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受力分析
静态平衡_精品文档

第4讲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静态平衡
第1课时 静态平衡
一、物体的受力分析
【解题指导】 1.受力分析的两种顺序: (1) 按照场力→弹力→摩擦力,接触力要逐个接触面排查.(2)先已知的力、确定 的力,而后再结合运动状态推断未知的力、不确定的力.
2. 多个物体系统问题通常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3. 三重检验:(1) 明确各力的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 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3)换角度( 整体隔离)或换研究对象(相邻的物体)再次受力分析,判断两次分析是否一致.
【针对训练】
【练习1】(相似三角形)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固定,原长为 √2R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圆环的最高点A,另一端与套在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 球相连。小球静止在B点时,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已知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g,则( C )
A.小球对圆环的弹力方向背离圆心
B.圆环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3mg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 6) mg
用在C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取g=10m/s2)(
)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课堂练习】
AD
【课堂练习】
例4.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 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 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
)A.1 B.2
C.3
D.4
解析:选BCD 设小球质量为m,若FP=mg,则小球只受拉力FP 和重力mg两个力作用;若FP<mg,则小球受拉力FP、重力mg、支持 力FN和弹簧Q的弹力FQ四个力作用;若FP=0,则小球要保持静止, 应受FN、FQ和mg三个力作用,故B、C、D正确。
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含解析

第3讲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1.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高铁(如图甲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放在桌上的水杯几乎感觉不到晃动.图乙为高铁车厢示意图,A、B两物块相互接触地放在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车厢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相对于桌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受到2个力的作用B.B受到3个力的作用C.A受到桌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D.B受到A对它向右的弹力答案A解析车厢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B 均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均不受摩擦力,同时A、B间也没有弹力作用,故A正确,B、C、D错误。
2.下列四个图中所有接触面均粗糙,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物体A受力个数可能超过5个的是()答案C解析A选项中对整体分析,可知墙壁对A没有弹力,故A 最多受到重力、B的支持力、B的摩擦力、弹簧的拉力共四个力,故A错误;B选项中A最多受四个力,故B错误;C选项中A受重力、B的压力和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推力,也可能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共六个力,故C正确;D选项中A最多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摩擦力、推力和B的压力共五个力,故D错误。
3。
飞艇常常用于执行扫雷、空中预警、电子干扰等作战任务。
如图所示为飞艇拖曳扫雷具扫除水雷的模拟图。
当飞艇匀速飞行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θ。
已知扫雷具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扫雷具所受浮力不能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扫雷具受3个力作用B.绳子拉力大小为错误!C.水对扫雷具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小于绳子拉力D.绳子拉力一定大于mg答案C解析扫雷具受到重力、绳子拉力、水的阻力、水的浮力共4个力作用,A错误;设扫雷具所受水的浮力为f,绳子的拉力为F,由F cosθ=mg-f,解得绳子拉力F=错误!,B错误;水对扫雷具的作用力包括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水平向右的阻力,绳子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等于水的阻力(即水对扫雷具作用力的水平分力),所以水对扫雷具作用力的水平分力小于绳子拉力,C 正确;在竖直方向,重力竖直向下,浮力竖直向上,则由mg=f+F cosθ可知,无法判断绳子拉力与重力mg的大小关系,D错误。
高三物理复习课件 受力分析

选用 研究系统外的物体对 研究系统内物体之 原则 系统整体的作用力 间的相互作用力
(2)受力分析时除了常规方法以外,还常用到假设法 在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 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否对 物体运动状态影响的不同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16日星期六2022/4/162022/4/162022/4/16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162022/4/162022/4/164/16/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62022/4/16April 16,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mCmD)g
答案:AD
(多选)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状态,
两木块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 A 和木块 B
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A.2 个和 4 个
B.3 个和 4 个
C.4 个和 4 个
D.4 个和 5 个 答案:ACD
分析:1.若绳子的拉力为零
Ff
F AB F A
力图,通常只画出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 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 解.
(4)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 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 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 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 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
如图所示,A、B、C、D 是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 在图甲中,水平力 F 作用于 B 上,A、B 处于静止状态, 图乙中,竖直弹簧作用于 D 上 ,C、D 处于静止状态, 则关于 A、B、C、D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三受力分析动态平衡模型总结(解析版)

动态平衡受力分析在有关物体平衡的问题中,有一类涉及动态平衡。
这类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故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
物体受到往往是三个共点力问题,利用三力平衡特点讨论动态平衡问题是力学中一个重点和难点。
基础知识必备方法一:三角形图解法特点:三角形图象法则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有一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通常为重力,也可能是其它力),另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化,第三个力则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的问题。
方法:先正确分析物体所受的三个力,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
然后将方向不变的力的矢量延长,根据物体所受三个力中二个力变化而又维持平衡关系时,这个闭合三角形总是存在,只不过形状发生改变而已,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各力的大小及变化就一目了然了。
【例1】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对球的压力F N1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F N2变化情况为()A.F N1、F N2都是先减小后增加B.F N2一直减小,F N1先增加后减小C.F N1先减小后增加,F N2一直减小D.F N1一直减小,F N2先减小后增加答案C【练习1】如图所示,小球被轻质细绳系着,斜吊着放在光滑劈面上,小球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向右缓慢推动劈一小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A.绳上张力先增大后减小B.绳上张力先减小后增大C.劈对小球支持力减小D.劈对小球支持力增大答案D方法二:相似三角形法。
特点: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物体所受的三个力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其它二个力的方向均发生变化,且三个力中没有二力保持垂直关系,但可以找到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的问题原理:先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将三个力的矢量首尾相连构成闭合三角形,再寻找与力的三角形相似的几何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比例关系,把力的大小变化问题转化为几何三角形边长的大小变化问题进行讨论。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轮复习)备课组计划

2016-2017学年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物理备课组计划“得物理者得理综”,物理学科在理科综合中的权重比较大,老师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
在这一阶段里,学生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全面阅读教材,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一轮复习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勤思考;老师要注意备教法,备学法,备学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建立物理图景----建立模型----数学处理”边审题边画草图的习惯。
一、复习策略1.教师尤其要注重加强学生对物理基本功的训练。
这种基本功应包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熟练记忆和透撤的理解;对头脑里已形成的正确知识能够与习题有机地结合,即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
而要做好这些,教师首先就要持一种稳扎稳打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
学习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物理过程的条理性剖析能力,注意重在方法引导。
把做习题的目的着眼于对知识的巩固、对方法的总结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上。
对学生做过的每一道习题,最后都应归结到:本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运用了什么样的物理思维方法。
即注重还原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的本来面目。
3.重视物理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运算能力的训练。
4.引导学生学会对已学内容自我总结,不断提高。
用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调整、潜化原有的认识结构,避免人为的“走弯路”而加高学习物理的台阶;选做的例题或作业不宜太难,以免丧失信心;对自己想当然的错误经验要想方设法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要从生活实际中积累正确的分析物理的方法,从较低层次开始,经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使知识扩展和加深,这样能力也得到提高。
其次要树立信心。
物理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掌握知识来培养思维和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物理学习过程,需要从分析单一的物理过程转向会分析复杂的过程,要将研究实实在在的物体转变为特定的物理情景中物理模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重点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

专题:受力分析(基础篇)一、受力分析1、定义:把某个特定的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一个不漏,一个不重地找出来,并画出定性的受力示意图。
对物体进行正确地受力分析,是解决好力学问题的关键。
2、相对合理的顺序:先找场力(电场力、磁场力、重力),再找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它力。
3、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
(2)按顺序画力①.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②.次画已知力③.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摩擦力。
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④.再画其他场力:看是否有电、磁场力作用,如有则画出。
二、受力分析的方法1、整体法:以几个物体构成的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把系统分成若干部分并隔离开来,分别以每一部分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分别列出方程,再联立求解的方法。
3、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叉使用。
三、受力分析的判断依据: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施力物体;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原因;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总之,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按次序画出物体实际受的各个力,为解决这一难点可记忆以下受力口诀:地球周围受重力 绕物一周找弹力 考虑有无摩擦力 其他外力细分析 合力分力不重复 只画受力抛施力四、例题例1、单个物体受力情况(A 静止)(A 匀速下滑)空中飞行的足球 匀速行驶的汽车例2、两个物体受力情况ABA 、B 都静止A 、B 都静止A 、B 静止不动 (A 向下运动,斜面不光滑)A 沿着墙向上运动A 沿着水平面向右运动A 沿着斜面向上运动A 静止v例3、三个物体受力情况变式:如图所示,各图中,物体总重力为G,请分析砖与墙及砖与砖的各接触面间是否有摩擦力存在?如有大小是多少?五、习题精选1.(2020·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被垂直于墙面的推力F紧压在倾角为θ的墙面上并保持静止。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8页,共42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互动探究】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有哪几种?常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思路和步骤是什么? 【核心突破】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比较
第19页,共42页。
第20页,共42页。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单多个个物物体体组成的系统 系统内有弹簧
第8页,共42页。
3.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它的左端连接着一轻 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力F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当撤去力F后,物体将向右运动,在物体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减少 B.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 D.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撤去力F后,物体先向右加速 运动后向右减速运动,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 错.弹簧先恢复原长后又逐渐伸长,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 加,D对,A、C错. 答案:D
第3单元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基础探究 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想一想】 如图所示,小球质量为m,从A点由静止下落,到达C点的速度为 零.请思考以下问题:
第1页,共42页。
(1)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做的功是多少?小球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变化量为多大?
(2)弹簧对小球做正功还是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是增大了还是 减小了?
提示:(1)重力做功为mg(h+x),小球重力势能减小了mg(h+x). (2)弹簧对小球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了. 【填一填】 1.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2)表达式:Ep= mgh . (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表示物体的重 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大还是小.
第2课时 力的合成与分解 受力分析

︱高中总复习︱一轮·物理
方法技巧 力的分解方法的选取 (1)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下的力时,常利用三角形法或按实际效果进行 分解,若这三个力中,有两个互相垂直,也可选用正交分解法. (2)当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时,常用正交分解法.
︱高中总复习︱一轮·物理
多维训练
1.[力的正交分解](多选)如图所示,手推车的篮子里装有一篮球,女孩把手推车 沿斜面向上匀速推动,篮子的底面平行于斜面,靠近女孩的一侧面垂直于底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不计摩擦力)( BD ) A.篮子底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 B.篮子底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 C.篮子右侧面受到的压力大于篮球的重力 D.篮子右侧面受到的压力小于篮球的重力
1l l
2
1 sin2 =
1
d l
2
,所以 F= 2
G
1
d l
2
= 2
Gl ,若 l2 d2
l=2d,得 F= 3 G,D 正确. 3
︱高中总复习︱一轮·物理
方法技巧 综合应用作图法和计算法 在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求合力时,只需作出力的示意图,对平行 四边形的作图要求也不太严格,重点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 分析的方法
将所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分析 的方法
对加速运动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 析求解的方法
︱高中总复习︱一轮·物理
【典例3】 (2018·湖南株洲模拟)(多选)物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A,B由轻绳 通过固定在C上的光滑定滑轮相连,C的上表面水平,连接B的轻绳水平,整个系 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B受到3个力作用 B.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 C.C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可以是光滑的 D.C受到6个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质量为 m 的带正电小球 A 悬挂在绝缘细线上,且处在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当
小球 A 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
最小,则小球所带的电量应为
3m g
A.
3E
3m g
B.
E
2mg
C.
E
mg
D.
2E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 F 使物体静止于倾角为 θ的固定斜面上, A.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下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L1 A
L2 B
D.只要不超出弹性限度,始终有 x1> x2
2
高二物理辅导资料十
选择题专题——受力分析
1.如图所示,两物体 A 和 B 用通过定滑轮的细轻绳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都处于静止状态,对于物体 A 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它们
A .绳子拉力的竖直分量有可能跟 A 的重力大小相等
B
B .一定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
9. (双选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 A、B 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 静止不动,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细线,则在剪断细
线瞬间
A. A 球加速度为 g
B. A 球加速度为 2g
C. B 球加速度为 g
D . B 球加速度为 0
10. (双选 )如图所示,把一个物体用两根等长的细绳
Oa 和 Ob 悬挂在
半圆环上, O 点为半圆环的圆心.让 a 端固定不动,当 b 端
由最高点 c 向最低点 d 缓慢移动的过程中, Oa 和 Ob 两绳对
物体的拉力 T 1 和 T 2 的大小变化是
A. T 1 始终增大
B. T 1 逐渐减小
C. T 2 先增大后减小
D .T 2 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600 角的力 F1 300 角的力 F2 推
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 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
A. 3 1 B. 2 3
31
C.
22
3 D. 1
2
第 6 题图
12.如图,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
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C .一定只受重力、绳子拉力、水平面给它的弹力三个力的作用
A
D .可能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
2.某班级同学要调换座位, 一同学用斜向上的拉力拖动桌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 法正确的是:
则下列说
A. 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桌子所受的合力 小
B. 拉力的竖直分力小于桌子所受重力的大
C. 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D. 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
3.(双选)如图所示,在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一运送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沿水平
方向匀速飞行 .已知物资的总质量为 m,吊运物资的悬索与竖直方向成 θ角.设物资
所受的空气阻力为 F f,悬索对物资的拉力为 F T ,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Ff = mgsin θ
D.摩擦力减小
5.(双选)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与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带正电的物体在天花板
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天花板与物体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 B .天花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物体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电场强度
E 的增大而增大
D .逐渐增大电场强度 E 的过程中,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
A .物体可能不受弹力作用
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
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13.质量为 mA 和 mB 的小球与劲度系数均为 k 的轻弹簧 L 1 和 L2 连接如图,静止时,两弹
簧伸长量分别为 x1 和 x2 ,则 A.只要 mA =mB,有 x1=x2 B.只要 mA > mB,有 x1<x2 C.只要 mA < mB,有 x1< x2
B.F f= mgtan
C.
F
T
=
mg cos θ
D.
F
T
=
mg tan θ
4.(双选)如图所示,物块 A、B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某时刻起,对 B 施加
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 ,力 F 从零开始随时间均匀增大,在这一过程中, A、
B 均始终保持静止 .则地面对 A 的:
A. 支持力不变
B.支持力减小
C. 摩擦力增大
F θ
C.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
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1
8.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 是
F 作物体的重力
B.拉力 F 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受到四对平衡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