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吴涛

合集下载

概述西洋参化学成分研究的近况_曹敏

概述西洋参化学成分研究的近况_曹敏

概述西洋参化学成分研究的近况曹 敏常州市药品检验所 (常州 213003)摘 要: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将199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西洋参发现的化学成分进行介绍,对西洋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西洋参;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 R9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06(2004)02-25-02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引种成功。

西洋参为贵重药材,由于其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

为了更有效地、深入地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药材,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多学科、多领域中对西洋参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洋参化学成份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西洋参资源提供重要信息,对深入研究西洋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皂苷类西洋参主含人参皂苷,从西洋参中获得的人参皂苷分属3个类型:其一母核结构为达玛烷(Damu-marane)型;其二母体结构为齐墩果烷(Oleanane)型;其三为奥克悌隆(Ocotillol)型。

1.1 地下部分Lemen-olivier L等[1]从法国产的西洋参根中提取得5种皂苷成分,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d、Re、F11和Gypenoside XVII,其中性皂苷Rb1。

W.A.Court 等[2]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碱性水解后人参提取物和所有人参皂苷提取物。

MYoshika wa等[3]从西洋参根中分离出5种新的三萜糖苷型西洋参皂苷,它们的结构通过化学的和物理的方法被确证为: 3-O[-6-O-(E)-α-戊烯-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2D(s)-原人参二醇(西洋参皂苷Ⅰ);3-O-[6-O-(E)-α-烯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萄糖基]-20 (s)-原人参二醇(西洋参皂苷Ⅱ);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6-O-炔-β-D-吡喃葡萄糖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0(s)-原人参二醇(西洋参皂苷Ⅲ);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3β,7β,20(s)-三羟基达玛-5,24-二烯(西洋参皂苷Ⅳ);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20-O-[α-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0(s)-原人参二醇(西洋参皂苷Ⅴ)。

西洋参中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_王炜明

西洋参中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_王炜明

学术探讨Academic study西洋参中有效成分及其抗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王炜明1赵东娇21.吉林省蛟河市卫生防疫站,吉林蛟河132500;2.吉林省蛟河市中医院,吉林蛟河132500【摘要】西洋参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目前已从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已分离鉴定出49种,其中达玛烷型皂苷3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F1),齐墩果酸型皂苷3种,奥克梯隆醇型皂苷2种,其它类皂苷成分12种(新近发现的人参皂苷Rg6和Rg8)。

西洋参除传统的生理活性外,多年来研究证明,西洋参中所含人参皂苷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等生理活性方面具有很高价值和发展前景。

本文对西洋参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及其在抗肿瘤的研究进展中做简要综述。

【关键词】西洋参;有效成分;抗肿瘤【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0-0043-02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味苦,性凉,主入心、肺、肾经,又名美国人参、花旗参,西洋人参、洋参、广东人参等。

为综合利用西洋参资源,国内外学者从西洋参地上部分(茎、叶)提取出主要活性成份—西洋参茎叶皂苷(Panax quinquefolium sapo-nins from steams and leaves,PQS),并已证明其茎叶部总皂苷的含量明显高于根,而且茎叶部和根部总皂苷中单体皂苷的种类与含量也不相同[1]。

随着西洋参在国内外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西洋参中含有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方法和生物活性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尤其对人参皂苷在防治肿瘤的应用开发方面显示了良好前景。

本文现对西洋参中有效的成分以及其在抗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做简要综述。

1西洋参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1.1皂苷类成分西洋参皂苷因其结构类型与人参皂苷基本一致,故以下文献中将其均称为人参皂苷。

西洋参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西洋参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西洋参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4)2. 西洋参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5)2.1 西洋参多糖的来源与性质 (7)2.2 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8)2.3 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9)3. 西洋参多糖的纯化工艺优化 (10)3.1 溶剂筛选与浓度优化 (11)3.2 色谱条件优化 (12)3.3 柱子填料优化 (14)4. 西洋参多糖的鉴定与结构分析 (16)4.1 化学组成分析 (17)4.2 结构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17)4.3 西洋参多糖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关系探讨 (18)5. 西洋参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19)5.1 抗氧化活性研究 (20)5.2 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21)5.3 抗肿瘤活性研究 (22)5.4 其他潜在生物活性研究 (23)6. 结果与讨论 (24)6.1 西洋参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结果 (25)6.2 西洋参多糖的纯化工艺优化结果 (26)6.3 西洋参多糖的结构鉴定结果 (27)6.4 西洋参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 (27)7. 结论与展望 (29)7.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0)7.2 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31)7.3 进一步研究方向与展望 (33)1. 内容描述西洋参是五叶人参的学名,属于五加科人参属的植物,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药用植物之一。

西洋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多糖是一类由多糖单体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免疫调节、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等。

西洋参多糖的研究对于医药和保健品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首先回顾了西洋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分离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酶水解法等。

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原理、操作步骤和优缺点。

介绍了西洋参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等。

在分离纯化研究进展方面,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分离技术对于得到高纯度西洋参多糖的影响。

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吴涛

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_吴涛

中医药大学成人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题目: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专业:中药学学号:学生:吴涛指导教师:2016年04月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吴涛(2014级中药学专升本2班)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学者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为西洋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洋参;人参皂苷;药理作用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L 的根。

又名美国参、花旗参、洋参、参。

主产于美国、加拿大。

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引种, 1980年获得成功,、、、亦有栽培。

其味甘、微苦、性凉。

为气血双补清凉之品。

归肺、心、肾、脾经。

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宁神益智的功效。

近年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类补品的不断增需,西洋参及其制品研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方面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现对国外学者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真伪鉴别、临床研究及发展前景作以综述。

1 化学成分研究西洋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聚炔类、脂肪酸类、糖类、甾醇类、无机元素类、酶类、黄酮类等,经研究证明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为此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分离出40多种人参皂苷。

1.1 皂苷类西洋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共分4种类型:(1)母体结构为20(S)原人参二醇,如人参皂苷-Rb1,-Rb2,-Rb3,-Re,-Rd,- RA0, - F2;西洋参皂苷(quinquenoside)-R1, 绞股蓝苷(gypeno side)Ⅺ,Ⅹ,Ⅶ等。

(2)线体结构为20(S)原人参三醇型, 如人参皂苷- Re, - Rf, - Rg1, - Rg2, - Rh1, - F3 等。

(3)母体结构为齐墩果烷型(Oleanane), 如人参皂苷(ginaenoside)-R0。

(4)母体结构为奥克娣隆型(Ocitillol), 如假人参皂苷(pseudoginseno side) F11。

西洋参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西洋参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20-11-05 基金项目: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编号:206030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9GSF108062),齐鲁工 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科教产融合试点工程专项(国际合作)(编号:2020KJC-GH08),威海市产学研战略合作 “特聘专家”资助计划 作者简介:徐丽华,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药化学与中药质量控制研究,E-mail:13589126105@ *通讯作者:王晓,博士,研究员,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Tel:0531-82605304,E-mail:wxjn1998@
西洋参(Panacis quinquefolii Radix)为五加 明,F11在西洋参各部位均可检测到,且叶片中F11 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 含量远高于其他部位,而叶片中的Rg1,Re,Rb2, 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1]。 Rb3,Rd也高于其他部位,根中Rb1的含量较高。 西洋参性凉,味苦,入心、肺、肾经,具有补益降 西洋参历来以根部入药,市场对西洋参的需求量大
花旗参、美国人参,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现 1 化学成分
我国已成功引种,主要种植区有山东、吉林、黑龙
西洋参茎叶中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糖类、
摘 要:西洋参作为常用中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但目前其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地下部分,对西洋参的 地上部分研究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西洋参茎叶药用资源,本文通过查阅近年西洋参茎叶的相关资料, 对西洋参茎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归纳、分析,并与西洋参根部进行对比,两者化学成分相近药理作 用相似,可将西洋参茎叶作为中药新资源用于医疗保健。本文对西洋参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 述,以期为西洋参茎叶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西洋参茎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4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9X(2021)03-0278-07 DOI:10.3969/j.issn.1672-979X.2021.03.020

西洋参PPT课件

西洋参PPT课件
质量要求
理化指标
安全性要求
产品标准与认证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水分、总皂甙、挥发油等指标。
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制定并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通过国家相关认证,如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等。
05
CHAPTER
西洋参的鉴别与选购
气味鉴别
真品西洋参具有浓郁的香味,品尝时口感微苦后回甘。而假冒的西洋参则可能没有明显的香味,或者味道苦涩不回甘。
03
CHAPTER
西洋参的应用与临床研究
传统中医认为,西洋参具有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清虚火、抗疲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虚火上炎、津伤口渴等症状。
传统上,西洋参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如人参、黄芪、麦冬等,以增强疗效,调理身体。
传统上,西洋参的用法多为煎汤、泡茶、炖汤等,也可研末冲服或制成药酒使用。
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抗疲劳等作用,对人体神经系统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药理作用
提取与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西洋参中还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氨基酸与微量元素
西洋参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这些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西洋参进行基因改造,以增强其抗性、产量和营养成分。
开发富含西洋参皂甙、多糖等活性成分的食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功能性食品
研制西洋参提取物制成的胶囊、片剂等保健品,提供给需要提高免疫力、缓解疲劳的人群。
保健品开发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西洋参在中药复方中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

西洋参化学成份研究进展

西洋参化学成份研究进展

西 洋 参 特 异 的 香 气 来 源 于 其 中 所 含 的 挥 发 油 !目 前 挥 发 油 成
种达玛烷型葡萄糖苷 !鉴定结构为 "#$#%&#’#吡喃葡萄糖基 分 已 检 出 4.种3a5!其 中 *D种 倍 半 萜 类 化 合 物!约 占 总 挥 发 油 的
# ()# *+# &#’# 吡 喃 葡 萄 糖 基 ,#-# 羟 基 达 玛 # *"!*.# 二 U.‘!为西洋参挥发物的主要成分b以 &#金合欢烯(&#c@MQ=QLQ+
取!再经 硅 胶 柱 层 析!分 离 得 "个 化 合 物!鉴 定 为 */(6+# 人 参 皂 具有很强 的 抗 白 血 病 细 胞 (0)*)/+的 细 胞 毒 活 性!)dd)年 ;:e\f
苷#78)!#78*!#78"!其中#78"为首次从西洋参叶中发现 !其 g>V<K<3)/5从 西 洋 参 根 中 分 离 出 三 种 新 的 细 胞 毒 聚 乙 炔 类 化 合 物C
西 洋 参 系 五 加 科 人 参 属 植 物 EFGFHIJKGIJLMNOKJP Q)的 根, 墩果烷型3bc7dYdY74&如人参皂苷3%XYd7YZ#XT745D?,母体结构为
原产美国和加拿大&我国亦有引种栽培&其质量1数量呈日趋增 高 奥 克 娣 隆 型 3beXfXccZc4&如 假 人 参 皂 苷 3\#7WTZ%XY#7YZ#XT74U..,近 之势,由于西洋参价格较贵&且医疗保健作用独特&故一直是国内 年 来 学 者 对 各 引 种 的 西 洋 参 中 人 参 皂 苷 单 体 成 分 进 行 的 研 究 表

西洋参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西洋参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叶总皂苷 500, 100 m g /kg 实验的结果表明, 西洋参茎 叶总皂苷可 人参二 醇组皂苷 ( PQDS )对 小 鼠心 肌营 养 性血 流量 的 影响。 结
拮抗樟柳碱和戊巴比妥 钠引起 的记忆 障碍。西 洋参皂苷 促进记 果: PQDS 50, 100 m g /kg 均可 明显 增加 小鼠 心肌 86 R b摄取 率, 25
显降低 血清 FFA 及 LPO 含 量、提高 SOD 和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酶
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GSH - Px )活性, 亦明显 增加心 肌血流 量, 降低冠脉 阻力。结 果
1. 1 镇静作用 方坤泉 [ 1] 报道, 西洋参 茎叶 总皂苷 能显 著抑制 表明, PQDS对缺血心 肌具 有保 护和 抗心 肌 梗塞 作用, 其 机制 可
但可明显降低子宫周 围脂肪组织重量, 发挥有效的抗肥胖作用。 参考文献:
3. 3 抗缺氧和抗疲 劳作 用 何聆等 [ 16] 测 定受试 小鼠 血清 尿素 [ 1 ] 方坤泉. 西洋参茎叶总皂 苷的药理 毒理研究 [ J] . 西北 药学杂 志,
氮和血乳酸的含量时 发现灌胃西 洋参液 0. 325 g /kg 和 0. 650 g /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 支产生急性心肌梗塞模型, 测定心肌梗塞面 m in服西洋参可使血糖水平明显降 低, 而安 慰剂组的 血糖水平 一
直较高 , 该研究表明饭 前 40 m in 服西 洋参可 降低 健康人 和糖 尿
收稿日期: 2006-04-03; 修订日期: 2006-08-17
病患者 的饭后血糖水平。因此, V uksan指 出, 西 洋参与 饭同吃 以
LISH IZH EN M ED IC INE AN D M ATER IA M ED ICA RESEAR CH 2006 VOL. 17 NO.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人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题目: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专业:中药学学号:学生:吴涛指导教师:2016年04月西洋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吴涛(2014级中药学专升本2班)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为西洋参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洋参;人参皂苷;药理作用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L 的根。

又名美国参、花旗参、洋参、广东参。

主产于美国、加拿大。

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引种, 1980年获得成功,北京、吉林、辽宁、陕西亦有栽培。

其味甘、微苦、性凉。

为气血双补清凉之品。

归肺、心、肾、脾经。

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宁神益智的功效。

近年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类补品的不断增需,西洋参及其制品研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各方面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现对国内外学者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真伪鉴别、临床研究及发展前景作以综述。

1 化学成分研究西洋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皂苷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聚炔类、脂肪酸类、糖类、甾醇类、无机元素类、酶类、黄酮类等,经研究证明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是人参皂苷,为此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先后分离出40多种人参皂苷。

1.1 皂苷类西洋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苷,共分4种类型:(1)母体结构为20(S)原人参二醇,如人参皂苷-Rb1,-Rb2,-Rb3,-Re,-Rd,- RA0, - F2;西洋参皂苷(quinquenoside)-R1, 绞股蓝苷(gypeno side)Ⅺ,Ⅹ,Ⅶ等。

(2)线体结构为20(S)原人参三醇型, 如人参皂苷- Re, - Rf, - Rg1, - Rg2, - Rh1, - F3 等。

(3)母体结构为齐墩果烷型(Oleanane), 如人参皂苷(ginaenoside)-R0。

(4)母体结构为奥克娣隆型(Ocitillol), 如假人参皂苷(pseudoginseno side) F11。

(1)和(2)属四环三萜的达玛烷系皂苷,且达玛烷系皂苷生理活性较强,而齐墩果烷系皂苷生理活性较弱,并且西洋参不同组织其所含人参总皂苷及单体皂苷也不同,其根中的总皂苷为5%~10%,茎中的总皂苷为2.18%,叶中的总皂苷为10%~16%,干花蕾中的总皂苷为12%~16%。

西洋参根部皂苷以人参皂苷Rb 的含量最高, 二醇型皂苷与三醇型皂苷的比例为3:1或4∶1。

李向高等[1]从西洋参根中提取12种皂苷成分, 经比较确定它们相当于人参皂苷R0、Rb1、Rb2、Rc、Rd 、Re、Rf、Rg1和Rg2 等, 阐明了西洋参中以人参二醇型皂苷Rb组含量较高, 而以人参三醇型皂苷Rg组含量较低。

李树殿等[2]在《西洋参分等质量标准研究与讨论》一文中指出:优等参、一等参、二等参中总皂苷含量分别为≥6.0%、≥5 .5%、≥5 .0% , Rb1含量分别为≥2.5%、≥1.2%、≥1.0%。

王健等[3]比较了西洋参茎叶和主根中皂苷成分并测定了其中的含量,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中与主根中皂苷组分相似,但人参皂苷的含量茎和叶差异很大,茎中人参皂苷的含量为主根的1/3~1/2,而叶中人参皂苷的含量为主根的1.5~4倍。

李义侠等]4[采用薄层层离—比色法对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得出叶中总皂苷含量约为商品参主根含量的3.86倍,茎的含量接近主根,大田茎叶混合品的含量约为主根的2倍。

李平亚等]5[从西洋参果中分得的6个单体皂苷分别为20 (S) 2Rg3、20(R)2Rg3、Rb3、Rd、Re和quinquenoside—F1。

1.2 挥发油类郑友兰等[6]对黑龙江栽培的西洋参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与鉴定,从碱性组分、强酸性组分、弱酸性组分、中性组分挥发油中共分离和鉴定出34种化合物。

沈宁等[7]从吉林栽培的西洋参中鉴定出37种化合物,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有26种,约占总挥发油75%,为西洋参中挥发物的主要成分。

张崇禧等测定了黑龙江省五常县龙凤山实验场西洋参的挥发油成分,共鉴定出33 种化合物,其中β-金合欢烯含量较高,占总挥发油的26.05%。

西洋参与吉林生晒参比较, 挥发油成分有很大差异,但均含有相当高的β-金合欢烯。

1.3 氨基酸类卫永第等[8]对野山参、园参和西洋参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分析, 除色氨酸未分析外, 12个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野山参、园参、国产西洋参均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 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 含量最高的3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为:精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

结果还表明吉林野山参氨基酸总量比园参和国产西洋参都高。

张甲生等[9]测定了西洋参果汁和花旗酒中氨基酸含量,结果两者均含有16种以上氨基酸,其中10 种为人体必须、半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1/3 和1/2。

丁之恩、严平从西洋参果实中分析出7种人体必需游离氨基酸[10]。

1.4 聚乙炔类这类化合物具有挥发性,有很强的抗白血病细胞(L1210)的细胞毒活性。

FujimotoYasuo等[11]从西洋参根中分离出3种新的细胞毒聚乙炔:10- 甲氧-1- 烯-4,6- 二炔-3,9- 二醇;十七烷-1- 烯-9,10- 环氧-4,6-二炔-3,8- 二醇;3- 氧代-9,10- 环氧- 十七烷-1-烯-4,6- 二炔(3- 氧代人参烷)。

1.5 脂肪酸类RenGuixing等[12]从西洋参及加工品中脂肪酸类化合物已鉴定出15种,分别是己酸、庚酸、辛酸、壬酸、8- 甲基癸酸、十四碳酸、12- 甲基- 十四碳酸、十五碳酸、十六碳酸、十七碳酸、十八碳酸、十八碳烯酸、9, 12- 十八碳二烯酸、9, 12, 15- 十八碳三烯酸[24]及棕榈酸;李静等从西洋参叶中鉴定出4种[13];刘桂荣等从西洋参种子油中鉴定出9种[14];李向高等从西洋参果中鉴定了3个脂肪酸酯组分及油酸糖苷[15]。

1.6 糖类Chenliying等从茎叶中分离出1种酸性杂多糖和1种中性多糖,分别为panaxansL-1(PL-1)和panaxansN(PN) 6]1[。

HiknoY等从西洋参中分离出5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KarusanA、B、C、D和E[17];单糖类有葡萄糖、果糖和山梨糖;低聚糖类有人参三糖、麦芽糖和蔗糖, 总含量为22.9%~34.7%;总糖(包括淀粉、果胶、单糖和低聚糖)含量为65.27%~73.98%。

1.7 甾醇类现已从西洋参根和茎中分离得到胡萝卜苷(daucosterol);从根中亦得到豆甾烯醇(stigmastenol)和豆甾-3,5- 二烯- 7- 酮( stigmast-3,5-dien-7-one)[18]。

从西洋参果中鉴定出豆甾-5- 烯醇( stigmast-5-en-3-ol,C29H50O)[19]1.8 无机元素类张甲生等[20]测出国产西洋参各部位中都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常量元素K , Ca, Mg ,Na 和微量元素Fe,Zn,Cu,Mn,Co,Se,Ni,Mo,而有毒微量元素的加和量均值,植株地上部分(茎杆、叶、种子)均高于地下部分(须根、主根、根茎), 过去不曾入药的须根、根茎和叶其含量远高于主根。

李向高等[21]利用中子放射活化分析法测出人参、西洋参、人参、三七中均含有18 种以上的无机元素,其中人参与西洋参中Mn , Fe, Cu, Co, Zn 的含量均较高,微量元素Sr Mn,Fe,Co,Cu,Zn 的含量大致相近,但微量元素Rb 的含量在西洋参中较低,元素Al在西洋参中含量却较高。

张崇禧[22]证明国产和进口西洋参均含有7 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Fe,Cr,Cu,B,Mn,Sr和Zn。

多数西洋参检品中未检出有害元素Pb,部分样品中Pb含量达到1.30 ~7.21g/g, 部分样品中尚含有放射性元素Th且含量较高, 但从民间用西洋参的效果看, 迄今未发现由于放射性元素导致副作用。

郑友兰等[23]分析了生晒参、红参、西洋参芦头与根的微量元素含量, 看出三者钙、磷含量均较高。

1.9 酶类孙非等[24]对西洋参的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FS) 进行了研究。

该作者还对改善栽培中的光质条件来增加西洋参有效成分的积累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光质条件对西洋参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均有不同的影响[25]。

1.10 黄酮类魏春雁等[26]从西洋参叶中分离2种黄酮单体。

孟祥颖等[27]首次发现根和果中黄酮的存在。

2 药理作用研究西洋参的药理作用因其不同化学成分在药理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主要涉及到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免疫系统及抗肿瘤等诸方面,其药效学作用主要表现为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肌、抗病毒性心肌炎、降血压、促进造血、镇静镇惊、抗疲劳、抗休克、抗惊厥、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增强记忆力、安神促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压保肝、治疗糖尿病等。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1.1 抗心律失常曹霞等[28]利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 测定西洋参茎叶三醇组皂苷(PQTS)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游离脂肪酸(FFA)、乳酸(LA)及灌注性心律失常、冠脉流量和冠脉流出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

结果:PQTS(30,100μg/ml)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组织中的LPO、FFA、L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并抑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提高再灌注期间的冠脉流量;降低冠脉流出液中CPK 和LDH的水平。

张宝凤等[29]研究发现,西洋参总皂苷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室颤具有保护作用,对氯仿诱发的大鼠心率失常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明显提高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早、室速、室扑颤以及停博的阈剂量,对垂体后叶制剂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拮抗作用。

2.1.2 抗心肌缺血和保护心肌西洋参茎叶总皂苷50~100 mg/kg,能显著减少应激状态下坏死心肌面积, 降低血清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表明它对心肌坏死有保护作用[30]。

睢大员等[31]制备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产生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测定心肌梗塞面积、血清CPK和LDH活性、心肌代谢、自由基及冠脉循环等参数以探讨西洋参叶20s-原人参二醇组皂苷(PQDS)对犬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结果:PQDS 10.20mg/kg对急性心肌梗塞6h犬能明显缩小心肌梗塞面积,降低血清CPK和LDH 活性,并明显降低血清FFA 及LPO含量、提高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活性,亦明显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