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会计学(升)管理统计学 A卷
统计学试卷A(09)答案及评分标准

12.根据近几年数据进行计算,某种商品第二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7,表明该商品第二季度销售( A )。
A.处于旺季B.处于淡季C.增长了70%D.增长了170%13.对于包含四个构成因素(T,S,C,I)的时间序列,以原数列各项数值除以移动平均值(其平均项数与季节周期长度相等)后所得比率( C )。
A.只包含趋势因素B.只包含不规则因素C.消除了趋势和循环因素D.消除了趋势和不规则因素14.当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近似于水平趋势时,测定季节变动时( B )。
A.要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B.可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C.不能直接用原始资料平均法D.剔除长期趋势的影响15. 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 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二、判断分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估计总体均值时所需的样本容量与仅与置信水平有关(错)。
答:表述错误(2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估计总体均值时所需的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呈正比关系;与总体方差成正比关系,与允许误差成反比关系。
(3分)17.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组间误差反映的是随机因素和不同因素的影响。
(错)答:错(2分)。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组间误差反映的是随机因素和系统因素的影响。
(3分)18、移动平均项数N越大,对数列中数据变化的反应就越灵敏。
答:错(2分)。
移动平均项数N越大,对数列中数据变化的反应就越不灵敏因为N越大其移动平均后新数列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削弱了原序列中由于短期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从而呈现出现象在较长时期的发趋势。
(3分)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关系?答:联系:先进行相关分析再进行回归分析,只有在确定两变量存在着相关分析后,才能分析两变量的回归分析。
会计学、会计学统专业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A)(XXX大学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XXX大学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会计学、会计学统专业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A)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入括号。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企业再造工程》一书,该书总结了过去几十年来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即( )。
A. 企业战略转换;B.企业技术创新;C. 企业流程再造;D.企业管理创新;2.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 )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A.利润目标;B.短期目标;C. 中期目标;D.长期目标;3.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要预测的变量和因果变量都不止一个,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将多个回归方程联立求解。
这种预测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法;B.回归分析法;C. 计量经济学法;D.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4.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8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120元,若企业目标利润为30万元,则该企业至少应完成( )万件的产销量。
A.2;B.12;C.20;D.30 ;5.提出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社会学家是( )。
A.巴纳德;B.韦伯;C. 孔茨;D. 厄威克;6.通过职工联谊制度、上下级定期交流等制度实现协调的方式是( )。
A. 相互调整方式;B.结构协调方式;C. 制度协调方式;D. 人际关系协调方式;7.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合的考评测验方法是( )。
A. 专家评估法;B.问卷法;C. 目标考评法;D. 排队法;8.有关领导者向其下属部门或个人下达命令或指示的权力是( )。
A.决策权;B.组织权;C. 指挥权;D.人事权;9.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只是检查工作成果,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 )。
A.专断型领导;B.民主型领导;C. 自由型领导;D. 放任型领导;10.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
管理统计学试卷A(含答案及评分标准)

统计学试卷A(含答案及评分标准)1分共10分。
(请将唯一正确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A.产业分类; B.职工人数; C.增加值; D.固定资产;2.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A .全部人口; B.每个人; C.全部人口数; D.每户家庭;467—20008.A.9A.10.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答案包含1至5项,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1. 从使用价值角度看,GDP包括()A.中间产品; B.消费品; C.库存增加;D.固定资产投资; E. 净出口;2.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主要区别是:A. 无需知道总体参数;B. 检验结论更可靠;C. 无需设定总体为何种分布;D.不需要太多的样本观测值;E. 无需计算统计量;3.修正自由度的决定系数: ( ) A. 22R R ≤ ; B. 102≤≤R ; C. 有时小于0;D. 比2R 更适合作为衡量多元现行回归方程拟合程度的指标;E. 2R =1-∑---∑)1/()()/(22n Y Y k n e t t ; 4.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描述正确的有( )A.通过方差的比较,可检验各因子水平下的均值是否相等。
B.方差比较之前应消除自由度的影响。
2.总体3.样本4.P 值检验5.EXCEL20分(每小题答题最多不超过280字,超过扣分)1.答:时期指标是反映一段时期内现象总水平的总量指标。
(1分)其主要特点是:(1)可加性。
(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
(1.5分)。
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点状态的总量指标。
(1分)其特点是:(1)不可加性。
(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
(1.5分)2.将顾客按男、女、老、少分为四组,分析其需求,这种分组方法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
(1)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2)进行总产值变动的因素分析。
(3分布双一、1.错;2.错;3.对;4.错;5.错;6.对;7.对;8.错;9.错;10.错;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不准确、遗漏要点或过于啰嗦酌情扣分。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试卷(A)答案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课程期末试卷(A)答案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原理》课程期末试卷(A)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使用班级二 09会计(1)(2)三四五考试类型 ??. 闭卷总分 .三明学院系班姓名座号 . 题序得分阅卷人复核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③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④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2、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①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②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③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④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3、统计指标的特点是()①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②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③大量性、同质性、差异化④科学性、客观性、社会性 4、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①平均数②相对数③绝对数④指数 5、调查单位就是()①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②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③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④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 6、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①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②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③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级④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级7、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①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②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③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④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 8、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①9.3 ②9 ③6 ④109、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①只能是相对数②只能是绝对数③只能是平均数④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10、计划规定商品销售额较去年增长3%,实际增长5%,则商品销售额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算式为()共 6 页第 1 页55%33%①3% ②103% ③5% ④105%11、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比结果的综合指标称为()①动态相对指标②比较相对指标③比例相对指标④强度相对指标 12、平均指标是指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①复杂的总体数量的总和水平②可比的总体数量的相对水平③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抽象化的代表水平④总体内各单位数量差异程度的相对水平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各组()①次数(f)的影响最大②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③权数(f/∑f)的影响最大④标志值(x)和次数(f)的共同影响 14、根据平均指标的确定方法和依据资料不同主要有5种,其中()①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②众数和调和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③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是位置平均数④中位数和众数是位置平均数15、已知某公司所属企业的资金利润率和占用资金额,计算该公司的平均资金利润率应采用()①简单算术平均数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加权调和平均数④几何平均数 16、下面四个动态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①历年招生人数动态数列②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③历年在校生人数动态数列④历年毕业生人数动态数列 17、按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1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①10%②7.1%③7%④11% 1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①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②了解全及总体单位的情况③用样本来推断总体④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的研究 20、相关数r的取值范围()①-∞<r<+∞ ②-1≤r≤+1 ③-1<r<+1 ④0≤r≤+1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①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②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③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④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共 6 页第 2 页⑤两者都可以用数值表示2、为了解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工业企业普查,则每个工业企业是()①调整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统计总体⑤综合单位 3、典型调查的主要特点是()①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②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③调查单位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④调查方法机动灵活,省时省力⑤可以推断总体 4、下列分组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有()①按工资分组②按职业分组③按产业分组④按地区分组⑤按人均收入分组5、构成次数分布数列的两要素是()①各组名称或各组变量值②组距③各组单位数④组数⑤指标数值6、下列指标属于时期总量指标的有()①学生人数②商品销售额③商品库存额④工业总产值⑤资产负债总额 7、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口密度③人均钢产量④商品流通费⑤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 8、平均指标的显著特点是()①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代表值③总体内各单位的品质标志差异抽象化④总体指标值的数量差异抽象化⑤异质总体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9、从统计指标表现的形式看,动态数列可分为如下几种()①总量指标动态数列②相对指标动态数列③平均指标动态数列④时期指标动态数列⑤时点指标数列10、某地区商业企业职工今年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32%,这是()。
管理统计 试卷A及答案

《管理统计》试卷(A卷)考试时间:90分钟闭卷任课老师: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上、下四分位数在数据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5%,50%B、25%,75%C、50%,25%D、75%,25%2、在小样本的情况下,如果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未知,则经过标准化的样本均值服从()。
A、Z分布B、t分布C、2 分布D、F分布3、箱图是由一组数据的()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
A、5B、4C、3D、24、两个配对样本T检验的前提要求:()A、两个样本应是配对的B、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服从标准正态分布C、两个样本应是配对的并且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服从同一分布D、两个样本应是配对的并且样本来自的两个总体应服从正态分布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1≤r≤0B、0≤r≤1C、-1≤r≤1D、-1<r<16、某连续变量取值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方差分析解决的基本问题:()A、两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B、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C、两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D、多个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的检验问题8、某公司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5%,生产费用增长了9%。
则单位产品成本是()。
A、降低了67%B、降低了5.2%C、降低了40%D、降低了6%9、当需要输出5个最大值与5个最小值时,需选用()A.DescriptivesB.M-estimatorsC.OutliersD.Percentiles10. 在方差分析中,随机误差()。
A、只存在于组内方差中B、只存在于组间方差中C、既存在于组内方差,又存在于组间方差中D、是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横线,每空1分,共10分)1、Wilcoxon序号和检验法适合于样本。
2013统计学试卷A卷

西华师范大学学生试卷年 月 日 学年第 学期 考室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阅卷教师 得分商学院市场营销、经济学、会计学、国际贸易、工商管理专业2013级《统计学》试题 A 卷闭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满分:100分。
保持卷面整洁,否则扣卷面2分。
2.交卷时请将试题卷与答题卷一起交,否则扣分。
3.学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填写在规定的密封栏目内,否则视为废卷。
4.学生必须签到,否则出现遗漏由学生本人负责。
得分 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从方法上来讲统计学可以分为( A )。
A.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B. 数理统计和社会统计学C. 古典统计学和现代统计学D. 概率统计和非概率统计2.甲、乙、丙三人的数学平均成绩为72分,加上丁后四人的平均成绩为78分,则丁的数学成绩为( A )。
A.96B. 90C.80D.75 3.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
A. 1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0和24.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
A. 无偏性B. 有效性C. 一致性D. 充分性5.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排队,并按固定距离抽选样本点的方法是( )。
A. 类型抽样 B.等距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6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A. 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B. 作为权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C. 各组标志值的大小D. 权数的经济意义7.假如各个变量值都增加5个单位,那么算术平均数会:( )。
A. 增加到5倍 B. 增加5个单位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8.为了比较两个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变异程度,必须利用( ) A .全距 B. 标准差 C. 平均差 D. 离散系数9.当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且为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 )A。
(xxx大学xxx学年度第二学期)会计学、会计学统专业《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A)

(xxx大学xxx学年度第二学期)会计学、会计学统专业《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试卷A)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是强调( )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
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B.最符合需要的;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的数据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 )。
A.时间序列法;B.定性预测法;C.定量预测法;D.简单平均法;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
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 )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
A.权责利关系;B.实现企业目标;C.分工合作关系;D.一项管理职能;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 )。
A.即席发言;B.无领导小组讨论;C.结构式面谈;D.非结构式面谈;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成就因素;D.需要因素;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 )。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C.产品的服务质量;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 )。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共2套)

期末考试 统 计 学 课程 A 卷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 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
若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会A 、上升B 、下降C 、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2、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则A 、 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B 、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C 、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D 、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 】3、某企业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在上月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1.5%,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A 、 75%B 、 99.5%C 、100.5%D 、 133.2%【 】4、某企业最近几批产品的优质品率P分别为85%、82%、91%,为了对下一批产品的优质品率进行抽样检验,确定必要的抽样数目时,P应选 A 、91% B 、85% C 、94% D 、82% 【 】5、一般而言,总体平均数的无偏、有效、一致估计量是A 、样本平均数B 、样本中位数C 、 样本众数D 、不存在 【 】6、单相关系数等于零时意味着变量X 与Y 之间一定 A 、无任何相关关系 B 、无线性相关关系 C 、无非线性相关关系 D 、以上答案均错误 【 】7、在右侧检验中,利用P 值进行检验时,拒绝原假设的条件是A 、P 值> αB 、P 值>βC 、 P 值< αD 、 P 值<β【 】8、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这时检验总体均值的统计量应取 A 、nSx Z 0μ-=~N(0,1) B 、 nx Z σμ0-=~N(0,1)C 、)1(~)1(2222--=n Sn χσχ D 、)1(~0--=n t nSx t μ【 】9、原始资料平均法计算季节指数时,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的平均数,其目的是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或月份)数据上的A 、季节变动B 、循环变动C 、长期趋势D 、不规则变动 【 】10、为了分析我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某次统计学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差异,可运用方差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授站名:专业年级 13会计学层次专升本学号学生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合计20分。
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指出下列品质标志()
A.、工人工龄B、教师职称C、男生人数D、工人工资
2、指出下列质量指标()
A、工业产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GDP
D、劳动生产率
3、指出下列连续变量()
A、企业设备数
B、在校学生数
C、化肥产量
D、汽车产量
4、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计划要求提高10%,实际提高了20%。
则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百分比为()
A、200%
B、50%
C、110%
D、109.09%
5、调查大庆、胜利等几个主要油田来了解中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
B、普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6、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大小与组数多少()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不成比例关系
D、以上都不对
7、某企业三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价格上涨了2%,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增加了()
A、7.1%
B、7%
C、10%
D、3%
8、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要使抽样平均误差减少一半,则样本单位数()
A、减少一半
B、是原来的1倍
C、是原来的2倍
D、是原来的4倍
9、对某市100个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调查单位是()
A、每个企业
B、每个职工
C、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
D、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
10、在用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A、100%
B、120%
C、400%
D、1200%
二、简答题(18分)
1、什么是质量指标?并举例说明(10个)。
(6分)
2、什么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6分)
3、什么是变异指标?变异指标有什么作用?(6分)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合计12分)
1、统计的基本涵义是()
A、统计资料
B、统计学
C、统计调查
D、统计整理
E、统计活动
F、统计分析
2、GDP是()
A、质量指标
B、数量指标
C、总量指标
D、平均指标
E、时期指标
F、时点指标
3、指出下列时点指标()
A、工业产值
B、存款余额
C、人口数
D、生猪存栏数
E、工资总额
F、土地面积
4、指出下列平均指标()
A、人均国民收入
B、居民人均收入
C、劳动生产率
D、商品价格
E、职工平均工资
F、单位成本
四、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10分)
1、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为()。
2、重复抽样误差()不重复抽样误差
3、完全相关相关系数=(),r>0, b ( )
4、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以()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以()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5、由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已知基本公式分子资料,用();已知基本公式分母资料,用()
6、划分连续变量组限时,相邻组组限须(),且遵循()的原则
函授站名:专业年级 13会计学层次专升本学号学生姓名成绩
五、计算题(40分)
1. (14
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其高低的原因。
2.(12分)某厂去年生产四种产品的总成本和今年产量任务增长的资料如下表:
如果今年的总成本只允许增加20.8万元,那么该厂至少要把四种产品的成本降低百分之几才能完成任务?3.(14分)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
要求:(1)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