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体积计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球体的体积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球体的体积说课稿简介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X单元第X课,主要内容是介绍球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球体的概念、掌握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目标1. 了解球体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计算球体体积的公式;3.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球体的体积。
教学重点1. 球体的定义和特点;2. 如何计算球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个球体模型;2. 黑板、彩笔、擦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球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几何体吗?”2. 学生回答:“是球体。
”3. 教师继续问:“球体有什么特点?”等待学生回答。
探究球体的体积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球体的体积。
2.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找出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
3. 教师板书并解释计算球体体积的公式:$V = \frac{4}{3}\pi r^3$,其中$V$表示体积,$r$表示球体半径。
4. 教师通过几个例子演示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球体的体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 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球体的体积。
2. 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练题,并互相核对答案。
3.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和评价。
总结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重点;2. 教师强调掌握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练册上的相关题。
扩展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更多关于球体的实际应用;2. 学生可以探索其他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计算球体的体积,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探索和扩展,学生能够培养出更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节课能够顺利进行,让学生对球体的体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总复习 小学阶段体积问题

【本节知识框架】知识点一: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知识点二:等体积问题【知识点讲解】【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一: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问题知识点回顾: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字母表示为:V=a b h2、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字母公式为:V=a 3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通用公式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字母表示为:V=sh 。
4、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h r Sh V 2π==5(一)将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上升的体积 = 物体的体积)例题1 一个长方体容器,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容器内装满水后,将一铁块完全浸入水中,有部分水溢出,再将铁块取出,这时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是6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有多大?【变式练习】一个鱼缸从里面量,长50厘米,宽25厘米,高35厘米,明明向缸中倒入37升水,又放入一只螃蟹,此时水面距缸口还有5厘米,这只螃蟹的体积有多大?例题 2 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测量长、宽均为2dm,向容器中倒入5.5L的水,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完全浸没。
这时量得容器内水深1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变式练习】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向容器内倒入6L水,这时水深15cm,再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完全浸没,这时量得水面高度是16.5cm,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二)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将物体从水中拿出(下降的体积 = 物体的体积)例题3 在一个装满水的棱长40分米(从里面量)的正方体水缸里,有一块被水浸没了的长方体铁块,它的长20分米,宽16分米,当把铁块取出后,水位下降了4分米,求长方体铁块的高是多少?【变式练习】一个棱长为1.2dm的正方体玻璃容器,放入一个苹果,再向里面注满水,拿出苹果,这时测量水面高度为0.9dm,求这个苹果的体积。
(三)水不满,放入物体有水溢出。
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区级公开课)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猜想、验证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了解一个数的立方的含义与表示方法;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长主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知识的经验,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养成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的学习品质,培养他人合作的意识,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关于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知识,老师也带来了生活中的2个物体。
目测谁的体积大一些?生:纯牛奶的包装盒体积大一些?师:什么叫体积呢?生:一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这个物体的体积。
师:那我们学过哪些体积单位呢?生: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师:这些单位都是计量物体体积时用的体积单位。
师: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么? (出示PPT)师:怎么计量这条线段的长度的?生:这条线段长5厘米。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这条线段有5个1厘米。
师:这是一个面积单位,还记得怎样用这个面积单位来测量这个长方体的面积吗?师:怎么用这个面积单位来计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生:摆一摆,看这个长方形里有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师:怎么摆?生:沿着长摆4个,沿着宽摆3个。
一共摆了12个,它的面积是12立方分米。
师:思路很清晰,说的真好。
师:这个是体积单位,摆出这个不规则物体体积是多少呢?生:6立方厘米。
师:你怎么想的?生:因为这个不规则物体里有6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生:。
师:我可以稍微动一下,:这样看一下,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更容易些。
师:要看这个物体体积有多大,就得看看它里面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师:由不规则的物体图形转化为规则物体图形更方方便圩我们的观察与研究。
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的物体是不好用数体积单位方法。
来得到物体的体积大小的,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得找到一些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样体积问题。
数学六年级下册-知识讲解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应用应用一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例一个圆锥形铁锤的底面积是24 cm2,高是8 cm。
这个铁锤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直接利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 Sh进行计算。
解答×24×8 =64(cm3)答:这个铁锤的体积是64 cm3。
应用二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例求右面圆锥的体积。
(单位:cm)分析先根据公式S=r2求出圆锥的底面积,再根据公式V= Sh求出圆锥的体积。
解答 3. 14×32=28. 26(cm3)×28. 26×12=113. 04(cm3)总结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r2h来求圆锥的体积。
应用三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圆锥的体积。
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于一个圆锥(如右图)。
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 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教材34页例3)分析先根据底面直径求出沙堆的底面积,再利用公式V=Sh求出沙堆的体积,最后用每立方米沙子的质量乘沙堆的体积求出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
解答 (1)沙堆的底面积: 3.14×(4÷2)2=3. 14×4=12. 56(m2)(2)沙堆的体积:×12. 56×1.2=12. 56×0.4=5. 024≈5. 02(m3)(3)沙堆的质量:5.02×1.5=7. 53(t)答: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5. 02 1113m3大约重7. 53 t。
总结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直接利用公式V=2h来求圆锥的体积。
应用四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例天坛祈年殿塔的顶端近似于圆锥形,它的底面周长是18. 84 m,高是6m,求塔的顶端的体积。
分析塔的顶端呈圆锥形,求塔的顶端的体积就是求圆锥的体积。
计算时先根据公式s=2求出圆锥的底面积,再根据公式V=Sh求出圆锥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教案设计优秀5篇

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教案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了让您对于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教案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重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提问:(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二、探究新知(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1、教师谈话: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课件演示:圆锥体的体积1、2、3、4、5)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4、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5、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V=1/3Sh6、思考:要求圆锥的体积,须知道哪两个条件?7、反馈练习圆锥的底面积是5,高是3,体积是()圆锥的底面积是10,高是9,体积是()(二)教学例11、例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体积是多少?3、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圆锥的底面积不直接告诉)(1)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求体积.(2)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求体积.(3)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4、反馈练习: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体积体积是多少?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四、随堂练习1、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1)底面面积是7.8平方米,高是1.8米.(2)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21厘米.(3)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6分米.【板书设计】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圆锥体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二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公式求圆锥体的体积,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2

10cm
10cm
10
(容积) cm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但计量液体的体积,如
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1 升 = 1 000毫升
1升
上图分别是刻有升和毫升刻度的量杯和量筒
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还有下面的关系:
1升= 1立方分米 1毫升= 1立方厘米
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 。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解1:
0.8×0.8×0.8=0.512(立方米) 0.512立方米=512立方分米=512升 答:这个水箱能装水512升。
解2: 0.8米=8分米 8×8×8=512(立方分米)
512立方分米=512升 答:这个水箱能装水512升。
3.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2分米,向容 器内倒入6升水,再放入一块铁块,这时容器的 水深20厘米,求铁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水面可升到3.2分米的高度。
总结
体积
物积占空间 的大小
容积
一個容器能容纳物体 的体积
立方厘米(cm3) 立方米(m3)
毫升(mL) = 立方厘米(cm3)
升(L) 1 升 = 1 立方分米 1 升 = 1 000 毫升
思考问題
× 物体所占地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容积和体积的的计算方法相同,意义
11 5
长 宽 高 体积 5 × 1×1 = 5
13 5
长 宽 高 体积
5 × 3 × 1 = 15
2 2
3
长 宽 高 体积
3 × 2 × 2 = 12
体积 长 宽 高
1 1 5 = 5× 1 ×1
5
1 3 15 = 5 × 3 × 1
小学六年级思维奥数3 巧算体积(附答案解析)

第3讲巧算体积【知识梳理】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或横截面积×长)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容积)问题的解决中,除了要运用好数学课中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外,还要对图形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比较,特别要根据给出的图形或题目对图形的描述,想象出原来物体的形象,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我们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 根据长方体展开图,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
2. 将一个物体变形为另一种物体,体积不变。
3. 物体浸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典例精讲】【例1】如图,沿图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围成的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训练1】将下图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求围成的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例2】把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有三种切法。
如果切面与前、后两个面平行,切成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432平方厘米;如果切面与左、右两个面平行,切成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234平方厘米;如果切面与上、下两个面平行,切成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和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增加624平方厘米。
求原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训练2】一个长方体,不同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96平方分米、84平方分米和56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例3】有一个长方体容器(如下图),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里面的水深6厘米。
如果把这个容器盖紧,再朝左竖起来,里面的水深应该是多少厘米?【训练3】有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把它浸没在一个装有水的长方体容器中。
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了2厘米。
这个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例4】现有长方体容器A,它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里面装有水,水的高度是24厘米;另有长方体容器B,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20厘米,B容器是空的。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PPT课件

2、稍复杂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特点:已知一个数的量(部分量或相差量)和各部分 量的比,求总量或其他部分量。 方法:1.(归一法)先求每份数,再求几份数是多少。
7立方厘米 6立方厘米 10立方厘米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橡皮的体积大约是 集装箱的体
6( 立方厘米)
积大约是40
( 立方米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水桶的容积大 西瓜的体积大约 约是12( 升 ) 是4(立方分米)
谢谢观看!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归类总结)
分百应用题是六年级上册的重点,也是 一个难点,它涉及了第二,第三,第五以及 第六单元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很大。要想 让学生们准确地掌握好各个类型应用题的特 点,以及解答方法,首先,要对应用题进行 分类,让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其次, 对于一些平时练习出现的易混易错的典型应 用题进行对比,归类,从而掌握其正确的解 答方法。最后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型应用 题的分组练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 决应用题的能力。
方法:用单位“1”已知的量×分率=对应量 对应量÷对应分率=所求单位“1”的量。
例:公园里有20颗杨树,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5, 同时又是柏树的75%,柏树有多少棵?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从分率句入手,找准单位“1” 单位“1”的量未知,可以设为ⅹ。
2、用单位“1”的量(x)×对应分率=对 应的数量。
2.(按比例分配法)先求总份数,再求 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量或总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体积计算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公式,进一步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
教具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方体(用橡皮泥做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已经学过的公式,更加清楚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
二、复习
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
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相同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小,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体的体积?(分行板书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请同学们在课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公式。
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考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指名学生口答公式,老师接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
提问:这些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推导出其他公式的?老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系,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2) 归纳柱体体积公式。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
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
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公式进行。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注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行,要注意应从容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判断。
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讨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形状?第8题圆柱侧面展开是正方形,说明了什么?
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
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
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
4.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察,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
谁来说—说,增加的表面积部分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先估计,解释估计的方法。
讨论后让学生交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讲解思考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
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办法根据题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