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道精神主要内涵

中国茶道精神主要内涵中国茶道精神是以茶为媒介,通过泡茶、品茶、赏茶等茶文化仪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待他人以及对于生活的一种智慧和态度。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观。
1. 和谐与平衡中国茶道强调的是和谐与平衡的观念。
不论是选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的姿势,还是品味茶的过程,都要关注各个方面的平衡和和谐。
在茶道的仪式中,要注意茶的色、香、味的平衡,也要注意茶人与客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和谐与平衡贯穿整个茶道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生活追求和谐与平衡的智慧。
2. 自然与宇宙中国茶道强调与自然和宇宙的融合。
泡茶的过程中,茶人将自然的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观察、感受和品味茶的自然风味,认识和理解自然之美。
茶叶的生长需要自然的力量,茶树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使得茶叶拥有独特的品质和特点。
在茶道仪式中,茶人通过模拟自然的力量,向宇宙致敬,展现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哲学思考。
3. 心静与心境茶道更是一种修行和寻找内心平静的方式。
在泡茶的过程中,茶人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茶道注重心境的净化和修炼,通过专注于泡茶、品茶的过程,让自己的心境完全投入其中。
只有心静才能领悟到茶的真正意义,领悟到茶的美好和生活的意义。
茶道以这种心境的修炼,引导人们远离喧嚣和繁忙,回归内心的宁静。
4. 礼仪与人文关怀中国茶道非常注重礼仪和人文关怀。
在泡茶和品茶的过程中,茶人需要尊重茶叶、尊重客人,展示出对他人的关爱与尊重。
茶道倡导礼仪、友善、平等的态度,通过茶道仪式让茶人和客人之间建立起更加真诚和谐的关系。
在茶道仪式中,茶人需要细致入微地照顾客人的需求,并且以最高尚的礼仪待人。
这种茶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尊重。
5. 深邃与内涵中国茶道强调茶之深邃与内涵。
茶道的修行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茶的世界。
茶道注重茶文化的研究和传承,茶人需要了解茶叶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知识。
通过不断学习和感悟,茶人可以理解到茶的千变万化、博大精深的内在含义。
中国茶道的价值是什么

中国茶道的价值是什么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礼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茶道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道的价值所在。
一、审美价值中国茶道强调“以茶代酒”,讲究雅致、简朴的环境。
在茶道中,人们以茶会友,以茶寄托情感,通过欣赏茶具的造型、品味茶叶的香气、聆听水声的悦耳,营造一种高雅、宁静的氛围。
这种恬淡的环境让人心境平和,疏离尘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茶道的审美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氛围和包容的情感。
二、礼仪价值中国茶道注重礼仪,从沏茶到进茶,都有明确的仪式和规范。
在茶道中,主人和客人要相互尊重、互动,并用动作和神态表达敬意。
茶道的礼仪价值在于培养人们的修养和礼貌,使人们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通过茶道的礼仪,人们学会了尊重和珍惜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精神价值中国茶道强调的是心静自然。
在茶道中,泡茶的过程需要内心的沉静和专注,以及对茶的敬畏之情。
茶道鼓励人们抛弃繁杂的思绪,专注于当下的事物,体验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通过茶道,人们可以培养心灵的平和,减轻压力,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内心的宁静。
茶道的精神价值在于给人们以心境的升华和内心的寄托。
四、文化价值中国茶道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汇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茶道中的茶具、茶艺等元素都富有独特的传统意义和文化内涵。
茶道的发展史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生活、审美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茶道的学习和传承,人们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五、医学价值中国人向来重视茶的保健功效,茶道正是将这种保健理念融入其中。
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等,可以起到消除疲劳、清除体内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同时,茶道强调的是优质茶叶的选择和独特的烹饪方法,使茶的保健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发挥。
因此,茶道不仅可以让人们享受美味的茶品,更能够促进健康和身心的平衡。
中国茶文化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价值观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与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茶道讲求的都是精神内涵。
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与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及参禅悟道来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尚和是以协调人与他人关系为宗旨,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及平和等其中主要是和谐。
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
茶得天地之精华具有“清和”的本性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煮茶泡茶用的物品和过程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及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人们以茶崇俭和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
“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和升化的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茶文化中蕴含的做人道理

茶文化中蕴含的做人道理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在茶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和谐共处
茶文化中强调的是和谐共处,这也是我们做人的重要道理之一。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分享茶香,这就是和谐共处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礼仪之道
茶文化中还强调的是礼仪之道。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如先倒茶给长辈或客人,先喝一口以示尊重等。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文化素养,也体现了人们的尊重和关爱。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尊重他人,遵循社会公德,讲究礼仪,才能在社会中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三、博学多闻
茶文化中还强调的是博学多闻。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了解茶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知识,才能更好地品味茶香。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四、自我修养
茶文化中还强调的是自我修养。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沉静内敛,静心品味茶香,这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注重自我修养,培养自己的内心素质,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总之,茶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品茶的过程中,更是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实践这些道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

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中国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智慧与美学的结晶。
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饮茶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方式。
中国茶道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和谐、敬畏、自然”。
一、和谐和谐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茶道中,和谐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和谐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在茶道中,人们共赏一壶茶,共享茶的品味,通过对话和交流达到心灵的交融。
没有争斗和争夺,只有和睦相处和共同感受茶艺的美妙。
其次,和谐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茶道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顺应自然,以自然为师。
茶树茁壮成长,翠绿的茶叶汲取阳光的力量,而制茶的过程中也需顺应自然的变化,将自然的馈赐转变为茶的香气和味道。
最后,和谐还体现在人的内心和谐与平衡。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会沉浸于宁静和平和的环境,感受自然的美好,放松内心的紧张,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
二、敬畏敬畏是中国茶道的另一个核心思想。
茶道强调对自然、对生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首先,敬畏自然是中国茶道的基本态度。
在传统茶道中,人们喝茶时会仔细观察茶叶的形状、香气、色泽,感受茶的生命力和与自然的联系。
茶艺家在制茶时也会尊重茶叶的生长周期,选择最佳时机进行采摘,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其次,中国茶道还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充满了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
茶道做为一门学问,注重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的茶艺技巧与茶文化内涵,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融入到茶道实践中。
三、自然自然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茶道强调自然的美、纯粹、简朴。
首先,茶道注重自然的美感。
中国传统茶具注重器物的工艺、形状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
茶壶、茶杯、茶托等器具的设计都力求简洁流畅,以展现自然之美。
其次,茶道强调茶的纯粹和本真。
茶被视为纯净的饮品,茶道追求将茶叶的原汁原味保留下来,以尽享其本真之美。
茶道强调茶的香气、滋味,将茶的风味由朴素中透露出来。
最后,茶道主张简朴的生活态度。
中国茶道体现的道理

中国茶道体现的道理茶,是中国人民喜爱的饮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不仅代表着一种饮茶的方式,更体现着许多道理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茶道所体现的道理。
一、和谐与平衡中国茶道强调“和”与“中”,强调自然与人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茶道强调水与火、茶叶与茶具等的平衡,同时也强调人与茶的和谐。
“巧妙地兼顾各方面的关系,以和平稳定的心境对待茶,体会茶的温和韵味。
”这种平衡与和谐的理念,不仅延伸到了对待茶的态度,也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上。
二、敬畏与谦逊中国茶道注重对茶叶的敬畏和谦逊。
茶叶被认为是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应该谦逊地对待茶的生命力和独特价值。
在品茶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敬畏这份自然的恩赐,也要怀有一种虔诚的心情,感激茶叶所给予的品味和体验。
三、精进与修身中国茶道是一门深奥而庄重的学问,它要求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也要追求自我修身和精进的境界。
“茶教人修身,不仅是品味生活的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陶冶心灵、涵养品质的修行。
”通过沉淀与品茶相结合,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培养品味和鉴赏力。
四、尊重与敬重在中国茶道的世界里,人们不仅要尊重茶叶本身,也要尊重和敬重茶道师傅的传统和经验。
茶道师傅是茶道传统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对茶文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领悟。
“我们要学会尊重纷繁复杂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我们要尊重生活,领悟人生的真谛,以一颗感恩的心,品味茶中的乐趣。
”通过尊重和敬重茶道师傅,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茶文化,并从中汲取养分。
五、静心与寡欲中国茶道追求一种静心与淡泊的境界,不拘泥于外在的物质追求。
“茶点着于起头,香熏溢沁于中散,饮毕,回味厚长于终。
”茶道强调在品味茶的过程中,要达到身心舒畅的状态,舍弃功利和繁琐,用简单和纯粹的心去感悟茶的韵味,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体现的道理包括和谐与平衡、敬畏与谦逊、精进与修身、尊重与敬重、静心与寡欲等。
中国茶道价值观

中国茶道价值观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礼仪和艺术形式,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哲学思想。
在中国茶道中,融合了审美、哲学、礼仪等多种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价值观。
本文将从精神内涵、审美追求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阐述中国茶道的价值观。
一、精神内涵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谦卑、儒雅、和谐的价值观念。
中国茶道强调精神上的拘束和修炼,注重内省、自律以及个人修养的提升。
首先,在中国茶道中,谦卑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观。
茶道倡导人们虚怀若谷、谦逊自省的心态。
烹茶、冲泡的过程需有专注的态度,以感悟茶的香气、温度等变化。
对于品茶者而言,不仅需要品味茶的味道,更需要品味人生的滋味,并从茶中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平静。
其次,在中国茶道中,儒雅是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茶道注重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美。
茶道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更是一种修养,培养出温文尔雅的品性。
在茶道中,人们追求淡泊、宁静,以达到纯粹、朴实的境界。
最后,在中国茶道中,和谐是茶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通过独特的茶具、冲泡方法以及礼仪形式,茶道使人们更加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与他人的互动和友善。
茶道价值观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倡导和谐社会的理念。
二、审美追求中国茶道具有独特的审美追求,旨在呈现出一种精致的、平和的、自然的美感,打造出宜人的茶道环境。
首先,中国茶道倡导的审美追求是寄情于自然之美。
通过茶具、茶汤等与自然元素的融合,茶道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给人带来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其次,中国茶道还注重形式美的追求。
茶道视觉上的美感是通过茶具的造型、茶汤的色泽等方面展现出来的。
茶道强调色、香、味、形的完美融合,注重细节之美和整体的和谐。
最后,中国茶道追求的是一种平和而又宜人的美感。
茶道讲究的是在平和的环境中享受茶的乐趣,追求一种温和、寡欲的生活态度,通过茶道的仪式和礼仪展现出的平和美感。
三、社会价值中国茶道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形式,同时也具备重要的社会价值。
你如何看待中国茶道文化

你如何看待中国茶道文化中国茶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部分,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备受推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我对中国茶道文化的看法。
1. 茶道精神的内涵中国茶道文化注重内外兼修,倡导“和合”、“谦虚”、“清净”等精神,使得茶道超越了单纯的饮茶行为,更体现了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谐与自我修养的追求。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茶道文化给予人们一个重要的思考休憩空间,让人们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2. 茶艺的独特之处中国茶道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独特的茶文化之一。
茶道讲究泡茶的水、火、器皿、茶叶的独特搭配,注重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力求泡出最合适的一杯茶。
通过观察、闻香、品味、对话等动作,茶道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味觉、嗅觉的盛宴。
茶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茶与人、自然、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审美体验。
3. 茶道文化的价值传承中国茶道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茶道文化作为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通过世代人们的努力,得以传承和发展。
茶道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更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美感、修养和品味。
4. 茶道文化的国际影响中国茶道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之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茶道文化不仅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的兴趣,还成为世界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文化通过国际交流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的茶文化,为加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5. 发展中国茶道文化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茶道文化,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对茶道文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其中。
其次,加强茶道师资培养,提高茶道艺术水平,保证茶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另外,应该鼓励茶道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的结合,使茶道文化更具活力和现代化。
最后,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为茶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茶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富有内涵和价值,还对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修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不外乎是关于人的问题,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一种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
随着历史的前进,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
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
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
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
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
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
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
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
茶品即人品。
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
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
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
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
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
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
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
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
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
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
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
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
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
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
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
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
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
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
”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
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
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
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
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
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
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
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
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
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
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
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
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
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
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
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
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
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
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
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
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
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
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
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
“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
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
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
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
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