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水温与鱼的关系+(1)
水产养殖基础知识大全

⽔产养殖基础知识⼤全⼀基本知识1、鱼苗(⽔花):从鱼卵中孵出来的⼩鱼,体长7-8毫⽶,称鱼苗或⽔花。
2、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左右称为夏花。
也有把这⼀阶段分成1.5-2厘⽶的乌⼦和3厘⽶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3、⼀龄鱼种:夏花分塘后⾄冬天或翌年春天,⼀般长到10厘⽶以上称为⼀龄鱼种。
亦称冬⽚、春⽚、仔⼝、新⼝。
4、⼆龄鱼种:⼀龄鱼种再培育⼀年称⼆龄鱼种,亦称⽼⼝鱼种。
5、⽔温:指⽔体的温度,⼀般⽤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表以下50厘⽶。
(1)⽔温是影响鱼类摄⾷和⽣长的第⼀因⼦。
⼀般来讲,鱼类在1-33℃⽔温中都能⽣长,10-15℃为弱度⽣长期,15-24℃为⼀般⽣长期,20-32℃为适宜⽣长期,24-30℃为最适⽣长期;⽔温超过32℃,鱼类摄⾷明显下降;⽔温超过33℃,鱼类停⽌⽣长;⽔温超过36℃,鱼类开始死亡。
草鱼在27-30℃摄⾷最旺,低于20℃,⽣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摄⾷最旺,低于15℃⽣长受到抑制。
(2)⽔温也是鱼病发⽣的重要因素,⽔温⾼低与疾病的发⽣和流⾏有密切的关系。
⼀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
⽽有些疾病,如⽔霉病、⼩⽠⾍病、斜管⾍病和鱼波⾖⾍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病。
6、透明度:透明度是⽤测定萨⽒盘(⿊⽩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光透⼊⽔的深浅程度。
(1)其⼤⼩取决于⽔的混浊度(指⽔中混有的浮游⽣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度(浮游⽣物、溶解有机物和⽆机盐形成的颜⾊)。
(2)透明度的测定⽅法为:将⿊⽩盘缓缓放⼊⽔中,当盘上⿊⽩界线模糊时,⽔⾯到⿊⽩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厘⽶”表⽰。
(3)在鱼类⽣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之间。
7、酸碱度:⼜称PH值,它是反映⽔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化因⼦和⽣态因⼦。
(1)在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如何判断适合的钓鱼场所

如何判断适合的钓鱼场所钓鱼是一项古老且充满乐趣的活动,对于喜爱钓鱼的人来说,选择适合的钓鱼场所至关重要。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鱼种习性都会对钓鱼产生影响,因此,有一套判断适合的钓鱼场所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如何判断适合的钓鱼场所。
一、地理环境因素1. 水域情况:选择水域清澈、无污染的湖泊、河流或水库是钓鱼的前提条件。
在选择钓点时,应尽量避开水流湍急、水位变化大的地方,这些地方不仅对钓鱼技巧要求较高,也会降低钓鱼的安全性。
2. 水深与水温:钓鱼场所的水深和水温直接影响着鱼群的活动。
一般来说,水温较高的水域适合选择夏季钓鱼,而在水温较低的季节或时间选择水深较浅的水域,有助于增加成功的几率。
3. 水流条件:钓鱼时候的水流条件是判断钓鱼场所是否适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合的水流条件不仅可以帮助鱼儿找到饵料,也便于控制钓竿和诱饵的漂流速度。
二、鱼种与季节因素1. 鱼种选择:不同的鱼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了解该地区的鱼种情况,选择适合钓鱼的鱼种,将会提高钓鱼的成功率。
比如,选择草鱼、鳊鱼等喜欢长时间静置、对水域环境适应性较高的鱼种,在不太容易受到干扰的钓点可能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2. 季节选择:不同的季节,鱼的活动规律和钓鱼技巧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春季是鱼类繁殖的时期,鱼儿活动频繁,适合选择在水温回升、鱼类活动增加的时候前往钓鱼场所。
而夏季的高温天气会导致鱼类寻找庇护、水温较低的水域,而秋季对于钓鱼来说是最佳季节之一,因为鱼类为了备酒过冬,摄食量大、喜食大型饵料。
三、设备与技巧要求1. 钓具选择:根据钓鱼场所的环境和目标鱼种,合理选择钓具。
一般来说,较大的水域适合使用较长的钓竿,而较小的水域或狭窄的河流则可以选择短竿。
此外,还需要根据场地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浮漂、鱼钩和线组等设备。
2. 技巧要求:钓鱼是一门技术活,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钓鱼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如拿捏好节奏、精确调整鱼漂和鱼钩的位置、掌握合适的收线速度等。
水产养殖的主要关键因素

增氧:促进氧化 增氧剂或氧化剂 换底层水或冲注新水 曝气:开增氧机或拉空网 吸附:沸石粉、膨润土等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从池塘的清淤、下 肥、饲料投喂、适当降低养殖密度等环节考虑, 建议平时多使用生物肥或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等。
水色发红,一般认为是卵甲藻大量繁殖引起。 扫帚水或乌云水:这是水体马上就要老化的标志,池塘中有机 物比较多,应及时充注新水或用漂白粉全池泼洒。 表层池水呈黄白色:这是水中藻类光合作用旺盛,二氧化碳不 足引起的水变,往往发生在夏季晴天无风的下午,很容易造成 藻类代谢紊乱而死亡。应及时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生石灰 浓绿色 尿黄色 池塘下风处聚集一片绿色或铁锈色的浮膜 浓褐色:我们常说的酱油水 昏黄色或土黄色 水中泥沙含量高/缺肥或浮游动物过多 容易 发生“暗浮头”
放养模式:品种+规格数量的搭配组合 合理考虑池塘内滤食性鱼类的放养量 不建议盲目的追求高密度 循序渐进 不同地区销售鱼的习惯:规格、品种 最好能套养一部分肉食性鱼类,如翘嘴红鲌, 黄颡鱼,鳜鱼等 名特优新品种的养殖技术、市场销售均存在较 大风险,不建议盲目上马
确定放养品种的依据:首先是市场需求,能变 成钱,其次是养殖有利润 能否赚更多的钱,例如在湖北养殖鲤鱼不行, 但在北方可以,所以在湖北就养草鱼不养鲤鱼; 养鳊鱼的效益比养草鱼高,就主养鳊鱼
如果池塘内有以下几种情况,就必须考虑水体有毒物 质超标
1、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仍在不断死鱼,但没有明显的疾病症状
2、对症治疗但效果很差。 3、鱼病治疗好后很快又复发。
准确判断:使用水质分析仪器测量 特别在鱼塘大量使用有机肥的池塘更应注意, 此时单纯水体消毒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很差,必 须先处理水
了解鱼类的生存环境与饮食——四年级上册鱼儿教案资料

鱼儿是水中的居住者,除了泳泳跃跃的姿态外,它们的生存环境与饮食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在四年级上册的鱼儿教案资料里,我们将学习鱼类的生存环境与饮食,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一、鱼类的生存环境鱼类是水生动物,它们需要常年栖息在水中生存,并且需要水的温度,氧气含量和PH值等特定的环境条件来生存。
正常的水中氧气含量应该在5-10毫升/升之间,PH值应在6-9之间,水温因鱼类不同而需要不同,例如金鱼需要适宜温度在18-30℃之间。
除了这些环境条件外,鱼类的生存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水流速度等环境条件。
让我们一一来了解鱼类的生存环境吧!1. 水温鱼类的生存可以分为温水鱼和冷水鱼。
温水鱼是指生活在温水环境下的鱼类,例如鲫鱼和鲤鱼等,在18-30℃的水温下生活最为适宜;而冷水鱼是指生活在冷水环境下的鱼类,例如鳟鱼和鳜鱼等,在5-15℃的水温下生活最为适宜。
不同的鱼类需要不同的水温才能生存。
2. PH值PH值是水的酸碱度,一般来说,鱼类可以适应的PH值范围为5.5-9.0。
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鱼类会出现死亡现象。
我们需要保持水的PH值在适宜范围内。
3. 氧气含量水中的氧气含量对鱼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鱼类需要的氧气含量应为5-10毫升/升,不同的鱼类对氧气含量的要求也不同。
我们需要定期更换水,以确保水中的氧气含量。
4. 水深和水流速度在水深和水流速度不同的环境下,有些鱼类会更加适应生存。
例如,洄游鱼更适合在水深和水流速度较大的环境下生存;而热带鱼则更适合在水深和水流速度较小的环境下生存。
二、鱼类的饮食鱼类的饮食从草食性鱼类到肉食性鱼类均不同。
在四年级上册的鱼儿教案资料中,我们将了解鱼类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
1. 草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主要以水草、水藻和寄生在水中植物上的微生物为食。
例如,银鱼、购鱼等鱼类就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2. 杂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可以吃草、浮游生物、小鱼以及枯叶、杂草等。
音鱼和虹鳟鱼是常见的杂食性鱼类。
鱼类的适宜水温调节创造舒适环境

鱼类的适宜水温调节创造舒适环境鱼类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广泛的种类之一,它们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十分敏感。
水温对鱼类的生长、繁殖和生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创造出舒适的水温环境,我们需要了解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和相应的调节方法。
一、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鱼类对水温的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温度耐受范围上。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鱼类的温度耐受范围在18℃-30℃之间。
超出这个范围,鱼类将会出现不适应甚至生理损伤。
在水温过低的环境中,鱼类的新陈代谢会减慢,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引起寒冷病。
一些热带鱼类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弱,特别是来自温暖海域的鱼类。
而在水温过高的环境中,鱼类的代谢会过快,氧气需求量增加,容易造成氧气不足而导致窒息。
二、调节水温的方法为了创造出适宜的水温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调节水温。
1. 加热器和冷却器调节:在养殖鱼类的水族箱或池塘中,可以使用加热器和冷却器来调节水温。
加热器可以根据需要将水温升高到适宜的范围,而冷却器则可将水温降低,在夏季或高温环境中保持水温的稳定。
2. 隔离区域调节:在大型水产养殖场或鱼缸中,可以设置隔离区域来调节水温。
隔离区域可以通过改变水流速度或水深等方式来调节水温,使鱼类可以选择适宜的水温区域。
3. 草坪和林荫带调节:在户外鱼池或鱼塘中,可以通过种植草坪或设置林荫带来调节水温。
草坪可以减少水面的直接阳光照射,降低水温;林荫带则可以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使鱼池中的水温保持稳定。
4. 水体循环调节:通过设置水泵和水流装置,可以实现水体循环,提高水温的均匀性。
水体循环可以避免鱼类在水温不均匀的区域产生应激反应,同时还能够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充足。
三、注意事项在调节鱼类的水温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变化的缓慢性:鱼类对于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在调节水温时,应该缓慢进行,逐渐使水温达到适宜的范围。
快速且剧烈的温度变化容易对鱼类造成伤害。
《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2

2011《鱼类增养殖学》复习思考题1.鱼类养殖、鱼类增殖、鱼类增养殖、鱼类增养殖学的定义 P1鱼类养殖:将鱼苗、鱼种放入养殖水体(自然水体或人工修建水体)中,根据养殖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并加以科学管理,如合理密放、混养、投饵四定等,使其快速生长,满足市场对商品鱼需求的过程或生产环节中的亲本要求。
包括池塘养鱼、河道养鱼、湖泊水库养鱼、稻田养鱼、工业化养鱼、海水网箱养鱼、港养等。
鱼类增殖:指在天然水域(江河、湖泊、水库、海湾与海域等)进行人工放流鱼种、设置鱼礁以及养殖水域环境保护,从而达到自然增殖,增加鱼类资源贮存量,形成渔产量的过程。
鱼类增养殖:包括养殖和增殖两个部分。
在自然水域或人工修建的水体中,对野生的或人工培育的鱼类进行养殖、驯化、移植或放流等的一种养殖方式,它包括引种、繁殖、育苗、养成等方面的工作。
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海水、淡水经济鱼类的生长发育、营养繁殖、衰老死亡等生物学特点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渔业生产,保护和合理开发水域的环境和鱼类资源的一门自然科学。
2.池塘养鱼的定义及在渔业中的地位?池塘养鱼: 利用人工修建的较小水体,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采用密放、混养等综合的技术措施,获得较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养鱼方式。
3.何谓休闲渔业?有那4种类?有何发展前景?休闲渔业: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
(1)生产经营型。
是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副的生产经营方式。
(2)休闲垂钓型。
是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于一体的休闲渔业。
(3)观光疗养型。
是指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结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域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能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
水深、水温与鱼的关系+(1)

水温与饵料的关系
饵料的味型一般分为腥、香、本味、酒四类。 水温 低于5℃ 1O℃左右 15℃以上 钓 饵
用气味猛烈的浓腥或浓腥香饵 用气味柔和一些的腥香饵 选择纯谷物香的饵
注意:早春不提倡酒类饵,可是酒类饵上的鱼个体大,只是数量有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深、水温与鱼的关系
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是经常随着它们生活水域的温度不同 而变化的。在鱼类生活中,水域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鱼体新陈代 谢的强弱。各种鱼类都有其生存、生长的适宜温度,比如,鲤鱼、 草鱼、团头鲂等属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5℃左右;鲫鱼 适宜在15℃~20℃的水温中生活。在此温度范围内,这些鱼类摄食 旺盛,就是垂钓的好机会。温水性鱼类,当水温降到10℃~15℃ 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降至4℃以下时,鱼儿则潜伏到水底深处 冬眠了。5 水深 早春 仲夏 晚秋 冬季 1m 10℃~17℃ 18℃~23℃ 15℃~17℃ 3℃~5℃ 5m 7℃~8℃ 17℃~18℃ 14℃~15℃ 7℃~10℃
季节水温垂钓深度钓饵季节表面水温垂钓深度春天用气味柔和一些的腥香饵夏天选择纯谷物香的饵秋天选择纯谷物香的饵冬天用气味猛烈的浓腥或浓腥香饵水温与饵料的关系饵料的味型一般分为腥香本味酒四类
季节、水温、垂钓深度、钓饵
季节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表面水温 达到15℃ 达到20℃ 达到15℃ 低于5℃ 垂钓深度 以l米以下,40公分以上 为宜, 以2.5米为宜, 以3米为宜, 以4米或4米以上为宜。 钓 饵 用气味柔和一些的腥香饵 选择纯谷物香的饵 选择纯谷物香的饵 用气味猛烈的浓腥或浓腥香饵
怎样在水库钓大鱼

怎样在水库钓大鱼库钓大鲤大中型水库,水深面广容量大,水底复杂饵料充足,为鲤鱼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鲤鱼长得快、长得肥,在水库怎么样才能钓大鲤呢?以我多年的实践,要把握住五个要点。
一、找准季节在水库钓大鲤鱼,每年有两次最佳季节。
一次是6月初到7月中旬约45天,最佳上鱼时间为上午6点到11点;另一次是9月初到10月上旬约35天,最佳上鱼时间为下午3点到6点。
8月份酷暑,多采取送线的特殊钓法,把渔线送到100米以外的深水区,远钓大鲤鱼。
二、掌握水温决定鲤鱼食欲的关键是水温。
大鲤鱼游到库边觅食并开始咬钩的水温在高于或等于12摄氏度时,随水温的升高,其咬钩率也逐渐提高。
当水温达18至25摄氏度时咬钩率最高,这是钓大鲤鱼的最佳温度。
如果水温超过28摄氏度时大鲤鱼白天游向深水低温处,早晚游边觅食。
而水温低于或等于8摄氏度时鲤鱼潜入水中安居,不活跃。
春季气温与水温的温差较大,天暖水凉,中午高早晚低。
到了秋季则相反,天凉水湿。
春季钓鱼时测定水温很重要。
对岸边水表面温度可用手感去直接测定,对水底的水温则用出水后的海竿铅坠来估测。
当手握铅坠时感觉冰凉,说明水温在10摄氏度左右,如感觉稍凉,说明水温在15摄氏度左右。
三、摸清鱼道水库水底的地形特征决定其鱼道的形成。
大鲤鱼常游动在旧河床、废墟、坑凹的泥地,岸边呈梯形的碎石台阶和大石岩的青苔边,以及水草的深水处。
鲤鱼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和生长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回游觅食的习惯和群聚的特点。
当“冬眠”期结束后,鲤鱼以小鱼群,成鱼群和大鱼群,先是小鱼后是大鱼,分期分批,由深水向浅水游动。
其活动规律是,通常上下午各一次,在较大区域内群聚游动觅食。
当鱼群发现较多的饵料时,停留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随着饵料的消失就游向它处,继续沿鱼道洄游。
所以,钓鱼时要把钓点选择在鱼群洄游的鱼道上,常去常钓常有鱼咬钩。
选择鱼道的方法,主要是多问、多想、多钓、多记。
但在库边钓大鲤鱼时,其水深要在3米以上,深水为鱼提供了安全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节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表面水温 达到15℃ 达到20℃ 达到15℃ 低于5℃ 垂钓深度 以l米以下,40公分以上 为宜, 以2.5米为宜, 以 选择纯谷物香的饵 选择纯谷物香的饵 用气味猛烈的浓腥或浓腥香饵
水温与饵料的关系
饵料的味型一般分为腥、香、本味、酒四类。 水温 低于5℃ 1O℃左右 15℃以上 钓 饵
用气味猛烈的浓腥或浓腥香饵 用气味柔和一些的腥香饵 选择纯谷物香的饵
注意:早春不提倡酒类饵,可是酒类饵上的鱼个体大,只是数量有限。
水深、水温与鱼的关系
鱼类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是经常随着它们生活水域的温度不同 而变化的。在鱼类生活中,水域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鱼体新陈代 谢的强弱。各种鱼类都有其生存、生长的适宜温度,比如,鲤鱼、 草鱼、团头鲂等属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5℃左右;鲫鱼 适宜在15℃~20℃的水温中生活。在此温度范围内,这些鱼类摄食 旺盛,就是垂钓的好机会。温水性鱼类,当水温降到10℃~15℃ 时,摄食明显减少;水温降至4℃以下时,鱼儿则潜伏到水底深处 冬眠了。5 水深 早春 仲夏 晚秋 冬季 1m 10℃~17℃ 18℃~23℃ 15℃~17℃ 3℃~5℃ 5m 7℃~8℃ 17℃~18℃ 14℃~15℃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