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地区中考一轮复习科学课件- 波
浙江地区中考科学总复习波考点精讲中考真题PPT课件

可以通过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
下眼镜了。
A区
29.(2012 陕西)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
第25页/共52页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活学活用】
28.(2012 烟台)善于观察的小明
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
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
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
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镜远片视(分眼填上“下近两视个眼区”,或A“区远厚视薄眼均匀”,)。B区如可图以所矫示正的视是力一。种张新老型师眼戴镜上,这这种种眼眼镜镜就的
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
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D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第23页/共52页
分类三 眼睛和视觉
考点12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考点梳理】
1.近视眼和远 视眼成因对比
第24页/共52页
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甲的和是乙
。
甲和丙
7.(2012 襄阳)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 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
C.响度 D.频率
第6页/共52页
分类一 声波
考点4 声音的利用 【考点梳理】
声的利用主要是利用声的 石、次声波预测地震。
11.(2012 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B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浙江地区中考一轮复习科学ppt压强PPT

解题指导
答案
解题指导 (1)为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当控制压力大 小不变,而乙图中铅笔竖直放置时,由于铅笔的重力会导致下面手指受的 压力增大,即没有控制压力相等,所以乙的方法不合理。(2)笔尖对手指的 压强:p=FS=0.5×21N0-6m2=4×106Pa。
题 考型向一二 使 增分大式或有减意小义 压的 强条 在件 生活中的应用
返回
课堂 考前聚焦
返回
题 考型向一 使 利分用式压有强意公义 式的条 计件 算
自主演练
【例 1】 (2017·无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
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 乙 的方法不合理,该方法未控制 压力 相等。 (2)图甲中,铅笔笔尖面积是 0.5mm2,两手指均用 2N 的力对压铅笔两端, 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 4×106 Pa。
第三部分 物质科学——物理
第28讲 压 强
考点分布
知识条目
①描述压强的概念〔 b 〕
1.压强
②辨认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a 〕 ③直接用压强公式或公式变形进行简单计
算〔 b 〕
①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 a 〕 ②知道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深度的定性 2.液体压 关系〔 a 〕 强 ③知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 a 〕 ④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解释有关 的现象〔 b 〕
二、液体压强
1.由于液体有重力及液体的流动性,液体对容器底部及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 壁会产生压力。因此,液体对容器 底部 和 侧壁 都有压强,且液体内 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以用 U形压强计 来进行探究。U 形压强计金属盒 上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大小可以用 U 形管两边管内的液面高度差来表示。 实验表明:
浙教版波的复习ppt课件演示文稿

3.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在平面镜中成 象的四个图,其中正确的是( )
4.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 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 岸上景物与湖中倒影在照 片上非常相似。下列几种 方法中不能用来正确区分 真实景物与它在湖中的倒 影的是( ) A.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排列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 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略大一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虚象 物象等大 物象等距
举例:
1.一条光线射向一面水平放置的平面镜,光线 与镜面的夹角为400,请画出反射光线并说出 反射角为几度? 2.茶花在叶片表面有一层平整光滑的革质层, 当迎着阳光观察,会看到有些叶片亮得刺眼, 这是由于阳光在这些叶片表面发生了( ) A.镜面反射 D. 会聚作用 B. 折射 C. 漫反射
2、电磁波大家族:(波长都相同)
成员——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 γ 射线等。
烤 加 用途—— 热 照 明
红 外 线 微 波 可 见 光 γ 射 线 X 射 线
透 视 放 疗
3、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利用电磁波传播图像和声音
电视机、收音机、手机 等设备的无线所接发的 信息,在空中都是一电 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举例:
1、知道波速、波长、波频之间有什
么关系吗? 2、适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有什么 好处?
3、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为何要禁
止乘客使用如手机等电子设备?
成象于视网膜前,配戴适当的凹透镜矫正
视眼
成象于视网膜后,配戴适当的凸透镜矫正
视眼
举例:
1.游泳池中的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些,是光的 现象。远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有人 用冰磨成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这是利用了凸 透镜对光的 作用。 2.下列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201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第13课波(ppt word练习)

考点跟踪训练13波(A组)1.(2011衢州)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2.(2011温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3.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4.(2011嘉兴、舟山)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5.(2013扬州)如图,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 A.甲B.乙C.丙D.丁6.(2011杭州)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7.(2013潍坊)如图是第3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吉祥物——“绿色花蛇”,它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8.(2013吉林)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镜、凸透镜B.近视镜、凹透镜C.远视镜、凹透镜D.近视镜、凸透镜9.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出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沿NO向后折,在NOF面上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2宁波)将蜡烛、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第二篇 物质科学(一) 第2讲 波-2017年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

知识点一
光的传播Biblioteka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 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的应用:激光准直、三点一线瞄准等。 2.光速:光以有限的速度传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光的传播最快,达 3×105 千米 /秒。
知识点二
7. (2016· 台州)小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当 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成 清晰的像。
(1)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 实像。
(2)将蜡烛向左移动,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解析】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由图可知, 物距大于像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蜡烛向 左移动,即物距增大,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需 减小像距,因此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
【解析】光能在水等透明物质中传播,A 错误;近视 眼用凹透镜矫正,B 错误;路灯下的人影是由光的直线传 播形成的,D 错误。故选 C。 【答案】C
6. (2014· 嘉兴)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 当你走向 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
人眼球
的作用
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人眼球的 成像特点 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树立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1. (2016· 丽水)如图现象中, 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 )
A.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B.花瓶在镜中成的像
C.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
D.亭子在水中成的像
【解析】 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 不符合题意;花瓶在镜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不符合题意;地图经放大镜成的 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符合题 意;亭子在水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 射形成的,D 不符合题意。 【答案】C
最新(浙江地区中考科学总复习 第13讲 波课件(考点精讲 13中考真题ppt课件

C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
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19.有一天冬冬在家做作业,调皮的弟弟在外面用一块小镜子将太阳光反
射到冬冬眼睛上干扰他学习,这一现象说明平面镜不仅能成像还
能
。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考点9 光的折射
3.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反射类型:反射可分为
镜面反射和
漫 反射。
分类二 光的反射和折射
【活学活用】
14.(2012 重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 )
A.水中的手指“变粗”
B.金环日食
C.石门大桥在嘉陵江面的倒影 D.地面上树的影子
15.(2012 扬州)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 C)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 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可行的是(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A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分类一 声波
10.(2012 天津)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C)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11.(2012 绵阳)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
指声音的( ) C
A.音调 B.音色
中考科学复习:第13课 波 (浙教版)ppt课件

二、人眼的作用 1.凸透镜成像 ①透镜原理:利用光的折射现象。 ②透镜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下:
厚 薄
薄 厚
会聚 发散
③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 a.实验装置如图:
b.注意:开始时应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
三者处于 同一水平高度 ,并使三者正对。
④凸透镜成像规律:
倒立
缩小
实像
练一练 3. 当你对着平面镜检查仪容仪表时,成象的大小取决于 ( B ) A.镜的大小 C.镜放置的高低 B.人本身的大小 D.人离镜的距离
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像,因此像与人的大小相等,故像 的大小取决于人的本身。
4.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 种介质的界面上 传播方向 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 内(三 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 的两侧(二 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
3.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 保护视力要提倡“二要二不要”。 (1)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眼睛和书本的距离要保持在 33 厘米; (2)连续看书或写字 1小时 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 眺望一会,最好是看远处的绿树和树木; (3)不要在 光线暗弱 或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 (4)不要躺在床上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温馨提示: 异物或灰尘进入眼睛,千万不要用手乱揉,这样会损伤角 膜,可用眼药水冲洗眼睛,使异物随眼药水和眼泪流出。
(4)反射类型:反射可分 镜面 反射和
漫
反射。
仍平行 反射定律 杂乱散漫
练一练 2. 黑板表面都要做得比较粗糙,主要原因是( C ) A.便于粉笔写字 B.不使黑板发生反射 C.使黑板形成漫反射 D.便于擦字迹
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浙教版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沿___直__线___传播。 (2)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的 现 象 有 _小__孔__成__像__ 、日__食__和__月__食__ 、
__影__子____、_射__击__瞄__准___、__排__队____等。 (3)自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__光__源____。 (4)小孔成像特点:像是倒立的实像。 [提醒要点] 光源必须自身正在发光,反射的光不算。光
第8课时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第9课时 光的折射 第10课时 力 第11课时 运动和力 第12课时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3课时 不断运动的地球
·浙江教育版
│ 波、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浙江教育版
│ 中考解读
中考解读
高频考点
常考题型
光的直线传播 选择、简答
光的反射定律 选择、实验 探究
[点拨] 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余则说明 把反射光线与镜面夹角当作了反射角。
·浙江教育版
│ 考点聚焦
考点3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原理:__光__的__反__射______。 (2)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平面镜中成___正__立___的、__等__大____
的 虚 像 ; 像 和 物 到 镜 的 距 离 __相__等____ ; 像 与 物 的 连 线 与 镜 面 __垂__直____。(记忆口诀:“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 考点聚焦
考点2 光的反射定律 (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光会在它
们的分界面上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 _光__的__反__射__现__象_。
(2) 光 的 反 射 定 律 : 反 射 光 线 、 入 射 光 线 、 法 线 在 同__一__平__面__ 内 (“ 三 线 共 面 ” ) ; 反 射 光 线 和 入 射 光 线 分 居 在 __法__线____的两侧;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反射光 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反射角___等__于___入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凌日等。 特别提醒 “均匀物质”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不均匀物质中,一般 会造成光的传播路径的改变。
二、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 反射 回去的现象叫 做光的反射。
特别提醒 (1)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概括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但是像与物体是左右颠倒的;(2)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等大,“走得越近, 像越大”是一种错觉,是由于我们的“视角”变大,感觉像变大了。
3.平面镜的用途 (1)成像作用。如:练功房里,演员用它来观察自己的姿势和动作;牙科医 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的病牙。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潜水艇下潜后,艇内的人员通过潜望镜来观察 水面上的情况;教室里使用的投影仪。
五、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透镜 (1)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老花眼镜(远视眼镜)、放大镜、照相机镜头等 都是 凸 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近视眼镜是 凹 透镜,对光线 有 发散 作用。 (2)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于一点,这个点称为 焦点,用字母 F 表示。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用字母 f 表示。
⑧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b〕
中考频次
☆☆☆☆ ☆☆☆☆
☆☆☆ ☆
☆☆ ☆☆☆☆
☆☆☆ ☆☆☆☆
考点分布
知识条目
①知道人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a 〕
②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 b 〕
2.人眼球 ③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人眼球的成像特点
的作用 〔 c 〕
④描述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 a 〕
2.凸透镜成像 (1)原理:光的折射。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u>2f u=2f 2f>u>f u=f u<f
像的性质
像距(v)
像与物相 对镜位置
倒立 缩小 实像 2f>v>f 异侧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异侧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异侧
物体处于焦点上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v>u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 (等大);②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 相等 (等距);③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④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 虚 像;⑤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具有 对称 性(利用 该性质可以作出平面镜中的像)。
2.平面镜成像作图: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由发光点发出任意两条光线,经平 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发光点的像。如图所示:
⑤树立保护视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c 〕
中考频次
☆☆☆☆ ☆☆☆☆
☆☆ ☆☆
☆
内容 索引
课前 知识梳理 课堂 考前聚焦 随堂 跟踪演练
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以例求法,掌握技巧 当堂测评,巩固提高
课前 知识梳理
返回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 直线 传播。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同侧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投影仪
放大镜
归纳提升 凸透镜成像规律多,很容易记错。同学们可以把握两个技巧: 第一,抓住两个成像的分界位置,即一倍焦距是虚像、实像的分界点,二 倍焦距是放大实像、缩小实像的分界点;第二,物和像的大小关系与物距、 像距的大小关系相对应,当物比像大,那么物距也比像距大,反之亦然。
4.光线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5.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
(1)筷子在水中弯折:筷子在水中部分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向远离法线的 位置偏折,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筷子实际上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 聚点,所以看到的是虚像,是变弯的筷子。 (2)人看到水,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眼睛,眼睛会 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比鱼的实际位置高一些, 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瞄准所看到鱼的下方叉。
第三部分 物质科学——物理
第25讲 波
考点分布
知识条目
①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a 〕
②举例说出光的反射现象〔 a 〕
③描述光的反射定律〔 a 〕
1.光的反 ④辨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a 〕
射定律和 ⑤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 〕
折射现象 ⑥举例说出光的折射现象〔 a 〕
⑦描述光的折射规律〔 a 〕
4.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5.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不 反射面特点
光滑平整
凹凸不平
同
光路图
点 反射光线特点
反射光线平行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相同点
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 (1)水中倒影:湖面比较平静时相当于镜面,对光有反射能力,水中的倒影 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虚像。 (2)黑板反光:光射到黑板和粉笔字上都要发生光的反射,黑板“反光”是 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而粉笔字上发生了漫反射,这两部分反射光同 时射入眼睛时,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 板上的字。
2.与光的反射现象有关的实例:水中倒影、潜望镜的应用、看到黑板上的字、 看到镜子中的像、光污染。 深化理解 光污染是指白天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 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材料表面所反射的光线引起的光 污染。
3.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即三线 共面);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 两侧 (即二线分居);③反射 角 等于 入射角(即两角相等)。如图所示:
四、光的折射
1.概念: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 传播方向 通常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实例:海市蜃楼、筷子在水中弯折、池水变“浅”、 叉鱼时应叉到所看到鱼位置的下方等。
3.光的折射规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 平面内(三线共面);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 两侧(二线分居);③当光从空气斜射 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等透 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大于 入射角;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 播方向 不改变 。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