上午1-2节

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温馨提示:以下参考书目仅供各位考生参考,考试范围不局限于此)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中国现当代文学
02中国现当代诗歌
03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04中国现当代小说
05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③ 635 文学评论写作
④ 914 中国文学(含中国古
代、现当代文学)
635文学评论写作: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主编,重庆
大学出版社2010年
914中国文学:
(1)《中国文学》,(1--4册)四川人民出版社刘黎明等主编
(2)《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3)《中国现当代文学》,李怡、干天全,重庆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北京大
学出版社
(5)《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出版社
复试科目:文学理论(含西方
文论、中国古代文论)
(1)《文学理论基础》,阎嘉,四川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批评理论》,赵毅衡、傅其林、张怡,重庆大学出
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学科专业名称考试科目名称参考书目备注
050101文艺学②中国文学典
籍③3013中外文

中国文学典籍:
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
3013中外文论:
1.赵毅衡、傅其林、张怡等:《现代西方批评理论》,
重庆大学出版社,;
2.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伊格尔顿: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文学理论导读》(40.00))(中、英文各一本);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050102语言学及应②中国文学典中国文学典籍:
理论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
3014语言学理论:
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
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邵敬敏、任芝瑛、李家树:《汉语
语法专题研究》;
3.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
书馆,1999年版;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
出版社,;
5.徐通锵:《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
大学出版社,;
6.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050103汉语言文字②中国文学典中国文学典籍: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
3015汉语史: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
2.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3.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5.王念孙:《广雅疏证》;
6.《广韵》。

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
②中国文学典
籍③3016文献学
中国文学典籍:
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版;
3016文献学:
1.余嘉錫:《古書通例》,《目錄學發
微》;
2.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北京大
學出版社;
3.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北京大
學出版社);
4.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5.倪其心:《校勘學大綱》,北京大學出版社,;
6.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中華書局總編室:《古籍點校釋例》;
掌握敦煌漢文卷子的校錄方法,古
代重要文學流派,主要作家的集子
如:金開誠、葛兆光《古詩文要籍
敘錄》等。

8.項楚、張子開:《古典文獻學》,重慶大學出版社,。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②中国文学典
籍③3017中国古
中国文学典籍:
1.曹顺庆:《中华文化原典读本》,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