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大作业.
汽车理论大作业

n(r/min)
Tq(N*m)
n(r/min)
Tq(N*m)
600
106.6211
1800
174.1665
3000
169.7305
700
119.4071
1900
174.7145
3100
168.7753
800
130.3742
2000
174.947
3200
167.6796
900
139.6984
2100
174.9295
3300
166.398
1000
147.5465
2200
174.718
3400
164.8759
1100
154.0762
2300
174.3595
3500
163.0495
1200
159.4357
2400
173.8915
3600
160.8456
1300
163.7643
2500
173.3425
变速器传动比Ig(数据如下表)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4档变速器
6.03
3.03
1.67
1
----
轴距L=3.2m
质心至前轴距离(满载) a=1.947m
质心高(满载) hg=0.9m
第二题:
第三题:
计算
1.确定一轻型货车的动力性能
1.1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
1.1.1发动机转矩
1.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Tq-n曲线拟合公式为: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55(n/1000)4
汽车理论大作业资料

稳态响应
固定转角:alpha0=0.5 速度区间:[0,20]m/s
k1=0.002; k2=0; k3=-0.01;
OS
NS NS
固定转角:alpha0=0.5 速度区间:[0,40]m/s k1=0.002; k2=0; k3=-0.01;
OS
US NS
瞬态响应
分析汽车各参数是如何影响瞬态响应的。 1.时域分析
低速:10km/h - 50km/h
高速:50km/h - 90km/h
综合参数分析
轮胎拖距ζ
前轮侧偏刚度kf
后轮侧偏刚度kr
转向系统刚度ks
质量m
转动惯量I
轮胎拖距ζ对瞬态响应β的影响
后轮侧偏刚度kr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β
• Wr
质量m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β
前后轴距比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β
转动惯量I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β
选择车速v=50km/h
转动惯量I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Β
当v=20km/h时
谢谢
β由于β在不同的参数下会有正负的变化,所以先定性分析 其时域特性,再分析其评价指标。
ωr用ωr/ωr0 – t图线易于比较不同参数下响应的超调量,且 不影响其它时域评价指标。
由于超调量பைடு நூலகம்上升时间可以从曲线中直观地进行比较,所 以作出瞬态响应曲线后,仅标出稳定时间。 2.频域分析
利用Bode图进行频域分析(仅标出共振峰)
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 (第6题)
题目参数
总质量 绕Oz轴的转动惯量/kgm2 轴距/m 质心至前轴的距离/m 质心至后轴的距离/m 前轮总侧偏刚度(N/rad) 后轮总侧偏刚度(N/rad) 轮胎拖距/m 转向系绕主销的等效弹性系数 驾驶员手、腕与转向盘之间的等效弹性系数
汽车理论作业题

第一章作业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有哪些?汽车的行驶方程式是怎样的?2、试述将发动机的扭矩转速特性曲线(Ttq—n曲线)转变为驱动力图的过程。
3、已知汽车的若干参数: m=3800kg,f=0.3,C D A=2.5m2,它在下一坡度为16.6%的坡道时,某一时刻加速度为1m/s2,车速为40km/h 。
问:此时汽车的驱动力为多大?(汽车质量换算系数δ=1.003)4、一前轮驱动的双轴汽车在平砂地上起步,m=4000kg,质心至前轴距离a=1368mm,轴距L=2830mm,f=0.15,ϕ=0.45,为顺利起步,驱动力Ft应控制在什么范围?5、一双轴后轮驱动汽车,轮胎半径r=0.367m,传动系由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驱动桥组成。
主减速器传动比i0=5.83,变速器各档传动比分别为6.09、3.09、1.71、1,传动系效率 ηT=0.85;已知发动机80%负荷时的若干工况169.73169.84 174.95Ttq(N.m) 106.62147.55n(r/min)600 1000 1500 2000 3000当发动机负荷为80%,变速器处于三档,(1)车速为8.327km/h, 41.635km/h时,汽车的驱动力是多少?(2)驱动力为3407N,4309.5N时,汽车的车速是多少?6、已知汽车m=4880kg,r=0.367m, ηT =0.85,f=0.003,该汽车所用的发动机外特性转矩曲线如下图,要使汽车最大爬坡度为16.6%,则传动系最大传动比是多少?(m---汽车质量 r---车轮半径ηT----传动效率 f---滚动阻力系数)转矩Ttq(N.m)转速n(r/min)7、 证明:Pe=30000π××n Ttq[Ttq---发动机输出转矩(N.m) n---发动机转速(r/min) Pe---发动机输出功率(kW)]8、 证明对于装有机械式变速器的汽车:T e aP u Ft η×=×3600[上式中:Ft ---驱动力(N) ---汽车车速(km/h) ---发动机输出功率(kW) a u e P T η---传动效率 ]9、 已知平路上,车速Ua =50km/h 时,汽车匀速行驶发动机后备功率=30kw, 问车速为50km/h时,汽车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质量换算系数=1.003,质量m=4000kg, ηT =0.9) 10、课本第一章作业题1、2。
汽车理论大作业

料消耗量;
(3)计算汽车在“城市客车四工况”下行驶 时的燃料消耗量;
(4)计算汽车在“商用车六工况”下行驶时 的燃料消耗量。
注:仅使用四工况和六工况计算,不分析商用车。
• 3、结合4.3.3节内容,根据下表中的参数,计算系 统的频域和时域响应,分析驾驶员操纵对汽车运 动稳定性的影响。
• 1、计算装有液力变矩器和五挡(也可为三 挡或四挡)变速器汽车的动力性。
(1)计算驱动力-行驶阻力图,并与传统同 级别汽车的驱动力图进行对比;
(2)计算动力特性图;
(3)计算功率平衡图;
(4)在一张图中画出驱动力(与不同坡道上 的行驶阻力以及发动机转速)图。
• 2、计算装有液力变矩器和五挡(也可为三 挡或四挡)变速器汽车的经济性。
驾驶员手、腕与转向盘之间的等效弹性系数/(N/rad)
1818.2 3885 3.048 1.463 1.585 62618 110185 50 9000 0-60
• 4、结合4.1节的二自由度汽车数学模型(415)、(4-16),
(1)推导系统的通解;
(2)计算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系统的时域响 应;
质量ms1 质量ms2
69.4 对应的弹簧刚度和阻 Ks1=68000
尼系数
Cs1=1540
6
对应的弹簧刚度和阻 Ks2=24000
尼系数
Cs2=190
(3)计算系统的频域响应;
(4)分析侧偏刚度、车速、轴距、转动惯量、 汽车质量以及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对系统响 应的影响。
• 5、结合5.4.1节的二自由度汽车模型,
(1)计算系统的稳态响应;
汽车理论作业

汽车理论作业第一章1、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其评价指标是什么?2、何谓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试以此图分析汽车动力性。
3、什么是动力因数D,何谓汽车的动力特性图,试以此图分析汽车动力性。
4、何谓汽车功率平衡方程式,请用结构参数写出该式。
5、画出五挡汽车功率平衡图并利用该图分析汽车的动力性?计算U a<U amax时的负荷率?6、何谓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7、画出汽车主、从动轮在硬路面上滚动时的受力图,列出平衡方程,写出滚动阻力系数表达式。
8、分析变速器的传动比i g、档数、及主减速器的速比i o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第二章1、何谓燃油经济性?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两种评价指标是什么?2、什么是发动机的负荷特性?3、什么是发动机的负荷率?4、何为发动机的万有特性?会利用其计算燃油消耗量Q t ( ml/s )及百公里油耗Q s(l/100km)5、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何谓最低油耗曲线和发动机最小油耗特性?7、 当前汽车的发展动向是什么?8、 设已知汽车的车速为120km/h ,发动机功率为43kW ,在万有特性图上确定燃油消耗率b=270g/(kW ·h),该车怠速时单位时间的燃油消耗量为6.2 mL/s ,并取L N g /1.7=ρ。
计算①汽车该速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②若汽车以该速度行驶10公里后以8m/s2的匀减速度制动直至停车,则整个过程的燃油消耗量是多少?第三章1、 汽车发动机功率应如何选择?2、 主传动器传动比i o 如何选择?3、 变速器最大传动比i o 确定原则是什么?4、 如何确定变速器档数和各档传动比?为什么?第四章1、 何谓汽车制动性?简要说明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
2、 何谓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地面附着力?三者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画出车轮和整车制动受力图。
3、 何谓车轮滑动率?纵向附着系数、横向制动力系数和滑动率之间有什么关系?4、 汽车制动过程的时间大致分几个阶段 ?何谓汽车制动距离?它与哪些因素有关?5、 试分析汽车制动过程中减速度的变化,汽车在不同路程面上制动最大减速度a max 由什么决定?等于何值?6、 何谓汽车制动效能恒定性?影响热衰退因素有那些?7、何谓汽车跑偏?造成跑偏的原因是什么?8、何谓汽车侧滑?试画图说明汽车制动时,在侧向力作用下发生前轴和后轴侧滑情况?为什么说高速制动时发生后轴侧滑更危险?(图4-25会画会说明。
汽车理论大作业

汽车理论大作业题目:燃油经济性计算指导老师:侯永平作者:徐宁学号:0818282011年11月题目内容:负荷特性曲线的拟合公式为:44332210B b ee e e P B P B P B P B ++++= 式中,b 为燃油消耗率[g /(kw. h)]; P e 为发动机净功率(kw)拟合式中的系数为 怠速油耗s mL /299.0Q id = (怠速转速400r/min)。
计算与绘制题1.3中货车的1)汽车功率平衡图。
2)最高档与次高挡的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
3)利用计算机求货车按JB3352-83规定的六工况循环行驶的百公路油耗。
计算中确定燃油消耗率值b 时,若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特性中给定的转速不相等,可由相邻转速的两根曲线用插值法求得。
一、绘制汽车功率平衡图有效转速n=600—4000(r/min)。
ua=0.377rn/i g i0(km/h)。
不同档位取不同i g。
根据拟合公式分别求出各转速对应的转矩Tq=-19.313+295.27(n/1000)-165.44(n/1000)2+40.874(n/1000)3-3.8445(n/1000)4(N/m)。
再根据公式Pe=Ttq×n/9550(kw)求出净功率。
然后依次描点就得到汽车各档功率曲线。
发动机输出功率与阻力功率相平衡。
Pe=1/η(Gfu a/3600+C D Au a3/76140+Giu a/3600+δmu a a/3600)绘制功率平衡图时只考虑P f和P w,所以Pe=1/η(Gfu a/3600+C D Au a3/76140)利用公式分别求出各点阻力功率,并描点画图,得到阻力曲线。
二、求最低档和最高档的等速百公里曲线由已知条件44332210B b e e e e P B P B P B P B ++++=“计算中确定燃油消耗率值b 时,若发动机转速与负荷特性中给定的转速不相等,可由相邻转速的两根曲线用插值法求得。
汽车理论大作业(2)

汽车理论大作业20100410420车辆四班杨江林1.内容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ABS莫型,将ABS寸整车的性能影响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来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2原理由轮胎纵向力特性可知,车轮的滑移率 b s决定了制动力和侧向力的大小。
公式1给出了车轮滑移率b s的定义。
式中,丿宀为车速,对应线速度,V V为汽车线速度,r R为车轮半径,为车轮线速度。
如图1所示为车辆在制动行使时,地面作用于车轮的制动力sb F和侧向力yF随车轮制动滑移率b s的变化关系。
可以看出,侧向力随滑移率bs的增加而下降,当滑移率从1降为0时,制动力开始随滑移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滑移率增至某值opt s时,制动力则随滑移率的增加而迅速减少。
公式1说明了车速与轮速的关系:当滑移率为1时,车速与轮速相等;当滑移率为0时,车轮已经处于抱死状态。
车轮抱死滑移时,不仅制动力减少,制动强度降低,而且车轮侧向附着力也大大减少。
因此,当前轮抱死滑移时,车辆丧失转向能力;而后轮抱死滑移则属于不稳定工况,易引起车辆急速甩尾的危险。
根据制动时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曲线可知,当把车轮滑移率的值控制在最佳滑移率20%附近时,汽车将能够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同时还拥有较好的方向稳定性。
附着系数的数值主要取决于道路的材料、路面的状况、轮胎的结构、胎面花纹、材料以及车速等因素。
因此对于不同的路面来说,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是不同的。
图2是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
0 20 40 60 80 100^滑移率'图2不同路面的附着系数与滑移率的关系利用车轮滑移率的门限值及参考滑移率设计控制逻辑,使得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峰值附着系数附近,从而获得最大的地面制动力和最小的制动距离。
制动时的侧向稳定性。
3. 模型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建立是个复杂的过程,采用单轮模型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
简化的单轮模型如图3。
同时获得较大的侧向力,保证由图可得到车辆的动力方程:车辆运动方程:dv m— dt车轮运动方程:dI FR T b dt车辆纵向摩擦力:F N(1)(2)式中, m为1/4整车质量(kg);F为地面制动力(N);R为车轮半径(m); I为车轮转动惯量(kg?m2);Tb为制动力矩(N?m), m); v 为车身速度(m/s); w 为车轮角速度(rad • s ); N 为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N );卩为地面摩擦系数。
汽车理论大作业

二自由度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 m =1818.2kg绕z o 轴转动惯量 23885z I kg m =⋅轴距 L=3.048m质心至前轴距离 a=1.463m质心至后轴距离 b=1.585m前轮总侧偏刚度 rad N k /626181-=后轮总侧偏刚度 2110185k =- /N rad转向系总传动比 i=20试求:1)稳定性因数K 、特征车速ch u 。
2)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r ωδ)s ----a u 车速u=22.35m/s 时的转向灵敏度r swωδ。
3)静态储备系数S.M.,侧向加速度为0.4g 时的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12a a -与转弯半径的比值R/R 0(R 0=15m)。
4)车速u=30.56m/s,瞬态响应的横摆角速度波动的固有(圆)频率0ω、阻尼比ζ、反应时间τ与峰值反应时间ε。
提示: 1) 稳定性系数:⎪⎪⎭⎫ ⎝⎛-=122k b k a L m K =0.002422/m s 特征车速Ku ch 1==20.6s m /=74.18km/h 2) 转向灵敏度21KuL u s r +=⎪⎭⎫δω=0.618 3) ()211αα-=L a K y ⇒ 21αα-=0.0281rad δL R =0 ()21ααδ--=LR ⇒0R R =1.16 4) 固有圆频率 m c '=0ω=5.58rad/s.0f =0.8874Hz 阻尼比m h '=02ωξ=0.5892 反应时间ωτΦ-== 0.1811s 峰值反应时间 ωξωωεΦ-=0arctg=0.3899sMATLAB程序m=1818.2 ; Iz=3885 ; L=3.048 ;a=1.463 ; b=1.585 ;k1=-62618 ; k2=-110185 ;i=20 ; R0=15 ;t=0:0.05:8 ;K=m/(L*L)*(a/k2-b/k1);u_ch=(1/K)^0.5 ;q0=L/R0 ;u=30;w_r0=u./L*q0./(1+K.*u.*u) ;w0=L./u.*(k1.*k2.*(1+K.*u.*u)/(m.*Iz)).^0.5 ;zuni=(-m.*(a.*a.*k1+b.*b*k2)-Iz*( k1+k2))./(2*L.*(m.*Iz.*k1.*k2.*(1+K.*u.*u)).^0.5) ;Q=atan((1-zuni.^2).^0.5./( m.*u.*a.*w0/L/k2+zuni )) ;w=w0.*(1-zuni.^2).^0.5 ;w_r=w_r0.*(1+(1./(1-zuni.*zuni).*( (-m.*u*a/(L*k2)).^2.*w0.^2 + 2*m.*u*a.*zuni.*w0/(L*k2) +1 )).^0.5.*exp(-zuni.*w0.*t).*sin(w.*t+Q));plot(t,w_r);利用5.11的数据,在MATLAB 分别画出横摆角速度瞬态响应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理论实习》实习报告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综合性能分析学院: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实习时间:姓名:学号:成绩:姓名:学号:成绩:组员任务分配: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目录一、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动力性分析 (2)1.发动机主要参数 (2)2.参数计算 (3)3.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 (6)4.动力特性图 (7)5.功率平衡图 (8)二、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燃油经济性分析 (9)1.百公里油耗估算 (9)2.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 (12)3.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3)4.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15)5.数据分析 (16)三、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制动性分析 (18)1.结构参数 (18)2.参数分析 (18)四、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操纵稳定性分析 (22)1.结构参数 (23)2.参数分析 (23)一、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动力性分析1.发动机主要参数整车技术参数项目别克凯越1.6LE-AT 2011整车尺寸长×宽×(mm)4515×1725×1445轴距(mm)2600轮距前轮(mm)1475后轮(mm)1476 最小离地间隙(mm)125空气阻力系数0.338 整备质量整车(kg)1260迎风面积(m^2) 2.277轮胎195/55 R15动力参数发动机项目别克凯越1.6LE-AT 2011发动机型号汽缸数和排列形式直列4缸每汽缸气门数 4 总排量1600最大输出/对应转速(kw/rmp)81/6000 最大扭矩/对应转速(nm/rmp)146/4000 最高车速172km/h(km/h )最高转速 (r/min )最大扭矩3600 最大功率6000变速器项目 传动比 Ⅰ挡 2.989 Ⅱ挡 1.568 Ⅲ挡 1.000 Ⅳ挡 0.701 主减速器3.463 2.参数计算(1)转矩和功率计算根据发动机的最大功率max e P 和最大功率时的发动机转速p n ,则发动机的外特性的功率e P n --曲线可用下式估算:23max 12e e pp p n nn P P C C n n n ⎡⎤⎛⎫⎛⎫⎢⎥=+-⎪ ⎪ ⎪ ⎪⎢⎥⎝⎭⎝⎭⎣⎦汽油机中C1=C2=1, n 为发动机转速(r /min), Pe max =81kw ,p n =6000r/min ;发动机功率Pe 和转矩tq T 之间有如下关系:9549etq P T n=可得发动机外特性中的功率与转矩曲线:()min n re(kw)Ptq T ()N m •500 7.27 138.76 最低稳定转速点 1000 15.38 146.82150024.05153.08200033.00 157.56250041.95 160.24300050.63 161.14 最高转矩点350058.73 160.24400066.00 157.56450072.14 153.08500076.88 146.82550079.92 138.76最高功率点(最高转速点)600081.00 128.91可得,发动机外特性图:分析:该车实际的发动机外特性图上的转矩曲线有两个峰值,与一般外特性图相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因为在求这两个图的功率和转矩所用的拟合公式不一样,思路也不一样引起的误差。
(2)驱动力计算尺寸参数4515*1725*1445 最小离地间隙125(mm)根据别克凯越 1.6的轮胎规格195/55 R15计算半径r=(195⨯55%⨯2+15⨯25.4)/2≈298mm=0.30m取传动系机械效率为Tη=0.9计算出在一至五挡各挡位中在不同转速下的汽车行驶速度和驱动力:在水平路面上,滚动阻力Ff = Gf取f 0 = 0.014已知质量m = 1260kg ,故重力G = mg =1260*9.8 =12348N所以Ff=Gf=12348×0.014×(1+2a u/19400) =172.87×(1+2a u /19400)已知C D =0.338,计算A ≈1725×(1445-125) ×10^-6= 2.282m所以得到:Fw=Cd×A×2a u/21.15=0.0362a u有此得:Ff+Fw=172.87(1+2a u /19400) +0.0362a u3.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根据以上不同挡位下速度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及Ff+Fw函数关系曲线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分析:由平衡图可以看出,汽车的最高车速为170km/h ,与理论最高车速172km/h 很相近,比较符合,还可以看出,这辆车的最高速出现的次高挡上,与一般的车最高的车速出现在最高挡存在区别。
还可以看出,当车速低于最高车速时,驱动力大于行驶阻力,这样,汽车就可以利用剩余下来的驱动力加速或爬坡。
4.动力特性图汽车动力因素D :=Ft Fw D G - 计算滚动阻力系数f :0(1^2/19400)a f f u =+ 由此可得汽车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达到最高车速,加速度为0,爬坡度为0,当D=f,这是,曲线交点就是最高车速,最高车速出现在三挡,与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出现的最高车速一样,最高车速一样是170km/h,与理论比较接近。
由动力特性图还可以看出,一档的动力因素最大,可以粗略的代表汽车的最大爬坡能力。
5.功率平衡图汽车的阻力功率:3f a a=360076140 f DTP Pw G U C AU η++代入相应的数据绘制得同一坐标系下汽车功率平衡图:分析:在不同挡位上,发动机功率大小的变化范围不变,只是各挡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
且抵挡时车速低,对应的速度变化区域窄;高挡时车速高,对应的速度变化区域宽。
阻力功率曲线是一条斜率越来越大的曲线。
它与挡位无关,只与车速有关,所以高速时,汽车主要克服阻力而消耗功率。
由平衡图可以看出最大的功率大概在81kw阻力功率曲线与3挡曲线交于一点,这点为最高车速,但是这时的最高车速为178km/h,与之前做出的数据有偏差。
二、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燃油经济性分析1.百公里油耗估算说明:货车一般采用“六工况循环”,轿车采用“十五工况循环”燃油经济性试验,由于“十五工况循环”复杂,所以本数据采用“六工况燃料测试循环”(货车用)实验方法进行估算,再折合成算数平均百公里耗油量测定值。
计算中重力加速度取9.8m/s2;汽油密度ρg取7.0N/L;实验过程:查看所有汽车的万用特性曲线图:由一般的万有特性曲线图看出,已知汽车的车速=150km/h,发动机功率=43kW,可在万有特性图上确定燃油消耗率b=270g/(kW·h)。
2.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计算测试中的等速工况为I 、III 、V 工况,计算方法相同,归为一类计算。
在良好的路面上等速行驶100km 的燃油消耗量为:在良好的沥青水泥路面上,取f =0.014,则:对于汽油车来说:g ρ =7N/Lb=1120-120Pe+7 Pe* Pe-0.2 Pe* Pe *Pe+0.002 Pe* Pe* Pe* Pe结合上述功率,对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图进行插值估算,得车辆等速行驶事的相应燃油消耗率b ,列表如下:燃油消耗量Q=Qt·t(ml),列表如下:3.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测试中的Ⅱ、Ⅳ工况同属这一工况,归一类计算。
将整个等加速过程分割成10个区间,以速度每增加1km/h为一区间,则每个区间长度(即车辆行驶速度每增加1km/h所需时间)为个区间的其实终了车速所对应时刻的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为与等速工况相同,a P为车辆克服加速阻力所消耗功率,计算如下:取Tη=0.9,列表计算相应功率如下:根据不同车速,发动机转速,结合上述功率,对发动机万有特性图进行插值估算。
得车辆等加速行驶时的相应燃油消耗率b列表如下:列表计算如下:4.等减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测试中的Ⅵ工况为等减速工况。
等减速时,发动机属于强制怠速工况,其油耗量为正常怠速油耗,查凯越的正常怠速油耗为 0.26 ml/s 又减速工况持续时间为 21.6是,则减速过程的燃油消耗量d dt =*t Q Q ,所以Qd=5.62ml 5.百公里油耗计算整个实验过程油耗量a d =Q Q Q Q ++总,由实验数据得Q=3.73+26.27+8.64+33.04+10.2+5.62=87.5(ml ) 则整个实验循环过程,行驶的距离是s=1350m ,则/*100s Q Q s =∑=87.5/1350*100=6.48(L/100km )5.数据分析(1)误差分析:这次油耗采用“六工况循环试验”方法测试,得出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为 6.9565(L/100km),与标准的工信部的百公里油耗量6.1/100km 数据存在误差。
分析:①六工况循环试验方法是测试货车燃油消耗情况,在最后折算过程中存在计算误差。
②燃油密度取值偏小,计算时燃油消耗量偏大。
③迎风面积计算时按照A=B (H-h )计算,实际的车头是倾斜,迎风面积相对较小,风阻较小。
④轮胎胎压较小,与地面接触面较大,附着力较大,输出功率偏大。
⑤燃油消耗率偏大,由于b 是通过推导方程计算,结果比较得出,b 比实际数据偏大,而且相差20%-30%,是误差影响的一大因素。
⑥空气阻力系数偏大,Cd取值偏大,传动效率偏大。
⑦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和发动机的种类,涉及制造水平有关;另一方面又和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负荷率低时,燃油消耗率b增大。
(2)提高燃油经济性:①最小传动比影响到最高车速以及发动机的负荷率,最小传动比的合理选择可以使得汽车高速时的发动机负荷率高,提高燃油经济性。
②档位数目越多,提高了发动机在最经济工况下工作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③各档位之间的分布,采用等比分布的车辆,可以提高汽车的加速能力。
但是目前大多利用非等比级数来分配传动比。
这主要是考虑到各档利用率差别很大的缘故。
在高档处的传动比间隔小写,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三、别克凯越1.6LE-AT 2011款制动性分析1.结构参数2.参数分析(1)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前、后制动器制动力1F μ、2F μ的关系曲线,其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的条件:整理消去ϕ得:上式即为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简称I曲线。
将m、gh、b、L代入上式得:空载:满载:(2)实际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线,简称β线:由1FFμμβ=,其中μF为总制动器制动力,21μμμFFF+=,即:121F F μμββ=-,得211F Fμμβ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