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玉米拌种剂.doc
顶苗新(甲霜灵·种菌唑)423

顶苗新(甲霜灵·种菌唑)4.23doi:lO.3969~.issn.1000—S——c———i—e——n—tificExpe,,rim———e——n———t——科学实验项苗薪(甲霜灵?种菌唑)4.23%微剂处理种子Iin,~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研赵晓军周建波张鑫(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太原030006)王富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⑤究九摘要: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种菌唑 4.23%微乳剂处理玉米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0%~X上;试验药剂可促进玉米出苗0.56%~19.26%,提高玉米产量10%vX上.关键词:顶苗新,RanconaDimension;种子处理;玉米丝黑穗病Abstract:AsshowedonthetestresultoffieldexperimentintWOvears,therewasaneffectivec ontrolofSphace1othecareilianabyseedtreatmentwithRanconaDimension4.23%ME,over80%.Th encidealsocanpromoteseedlingemergenceandincreaseyield.KeywordS:RanconaDimension;Seedtreatment;Headsmut,Sphacelothecareiliana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reiliana)是为害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的重要病害.玉米连年重茬,种植感病品种,气候变化异常,缺乏科学的防治措施及部分地区推广的秸秆还田导致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严重.据调查,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常年发病面积在35万hm:以上,占玉米种植面积的40%左右.种子包衣技术是快速,经济,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重要措施.2008~2009年连续两年对美国科聚亚公司的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商品名称:顶苗新)处理玉米种子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药剂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RanconaDi—mension4.23%ME),由美国科聚亚公司提供;对照药剂2%戊唑醇湿拌种剂(立克秀),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试验玉米品种忻玉106号(2008年),忻黄单156号(2009年),均属感病品种;供试菌种玉米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reiliana),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提供.1.2试验方法及相关性状的关系2.2.1水稻全株干物质积累动态见表1,表2,表3.2.2.2施肥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的影响见表4,表5,表6.3结论表6垦鉴稻6号产量构成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各品种分蘖数与平方米收获穗数均主观增加趋势,以空育131表现最为显着.结实率与千粒重在施肥处理中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即随着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亦表现出不同程度增加.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比例对各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不同,具体表现为:空育131以处理2为最佳,施尿素160.5kg/hm2,过磷酸钙130.5kg/hm,硫酸钾228kg/hm, N:P:K为1.25:1.00:1.25,产量为10844kg/hm,龙粳20以处理穗长穗数穗粒数秕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预计产量实收产量(cm)(穗/m2)(粒)(粒)(%)(g)(kg/hm2)(kg/hm2)处理6为最佳,施尿素195kghm,过磷酸钙97.5kg/hm,硫酸钾228kg/hm,N:P:K为2.00:1.00:1.67,产量达10788kg/hm,垦鉴稻6号处理8为最佳,施尿素160.5kg/hm,过磷酸钙97.5kg/hm,硫酸钾273kg/hm,N:P:K为1.67:1.00:2.00,产量达11299kg/hm.(收稿日期:2010—07—12)2OlO.9种子世界27⑤篓表145g/L甲霜灵?种菌唑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出苗的影响甲霜?种菌唑4.23ME甲霜?种菌唑4.23ME甲霜?种菌唑4.23M戊唑醇2WS空白对照400mL300300300mL3o0300200mL300300500g300300—3o03o0268.o0268.75275.25268.75266.50240.2589.3380.08+0.56253.2589.5884.42+0.84274.0091.7591.33+3.28266.7589.5888.92+0.84229.7588.8376.58一+4.57+1O.23+l9_26+16.10注:数据均为四次重复均值表245g/L甲霜灵?种菌唑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的防治效果药剂名称100kg种子调查株数(株)病株数(株)病株率(%)防治效果(%)处理剂量2008&F2009年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2008年2009年注:数据均为四次重复均值播种前1d,先将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按各处理剂量分别加水稀释至500mL处理100kg种子,然后按药剂比将定量药液沿杯壁加入大烧杯内,并称取相应量种子加入,然后用手握住烧杯顺时针方向甩转,直至药剂与种子充分混合均匀,杯壁内侧干净无药为止.试验药剂设100kg种子:400mL,300mL,200mL用药处理,对照lO0kg种子药剂立克秀的浓度为500g,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播种前,将土壤过筛后,按0.1%加入丝黑穗病菌粉充分混匀制成菌土;播种时,开穴后先放种子,然后盖菌土100g/穴.试验设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该试验地土壤肥力较好,浇水条件便利,管理水平较好.2008年播种El期为4月26日,2009年播种日期为4月23日,播种后进行地膜覆盖.2结果与分析2.1包衣情况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包衣玉米种子,成膜性好,外观色泽红色,药膜分布均匀,干燥速度快(种子处理后8~10rain),流动性好,药膜不脱落.2.2甲霜灵?种菌唑4.23'/0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出苗的影响从表1可知,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对玉米的28种子世界2010?9出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药剂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空白对照,在试验浓度下药剂浓度越低出苗率越高.2.3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丝黑穗的防治效果两年试验均在人工接菌条件下进行.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3个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立克秀,处理问差异不显着,防效均在80%以上(如表2所示).2.4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处理种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两年测产结果均表明,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处理玉米种子可提高玉米产量.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增产率随药剂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增产率为12.89%一27-30%3结论甲霜灵?种菌唑4.23%微乳剂拌种时成膜性好,外观色泽红色,流动性好,药膜不脱落.从两年的田问使用情况可以看出,两年试验结果较为一致:lO0kg种子在试验药剂200~40Oral的拌种剂量范围内,对玉米出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安全的拌种剂;药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80%以上;对玉米有较高的增产作用.甲霜灵?种菌唑4.23%微-~L:N种子处理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推荐剂量为lO0kg种子200~400mL(制剂量).(收稿日期:201O一07—30)(本栏责任编辑:刘中漱)。
采用不同药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分析

7 . 7 4 %、 9 . 2 4和 6 7 . 5 %。
立克秀 、 戊 唑醇 、 乌米净 、 黑败 、 吉农肆号 、 黑虫双全处理对玉米丝 黑穗 病 的防效分 别 为 8 9 . 4 %、 8 5 . O %、 8 2 . 4 %、 8 7 . 4 %、 8 8 . 1 %、 8 6 . 4 %: 从 防效方差分 析看出 : 药剂处理 间 F测验 , F = 1 . 3 2<F : 3 . 3 3 , 说 明药剂 处理 间防效虽 有差异 . 但达不 到差异显著水平 . 其 中以立克秀处理 防 效最高 。 3 _ 3 药剂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 响 立 克秀 、 戊唑醇 、 乌米净 、 黑败、 吉农肆号 、 黑虫双全 处理 和空白对 照 的小 区平 均产 量为 1 5 . 3 4 k q 、 1 3 . 6 8 k g 、 1 3 . 2 9 k q 、 1 4 . 5 8 k q 、 1 4 . 9 3 k q 、 1 4 . 2 9 k g 和 5 . 1 2 k 9 ,折合 亩产分 别为 : 3 8 3 . 3 5 k g 、 3 4 1 . 7 8 k g 、 3 3 2 . 1 2 k g 、 3 6 4 . 3 5 k g 、 3 7 5 . 1 8 k g 、 3 5 7 . 1 l k g 和 1 2 7 . 9 5 k g ; 从产量 方差分析看 出 : 处理 间F 测验值 F = 1 9 . 9 0 > F n 仿 = 3 . 7 7 , 说 明各处理 间产量差异显 著 : 从产量 3 . 试验 地 基 本 情 况 结果新复极差测验看 出 : 药剂处理问亩产差 异不 显著 . 但 以立克秀处 本试验设在肇东市太平 乡勤俭村蔡永生屯农户蔡振 国承包 田 . 地 所有药剂处理亩产皆极显著高于空 白对照 块为北 大壕 . 土壤类型为碳酸盐黑钙土 . 有机质含量 2 . 1 %. 土壤 P H值 理亩产最高 , 4 . 试 验 结 论 为8 . 4 。 4 . 1 所有试验药剂在试验剂量下对玉米安全 .对玉米丝黑穗病防 前 茬为连作多年玉 米茬 , 地 势平坦 , 4 月 1 8日引沟施 底肥 . 亩 施 增产显著 1 7 % 长效碳 酸氢铵 3 5 k g , 4 5 %复合肥 ( N 、 P 、 K各 1 5 %) 1 5 k g , 然后机 械 效明显 . 4 . 2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首选药剂为 2 % 立克秀拌种剂 . 推荐剂量为 灭茬 , 拖拉机起垄 . 连续镇压 , 垄距 O . 6 7 m 。 4 月 1 8日至 2 0日室温 ( 1 2 — %立克秀 W S 5 0 0 g 加2 0 %克・ 福F S 2 k g / 1 0 0 k g 玉米种 子 :其次可选用 1 6 ℃) 下冷水 ( 1 2 — 1 3 ℃) 浸种 3 0 小时, 捞 出后 将种子下铺 上盖湿麻 袋 2 7 %吉农 肆号 F s 、 2 0 . 7 5 %黑败 F S 和7 . 5 % 黑虫双全 F s .推荐剂量为 2 于室 内屋地上催 芽 5 5 h后 ( 4 月2 0 — 2 2日) , 种子 9 5 %以上发芽 . 胚 根 1
拌种剂配方

拌种剂配方
拌种剂的配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成分:
1. 基质:一般选择具有较好保湿能力和粘附性的物质作为基质,例如羊毛脂、甘油、聚酯等。
2. 活性成分:根据不同的种子种类和处理要求,可以添加一些活性成分,如促发胚根的激素、营养物质等。
3. 滋养剂:用来提供种子萌发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肥料成分。
4. 保护剂:为了保护种子免受病原菌和真菌的侵害,可以加入一些抗菌剂或防腐剂。
具体的配方可以根据种子的特性和要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拌种效果。
吡虫啉这几种使用方法比喷施效果高3

吡虫啉这几种使用方法比喷施效果高3~5倍吡虫啉是一种硝基亚甲基类高效广谱杀虫剂,商品名有咪蚜胺、蚜虱净、扑虱蚜、比丹,一遍净、大功臣等,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内吸性强,传导性好,持效期长,尤其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吡虫啉除了用于叶面喷施,还可用于土壤处理、灌根、拌种等,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比喷施高3~5倍,持效期长达50~90天,为什么农民在生产中却很少使用呢?吡虫啉的主要特性(1)杀虫谱广: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类、蓟马类、叶蝉类、飞虱类、粉虱类、甲虫类等地上害虫,还可用于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稻象甲、稻负泥虫等地下害虫。
(2)内吸性强:吡虫啉具有很强的内吸性,使用后,能在几分钟内快速被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是内吸性最快的杀虫剂之一。
(3)传导性好:吡虫啉被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后,还能快速传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将隐藏在叶片背面或喷不到地方的害虫彻底杀死。
杀虫更加彻底。
(4)稳定性好:吡虫啉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土壤中不易分解,均匀分散在作物根系周围,能持续被作物的根系吸收。
(5)持效期长:吡虫啉由于具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和稳定性,不易光解和水解,叶面喷施持效期可达15~25天,用于土壤处理持效期可达50~90天,大大减少了施药次数和农药投资成本。
(6)高效低毒:按照农药毒性分级,吡虫啉是一个高效低毒杀虫剂。
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5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
急性吸入LC50(4h)>5323 mg/m ,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
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首选药剂。
(7)混配性好:吡虫啉性质比较稳定,能与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使用,增效作用均十分显著,不但扩大了防治范围,还延缓了抗药性,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成本。
使用方法吡虫啉由于具有以上这些优良特性,不但能用于叶面喷雾,还可用于拌种、土壤处理、浸根、灌根等多种使用方法,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均十分显著。
吡虫啉拌种技术说明

70%吡虫啉湿拌种剂使用技术产品说明本产品有卓越的的内吸性,有一定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拌种后通过作物的根部吸收,向上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能有效防治作物苗期的蚜虫、蓟马、叶甲、飞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并趋避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该药剂配伍性好,可以和绝大多数种子处理杀菌剂混合使用。
产品特点:1、简单易行,省工省时省药,不受天气影响,田间药效发挥稳定2、苗齐苗壮,长势旺,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进而大幅度提升作物的产量3、大幅度减少通过飞虱、蓟马等传播病毒病的发病率,无农药残留污染,提升农作物的价值。
使用方法:1. 马铃薯将马铃薯种薯切块后,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20克加水1.5~2升(千克)拌种薯150千克(一亩地种薯),均匀喷洒在种薯切块上,晾干(阴干)后及时下种。
2. 花生播种前3~5天,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兑水250毫升即半斤水拌花生种25~30斤/亩,充分拌匀,于阴凉处晾干。
3.玉米播种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兑水200~250毫升(即4-5两)拌玉米种子20~25斤,充分拌匀,于阴凉处晾干。
4. 小麦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20克,兑水250-300毫升,混合均匀配成溶液,将25-30斤小麦种子摊在塑料薄膜上(也可以用盆),用配好的包衣液均匀洒在小麦种上,搅拌均匀,摊开晾干后播种;也可使用手动或电动拌种机拌种。
5. 大豆大豆播种前,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对水200~300毫升(即4-6两)混合均匀,拌大豆种子15~20公斤,可有效防治蚜虫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6. 西瓜: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30克,加50毫升水,拌种1斤,也可蘸根、浇灌根。
7. 辣椒播种时选用饱满的辣椒种子,用70%吡虫啉湿拌种剂10克药剂兑水30毫升拌200g(可移栽1亩大田),晾干后及时播种。
注意事项:1 .不要在水泥上地面拌种,用大盆或者铺一层塑料布(油布),防止药剂被土壤吸收影响药效。
2.人工或者机器拌种时都应充分搅拌,使每粒种子均匀粘满药液,充分吸收。
玉米种子播前处理十法

玉米种子播前处理十法
1、稀土拌种。
每公斤玉米种子用4-6克稀土加水40-50毫升和少量米醋,充分搅拌,拌后稍晾干即可播种。
2、硫酸锌拌种。
每50公斤玉米种子拌硫酸锌150-200克.堆放2-3小时.摊开稍阴干后即可播种。
3、ABT生根粉浸种。
用10-20ppm,ABT生根粉4号溶液浸种8-10小时,每15-25公斤溶液浸种10公斤,浸后捞出阴干后播种。
4、双效微肥浸种。
每50毫升双效微肥兑水15公斤,浸种5-7公斤.浸3-6小时.捞出阴干即可播种。
能抑制玉米大小斑病.纹枯病,病毒病的发生。
5、叶面宝浸种。
5毫升叶面宝兑水15-20公斤,浸种7-10公斤,浸12-18小时时,捞出阴干即可播种。
6、增产菌拌种。
每100克增产菌拌玉米种4-5公斤。
先将玉米种充分淋湿。
然后将菌粉撒入玉米种表面,充分搅拌后,使每粒种子表面都沾上菌粉。
7、生物钾肥拌种。
500克生物钾肥加水250毫升将菌剂化开拌一亩地种子.晾干后播种。
8、米醋浸种。
500倍食用米醋浸种,15-25公斤米醋液浸玉米种10公斤,浸8-12小时。
9.高磁场处理种子。
让玉米种子通过2000高斯场强,反复处理2-3次,处理后12小时内播。
10、用20%萎锈灵拌种。
将种子充分淋湿,拌入种子重量山的20%萎锈灵粉剂,充分搅拌,晾干。
- 1 -。
种衣剂使用方法

种衣剂使用方法一、戊唑醇1、1中文通用名:戊唑醇1、2制剂: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戊唑醇湿拌种剂1、3 作用特点:戊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
该药属低毒杀菌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
不仅杀菌活性强,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提高产量,适用于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油菜、瓜类等作物拌种。
1、4 防治对象及方法:⑴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大麦散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0-150克,兑水1、5—2公斤,搅成糊状,拌种100公斤,充分拌匀后,阴干播种。
也可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3-50克,拌种100公斤,拌匀后,即可播种。
⑵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大豆锈病、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300-600克,兑水2-3公斤,搅成糊状,拌种100公斤,充分拌匀后,阴干播种。
也可用6 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30-200克,拌种100公斤,拌匀后播种。
⑶防治油菜菌核病、瓜类苗期病害,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15克,或60克/升戊唑悬浮种衣剂3-5克,拌种10公斤。
⑷本品也可兑水灌根,防治香蕉叶斑病、茶树茶饼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梨树黑星病。
1、5 注意事项:⑴该药处理过的种子,严禁再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⑵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必须与粮食分开存放,以免污染或误食。
⑶拌种及拌种后进食前,要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洗净脸、手和胳膊。
1、6 中毒解救: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该药无特殊解毒药剂,误食后,应立即催吐、洗胃,送医院对症治疗。
二、多﹒福1、1中文通用名:多菌灵﹒福美双1、2制剂:15%多﹒福悬浮种衣剂1、3 作用特点:本品为固定型种衣剂,两元复配而成。
高效低毒,对子囊菌和半知菌类有效。
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玉米拌种作用和注意事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注意有效期
选择有效期较长的拌种剂,以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药效。
遵照推荐用量
严格按照产品说明的推荐用量进行使用,不要随意增加用量。
注意拌种的时间和温度
适宜时间
在播种前2-3天进行拌种,让药剂在种子 表面充分吸附和渗透,提高防治效果。
VS
适宜温度
拌种时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药剂受热分 解失效,一般控制在15-25℃之间。
掌握正确的拌种方法
充分搅拌
01
将药剂与玉米种子充分搅拌,确保每粒种子都均匀沾染药剂。
晾干
02
拌种后将玉米种子晾干,以利于药效的发挥和种子的正常生长
。
贮存
03
拌种后的玉米种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
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03
玉米拌种的操作步骤
选取种子
品种选择
根据种植环境、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的玉米品种。
要点一
小麦拌种
通过拌种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增加小麦的产量。
要点二
蔬菜种子处理
拌种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蔬菜种子的处理,提高蔬菜的 发芽率和抗病能力。
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玉米拌种技术的应用,农民可以获得更 高的产量,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拌种技术的推广,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 效益,促进农业的发展。
药剂配制
根据需要,将杀菌剂、杀虫剂和微肥按比例配制成拌种液。
拌种操作
将筛选好的玉米种子放入拌种机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拌 种液,搅拌均匀。
04
玉米拌种的效果与影响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玉米拌种剂
玉米拌种剂,是将杀虫剂、调节剂聚集一体的农药,目的是提高发芽率,促根壮苗,从而达到防治玉米蚜虫等地下害虫的危害。
什么玉米拌种剂最好呢?
玉米拌种剂优势
玉米种衣剂是采用高效内吸杀虫剂、青苗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等作为活性成分,以成膜剂、悬浮剂、粘度稳定剂等为辅助成分,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成膜特性的包衣剂。
使用种衣剂可有效增加玉米产量、改善产量结构。
可有效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增加保苗、增强秧苗素质。
使用种衣剂还可防治苗期病虫鼠害,如丝黑穗病、锈病、虫枯病、斑病、黑粉病、螟虫、蚜虫、粘虫、地下害虫等。
目前,使用种衣剂拌种已成为玉米生产中提高秧苗素质,防治苗期病虫害的常规措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民对种衣剂认识还有误区,认为它是灵丹妙药,包治苗期所有病虫。
二是在选择上有盲目性,使用的不一定是登记产品。
三是对其安全性重视不够,在用量用法上有偏差,甚至出现药害。
玉米拌种剂注意事项
首先要知道,不同成分的玉米种衣剂,即使是同一配方不同厂家的种衣剂,安全性也有差异,农户应选用已登记的信誉好的厂家产品。
其次,干籽拌种衣剂直播较安全,催芽播种拌种衣剂安全性不一。
包衣时应将药剂摇匀,按标准使用。
包衣后种子应达到膜衣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星网点。
再次,玉米种衣剂不能加水稀释,不能用于其它作物,不能添加药肥,否则易影响效果和产生药害。
土壤潮湿时,应待水分渗后再播包衣种子。
如能覆一层干土效果更好。
最后,在玉米苗期害虫和丝黑穗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应采用甲拌磷随种肥下地。
上述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玉米拌种剂最好的资讯,玉米拌种剂选择知名厂家进行购买,不要贪图便宜选择劣质产品,导致农作物质量不佳,让作物减产,从而就不划算了!大家要规范使用玉米种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